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篡位后周登基,为何后周朝廷老老实实,没有人起兵反对他?
▍赵匡胤篡位后周登基,为何后周朝廷老老实实,没有人起兵反对他?
岂止是后周遗臣老老实实?后梁灭亡后,后梁遗臣同样老老实实,后唐灭亡后,后唐遗臣同样老老实实,后晋灭亡后,后晋遗臣也同样老老实实,后汉灭亡后,后汉遗臣还是同样老老实实!赵匡胤篡夺后周政权后,除了极少数和赵匡胤一样有野心的武将以外,后周朝廷的遗臣也同样老老实实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二。
首先是五代诸政权皆是由军阀转换而来的。
军阀们唯武是从,一有机会就会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旧主取而代之。
因此,这些政权都难以真正得到巩固,危机四伏是那些朝代的特色。
短短五十三年里,五代诸政权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平均每个朝代只有十年左右的寿命。所以,那个时代的人们早就对王朝的迅速更迭习以为常了!
其次,也正是因为王朝的更迭过于迅速,导致臣民对王朝普遍缺忠诚度,因而才会出现冯道这样朝秦暮楚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冯道非但不以为耻,反而还得意洋洋地自称是“长乐老”!而且他所投靠的新政权,好像也不认为冯道的行为有什么问题,无不对其委以重任。
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五代诸政权对臣子的道德标准下降啦!只要愿意为我效劳就行,其他的就不管了。
其实,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
因为尽管前政权灭亡了,但是其遗存势力却依然盘根错节,所以只有利用前政权的遗臣,才能迅速稳定局势。
遗臣们呢?既然普遍缺乏忠心,自然也就不会真正留恋前朝了。而赵匡胤呢?
又非常注重笼络人心,一贯善于使用软硬两种手段稳固政权。因此,就是还有个别人怀恋周世宗柴荣,也掀不起什么太大的风浪来了。
这就是赵匡胤篡位以后,包括宰相范质、王溥在内的,后周朝廷遗臣同样老老实实的原因,当然并不包括拥兵自重的武将。事实上,一些有野心的武将也曾经起兵,或试图起兵反对赵匡胤,但却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而这,就是北宋王朝崇文抑武的诱因!
▍赵匡胤篡位后周登基,为何后周朝廷老老实实,没有人起兵反对他?
有人起兵反抗的,而且是两支劲旅。
赵匡胤黄袍加身能够成功,是因为他手中握有后周实力最强的一支军队,即中央军——禁军。注意是后周军队中的一支,除此以外后周还有两支军队可以相抗衡的是:一支是负责镇守山西由昭义军节度使李筠所掌握,用来防备北汉和大辽的;另一支是负责镇守淮南由义成军节度使李重进所掌握,用来防备南唐的。
赵匡胤黄袍加身得手,摆平后周小皇帝柴宗训后,剩下的就是理顺京城外的原后周军事力量了。拳头硬的就是李筠和李重进,而这二人又是后周的忠臣,他们暗中联合起来要恢复后周。老赵对此二人采取分别对待办法处理,对李筠是拉,对李重进是打。
开始,这二人表面都是臣服的,背后却暗中联手要赵匡胤的命,他们还借北汉力量,打算一起反攻赵。可是上苍保佑了赵匡胤,一是李筠与北汉有矛盾,尿不到一个壶里;二是李筠与李重进约好一起开打,结果李重进中了赵匡胤的离间计,耽误了一下。等李重进反应过来,策马上阵时,李筠已经被老赵搞掉了。不过,李重进还是一条硬汉,兵败扬州城下,宁死不屈,带着全家自焚了。
▍赵匡胤篡位后周登基,为何后周朝廷老老实实,没有人起兵反对他?
怎么会没有人反抗他?
柴荣在世时,后周分别由十几个节度使共同管辖。自唐朝开始节度使最为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虽然后周初年,太祖郭威削弱了一些心怀不轨的节度使的势力,但是节度使还是有一些实力的,一有机会就会冒出来兴风作浪。
赵匡胤本人也是节度使,陈桥兵变之时,谋士赵普就已经提醒过他,要小心其他割据一方的节度使生变。
赵匡胤谋权篡位之后,立即就冒出了两个节度使进行反抗。分别为李筠,李重进。
一、勾结北汉,却无作战计划的李筠叛乱
(1)李筠叛乱起因经过
李筠,后周太原人,个人武力强大,擅长骑射。先后担任后唐的控鹤指挥使,后汉博州刺史,后周先锋指挥使,昭义军节度使。昭义军节度使统辖着后周潞州,泽州,沁州三州之地,治所在战略要地潞州,如果潞州有失,北宋危险。相当于李筠掐着北宋赵匡胤的命根子。
李筠的反叛可以称得上是一时兴起。
赵匡胤谋权篡位之后,为了防止各地节度使搞事情,于是对节度使采取安抚的政策,对于李筠,是加封为中书令。
但是李筠对于赵匡胤的安排却不是很感冒,当赵匡胤派来的使者到达李筠的治所时,李筠竟然想将其拒之门外。在左右心腹的努力劝谏之下,才勉强同意接见使者。
可是在接见使者的途中,李筠又闹出幺蛾子,他竟然将周太祖郭威的画像挂出来,并且痛哭不已。这样想一出是一出的举动让他的心腹手下们猝不及防,连忙向赵匡胤的使者解释:“李筠这是在撒酒疯,希望不要怪罪他。”
这件事被与后周有矛盾的北汉皇帝刘钧听说了,刘钧立即私下里联系李筠,共同起兵讨伐赵匡胤,李筠欣然答应。
这件事被赵匡胤知道了,赵匡胤派遣使者,对李筠说:“我以前不是皇帝的时候,随便你怎么做,我现在当了皇帝了,你能不能给我一点面子,稍稍的迁就我一下。”
李筠一听,便知道自己的谋划被泄露了。
960年4月,李筠广发檄文,列出赵匡胤的罪过。接着派出使者出使北汉,请求北汉出兵援助,正式宣布起兵。
(2)赵匡胤的应对手段与作战过程
当李筠造反的消息传到朝廷的时候,赵匡胤为了防止天下动摇,立即做出决断,在以稳定后方,保证军粮的基础上。以石守信,高怀德所带领的西路军主攻,又派遣东路军助攻,北路西北路军牵制。东西夹攻,一战而下。
五月初五,李筠在长平被击败,被斩首三千余人。
5月19日,赵匡胤宣布御驾亲征,5月28日到达怀州,大军进入太行山时,由于山路狭窄崎岖,而且很多石头,行军速度大大下降。赵匡胤亲自下马,托举石头填平山路,将领们纷纷效仿,当日就将山路填平。
29日,赵匡胤与石守信,高怀德的军队会师。在泽州之南再一次击败李筠,斩杀李筠三万余人,北汉援兵中投降的数千人也被斩杀。
李筠退守泽州,宋军围攻泽州城,六月初一,赵匡胤亲自上阵督军,但泽州城防御坚固,久攻不下。
6月12日,泽州城破在即,李筠小妾劝说他立即带着部下突围前往河东求援。但是有人劝说他,如果你出城之后,跟随的士兵劫持了你投降,那么后悔也来不及了。李筠举棋不定,最终没有选择突围。
6月13日,赵匡胤采纳控鹤左厢都校马全义的建议。亲自上阵,带领士兵攻打城池。马全义身先士卒,第一个登上城墙,被敌军的箭矢贯穿着手臂,拔下箭矢之后继续作战。士气大振,成功攻破泽州城。
李筠投入火海自尽,宣告李筠叛乱被平定。
(3)李筠在叛乱中所犯下的两个致命性的错误,让自己万劫不复
第一个错误是没有成熟的作战战略。李筠的起兵是一时的激愤。他错误地认为,北宋的臣子都是后周的旧臣,人心还是在后周,如果他起兵,必定很多人响应。因此没有采纳他的从事闾丘仲卿所提出的一个相对成熟的战略。
第二个错误,他没有维持好与北汉的联盟关系。北汉一向与后周有着巨大的矛盾,而曾经北汉皇帝刘钧与李筠会军之时,李筠居然当着北汉皇帝的面大谈特谈后周皇帝对他的恩情,并表示为后周皇帝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这样的言论让北汉皇帝内心不满,后期派来的援兵也是消极对待。
二、与赵匡胤积怨已久,造反前犹豫不定,造反时孤立无援的李重进叛乱
(1)李重进叛乱的起因经过
李重进,后周淮南道节度使,后周太祖郭威的外甥,占据着在经济上有的重要战略意义却在地形上易攻难守的淮南地区。
李重进最开始与赵匡胤一起在后周共掌兵权。李重进之所以要起兵反抗北宋,一方面是对于赵匡胤谋权篡位的不满。另一方面则是赵匡胤对他不信任的表现,导致了他心中充满疑虑。
李重进与赵匡胤同殿为臣之时,就已经有着些许摩擦矛盾。赵匡胤谋权篡位之后,李重进心中慌乱,害怕赵匡胤清算旧账。而且赵匡胤之后的行为也加重了他心中的忧虑。赵匡胤上位,就剥夺了李重进都指挥使一职。
为了打消赵匡胤对他的忌惮。李重进选择申请入朝觐见,可是赵匡胤却拒绝了他,不久,又将镇守淮南的他调任到青州。
李重进不敢再期待赵匡胤会对他心慈手软,于是暗中召集亡命之徒,准备起兵。
这时正是李筠起兵之日,李重进知道仅凭着自己数千人的实力,想要成功地造反,是绝对不可能的。于是他定下了北结李筠,南联南唐的计划,期望能够南北夹击赵匡胤获得成功。
李重进派遣自己亲近的手下翟守珣前往潞州联合李筠,但他不知道的是翟守珣早年间就与赵匡胤结识。翟守珣在路过开封之时,秘密求见赵匡胤,并将李重进想要叛乱的情况告诉了赵匡胤。
赵匡胤为了防止两地同时作乱,一方面给翟守珣升官加爵,让他劝说李重进晚一些起兵,另一方面则是放出消息要给李重进丹书铁券来缓解李重进的疑虑。李重进居然真的中计没有起兵,这就让赵匡胤赢得了时间,在他平定了李筠叛乱之后,立即出手来收拾李重进。
960年9月11日,李重进被赵匡胤迁为平卢节度使,又过了两天,赵匡胤又派使者将丹书铁券赐给李重进。李重进被这种缓兵之计搞得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赵匡胤到底想要做什么。但是他还是在加紧准备武器,同时派使者到南唐请求结盟。意想不到的是,南唐国主李景以李重进实力弱小的原因拒绝了联盟。
(2)赵匡胤平定李重进叛乱的作战过程。
李重进想要北结李筠,南联南唐的计划因为李筠叛乱已经被平定,南唐拒绝的原因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李重进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状态,与此同时,延州都监,右屯卫将军安友规预感到李重进即将造反,于是立即逃走。李重进害怕手底下的诸位将领叛离,居然将数十位军官给囚禁了,之后一怒之下更是将他们给杀死。这下子可真的是孤军奋战了。
960年9月22日,赵匡胤起兵讨伐李重进,赵匡胤再一次御驾亲征。11月11日,扬州城无险可守,轻松地被攻破。李重进一族纵火自焚而亡。
至此宣告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的内部叛乱结束。
▍赵匡胤篡位后周登基,为何后周朝廷老老实实,没有人起兵反对他?
正因为后周无能人,能与赵匡胤抗衡,所以赵匡胤才能顺利登基,即使想起兵反对他,能反起来吗?
不过,赵匡胤还是有远见的皇帝,对后周的后代安排很妥当,让人佩服!
▍赵匡胤篡位后周登基,为何后周朝廷老老实实,没有人起兵反对他?
赵匡胤陈桥兵变篡夺皇位,后周的遗老遗少还真的没有人起兵反抗,大宋王朝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取代了后周王朝,成为中原正统。因而,赵匡胤迅速腾出精力,扫灭五代狼烟。
那么,后周为何就没有人敢与赵匡胤作对,难道柴荣领导能力、为人处世太差,手底下没有一个死忠吗?
制造舆论,篡位变成了禅让,赵匡胤的地位合法化
《宋史·太祖本纪》记载,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柴荣北征契丹,平定瓦桥关(今雄州)关南之后,继续北行。“世宗在道,阅四方文书,得韦囊,中有木三尺余,题云「点检作天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柴荣行军途中,批阅各方送达的文书,文书中夹着一个布袋子,袋子中有一块三尺多长的木简,上面写着点检要做皇帝。
点检,是后周时期的一个官职,全称是“殿前都点检”。显德二年时,柴荣招募死士充实禁军,称之为“强人”。后来,又在禁军中挑选武艺超群的充任殿前侍卫﹐叫做“殿前军”,设置殿前都点检正副各一,位置高于殿前马步军都指挥使和侍卫亲军。殿前军经过严格挑选,战斗力极强,因而,殿前都点检位高权重,必须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担任这个职务。
《宋史》说,柴世宗看到这块竹简后,感到十分诧异,大概也生了疑心。不久,柴荣在征战途中病倒而率师回到汴京。回到京城,柴荣便立即撤掉了殿前都点检张永德,“拜太祖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
《宋史》的这一笔记载,出自《旧五代史》。但是,柴世宗所得的那块木简上面只有三个字“点检做”,“做”什么呢?《旧五代史》是赵匡胤诏令修撰的,“点检做”后面没有“天子”二字,是因为要避讳,凡是涉及到赵匡胤的,后周之前写成“今上”,之后就只有一个字“上”。同时,当时的“天子”是柴荣,赵匡胤避去了后周天子。不管怎样,这则所谓的“记载”就是赵匡胤诏令杜撰的。
为何说这则记载是赵匡胤杜撰的呢?这就不得不提一提《推背图》了。岳珂《桯史》中说,宋太祖时,民间盛传《推背图》,泄露下一任谁做皇帝的“天机”,朝廷屡禁不止。赵普出主意,制造假书,让那些“预言”失灵,自然就不会有人相信而不再流传了。
岳珂的这一说,也非常值得怀疑,《推背图》不是随时可以应验的,需要几十年后才能知道“预言”是否准确。即便篡改,依然还是“预言”,还是会有人持书观望,“应谶者”同样会如赵匡胤那样心怀异志。
其实,《推背图》是宋太祖伪造的,说是唐代就有,其实最早记载这部所谓奇书的就是《宋史》。宋太祖在位时,流传着这样一条《推背图》“预言”,说的是“此帝出身在冀州,开口张弓左右边。自然穆穆乾坤大,敢将火镜照心悬。”
这则所谓的“预言”明显是一个“萝卜坑”,完全按照赵匡胤量身打造。这其中隐藏了赵匡胤父亲的名讳“弘”,“火镜”则出自赵匡胤的《咏日》诗:“须臾捧出大金盘,赶散残星与明月”,火镜就是宋朝的国运火德王运,赵匡胤把自己比作太阳,太阳又像是一个大金盘,就是“火镜”。
陈桥兵变是有预谋的,想必赵匡胤早就准备好了舆论工具。所以,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也就是黄袍加身后的第三个月,赵匡胤就宣布赵宋是“火德王运”,合当取代后周,柴世宗“禅位”是符合天意的。这是古代皇帝最擅长的伎俩,也是最能蒙蔽世人的鬼把戏,谁又敢违抗“天命”?何况,柴世宗果真是在病死之前,以赵匡胤取代了张永德,“点检”果然做了天子。
所以,《旧五代史·后周世宗本纪》中说:“明年春,果自此职以副人望,则‘点检做’之言乃神符也。”赵匡胤做天子是“天命”,在那个时代,谁又敢违抗“天命”呢?
但是,细读历史,却又有一处可疑:张永德被撤职,赵匡胤做“点检”,大有可疑之处。
柴荣根本就没有禅让皇位,撤换张永德不是一个皇帝该出的昏招
显德六年六月癸巳,也就是959年7月27日阴历六月十九日,柴世宗病死。柴荣五月初一“驻跸于瓦桥关”,“壬午,车驾发雄州,还京”,五月初八因病从雄州起驾,五月三十日回到京师。柴荣自知病重,提前安排后事,先封柴宗训生母宣懿符皇后之妹,也就是柴宗训的养母为皇后,又“以皇长子宗训为特进左卫上将军,封梁王;以第二子宗让为左骁 卫上将军,封燕国公”。
柴荣这样的安排,已经十分明确地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柴宗训,所以,柴荣病死的第二天便“宣遗制,梁王于柩前即皇帝位”。如此,“点检做天子”的谎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薛居正虽然是在诏令之下修撰《旧五代史》,但却以这样的“春秋笔法”透露了历史真相,“点检做天子”。
柴荣不可能把皇位传给赵匡胤,黄袍加身就是有预谋的篡位。这其中,就包括了撤换张永德。张永德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女婿,驸马都尉。《却扫篇》中,有一条这样的记载,说柴世宗在瓦桥关得病后返京,在澶州迟滞不行,朝臣纷纷前往探视。然而,柴荣不见任何人,“虽宰辅近臣问疾者皆莫得见”。但是,张永德却“以亲故,独得至卧内”。
群臣知道张永德能在世宗面前说上话,便请他劝说皇帝尽早回京,柴荣采纳了建议,当天就起驾回京。回到汴京不久,柴荣便病死了。假如说“点检做天子”真有其事而扯了张永德,那么,柴荣为何就不怀疑赵匡胤了呢?不如取消“点检”这个职务一了百了。
北宋陶岳收集五代资料,经过考证写了一部《五代史补》,在这部史书中,却有这样的记载:“(世宗)自瓦桥关回戈,未到关而晏驾,计在位止及五年余六个月。”假如按照这一说法,柴世宗撤去张永德的军职,以赵匡胤替代就非常值得怀疑了。恐怕,这又是赵匡胤篡位阴谋的一部分吧。
尽管《五代史补》的记载值得商榷,但是,一代雄主柴世宗绝不可能撤换张永德,柴宗训年幼,不正需要这样的亲戚辅佐吗?
赵匡胤高度涉嫌从中作梗,剥夺了张永德的军职,自己做殿前军都点检,给黄袍加身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也为“天命”制造了舆论。柴宗训失去了最强力的支持,后周的最高军权落到了赵匡胤的手中,即便是遗老遗少有反抗之心,却因为没有军队而有心无力了。
何况,柴荣留下的孤儿寡母又如何撑得起大局呢?
柴宗训母子
赵匡胤父子曾同掌禁军,军中势力根深蒂固
柴荣是后周太祖郭威皇后柴氏的侄子,郭威的亲生儿子全部被后汉刘承祐所杀,便收柴荣为养子,继承了后周皇位。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原本是后唐禁军统领,刘知远称帝后,因作战勇猛而升任护圣都指挥使。郭威反叛后汉并取而代之,赵弘殷任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又因军功升任检校司徒, 封爵天水县男,“与太祖分典禁兵,一时荣之”。
父子二人同时掌管禁军,确实够得上“一时之荣”,这是后周显德三年的事。可见,柴荣在继承养父皇位的同时,也全盘继承了所有的规制,对赵匡胤一家颇为倚重,军权逐渐落入赵氏之手。这是柴荣的厚道之处,也是当时局势的需要。内部不折腾,却因此为后来的历史埋下了伏笔。
赵匡胤生于后唐天成二年(927年),恐怕一直跟随父亲辗转于后唐、后汉、后周。但是,《宋史·太祖本纪》中却有这样的记载:“汉初,漫游无所遇,舍襄阳僧寺,有老僧善术数,顾曰:「吾厚赆汝,北徃则有遇矣。」会周祖以枢密使征李守真(贞),应募居帐下。”这一则记载,分明说的是赵匡胤不是靠祖荫军功而建立功业的,而是自己打拼的结果。
赵匡胤父子作战勇猛,是五代纷争时期最可倚重的势力,逐渐掌控军队也是势所必然。因此,也为黄袍加身埋下了隐患。
此处,还得说说柴荣以赵匡胤取代张永德这笔糊涂账。以《旧五代史》的记载,柴荣在瓦桥关养病时,只有张永德能以内亲的身份到柴荣病榻前探视,假如赵匡胤要假传圣旨剥夺其兵权,几乎做不到。因而,这其中恐怕有两种可能,导致柴荣临死前把兵权交给了赵匡胤。
其一,柴荣不认可张永德的能力,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难保幼主柴宗训坐稳江山。《却扫篇》中说,张永德在大臣们的鼓动下去劝说柴荣回京,柴荣一眼就看出这不是他的主意。但迫于“中外汹惧”的局势,便叹了一口气说:“吾固知汝必为人所教,独不喻吾意哉!然观汝之穷薄,恶足当此!”
这则记载虽然是宋人给自己的太祖皇帝脸上抹粉,但也符合当时的情况,其中恐怕还隐藏着柴荣“托孤”的蛛丝马迹。张永德能力不够,只听信大臣的而不懂柴荣之意,如何能保大周江山?所以,撤掉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是托孤。柴宗训按照“遗制”继位,以赵匡胤统军保驾,赵匡胤充其量就是个托孤大臣。柴荣病重时确实曾经托孤,宰相范质就是托孤大臣之一。然而,史书中为何没有赵匡胤是顾命大臣呢?赵匡胤下诏修撰的《旧五代史》若是记载了柴荣托孤赵匡胤,又何来“点检做天子”呢?
其二,不排除赵匡胤胁迫柴荣的可能。赵匡胤是后周最能作战的战将,父子二人统领禁军,以结义的方式聚集了众多禁军将领。柴荣病重不回汴京,是担忧自己无法掌控军队,一旦有人心怀叵测,大军一拥入京,局面便无法控制,京城没有谁是赵匡胤的对手。这就是《却扫篇》中说的,柴荣骂张永德“独不喻吾意哉”。
作为柴荣最得力的助手,赵匡胤恐怕也见过柴荣,否则,军机大事又和谁商议?这其中就大有可以探讨的空间了,张永德被撤销军权,不排除赵匡胤从中作梗。
周世宗柴荣果然是一代雄主,他所预见的最终还真成了事实,赵匡胤陈桥兵变,玩的就是这个套路。但是,柴荣却没有料到,后周江山就葬送在最讲义气的赵匡胤之手。赵匡胤虽然以陈桥兵变篡位,但论人品还是值得点赞的,比他兄弟赵光义要高尚得多。有宋一代,君主不擅杀大臣,应当是继承了赵匡胤之遗风。
从后来“杯酒释兵权”来解读后周的这场变故,五代时期“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纷争,都是兵权惹的祸。赵匡胤掌控了兵权,凭借赵氏父子两代人在军中根深蒂固的势力,后周无人能与他争锋,包括张永德在内的皇室遗老遗少。
赵匡胤准确判断形势,以外患相挟,迅速控制宫廷
柴宗训继承了皇位,但却未改年号。《宋史·太祖本纪》记载,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赵匡胤带领禁军来到陈桥,军中有善于星象占卜者,传言“日下复有一日”,也就是说,皇帝(柴宗训)的背后还有一个皇帝。夜里五更时,军士鼓噪,“宣言策点检为天子”。于是,赵匡胤在众人的拥戴下,黄袍加身。
随之,赵匡胤率兵迅速返回京城,城中哪知陈桥兵变,赵点检已经做了皇帝?赵匡胤一路无阻,直接来到了皇宫,逼迫柴宗训母子退位。
赵匡胤十分顺利地夺取了后周江山,立即着手建国。显得七年正月初一是辛丑日,赵匡胤则是正月乙巳建国号大宋,定年号建隆。建隆元年(960年)正月乙巳,就是大年初五,从陈桥兵变到大宋建立,期间只有五天时间,赵匡胤若不是蓄谋已久,能有这般神速?
大宋建立之后,赵匡胤便在汴梁面南朝北做天子,哪里有“北汉结契丹入寇”这回事?很明显,赵匡胤是利用了当时的局势,恐怕朝中所有的大臣都不会怀疑赵匡胤的谎言,柴荣刚刚北征,契丹乘后周新主刚立,主少国疑之机复仇,何等顺理成章。大臣不知真假,作为殿前军统帅,赵匡胤能不知道契丹到底出没出兵?
赵匡胤掐死了局势,一击成功,后周遗老遗少尚且蒙在鼓里,哪有还手之机?赵匡胤蓄谋已久,又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位成功,这其中,还得感谢柴世宗。
首先,是柴荣滞留雄州养病启发了赵匡胤,将重兵带出城外,京城空虚,确保政变不受武力阻拦。其次,柴世宗生前留有后手,把兵权切割开来,即便是赵匡胤也需要兵符才能带兵出征。柴荣托孤时,以宰相范质、王溥并参知枢密院事掌控兵权。赵匡胤谎报军情,柴宗训年幼却下诏紧急出兵。赵匡胤便向范质等人索要兵符,派遣禁军。
范质无奈,只得把禁军交给了赵匡胤。赵匡胤从陈桥回兵后,登上汴京明德门,控制京城防务,头一个抓捕的就是范质。赵匡胤逼迫范质投降,后周整个兵权便彻底落入赵匡胤之手。
陈桥兵变经过了精心策划,赵匡胤非常智慧地利用了当时的内外局势,暗中控制了军队,几乎是把后周按在地上摩擦。加上主少国疑,皇后掌政,所有优势都在赵匡胤这边,后周遗老遗少百无一用,更没有兵权,如何起兵反抗?
而且,五代时期的政权更迭几乎都成了模式,都是武将以武力夺权。以范质为首的后周大臣,恐怕也是司空见惯,谁做皇帝不都是一样的吗?
赵匡胤吸取了隋唐以来的藩镇作乱教训,以笑里藏刀的方式杯酒释兵权,也是对自己篡夺后周江山的一种默认。假如依然沿袭藩镇制,恐怕自己就是第二个柴宗训,到时,谁都救不了大宋。
------------------
推荐阅读:
“有些老人,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是:把子女培养得太优秀”你怎么看?
下一篇: 骨质疏松患者应该怎样进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