为什么有人说安史之乱后,安禄山和史思明在北方民众的口碑依旧很好?
▍为什么有人说安史之乱后,安禄山和史思明在北方民众的口碑依旧很好?
安史之乱是河北集团对抗关陇集团,唐一直没有彻底收拢河北势力,最初河北势力分为两块,中小家族支持窦建德,大家族支持李建成,窦建德投降后被杀,玄武门李建成被杀,李唐彻底得罪了河北集团。之后双方关系一直没有改善,关陇世家把持朝政,河北世家收到打压,安史之乱可以说是河北世家背后支持的。
▍为什么有人说安史之乱后,安禄山和史思明在北方民众的口碑依旧很好?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不是北方民众,而是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少数旧部对他们口碑很好。
这并没有什么稀奇,因为任何军阀能够割据或者起兵,肯定有一批忠心耿耿的手下,不然根本就玩不转。
比如伊斯兰国的领袖巴格达迪,在全世界声名狼藉,形同鬼怪,但在他的控制区、在他的部下里面,这家伙仍然有很高的声望。
安禄山和史思明也是一样。
以安禄山为例,他之所以能够起兵反叛,关键在于建立了一整套粟特人的军政班子,并且以拜火教进行宗教洗脑。
安禄山本人并不是粟特人,他的父母应该都是突厥人。但他的养父为粟特人,安禄山从小生活在大唐境内营州(今辽宁朝阳)粟特人部落中,以粟特人自居。
而安禄山后来的身份,也是大唐北部粟特人的领袖。
他的助手史思明就是粟特人,或者是粟特化的突厥人。而安禄山核心部将何千年、安太清、安守忠、康节、安武臣等全部是粟特人。
在粟特人核心军政集团的基础上,又大量招募同为少数民族的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将领,也有部分汉人将领,形成了安禄山的大集团。
虽然安禄山麾下有一些汉人将领和士兵,但核心骨干仍然是胡人。
原因也不复杂,安禄山是被儿子安庆绪干掉的,安庆绪又是被史思明杀掉的,史思明又被儿子史朝义所杀,史朝义被唐军逼死。
可见,这个叛军集团最高指挥权始终在粟特人手中,并没有转移过。
另外,由于藩镇节度使的特殊性,他手下的这些汉人官兵也是安禄山而不是李隆基招募的,首先会效忠安禄山。
一旦安禄山情况危急,汉人官兵就纷纷倒戈投降唐军,只有胡人还坚定支持叛军。
除了安禄山的君正集团核心为胡人以外,关键他还有宗教洗脑。
资料这么写:栗特人信奉拜火教。拜火教也称祆教,这种古老的宗教是西晋末年从波斯传入我国的,在波斯的名称是“琐罗亚斯德教”,主要崇拜光明之神。安禄山深受拜火教的影响,他原本的名字轧荦山正是粟特文“光明”一词的音译。安禄山充分利用拜火教来团结营州地区的胡人。在他得势之后,又利用拜火教不断神化自己。
他把自己塑造成“光明之神”的化身,并亲自主持粟特人聚落中群胡的祆教祭祀活动,让周围的胡人紧紧团结在他的周围,由此形成一个紧密的团体。粟特人对此深信不疑,认为安禄山就是神明。“安禄山自称为‘光明之神’的化身,并亲自主持粟特人聚落中群胡的祆教祭祀活动,使自己成为胡族百姓的宗教领袖。大量蕃兵胡将追随安禄山起兵反叛,不能不考虑‘光明之神’感召的精神力量。”
所以安禄山死后,范阳地区的胡人还把安禄山尊称为圣人,河朔旧将与士卒为他修建圣人寺庙,可以看出来叛军的宗教信仰极高。
但对于安禄山和史思明的纪念,仅仅限于胡人,汉人则对他们没有好感。
因为叛军在河北也进行过血腥屠杀:史思明在侵攻河北过程中表现得异常残暴,每打下一座城池就会纵容部下烧杀劫掠,就是老人和婴儿也不放过,史思明还将杀人当成游戏。《新唐书》记载,思明兵所向,纵其下椎剽,淫夺人妻女,以是士最奋。是时,举河北悉入贼,生人赀产扫地,壮赍负,老婴则杀之,杀人以为戏。
翻译一下就是:史思明军队所到之处,纵兵杀人劫掠,强奸妇女,所以士兵进攻最为积极。整个河北都被叛军占据,财产被掠夺一空,强壮者成为奴仆,老人和孩子则被直接杀死,叛军以杀人为乐趣。
河北汉人被叛军蹂躏成这样,怎么可能对安禄山和史思明口碑好呢?难道被屠杀到犯贱了吗?
实际上,史朝义被唐军杀死后,胡人在河北还有相当强的势力。当时为了笼络胡人,给他们一些宽容政策。
诸如叛军投降将领田承嗣,本来出卖了大哥史朝义,此刻为了笼络人心就将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四人立祠,称他们为“四圣”。
只是,这个四圣庙没多久就被唐军铲除。
后来时任卢龙节度使张弘靖为了惩治罪魁祸首,杜绝追思安禄山、史思明的歪风邪气,下令扒开安禄山坟墓并毁其棺,当地胡人颇为不满,仍然认为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神明。
此时大唐已经控制局面,粟特人也不敢怎么样,反而为了保命而选择放弃传统。
到了唐朝后期,粟特人就高度汉化,随后融入汉族彻底消失了。
▍为什么有人说安史之乱后,安禄山和史思明在北方民众的口碑依旧很好?
要不是叛军内部自己内讧。推翻唐朝,完全都有可能。
公元755年12月15日,安禄山以“清君侧,诛杨国忠”为名,正式起兵反唐。15万河北将士,号称20万,离开幽州,浩浩荡荡,滚滚南下。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大动乱之一。持续7年零3个月的大动乱,使得唐朝中原人口,由鼎盛期的5300万,锐减至不足1100万。85%的中原人口在这场大动乱中消失。黄河流域的经济基础被摧毁殆尽。中国经济重心,至此也南移至长江流域。自唐朝以后,再也没有一个朝代在长安建都。侥幸得以生存的中原百姓,以纸为衣。
公元762年,77岁的唐玄宗,55岁的唐肃宗父子,在间隔13天之内,双双在凄凉与孤寂中离世。一年后,安史之乱才算最终落下了帷幕。而这只是唐朝噩梦的开始。
唐朝真的平定了安史之乱吗?其实并没有。河北将士的强悍和铁板一块,真的让唐朝不堪重负。其实是双方的君子协议,你爱干嘛,就干嘛去吧。我们双方不要再互相攻打了,我也不管你了。你河北三镇独立好吧?你也别欺负我了。
河北三镇,至此彻底脱离唐朝中央,完全成为独立藩镇,一直困扰到唐朝灭亡。史学界一致认为当时河北有着胡化的情况,但安史叛军还是汉人为主,主要将领谋士官吏主要也是汉人,虽然河北地汉民依旧居多数,但已经不服长安的管。
一则当时被世家大族排挤的寒门子弟很多投奔河北,比如哪些科举被排挤的(当年的科举需要高官推荐,仅此一条就断了很多寒门子弟之路)使得河北藩镇有着充足的管理人才和军事人才,二则安禄山起事之初以拜火教为粟特人等胡民的号召,三则当地普通百姓不需要缴纳朝廷赋税,因此以安史为圣人的人不少,特别是名义上投降朝廷的河北将领特地为安禄山建庙。
面对这帮彪悍军人,唐朝中央跟个受气媳妇一样。河北军阀们,哪天不高兴了,动不动还揍一顿唐朝。唐朝的中央权威,自安史之乱后,彻底沦丧殆尽!
当时日本使者要抵达长安,不敢从河北地界和山东半岛登陆。必须绕道浙江登陆。河北三镇,可不是真正独立了吗?
安史之乱是彻底改写整个中国历史走向的分水岭。
大唐海纳百川,积极拥抱世界的开放心态,在安史之乱之后,逐渐消退殆尽。汉民族对于异族的包容能力,越来越差。同时开始走入自我封闭,自我收缩的闭关锁国的道路。
由于河北的丢失,也是后来两宋面对北方游牧民族,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有人说安史之乱后,安禄山和史思明在北方民众的口碑依旧很好?
在主流文化中,安禄山、史思明,可谓是包藏祸心、残暴不仁的历史罪人。
不过,在河北地区,很长时间内,安禄山、史思明却是被崇拜的对象。
康熙年间,朝鲜使者惊奇地发现:就在蓟州,天子脚下,居然有安禄山祠,且香火不错。
这位使者十分不解:或许,这是当年河朔藩镇为安禄山立的庙吧。可是,这都过去1000年了呀!而且,自明成祖迁都北京以来,这里已经是京畿重地了,“终不毁去者,又何耶?”怎么还不摧毁呢?
安禄山这样的人,本应是被万众唾弃的对象,为何在这里却被人“以祈冥佑”呢?
河朔藩镇之旗
安史之乱打到最后,大唐终究无力彻底到会安史老巢。
于是,大唐采纳仆固怀恩“裂河北以分大镇以授之”的政策,让安史叛军的几个将领统治河朔地区。
此后,大唐中央与河朔藩镇,时打时和,绵延150年。
所以,一方面,河朔藩镇奉大唐为正朔,不挑战其底线,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时刻准备抗拒朝廷。
这一情况下,河朔藩镇当然要时刻做好抗拒朝廷的舆论准备。
而能够成为这种文化旗帜的,自然就是安禄山、史思明了。
比如:田承嗣准备抗拒朝廷时,就为安史父子建祠,以为“四圣”。
自己称帝,是与大唐彻底决裂,以后毫无回旋余地,这个他是不敢做的,但是,搬出安史来,既能凝聚河朔反抗力量,又有周旋弹性。
所以,河朔藩镇时期,安禄山、史思明,就是藩镇对抗朝廷的舆论旗帜。
然而,假如安禄山、史思明的口碑不佳,他又如何能成为这样的舆论旗帜呢?
“胡化”之旗
安禄山、史思明,在当时大唐官方观点中,是十恶不赦之徒。
然而,在河朔地区,却并非如此。
河朔地区,在当时是边疆地区,为多民族聚集地区。一直以来,胡人习俗就很重。
到唐代,由于大唐“视之如一家”的开放民族政策,不断有少数民族大规模迁徙至此,河朔地区渐“胡化”。
而且,无论是安禄山、史思明,还是后来河朔节度使,多为奚、契丹、回纥等族人士,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进程。
到后来,杜牧曾表示:对河朔地区,“人望之若回鹘、吐蕃”,其社会文化与中原已显著不同。
这一情况下,河朔地区,人民尚武,不尚文教,其价值判断与儒家为主的主流思想已经不同了。
所以,儒家主流思想对安禄山、史思明的评判,并不为河朔地区所接受。
对于安禄山、史思明,河朔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安禄山之独特地位
安禄山在准备造反和实施造反过程中的一些举措,使其树立了独特的地位。
1、安禄山在河朔一些胡人中的宗教地位。
安禄山自称为“光明之神”的化身,并亲自主持粟特部族中群胡的袄教祭祀活动,使自己成为宗教领袖,并利用宗教的力量来团结广大胡族民众。
2、安禄山在幽州等地人士心中的实际形象。
史书对安禄山发迹的描述,侧重于其狡诈。
然而,从后来河北地区节度使的情况看,能够久任的节度使往往是能够得人心的。
后来,河朔地区的节度使,往往是“河北节度使皆亲冒寒暑,与士卒均劳役”,而一些残暴不仁或高高在上者,基本都很快被内部推翻。
同时,后来的河北节度使,多能“赋均而轻”,能够减少人民负担,以争取人心。
其实,客观来说,唐朝后期,能够带着队伍跟大唐干的,大多是能够得到当地人心者。
比如,“李朔雪夜下蔡州”所擒的吴元济,就很得淮西人心。直到北宋时,淮西还有人祭祀吴元济。(只是欧阳修觉得实在说不过去,上书毁掉了)。
从大唐的角度看,这些自然是笼络人心,但从当地的情况看,得人心就是得人心···
安禄山、史思明在河北经营如此之久,应当是施行惠政,得到支持的。
何况,安禄山在造反期间的一项举措,使幽州等待“暴富”。
3、安禄山对幽州等地的“暴富”。
安禄山起兵后,很快就夺取了洛阳、长安等地。
然而,范阳,始终是其老巢。
因此,安禄山将所掠夺的财富,悉数运往范阳。
安禄山的这一举措,被李泌认为是“有苟得心,渠能定中国邪”,但另一方面,也确实使得以范阳为中心的幽州等地富庶了起来。
这是掠夺而来的财富,但从河朔局部角度来说,这对当地的发展也起到了相当作用。
因此,当地一些人对安禄山崇拜,也就自然而然了。
流传千年
唐朝后期,抗拒朝廷的藩镇,虽然为主流文化所不容,但多在当地施行惠政,收买人心。
因此,如前面提到的吴元济,一些抗拒中央的藩镇仍然得到当地人的祭祀。
不过,似乎只有对安禄山、史思明的祭祀延续千年之久。
这是因为:河朔等地后来命运的独特性。
唐朝灭亡后,河朔为沙陀人所得,此后,有被石敬瑭割让给了契丹。
此后,幽州等地先后为辽、金、元所统治。
虽然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也习中原儒家,但是,其并没有两宋那么讲究,而且,官方对被视为“羯胡”的安史并无太多反感。
所以,他们自然不必像大宋拆除吴元济庙一样,非要整肃了。
如此,已过数百年。
到明代后,此事已经没有丝毫政治意义,只是幽州地区一部分人的风俗,也不必强行禁止了。
如今,在渔阳桥,仍有安禄山庙。
只是,这个庙,已经成为河北省“燕行”文化节点之一,是一个纯粹的历史文化现象,并没有太多其他意义了。
安史也好,其他抗拒朝廷的节度使也罢,他们为主流史家所斥为禽兽不如之人。
但是,客观来说,这些“反贼”大多对当地的建设起到过作用,不然又如何拉拢人一起抗拒朝廷呢?
所以,他们在当地拥有不错的口碑,也就不足为怪了。
当然,即便如此,安史之乱,破坏性极大,被认为是大唐王朝,乃至中国古代历史的转折点。
就此而言,一部分地方曾出现过的对安禄山的崇拜,并不能改变安史等人是历史罪人的定位。
▍为什么有人说安史之乱后,安禄山和史思明在北方民众的口碑依旧很好?
因为安史之乱本质上就是河北人民反对李唐皇室联合世家大族剥削的一次反抗战争,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利益诉求所产生的矛盾冲突。
从经济角度上讲,唐初河北人民之所以能安定下来,一是唐廷武运昌隆,二是只有皇族和不到十家的门阀贵族压迫底层豪强和小民,并且压迫程度不大,河北这一地区在唐朝时期可谓是物产丰富,可称得上是天府之国,再加上唐初吏治清澄,能够较为轻松地喂饱唐廷和少量的门阀贵族,但是随着时代的转动,到了唐中期,皇室和贵族的联合压迫程度不断加剧,因为唐皇族和关中门阀贵族都属于同一个利益集团,即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对于不是同一阵营的河北利益集团的压榨当然是肆无忌惮,再加之来自各地的门阀贵族数量不断增加,中间商从不到十家发展到上百家,甚至还在往不断增加的方向发展,河北人民到玄宗时期已经民声哀怨,但是当时唐朝上下都没有人重视这个问题,直到安史之乱怎么都平定不下来的时候才发现了问题根源。
从军事角度来看,安禄山的军队成员构成最主要的构成就是河北子弟,说一个笑话,安史之乱的时候,安史叛军大部分都是汉人,唐廷平叛军队大都是胡人。再加上盛行于西魏时期的府兵制因为土地兼并终于实行不下去了,唐廷采用募兵制,军队战斗力有所下滑,此消彼长,为后来安史之乱的反复拉锯和旷日持久埋下了伏笔。
从政治角度上来看,安史之乱的苗头早在李渊时期就埋下了,河北枭雄窦建德被俘投降,李渊不屑于窦建德,直接把他杀了,而窦建德在河北地区很得民望,要杀也不应该立马杀,而是等时局稳定下来再以更加腹黑的方式、而非简单粗暴地诛杀窦建德,你李渊直接当街斩首,这不是再打河北人民的脸吗?再加上平定河北地区的时候,唐军表现地不好,河北地区就变成了一个火药桶,只不过后来李世民在河北问题上多加安抚,能较好地处理,才压下了矛盾,可矛盾并没有消除,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大。
并且唐朝的科举制度是没有寒门底层人才的市场的,唐朝科举是不糊名的制度,其本质上就是在贵族阶层来回选拔人才,所以唐朝内部官员多是关陇军事贵族集团,而河北集团则是融入不到其中去,河北豪强长期得不到唐廷的高级官职,对唐廷的不满与日俱增。再加上在唐朝想要出头的最佳办法就是参军,那一时期唐朝边塞诗体流行的缘故就是因为如此,所以全国各地的寒门底层人才都源源不断地涌向当时最大的边疆镇守处河朔地区,所以导致安禄山集团人才力量不断提升,极大缩小了与唐廷的差距。
正因为河北地区上上下下的阶层人民都对唐廷不满,所以在安禄山被杀死后安庆绪接班,河北地区鼎力支持,在安庆绪被杀后史思明接班,河北地区鼎力相助,在史思明被杀后史朝义接班,河北地区也还鼎力相助,按常理来说,反叛头子死后叛乱应该大幅度减弱或者解散,并且还是这种不道德的相互残杀,但是叛军头子一个接一个的死,叛乱却愈演愈烈,叛军战斗力不减反增,香积寺之战的时候如果不是唐军数量更多,结果还说不上谁能胜利。安史之乱实质上是对河北地区利益分配的处理问题,是地方对中央集权的反抗,只要不解决对河北地区的分配问题,河北地区的反叛是不会停下来的,唐廷在平叛的过程中才渐渐发现这个问题,直到唐代宗的时期终于妥协了,设置了河朔三镇节度使,安史之乱才最终结束,因为河北地区的诉求得到了满足。并且在唐中后期,唐廷终于知道照顾河北地区人民的利益,中央宰相多次是由河北人担任。安史之乱的领导人带领军队实现了河北地区的利益维护目标,河北各阶层人民的利益得到了满足与维护,所以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当然成为了河北人民的英雄,所以在北方口碑当然不错,尤其是在后来的河朔三镇。
------------------
推荐阅读:
现在有一种杭州有杭州人、萧山人、余杭人和临安人的说法,这是为什么呢?
下一篇: 你相信天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