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文武双全能力出众,朱元璋为什么不让他做太子?
▍朱棣文武双全能力出众,朱元璋为什么不让他做太子?
嫡长子继承制,不是你想立谁就立谁。要是能力出众能文能武就可以当太子,大家都觉得自己行,都去争国家岂不乱了套。
▍朱棣文武双全能力出众,朱元璋为什么不让他做太子?
从懂事开始,朱棣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是大哥的臣子。
朱棣刚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朱元璋就已经成为坐拥十万大军的起义军大元帅,控制江左、浙右大片土地。虽然当时东南有张士诚、西面有徐寿辉、北面有刘福通等人领导的反元武装,但朱元璋其实是实力最强的一个。
1364年,朱元璋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之后,他自立为吴王,长子朱标也被立为世子,成为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正是因为这一点,朱棣从记事起就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自己如何努力,最终也只不过是个王爷,未来的皇帝迟早是大哥朱标的,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朱棣一直保持着一个“好儿子”、“好弟弟”的形象,默默接受着命运的安排。
朱棣17岁的时候,朱元璋就带着他们兄弟几个来到安徽凤阳老家祭祖,他亲手为祖先们捧上了一抔土、焚上了一炷香,然后听着父亲讲述他小时候的故事:那个时候家里穷,为了讨一口饱饭,天天和地主家的牛羊为伴,几年下来弄得一身骚腥味,在河里泡一天一夜都挥之不去。朱棣自出生开始就随父亲在马背上南征北战,几次虎口脱险早已把这个17岁的朱棣磨砺得少年老成,听到父亲讲述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年幼的心里慢慢埋下了为天下苍生谋幸福的种子。
可是庶子终归是庶子,朱棣表现得再优秀,也打不破延续了几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
从凤阳回到应天府,朱棣就接到了就藩的命令,他深知这一走将永远脱离了权力中心,胸中纵有万千不甘和怨恨,也丝毫没有发泄之处,因为这就是他的宿命。看着这道冰冷的圣旨、再想想同样雄韬武略的大哥朱标,他没有一丝夺嫡成功的把握,朱棣接受了命运的安排,20岁来到燕京就藩。
身为臣子就理应为君王分忧,朱棣深知父亲大搞分封的用意,就是希望他们兄弟能齐心合力,抵御外敌、拱卫京师,保证朱家能够万世长青。那时候北方少数民族欺负明朝刚刚成立,元朝残存势力大肆在边疆挑起战火,所以朱棣到达燕京之后便开始了一番大动作,他两次亲率大军出击蒙古,招降了北元太尉乃儿不花、生擒大将军索林帖木儿,开创了北方边疆几十年的和平局面。
朱棣在燕京的所作所为不是为夺嫡之路打基础,而是单纯地想做一个好臣子,不负父亲寄予的厚望。
朱棣在32岁到39岁这段时间里,与皇权近在咫尺,但朱元璋的一道遗诏将他炽热的心浇灭。
20岁到燕京就藩,两次北征蒙古打出了大明铁骑的声威,也壮大了自己在军队中的威望,放眼26个兄弟中,有如此赫赫军功的也就朱棣一人。但他明白嫡长子和嫡次子之间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不是单凭文治武功就能把这条鸿沟填平的。
朱棣在燕京做了15年藩王,转眼已经32岁了,按照原先的预想,“燕王”这个爵位要跟随他一辈子。可是转机往往就在一瞬间,这一年太子朱标感染风寒去世了,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朱元璋只能含着泪把苦心栽培半辈子的朱标下葬。
虽然朱元璋的心中满是悲痛,但有些人心中是暗暗窃喜的,其中之一就是朱棣。
之前朱棣对皇权没有任何想法,只是因为大哥朱标尚在,可是现在朱标去世了,嫡长子继承制在他们这一代人里就不再适用,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皇位接班人。而让朱棣真正大喜的不止于此,论军功、论才能、论威望,兄弟里再也没有人能高过他,现在勉强能对朱棣构成威胁的只有两个人,二哥朱樉、三哥朱棡。至于大侄子朱允炆,那个时候才15岁,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怎么能对混迹沙场多年的朱棣产生威胁呢?
朱棣35岁时、二哥朱樉因为疟疾而死,38岁时、三哥朱棡也因病去世。从这时候起,朱棣不仅是皇子中军功之首,更是家族成员里的诸王之首,皇位毫无疑问要落到他的手中。满朝文武是这么看的,朱棣本人也是这么想的。
1398年,气息奄奄的朱元璋躺在床上,弥留之际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口述了一份遗诏,把朱棣的皇帝梦彻底扼杀。
“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
朱元璋临终之前,不仅指定朱允炆做接班人,还给他留下了梅殷、黄子澄、方孝孺、齐泰四人辅佐,丝毫没有念朱棣的半分好。
朱棣似乎更适合做皇位继承人,可朱元璋为什么忽视了他呢?
为皇位继承树起一个标杆。朱元璋是农民出身,最看重的是家人和睦,他不希望后代因为皇位继承问题拼得鱼死网破,所以他必须给后代树立起一个标杆:嫡长子长孙继承制。
其实他也曾想过立朱棣为太子,但如果开了这个先河,恐怕后代会为了皇位掀起一场暗杀嫡长子的大战,所以他才规定嫡长子去世、嫡长孙继承的制度。
“凡天下武官亡没,悉令嫡长子孙袭职位。有故则次嫡承袭。”
说白了,嫡长子一脉享有继承优先权,除非这一脉全部断绝,否则嫡次子、庶子根本没有机会继承。
朱元璋下了一盘棋,朱棣是至关重要的棋子。朱元璋在分封儿子的时候就曾说过,嫡长子“必正储位”,而其余皇子“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国家”。他在这个时候早已规划好了明朝未来的发展方向:嫡长子必须是皇位继承者,拥有控股权;其余皇子分到土地、军队、人口,算是股东。两者的关系就是相互维系、唇亡齿寒,这样才能保证明朝的万世基业。
在这几十个藩王里,实力最强、责任最大的就是朱棣,所以他是坐镇北方最关键的一枚棋子,没有任何人能够胜任这个位置。所以朱棣绝对不能调动。
朱元璋为了保证老朱家的事业确实是费尽心机,可这也苦了朱棣,在边疆浴血奋战这么多年,到头来居然让一个毛头小孩抢了皇位,这份憋屈估计没有人能咽得下去。
不过姜还是老的辣,朱元璋早就料到藩王们会心生不满,所以他在《祖训录》里苦口婆心地劝导:
凡自古亲王居国,其乐甚于天子。何以见之?冠服、宫室、车马、仪仗不亚于天子,而自奉丰厚,政务亦简。若能谨守藩辅之礼,不作非为,乐莫大焉。至如天子总揽万机,晚眠早起,劳心焦思,唯忧天下之难治。此亲王之所以乐于天子也。
朱元璋列举了做藩王的好处,不论是吃穿住行都不比皇帝差,要处理的政务也少得多。自从废除丞相之后,皇帝每天起早贪黑地处理奏折,根本没有一点私人时间,相比较来说还是做个王爷舒服。
▍朱棣文武双全能力出众,朱元璋为什么不让他做太子?
朱元璋有26个儿子,难道只有朱棣是文武双全,能力出众吗?显然并不是这样,朱元璋的儿子普遍还是比较有出息的,所以老朱凭什么就一定要把大位传给朱棣呢?
朱元璋的儿子里,老三晋王朱棡,不光是马皇后正儿八经的儿子,而且也是文武双全,能力出众,被朱元璋安置在山西太原。人家还比朱棣年长,为啥要排在朱棣后面呢?
此外,老十七宁王朱权,15岁就藩大宁。此地位于喜峰口之外,所以十分惊险。而朱权手握8万大军,还有强大的朵颜三卫助阵,所以战功赫赫,与朱棣不相伯仲。
朱元璋的这些儿子中,有九大塞王,他们分别是韩王、沈王、辽王、宁王、齐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安王、秦王、庆王、肃王。这些人全都不是孬种,所以如果论文武双全、能力出众的话,朱元璋有很多选择,未必就一定要选朱棣。
只不过后来是朱棣夺取了天下,所以不管是史书,还是现代人,都会刻意将眼光放到朱棣身上而已。其实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朱棣只是他众多出色儿子里的一个,所以朱元璋不传位给朱棣,就很正常了。
一、朱棣未必就是马皇后所生。
在朱元璋眼中,非常看重自己和马皇后之间的感情。所以他死活都要立朱标为太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朱标是马皇后的长子。
古代十分注重嫡庶之分,明朝就更别提了,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包括朱棣本人也是这么考虑的。所以说朱元璋在立嗣的时候,肯定要考虑马皇后。
而朱棣是马皇后所生吗?这件事还真的存疑。至少有这么两种观点。
第一种:马皇后的第四个儿子。
朱棣常常在人前炫耀:朕高皇后第四子也。这里的高皇后指的就是马皇后。是就是好了,干嘛没事儿就放在嘴边唱呢?生怕人家不知道他是朱元璋的嫡子似的。
此外在《明史》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
这似乎也证明了朱棣是马皇后的儿子,但是除此以外,很难再找到其他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也就是说,这纯粹就是朱棣自己说的。
第二种:碽妃的儿子。
这个碽妃是谁,我们姑且不论,说法有很多种。但是说碽妃是朱棣生母的证据,那可就多了去了,而且都是白纸黑字记载的。
在太常寺官员写的《南京太常寺志》中,就这么记载了明孝陵神位的排列顺序:
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右一位妃生成祖文皇帝,是皆享于陵殿,掌于祠官,三百年来未之有改者。
这里面讲的意思是,马皇后无子,李淑妃生下了朱标、朱樉、朱棡,所以排在左边首位。而碽妃生下了朱棣,所以排在了右边首位。整个明朝近三百年没有改变过这一排列方式。
此外在著名史学家谈迁的《枣林杂俎》中,也曾经有这样一段记载:
孝慈高皇后无子,即懿文太子及秦、晋二王,亦李淑妃产也。
从这一证据中,我们发现马皇后没生儿子,朱标、朱樉和朱棡都是李淑妃所生。由此可见朱棣不是马皇后的儿子。
在李清的《三垣笔记》中,曾经记载钱谦益到明孝陵拜谒的时候,发现《南京太常寺志》里的记载是对的,碽妃的确排在了右边首位。
所以说多方证据证明了一点,朱棣并非是嫡子。他的母亲甚至连李淑妃都算不上,只是碽妃。所以为了表明自己夺位合法,朱棣只好把马皇后拉过来给自己撑场子。
既然朱棣不是马皇后所生,更看重马皇后的朱元璋,为啥要选他做继承人呢?而且朱标作为长子,即使也不是马皇后所生,至少是有很大几率是过继给马皇后的。
二、朱标的表现过分优秀。
朱标几乎是所有皇帝心目中,最理想的皇太子。为啥?因为这孩子不光能力出众,而且对弟弟们实在是太好了。
李世民为啥选李治做接班人?不是说李治能力最强,而是因为李治对兄弟们最仁慈,只有他上台,才能保住李世民的这帮儿子,事实也是如此。
朱标就是这么一个人,每次弟弟们犯了错误,朱标都主动站出来为弟弟们求情。所以朱元璋对朱标的这一行为实在是太满意了。
我们要记住,朱元璋是个对外姓人心狠手辣,但是对儿子们非常好的人。他把二十多个儿子都封为藩王,就是为了让儿子们都过上皇帝一般的日子。
所以说朱元璋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必然是要考虑这个接班人能否继续保证老朱家的孩子过上皇帝一般的日子。
除了对弟弟们好,朱标这个人文化水平也很高。朱元璋知道自己吃了从小不读书的亏,所以重点培养朱标,使得朱标成为了很有治国水平的皇子。
朱元璋外出度假的时候,朝中大小事务,全部都是朱标来主持。可以说朱标已经有了把控全局的能力,因此朱元璋不选他又该选谁呢?
老朱就是把朱棣当藩王来培养的。
老朱的安排,其实心思就很明显了,他重点培养朱棣的作战能力,其实就是为了让朱棣在边疆给大明朝戍边。朱棣本人最出色的地方,也只是在军事方面而已。
这一点跟其他八位塞王是没什么区别的,既然只是把你当普通藩王来培养,又怎么可能让你继承皇位呢?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
▍朱棣文武双全能力出众,朱元璋为什么不让他做太子?
主要两方面原因。
一是朱元璋要维护嫡长子继承制度。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立《皇明祖训》。
其中有一条,规定的很清楚:只有皇帝没儿子的情况下,才能兄终弟及。而且候选人还必须是嫡出才有继承权。庶出,即便是庶长子,也没有继承权。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毋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
关于朱元璋为什么要定这条祖训,原因不得而知。但从史料记载中,朱元璋多次批评元朝兄终弟及传统来看。估计是他吸取了元朝享国不到百年的教训,想把明朝继承人问题简单化,避免明朝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像元朝那样,也打来打去。空耗国力。
而也正是因此,朱元璋才会打一开始就把朱标立为继承人,并在族谱字辈里,明确规定了太子位下、秦王位下、燕王位下等诸王子孙的名字,明确区分开大宗、小宗,以及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
让其它儿子安心做小宗,安心辅佐大哥朱标一脉就好,勿有非分之想。
简言之,在朱元璋看来,自己百年后,只要朱标还有儿子,继位人必须是“朱允某”。
皇位也只能在朱标后裔中间代代相传。
大义名分,单从字谱上就已经定下了。
当然,朱允炆也不是朱标的嫡长子。
朱允炆的妈妈在生他时,还只是妾。
而所谓的嫡子,必须是在其母被封为正室后所生的儿子。
因此从制度上讲,朱允炆的嫡子身份也不是很名正言顺。
朱允熥明显就比他更名正言顺。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
朱允炆不是嫡长子,朱棣就是吗?
朱棣生母是不是马皇后,是不是嫡子,一直就存疑。
况且朱标去世时,老二秦王,老三晋王也都还活着。
就算朱元璋要立儿子为诸君,也该按顺序排下来,先秦王,再晋王,最后才轮到朱棣。
朱元璋怎么可能跳过老二、老三,直接扶正老四呢?
那会惹出事来的。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要说了。
秦王、晋王都劣迹斑斑,朱棣的综合素质远强于他的两个哥哥。
而且秦王、晋王不也死在朱元璋前面了吗?
既然前面当哥哥的都死了,朱棣完全可以继位了呀?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秦王、晋王确实劣迹斑斑,不如朱棣。
但立长和立贤,向来是个麻烦的抉择。
谁年长,一眼就看得出。
而谁贤,是很难判断的。
这就好比说:123456789。
让你找出最大的数字,你一眼就看得出来。
但让你找最有特点的数字,你就犯难了。
诚然,朱棣是要比秦王、晋王优秀。
可“选贤而不选长”的先例,朱元璋不能开。
否则他自己立的祖训,自己不遵守。后世子孙还会遵守?
如果后世子孙在选贤、选长问题上扯皮,那明朝岂不是要重蹈元朝覆辙了?
再说秦王、晋王去世时间的问题。
秦王、晋王虽然也死在朱元璋之前。
但他们分别去世于1395年和1398年。
而朱标早在1392年就去世了。
朱元璋又没开天眼,他哪里知道秦王、晋王啥时候死?
难道朱元璋为了扶正朱棣,要等到老二、老三都去世了才立储君吗?
就算朱元璋知道,秦王三年后死,晋王六年后死,他可能为了扶正朱棣,等六年?
不可能的。
前面强调了,朱元璋吸取元朝教训,对继承人问题非常看重。
他在继承人问题上,是不愿意磨蹭的。
明朝还没建立时,他就扶正朱标。
朱标一死,他就马上扶正朱允炆。
这已经表明了他在这件事的态度。
诸君人选必须明确,避免任何人借皇位问题搅乱朝纲!
至于朱棣,要怪就只能怪他是老四。他只有是老二,才有与朱允炆竞争的机会。
第二个原因,朱元璋在世时,朱允炆和朱棣的素质差距,在朱元璋眼里,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么大。
我们现在觉得朱允炆烂泥扶不上墙。
我们现在夸赞朱棣是“永乐大帝”。
那是建立在朱允炆被朱棣打败,朱棣靖难成功后,六下西洋,五伐北元的基础之上。
朱元璋还活着时,朱棣并没有显示出千古一帝的素质。朱允炆表现得也没那么糟糕。
至少在朱元璋看来,朱允炆并不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废材。朱棣也不是什么文武双全能力出众的千古一帝。
他根本没有必要为了扶正朱棣,毁掉自己定下的祖训。
因为众所周知,朱元璋是开局一个碗,靠着今天网文小说都不敢写的剧情,完成了自己的人生逆袭。
所以在他的眼里,自己儿孙没啥区别,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皇子、皇孙。
就算有区别,也只是70分与60分的区别。
如果大明有千古一帝,在朱元璋看来,也是他自己。
别人都不够格。
朱标也好,朱棣也罢,跟自己比,都远远比不上。都只是守成之君罢了。
而既然只是挑选守成之君,那候选人的综合素质就不是考量的关键因素。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你白手起家,凭本事创立了一家市值千亿的行业龙头企业。
你经历了所有大风大浪。你觉得自己吃的盐比儿孙吃的饭都多。
你还能正眼瞧自己的儿子?
或许,你偶尔会感触,那个四儿子好像确实不错哟。很多方面很像自己。将来必然会有一番作为。
但你的感触,也就仅此而已了。
你不会觉得四儿子比自己优秀。
你不想让四儿子接班,想让素质没那么优秀的大孙子接班,你不会担心四儿子在自己死后造反上位,忤逆自己的遗嘱。
你心里想的肯定是:给老四熊心豹子胆,他也不敢忤逆我的“祖训”。
朱元璋当时的心态,也是如此。
单从他把《皇明祖训》写的那么详细,就能明显看出,他为了朱标一系能世代传承,堪称是事无巨细。把一个创始人,一个爷爷该做的工作,都做了。
在他看来,自己已经把戏台搭好,朱允炆接自己班,直接上台唱戏就好了。不会有问题。
只不过,朱元璋千算万算,他就是没算到朱允炆是个阿斗。
大一统王朝的皇帝被藩王赶下了皇位,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小概率事件,竟然会出现在自己亲自挑选的继承人身上。
这种事,发生的概率太小,估计朱元璋也没有想到。
▍朱棣文武双全能力出众,朱元璋为什么不让他做太子?
很明显,朱元璋被绑架了。因此,即使老朱非常欣赏四儿子朱棣(朱元璋曾经说过“棣儿类我”),他也不能立他为太子。
那么,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能够绑架明太祖朱元璋呢?
其实,绑架朱元璋的不是某个人或群体,而是一套制度——“嫡长子继承制”的制度。
说道“嫡长子继承制”,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很多人不理解,为啥古代君主在明知道嫡长子不是最优继承人的情况下,依旧要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呢?唯才是举,立贤不立长,不香吗?
之前的上古时期,部落联盟执行的是“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也就是作为领导的哥哥死了,从同辈的兄弟中推选出一个继承人,这就有点儿“唯才是举”的意思了。
这时候,你可能想不通,“兄终弟及,唯才是举”这么先进的制度为什么没有执行下去,反而改用“嫡长子继承制”呢?你不能保证每个嫡长子都是贤君吧,万一出现个笨蛋怎么办?
其实,在中国古代的奴隶制时期,继承制度是唯才是举的,到了周代,才出现的“嫡长子继承制”。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很明显,唯才是举的制度对组织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啊?为啥历史发展了,制度反而“倒退”了呢?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还真不一定。
上古的部落时期,社会生产力非常低,物质贫瘠,所以,部落中首领的待遇与普通人其实差别并不大,无非就是能多吃点,多得些战利品。
不仅如此,到了打仗的时候,首领还躲在后面指挥别人,必须带头冲锋陷阵,很容易英年早逝。
这是因为大家推选你当领导,你就得承担起首领的责任。遇到事必须身先士卒,大家才服从你。
所以,上古时期的首领既没有多少富贵可以享受,打仗还得向前冲,着实不是一件人人愿意干的差事。所以,必须得赋予他最高的特权,一切事务都由首领做最后的定夺。
事无巨细,都需要首领来亲自定夺,打起仗来,首领还得带着大家往前冲。这样一来,首领对接任者的要求必须是“即插即用”,因为没有条件和时间慢慢地让接班人学习和适应。所以,部落选择首领都得唯贤是举,“兄终弟及”的制度才能够被执行下去。
尧、舜、禹的禅让美谈,正是这样才产生的。
然而,到了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工具以及耕作技术的改进,农业生产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首领需要管理的人口和资源,已经与上古时期不可同日而语了。所以,首领就需要大量的帮手来帮助自己管理国家。
首领凡事都不用自己亲力亲为了,更重要的是,他可以享受比普通人多得多的资源。有了自行运转的政治,“父死子继”就成为了必然趋势。因为,“让自己的权力和财富延续下去”是人的基因本能。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到了商周以后,再没有出现尧、舜、禹这样让贤的君王的原因所在。这时候,你就算把尧舜禹穿越过来当王,他们也会将统治权传给自己的儿子,不会让贤了。
因为人都是自私的,占有欲人人皆有,这是基因为了保护自己所产生的本能。
为什么天下父母大多数都会无条件的为子女付出一切?甚至有些父母在生死关头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全孩子。这都是基因为了“延续自己”做出的本能反应。
兄终弟及发展到父死子继,还有重要的一点:两代人的年龄有一定的差距,新的首领不会短时间就死了,权力转移的频率降低确保了政治的稳定。因为组织越大,政权的稳定性就越重要。什么组织,它三天就换一个领导,也很难出业绩。
明白了这些,你就明白了,只要条件成熟,古代“兄终弟及”的继承制,最终必然会走向“父死子继”的世袭制。
“父死子继”很好理解,但君主的儿子那么多,从里面选择一个最贤能的不行吗?干嘛非得要嫡长子才能继承王位呢?
是啊,万一嫡长子要是一个笨蛋,该怎么办呢?
怎么办?即使他是个笨蛋,也必须是他来继承。
为什么呢?
因为君王的儿子可能有很多,但嫡长子却只有一个,“嫡长子继承制”要的就是嫡长子身上的这一个唯一性。
“唯贤是举”,听起来很美好。但是在古代,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这是因为,“贤”是一个很难量化的标准,只能凭借个人的主观判断。
通常,皇子们的背后都会有政治势力支持,在古代不那么透明的制度中,他所谓的贤能,很可能是被人给包装出来的。
他觉得十四皇子贤能,你可能觉得八皇子贤能,而我则觉得四皇子贤能。大家各执己见,谁也不会服谁,因为这场政治风险投资是场零和博弈。君王在时,各方势力就已经明争暗斗,君王死后,在权力的真空下就会演变成战争,最后谁的枪杆子硬,江山就是谁的。
这样内斗的场景,不是统治者想看到的。所以,为了政权的稳定,他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必须找出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而且在这标准下的继承人必须只有一个。这个规则一旦被确定下来,就比较容易贯彻,谁也不用争抢。
嫡长子就是这个可量化的标准,确定继承人唯一性的标准,它代表了程序正义。
何为程序正义?
程序正义是一个法学概念,我们都听说一句话叫“正义不仅应该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就是“程序正义”的概念。
简单来说,就是司法判决,不但要追求结果正义,最重要的是确保审判过程是公正的。有时甚至结果存在争议,也要保证程序的公正。
比如,我们在医院抓住了一个偷农民救命钱的小偷,我们心想,偷人家救命的钱,这小偷简直是丧尽天良,必须揍他一顿才能解心头之恨。
心怀正义的我们,很乐意揍小偷一顿,甚至直接将他打死。
然而,我们追求的这个结果正义,并不符合法律的程序正义。因为,在程序正义下,即便这个小偷被抓了现行,法律也要保证他的人权。不能打他,也不能骂他,在他接受法律审判前,他都是受保护的“犯罪嫌疑人”,而不是罪犯。
法律为什么要保证程序正义呢?
耶鲁法学院著名的程序法教授罗伯特·科弗(Robert Cover),讲过一个正义女神的神话故事:
话说,天上的众神之间由于纠纷冲突不断,眼看就要导致天下大乱。为了避免世界的混乱,必须有人出来调解纠纷,裁判纠纷。
那么,谁能保证自己是公正的一方,出面来裁判纠纷,恢复秩序呢?
这时候,一位女神挺身而出,她拿出一块布,蒙在自己眼睛上,说:我来!
大家都同意了,因为她蒙了眼睛,看不见纠纷双方的样子和身份,就能够秉公裁断了。
所以,科弗教授说了一句名言:“程序正义,就是正义女神的蒙眼布。”
在成熟的法制社会中,程序正义是高过结果正义的。
为什么一定要保证程序正义呢?
因为结果正义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每个人的立场各不相同,眼中的“正义”就不同。比如对于我们来说,结果正义就是群殴,或者当场打死那个小偷。但是对于那个小偷来说呢,他的结果正义是自己逍遥法外。
假如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所相信的结果正义,比其他人的结果正义更正确的话,那唯一贯彻这种“正义”的办法只能是暴力。
最终,我们的社会将充满私刑:谁拳头硬,谁就能代表正义;谁有枪,谁武力强大,谁的实力强,谁就能贯彻自己所相信的正义。这个社会就会充满暴力,毫无秩序可言了。
嫡长子继承制,就代表着程序正义。所以,古代的皇帝都会严格执行这样的制度,破坏程序这正义的朝代,都会受到惩罚,产生祸乱。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发动政变夺权,破坏了程序正义。
李世民在晚年的时候,四儿子李泰学习他跟太子李承乾(嫡长子)争夺皇位,李承乾怕丢掉继承权暗杀李泰失败后,就顺势发动了政变,企图让李世民退位。还好姜还是老的辣,李世民及时发现,一气之下什么太子、四子,统统剥夺了继承权,最后把皇位给了最年轻、最老实、从不结党营私的小儿子李治。
再后来,因为李世民领头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的程序正义,他的子孙们在争夺皇位上也就没有顾忌了,经常发动政变争抢皇位。你不服怎么着?咱们英明神武的太宗皇帝他老人家,当年也是这么干的。
你看,不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大唐政治的混乱就摆在眼前,朱元璋几经生死才好不容易得到的江山,岂能容忍自己在选择继承人上为大明帝国埋雷?
END
本文为“达文有话说”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