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造反条件比朱棣更好,为什么反而失败了?
▍吴三桂造反条件比朱棣更好,为什么反而失败了?
得人心者得天下
▍吴三桂造反条件比朱棣更好,为什么反而失败了?
先简单讲一下三藩之乱。
1673年11月,吴三桂宣布起兵。
由于康熙错判了形势和吴三桂的实力。吴军在一个月内便兵不血刃拿下云贵。
1674年初,吴三桂趁热打铁,派遣王屏藩攻四川,又令张国柱、夏国相、龚应麟、马宝等人攻湖南。
湖南提督桑额起兵迎战吴军,被击败,被迫退走宜昌。湖南巡抚卢震也放弃长沙。
与之同时,四川巡抚罗森、提督郑蛟麟、总兵谭洪、吴之茂;广西将军孙延龄、提督马雄等川桂官员见事不妙,纷纷响应吴三桂。
截止至1674年底。
也就是三藩之乱爆发一年左右,吴三桂堪称是秋风扫落叶,打得康熙措手不及。轻松拿下了云桂黔蜀湘五省。并且还得到了陕西提督王辅臣,福建耿精忠,台湾郑经,察哈尔蒙古布尔尼,四川的几个土司、苗民以及青海墨尔根台吉等势力的响应。
然而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吴三桂却投鼠忌器了。他没有渡江,也没有东下联合耿精忠拿下两江财赋重地。而是派人前往北京与康熙谈和,想划江而治。
信使这一来一回,耗时数月之久,就给了康熙喘息之机。
在这期间,康熙先派兵灭察哈尔叛军,又调整部署,确定西守东攻战略,在严防吴三桂北伐的同时,将打击目标瞄准在实力偏弱的耿精忠身上。
于是吴三桂的大好形势就这么丧失了。三藩之乱也进入了长达五年之久的相持阶段。
关于吴三桂为什么突然叫停攻势。坊间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是认为吴三桂底气不足,他可能是想先巩固江南后,再图北伐。毕竟康熙当时还有十余万八旗军没动,手上还有牌。而吴三桂却是倾巢出动,反倒是他手上没牌可打了。
二是吴三桂挂念儿子,担心在北京做人质的吴应熊被康熙处死。想以休战为条件,留有与康熙讲和,放回吴应熊的余地。
当然,这都只是猜测。谁也不知道吴三桂当时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但从主动休战以及派人与康熙讲和来看,吴三桂确实是老了,主观上想求稳,缺乏他年轻时的冲劲,不敢赌博。
再说回三藩之乱。
前面说了,吴三桂没有第一时间拿下两江财赋重地。而没拿下的代价,就是清军不仅可以源源不断的从两江获取税收和粮食,还能轻松跨过长江天堑,打击耿精忠。
吴三桂很想派兵增援耿精忠,但被湖北清军缠住,分身乏术。
而耿精忠那边,又是问题频出。
耿军先是在浙江吃了败仗,北上受挫。
接着耿派人与郑经谈判,又没谈拢。吴三桂和耿精忠都希望郑经派海军沿海路北上,偷袭东北或者江苏腹地,让清军顾此失彼,不能集中力量对付福建。但当时的郑经就像是脑子抽风一样,不仅拒绝了,反而拼命的攻打耿精忠。
耿精忠北有清军,南有郑经,腹背受敌,被清军和郑经双线夹击。最后,他只得向清军开城投降。
从1674年4月起兵到1676年10月投降,耿精忠一系仅坚持了两年半时间就被清廷剿灭。
就在耿精忠投降前夕,广东的尚之信软禁老爹尚可喜,宣布响应吴三桂。
吴三桂听说消息后,很高兴,派人祝贺,并催促尚之信出兵。
但尚之信雷声大,雨点小,只是干嚷嚷,没有一点实际动作。
1677年6月,在嚷嚷了一年多后,尚之信又宣布降清。从反清到降清,尚之信从头到尾没有一点实际动作,堪称是一场闹剧。
1678年夏,清军横扫东南,猛攻郑经,收复了漳、泉等四州。郑经费尽心思从耿精忠手里抢到的地盘,被清军又夺了回去。
而在驱逐郑经之前,清军集中力量,拖住吴三桂,猛轰陕西王辅臣。当王辅臣被清军围在平凉城,且吴三桂屡次施援都失败后,陕甘地区的反清联军也被清军消灭。
至此吴三桂也算是彻底被现实打醒。清军从三个方向将他包围。战略形势与曾经的清军合围南明,可谓如出一辙。吴三桂已经无路可退。
1678年三月,为了鼓舞士气,吴三桂在衡阳称帝建国。
称帝之后,吴三桂下令全线反击。
当年六月,吴三桂亲点大将马宝,令其率五万大军南下,攻打永兴。
随后,马宝大败清军,两战两胜,击毙了都统宜里布和护军统领哈克三,并大败前锋统领硕岱、副都统托岱、宜思孝所率的援军。
清军受此大败,被迫退回广东。
南线反攻大胜之后,吴三桂又亲自制定了对两广的战略进攻。准备以十万大军,解决部署在两广的清军。战争开打后,吴军收复了除梧州之外的广西大部区域,打得广东清军有总退却的想法。
那个骁勇善战的吴三桂,貌似又回来了。
然而,吴三桂年纪大了。吴军的两次胜利只是他的回光返照。
1678年八月十七日,正当吴军与清军杀至要分胜负之际,吴三桂突然挂了。
吴三桂死了,仗自然是打不了了。
1678年十月,前线的吴军全部回撤,并派人赴云南,迎奉年仅15岁的吴世璠继承皇位。
听说吴军迎奉吴世璠继位,康熙都笑了。
吴三桂是悍将,康熙敬畏他。可吴世璠才是个屁大点的毛孩子,吴军众将在这个危机时刻居然立幼主为帝,简直是昏了头。
1679年,康熙命令驻守在湖北、陕西的清军全线进攻。没过多久,四川、湖南两省即被清军收复。而在清军攻打川湘期间,吴世璠这个大周皇帝毫无作为,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应对。
1680年,吴军控制的领土除了云贵外,其余全部被清军所攻占。
又过了一年半的时间,清军先克贵州,再克云南,三藩之乱遂全部平定。
三藩平定的前夕,郑经病死,而他所盘踞的台湾岛,也在两年后被平定。至此,南方的反清势力也被康熙彻底肃清。
三藩之乱为什么会失败?
原因有很多。体现在吴三桂身上的问题,主要有三点。
一是战略保守。二是吴三桂名声不好,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从郑经、尚之信根本不听吴三桂招呼可以看出,吴三桂的号召力其实很有限。他所谓的反清复明,大家根本不买账。而反清联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第三是吴三桂的年纪太大了。如果他能年轻十岁,他与康熙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毕竟吴三桂死后的第十年,噶尔丹进攻喀尔喀蒙古,威逼北京。如果南方不稳,清朝可能会被肢解。
另外,康熙在三藩之乱期间的表现,大体可以打90分以上。虽然有些战略失误,比如错判了三藩实力和广西将军孙延龄对自己的忠诚,导致吴三桂轻松席卷大西南。但康熙的整体表现优秀。
再来看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和三藩之乱,形势是相反的。
朱棣造反前,光杆司令。朱允炆想杀他,一纸诏令即可。
但朱允炆在老师黄子澄的影响下,却莫名其妙得屡次放过朱棣。
先是齐泰主张抓捕朱棣,黄子澄反对,朱允炆支持老师,放了朱棣一马。
后来齐泰又主张逮捕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黄子澄又反对,而且还劝朱允炆把三兄弟放回了北平。
后来明军围剿燕军,朱棣在外线活动,朱高煦随其作战,立下大功。朱高炽守家,以一万兵力守住北平,也为朱棣靖难成功立下大功。黄子澄劝朱允炆放回三兄弟,堪称是神助攻。
朱允炆让这种人做参谋,而且还偏听偏信他的糊涂老师。就算是诸葛亮在世,怕是也扶不起朱允炆这个阿斗。
当然,这都不算什么。包括后来朱允炆让耿炳文、李景隆挂帅,也不算什么。
毕竟朱允炆作为皇帝,他底子厚。而且他手上也有牌可打,比如吴高、吴杰,盛庸,平安,徐辉祖,郭英,瞿能等人的军事能力都是很不错的。朱允炆并不缺大将。
朱允炆真正的问题,其实是两方面:
一是赏罚不公。李景隆征讨朱棣,被打得屁滚尿流,结果回朝后,不仅没有处罚,而且还另有安排。
而江阴候吴高屡次力挫朱棣(是靖难期间朱棣唯一无法正面击败的人),打得朱棣不敢出门溜达(只要朱棣离开大营,吴高必定出兵抄他后路)。吴高在前线时,朱棣最远也就是保定一带,不敢离开河北境内。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让朱棣头疼的人,居然让朱允炆拿下,打发到了云南。(朱棣派人散布谣言说吴高造反,朱允炆信以为真)
如果吴高不倒,后面根本不会有白沟河、济南府的战役。更不会有朱棣千里南征,偷袭南京的事情。因为只要吴高在,朱棣不敢走远。他怕走远了,来不及回去,被擅长打运动战的吴高抄了老窝。
二是口是心非。朱允炆表面上仁慈,其实内心险恶无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耿炳文出征前,朱允炆对他说:“勿使朕有杀叔之名”。
这话的言下之意是:不要弄伤,尽量直接在战场上弄死就完了。但我不会明说是我指示你弄死朱棣的。
这基本就是既要当啥,又要立那啥。
还有,前线在打仗,朱允炆让方孝孺在后方主持改革。改革的内容主要有四条:
一是削减官吏。二是提高文官地位,达到以文制武的结果。三是省减刑狱,废除了朱元璋时代的酷法。四是减免江浙一带极重的田赋。
这些改革,也不是说不能实行。只是问题就在于,前线还在打仗,皇帝居然在后方削弱武将地位,还要否定前朝政策。这就很扯蛋了。
加上朱允炆还赏罚不公,再加上所谓的“勿使朕有杀叔之名”。
如此一来,前线将士哪还愿意卖命?
夹河战役,明军打得朱棣呈现败象,突然妖风四起,救了朱棣一命。
滹沱河之战,又是一样的妖风,在朱棣快要坚持不住时,又救了他一命。
现实中哪有那么多妖风?而且还不偏不倚的只吹明军?难道朱棣有佛祖保佑?
迷信之事,肯定是没有的。所以这种连续诡异的现象,唯一能解释的就是前线明军根本就不想玩命。
反正不管是朱允炆赢,还是朱棣赢,最终赢家都是老朱家的人。而且朱允炆还靠不住。刚继位就否定太祖爷,谁知道这小子日后会干出什么幺蛾子事。自己真没必要为了这种人玩命。
建文四年,朱棣遇到了困境。他有点玩不下去了,便亲率骑兵从北平一路南下,直抄朱允炆的老窝南京。
结果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次赌博,竟然让朱棣打赢了靖难战争。
值得一提的是。朱棣南进期间,黄子澄又出馊主意。说什么水师提督不靠谱,建议朱允炆把人换掉,改派驸马梅殷接任。
梅殷这个人,心高气傲,瞧不起朱棣。
朱棣找他借船,他不借。但他也不愿意为朱允炆尽忠。朱棣自己找到船,绕开他的防线时,他也没派人阻击。
也不知道黄子澄为什么会推荐梅殷。
回顾靖难之役,其实不难看出,朱允炆输就输在决策一塌糊涂。
他本身没什么本事,也缺乏执政经验。所以他对智囊团的依赖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他的智囊团却都是不中用的货色。尤其是黄子澄,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错的,要不是因为他最后不投降朱棣,守住了气节,简直可以怀疑他是朱棣派到朱允炆身边的卧底了。
都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朱允炆和康熙的素质差距太大了。
把朱允炆放在康熙位置上,吴三桂打赢的概率可以大幅度增加。把康熙放在朱允炆位置上,朱棣打赢的概率要大幅度降低。
至于吴三桂和朱棣,硬实力上的差距倒不怎么明显。这俩主要是心态上的差距。
朱棣从一开始就没想过与朱允炆媾和。他相对年轻,更有决心,敢于赌博。而吴三桂从一开始就相信不足,不敢赌博,想与康熙媾和。后来是媾和不成,他又被清军包围,才拿出所有家当和康熙搏命。
但此时搏命,为时已晚。
年轻时不敢博,年纪大了,垂垂老矣的身体却已无法承载他的野心。吴三桂的人生,注定是失败的。
▍吴三桂造反条件比朱棣更好,为什么反而失败了?
吴三桂败在三点:
一、称帝晚,在打下四川,湖南的时候就应该称帝,定都成都,而不是后来的衡阳。蜀地易守难攻,足以为基地,背靠云贵大后方,无论其他得失,割据一方已成。
二、方向错,很多人说顺流而下取江南财税之地,成南北对峙,当时吴也是这个思路,但是错了。应该北上陕西,全据关中,当时王辅臣已有异心,收入陕西不难。而后出潼关,取洛阳,北上山西河北,直取北京。这是李自成走过击破明朝的捷径,灭清也是如此。
三、无储君,应该早立成年儿子为太子,令其监国,自己领兵征战,明确正统,打造接班人团队,从而在自己死后还能稳定政权。
▍吴三桂造反条件比朱棣更好,为什么反而失败了?
谢谢邀请!吴三桂造反和朱棣造反是有本质不同的。朱棣造反属于朱氏皇家内部矛盾,无论谁取胜,还是朱家皇帝,同时朱棣很有作为,却未能继承皇位,大都对朱棣抱同情心里;而吴三桂造反,国人对他是有看法的,首先是放清军入关,得到清政府的优待,镇守云南,国人对他没有好印象。还有,吴三桂起兵的时机不对,从1644年到1673年,满人入关已近30年,国家已经稳定,这个时候,再和清政府抗衡,已经不是对手了,还要承担犯上作乱的罪名。起义虽然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可是杀死了南明永历皇帝,本身就是失民心的,遭到国人反对的,支持的人不会很多。再者,在起义取得初步胜利的时候,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倒向了清朝,使吴三桂孤军奋战了,这就意味着注定要失败。此时的吴三桂年过花甲,儿子又在京城做人质,自己在云南拥兵自重,竟敢称帝,康熙皇帝早就注意到了,削藩也给出路,这样安度晚年,子孙也有好结局,也不至于此!
▍吴三桂造反条件比朱棣更好,为什么反而失败了?
吴三桂造反时虽然条件看似比朱棣好,但是却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而这些问题每一个都将导致他彻底失败。
一、三姓家奴,天生反骨
吴三桂家几代人都是明朝高官,而且他本人虽曾中过武举,但主要也是靠朝廷恩荫当上官的,可谓世受皇恩。但即使这样,也无法消除他心中的叛逆思想。
其实早在舅舅祖大寿降清时,吴三桂就已经有所动摇。所以在执行朝廷的调令时开始故意拖延扯皮,不再尽心竭力。
比如1643年初,清军再一次采取迂回战术,攻入关内威胁京师。崇祯皇帝惊慌之下急调吴三桂部入关支援。但面对如此紧急的军情,吴三桂却故意拖延,一直等到清军基本撤走后才缓缓赶到京师。
可能是由于明朝后期太过于缺乏军事人才,也可能是吴三桂太会伪装。结果崇祯皇帝不但没有因延误军情而严惩他,反而还特意在武英殿摆下酒宴,对他款待一番。最后甚至还赐予他尚方宝剑,将先斩后奏之权也给了他。
可这样作不但没有成功提升吴三桂的忠心,反而让他的反叛之心愈加强烈。
后来李自成兵围京城时,崇祯皇帝再次急调吴三桂率部前来勤王。为了让他尽快赶来,甚至不惜封他为平西伯。这样的待遇在明末众将中可是不常见的,可仍旧无法挽回他早已所剩无几的忠心。
结果当吴三桂磨磨蹭蹭的赶到玉田一带时,早已山穷水尽的崇祯皇帝在煤山上了吊。
眼看江山易主,吴三桂再次开始动摇,甚至一度派人去与刚刚入主京城的李自成进行沟通,打算率部归降他。
但没过多久,他又担心李自成一方有诈,怕自己投降后性命难保。于是又开始动摇,并暗中与清军取得联系,约定共同对付李自成。
不久后,李自成也看出了吴三桂并无归降诚意,因此愤怒之下调集数万大军北上,打算将吴三桂彻底剿灭。
由于李自成来势汹汹,吴三桂担心自己的部队不是他的对手。所以他一面派人前去假装与李自成谈判,以图拖延时间;另一面又让人去向清军求援。结果在清军的协助下,李自成的部队果然惨败。而吴三桂在此时也彻底投降了清朝,并成了一名凶残的汉奸走狗。
不过让他的新主子没想到的是,在几十年后,吴三桂这个看似忠诚的走狗最后竟然发过来咬起主人,并且凶狠程度比当年更甚。
由此可见,称他为“三姓家奴”真的是一点也不为过,这样的家伙是很难被人看得起的。
二、名声太臭,不得人心
吴三桂后来曾表示,自己当年之所以放清兵入关时为了联合清兵抗击起义军,以图挽救大明江山于危亡。
我们今天无法想象吴三桂在说出这样一番奇葩言论时是否会脸红,但从他之后的所作所为来看,能说出这种话简直一点也不奇怪。
在降清之后,吴三桂不但在镇压农民起义上很卖力气,而且在面对明朝正规军时他也没有丝毫怜悯之心,直接采取最残酷的手段将他们统统斩尽杀绝,以便在自己的新主子那里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
尤其是在被清朝封为平西王后,吴三桂就更加觉得维护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大明还是大清,都不过是给他提供上升机会的平台,谁的实力够强他就为谁效力。所以什么“忠孝节义”,此时在他眼里都一文不值,只不过是无关痒痛的说教罢了。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吴三桂彻底放飞自我,在屠杀同胞的血腥道路上越走越远,让无数人对他恨之入骨。
除了屠杀普通民众外,吴三桂对昔日明朝的同僚也不讲情面,经常采用诱杀手段,坑害了一大批明朝大臣。
此外,他与缅甸人勾结,将流亡海外的南明永历皇帝抓捕回国,并在用残忍的手段将对方活活勒死。
吴三桂此举虽然让满清当局感到满意,但却无疑于将自己彻底置于与全天下汉人的对立面上,彻底成了一个人人唾骂的败类。
所以即使他后来扯旗造反时打出了“兴明讨虏”的旗号,但在舆论上的影响力却并不大,甚至起到反效果。天下有识之士都知道他吴三桂是个卖主弑君的败类,绝不可能心甘情愿为他卖命,这就是“失道寡助”的结果。
三、目光短浅,战略失误
不可否认,吴三桂在造反之初军事力量一度十分强悍,打了满清王朝一个措手不及。
尤其是他的部队进入湖南和四川后,几乎没费太大的力气就将这两省之地尽数纳入囊中。而且还获得来自郑经、尚之信、耿精忠、王辅臣等人的全力支持。
一时间,半个中国都落入他的手中,让满清的统治再一次变得岌岌可危。
可是当吴三桂控制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造反形式一片大好之时,却由于一时无法攻下南京城,就突然开始减缓了对满清王朝的攻势,转而在湖南地区构筑防御工事,大有与满清朝廷打持久战的准备。
结果导致错失良机,给了满清朝廷喘息和反攻的机会。
于是康熙皇帝决定采取灵活手段对付吴三桂等叛贼。他一方面抓紧时间调兵遣将,整合有生力量进行反攻;另一方面对吴三桂阵营内部的其他势力剿抚并用。表示如果有愿意反正的,朝廷绝对既往不咎。
同时在舆论上,清政府大肆宣扬吴三桂昔日多次卖主求荣的无耻行径,让一些原本打算响应他造反的汉族武装和前明遗老对他更加恨之入骨,彻底放弃了与他合作的念想。
结果在康熙皇帝的这一套“组合拳”打击下,吴三桂的造反阵营顿时开始土崩瓦解,他想要夺取天下的野心也成了泡影。
其实吴三桂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如果他在获得四川和湖南两省后,以这两省为跳板北上,这样既能联系西北的王辅臣,以壮大自己实力;又能迅速进军中原,直插满清王朝统治腹地,让对方首尾难以相顾。
就算进攻受挫,如果退回四川湖南一带,借这两省的险要地势进行固守,将云贵川湘四省连为一体,也可成为割据一方的土霸王,与满清分庭抗礼,进行持久作战。
奈何吴三桂太过膨胀,他之所以打算攻克南京并非单纯是想要收复故都,而是想趁机沾点金陵皇气,为自己日后僭越做准备。
结果当一切如意算盘落空时,吴三桂也隐约意识到自己最后必然失败。于是开始破罐子破摔,决定过把瘾就死。
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登基称帝,并改国号为“大周”,定年号为“昭武”。同时开始大肆封赏众臣。
表面上看去,一切似乎都挺热闹,可事实上包括吴三桂自己在内,大家都意识到只就是穷途末路时的最后狂欢而已。
结果几个月后,时年六十七岁的吴三桂在惶恐不安之下一命呜呼,前后只做了不到六个月的“皇帝”。
在他死后,清军加强了攻势,并在三年后将他的的残余势力尽数消灭,取得了这场残酷战争的最后胜利。
纵观吴三桂这一生,忠勇为国之举鲜少,叛逆作乱之事肾多,实在是乏善可陈。他的失败说的好听点是“时运不济”,说的直白点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其败亡的结果也是必然。而吴三桂也因此彻底成为了骂名千载、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他的名字也几乎成了“叛徒”的代名词,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
推荐阅读:
云南省养老金调整,定额调整创新低,养老金每月3000元能涨多少?
上一篇:为什么标准3防空导弹射程很远?
下一篇: 担任过国家副总理的开国将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