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动乱时期一般都北强南弱,为何明朝的建立却是个例外?
▍古代动乱时期一般都北强南弱,为何明朝的建立却是个例外?
不例外呀,明朝依然是北强南弱。
韩观,征夷副将军《明史·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五十四》。洪武十九年(1386年),韩观讨平柳州、融县各地蛮人,累升为广西都指挥使。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讨平富川县蛮人,设立灵亭千户所。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讨平宾州上林县蛮人。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会同湖广的部队讨全州、灌阳等地瑶人,斩杀一千四百余人。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捕捉宜山等县蛮人,斩杀其伪王和万户以下共二千八百余人。以征南左副将军身份跟随都督杨文讨伐龙州土官赵宗寿,赵宗寿服罪。移师征讨南丹、奉议以及都康、向武、富劳、上林、思恩、都亮等地蛮人,先后斩获一万余人。洪武三十年(1397年),随杨文讨平吉州和五开反叛的苗人,与顾成讨平水西各个蛮人堡垒。
朱棣命他佩征南将军印,镇守广西,节制两广官军。皇上知道韩观嗜杀,赐玺书告诫他,说:"蛮民易于反叛,难以臣服,杀得越多就越难治。爱卿前往镇守,务必要安抚他们,不要专用杀戮。"正好群蛮又反叛,皇上派员外郎李宗辅带着敕书去招抚他们。韩观大规模陈兵,做出要出发的样子,然后派使者与李宗辅一同去招抚。桂林蛮人有六千家复业,只有思恩蛮人没有归附。而庆远、柳州、浔州等地蛮人又在杀掠官民,韩观于是上奏请求征讨。
永乐元年(1403年),韩观与指挥葛森等人击杀理定等县山贼一千一百八十多人,擒获其首领五十多人,将他们斩首示众。将被掠去的男女还给各家,而安抚逃散的百姓。
永乐二年(1404年),派都指挥朱辉招谕劝降宜山、忻城等地山寨。荔波瑶人非常害怕,请求做编户之民。皇上嘱咐韩观招抚他们,八十余洞全都归附。
永乐三年(1405年),浔州、桂林、柳州三府蛮人作乱,受招抚后再次反叛,韩观派朱辉率偏师击破他们。蛮人非常害怕。正好朝廷派郎中徐子良来到,蛮人于是来投降,归还所掠去的人畜器械。
永乐四年(1406年),朝廷大发兵征讨安南,诏令韩观策划出兵方略,转运粮饷二十万石供给部队。过后,又命他与大理寺卿陈洽挑选士兵三万人会合于太平府,仍令韩观侦察安南贼人动静。不久他随大兵从凭祥出发,抵达坡垒关,以所部扎营在关下,伐木架桥,为部队供应粮饷。安南平定后,命他计划设置交趾沿途各堡。而柳州、浔州各蛮人乘韩观出去,再次反叛。
永乐五年(1407年),韩观回师抵达柳州。贼人望风逃避躲藏。韩观请待秋后天气凉了再深入,并请增派部队。皇上派使者发湖广、广东、贵州三个都司的部队,并敕令新城侯张辅派都督朱广、方政以征讨交趾的部队协同进讨。同年十月,各军全部会集,分道进剿。韩观自己以贵州、两广的部队从柳州进攻马平、来宾、迁江、宾州、上林、罗城、融县,全部击破他们。会师象州,并进军武宣、东乡、桂平、贵县、永福。斩首一万余级,俘获一万三千余人,群蛮再被平定。捷报传到朝廷,皇上嘉奖慰劳他。韩观在广西岁久,威震南中,蛮人惴惴不安,都奉他的号令。
宣德年间,山云讨广西蛮,斩首二万二百六十。
天顺年间,方瑛讨贵州苗,俘斩四万余。
陶鲁破广东贼,斩二万一千四百余。
▍古代动乱时期一般都北强南弱,为何明朝的建立却是个例外?
大家好!我是历史领域创作者,很高兴为大家回答这个问题。敬请关注“按史索骥”头条号。
明朝之所以能统一北方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经济方面。中国历史上较长的时间内南方经济都是弱于北方的,这一点直到“靖康之变”后,由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中国的经济重心也随之转移到了长江中下游流域。再加上纺织技术的推广使江南的手工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而北方的蒙古自入侵金朝以来人口仍未恢复。这就使得明朝的财政收入超过了元朝并且不断扩大。
政治方面。北方历来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朱元璋能像唐太宗那样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占领南京之后没有贪图享受,而是倾明军全力大举北伐,攻下大都。取四川、定云南,基本完成全国统一。
文化方面。元朝入主中原后,实行严格的地位等级制度,读书人社会地位最低,加上科举制度的落后,使知识分子将注意力集中到底层人民的普通生活上,客观上促进了元杂剧、散曲等文学的繁荣,某种意义上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而且元朝的四等人制也激化了民族矛盾。为明朝推翻元朝统治奠定了基础。
地缘原因。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后因为东征西讨而成为历史上第二大帝国(330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公元1921年大英帝国的近3400万平方公里)。由于帝国过于庞大,经常发生内讧,为明朝崛起提供了机会。
总结综上所述,明朝得以打破中国历史上“北强南弱”的常态而实现逆推,得益于政治、经济、文化、地缘等多方面的原因。
▍古代动乱时期一般都北强南弱,为何明朝的建立却是个例外?
首先在明处,中国经济中心基本上已经南移,南方经济甚至已经超越了北方。而且朱元璋是从战争中历练出来的,忧患意识强。朱元璋对于蒙古人的仇恨,而且后期蒙古的腐败,也给了朱元璋这样打的机会。
▍古代动乱时期一般都北强南弱,为何明朝的建立却是个例外?
中国历史的几次大一统一般都是自北而南:
(1)秦国举全国之力灭楚,而后才能统一全国;
(2)楚汉之争的主战场在长江以北,而后汉朝招抚南越实现统一;
(3)西晋先灭西蜀,顺江而下灭东吴;
(4)杨坚先篡周建隋,而后渡江灭陈,之后的李渊也是先定中原而后江南;
(5)元人先联宋灭金,而后灭西夏、灭吐蕃、灭大理,南北夹击灭亡南宋。
但之后的明朝灭元却是自南而北,这有它的特殊之处:
首先,统一的策源地第一次在南方。之前的策源地之所以在北方,在于北方易于由割据变为统一。北方平原居多,便于大军团决战,一战而定乾坤。北方的割据政权除了意图南下统一之外,还要防备塞外游牧民族的威胁,不论是士兵素质,还是战术水平都优于南方。而明朝灭元的策源地是在南方,第一次南方的怒火盖过了北方。这是因为蒙古人那愚蠢之极的民族政策,众多的南方人被归为地位最低的南人级别,形同国家奴隶。北方的汉人、女真人以及契丹人被归为汉人。此外元朝建都北京,对北方的掌控力度大于南方。所以南方就成了各路反元势力的擂台,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三位重量级拳手一番生死PK之后,留下最强的朱重八提刀北上与蒙古人拼命去了。
第二,元朝是我国历史上北部边境最安定的时期,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打北边过来的。汉有匈奴,隋唐有突厥,宋跟契丹、女真、党项、蒙古轮番过招,就算是辽朝也在东北防着女真人叛乱,金朝顶着蒙古人的南侵的铁蹄。而元朝不需要担心北边的威胁,所以元军就舒服了,虽不至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那也是优哉游哉。连最精锐的阿速军遇到扛着镰刀粪叉子的南方义军也是望风而逃。蒙古本军尚且如此,那些色目人和汉人为异族卖命的热情就更低了。
第三,就是钱。打仗就是打经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多数的蒙古贵族对农耕不感兴趣,要不是耶律楚材拦着,北中国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牧场。由此可以想象北方的经济能叫蒙古人败坏到什么程度!反观南方,卑湿水热,蒙古人真心不想亲自来管理,这种不管就给南方的农耕经济留下了一丝发展的生机。虽然朱、张、陈三位大佬在南方打得热火朝天,但都是经济军事两不误。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让其成为最大的财主,支持他的北伐。
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中国人的文化。崖山之后,再无中华!元朝建立在某种意义上是我们民族第一次亡国!之前还不曾有一个少数民族将汉家王朝连根灭掉。蒙古人西征时见识过了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所以对汉地的儒家文明并不感冒。所以蒙古人没有选择汉化,没有像五胡、契丹、女真那样慢慢融入汉族。这样在汉人眼里,不管蒙古人是不是统治者,他们都是异族,是胡虏!既然不想加入我们,那就让他们滚回草原吧!
虽然明军自北向南灭了元朝,但是蒙古余部退回草原,建立北元,继续与明朝对抗了70余年,直到最后一任大汗孛儿只斤·阿岱和阿鲁台被脱欢杀死,黄金家族所建立的大元才算真的灭亡。
▍古代动乱时期一般都北强南弱,为何明朝的建立却是个例外?
由于中学的历史教科书很少篇幅讲解北方情况,主要原因是北方太“乱”。
注意:这里说的北方是指“亚洲北部”,而“乱”有几层意思,且听慢慢道来。
在距今5千年以前(数字只是大概意思,非确指,放个数字只是为了更形象地说明情况,扛精太多,没办法。),散居在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部落经过吞并战争,合并成几个大部落,这些部落占领了黄河边上土地肥沃地区,而有些弱小部落被驱赶至苦寒之地。到西周时,中原地区已经发展出成熟的农耕文明,而戎狄夷族却不被中原诸国所容。但是,他们也要生存,在苦寒之地,频繁遭遇天灾,而且有些生活物资比如铁器、棉布丝绸等无法获取,北方族民很容易将眼光转向中原。所以,自古以来,中原与北方征战无休,其实,追根溯源,本是同宗。
汉朝几任皇帝辛勤工作,匈奴或降或逃,终至消怠。北方就此安定了吗?没有!
匈奴亡了,曾经被匈奴压抑的各个部落蠢蠢欲动,他们开始了吞并过程,强大了之后,又威胁中原,此一幕反复上演,如契丹、突厥、鲜卑、女真等等。
从战争历史来看,中原总是败给北方,似乎中原战力不如北方,其实不是。
中国古代中原通过长期战争,已经发展出成熟的战争理论和实贱––战阵。
三国演义里的情景––两军对峙,各出一将,将领战败,全军溃散。这是小说。
实际情况是军队必须列好阵式,才能有战斗力,没有阵式,纵有千军万马,必败无疑。所以才有李世民率几千人打败十几万人的战绩。
那么,中原战阵遇到北方骑兵,就不行了,比如蒙古骑兵,进攻时射箭,逃跑时射箭,伏击时射箭,攻城时射箭,守城时还是射箭,根本不与你接触,再好的战阵也没用。
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唐朝和清朝没有北方边患,原因是,李唐王朝与北方关系密切,且熟悉北方战法;而清朝本身就是北族,与北方各族关系也很好。而其他朝代就没有这个命了,只能忍受北方的捶打,受不了则吐血而亡,如宋朝、明朝。
明朝初期由于火器的运用,并革新了战争理论和实践,比如“三线战法”,使得骑兵的作用被大大压制。但是,明朝后期,北族也学会用火器,明军就没了往日威风,只能死守城防,无力反击。最后,亡于内乱,弃国于金。
短短一文,无法述尽纷繁复杂的历史局面,只能说个大概,肯定有不到之处,勿见责。
------------------
推荐阅读:
在股市中如果领悟了自己的一套交易模式,大概胜率是80,这样算不算是高手?
目前新入职小学教师,教三年级的小学生,班里太乱了,惩罚他们也不管用,该怎么办呀?
下一篇: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