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是如何从当初的日不落帝国衰落至今的?
▍英国是如何从当初的日不落帝国衰落至今的?
这个说来复杂,世界也在变化,而不是“永恒”。以下仅个人分析和看法。
英国人从欧洲大陆迀移至“英伦三岛”除征服了“苏格兰”丶“威尔士”和“北爱尔兰”而建立起“联合王国”外(英国国旗是“英格兰丶苏格兰丶威尔士和“爱尔兰的叠加组合),就没彻底征服过别的国家的“土地”。
或许你会问,那“美国”丶“加拿大”丶“奥洲”又是咋回事?那是“大航海”后发生的事了。在大航海前,欧洲如同中国“战国”,各国打来打去,一会儿联合打某国,一会儿互相打。边打又在边往来贸易,但是谁也不服谁,谁也征服不了谁。即便某国一时统一了,如“罗马帝国”,奥凶帝国丶阿拉伯帝国,几百年后(罗马帝国有600多年)最后都又分成数国。
直到大航海前,各国都不想打了,又不能统一。开始从海上寻找向东方的“贸易”新出路了,避免被陆路国家特别是“土耳其”的“层层盘剥”和“掠夺”。
这不,西班牙人“哥伦布”最终获得葡萄牙国王资助,开启了他“大航海”冒险的壮举,率船队向东方横渡“大西洋”,终于发现“美洲新大陆”。而且,这个大陆还处于“原始”荒原的未开垦地,没有“国家”只有原始人部落。这简直是“天大喜迅”,消息传回欧洲,欧洲沸腾了。欧洲各国纷纷派出舰队开始了“殖民占领”和“瓜分美洲”的竞争。
最终,英国人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了“北美大陆”最大赢家。
“英法”两强为争海外领地继续打,加重了北美殖民地负担,“美国”不勘忍受在“法国”帮助下“独立”了,这就有了“美利坚合众国”。澳洲也一样,完全是块没有国家的蛮荒之地。
“非洲”除了“北非”埃及及地中海沿岸外,几乎没有“国家”的存在,全是落后的原始部落,这就有了“奴隶贩卖”(后被欧洲人立法禁止)。
只有遥远的“东方文明”是他们向往的,通过“丝绸之路”输入欧洲的商品丶技术和文化,让他们感到神秘和寄予希望。
荷兰人,最先到达东方的“东南亚”,获得了“香料”。又到达中国(明朝)“台湾”,通过“收买”明朝地方官吏获得并占领台湾作为基地(后被郑成功收服)与中国朝庭及东方各国贸易通商。
再后就是“英国人”也来到“大清朝”(康熙皇帝)要求通商贸易被嘲笑丶拒决,这就有了一百年后的“鸦片战争”。
“英国”在殖民丶贸易的同时,也给殖民地或贸易国带去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文化”,客观上捉进了殖民地“政治”丶“经济”丶“文化”丶“科学技术”和“军事”的全面发展。
想想看,别的国家发展了,壮大了。英国也就相对衰弱了,再历经一丶二次世界大战,英国就退化成了今天的“二流国家”,“日不落”风光不再。这也应了中国老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美国崛起丶英国衰退,这就是历史必然规律。除非发现“新地球”,而英国才可能再次强大。
▍英国是如何从当初的日不落帝国衰落至今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原因很简单,丢掉了殖民地,英国就完了。
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在一战之前都是世界第一强国。即便19世纪末,英国GDP已经被美国追上,但综合实力仍然强于美国,尤其是海外殖民地众多。
海外殖民地众多,英国人可以合法掠夺这些地区。
随便举个例子,以缅甸为例。
缅甸出产优质的木材,英国人就在这里建设木材工厂,以极为低廉的价格购买优质原木,然后运输到英国本土或者在缅甸当地加工(比如造船)。自然加工的收入都是归英国人所有,缅甸人只能获得极为低廉的原木收入。
再举个例子,英国人控制中东期间,也是以极为低廉的价格获取石油,供自己使用或者出售。
自然,原木和石油的市场价格远不止这么低,英国人等于通过控制殖民地进行经济掠夺。
英国殖民地众多,而英国人口又很少。等于用几亿人口的殖民地养活几千万英国人,想不富裕都难。
然而,这些都是虚的。因为这种资源掠夺来钱很快,又不需要什么投入,导致英国资本家不愿意和美国人一样挖空心思搞商品竞争。
在一战、二战时期,英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并不强。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几乎毫无作为。而德国与美国则大力发展以电力、化工、石油、电器、汽车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
直到二战时期,英国人还是拥有广大殖民地,还是很牛的。
据说你去英国商店买香肠,店员都会问你:你是要英格兰产的,还是苏格兰,新西兰或者加拿大的?
当时英国本土的工业和物资都不全,很依赖殖民地。
所以,二战期间德军发动潜艇封锁战,英国人立即缺吃少穿,几乎垮台。
资料写道: 战时的食品供应非常紧缺。当时的英国食品部长乌顿男爵针对食品和饮料供应短缺的局面推行了配给制。在战前,英国约70%的食品都是进口的。到1940年底,共有728,000吨食品和肉制品因运输船只被击沉而葬身海下,在当年的最后3个月里,损失的粮食达159,000吨。这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乌顿对民众的感召力,他提倡没有牛肉的炸肉饼、没有糖的蛋糕和没有茶叶的茶!
当时的食品部长和妇女杂志建议使用代用品,例如用酸奶代替奶酪,用土豆泥代替面粉,用蔬菜粉代替水果,用香草加人造黄油代替奶油。肉类主要来自屠宰无用的老牛后得到的坚硬、带软骨的牛肉。英国的厨师曾经拥有丰富的烹饪材料,但在20世纪40年代却只能尽力用敲捣、切剁或腌制等方法加工有限的食物,方能做出比较可口的饭菜。慢慢蒸煮也可算是一个巧办法,虽然使用这种烹饪方法可以少放些肉,但却一点不省燃料!
面包和果酱也许是战时的主要食品,但是用加钙和维生素的全麦粉制作的“爱国面包”味道实在不怎么样。这种又干又硬的灰色面包很不受欢迎,因此得了个绰号叫做“希特勒的秘密武器”。为了鼓励人们食用这种面包,据信政府曾散布消息说它有催欲功能!
英国的花园成了后方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英国自给自足的能力,政府开展了“生产保胜利”活动,鼓励人们把花园变成菜园。“生产保胜利”活动是迫不得已的,因为英国农民生产的食物只能满足全国30%的需求。因此,当时有这么一个广告:“用铲子,不用船。”到1943年,英国的花园和小块菜园共种植了100多万吨蔬菜。政府加强对家养畜肉的限制后,许多家庭在战争期间开始养兔子、鸡甚至养猪,以此来增加自己的食物供应。花园里传出了鸡鸣声,被炸区域响起了猪叫声,尽管显得不和谐,但这正是当时人们熟悉的声音!
在战争时期,浪费纸张和用普通食品喂养宠物是犯法的。战争期间,纸张短缺,每个家庭每周只发一卷卫生纸。
看看,吓不吓人。
这就是英国没有殖民地后的样子。
道理就是这样,随着二战以后殖民地的纷纷独立,情况迅速恶化。
英国无法获得殖民地的廉价资源,搞商品竞争又拼不过美国,自然就不行了。
另外,近代英国连续参加几次世界大战,损失非常惨重。
以相对比较轻的一战为例,到1919年,英国欠美国的债务达85000万英镑。因此,英国成为美国的主要债务国。可是在战前,美国是英国的主要债务国。战时英国被迫卖掉了海外资产的四分之一。由于战争,英国的内债增加了九倍,即从64500万英镑增加到66亿英镑。
战争导致英国逐步削弱,经历二战大失血后,英国也就一落千丈,无法复原了。
其实,失去殖民地的英国,充其量也就是法国的当地,不应该自视太高。
▍英国是如何从当初的日不落帝国衰落至今的?
英国当年非常的辉煌,区区一个欧洲边缘的小国在世界上占领的大片的殖民地,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圆的么,在英国的本土和殖民地上总能看到日出,这边落了那边升起,所以就称为日不落帝国。
但是今天英国衰落了,不行了,就拿当年英国引以为傲的皇家海军来说,之前我们谈伊朗问题的时候就提到过英国海军的实力,两艘航母没形成战斗力,经费一再超支,伊丽莎白女王号多次漏水,八十艘不到的军舰,巡逻艇扫雷艇这些小型舰艇占了半数,不到二十艘的驱护舰半数趴窝。
英国为什么会衰落成这样呢,有人把这个问题归结于二战,我觉得不是,日不落帝国的衰落成了必然。
首先英国为什么崛起,因为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直接把英国和其它国家变成了两个时代,凭借这个优势,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英国强大了,开始殖民了,殖民的工具也先进了。但是随着英国的殖民地扩大,英国的摊子越铺越大,欧洲很多国家的文化我们都知道,不具备很大的包容性,所以英国即便占领那些土地,那些土地也不是英国的,英国给他们带来的就是侵略和压迫,所以就会有无数的人进行反殖民斗争。
英国什么体量我们都知道,到现在也是个地方不大人口不多的小国,殖民需要战争,有战争就会有物资消耗,就会有人送命。你占领的大片土地可以吹一吹,但是这也是你的负担,像那几百年还有其它的霸主,比如荷兰,著名的海上马车夫,就是被战争活活拖垮的,打起仗来国内掌握资本的人不仅借给荷兰政府钱,还借给对方钱,最后拼的是什么,人口和资源。你掠夺了那么多真金白银,那东西很有价值,但是老实讲那东西要是真在物资紧缺的时候不当吃不当喝也不能上战场打仗,掠夺多了国内还通货膨胀。
而且你殖民的时候,被殖民的国家慢慢地接受了工业技术了,在其他国家也掌握了技术以后,你的工业革命优势就不存在了,拼的就是体量,世界上这几个亿万人口的大国一旦崛起,英国的存在感马上就没了,同样是发挥百分之五十的国家潜力,你就是比不过大国。而在这之后的二战和马岛战争只是加速了英国的消耗。
▍英国是如何从当初的日不落帝国衰落至今的?
这个问题让英国非常尴尬。
众所周知,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在近代史上创造了极其辉煌的成就,英语作为当下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似乎也印证了英国曾经在世界上超乎寻常的国际影响力。
但即便如此强大的帝国,也难逃盛极而衰的历史宿命。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彻底沦为二线强国,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
而二战后的英国,复兴之路非但没有一帆风顺,反而历经坎坷,而在2013年英国政府决定“脱欧”后,包括苏格兰在内的“脱英”运动也此起彼伏、甚嚣尘上,如若按照这样的趋势走下去,英国本土很有可能四分五裂,二线强国的地位都岌岌可危。
那么从日不落帝国到日薄西山,英国为何混得如此差劲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本土太小
英国最大的劣势,就在于其本土面积太过迷你。
国土面积小,首先就意味着无法供养太多人口,提供太多资源,这意味着理论上英国无法形成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也就缺乏相应的自力更生能力,这也意味着英国的命运时刻掌握在其他大国手中。
再加上英吉利海峡的阻隔,作为岛国的英国,在欧洲大陆几乎没有领土扩张的空间。所以在英国膨胀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市场时,英国不得不将目光瞄向了遥远的海外。最终在全球建立了面积达3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日不落帝国。
但殖民地毕竟距离英国本土遥远,管理成本是非常高昂的的,尤其是1899年第二次布尔战争,为保住自己的殖民扩张成果,英国除耗费了超过14亿两白银的天价军费,在国际社会也声名狼藉。
而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大消耗,力不从心的英国不得不在1931年推出《威斯敏斯特法案》,承认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自治领的独立地位,英联邦成为日不落帝国最后一块遮羞布。
而等到二战结束后,负债累累且元气大伤的英国再也无力维持庞大的殖民体系,英国彻底被打回了原形,而没有殖民地的英国,就意味着不可避免的衰落。
2、模式太旧
理论上英国几千万的人口,想要管理面积达330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4亿的广阔殖民地,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现实情况是英国不仅管理得很好,而且还收获了巨大的利益。
以英属印度为例,英国先是以东印度公司的名义逐步控制了整个印度地区,而后英国政府接手,以很少的人数推行以夷制夷方式,分化和笼络南亚次大陆上的数百位土邦王公,最终达到牢固统治南亚的目的。
控制殖民地虽然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但同样也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以至于当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展开时,英国就像今天抱着美元石油霸权不松手的美国一样,殖民地带来的高收益使英国上层不愿意在提升国内技术水平上投入过多精力,这使得英国的兴衰越来越取决于殖民地的多寡。
事实上直到一战后,英国仍然在疯狂地扩张,战败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悉数瓜分,而这也成为大英殖民帝国扩张的回光返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殖民地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越来越多,促使殖民地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终于为日不落帝国敲响了丧钟。
3、政策太作
近代以来英国外交的最大特点就是:作为欧洲国家,英国却处处与欧洲为敌。
英吉利海峡为英国提供了绝佳保护的同时,也使得英国与众不同。
在英国看来,意识形态固然难以原谅,但一家独大更不能容忍,所以英国从来都是谁强大打谁,这让英国最终收获了“搅屎棍”的光荣称号。
虽然出于国家利益考虑,英国的做法本无可厚非,但当时过境迁,尤其是二战后西欧整体被美苏边缘化的情况下,英国的所谓傲娇不仅不合时宜,反而令人作呕。
某种程度上说,作为凸显西欧国际影响力,抗衡美苏两极的重要平台,欧盟的崛起也是英国东山再起的唯一希望。
但欧盟带来的短期阵痛令“民粹主义”盛行的英国民众最终做出了脱欧的历史性决定,而这也注定了脱离欧洲的英国必然会加速边缘化,更要命的是不愿意脱离欧盟的苏格兰等地区掀起了越来越高涨的“脱英”热情,将英国推到了四分五裂的边缘。
所以,英国的衰落绝不是偶然,而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英国是如何从当初的日不落帝国衰落至今的?
题主的问题是:英国是怎么从当年的日不落帝国一步一步衰败到今天的?
与其说英国是逐步衰落到今天,不如说这是英国在遇到超级强国之后面临的不可挽回的宿命,失去了先发优势的大英帝国回归本来属于自己的位置罢了。
大英帝国崛起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进入18世纪,这个国家开始走向极盛成为众所周知的日不落帝国,并且在整个19世纪成为无敌的存在。
(崛起的大英帝国与西班牙无敌舰队之战)
大英帝国在进入20世纪之后却命途多舛,先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把投资到美国的资产抵押购买军火,百年投资短短数年之内成为美国的财产。
但是,毕竟一战之后大英帝国还是世界霸主,拥有划分世界势力范围的权利。大英帝国的首相可以拿着铅笔在地图上随意决定一个国家的疆域。
可是,二战的爆发几乎摧毁了他几百年来构筑的殖民体系,为了打败德日意法西斯,英国不得不承诺在战后允许一杆殖民地取得独立,就这样在二战后不久,大英帝国就只剩下了本土和少量的海外领地。
战后虽然经过恢复这个国家再次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强国,但已经把霸主的位置让给了美国。
这就是大英帝国的宿命,当其他强国追上来的时候,大英帝国因为体量所限根本没有能力维持自己日不落帝国的地位。
所以,大英帝国的所谓强大完全来自于自己的先发优势,当这种优势不在的时候,这个国家就回归的本来的位置,一个普通的世界强国。
(英国本土只有24万平方公里,体量所限,让他在同水平国家之间的对抗中没有优势)
在大英帝国逐渐衰落的20世纪,他面对的对手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美国,一个是德国。
美国曾经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自从独立之后这个国家的发展劲头主要用在了国土扩张上,短短百年之内,美国就从小小的东部沿海十三州,扩大到了面积达900多万平方公里的庞大面积。
(美国面积是英国的30多倍)
而美国在扩张中,经济结构也极为落后,几乎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即便有一些工业也以小作坊为主,其产值远不如已经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
这个时候,英国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起国,大量的科技成果应有到各行各业提高了他征服世界的能力。
有了这个先发优势,大英帝国在全球的征服无往不利。
在东方,大英帝国几千远征军就可以打败人口数亿的大清,逼迫他签订条约。在克里米亚,大英帝国首次使用铁路运输物资,确保了战争中后勤的供应,从而打败了沙俄。
于是,科技先进的大英帝国在那个时代几乎成了无敌的代名词,极盛时期他的殖民地面积达到了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极盛时期的大英帝国)
但是,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大英帝国的先发优势就没有了,他也遇到了强大的挑战。
和第一次工业革命不同,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在几个国家爆发,曾经的落后国家美国和德国因为没有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光环,反而在这次新的工业革命中收益更多。
于是,位于美洲的美国在1895年成功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而德国也紧随其后迅速逼近英国。
成为第一工业大国的美国开始再次对外扩张,先是驱逐了英国在哥伦比亚的势力,又和西班牙进行了美西战争夺取了他在美洲和亚洲的殖民地。
但是,由于距离遥远,英国对美国的崛起倒不敏感,英国敏感的是同样位于欧洲的德国的迅速崛起。
第二次工业革命让德国首次在科技和工业产能上和英国并驾齐驱,这给了他挑战英国的野心,于是双方爆发军备竞赛。
而此时,失去了先发优势的英国已经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工业强国,他比不过人口远超于他的美国,也没能把法国和德国拉开。
此时,好在英国有200多年的积累。
长袖善舞的英国联合法国、俄国和德国竞争,法国和俄国被英国拉拢过来后,同时和德国展开了陆军军备竞赛。
结果,德国除了和英国比造舰,还要和法国、俄国比陆军建设,经过几年的比拼,因为实力所限,德国只好暂停大规模造舰。
但是,大战已经不可避免,一战很快爆发,在美国的支援下,协约国取得胜利。
(一战中的一幕,正在冲锋的士兵被子弹击中)
但欧洲各国都已经被削弱。
到了二战时期,各国恢复了实力再次开打,这次英国真的撑不住了,
美国趁机收割成果,成功把英国从霸主的位置上拽了下来。
英国不服,在中东地区和法国、以色列搞了一次苏伊士运河危机。一开始进展顺利,谁成想新的霸主美国不允许英国再次左右中东局势,出手收拾了他一顿。这让英国人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实力,以后就老实了。
今天,假如没有中、美、俄、法、德、日等国家的崛起,英国还像19世纪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那样掌握第三次工业革命成果,凭借他今天的实力照样可以吊打其他国家,稳稳地做世界霸主。
所以,确切的说英国不是衰落,而是其他国家的崛起让英国显得弱小了。
------------------
推荐阅读:
《山贼王》真相大爆炸の尾田真会玩,红发不仅有儿子还已长大成人,这到底怎么回事?
“朱婷的妹妹”这一头衔,是蜜糖也是砒霜,朱佳荟只有用时间来证明吗?
我现在是单位的聘任制干部,有五险一金。不是事业编,也不是公务员。有个“三支一扶”的考试,应该去考吗?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该怎么教育?
下一篇: 练毛笔字的时候竖笔总是写不直,怎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