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用了以后能不能停?
▍胰岛素用了以后能不能停?
治疗性用药不能停,如果在治疗过程中血糖降的太低可以减少注射剂量但不能停药以防反跳。
▍胰岛素用了以后能不能停?
首先要了解为什么用胰岛素,胰岛素的作用机制是什么?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是由于自身胰岛受到破坏,丧失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基本不分泌胰岛素,而目前医学水平没有办法修复胰岛细胞,所以只能靠外源性的胰岛素补充。对于这类患者胰岛素是救命药,是不能停用的,甚至是不能随意更改注射次数(注射次数不同,选择的胰岛素剂型也不同)的,1型糖尿病患者建议坚持选择一天注射4次的强化治疗方案。
2型糖尿病是由于身体肥胖,对自身分泌的胰岛素产生抵抗,或者分泌的胰岛素不够用,血糖过高,反过来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进一步加重胰岛负担,功能越来越差。新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比较肥胖的年轻的患者,如果补充外源性胰岛素,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一天注射4次的方案)2周至3个月,解除高糖毒性,胰岛功能逐渐恢复,胰岛素是可以逐渐减少注射次数,甚至停用的。可根据胰岛恢复情况,改为保留晚上注射一次长效胰岛素,同时结合1~2种口服降糖药,结合饮食控制、运动的治疗方案。甚至直接改为1~2种口服降糖药,结合饮食控制、运动就可以较好地控制血糖。有的甚至不需要注射胰岛素,也不需要用口服降糖药,单纯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就可以较好地控制血糖。
随着2型糖尿病的进展,前期如果没有规范治疗,加之饮食没有控制,运动也比较少,胰岛功能就会越来越差。到了后期,胰岛也基本丧失分泌胰岛素,也要靠补充外源性胰岛素维持血糖稳定。这种情况,胰岛素也是不能停的。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如果怀孕前没有糖尿病,怀孕后血糖升高,需要胰岛素治疗。这些患者在生产结束后,体内各种激素会逐渐平衡,血糖会逐渐稳定。胰岛素是可以停用的。但仍然应该注意饮食控制和加强运动。因为妊娠期间血糖升高,以后得糖尿病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胰岛素用了以后能不能停?
胰岛素用了以后是不会上瘾的,注射胰岛素就想喝水一样,血糖高了就要吃药太高就要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只是一种蛋白质,是不会使人上瘾的。
对于停不停这个问题,针对不同的病人所得的答案是不同的。医生让你停你就停,医生不让你停千万不要停,因为糖尿病是一种持久性疾病(有些不是下面会说到),而且糖尿病的发生是突然的,可能会致命。
糖尿病分四种: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这里只说最常见的两种。
糖尿病的致病原因分三种:一是胰岛素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只产生少量的胰岛素或不产生胰岛素,这种会遗传给后代。二是胰岛素受体受损。(这种非常难治,注射胰岛素都不管用)三是自身胰岛素分泌正常,但因为某些原因如摄糖量突然增加导致胰岛素含量不够而引发糖尿病。
1型糖尿病(致病原因是一)
原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生于各种年龄。起病比较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
2型糖尿病
旧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或成人糖尿病,是代谢性疾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一些病人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得的人很多,只要正常治疗寿命与正常人一样,所以不必害怕糖尿病。
(本人非专业人士,文章仅供参考。图片选自网络,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胰岛素用了以后能不能停?
这两天发生的16岁少年因父母溺爱而死在糖尿病上的事件,再次把胰岛素推向人们的视线。那是不是用了胰岛素,就会产生依赖性呢?
胰岛素是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它不是毒品,不存在成瘾的问题。有些人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乃是病情的需要。
哪些情况下必须长期使用胰岛素?
已确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是不能停用胰岛素的。为什么?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如果不体外注射胰岛素的话,就会引起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进而引发各种如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后果。
对于并发肝肾功能不全,出现肝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或者有其他严重慢性并发症的糖友,为了减少口服降糖药对肝肾的不良影响,应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
对于病程较长、病情较重、每日胰岛素用量较大的患者,或者口服降糖药配以正确的饮食生活方式,血糖仍得不到控制的,由于其自身胰岛功能较差,自身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也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
哪些情况下即使用了胰岛素也可以停用的?
初发的糖尿病人,通过早期实施胰岛素治疗,患者的胰岛功能多得到改善,可以考虑停用胰岛素,改用口服降糖药治疗。
一些在应激情况下(如感染、高烧、手术、妊娠等),血糖显著升高,此时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而在应激状态解除之后,多数病人是可以停用胰岛素的,恢复口服降糖药治疗。
胰岛素治疗存在个体化,每个人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小编想要强调的一点是,除了胰岛素或者降糖药的正确使用外,在日常饮食和生活方式上面一定要有所控制和调整。16岁的少年除了停用胰岛素外,父母还任由他吃喝,最后悲剧酿成,后悔莫及,无不让人惋惜。
▍胰岛素用了以后能不能停?
对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上关于胰岛素起始治疗的推荐,我们来为糖友解答一下哪些情况必须使用胰岛素,哪些情况可以停用胰岛素。
1.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且需终身胰岛素替代治疗。
解答:需使用,不能停。
确诊是1型糖尿病的话,是不能停用胰岛素的,只有出现一段可遇不可求的蜜月期时,可暂不用胰岛素。
2.新发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有明显的高血糖症状、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可首选胰岛素治疗。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和症状得到显著缓解后,再根据病情确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解答:需使用,视情况可停。
如果新发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急性血糖升高或急性并发症时,应该首选使用胰岛素治疗,急性并发症一旦过去,就有可能改为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这是因为2型糖友出现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除了可能存在外界的诱发因素以外,也有可能是因为体内的胰岛功能受到严重的破坏了,因此在急性并发症纠正后,医生一般会再评估一下患者的胰岛功能。
如果患者胰岛功能确实已经不容乐观,建议患者开始胰岛素治疗,如果胰岛功能尚可,且不存在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禁忌证,度过急性期后,完全可以改用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
3.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与1型糖尿病鉴别困难时,可首选胰岛素治疗,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症状得到显著缓解、确定分型后,再根据分型和具体病情制订后续的治疗方案。
解答:视情况使用,可停。
这条的意思是,有些新诊断的糖尿病难以明确分型,即不知道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这时可以先用胰岛素把血糖降下来,然后再根据病情及进一步的检查结果明确鉴定分型,如果可以排除1型糖尿病,就可以停用胰岛素,改为口服降糖药物或生活方式干预控制。
4.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若血糖仍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一般,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仍>7.0%时,即可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
解答:视情况使用,一般不能停。
如果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生活方式控制效果不好,多说明此时2型糖友体内的胰岛功能已经较差,此时需要长期接受胰岛素治疗。当然此种情况下接受胰岛素治疗也不说明病情就加重了,如果没有合并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仍然可以健康生活很多年。
5.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显著下降时,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解答:需使用,可停。
体重明显下降很可能会出现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而胰岛素有促进能量在体内存储的作用,可以增加体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改用胰岛素治疗,等体重达到满意水平,仍可以恢复口服降糖药物。当然,如果体重下降是某些特殊原因所致,比如胰岛功能不好导致(类似1型糖友的情况),很可能仍然需要胰岛素治疗。
6.特殊情况下胰岛素的使用:围手术期、妊娠和感染。
解答:需使用,可停。
糖友如果存在手术前后、妊娠和感染等特殊情况,应该换用胰岛素治疗,等上述情况稳定或结束,仍可以改为口服降糖药物。
7.存在口服药物禁忌时,如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等。
解答:需使用,一般不能停。
如果存在口服降糖药物的禁忌证,需要改用胰岛素治疗。经过治疗,口服降糖药物的禁忌证能够明显改善乃至消除,仍然可以考虑将胰岛素改为口服降糖药物。但有些禁忌证,比如已经出现肝肾功能损害、肾功能衰竭或尿毒症,一般来说很难恢复,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
8.糖尿病妊娠和妊娠糖尿病。
解答:需使用,一般不能停。
多数口服降糖药物都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其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这时候改用胰岛素是最理想的选择。需要根据妊娠结束的身体状况,决定是否可以停用。
以上不难看出,某些情况下糖友是必须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某些情况下不能停,需要长期使用,但有些情况胰岛素是完全可以停用的,比如其中的第2、3、6条。可见,使用胰岛素肯定不会上瘾,导致一旦用上就停不下来,只要病情允许,是可以停用的。
并且,使用胰岛素治疗很可能是绝大多数糖友漫长糖尿病病程最终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也是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发生发展的一个有效手段。使用胰岛素并不一定代表病情加重。
评价“糖友”病情严重程度的标准是看有没有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会影响“糖友”的寿命以及生活质量。就拿1型糖尿病来说,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但这类“糖友”因体型多“苗条”,出现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情况并不多,因此不像2型“糖友”那样容易因心脑血管并发症而死亡。
回答来自头条号糖人健康网,欢迎关注,有问必答!------------------
推荐阅读:
中超联赛出现的问题有人说是因为金元足球惹的祸,真的是这样吗?
下一篇: 骨质疏松患者应该怎样进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