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为何会选择投靠日本成为傀儡皇帝?
▍溥仪为何会选择投靠日本成为傀儡皇帝?
1932年3月1日,“东北最高政务委员会”在沈阳发布“满洲国”独立宣言,会上推举溥仪为“满洲国”“执政”。从此,溥仪的命运发生了巨变。日本人的诸多阴谋也随着“满洲国”的成立,浮出了水面。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溥仪并不知道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的真实身份,他以为马占山和自己一样,只是日本人扶植的汉奸而已。那么,马占山究竟在“满洲国”所谓《东北独立宣言》上签字没有,日本人又是如何看待溥仪这个上台的汉奸的?
“东北四巨头”会议背后的玄机
1932年2月,日本人操纵下的东北政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即“东北四巨头”会议,在东北沈阳召开。此时的“四巨头”,不过是日本人手里的提线木偶而已。
一般的会议至少要摆一些桌椅,这次会议却为每人预备了一个躺榻——既可以躺又可以坐,还可以斜倚在那儿聊天。每个人身边还放上了鸦片烟和大烟枪,可以边开会边吸食鸦片。在当时的东北,吸大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据统计,1937年前后,东北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高达八九十万,鸦片烟的收入竟占整个东北财政收入的近百分之九。
为了装模作样,板垣征四郎特地在每人面前摆上了一个牛皮纸袋,里边装着这次会议的所谓议程和一份所谓《东北独立宣言》。在其后面,还附着一个脱离南京政府的通电声明,最后才是所谓四巨头会议的决议。这几份文件已经打印齐备,摆在了桌上。
其实,所谓东北最高政务委员会只是张学良时代一个名义上的行政组织,由张学良和张作霖一手把控。这次,为了区别以往,名称里面特地添加了两个字——“最高”,谓之“东北最高政务委员会”。
“东北最高政务委员会”的成员除“东北四巨头”之外,又增加了一些日本人,大都是日本军界高官,即参与伪满洲国筹建的政客。其中有一个叫驹井德三的人不得不提,此人霸道且诡计多端。伪满洲国成立后,他在伪满内廷中执掌实权,成了一个太上皇。
会议召开的当天,屋外站立着手端明晃晃刺刀枪的日本宪兵,屋里的人战战兢兢。在会议上,通过并任命原哈尔滨特区长官张景惠出任伪东北最高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其他三人任副委员长。日本人之所以青睐张景惠,与他善于察言观色、会逢迎人不无关系。而此人的起家,也缘于他的眼很“贼”,对人的认识非常到位。有一次张作霖兵败,逃到张景惠所在的民团。于是,张景惠暂时收留了张作霖。在推杯换盏之间,他观察到,张作霖绝非一般人物,所以自动让位成了二把手,而推举张作霖当了一把手。他跟随张大帅,从此平步青云。
会议结束时,以张景惠的名义发布了一个所谓东北独立的通电。
第二次“东北四巨头”会议,日本人指定在张景惠家里召开。这次会议很简单,仅通过了一个“满洲国”建国框架,确定了办公地点。
第三次会议在沈阳市市长赵欣伯的家里召开。这次会议不同于前两次,板垣征四郎从始至终控制着整个会议。刚宣布会议召开,板垣征四郎便就“满洲国”的“国号”“国旗”以及一些礼仪等进行了一番说明。尤其是“国旗”,他假意让大家讨论一下设计方案。刚开始没人发言,后来有人提议用五色旗。五色旗是民国年间北洋军阀制定的国旗,五色代表的是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板垣征四郎想树立的是一面汉奸旗子,当然不会同意用五色旗。板垣征四郎想再听听其他人的意见。结果,晚清贵胄、吉林省主席熙洽慢悠悠地开了腔。他主张采用清朝的三角黄龙旗。谁知,板垣征四郎猛然站起身来,打断了熙洽的话:
“黄龙旗绝对不行,新成立的国家绝对不是清朝复辟。”
随即,板垣征四郎从衣兜里拿出一面小旗,在大家面前晃了晃。大家这才明白,“满洲国”国旗早已经制好,“首都”也已确定,所有礼仪都已制定完备。眼看屋外晃动着几十把明晃晃的刺刀,没人敢提出不同意见,只有点头的份儿。
谈到“满洲国”的政体时,主持会议的张景惠想在板垣征四郎面前表现一下。偏偏张景惠是个半文盲,误解了板垣征四郎的意思。他抢先发言说:
“我们新成立的这个政务委员会,就是‘满洲国’的政体。”
板垣一声不吭。显然,张景惠并没有真正理解板垣的意思。熙洽的发言跟板垣内心的想法相差更远,他认为“满洲国”的政体,无疑就是应该复辟大清帝国。
正在此时,马占山表态了。和张景惠一样,马占山也是土匪出身,自然对张景惠的提议表示赞同。
说到马占山,不得不提《东北独立宣言》的签字问题。公开宣布的《东北独立宣言》上,虽然声称有七个人签了字,可熙洽等三人当时根本没有在场。而马占山是否在场、是否签字,始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事实上,马占山开会时一直在场,签字时也在场。只不过他最后耍了一个滑头,托词说:
“抱歉,诸位请理解我,黑龙江省不比别的省,情况太复杂了。容我回去跟弟兄们商量一下,回来再签字不晚,这样更稳妥些。”
第二天,马占山便推托有事回去了,之后再也没照面。
笔者曾就这个问题咨询过《我的前半生》执笔人李文达先生。李文达生前组织过一个创作班子,查阅了敌伪档案和所有旧档案,并没有发现马占山签字的证据。甚至在所有出卖东北利益的文件上,均没有看到马占山的签字。可以说,马占山是当时的“东北四巨头”当中唯一没有在《东北独立宣言》上签字、事后也没有补签字的人。
张景惠
赵欣伯
七七事变之后,蒋介石任命马占山为东北挺进军总司令兼东四省(当时东北地区并非三省,而是四省,外加内蒙古的一部分。作者注)招抚。似乎这也可以印证马占山是没有出卖过国家利益的。
鲜为人知的是,马占山在解放战争期间曾做出过特殊贡献。他与北平的国民党守军将领傅作义将军关系不错,曾协助解放军做通傅作义将军的工作,北平这才得以和平解放。但因为马占山之前诈降过日本人,这使不少人对他产生过误会,包括溥仪在内都认为他是汉奸。其实,马占山是一位真正的抗日将领,这是有历史结论的。1950年,马占山因肺癌病逝于北京,终年六十五岁。
再回过头来看“东北四巨头”第三次会议。会开到最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现场乱作一团。板垣忽然站起身来,两手一摆,板起脸直截了当地说:
“现在我宣布大日本关东军命令!”
原来,所谓的讨论只是走个过场,决议早已经打印成文,在场的“四巨头”一直蒙在鼓里。板垣宣布的命令很长,主要内容只有两项:
第一,宣布“满洲国”成立,同时颁布相关的法律条文。
第二,“满洲国元首”名称为“执政”,溥仪为“满洲国”的“执政”。
板垣征四郎的这一道命令最终决定了溥仪的命运。
1932年3月1日,在日本人的操纵下,所谓“东北政务最高委员会”在沈阳发布了“满洲国”建国宣言。
傀儡政权成立了,日本人接下来就是要把傀儡元首扶上位。
“东北四巨头”商议成立伪满洲事。左起:臧式毅、熙洽、张景惠、马占山
日本人的阴谋诡计
日本人急欲建立伪满洲国汉奸政权由来已久。就在九一八事变第二天,日本人就占领了沈阳。随后,一个神秘的人物带着一项神秘使命也来到了沈阳。这个神秘人物就是日本关东军参谋本部第一部部长、少将建川美次郎。
建川美次郎身上负有一项重要使命,即向日本高层提供东北战略计划。建川美次郎来到沈阳之后,立即找了两个熟悉的伙伴,一个是板垣征四郎,另一个叫石原莞尔。石原莞尔当时官不大,只是个中佐,但是人很歹毒。三人作了一番谋划。最终,建川美次郎提出两条意见:
“当即消灭东北的现存政权——张学良的政权,代之以宣统皇帝为盟主、受日本人操纵或者指挥的傀儡政权。”
第二天,建川美次郎把自己的主张汇报给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大将和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治,他还把电报直接发给了时任日本陆军大臣的南次郎。(参考易显石的《九一八事变史》,辽宁人民出版社。作者注)当时,南次郎刚刚上任,这封电报是这样写的:
“新政权应拥立的人选,以宣统皇帝及其近臣为宜。”
一些人认为溥仪反复无常,因此日本军部起先不同意这个主张,一个陆军次官就曾公开打电报给当时的关东军司令部:“日本阁员中风传关东军司令官参与了拥立宣统皇帝运动,望注意我军切不可参与。”日本外相也在第八十号绝密电报中声称:“对以任何方式带走宣统皇帝一事,都将激起世界舆论的愤慨,出现对我极为不利的情况。”
其实,当时日本军界和政界意见极不统一,甚至尖锐对立。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新任陆军大臣南次郎。由于南次郎奔走于东北各地,核实了情况。最终,他主张尽快把溥仪接到东北,建立一个独立的“满蒙”国家。
板垣征四郎此时不甘落后,急欲立功,直接写了一道奏折,呈报给日本天皇。这个奏折虽然写得很长,主要内容却只有两条:第一,要使“满洲国”表面看起来是独立的;第二,“满洲国”实际上受大日本帝国操纵。
这就是说,伪满政权表面上溥仪是首脑,但实际上是日本人在“满洲国”掌权。可见,溥仪还没上台就成了一个十足的傀儡。(有关内容分别参考自日本人关宽治等著《满洲事变》、日本《现代史资料》、片仓衷《满洲事变机密攻略日志》等。作者注)
1932年3月6日下午,板垣征四郎逼迫溥仪在一封写给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大将的函件上签了字。至此,溥仪彻底投降日本人,充当了日本人的走狗。
而“四巨头”会议之前,日本关东军参谋本部已经召开会议,作出一项决议,且已形成了文字。所谓“四巨头”召开的第一、二次会议,不过是傀儡小丑在前台的表演而已。
早在1931年初,建川美次郎奉命解决“满蒙”问题,他经过调查和核实,拟写了一个关于“满蒙”形势判断的报告。其中,他提出了三条主张:
第一,建立一个亲日的傀儡政权。
第二,建立一个所谓的“独立的国家”。
第三,由日本全部占领或者吞并“满蒙”。
看得出来,日本关东军的计划非常周密,用心险恶。紧接着,建川美次郎在参谋本部会议上,又提出了两项明确主张:一是尽快取代张学良政权;二是建立起一个独立的国家,即“满洲国”。
这时,溥仪丝毫不知道改变他命运的关键时刻来到了。
1931年9月22日,在沈阳一号宾馆——三宅光治家里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时任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长的土肥原,还有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以及大尉片仓衷——他参与了整个“满洲国”的建立,是一个最知情的执行者。
会议经过一番讨论,最后形成了一致意见。经参谋本部发出电报,直接呈报给日本陆军大臣南次郎:
“由我国支持宣统帝为首领,在东北四省及蒙古领域建立支那政权,使之成为满洲各民族的乐土。首领及我帝国所需国防外交等诸费用,均由新政权承担。”(以上有关内容,分别参考自《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等史料。作者注)
这份电报是在日本绝密档案中发现的,是最早提出建立以溥仪为首的伪满政权的正式文件。那么究竟是谁提名并最终确认溥仪为伪满政权傀儡一把手的?这个人没有参加会议,是日本关东军的一位少将。
谁提名溥仪为伪满傀儡
首先提出并最终确定溥仪为伪满傀儡政权执政的,就是前面提到的日本少将建川美次郎。他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后官至中将,曾任驻苏联大使,于1945年去世。
回过头来再看,1932年2月24日,板垣征四郎最后一次与溥仪会晤,换上了一副截然不同的面孔,他和颜悦色地向溥仪介绍说:
“新建立的国家名字,就这样定了。你不是不愿意称为‘满蒙共和国’吗?咱们就叫‘满洲国’。你不是不愿意当什么‘总统’吗?咱们改成‘执政’。这不是挺好吗?如果一年之后你还不想干,又没让你当皇上,你可以辞职,这多好啊?”
溥仪听后,坚决不答应,要求立马兑现之前的承诺。这时板垣征四郎凶相毕露,话中暗含杀机,也不再称溥仪为阁下:
“我告诉你溥仪!这是日本军部的最终决定,你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这个方案已经大日本天皇批准,如果你再坚持自己的主张,那好,我们陆军军部必须全体辞职。那时候,你溥仪就成了我们公开的敌人。”
说完,板垣拂袖而去,溥仪吓得瘫倒在沙发上。
老奸巨猾的板垣知道溥仪胆小,会被吓蒙的。第二天,板垣把郑孝胥等几人叫到大和旅馆,让他们转告溥仪,如果溥仪继续冥顽不化,他们将把他作为敌人来对待。
当郑孝胥父子将这一番话转达给溥仪时,溥仪彻底怂了。而此时,郑氏父子二人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转变。郑孝胥威胁溥仪说:“皇上,如果你再坚持自己的立场,我只好一走了之,没法子管你了。”
溥仪最怕的就是成为孤家寡人。日本人视他为敌人,身边的郑氏父子也拿他当敌人对待,自己简直就没了活路。随后,父子二人轮番对溥仪进攻。郑垂说出的话软中带硬,招招见血。他对溥仪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不按日本人的意思办,生命堪忧。那不如将计就计,先顺着日本人,等将来掌了权再来对付他。这样好不好?不然,性命如果不保,其他什么复辟都没戏了。”郑垂的最后一句话是:“子姑待之,将来自有办法。”(参考自郑孝胥日记及《落日残照》等史料。作者注)
日本人妄图把东北并入日本版图,这无异于痴人说梦。建立起遭人唾骂的傀儡政权,也只是掩耳盗铃,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板垣征四郎欲成为傀儡戏台后的牵线人,溥仪命悬“一线”,其命危乎!
日本关东军参谋长板垣征四郎
日本关东军参谋本部第一部部长、少将建川美次郎
时任日本关东军中佐的石原莞尔
▍溥仪为何会选择投靠日本成为傀儡皇帝?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溥仪叛国的时候,其实是孤家寡人了。
对他忠心耿耿的师傅陈宝琛,跟随溥仪20多年,一直热心于复辟,但也坚决反对去东北。
当年张勋复辟,陈宝琛曾经出来主持大局,不怕得罪军阀。
这是因为,陈宝琛认为张勋是中国人,复辟不过是中国人内部的事情,就算失败也就失败了。
但此刻投靠日本人,就等于是和外地勾结,不惜和绝大部分中国人为敌,这是汉奸的勾当。
所以,陈拒绝参加。在溥仪去的第二年,陈甚至前去东北相劝,结果差点被关东军囚禁。
当时真正支持溥仪的只有郑孝胥和罗振玉,因为这两个人都得到了日本人的好处。
郑孝胥被许诺会成为总理大臣,罗振玉也被许诺为重臣。
然而即便是郑孝胥,担任总理大臣后,发现日本人不给他们任何权利,也曾做过对抗。
结果,1935就被日本整垮下台,郑孝胥儿子还被暗杀,自己最后被毒死。
更夸张的是,连溥仪的老爸载沣,也不支持儿子的复辟。
溥仪到东北建立满洲国后,曾多次要载沣全家搬去。日方代表也屡次来劝说载沣迁往长春,不然很可能会被扣为人质。但载沣不愿意背叛国家,仅仅在1934年去了1个月,随后返回北平。
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溥仪还要去做这个傀儡呢?
其实就是一句话,他还是想做皇帝。
溥仪从生下来开始,即便已经退位,其实也是九五至尊,只是情况越来越差而已。
大家看电影《末代皇帝》,就可以看到溥仪在紫禁城里面的威风。
当时溥杰让他证明自己是皇帝,溥仪拿起一盒墨水,命令太监喝下去,太监只得从命。
而当时在紫禁城内,溥仪还是一言九鼎的。
所有人至少表面上对溥仪都极为尊敬,连民国最有名的人物,也都是如此,包括大军阀们。
然而,溥仪随后却被赶出紫禁城,地位大为降低。
后来因为投资复辟运动,财富也消耗很多,这样下去连荣华富贵也难以终身保持。
但即便如此,溥仪从来都把自己当做皇帝。
在苏联期间,溥仪虽然是囚犯,仍然保持特殊地位。在溥仪《我的前半生》中这样说到;“在苏联的五年拘留生活中,我始终没有放下架子。我们后来移到伯力收容所,这里虽然没有服务员,我照样有人服侍。家里人给我叠被、收拾屋子、端饭和洗衣服。他们不敢明目张胆地叫我“皇上”,便改称我为“上边”。每天早晨,他们进我的屋子,照例先向我请安。 ”
最初溥仪没有同仆人关在一起,但他是绝对不会动手做事的,连刷牙都不会。
谁来伺候他呢?《我的前半生》中说到;“我的岳父自告奋勇,他不仅给我端饭,连洗衣服都愿替我代劳。 ”
看看,溥仪的心态就是这样。
其实在溥仪心目中,他就是皇帝,中国没人能够和他平起平坐,张作霖见了他也要下跪。
所以,他做梦也想成为皇帝,哪怕是没有太多实权的皇帝。
这就像有些女人不惜代价想要嫁入豪门,哪怕只是豪门的挂名儿媳,为此不惜投资大量金钱、青春和自己的肉体。
道理都是一样的。
▍溥仪为何会选择投靠日本成为傀儡皇帝?
题主好!溥仪幼年登极,不谙人事。年长政事多变,逼迫退位。中国2132年的封建帝制,在他手上终结。他真假皇帝做了三次,却没有掌握过一天国家政权,长期处于政治漩涡中却未发挥关键作用。他曾经是大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更是一个被别人玩于股掌的滑稽提线木偶。他的前半生是在空虚、绝望、挣扎和幻想中度过,他半生愿望是围绕复辟他的帝国大梦而展开一一
宣统皇帝溥仪
历史的车轮滾向前,薄仪刚要大展拳脚时,被"共和"拆掉了龙椅。
19911年10月10日,在中国同盟会和孙中山先生的影响下,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大清帝国在风雨飘摇中土崩瓦解,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以太后名义颁布《退位诏书》,诏书中说:”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以何忍因一姓之尊容,拂兆民之好恶。”溥仪退位,民国政府承诺每年支付清室费400万两银元,并同意溥仪暂居紫禁城,继续做他的小朝庭皇帝(六岁)。期间隆裕太后先后请了陆润庠,徐坊,陈宝琛等师傅,开始系统学习各种知识。
伪满傀儡皇帝
袁世凯心怀鬼胎,辫子军拥帝复辟。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大耍两面手法,阴奉阳违。一面假装共和,一面和清帝藕断丝连。1913年元旦,袁派人给溥仪拜年,对小朝庭仍然效忠。溥仪在宫中仍用宣统纪年,保留内务府,宗人府,慎刑司,有内监,不改衣冠。一帮清朝遗老如康有为,王土珍,陈宝琛等人围在溥仪身边,等待时机,伺机复僻,恢复帝制。1917年6月14日,前清遗臣张勋以调解段祺瑞代表的国务院,与黎元洪代表的总统府之间的矛盾为名,率4000“辫子军“入京,赶走黎元洪,开始复辟。废帝溥仪在养心殿召见张勋,行三拜九叩大礼。溥仪发布"即位诏"书,称“共和解体,补救己穷"。宣告亲临朝政,收回大权。大举封官授爵,恢复清朝旧制。史称“丁已复辟”。溥仪复辟大梦得以实现,这一年他刚满十二岁。那时军阀混战,派系林立,直到1924年冯玉祥倒戈,发动北京政变,清废帝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11月29日逃进日本公使馆。
袁世凯
移居天津静园,联络清朝遗老,谋划"复号还宫",实现复辟大梦。
如果说以前宫里的溥仪还是一个懵逼娃娃,那么搬到静园的溥仪已是翩翩少年了。北京政变使他看到复辟大业不能单靠军阀来完成,必须寻找新的代理人。在那些清朝遗老的唆使撮合下,暗与张作霖,段其瑞,吴佩孚等老军阀互通关节,又寻找机会出逃从而躲过国民军的临视。这时候日本军国主义实力大增,想殖民中国并在东北积极培育势力,提出武装占领中国东北并建立傀儡政权的设想。唯一合适的人选就是溥仪。溥仪被逼宫后,日本各大报都刊登出同情溥仪的文章,为以后建立满洲国大造声势。不久,日本秘密将溥仪护送到天津,进行感情培养,为傀儡皇帝做准备。
九一八事变
天津租界花花公子,复辟之路遥遥无期
搬进天津租界的溥仪,犹如出了樊笼的小鸟,打破了自己在宫里的种种陈规,用宫里偷运出来的珍宝变卖后尽情挥霍。把大量金钱都花在了如何装扮自己上。在租界受到各国列强的尊重,但真正能给他提供他所需要支援的寥寥无几,复辟大梦无人肯帮忙,很多国家都是出于政治考量礼遇他。在天津的几年里,让溥仪的自尊心不断的受到打击(含祖坟被挖一事),各方势力的冷淡又让他想到了一直庇护他的日本。当土肥原贤(关东军情报头目)找上门来,提出在满洲建立新国家,并承诺这是大清帝国的延续,让他继续做皇帝时。这个诱人的条件使得溥仪再也按捺不住,毫不犹豫答应下来,动身前往东北。1934年3月1日,溥仪在新京南效杏花村举行登基典礼,国号”大满洲帝国",改称”皇帝",改元"康德“。至此,一个真正的木偶“傀儡皇帝“粉墨登场了。
晚年溥仪
结束语
寻找溥仪的人生心理轨迹,从不懂事的皇帝,到懂事的"提线木偶",再沦为阶下囚,最后成为人民政协委员。可以说,他是中国由封建专制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社会转折的缩影。他的人生轨迹就是他写的《我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
▍溥仪为何会选择投靠日本成为傀儡皇帝?
溥仪投靠日本人,有什么隐情吗?
我是三少,我来回答。
溥仪是个很可怜的人
在光绪帝病重的时候,太监奉慈禧太后之令抱溥仪来宫中。2岁的溥仪连哭带闹,死都不肯让太监抱自己离开家,仿佛他知道,此去是一条没有自由的不归路。
1908年12月,溥仪被人抱着即位。
1912年2月,溥仪被人抱着退位。
1917年7月1日,前清遗臣张勋兵变,12岁的溥仪又被抱上了龙椅。11天之后,溥仪又被赶下台,第二次被退位。
1922年12月,16岁的溥仪大婚,娶了一后一妃。
1924年11月,北京政变,溥仪被逼离宫,搬进了父亲载沣的居处。
1932年3月,溥仪被日本人推上了伪满洲国“皇帝”的位置。
1945年8月,溥仪被苏军俘虏。
尽管溥仪多次申请想留在苏联,5年后,他还是被遣送回国了。
人生的这么多大事,没有哪一件不是惊心动魄!没有哪一件事情在发生前,有人问过他:
溥仪,你愿不愿意?
皇帝是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
1875年, 19岁的同治皇帝驾崩2个小时后,清廷召开了紧急会议。
慈禧太后亲自指定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湉,为同治皇帝的继承人。奕譞一听到这个决定,立刻瘫倒在地,哀嚎不止!
33年后的冬天,光绪皇帝载湉的身体,日渐虚弱。
慈禧太后指定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溥仪为光绪皇帝的继承人。消息传到醇王府,溥仪的祖母当场晕厥!
唉,这那是当皇帝呀,分明就是上刑场!
尤其是在慈禧太后的手下当皇帝,实在是太危险了。同治、光绪就是很好的例子。一个不小心,命都弄丢了!
溥仪即位后,倒不用担心慈禧太后的各种阴招,因为她早已经驾崩了。
但是,国内此起彼伏的革命,各个军阀似土匪,日本人的狡猾与残忍,各种势力时刻都围绕在溥仪的身边!
溥仪,作为大清的最高统治者,除了会说“跪安”,还会什么?
不会武功,不会打仗,不会治国,没有一个得力的帮手,没有一个真正的心腹!他有的只是“爱新觉罗”这个贵族姓氏,和一群皇室的后裔。
而且,他的皇位,随时都会有人来拿走!
武昌起义胜利后,袁世凯连哄带骗把溥仪从皇位上赶了下来。后来,张勋复辟,又把他哄了上皇位。几天之后,他懵懵懂懂地又被哄吓台!
这一次,一架飞机在紫禁城上空投下了小炸弹。幸运的是,皇位不在了,溥仪的脑袋还在!
溥仪是满族,他的心里永远装的是爱新觉罗家族和满清的利益。
慈禧太后的恶毒与残忍, 无论是对自己的亲儿子同治帝,还是对妹妹的儿子光绪帝,那都不是一般的女人能做的出来的。
慈禧太后是个权力欲很强的人,在她的手中,有多少冤魂,估计数都数不清。
所以,在朝廷之中,应该没有几个人会喜欢慈禧太后。
那么,溥仪对这个给自己带来皇位的女人,到底喜不喜欢呢?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这样描叙第一次见到慈禧太后 :
“我记得那时自己忽然处在许多陌生人中间,在我面前有一个阴森森的帏帐,里面露出一张丑得要命的瘦脸——这就是慈禧。据说我一看见慈禧,立刻号啕大哭,浑身哆嗦不住。”
从这段描叙中,我们能肯定,慈禧太后在溥仪的心中,是个又丑又老的巫婆!
但是,1928年孙殿英盗掘了清皇家陵园。慈禧太后等清陵墓遭到空前的洗劫,尸首被破坏,现场惨不忍睹。
溥仪知道后,情绪几近失控!
他在《我的前半生》中是这样描写当时的感受:
我心里燃起了无比的仇恨怒火,走到阴森森的灵堂前,当着满脸鼻涕眼泪的宗室人等,向着空中发了誓言:“不报此仇,便不是爱新觉罗的子孙!”
我们看见,这时候,那个死去的又丑又老的巫婆慈禧太后在溥仪的心中,好像突然变很神圣了。因为死去的巫婆遭人亵渎 ,却让溥仪几乎发狂!
其实,在溥仪的心中,真正让他发狂的不是慈禧太后遭人亵渎,而是他的爱新觉罗家族遭人亵渎了!
因为,爱新觉罗家族是大清的皇室,在溥仪的心中,才是最高贵的!
溥仪投靠日本人
溥仪在一次采访中说:
“我是皇帝,是地主阶级的最高统治者,我接受的教育就是,天下之大,莫非王土。 ”
这句话没毛病。
溥仪把“皇帝”当成了自己的终身职业。不过,漫漫职业路,溥仪太艰辛。
袁世凯在逼位的时候,给了溥仪非常优待的条件。北京政变后,军阀冯玉祥撕毁了优待条件,又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
紫禁城就是溥仪的家,这些军阀说变脸就变脸,又恶又凶,靠不住啊!
前清遗老张清遗臣张勋,倒是衷心耿耿,就是没有实力,把溥仪二度抱上了龙椅。
结果,屁股还没有坐热,溥仪就被赶下来了,前清大臣也靠不住啊!
还是日本人靠得住!
你看,从 1932年溥仪与日本签订了《日满议定书》,溥仪正式成为了伪满洲国的皇帝,到1945年8月伪满政权覆灭,大约十四年的时间,溥仪都是皇帝呢!
有人说,那不是傀儡皇帝吗?
傀儡皇帝也是皇帝呀,也是溥仪职业生涯的一部分。再说,外面到处在传言不是要抓他,就是要杀他。不当这个傀儡皇帝,小命恐怕随时会弄丢!
大家仔细看看,在溥仪的皇帝职业生涯中,三上三下,只有这一部分是最长最久最稳定的!
还有人说,溥仪卖国。
前面说过,溥仪的内心永远装着的是爱新觉罗家族。至于其他的,似乎都可以靠边站。
三少说:
在溥仪的心里,只有爱新觉罗家族,爱国大约就比较遥远了。
▍溥仪为何会选择投靠日本成为傀儡皇帝?
溥仪决定投靠日本一是因为他一直有着当皇帝的心思,二是受了孙殿英的刺激。
溥仪一直有复辟之心
辛亥革命爆发以后,原本就已经风雨飘摇的满清王朝难以支撑。清廷倚重的袁世凯也是暗含鬼胎,有意取而代之。内外交困下,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和只有六岁的溥仪在养心殿颁发逊位诏书,宣告了清王朝的覆没。
不过清王室、满清王公贵族和遗老遗少并不甘心失败,一直在进行复辟活动。比如溥仪就回忆他的母亲瓜尔佳氏通过北京步兵统领衙门右翼总兵袁德亮收买军政官员,以图复辟。还有像宗社党成员、恭亲王奕訢的孙子溥伟也联络刘廷琛、胡嗣瑗、于式枚、陈诒重、胡思敬、劳乃宣、王宝田、温肃等人,试图拉拢冯国璋、张勋等人复辟。
而为了让清王室早点退位,袁世凯提出了一系列优待条件,其中包括溥仪可以保留皇帝尊号,继续居住在紫禁城等等。居住在紫禁城里的溥仪一直以皇帝自居,又被遗老遗少包围,从小就在这样的氛围下长大,他一直也觉得清王朝不应该覆灭,早晚有一天会复辟。
所以在张勋复辟时,溥仪尽管年纪小的,但是依然感到“欢欣激动”。
所以尽管我在当时还是个小孩子,但对“清朝复辟”这四个字的意义,已能从心里感到有一种不由自主的欢欣激动。
小时候就这样,溥仪长大以后也一直对复辟有着想法。
而那些遗老遗少中有些人和日本就有勾结,溥仪既然同样想着复辟,自然也不一直和日本人有联系,这也为后来他投靠日本埋下了伏笔。
孙殿英盗东陵刺激了了溥仪,最终促成他去当了傀儡
1928年,军阀孙殿英为了筹集军饷,率军盗挖了盗挖清东陵的慈禧、乾隆两座陵墓。此事传出以后,一时全国轰动。
而包括溥仪在内的清室成员和遗老遗少得知此事以后更是大受打击。溥仪赶忙一边派人前往东陵处理后事,一边向国民政府提出要求严惩肇事者。
然而孙殿英却以盗墓所得的金银珠宝对国民政府各要员进行行贿,而且他手中有数万人马,是各方都需要拉拢的一个实力派。因此国民政府也不愿意得罪孙殿英,把他逼到其他阵营去。
所以东陵盗案尽管轰动全国,但是处理结果却是不痛不痒,只处理了孙殿英的几个部下,其他的就不了了之。
这种结果溥仪当然不能接受,但是他也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个结果。大受刺激的溥仪从此在复辟一事上更加不择手段。日本有意借助溥仪抢夺中国东北,对他进行拉拢。溥仪又没有其他选择,最后决定和日本合作,去东北当了傀儡。
所以溥仪投靠日本,是内因外因共同促进下的结果。
------------------
推荐阅读:
盘点《死神》里的幻觉系斩魄刀,你觉得最强的是蓝染惣右介的镜花水月吗?
经常对社会不良现象和行为进行批评,这样的人值得赞扬还是批评?
有人说感情中,大龄未婚女青年过了35岁,就很难找得到优秀的对象,你怎么看?
红楼梦蒋玉菡是忠顺王府家养戏子,为什么能随便出门还和宝玉结交?
全球疫情当下,你愿意把孩子送去国外留学还是留在国内,为什么?
上一篇:贾鲁河能通航吗?
下一篇: 经常眼睛干涩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