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两个朝代共用一个国号的?
▍历史上有哪些两个朝代共用一个国号的?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迭频繁,国号也是五花八门。
几个不同的政权、朝代,共用一个国号的现象很多。
尤其是天下分裂时期,或者地方割据政权,新建的政权最喜欢重复用前代的国号。
有个规律,凡是带有时间定语“前、后”、地理方位词“东南西北”、姓氏的,往往都是共用同一个国号的政权和朝代。
这些定语,是后人为便于区分而加上去的。
例如西周、东周。周朝定都于镐(今陕西省西安市),到周幽王时被犬戎和申侯攻杀,其子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
从地理方位来讲,西安在西、洛阳在东,因而后人就分别称为西周、东周。
国号,是国家称号,也即政权名称。中国古代的国号往往就是朝代名。
中国古代国号的确立,往往被视为一个新政权或者朝代开始的标志。
国号的取名,大致有五个来源:
由部落或部落联盟(后来称作部族)的名称而来。“周”部族至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省岐山)。因而武王灭商以后,就用“周”作为国号。
来自创建者原有的封号、爵位。例如东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魏王”,到曹丕称帝时,便定国号为“魏”。
源于创建者原始政权统治的区域名称。例如夏部族首领崇伯鲧建都于大夏(今山西省夏县),因而用地名“夏”来称其政权。
寓意吉祥或美好。王莽篡汉,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因而定国号为“新”,寓意革旧、立新。
说回共用同一个国号的例子。
如北宋、南宋。
后周的归德军宋州节度使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而夺取帝位,国号为“宋”,定都东京开封府。后来,金军南侵、攻灭宋朝。康王赵构则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即位,后来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
开封府在北,应天府、临安在南,因而分别称为北宋、南宋。
再如司马炎篡魏称帝,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后来被匈奴人灭亡。晋皇室南渡江南,司马睿在建邺(今江苏省南京市)继位称帝,延续国号“晋”。
鉴于洛阳、建邺的地理方位,因而史称西晋、东晋。
再说国号的时间定语“前、后”之分。
唐朝和宋朝之间,中国历史上有一段大分裂时期,后人称为“五代十国”时期。其中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前蜀、后蜀等政权。
这里的“前、后”,是后人加上去的,以区分其所用同一个国号的时间先后。
还有,会以政权创建者的姓氏来区分同一个国号。例如武则天篡唐称帝,国号“周”。因而人们就称之以“武周”,以区分以前的周朝。
中国历史上被用的频率最高的国号,应该是“汉”。
它源自刘邦。秦末,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封地在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一带。随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就以“汉”为国号,强盛一时。
由此也就有了汉人、汉族、汉语等“汉”文化,影响深远。
于是,后世以“汉”为国号的政权不少。为了区分它们,史学家们就命名为西汉、赤眉汉、东汉、蜀汉、赵汉、成汉、后汉、邢汉……
▍历史上有哪些两个朝代共用一个国号的?
目前为止“大一统”的朝代还没有用同一个国号的。也有人认为周朝和武则天的“周”满足条件,可是历史上大多数不把武则天的周作为一个朝代,再就是西汉与东汉、西晋与东晋、南宋与北宋究竟是两个朝代还是一个朝代没有定论。()
用过统一国号的到不少,比如周、秦、赵、汉、燕等等。后人为了区分他们分别记作:后周、前秦、后赵、蜀汉、北燕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