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太强势的母亲,到老年是苦难生活的开始”,你认同这句话吗?
▍有人说“太强势的母亲,到老年是苦难生活的开始”,你认同这句话吗?
孔雀答应婆婆跟大牛复婚了。
孔雀的婆婆特别厉害,家里家外一把手,一家老小都得听她的。刚嫁进来,孔雀十分不习惯,不习惯婆婆的独断专行,不习惯婆婆跟吵架似的大嗓门说话,更不习惯婆婆的唠叨、对自己的挑剔数落教训。
“在她跟前,我不是儿媳妇,我就是她孙子,一会儿不毒舌我她就浑身刺痒难受。”孔雀下夜班回来电话里跟闺蜜吐槽,被婆婆听个正着。婆婆左手里握着汤勺,右手扯着围裙把孔雀推到饭厅里,一碗热腾腾的鸡汤面摆在那里。
“背后骂人爽吧?喊半天吃饭都听不到,反天了你?赶紧吃,吃完有力气背后骂皇上。”婆婆一脸嗔怒,眼看着要翻脸。
孔雀上了一夜班,实在是饿了,婆婆要是跟她做的饭菜一样美味可口得有多好?
他们有婚房,天天被婆婆数落着,可她暂时还没打算搬出去,家务有人做,衣服有人洗,进门吃现成的,还是她想吃什么婆婆就做什么,这么好的事儿,我为啥要走?
倒是她老公大牛忍不了她妈的咄咄逼人管他太严,提了好几次要搬走:“我妈跟看贼是的盯着咱们,你烦不?烦,咱们就搬走吧。”
“搬走?你做家务?你做饭?还不得我伺候你?我那么忙,没时间。”孔雀不搬,说到底,婆婆是疼大牛的,顺带着也疼自己。婆婆乐意逞口舌之快就让她说呗,我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不耽误吃不耽误喝,何必计较?
“又馋又懒”的孔雀就这样赖在了婆婆家,好好的婚房空在那里吃土。
孔雀是护士,跟大牛是相亲认识。孔雀小巧玲珑,大牛膀大腰圆。开始孔雀没有看上一大坨的大牛,大牛死乞白赖的追求最终打动孔雀的芳心,两个人走到了一起。
大牛经营着一家不大的二手车店,刚起步,生意带死不活的,不赔就算赚。
家里公公婆婆经营着自己的卤肉摊生意,吆喝的是婆婆,公公就是那个埋头干活的老黄牛。婆婆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啥人没见过?啥事儿没经历过?厉害不好惹是出名的。
孔雀爸妈开始也不同意,不想让自己的女儿落到蛮横婆婆手里受委屈。可大牛乐意,他爸妈也看上了大心眼儿的孔雀,无论孔雀爸妈提啥条件都一股脑都答应。婚房彩礼婚礼一样不少,风风光光的把孔雀娶回了家。
孔雀进门,婆婆对她是该管的管,该数落的数落,不听话就高门大嗓的嚷嚷。孔雀心眼大,爱说啥说啥。婆媳拌嘴不少,可从来不往心里去。
慢慢的,她觉得婆婆强势也没那么可怕。她吵就听着,过后还按照自己那一套来。婆婆的毒舌和拳头打过来,孔雀给她一团棉花,嬉皮笑脸的就卸掉了婆婆的戾气。
婆媳关系找到了相处的平衡,也就不会鸡飞狗跳了。
二宝出生以后,婆婆的卤菜摊交给了公公,婆婆一边在家帮助孔雀带孩子,一边做卤肉准备工作。孔雀也辞去工作跟婆婆一起专心照顾两个孩子。
二宝三岁时,事业走上正轨的大牛那边出了问题,跟他新招上来的大学生小静好上了。
那姑娘正年轻,把大牛迷得神魂颠倒,认为遇到了真爱,死活要跟小静在一起。
大牛回家就跟孔雀闹,逼着孔雀离婚。公公婆婆知道了,也急得够呛。婆婆那脾气,真搂不住火啊,几个大巴掌把儿子打跑了,再也不肯回家。
婆婆带着孔雀去堵小静,告诉她:“看见没有,这个是我家唯一的儿媳妇,你这辈子别想进我家门。你年纪轻轻的一个大姑娘,好小伙子有的是儿,干嘛找有儿有女有家庭的我儿子?你赶紧离开,不然下次再让我遇到你,就没有这么客气了。”
过几天,婆婆说带着孔雀去乡下串亲戚随份子,其实是去了小静父母家。
婆婆那大嗓门,站在小静父母家的院子里,数落起小静插足儿子儿媳的婚姻,做了可耻的小三。
大门口围过来许多乡邻看热闹,自己家闺女干了不光彩的事情,小静父母脸色红红白白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大牛铁了心要离,这婚还是离了。婆婆的做法让大牛和小静目瞪口呆。
大牛本想着净身出户,自己留下很赚钱的二手车店,他跟小静也可以过上好日子。
婆婆拿着执照,赶走了大牛和小静,自己接手了店铺生意,这个店说白了也是婆婆名下的。她不懂卖车收车,就找来自己的外甥临时顶上。婆婆的外甥是当初带大牛入行的人,那经验不是一般的丰富。
大牛想带着小静住进那套一直空着的婚房,可婆婆拿着房产证去换了锁。大牛没办法,赌气带着小静走了,说是去外地创业闯天下去了。
“他爱去哪里就去哪里,有本事死在外头别回来。”婆婆一点都没心软。
“孔雀,你也别在家呆着了,你跟我去店里学做生意,让你二表哥手把手教你,有个一年半载的就能学会,你自己当老板。”
孔雀有点胆怯,还有她想婚都离了,这个家就不是自己的了,自己还住在这里不是合适了,她应该带着孩子离开。
“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儿,能争点气不?”婆婆手指直戳孔雀脑门子。她早就洞悉了孔雀心里的小算盘。
“你别想带我孙子孙女走,儿子我不要了,孙子孙女我必须要,你就是我闺女了,咱们还是一家人。”
孔雀想想,如果离开,自己带两个孩子,再找一份工作,真的不容易。
“孔雀啊,咱们家的卤肉手艺也不错,虽然辛苦点,可能维生,不然你就跟我学卤肉吧,我把手艺传给你。”不爱说话的公公也推荐自己的手艺。
“你必须打起精神来,先去学习经营车店,入门了,再学卤肉手艺。或者白天卖车,晚上学卤肉手艺也行。你是当妈的,别怕吃苦,不然怎么给两个孩子好的生活?”
孔雀挺感动的,公公婆婆都是为自己为两个孩子好,她不是不识好歹的人。
孔雀打起精神来,在公公婆婆的支持下,三年多时间下来,二手车店生意扩大,卤肉摊变成了店,还发展成了三家店。
孔雀把自己修炼成了一个总经理,管理两样生意。无论在穿着打扮方面还是经营管理方面,包括与人打交道方面,孔雀脱胎换骨。
第四年的时候,大牛灰头土脸的回来了。他跟小静去外地创业失败,他们也分手了。
大牛回到家请求父母,特别是他母亲的原谅。老太太阴阳怪气,恶声恶气对她儿子,不是骂一顿,就是哼哼哈哈懒得搭理他。
大牛看到眼前的孔雀,心里直打颤,自己看不上非要抛弃的女人,如今变得干练精明,走路带风,又美又飒,自己高攀不起了。
大牛没有事情做,每天接送两个孩子上下学,辅导孩子学习,给一家人做饭,收拾家务。
还有一件大事儿就是找机会跟孔雀赔礼道歉,求得前妻孔雀原谅。
孔雀知道,虽然公公婆婆对大牛没有好声气,她心里明白,做父母的怎么会不心疼儿子?公公婆婆这么多年圈着自己不让自己离开这个家,还不是为了自己儿子孙子有一个完整的家?
“孔雀,你们复婚吧。我孙子快中考了,为了孩子能考上高中。”婆婆找了这么个理由说服孔雀。
孔雀笑了,答应婆婆跟大牛复婚,让这个家完整。
写在最后:
孔雀婆婆是一个强势的母亲,强势的婆婆。弱势的孔雀嫁给大牛,被婆婆管理是逃不掉的,也因此她娘家妈不同意这门亲事,怕闺女受气,毕竟人人都知道婆媳关系难处。
可能是爱情使人盲目,孔雀还是一脚踏进了这个家门。
孔雀是一个聪明人,在处理婆媳关系上,以柔克刚,跟婆婆打太极拳。不断的磨合中摸准了婆婆的脾气,她反而不想搬走了,享受婆婆带给自己的福利,说几句就说呗,左耳进右耳出,不往心里去更不记仇,理解婆婆的刀子嘴,豆腐心。
在老公大牛出轨离婚这件大是大非问题上,公公婆婆旗帜鲜明的站队儿媳。其实,婆婆是最明白最通透的人,她看透了儿子有一天会后悔回头,就果断没收了儿子名下的财产,放手让你去外面瞎折腾,大有“看你孙猴子能跳出我如来佛的手掌心”的架势。
另外一方面,她也看透了儿媳孔雀,她善良听话,舍不得孩子,那就留住她不让她离开。留住一个女人,首先是孩子,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孔雀十分爱两个儿女,舍不得让孩子受苦。还有一个就是让这个女人自立起来,能进步,能修炼出更好的自己。婆婆给了孔雀事业的翅膀和天空。
孔雀完美了自己,哪怕大牛一辈子不再回这个家,一个闪光的女人,还害怕无人识珠吗?
如今,大牛继续经营管理着他的店铺卖二手车。孔雀管理着三家卤肉熟食店。
不过,孔雀是总经理,大牛要再旧病复发死灰复燃,孔雀有权力开除他。
这是婆婆帮助孔雀布的局。
孔雀做不好事情时,婆婆还会数落她,急眼了还会骂她,孔雀早就习惯了。
大牛有时跟孔雀叽咯,老太太人狠话不多说,直接动手。
孔雀婆婆看着儿子浪子回头对他媳妇好,看着孙子孙女一天天长大,心里很满足。
老百姓的日子不就是这样吗?
▍有人说“太强势的母亲,到老年是苦难生活的开始”,你认同这句话吗?
新婚当晚儿子没让母亲住婚房,强势母亲认为权威被冒犯,14年来四处奔走,状告儿子不孝。儿子:她就是个精神变态的老太婆!
75岁的罗晚秀,年轻时雷厉风行,因为丈夫有视力残疾,她一个人工作和家庭两不耽误,辛辛苦苦将两个儿子拉扯成人。
如今儿子已成家,原本该安享晚年,没想到罗晚秀老人却收到儿子的辱骂短信轰炸,每条都在数落她的不是,扰得她夜不能寐。
无奈之下,罗晚秀老人只能求助记者,想讨一个说法。
辛苦将儿子拉扯大,母亲却收到儿子的辱骂
罗晚秀老人向记者展示了厚厚一大叠纸,原来她将儿子发给她的信息全部打印出来。
只见资料上打印着儿子发过来的辱骂:
“老人家,你的眼睛里透露着狭隘和邪恶……”
“大家都说你是个有本事的女强人,会做生意,会打滚,会骂街……”
“你欺负残疾丈夫,虐待婆婆,没有良心……”
儿子贾翼语气极端,句句都在控诉亲生母亲,仿佛罗晚秀不是他的母亲,而是积怨已久的仇人。
母子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罗晚秀老人说,儿子结婚前,一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自从儿子结婚后,一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结婚当晚,罗晚秀老人被新娘的家人赶出婚房,让她去住宾馆。
这让一直强势的母亲,觉得权威受到侵犯。
回忆起14年前儿子结婚的场景,罗晚秀老人仍然感到满满的委屈。
她告诉记者,当天她还拿了1000元红包送给新娘,没想到晚上,新娘的娘家人以罗晚秀是二婚为由,不让她住新房,让她去宾馆。
儿子非但不帮她说话,反而还叫了岳父过来驱赶她。
亲家公当着众人的面威胁她:“你这个千嫁的,要是不走,我就把你从5楼扔下去!”
之后的14年,儿子更是对她不闻不问。
为了了解情况,罗晚秀带着记者来到儿子家里,由于儿子不在家,老人又来到儿媳上班的地方。
因为积怨太深,儿媳不愿意露面,直接给儿子贾翼打了电话。
贾翼告诉记者,母亲是个极度自私自利的人,现在是个精神变态。
贾翼说,作为儿子,他丝毫没有享受到母爱,反而是母亲对家人非打即骂。
母亲对视力有残疾的父亲,更是百般侮辱。
14年间,母亲还多次到他单位闹事,不仅找他领导下跪求说法,还闹到其他部门。
频繁的时候,母亲一个月要去他单位闹一到两次,给他的工作造成很多困扰。
所以,他实在没有和母亲见面的必要。
见到儿子拒绝与她见面,罗晚秀老人又拿出一封自白书。
上面写着她当年被迫嫁给残疾的丈夫,含辛茹苦带大两个儿子的经历。
可以想象,一个女人撑起整个家庭,必然吃了很多苦,可不想晚年却落得这个境地。
对于儿子的控诉,罗晚秀老人解释道:我年轻时疲于生计,确实疏忽了丈夫,但绝没有虐待他。
那么儿子贾翼所说的到底是真是假呢?
眼看儿子不愿与罗晚秀见面,记者又约见了儿子的岳父段新天。
见到亲家段新天,罗晚秀的情绪瞬间激动起来,她不住地哭喊着,说如果不是亲家挑起是非,她的儿子断然不会对自己如此反感。
看到罗晚秀这副模样,段新天有些见怪不怪,他向记者解释了贾翼结婚当天发生的事情的来龙去脉。
他说女儿女婿结婚当天,考虑到亲家母罗晚秀带了三四位亲戚,他才提出了安排大家都住宾馆,这样既不打扰小两口的新婚之夜,也能住得舒服。
没想到罗晚秀听到,急得跳了起来,她强烈反对亲家的提议。
因为风俗不同,各自有各自的考量,双方都不愿退让,这才起了争执。
对于“把罗晚秀从5楼扔下去”这句话,段新天没有否认。
段新天说,实在是因为亲家母当天闹得太凶,她骂骂咧咧,还不停地对着新房的所有门窗作揖和下跪,嘴里念着没人听得懂的咒语。
他觉得此举不吉利,气急之下,才说出把她从5楼扔下去的气话。
罗晚秀觉得自己的权威在儿子面前受到侵犯,更是说出:“不让我住在这,就让我儿子和你女儿离婚!”
段新天说:“我们家没有离婚这个习惯,我们都是仁义儿君,不像你一样!”
段新天猜测,或许正是他的这句话,触到亲家母的痛处。
随后罗晚秀就去亲家段新天居住的小区和门前,写下各种标语,以泄心头之愤。
不仅如此,就连段新天的妻子去世,罗晚秀都不准儿子前去戴孝。
段新天说,他曾经多次劝说女儿女婿与母亲搞好关系,还让小两口拿着礼品去看望罗晚秀。
没想到当天罗晚秀直接挑来一担大粪堵在门口,不准儿子儿媳进门。
这件事情,弄得儿子贾翼很是难堪,母亲关系逐渐疏远。
起初儿子贾翼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但时间久了,一边是无理取闹的母亲,一边是通情达理的岳父,贾翼心中的天平,也在慢慢倾斜。
他们一直不明白,14年来罗晚秀无休止地闹腾,到底想要什么。
在罗晚秀看来,她一直是个合格的母亲。
就在儿子结婚前不久,还亲口对她说,这个家永远是她的,她可以随时来住。
没想到刚结婚,就将她赶出家门,还把她描述成十恶不赦的人,这让她接受不了,多年来她就想讨一个说法。
为了帮助罗晚秀老人解开心结,记者找到她的丈夫贾之焕,希望他帮忙劝说儿子。
没想到贾之焕说,造成今天的局面,全是妻子的强势一手造成今天的局面。
当时罗晚秀经常与他争吵,还扬言与自己离婚。
面对贾之焕的说辞,邻居们表示都是实情。
罗晚秀在邻居眼里,也是远近闻名的厉害,得罪的人也不在少数。
据邻居们说,罗晚秀的厉害远近闻名,不仅跟家人关系不好,周围800多村民,没有一个人敢惹她。
不过说到她的付出,邻居们也都很认可。
“她人虽然厉害,但是心是好的,不然能够维持这个家吗?两个孩子能拉扯大吗?就是嘴巴恶毒了点。”
如果没有她的操持和努力,一家人的生活不会像现在这么好。
虽然母亲有错误,但贾翼作为儿子,忽视母亲的付出,这让大家很气愤。
邻居们说,罗晚秀之所以14年来状告儿子,就是不甘心,结果儿子每次不是避而不见就是短信谩骂,才造就了老人多年来难解的心魔。
在岳父段新天的劝说下,贾翼终于同意与母亲见面。
贾翼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母亲做了很多对不起家人的事情。
他的父亲患有残疾,母亲是二婚嫁给父亲,依旧不甘心。
她多次当着奶奶和父亲的面,声称父亲配不上她,父亲耽误了她一辈子的青春,还扬言要再找一个更好的男人。
对于儿子的控诉,罗晚秀觉得委屈,她自认为自己是个合格的母亲,之前和儿子的关系也不错,她不明白自己辛苦多年,怎么就成了一个品行败坏的女人呢?
听到母亲的辩驳,贾翼反问她:“这么多年,你有尽到一个做妻子的责任吗?你为家人洗过一件衣服吗?”
“你多威武啊,打官司至少打了十次,跟邻居为了100元钱,可以花几千块钱打官司!”
对于儿子的说法,罗晚秀不承认,她坚持要证明自己的清白,如果没有这事就必须道歉,14年来对自己的人格侮辱,儿子必须拿出自己的诚意。
贾翼不愿与母亲多说,当场向母亲道歉。
然而他一开口,罗晚秀却情绪激动地躺在地上打起滚来,她不停地撕扯头发,抽打自己的脸,嘴里诉说着多年来受到的委屈。
罗晚秀老人的行为把记者搞懵了:老人14年来的奔走,不就是要儿子一个道歉吗?
罗晚秀说,自己无法接受儿子草草的道歉。
儿子贾翼对母亲的行为见怪不怪,他说正是因为母亲的无理取闹,他才不可避免地做了消极处理。
不过最后他表示:对母亲,会尽到做儿子的义务,老了会赡养母亲,逢年过节也会探望,其他多余的,就免谈了。
眼看道歉也于事无补,那母子关系又该如何修复呢?
最后罗晚秀带着一行亲戚来到社区,希望儿子当着众人的面,主动承认错误。
然而贾翼最终没有出现,调解也无疾而终。
面对这个结局,罗晚秀老人说,她以后不会再找儿子协商了,她将直接去法院起诉儿子,让法院给她一个公道。
写在最后
这件事情,是一个强势的母亲想依靠不断进攻,来换取儿子的低头和肯定。
但是在儿子眼里,他一直看到母亲的强势,在外面也是吃不得半点亏,却看不到母亲为了苦苦支撑家庭,付出异于常人的艰辛。
罗晚秀老人可能最终也不明白,或许世间有很多事可以靠强势争取,唯独感情,是越争越远。
所以“太强势的母亲,到老年是苦难生活的开始”,这句话说得对吗?
个人认为,有一定的道理。
就像网友说的,女人可以强大,但绝对不可以强势。
女人过于强势,容易导致夫妻关系紧张,子女性格软弱,成人以后还容易激起逆反心理。
年轻时,或许可以靠强势,在内压住丈夫和子女,在外夺取利益,为家庭创造好的生活。
但强势,不代表蛮不讲理。
但到年老体弱时,蛮不讲理的强势,不会换来亲人的屈服,反而是反感和远离。
有时,退一步,反而能海阔天空。
不过换句话说,除了天性如此,对大部分女人来说,如果不是形势所迫,又有哪个女人愿意强势呢?
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呢?欢迎评论区交流~
我是米粥的江湖,热爱阅读,随时分享人生百态,欢迎关注!
▍有人说“太强势的母亲,到老年是苦难生活的开始”,你认同这句话吗?
今年回娘家,刚进村,碰见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用自行车坨半袋子玉米棒,摔倒了,半天才起来,好在身体没有大碍,我帮她把半袋玉米棒放在车上绑好,她说声谢谢就推着车子走了。我挺可怜她的,这么大岁数,还出去捡玉米。回家我问大嫂她是谁,大嫂说,别可怜她,她有今天,全是她自己咎由自取。
大嫂告诉我,原来我碰见的老太太,是老教师任翔的老伴田英。比大嫂大两岁,今年七十三岁,我没结婚时认识,可是自从结婚以后,三十多年了,再也没有见过面。大嫂说前些年,村里都是她们家的新闻,她在家里飞扬跋扈到了极点,她才落得今天如此下场。
她和任翔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今年五十岁,是一名医生,自己开一家私人诊所,口杯很好。二儿子四十五岁,也是一名老师,在乡上任中心小学校长。
在村里来说,她的两个儿子都很优秀,老伴活着时也是挣着四千块钱工资的人,应该是一个生活条件好的家庭,生活富足,她可以优栽幸福享受生活。
就因为她强势霸道,闹得家里外面鸡犬不宁,任翔是被她活活气死,两个儿子被她气得四五年不登家里的门。
任翔是家中老大,他还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他的父亲去世早,在他小妹结婚第二年,因病去世了。
母亲跟着弟弟养老,在任翔大儿子十二岁时,他母亲归弟弟养老,当时就讲好了,他每年给母亲拿养老费一千块钱,母亲有小病不用他摊钱,大病时,哥俩一人一半。另外老人去世的后事,哥俩平摊。
他母亲那时才五十出头,身体很健康,没有什么病,能帮弟弟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老人也闲不住。
可是到了六十多岁,身体就不怎么好了,有一年得了宫颈癌早期,医生说做手术,没问题还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健康地活着。
那年是任翔大儿子二十二岁,上医学院第三年,小儿子在上高一,虽然他挣工资,那时他的工资也不高,可是家里也有点存款,不多六千块钱左右。
为了给他母亲治病,他偷着在大妹妹家借了一万元,在小妹家借了五千块钱,再加弟弟的一万五千块钱,给他母亲做了手术。
他没有动家里一分钱,原因是,他老婆田英,不给拿,说他母亲的病是给小叔子家干活累的。凭什么让他家摊钱,为此任翔和她大吵一架,死活她就是不给拿,没办法任翔才出去借的。
从那次以后,任翔真正看清老婆田英的嘴脸,是一个不讲道理,认钱不认亲的泼妇。
以前孩子小的时候,在家里飞扬跋扈,管孩子,管着他,他可以容忍,那时候家里穷,她发脾气,抱怨,任翔觉得自己挣得少,没让她过上好日子,是自己无能。
为了孩子们上学,为了家,任翔省吃俭用,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一有时间,就去树林地里,去挖草药,主要是房风,一个夏天下来,能卖四五千块钱,村里人特羡慕他,又教书又能干活。
可是田英从来没有实足过,她觉得男人就得挣钱养家,挣不来钱的人不叫男人。
田英在家什么也不干,家里的地都包出去,她只负责貌美如花,买衣服买化妆品,打麻将。那时农村女人,很少买贵的化妆品,她舍得。
不管怎么样,任翔忍常人不能忍的一切,看待两个儿子,都是那么优秀,他是更忍了一切,等儿子们结完婚,他就另做打算。
他还有未了的事情,没有完成。借两个妹妹的钱,还没有还完。他悄悄地用四年时间,把借的一万五千块钱还完,是用每年多长的工资,田英不知道,他学聪明了,最后不够,大儿子拿出来,两个月工资给补上。
任翔忍气吞声到了,两个儿子都结完婚时,他身体也出现了状况了,肝癌晚期,从得病到去世,只有四个多月时间。他的两个儿子都怨田英,是她把父亲气病的,气死的。老实厚道,认认真真工作,勤俭持家的任翔,只差三年到六十岁退休,就撒手人寰了。
强势霸道的田英,只剩下自己孤单影行了。在没有了任翔的护佑了,六十一岁的时候,去了大儿子家里。
原本帮大儿媳妇带孩子,去了不到二年,差点没把大儿子家搅散了。
大儿子和媳妇为了事业,没时间带孩子,让田英帮接送孩子上小学。那时候她大儿子,刚从县医院辞职,自立门户,开了一家私人中医诊所,一切百废待兴,没有时间顾家。
儿媳妇也是忙于教学,是一名中学老师,教初四毕业班,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家里都有田英打理。
开始的时候还可以,洗衣做饭带孩子,干得挺有劲的。没啥怨言,可是过了一年,她有点受不了,抱怨,媳妇是一个懂情懂理的人,知道婆婆累,就请了一保姆,她只管接送孩子。
保姆来了,她成了太后老佛爷。指使保姆干这干那,并且向警察盯贼一样盯着保姆,怕保姆偷东西。又嫌保姆打扫卫生不干净,气走了好几个保姆。
弄得儿媳妇焦头烂额,又忙于工作,还得找保姆,根本没有时间,找不到保姆回家来,跟她抱怨几句。
她在背后就当儿子说,媳妇欺负她,不给她好脸色看。她大儿子知道母亲性格强势,也深知自己媳妇为人,不信她的话。一次两次,时间长了,儿子也认为媳妇真的刁难婆婆,从不吵架的两个人,也开始吵架了,甚至有一次大打出手。
儿媳妇要跟儿子离婚,没办法,大儿子给弟弟打电话,让弟弟接去呆一段时间。田英到了二儿子家,也是那样,不思悔改,总是说二儿媳妇不是,挑拨夫妻不和,还跟厉害的二儿媳妇打了起来。
二儿媳妇不像大儿媳妇性格温婉,是一个热情奔放的人,性格直爽,有话就说,从不绕弯子。
她也强势但不霸道,却明事理的人。
田英来到二儿子家,不用她带孩子,孩子二儿媳妇自己带,接送上幼儿园。因为二儿媳妇,在农村信用社上班,有时间接送孩子。
二儿子师范学校毕业,毕业后就进他们镇子,中心小学教学,由于科班出身,业务水平高,能力又强,三十四岁,就当中心小学校长,也就是田英去的那年春天。
她刚到二儿子家,也不敢放肆,知道二媳妇性格,也是小心翼翼的。二儿媳妇对她也很好,吃喝穿戴,都给她买,告诉她没啥事儿,出去跳跳广场舞,找认识的老太太,唠唠嗑,别总在家呆着。
她刚开始跳了一段广场舞,觉得没有意思,就跟二儿子说,要去打麻将,儿子支持。儿子知道她,在家常年打麻将,打麻将就是她的活。她就出去打麻将了,时间长了,她不爱去麻将馆了,她嫌麻将馆抽烟人多,呛得受不了,就趁着儿子媳妇上班,中午也不怎么回家吃饭。因为媳妇的娘家,就住在信用社对过,中午几乎都去她妈那吃。
儿子要是没啥应酬,也去丈母娘家吃。于是就带几个人,在儿子家客厅里玩,等儿子媳妇快要下班时,她们就散了。
可是即使再怎么隐蔽,一次两次,一连十来天,二儿媳妇,就觉得家里味道怪怪的,儿媳妇就给屋里消毒。如果知趣的人,趁早不回家来打,也就啥事儿没有了,可是她还是抱着侥幸的心里,继续我行我素。
有一天二儿媳妇,回家拿东西,突然闯进来,四个人面面相觑,二儿媳妇立刻火了,把麻将给扔进外面的垃圾桶里了。
二儿子回来也埋怨她,不该在家玩,弄得屋里脏兮兮的。她二儿子家也是住的楼房,面积大,一百多个平方。
儿子媳妇都埋怨她,她生气走了,回到自己的老屋了。二儿子是孝顺的孩子,尽管母亲有不是,强势不讲理,又去接田英回来。
她看见儿媳妇没有来,就坚决不回去。没办法,第二次,二儿子带着媳妇来了,她才跟着他们回去了。
虽然麻将不在家玩了,又出别的妖娥子。田英年轻的时候,就爱美,喜欢化妆,偷着用儿媳妇的化妆品,被儿媳妇发现后,儿媳妇很自责,忽视了婆婆也爱美,特意给她买了一套,老年用的化妆品,可她却说儿媳妇小气,没有买跟她用的一样,她认为儿媳妇的化妆品好且贵,背后跟儿子告状,却被儿媳妇听到了。
儿媳妇说她的化妆品,比自己的都贵,她的是九百多快钱,而自己的才花七百多块钱,儿媳妇说她这个婆婆事儿太多了。
儿子当然不许媳妇数落自己妈,两口子大吵一架,儿媳妇生气回了娘家,不想看到她。
二儿子给哥哥打电话说怎么办,大儿子只好又把她,接回自己家。
那时正好大儿媳妇的妈,也在大儿子家针灸。亲家母一年里去三次大儿子家针灸扎腿,最后一次她跟亲家母吵起来,骂亲家母,滚出儿子家,儿媳妇不答应了,又跟儿子闹了起来。
大儿子实在没辙了,再让她去弟弟家,弟媳妇肯定不同意,只好把她送回村里了。
每个月哥俩,给她四千块钱生活费,让她自己单过了,就这样田英在两个儿子家折腾六七年,都没有呆好,两个儿子也尽力了,可她自己做的太让儿子们寒心了。
现在老了也没有人跟她打麻将了,没事出去找人聊天,没有人爱跟她唠嗑,都嫌她的嘴没有把门的,到处扯闲篇,得罪人。她实在闲得无聊,到了秋天出去捡玉米打发时间。她的钱花不了,她不为挣钱,只为打发时间。
有人曾经给她介绍个老头,她不想找,只想一个人过自由,也是就她这种性格的人,那个老头要是跟着她过,都过不长,不到一年就得散伙。
总结:七十三岁田英能有今天的结局,全是自己造成的,就因为她强势霸道,才让自己晚年过得凄凉。
▍有人说“太强势的母亲,到老年是苦难生活的开始”,你认同这句话吗?
64岁的母亲,自认为劳苦功高。没想到,和小儿媳发生争执后,小儿子却让她“滚”,其他家人也都站在儿子儿媳一边。老伴:没有谁比她更强势的了。
张凤娥64岁,前年小儿媳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她就帮着带。上个月,因为一件小事,小儿子就把她赶出家门,她心里始终咽不下这口气,所以,她请来节目组,想要讨个说法。
进不了家门
张凤娥带着记者来到小儿子家。她敲门,但里面没人应声。她知道,这时候家人都在家里。随后她打家人电话,可他们都不接电话。她试着用密 码开suo,然而锁被从里面反锁了。
她不禁大声说:开门呀!可是里面传来12岁的大孙女的声音:你疯了?你不是说你的2个儿子si了吗?谁给你开门?
按理说,这不该是一个孙女对奶奶应有的态度。
张凤娥:喊爷爷开门。
大孙女:爷爷si了,都si了,你不是厉害吗?
张凤娥:关你什么事,你开门。
大孙女:凭什么给你开?
张凤娥:那我打门了。
大孙女:打呀。
张凤娥为何会被家人如此对待?就在2年前,她们家还是和和睦睦的。
在2年前的全家福合影中,张凤娥和老伴田富坐在zui前面,一人抱着一个双胞胎孙女,其他家人站在她们的身后。
她说,上个月的一天,她帮双胞胎孙女把shi把尿,小儿媳看到了,就拉着脸说:“没见过这样的农民,说了不要把尿,总说不听。舍不得这一点钱,舍不得一点尿片,就是没有钱。”
可在她眼里,双胞胎孙女都2岁了,“还要用什么尿不湿呀?”
接下来,儿子回家后,儿媳就当着儿子的面对自己说:你不走我们就走。
没想到,儿子就说让她“滚”。
当时听到儿子一声“滚”,她气得差点从5楼跳下去。儿子看见了,急忙拉住她,“我一下子气晕了呀,真的是,我吃这么大的亏,你把我赶出去。我服吗?我能舒服吗?”
之后,大儿子赶了过去,将她从市里接回老家来。
张凤娥告诉记者,“为了带一对双胞胎孙女,我瘦了一身肉”。“两个孙女从早到晚是我一个人带,我没有要你一分钱,我是你(小儿子)的妈妈,帮忙带孩子是应该的。我带孙女没有错。”
随后,她提高声调说:现在他(小儿子)就是顺着她(小儿媳),把我赶出来了。
这件事一直在她心里过不去。在她看来,是儿子把她从老家接出来帮忙带孩子的,现在却为了儿媳,她接受不了。
所以,她才请来了节目组要个说法。
没想到,连家门都进不去。
老伴:没有比她更强势的了。
无奈之下,她请来民jing帮忙。
民jing敲门喊话后,家门终于开了。她的老伴和小儿子田辉站在客厅,不见孩子们的身影。
老伴一见到张凤娥,就怪她不该惊动民jing。张凤娥说,“那就问你们,我为什么要请民jing?”
“你喊我不来我就不来呀?”听得出,之前家人就跟她说过让她别来。
随后,小儿子田辉说:你先回去好吧?
张凤娥:你为什么要催我回去?
田辉:你要怎样?
张凤娥说:把我接过来照顾小孩,小孩大了,能说了,会走了,就把我赶出去,有这样的道理吗?
田辉不耐烦地说:说了让你先回去住几天先。
张凤娥:“你不是喊我回去住,你是喊我滚。哪有这个道理?我咽不下这口气。”“儿子,被媳妇赶出去,我的面子在哪里?”“15年前你就把我接过来了,现在又把我赶走,我走哪里去?”顿了顿,她说:“我养你这么大。”
田辉:你先住哥哥家,住哥哥家难道没有饭给你吃吗?
田辉还是坚持让母亲先住哥哥家。
这时,张凤娥的老伴田富说,当时是他主张让老伴张凤娥离开的,因为当时小儿媳已经因为置气回娘家了,把两个双胞胎孙女留在家里。他认为,这时如果老伴张凤娥继续留在这个家里,只会让小儿子的小家不得安宁。
记者:儿子有没有说让她“滚”?
田辉:说了让她“滚”也没关系,是自己的儿子,不是别人。
言语间,听得出他是维护儿子和儿媳妇的,连儿子对老伴张凤娥粗暴无理不尊重都认为没什么大不了。
接着,田富私下告诉记者,“我媳妇总是让着她,已经让不下去了。”“她(张凤娥)连她(小儿媳)的母亲也骂,她(小儿媳)的父亲也骂。”“我们夫妻间也是三天两头吵。40多年间我们起码吵了1000次架。”“我不ren着可能出人ming了。”“她跟大儿子也吵。去年还吵了一次大的。”
“她zui强势了,没有比她更强势的了。“她的亲哥哥说她,横也是她的理,竖也是她的理,搞不赢了她就是蛮横无理。”
讲着讲着,田富笑了起来,说:“我们家11个人,现在只有3个跟她合得来。”
记者ren不住问:哪3个?
田富笑出声来:大儿子的小女儿,还有小儿子这一对双胞胎。这两个大孙(他指了指房间)都跟她合不来。小孩到6岁,懂事了,就跟她合不来了。
小儿子:她对一切不满意。
张凤娥始终不甘心就这么离开。她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说:“我吃了这么大的苦,还想把我赶走,哪这么容易?还都不搭理我。”
坐在沙发的另一边的小儿子田辉拉长着语气说:她就是觉得儿子和媳妇都要不得,嫁的丈夫也要不得,甚至认为她的父亲生她也是不对的。“她应该问她的母亲为什么要生她?”
话语里,没有一个儿子对于一个母亲的尊重。
记者问田辉:你是觉得你的母亲对一切不满意是吗?
小儿子田辉说:就没有她满意的。嫁给父亲她也不满意,说是家里包办的。
张凤娥摆摆手,说:你不要东扯西扯,有用吗?没我你能读得成书吗?
田辉没再说话。
房间里偶尔传来孩子的声音,显然儿媳也在房间里,但她始终没有出来说一句话。
张凤娥:签协议,赔礼道歉,还钱,断绝母zi关系。
见此情形,张凤娥突然提出要签一份协议。
张凤娥说,在这个协议里,首先要求儿子他们对她赔礼道歉,二则要求儿子把她的钱还给她,而且她养育儿子长大所花的费用,都要算清楚还给她。然后她们母zi间一刀两断,断绝母zi关系。
原来,几年前为了支持小儿子创业,她把攒了一辈子的积蓄13万元都交给了小儿子。本来是不打算要他还的。
可现在他有房有车,为了维护妻子就赶走她这个母亲,她改变想法了。
张凤娥说,她们的老家是大山里的,16年前她们在市里的郊区买了块地皮,建了一栋房子。建房子的费用她出了大部分,两个儿子只出了小部分。她把房子平分给两个儿子。当年小儿子结婚,也是在这栋房子里举xing的,婚房里还挂着小两口的婚纱照。
说起这些,张凤娥是自豪的,她自认为无愧于儿子们。
然而,她引以为豪的房子却遭到了小儿媳的嫌弃。后来小儿子田辉在市里买了房子,这个婚房便空置在这。
张凤娥认为,小儿媳因为自己是城里人,娘家又征收了,就看不惯她这个乡下婆婆,觉得她没有文化,只会干活。
张凤娥说,小儿媳头胎生的是孙女,加上双胞胎女儿,一共生了3个女儿。在双胞胎3个月大时,小儿媳曾说过想要送一个出去,但她不同意。她认为,“孩子来到我们家就是我们的福气。”并说,“带孩子也是一种开心的事。”
张凤娥承认自己爱唠叨,有时候也会批评儿媳,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年轻人太懒散,她实在看不下去。
可小儿子一次次维护儿媳,伤了她的心。这一次更是把她从家里赶了出来,她无论如何接受不了,必xu要儿子儿媳当面道歉,还得把钱要回来。
随后,张凤娥和记者一起来到当地社区寻求帮助。
老伴:做好不讨好。
听完张凤娥的讲述后,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想听听她的儿子田辉是怎么讲的。
在电话里,田辉表示,他只是希望母亲暂时离开,回到郊区的房子里住,缓和一下婆媳关系。可母亲就是不愿意,硬说自己赶走她。
他只是气急之下态度有些不好,母亲就揪着这事不放。他不明白,母亲现在有房住,有饭吃,怎么就在这件事上过不去了。
工作人员劝说田辉出面调解:你是她的儿子,母亲再有什么不是,也要体谅一下,毕竟你成家立业都是母亲一手操办的。
但田辉说他在外面办事,不会到社区调解,将由父亲出面调解。
半个小时后期,张凤娥的老伴田富来到社区。
记者问田富,小儿媳的为人怎么样?
田富给出了99的高分。“有文ping,看事情看得长远。”
记者:还有一分是指哪方面?
田富指着老伴张凤娥说:跟她婆婆顶嘴。
接着他说,他给自己打100分,因为结婚47年来,不管老伴张凤娥如何骂他,打他,他都是ren着。
然后他指了指张凤,“她呢就是嘴巴多。”
记者:那她(张凤娥)心地怎样呢?
田富毫不迟疑地说:心地还是好的。“可是做好不讨好。”
他认为老伴张凤娥管得太宽了,“还想管他(小儿子)的家,”“总说这里不该这样,那里不该那样。”
“我两个儿子,她觉得两个儿媳都不好,都让他们li婚。”他顿了顿,说:“这怎么行?这是散家呀。”他认为作为父母,应该起到凝聚家庭关系的作用,而不该给儿子儿媳添乱。
社区工作人员说,站在张凤娥的角度想想,也是可以理解她的心情的:她(张凤娥)辛苦把儿子养大,为他成家立业,帮他带大几个孩子,一句话不对就喊她“滚”,肯定心里不好受。
她说,儿子田辉应该对母亲张凤娥保有起码的尊重,zui好要说一些暖心的话。
对此,田富连连点头。但是他不认可老伴张凤娥要向儿子拿回钱财的事。
而社区工作人员能理解张凤娥的做法。“她(张凤娥)所有的积蓄都在儿子那里,但儿子现在又对她是这样的态度,心里难免不安。”
田富说:“我担bao(儿子会管她的)。”并说他的钱也在小儿子那里。
他说:养儿子就靠儿子,有钱要给他,没钱也要靠他。我有这个把握(他会管我们)。
但张凤娥坚持想要拿回属于自己的钱。
这时,田富提出了一个建议,如果小儿子把钱还给他们,他们老俩口就回炎陵县城里大儿子的安置房里住,生活费让两个儿子出。
大家都说这个办法好,可张凤娥不同意。
大家问她为什么?
她说:老了怎么办?
社区工作人员:你们现在身体还不错呀。
张凤娥:不能动了怎么办呢?
社区工作人员:到时你的儿子自然会把你接过来或者回到炎陵呀。
此刻的张凤娥,有点执拗。
邻居:因为她,家里的日子才越过越好。
随后,记者向张凤娥的邻居了解情况。
记者:她(张凤娥)儿子觉得她有点强势,你觉得呢?
邻居笑着点点头,算是默认。她说:她很勤快。到山上捡茶籽很辛苦,我们都不去捡,她去捡,每年要打100多斤茶油,你想想有多辛苦。
在邻居的印象中,15年来张凤娥一直忙忙碌碌,从不跟她们打牌聊天,是众所周知的勤快。
邻居认为,正是因为张凤娥性格要强,肯吃苦,所以才让这个家的日子越过越好。现在去了儿子儿媳家,她性格强势也是情理之中。
张凤娥告诉记者,尽管在帮儿子带双胞胎孙女,但她一有点时间就回到郊区种菜。
张凤娥骄傲地说:我做事好厉害的。不厉害怎么带5个孩子不要他们劳神呢?
邻居总说她又带孙又种菜一定很累,可她觉得,跟以前的苦日子相比,现在太幸福了。
张凤娥回忆,以前在大山里时,她又养猪又养牛,“我家里随时有10头牛”。
她还赶集买菜,凌晨3点就起床,把菜挑到60里外的集上卖,大约要走4个小时左右。
记者不由感叹:那你真的很能干!
张凤娥感慨地说:我不能干怎么办呢?怎么养大两个儿子?两个儿子读完书她们没欠一分钱。
她的丈夫田富性格憨厚,还受过工伤,所以基本上是张凤娥在养家糊口。
以前尽管很累,但被大家需要,她心里感到很高兴:“我丈夫做不了事,但我自己能干,把两个儿子供到读完中专。很多人都说我了不起。”
她要强了一辈子,却ji不体面地被儿子赶出家门,这对于她来说,不是平常的委屈。在她看来,这是意味着她老了,没有价值了,不能当家做主了。
为帮助张凤娥,记者再次找到田辉。
记者:你的母亲一直耿耿于怀说你把她赶走了。
田辉否认,说:“如果她不走我能把她赶走吗?”
说到婆媳矛盾,田辉认为,这是正常的,普遍的家庭都有这种情况。
记者:你母亲总觉得你妻子看不起她,说她是农村人。
田辉说这是没有的事,是母亲自己想象的,如果妻子看不起农村人,当初也不会跟他结婚。
闹到现在,他和妻子身心俱疲,宁愿花钱请保姆,也不要母亲帮他带孩子了。
他叹气说:每年都这样,去年也闹了一次。当时也是让母亲回老家待了一个月。
“没有一点事她(母亲张凤娥)可以从做女孩子时说到现在。”“感觉我们谁都欠她的,太强势了。”“遇到她,谁都脑袋疼,我哥哥也拿她没办法。”“只能让时间去缓和。”
田辉表示,不想继续跟母亲住一起,不是他们嫌弃母亲老了没价值,而是因为母亲太难相处。
随后,记者拨通了大儿子的电话。大儿子说,家里产生矛盾,不是哪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大家都有责任。他认为,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而是讲爱的地方。
他说他已经把母亲接回来了,按道理应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必要再去追究是谁的责任。
母亲既然请了节目组,他希望节目组能帮忙调节一下母亲的心态。
听得出,他也认为是母亲的不是。
一旁的张凤娥听了,一言不发,径直把记者带到屋里。她说,老伴田富现在已经提出要和她li婚,说她把这个家闹得不得安宁。
本来是小儿子保管的她的老年卡,医疗卡,老伴都给她送回来了。而之前她提出的要求儿子他们道歉,把钱还给她的事他们通通不答应。
但此刻她很淡定,完全不像之前那样急躁。她说:不还给我也没关系。
看样子,她想开了。
不过,她始终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说即使所有人说她不对,她也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快到饭点,张凤娥准备做饭。
记者看着大儿子的小女儿对张凤娥说:你每天可以在家给她做饭。
张凤娥说,那只要我想做有很多事做,那么多土。
记者对小女孩说:以后奶奶专心带你,开心吗?
小女孩说:开心。
张凤娥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
不得不说,张凤娥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如果不是她,两个儿子读书可能都成问题,更别说到城市的郊区买地建房安家,而是或许还生活在大山里。
作为一个女人,她不是天生的强势,而是在这样的艰苦的生活中磨砺而成的。
当然,跟强势的人相处确实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在家人需要她的时候,他们对她的强势尽量容ren。而随着年月的增长,她慢慢地变老,一切也在慢慢改变:儿子长大了,成家了,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孩子也慢慢长大。
他们慢慢变得不那么需要她,对她的容ren度越来越低,她的日子就越来越不好过。
所以,从张凤娥老人的事例来看,“太强势的母亲,到了老年是苦难生活的开始。”这句话不无道理。
写在最后:
家人不能仅盯着张凤娥老人的强势,而是多想想她为这个家的付出,多肯定她,夸赞她,说些暖心的话,相信她就不会再总是去抱怨生活了。
张凤娥老人一个人带两个孩子,还要做家务,确实辛苦,儿子儿媳也尽量帮帮忙,让她轻松些。
儿子儿媳应该尊重为家辛勤付出的母亲,儿子一声“滚”,确实让做母亲的接受不了。这也给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样,影响很不好。
当然,张凤娥老人也该反思自己,为何家人都对自己有看法?要知道,儿子儿媳他们是成年人,也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一味按自己的想法来。
更不能干涉儿子儿媳的婚姻生活,像要儿子儿媳li婚这样的话,是万万不能说的。
适当的放手,相信她会有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
▍有人说“太强势的母亲,到老年是苦难生活的开始”,你认同这句话吗?
64岁的刘玉芬生病住院,可她的三个子女都不露面,刘玉芬指责子女不孝,子女却无奈道:“这都是她自己作的,还到处说我们不好!”
母亲病危,子女却不管不顾
刘玉芬因突发心脏病紧急入院,经过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可在这个紧要关头,她的子女却都不露面,就连病危通知书都是刘玉芬自己签的字。
刘玉芬育有两女一子,丈夫早逝,她一个人把三个孩子拉扯大,还给儿子盖楼娶妻,可现在儿子在家有车,却不送她去医院,也不过来照顾她,这让刘玉芬无比痛心。
刘玉芬伤心道:“那天晚上我自己喊了一个120的车子送到这里,后面医生打电话给我儿子,他就说不来!”
母亲都被下病危通知书了,儿子还不来,调解员觉得有些难以置信,可同病房的家属表示刘玉芬的儿子确实没来过。
刘玉芬觉得儿子这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她表示是儿媳在从中作梗,才导致儿子对自己不管不顾的。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刘玉芬电话联系了儿子李志军。
连续拨打了几次,刘玉芬才打通儿子的电话。
刘玉芬希望儿子能接自己回去,可电话那头的李志军却显得很不耐烦,直言自己不会接,随即挂断了电话。
作为儿子为何会不管生病住院的母亲呢?为了了解更多情况,调解员决定带刘玉芬回家。
在这之前,调解员咨询了刘玉芬的主治医生,了解了刘玉芬的病情。
医生告诉我们,刘玉芬患有急性左心衰,虽然现在病情相对稳定,但因为刘玉芬的心脏比较大,有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的可能,刘玉芬应该避免太过劳累,更需要家人的陪伴。
随后,调解员带着刘玉芬回到了家中。
回到家,众人没有看到李志军,刘玉芬在家里转进转出,她告诉调解员,儿子结婚后,就和她分开吃住,她直言这一切都是儿媳姜舒的主意,目的就是不想照顾多病的自己。
就在此时,儿媳姜舒从外面回来。
面对调解员的疑问,姜舒无奈道:“她是孩子的奶奶,是我老公的妈妈,我自己也是当妈的人,我也有女儿有儿子,作为一位妈妈的话我知道应该怎么做,所以,有些事情也不想解释那么多。”
姜舒直言她作为儿媳,作为晚辈,她尊重婆婆,所以对于婆婆的有些行为她不好说。
但此时的刘玉芬仍坚持儿子没有送自己去医院,她表示儿媳姜舒这是在扯谎。
见婆婆又在说自己的不是,姜舒没有说话,没有解释,牵着女儿直接朝房外走去,她似乎不想再面对婆婆刘玉芬,不想再谈及此事。
调解员紧随其后,调解员表示不管如何他们都不能这样对自己的母亲不管不顾,她希望姜舒能把事情说清楚。
可不管调解员如何劝说,姜舒没有停下脚步,她头也不回地朝远处走去,调解员并不放弃,姜舒只能无奈道:“我作为媳妇,我没有说话的资格,所以我不发表任何评论,好不!”
就在此时,李志军开着车回来了。
看到回到家中的母亲,李志军显得气愤又无奈,他大声道:“我没有娘,我就讲明了!”
李志军指着母亲说:“她今年是有六七次了,菜地不让她搞,她偏要去搞,前两天,村里有人去世,你晓得自己身体不好,却偏偏要陪到凌晨三四点,又不是自己的亲戚,后面一回来生病又进医院了!”
李志军直言,母亲多次病危都是她自己作出来的,母亲明明知道自己身体不好,可就是不听劝,还要下地劳作,还要去凑热闹。
李志军觉得大家不要去理会母亲是更好的,一理她事情反而更多。
对于不送母亲去医院这个事,李志军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觉得这都是母亲在瞎胡闹。
李志军说,那天母亲明明知道自己在家,却不喊自己,偏偏要喊救护车,他也不理解母亲的想法,但后面他还是去了医院看望母亲。
所以现在听到母亲反怪自己不送她去医院,李志军显得更是气愤,他觉得母亲就是故意的,故意要叫救护车,然后说自己的不是!
而对于不和母亲一起吃住,李志军显得更是无奈,他告诉调解员不是他们要和母亲分开,而是母亲自己要单独做饭,而母亲这样的做法就是故意针对妻子。
对于母亲的所作所为,作为儿子的李志军气愤又无奈,他直言不想再多说。
可母亲刘玉芬听见儿子在偏袒儿媳,说自己的不是,她又指责儿子这是娶了媳妇忘了娘,这是忘了本。
李志军并不争辩,而是将调解员拉到一边。
李志军对调解员说:“包括我们的舅舅都不理我妈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舅舅知道我们的为人,包括外面的所有朋友都知道,只要家里来了两个人,我妈妈就要发脾气就要砸东西,你看我家厨房的门,都是我妈妈给搞坏的。”
李志军告诉调解员,母亲性格强势,脾气更是倔得不行,他觉得母亲生病住院都是咎由自取的。
作为儿子,李志军觉得自己做了该做的事,可母亲却在外面到处说他们的不是,让他们在外人面前都抬不起头。
李志军直言,这样的母亲他担不起,他可以给母亲赡养费,可他不想和母亲生活在一起。
可刘玉芬仍坚持儿子是因为儿媳才不要自己的,那么刘玉芬该怎么办呢?她的身体不好,需要有人照顾,她现在又能依靠谁呢?
随后,刘玉芬带着调解员前往小女儿家。
还没到小女儿家,刘玉芬远远地就看到了小女儿李爱莉在邻居的院子里,可一走近,就没了女儿的踪影。
见到母亲上门,小女儿却躲了起来,这让众人很是不解。
见女儿对自己避而不见,刘玉芬很是气愤,她气冲冲地拿起一旁的扫帚,在邻居家挨个房间找起了女儿,还大喊着:“别搞得我发脾气了,记者过来就是为了把我们这个家搞好!”
调解员见状赶紧劝说刘玉芬不要太激动,同时劝说李爱莉出面沟通。
在众人的劝说下,李爱莉从房间内走了出来,面对母亲,李爱莉大声道:“望着她恨,她到处说我们儿女不好。”
李爱莉告诉调解员,母亲身体不好,他们都喊母亲不要去凑热闹,可母亲凑热闹能玩到半夜,因此生病住院,对于母亲的我行我素他们真的很无奈。
更重要的是,对于他们的付出母亲总是不领情,就说这次母亲生病住院,她也去医院给母亲办了住院手续,交了两千多块钱,可母亲却在外面说她没去也没交钱,这让他们寒心无比。
此时的邻居也表示,李爱莉姐弟三人对刘玉芬很好,可刘玉芬却总说儿女不孝。
李爱莉告诉调解员,母亲很强势,有些事情现在年龄大了,不适合做了,可不管他们怎么劝,母亲就是要去做,这让他们很是心累。
李爱莉无奈道:“一样的,我爸爸在世的时候,她就这样,她说什么都要搞赢的,长期打架,瞎胡闹吵就是为了搞赢。”
李爱莉和弟弟李志军一样,直言自己没有这样的娘,李爱莉委屈地说:“我不是她的女儿,我没有这样的娘,哪有娘对女儿这样的,恨,你知道吗?”
调解员理解李爱莉的心,她知道李爱莉是关心母亲的,只是嫌弃母亲的嘴巴而已,她希望李爱莉多理解母亲。
听到女儿这样说自己,坐在门口的刘玉芬对着李爱莉破口大骂。
母亲的蛮不讲理,让李爱莉不知如何是好,她趴在桌上放声痛哭起来,哭喊着:“我怎么会有一个这样的娘呢?”
可见女儿哭泣,刘玉芬却不为所动,她在门外也开始诉说着自己的委屈,她告诉众人,她在这里吃了很多亏。
眼看调解无法继续,调解员只能带着刘玉芬离开。
看儿子女儿都不要自己,刘玉芬泪流满面,她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当年她一个人辛苦将子女拉扯大,如今却被子女所嫌弃。
刘玉芬从没有想过这都是她自己的原因,是因为她太固执,太强势导致的,她只将这一切都归咎于子女的不孝,直到现在她仍觉得儿子是因为儿媳才不要她,而女儿更是挑唆儿子不要她。
为了解决此事,调解员将双方约在当地村委会再次沟通。
第二天,李志军三姐弟还有他们的二舅一起来到了调解室。
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调解员,李志军姐弟对母亲算是比较孝顺的,而闹成今天这样,主要还是因为刘玉芬性格强势,嘴巴不饶人导致的。
见此情况,调解员提议姐弟三人每月支付生活费给母亲,来维持母亲的生活,对于这个提议,李志军姐弟三人都纷纷点头答应。
可刘玉芬却不同意,她又开始责骂起儿女们,调解陷入了僵局!
此时刘玉芬的二弟将调解员拉到一边沟通。
他告诉调解员,并不是自己的外甥外甥女不孝,而是自己的姐姐脾气太犟,总是和别人吵架打架,别说和子女关系搞不好,就连和邻居和他们的关系都不好。
刘玉芬二弟表示,姐姐之所以如此强势,和年轻时过得太苦也有关系,他们作为娘家兄弟也多次劝说,但都没用。
那么事情到底该怎么办呢?刘玉芬的晚年到底该怎么过?
村委会的工作人员提议儿子李志军每月出300,李爱莉姐妹每个月各自出200,三姐妹每月一共出700块作为母亲的生活费。
姐弟三人并无异议,而在众人的劝说下,刘玉芬也终于点头同意。
事情就这样暂时得到了一个解决。
所以对于:“太强势的母亲,到老年是苦难生活的开始”这句话我很认同。
太过强势的母亲,在家里处处要强,还蛮不讲理的话,这样的母亲对于家庭来说就是一个灾难,对于她自己来说,也是苦难生活的开始。
太过强势,过度干涉子女的生活,会把子女搞得很累,自己也会被气出一身病,然后被子女嫌弃,导致自己的晚年孤苦无比。
就比如文中的母亲刘玉芬。
她的性格太过强势,在家里总是我行我素,没人能劝得动她,脾气又倔,明知道自己身体不好,还要下地干活,要去凑热闹,这样的行为不但伤害了自己的身体,还把子女折腾的不行。
子女明明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可她却就是要在外人面前说子女的不好,说子女的不孝,这样的行为只会寒了子女的心。
作为子女赡养父母是义务也是责任,可父母也应该为子女考虑下,如果子女被父母折腾地活不下去,还如何赡养父母呢?
所以文中刘玉芬这样强势不讲理的母亲,到了晚年就是她的苦难生活的开始。
但不管如何,母亲给了我们生命,将我们养育成人,作为子女应该尽到基本地赡养责任,不能对母亲不管不顾。
面对刘玉芬这样的母亲,子女们应该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期待,想想当年母亲养育自己的不易,作为子女应该对她多一点包容,多一点谅解。
刘玉芬是刀子嘴豆腐心,但这样的嘴巴也是很伤人的。
在这里,还是希望刘玉芬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慢慢改正,过好自己的晚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