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见过两个亲家结婚的事吗?
▍大家见过两个亲家结婚的事吗?
我是律师,邻居是一对年轻小夫妻。前不久,来邻居家暂住的姚阿姨满脸羞红,悄悄地向我咨询这件事:亲家公是鳏夫已经十几年,她是寡妇也几十年了。亲家公在家庭聚餐时突然说要娶她,惊得一家人的筷子全都掉在了地上。
根据姚阿姨的口述,事件的大体经过是这样的:
姚阿姨今年55岁,风韵犹存,虽然是乡下女人,但长得白白净净的,一点儿也不像农村妇女。
姚阿姨的亲家公叫老张,是城里的退休干部,今年已经65岁了。老张单身十几年了,姚阿姨守寡也十几年了。
在中秋节的晚餐上,亲家公多喝了几杯白酒,竟然当着女儿和女婿的面,对姚阿姨说了一句话,全家的人都臊红了脸,也把姚阿姨惊呆了,恨不能找到地缝钻进去。
姚阿姨跟我讲了这个“故事”,问我应该怎么办?下面,就是姚阿姨自己讲述的人生故事:
我叫姚红梅,今年55岁了,家在乡下,没上几年学,没什么文化。我长得身材好、脸蛋也算漂亮,当年嫁给了村长的儿子。小日子头几年也不错。后来,村长犯了错误,没几年就走了。从此,我们的家道就开始衰落。
老公在儿子上小学的时候突然出车祸走了,家里的经济条件每况愈下,是我一个寡妇一把屎一把尿把儿子拉扯大的。儿子从小受了不少苦,但他很争气,考上了成立的名校。毕业后,留在城里发展。
儿子长得高高大大的,是一位阳光帅气的大男孩,后来就跟一位城里的女同学结婚了。女同学的父亲是一位退休干部,老伴走了十几年了,一个大男人把女儿拉扯大,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亲家公在一个小区里有两套房子,一套他自己住,一套给儿子当婚房。我还是一个人住在乡下的老房子里,有时候也感到非常孤独害怕,经常跑到城里小住几天。但是,又怕城里的媳妇不欢迎我,所以,住几天就赶紧返回乡下,生怕城里人嫌弃我。
亲家公老张比我大10岁,今年已经65岁了,一个人住在一个三居室里,显得冷冷清清的。我在儿子家小住的时候,他经常邀请我去他的房子里做客,我觉得他还是很绅士的。
今年中秋节,儿子担心我自己在乡下太冷清,非要接我去城里一起过节。晚餐上,亲家公非常高兴,非要喝白酒,结果就多喝了几杯,说话的时候舌头都打卷了。
酒足饭饱之后,我正准备回儿子家休息。亲家公不知道是酒后失言,还是借酒说话,突然对我说:亲家母,今晚你就别回去了,我单身,你也守寡,干脆嫁给我,咱们成一大家子,互相也有一个照应,多好呀!
我当场臊红了脸。我不由自主地看了儿子和儿媳,发现他俩的脸也是通红的。儿媳赶紧夺下老张的酒杯,说道:爸,你喝多了,赶紧休息吧。
亲家公大声说:我没有喝醉,我说的是真心话。老姚守寡多年,我一个人独居也多年了,她一个女人独自住在乡下无人照顾,我一个人住也需要人来照顾。两个人结合,不是挺好的吗?你们马上有孩子了,我们也可以一起帮你们带呀!
羞得我满脸通红,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我赶紧拉着儿子和儿媳回到他们的小家。晚上的时候,儿子和儿媳到我的房间里,问我的意见?我说:这不是乱了纲常吗?
儿子和儿媳倒是很开明,说:只要你们愿意,我们做儿女的就支持,让父母幸福才是最大的孝顺。我竟然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尴尬的局面。
我想了一个晚上,想得我脑壳痛。其实,亲家公平时挺绅士的,也不像胡来的人。只是我有点担心,城里男人看不上我这位乡下的寡妇。如果我们结合来,在儿子和儿媳面前,我觉得挺难堪的。
而且,城里的男人有两套房子,退休工资据说也有七八千元,完全可以找一个更年轻更漂亮的城里女人结合呀。万一过几年,老张又嫌弃我怎么办?我岂不是丢大人了!
姚阿姨征询我的意见,我简直无语了,从业多年,从来没遇到过如此尴尬的现实问题。亲家公和亲家母结婚,只在电视剧里看见过如此“热闹”的桥段,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能遇到。那么,应该如何来看待这种特殊情况呢?
【1】从法律意义上来说,亲家之间是没有障碍的,是完全可以结婚的。
亲家公单身,亲家母守寡,两个人完全是陌生的两个人,不是亲戚关系,没有血缘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至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2】从伦理纲常上来说,亲家之间结婚还是被人议论的,关键是子女能否接受。
两个孩子相识相知相恋直到结为夫妻,带来的就是两个家族之间的联姻,各种复杂的人情世故、财产支配等矛盾纷沓而来,这是客观规律,不是主观臆想,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自古以来既如此,千百年来,只有人性亘古不变。
两个亲家之间,按道理说,是夫妻双方的家庭后盾,是夫妻两人立场的平衡力量。如果两位亲家结婚,把两个家庭的平衡打破了,看似非常美好,但是遇到利益纠纷,就比较难处理了。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从情感道义上过不去儿女的心理大关。儿女之间都不愿意接受父母再婚再嫁的,但是为了父母的幸福,儿女也能接受父母再婚再嫁,但是,亲家之间结婚,从表面上看是亲上加亲,但是背后肯定被人议论、嘲笑,面子上过不去。所以,外人的目光和非议可以忽略,但儿女之间的意见是绕不过去的,如果儿女不接受,这种婚配就很难幸福。
【3】亲家之间结婚,抛开感情先不谈,确实是性价比最大的结合。
亲家公在城里,单身十几年,有两套房子,有退休金待遇,不愁生活,却愁情感寄托,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一位女人照顾他的生活。亲家母在乡下,也单身十几年,没有收入,孤苦伶仃。如果两人结合,可以搬到城里居住,解决了儿子的顾虑;可以居住在亲家的房子里,解决了分居问题;可以互相照顾,解决了彼此照应的问题;可以共同帮助儿女带孙辈,经济实惠。
【4】亲家之间结婚,最大的障碍是情感变化和财产纠纷。
正如姚阿姨担心的,亲家公是城里人,经济条件好;女方是乡下人,没有经济来源,吃穿用度都依赖男方,男方如果变心,女方就会再次受到伤害。姚阿姨也担心,男人条件好,从心底瞧不起乡下女人,如果照顾不周,也会受到男方的嫌弃。姚阿姨更担心,男人对她没有感情,只是想找一个保姆来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还有一个更大的顾虑:两个人的结婚,会不会带来两个家庭的财产支配的分歧。如果男人找一个保姆,虽然能照顾起居生活,但是儿女们特别担心老头子被女保姆进行精神控制,把家产都留给保姆,或者担心保姆把老头子的家产都骗走了。
两个亲家结婚,也是有这样顾虑的。如果儿女的婚姻稳定、家庭和睦、儿孙满堂,两个亲家结婚就是亲上加亲、好上加好,如果儿女婚姻出现矛盾,两位亲家站在谁的立场上说话都觉得尴尬,如果儿女婚姻出现变故,两位亲家之家的纠纷就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所以,从这个意义看,亲家之间结婚还是要慎重决策。
到底应该怎么办呢?还是欢迎万能的粉丝们吧,大家给出出主意吧,欢迎留言。
▍大家见过两个亲家结婚的事吗?
10年前,62岁的王福家里房子征收获得50万的征收款和一栋安置房。儿子撮合他和岳母组成了家庭。可是如今王福却坚决要和亲家母离婚。儿子却说:我爸有病。
儿子撮合父亲和岳母结婚,十年来,双方矛盾不断,父亲提出离婚
72岁的王福有一儿一女,在他30岁时前妻因病去世。他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把一双儿女拉扯大,吃了不少苦头。
王福本想一辈子就这样单身度过了。十年前,他的房子征收获得50万元征收款和一栋四层的安置房。由于儿女都在外地工作,为了父亲晚年有人照顾,同时还能够使家里财产不落入外人之手。儿子就对他说:爸,正好我岳母也是单身,要不你们两个在一起安度晚年,亲上加亲挺好的,这样我们也放心。
王福本不想再婚,可是禁不住儿子儿媳的反复劝说,老人终于同意了。可是两位老人在一起后并未能如想象般地生活幸福。两人经常发生争吵,老伴还和她分居。他想与老伴离婚,可是儿子儿媳都不同意。无奈之下,他寻求记者帮助。
老人寻求记者帮助,双方互相诉说对方的不是
记者来到了王福的家里,王福说:老伴住四楼,他住二楼,两人已分居四年。两人是儿子儿媳撮合在一起的,家里买的都是最好的家具。两人同在一个屋檐下过得却像邻居一样。并且整天吵吵闹闹,过着没有意义,他只想和老伴离婚。
王福表示,前妻去世后,他单身30年才找了老伴,本以为可以晚年幸福。可是不但加重了自己的负担,妻子还对他百般挑剔。他和老伴性格不和,老伴又蠢又倔强。自己爱干净、讲卫生,老伴却说他发癫发神经。老伴赚钱就高兴,用钱就心疼。两人各自存了20万元。
王福带着记者找到妻子刘兰。刘兰表示,王福乱用钱,她除了在经济上控制丈夫,在其它方面没有任何矛盾,丈夫曾多次提出离婚,她也很无奈。
刘兰看着丈夫叫来了记者,她很生气,直言丈夫瞎搞,还气愤地把手中的蔬菜扔到地上。
刘兰说,昨天他们还在一起吃饭。他看到丈夫吃盒饭感到很可怜,就叫他一起吃饭。
刘兰表示,女婿做媒,让她从岳母变成继母,她就得管好丈夫的一切。可是她发现丈夫手里有50万征收款就开始挥霍,她为了防止他受骗就在经济方面对他加以管束。
其实丈夫人很好,很节约,不舍得吃,不舍得花,可是一犯病就把钱瞎搞。有的人就专门骗他的钱,每天给他打电话,一骗就是两三万。
王福说,如果两人话不投机,妻子就不给他做饭,每天打工回家自己只能吃盒饭。生活质量不但没有提升反而下降。家里的卫生都是自己在做的,妻子经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
而刘兰却反驳了丈夫的话。她表示,不是自己不给丈夫做饭,而是自己做了饭他不吃。他自己要吃盒饭的。他又蠢又倔又欺负人。
王福气愤地说:干脆我们两个分手,我不愿意和你一起过了。
刘兰表示,她和丈夫都是农民,因为征收家里条件好转。而丈夫却开始花钱阔绰。他买很多东西送给别人,上次买了200多元的水果,不知道送到哪里去了。还有一次买了480元的水果送给5户人家。
还有一次,她去二楼冰箱里去拿菜,发现丈夫买了5袋桔子,5袋香蕉,5袋橙子全部送给那5户人家,而他和那5户人家没有任何关系。而她却从来没有享受过如此的待遇。
刘兰带着记者来到家里,纸箱里有几百支牙刷,这些都是王福买的。
王福解释道,零买牙刷3元一支牙刷,而买一版才四五元,所以就多买了一些。
并且丈夫还买了4个锅,4个吹风机,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盆子。还有许多几百元一床的被子。
刘兰表示,王福的女儿远嫁广东,儿子在外地做生意,家里只有老两口,如果她不对丈夫在经济方面加以约束,丈夫就会把钱都乱用掉了。
而王福认为妻子多管闲事,吝啬狭隘,视财如命。和她在一起毫无自由和幸福。
王福说,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回来要用被子。他认为妻子就是想处处管着他,他不想和妻子生活在一起了。
他在外面打工,2000多元一个月。自己赚钱妻子就高兴,用钱妻子就反对。
王福告诉记者,他23岁结婚,33岁单身。自己辛辛苦苦养大一双儿女。当时儿子8岁,女儿3岁,他吃尽了苦头。
自己年轻的时候家里穷,没有人愿意和他在一起。等到儿女成家后,别人给他介绍一个对象,两人不合适就分手了,50岁时别人又给他介绍一个对象,没想到被骗走5000元。
后来自己又处了一个对象,可是儿子儿媳却不同意,要求他必须和岳母在一起,不能娶别人。于是他就听从了儿子儿媳的安排。自己对亲家母又不太了解,两人在一起后就经常吵架。
两人已经相处了十年,为什么矛盾越来越深了呢?
王福表示,自己的女儿离婚了,妻子不让拿钱给女儿。女儿贷款买房,他拿了12万给女儿,他已经给了儿子20万买车,没想到妻子很不高兴。她说:你怎么给女儿那么多钱?并且妻子给儿子打电话,引发他与儿子之间的矛盾。
王福认为,妻子表面上是阻止他乱花钱,实际上是想让她把钱全部留给儿子儿媳。在王家,她是继母,也是儿子的岳母,儿媳的母亲。
刘兰表示,自己本来不想和丈夫在一起的,毕竟前夫才去世一年。别人也给她做媒,她没有同意。可是女儿女婿坚持让她这样做,不让征收款落入别人的口袋。她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并且以前父子关系不好,自己嫁过来之后从中调和父子关系才有好转。没想到丈夫却怀疑她从中作梗,她显得很伤心。
刘兰说,她在这里过得一点都不好,也不想让别人知道。晚上经常一个人偷偷地哭。她认为对丈夫不错,而丈夫却不理解她。
王福说,他认为还是他的前妻好。妻子把别人家的玻璃门打烂,还把煤气罐从四楼滚到二楼。他要求和妻子分开。
刘兰说:即使离婚,她也不会走,还要住在四楼。我女儿在这里,我不可能没有房子住。
王福表示,只要办了离婚手续,他对妻子的说法没有意见。
记者找到了王福的儿子王军。王军表示,父亲有病,他得了躁狂症,两三年发一次病。他是因为躁狂症复发才和继母闹离婚的。他曾经多次带父亲去医院看病,而父亲拒绝吃药才发病的。而父亲还对他怀恨在心。
王军表示,父亲的病几年复发一次,每次复发时间一二十天,过后就自己好了。并且父亲只是在情绪上比较激动,并不会伤害人。当初自己也是出于一番好心,希望岳母晚年有个依靠,希望父亲不再被骗。两位老人互相照顾,减轻子女的负担。如果早知道这样,也就不会撮合两位老人在一起。
王军同时表示,父亲和岳母闹矛盾,他只能向着岳母,大部分责任都在父亲方面。他对此事也感到左右为难。
他和妻子都支持岳母离婚,并且在岳母老家已经为她建好房子。
记者为了证实王军的说法,他陪同王福来到医院。医生和王福谈话了解情况,然后拨通了王军的电话。王军说,父亲发病的时候情绪激动,睡眠差,爱用钱,每次发病要花几万块。
老人去医院看病,医生初步判断他为躁狂症。妻子得知丈夫病情后主动向丈夫道歉
医生通过对王福诊断表示,王福思维清晰,反应较快,比较兴奋,处于躁狂的状态,还不能最终确定是否是真正的躁狂症。如果王福在生病的状态下,协议离婚是无效的,必须通过诉讼才能离婚。
刘兰表示,她和丈夫分居就是为了避免丈夫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发生冲突。但她并没有疏忽对丈夫的照顾。同时,她并不是不让丈夫把钱给继女,而是怕引起误会,所以丈夫给继女13万元钱的时候她就告诉了女婿王军。
刘兰得知丈夫的病情之后,她主动做出让步,她说都是自己的错,愿意继续照顾丈夫,不会和他离婚。
王福也表示给妻子一个机会,两人继续生活在一起。
结语:
1.亲家结婚,本来是亲上加亲的好事。儿子的出发点是好的,没想到两个老人却闹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2.两个老人性格都很强势,谁也不愿意服输,在一起生活很难受,没有幸福可言。所以老人要求离婚。
3.作为父亲,独自把一双儿女拉扯大也不容易。儿女们应该多关心他。老人有躁狂症,双方发生矛盾,不应该逃避和武断解决。
4.妻子得知丈夫的病情后,主动做出让步,第一次在丈夫面前服软。一辈子要强的王福也做出了让步,希望老人在今后的生活中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幸福生活下去。
▍大家见过两个亲家结婚的事吗?
我见过我的俩位老师,当年都是丧偶单身,男老师带一儿子,女老师带个女儿,他俩在好心人撮合下,再婚结成夫妻。
男老师所带的儿子,和女老师带的女儿,成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妹,男老师儿子大学毕业,考上政府公务员。女老师女儿考上师范学院是一名中学教师。
俩个非同父同母生的兄妹,多年友好相处,志同道合日久生情,自由恋爱结成夫妻。
俩位老人就成了男女亲家结婚,这是一件真实的事,家庭关系各个方面处理得非常好,所生的孩子俩位老人一起带,成了亲上加亲的两代人的好典范。
▍大家见过两个亲家结婚的事吗?
二00八年,王应富年近三十岁的儿子小喜订婚了,老王喜极而泣,觉对得起去世的妻子,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
准儿媳姓张,叫张玲,邻县小张村人,儿子大学时的同学,经过八年苦恋,终于修成正果。由于年龄都老大不小了,婚事很快提到议事日程,女方不要彩礼,但由于是独生子女,男方必须在女家所在的县城买房,目的很明确,自己是独生子女,不能抛下两个老人远嫁。老王想想够理儿,虽有入赘之嫌,但人家毕竟是一个女儿,自己除了儿子,身边还有女儿陪伴,再说,无论儿子以后在哪里,总不能抛下亲爹不管不问。于是,反倒做起了儿子的工作,父子俩十分爽快地应承下来。
二00九年春,老王在儿媳所在的县城买下婚房,顺利的办了喜事儿。亲家老两口依旧往在乡下,丈夫张有志是个木工,手艺不错,妻子周尤花在家打理几亩责任田,搞点家庭养殖,日子过得和和美美。老两口为人和善,对老王更是当作兄弟,农闲或没有木工活计时,常接老王来乡下小住一段,三个人很合脾气,这样的亲家能不让人羡慕?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二0一一年冬,亲家公张有志突发脑溢血不治身亡,张玲和母亲一夜跌进了黑暗的深渊。从此,老王虽经常通过电话安慰亲家母,但再也没有登门,毕竟家里没有陪客的男人。周尤花只好形单影只地呆在乡下,昔日欢乐的小院如水一般地冷清。女儿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想给母亲请保姆陪伴,一来母亲年龄并不大,刚满五十,身体还算健康;二来经济条件也不允许,周尤花更是不答应。张玲实在没有好办法,成天愁眉不展。
一天,小姨咬着张玲的耳朵一阵低语,张玲听罢很是吃惊,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原来,小姨建议张玲的母亲,自己的妹妹和亲家王应富“合家”,毕竟年龄不大,都才五十来岁,再说,二人看起来挺有缘分,如果俩人同意,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儿!考虑几天,又和丈夫小喜几经商量,张玲觉得可行,于是托小姨作媒,俩位老人终于走到一起,共同住在城里,老天又把幸福和快乐还给了这一对苦命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生活刚刚走向正轨,小两口的婚姻又亮起了红灯!一天,张玲告诉母亲,她和小喜分手了,前天扯了离婚证,她劝妈妈回乡下住,这房子挂牌出售了!这话说得轻巧,像是在讲一个和自己不相干的故事!周尤花顿觉一阵惊雷!“婚姻可不是儿戏,你们年轻无知,可以不顾颜面,妈这份老脸丢不起,我和你公公不会分开的”!周尤花尽量压着怒火,平静地掏出底牌!王应富一时也不知所措,沉呤一阵,他告诉张玲,又像对周尤花说:“你们离不离都是我们的孩子,不离,你是我的儿媳;离了,你是我的女儿。房子卖了也没关系,我和你妈回我老家住!”。临了,王应富拍拍张玲的臂膀,深情切告诉她,这里就是你的家,我和你妈永远给你们留一条回家的路!
不知道小两口复婚没,但这些年,一家人依旧在一个屋檐下!
(网络图片,侵权立删)
▍大家见过两个亲家结婚的事吗?
今天下午发小在头条上看到我这个提问,约我去公园散步,给我讲了他父亲和他丈母娘准备领证的事。
发小父亲70岁整,六年前老伴去世,他一个人住在一套170平的房子里,深感孤独。
老人是行政单位退休,工作时早饭午饭都在单位食堂吃,晚上有时候还会有酒局,偶尔会在家吃饭,这做饭的事情是“门外汉”。
退休金高,加上以前有积蓄,年龄大也花不了,发小经常给他报旅游团,一出去就是半个月,疫情发生前经常出国游。
发小觉得父亲身边没个人照顾也不行,托人给他介绍了几个,相处一段时间后,老爷子发现她们基本上都是为了自己的房子和存款来的,没有人是真心的,于是有点灰心丧气,不想再找了。
发小的丈母娘今年65岁,老伴去世得早,一个人拉扯女儿长大,怕女儿受委屈,一直没再成家,多年来受的苦只有她自己清楚。
发小两口子时常把丈母娘接到自己家住,他还操心着自己父亲,常回家看看,丈母娘闲着也没事,就和他一起去,帮亲家打扫室内卫生,有时候几口人一起包个饺子,其乐融融。
发小时常给媳妇说,该给老爷子找个伴了,但最大的担心是再婚后过不长,财产落入外姓人手里。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媳妇一拍发小的腿,说能不能让她妈和老爷子成为一家,这样不但亲上加亲,也不怕财产被别人顺走,反正以后不管财产留给谁,总在自家人手里。
发小犹豫半天,觉得没法给老人张口,媳妇说自己去做她妈的工作,老爷子的工作由发小做。
发小丈母娘听了女儿的主意,害羞了半天,她能看上这个亲家公,但觉得一是人言可畏,传出去让街坊邻居笑话,二是亲家心里怎么想,能瞧上自己不能,她心里没谱,到时候不成了弄得两个人都尴尬,简直是没法见面。
发小把想法给父亲一说,老爷子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说这成何体统,自己也是有身份的人,同事朋友如何看自己?
发小给他分析了这样做的好处,你也有人照顾了,自己和媳妇也能安心上班了,最主要的再也不担心家里的财产让别人骗走了,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另外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法制社会!这样做又不违法,人们思想也解放了,谁笑话谁啊,你自己天天独来独往人家才笑话你呢!
发小父亲何尝不想找老伴啊,一个人太孤单了,总不能天天对着电视机说话吧,况且这个亲家母对自己确实好,心也细,温柔体贴,人品更是没得说。
想到这些,他点头说道。
没几天,发小和媳妇领着丈母娘来到父亲家,坐了一会儿,两人就借口有事溜了,留下两位老人面对面坐着。
发下丈母娘以前当过兵,做事干脆,直接给亲家公说:“老哥,咱们都是土埋脖子的人了,也别藏着掖着,有啥事都摆在明面上。”
老爷子指了下卫生间,红着脸说自己先去洗衣服,小丈母娘说我给你洗。
两人边干活边夸孩子想得周到,老爷子看着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房间,再看看满头是汗的亲家母,心里暗自欢喜。
一来二去,两位老人话越来越多,越聊越投机,准备最近就去领证,成为合法夫妻。
发小说,街坊四邻没有一个笑话的,同事朋友们还送来了鲜花表示祝贺,看来,真是时代进步了,思想进步了!
图片来源于网上,侵权立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