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祖大寿为何投降满清后就销声匿迹了?
▍在历史上,祖大寿为何投降满清后就销声匿迹了?
因为祖氏在东北与后金是血仇关系(且利益斗争,双方为辽东最大的二股地主势力),双方都有亲人丧命于对方,祖大寿被迫投降后,只能赶紧隐退。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辽东祖氏是本地最大的地主,天然上与后金是对立关系,后金也是以占土地为最大利益。
李氏朝鲜国王的世子随清军进关时,途经锦州曾亲至祖大寿、祖大乐兄弟的旧居参观,他写道:两家旧居,“其结构宏杰,甲于城中,重门复室,金碧炫耀,甃砖石砌,雕刻奇形,文垣粉墙,穷极华丽,而大寿之家则尤为侈奢”。他不禁感叹:“我国则虽至尊之居,不能如是其华者。”
《沈馆录》描述;“…世子过祖大寿祖大乐旧居,范文程亦偕往。周览两人家,其结构宏杰,甲于城中,重门复室,金碧炫耀,甃砖石砌,雕刻奇形,文垣粉墙,穷极华丽,而大寿之家则尤为侈奢。或云中原巨室之家,过于此者多矣,而我国则虽至尊之居,不能如是。其华者其黩货,取怨以致覆败之说,殆不虚矣…”
而辽东能形成这么一个情况与李成梁有极大关系,李成梁也是在辽东”养寇自重“,得了朝廷极多的赏赐,又在辽东占了大量土地。
李成梁“家丁制度”,使各边将召用家丁“厚其养赡,用为前锋;每遇征战,家丁当先,弱兵随之,可以鼓勇而胜。”《辽事杂志》记载“凡所育健儿,恣其所好,几衣服,饮食,子女,第宅及呼廑狭邪之类,俱曲以从之。有求必给予,但令杀虏、建功而已。玄诸叩以费从何出?日:非能自给之也。当其穷时,则贷予之,或则以零剿劫帐,或责以御虏先登,计级受赏,即除前贷。故人皆乐为之用,此李氏功名所由盛也。”能养这么多家丁,且如此丰厚,只有一种可能,李家在辽东占有大量的土地。
而李成梁有一个家丁名这祖承训,它儿子就是祖大寿,而祖大寿的外甥就是吴三桂。祖大寿也以李成梁的方式组建了自己的军队——关宁铁骑,也是后期朝廷唯一依靠的武装力量。
李家,祖家与吴家算是相继为辽东最大的地主,养寇自重的同时,没想到“寇”养得异常强大。与此同时与祖家与吴家形成敌对关系的就是后金,所以祖氏与吴氏对投降后金始终兴趣不大。
且祖家已经形成自己的利益团体,以祖大寿为代表,周围有:祖大乐、祖大名、祖大成、祖大弼、祖大春、祖泽润、祖泽源、祖泽盛、祖良壁、祖泽淳、祖云龙、祖可用等。祖氏姻亲:吴襄、裴囤珍、吴三凤、吴三桂。部属:刘天禄、张存仁、孙定远、李云、韩大勋、邓长春、李忠、方献可等等,这样就形成了以祖大寿为首的武装力量。
基本上辽东的武将都与祖氏有关系,辽东的利益与祖氏绑定在一起,包括家族等等,所以祖大寿是不愿意投降后金,于公(明朝)于私(家族利益)祖大寿都不甘心投降。
祖大寿在大凌河城投降前,对众将说;“人生天地问,岂有长生不死之理乎?唯有国、家、命三者是亲。但是现在既然已经报国无门,那么也就只有善保自身,以各自的身家性命为重了。”
然后再反叛后金,第二次被迫投降时,皇太极对祖大寿时说;“尔之背我,一为尔主,一为妻子、宗族耳。得尔不加I殊,朕怀之已久,此后竭力事朕,则善矣。”
皇太极说这话的前提是吴三桂还在守山海关,祖大寿对后金仍然非常重要。
再二年后,1644年清朝入关,祖大寿也随之到了北京。到乾隆年间编《贰臣传》时,很多投清人的后代都出来抗议,只有祖大寿的后代没说什么话。
▍在历史上,祖大寿为何投降满清后就销声匿迹了?
清朝拿祖大寿没办法,想杀却不敢杀,想用又不敢用,只得将他雪藏起来。
祖大寿出身将门世家,其家族在宁远当地是有数的名门望族。他的一生都在和清军作战,是当时少有的,会让清军忌惮的明朝将领。
而他的发迹,始于宁锦大捷。
当时,努尔哈赤因为久攻不下宁远,郁郁而终,其子皇太极继位。
新君继位,急需树立自己的权威,因此皇太极再次集结大军围攻宁远。
祖大寿此时正在满桂手下担任副将,他与其他将领率领明军在城下布防,配合着城墙上的火炮,经过一系列浴血奋战,硬是抗住了清军的铁骑。
最终,双方交战十几日,清军始终没能占到便宜,最后只得撤退。
而祖大寿凭借此战中的突出表现,得以升任辽东前锋总兵,负责锦州的防务。
谁也没想到,祖大寿在宁锦大捷中的表现,还引起了另一个人的注意,此人便是皇太极。
皇太极特意给祖大寿写了一封信,由于当时刚好明熹宗去世,崇祯皇帝继位,皇太极表示希望派出使者出使明朝,一方面为明熹宗吊唁丧失,另一方面祝贺崇祯皇帝登基。
当时关外比祖大寿官大的人还有好几个,皇太极不找那些人,偏偏找祖大寿,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通过他后来的表现来看,他是想找机会和祖大寿套近乎,进而对其进行笼络、招降。
不过祖大寿可不想和清朝扯上什么关系,直接拒绝了皇太极的请求。
此后,祖大寿一直活跃在抵御清军的最前线,屡立战功。他的族人由于跟随他出战,也被封了大大小小的官职,最高的坐到了总兵的位置。
为了表彰祖氏一族的功绩,崇祯皇帝特意下旨,在宁远城内为祖氏一族立了一块功德碑。
这种殊荣,历朝历代也没有几个家族得到过。
按理说,祖大寿即使战死沙场,也不会投降清军的。可惜,后来发生了一件大事,使得祖大寿必须重新考虑自己该为何而战。
这就是袁崇焕之死。
由于清军一直攻不下宁远、锦州一线,于是皇太极改变策略,绕开袁崇焕重点布防的关宁锦防线,借道蒙古,从蓟门方向攻入关内。
随后清军一路狂奔,目标直指北京城。
事实上,这一切早在袁崇焕的预料中。他早已提前上奏,表示朝廷必须提防此事发生。奈何崇祯皇帝对此不以为意,完全不重视,这才使得清军得逞。
北京城乃明朝的都城,是皇帝和朝廷中枢的所在,不能有失。
因此袁崇焕第一时间率领祖大寿等人驰援北京城。
在前往北京城的途中,袁崇焕多次尝试拦截清军,都没有成功。
最终,袁崇焕及其他几路勤王大军,在北京城下与清军展开了对峙。
期间,明军与清军交战数次,而交战最激烈的地方,便是袁崇焕驻守的广渠门了。
当时,袁崇焕部兵分三路,分别由袁崇焕、祖大寿和王承胤率领。
当时,攻打广渠门的清军,首先将进攻的重点放在了祖大寿一路。祖大寿身先士卒,率领将士们与清军硬抗,接连打退两次清军的冲锋。
清军一看在祖大寿这里占不到便宜,于是改变战术,集中兵力突袭袁崇焕的本部。其擒贼先擒王的意图非常明显。
结果,袁崇焕比祖大寿还要猛,他在全身被清军射成刺猬的情况下,依然从在最前线指挥作战。
在他的鼓舞下,明军将士个个悍不畏死,反观清军那边却是损失惨重,清军害怕了,最终选择撤军。
大家打了胜仗,原本满心欢喜,然而崇祯皇帝却给这些将士们泼了盆冷水。
此前,满桂的部队在与清军交战后损失惨重,为了让满桂部能够好好休整,朝廷特意打开德胜门的瓮城,让其进驻休养。
而当袁崇焕向崇祯皇帝申请,希望像满桂一样率军进城休养的时候,却遭到了崇祯皇帝的果断拒绝。
袁崇焕只得率部在北京城外驻扎,随时要面对清军的偷袭。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崇祯皇帝健忘和多疑的性格。
他之所以区别对待袁崇焕和满桂,明显是不信任袁崇焕。
在崇祯皇帝看来,清军之所以能打到北京城下,有可能是袁崇焕有意为之,袁崇焕想要借此向朝廷要更多的兵权。
当时,明朝的精兵大半掌握在袁崇焕手里,他还想要更多兵权,必有不臣之心。
出于这样的顾虑,崇祯皇帝自然不敢放袁崇焕进城了,万一袁崇焕把他咔嚓了怎么办?
然而崇祯皇帝却忘了,清军之所以能打到北京城下,正是因为他没有重视袁崇焕的建议,才给了清军可乘之机。
这些将士们为了保卫北京城、保卫皇帝,与清军浴血奋战、悍不畏死,结果换来的却是皇帝的冷落、猜疑,崇祯皇帝此举寒了人心。
而更让将士们无法接受的,则是袁崇焕的死。这位为了大明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重臣,没有战死沙场,而是死在了自己人手里。
由于袁崇焕及时率军回援,使得清军久攻不下北京城。加上此前攻打宁远的失利,让皇太极意识到,袁崇焕是自己人生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为了除掉袁崇焕,皇太极决定使用“反间计”。
一时间,大明的朝堂上,弹劾袁崇焕的奏章铺天盖地而来。
有人指责袁崇焕阻截清军不利,有人指责袁崇焕放任清军劫掠,甚至有人说袁崇焕有不臣之心。
崇祯皇帝本来就对袁崇焕起了疑心,一看这么多人弹劾袁崇焕,直接将他下狱了,后盖干脆将其赐死。
据说,袁崇焕被捕的时候,祖大寿就在旁边,他当时气得浑身发抖。要不是打小接受忠君爱国的教育,他八成会拔剑砍了崇祯皇帝。
在袁崇焕被下狱的第三天,祖大寿连声招呼都不打,就带兵返回辽东了。
由此可见,他对这个朝廷,对崇祯皇帝失望透顶。
此事应该是祖大寿人生的转折点,如果说此前他的信念是忠君爱国,当他发现君王不值得效忠的时候,就只剩下爱国了。
何谓国?百姓能安居乐业的地方。
因此,此后的祖大寿只有一个念头,守好辽东,让辽东百姓能安居乐业,不受清军欺压。
他要提防的不仅是清军,还有朝廷,或者说崇祯皇帝。
据阎崇年教授在《清史研究》中所说,祖大寿在回到辽东后,长期呆在军营里,连家都不回,就是担心被东厂的人找机会抓住。
东厂那可是直属于皇帝的,由此可见,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恶劣到了什么程度。
崇祯皇帝之所以没直接对祖大寿下手,只不过是因为还要用他来抵御清军罢了。
1631年,爆发了大凌河之战。
当时,祖大寿奉命进驻大凌河城,为修复城防的民夫提供护卫。
皇太极得到消息后,立刻率大军南下,将大凌河城包围得严严实实的。
区区一个大凌河城,根本不需要惊动皇太极,他此行是为了祖大寿而来。
当时大凌河城的城墙还未完全修复,而且驻军也没有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城内粮草严重不足,没过几天便断粮了。
于是守军坚守不出,等待援军的到来。
皇太极此行毕竟是为了招降,因此以攻心为上,尽可能少造杀戮。
为此,他特意搞了一次假增援。让手下汉人伪装成援军,祖大寿一看援军来了,于是率领手下将士出城迎战,意图前后夹击大败清军。
结果可想而知,守军大败而归。
此后,守军再也不敢出城迎战了。
此后,皇太极一边轻松地击退几路援军,一边不断对城内守军劝降,尤其是对祖大寿劝降。
为了争取到祖大寿,皇太极甚至一个劲向祖大寿陪不是。他声称当初清军在辽东大肆杀戮,那不是他的意思,是手下人独断专行所致,他已经将对方处罚过了。
祖大寿什么场面没见识过,自然不信。
祖大寿可以不在乎皇太极,但是他不能不在乎城内的情况。
城里已经断粮好久了。
这些饿疯了的人,一开始是将战马和运送物资的驴子、骡子都杀了充饥。后来这些东西都吃完了,只得人人相食了。
此时的大凌河城,简直是一处人间地狱。
这场景即使是祖大寿也不忍看下去,为了城中百姓以及将士,祖大寿在犹豫再三后,选择了投降皇太极。
他这么做,并非为个人利益,而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所以他的行为并不可耻。
而且皇太极为了笼络祖大寿,必然不会为难城中百姓、将士,所以祖大寿也不能选择以身殉国。他活着,才能保障这些人的安全。
当祖大寿进入清军大营后,皇太极以最高礼节迎接他,二人一同祭天,定下盟誓。由此可以看出,皇太极是多么看重祖大寿。
然而祖大寿投降清军只是权宜之计罢了,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一心想要回到明朝,继续保家卫国。
他利用皇太极对他的信任,真的找到了机会。
祖大寿向皇太极提议,趁着明朝不知道他已经投降,让他带一队人马回到锦州城,到时候他做内应,打开城门,清军可以轻易拿下锦州城。
不得不说,祖大寿的提议确实很有诱惑力,皇太极同意了他的建议。
结果,祖大寿一回到锦州城就翻脸了。
他一面积极加强锦州城的防御,以应对清军来袭。另一方面想方设法敷衍皇太极,以拖延清军进攻的时日,以便他能做好万全准备。
除此之外,祖大寿还要设法与崇祯皇帝斗法。
当时,辽东巡抚丘禾嘉上奏称祖大寿已经投降了清军。
而崇祯皇帝的反应就耐人寻味了,他不仅没有治祖大寿的罪,甚至都没有要祖大寿给个说法。反而给祖大寿升官。
随后他多次下旨要祖大寿入朝汇报工作。
显然,崇祯皇帝已经对祖大寿起了杀心。
首先,祖大寿此前在北京城下,在没有朝廷旨意的情况下,带着军队就走了。皇帝最忌讳的就是武将不听号令,祖大寿此举与反叛无异。
加上这次丘禾嘉的上奏,崇祯皇帝有理由怀疑祖大寿要成为第二个袁崇焕。
因此他先尽力安抚祖大寿,然后找借口把他忽悠到北京城。
一旦祖大寿到了北京城,其下场必然和袁崇焕一样。
好在祖大寿已经看清了这个皇帝,因此他找各种借口推脱,就是不离开锦州城。
相比崇祯皇帝,皇太极的做法可就高明多了。他为了争取祖大寿,可谓是不遗余力。
在确认自己被祖大寿耍了后,皇太极并没有为难祖大寿留在清朝的族人,对他们一直以礼相待。
同时,他并不计较祖大寿屡次击与清军作对,特意给祖大寿写了一封信,表示理解祖大寿的行为,希望与他见一面,双方只带一名随从,好好谈谈。
如果祖大寿执意为明朝效力,他也不阻拦。
为了表示诚意,皇太极甚至释放了此前抓获的明军俘虏。
一代君王,做到这种地步,即使是敌人,也不得不佩服他。
然而祖大寿是个成熟的将领,他自然不会轻易相信皇太极的话,因此他并未赴约。
不过皇太极的这些举动并没有白做,它为后来祖大寿再次归降打下了基础。
公元1640年,清军以蒙古贝勒诺木齐为内应,再次围攻锦州城。祖大寿在城中驻守。
他数次击退清军,最后明军据守内城,而清军占据了外城,双方长期相持不下。
此时,祖大寿想要突围,希望渺茫,他只能寄希望于援军。毕竟锦州城对于明朝来说太重要了,不得有失。
果然,蓟辽总督洪承畴在接到消息后,集结了十三万大军前往救援锦州城。
结果明军的粮道被清军断了,导致明军阵脚大乱,被清军杀得丢盔弃甲,洪承畴最终被俘。
没了援军,锦州城中的明军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一心想要得到祖大寿的皇太极,下令对锦州城围而不攻,就这么把祖大寿困着。
一年后,城中断粮,再次发生人人相食的场面,为了城中军民,祖大寿无奈之下只得投降清军。
祖大寿这次投降,应该是做好了遭遇不测的心理准备。毕竟他欺骗了皇太极,让皇太极成为了笑柄,而且几次三番阻挡住了清军的攻势。在他看来,清军里肯定有不少人对他恨之入骨。
然而事实和他想象的截然相反,皇太极听闻祖大寿归降的消息后,喜极而泣,对他好生安抚,表示既往不咎,只希望他能尽心尽力辅佐自己。
与此同时,皇太极任命祖大寿为汉军旗正黄旗总兵,可谓是对其恩宠有加。
不过他这个总兵也就挂个名,就算皇太极放心,清朝其他将领也不会同意让他领军出战的,万一他再次反叛,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因此后来关于他的记录寥寥无几,只知道他于1644年随清军入关。
然而也没人敢杀他,即使是后来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多尔衮,都不敢动祖大寿,他巴不得祖大寿长命百岁。
别看祖大寿没兵没权的,但是他一死,清朝都可能大乱。
清军后来组建汉军八旗,其中大多数士兵都在祖大寿手下做过事,跟着他常年与清军作战。
此外,汉军八旗中不少将官都是祖大寿的族人。
这还没完,祖大寿的外甥便是有名的平西王吴三桂。吴三桂手下兵强马壮,其实力乃汉军之首。
而且他还和尚可喜、耿精忠同进退,是清朝朝廷都不愿招惹的存在。
清朝只要敢动祖大寿,汉军八旗会反,以吴三桂为首的三番会反,到时候大清也就不复存在了。
因此,清朝只得将祖大寿雪藏起来,好生供养着。这便是祖大寿投降清朝后,消声灭迹的真相。
最终,他于公元1656年,病逝于家中。
祖大寿一生致力于保家卫国、抵御清军,一直活跃在抗请前线,他并没有做过对比起大明的事情。
即使是他投降清军,那也是为了避免生灵涂炭,挽救了无数百姓和将士的性命。
相反,是崇祯皇帝对不起他,对不起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
他杀袁崇焕,寒了将士们的心,他想方设法算计祖大寿,使得祖大寿没了退路。
可以说,祖大寿的投降,一半原因是被崇祯皇帝逼迫的。崇祯皇帝如果能像皇太极一样大度,能容人,明朝也就不至于落到个国灭的下场了。
▍在历史上,祖大寿为何投降满清后就销声匿迹了?
多谢邀请!
祖大寿降清之后,基本上没有什么作为,算得上销声匿迹,主要的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祖大寿并不情愿降清。
祖大寿在明朝贵为总兵官,有权势有地位,生活安逸富足。如果投降清朝,可以参考此前的李永芳,虽然混了个额驸的身份,但在八旗子弟眼里,还是跟狗一样,打仗要拼命冲锋在前,有了好处根本轮不上他。而且在入关之前,清政权也穷得要命,物质和文化都非常落后,好一点的东西都是从明朝那边抢的。
所以,明朝的武将除非到了绝境,极少投降的。
祖大寿先后两次降清,第一次是崇祯四年十月大凌河之战,第二次是在松锦大战时的崇祯十五年,两次都是在走投无路时投降。
崇祯皇帝对祖大寿不薄,甚至明知道他曾经降清,也不追究。虽然袁崇焕的下场让祖大寿寒心,他依然选择为明朝效力。所以说,他是明朝的忠臣,比其他许多总兵官强多了。
第二,皇太极、多尔衮也不想用他。
祖大寿第一次投降皇太极,原本约好里应外合,帮助夺下锦州。但逃回锦州之后,他并没有践约。
英雄爱英雄,皇太极很欣赏祖大寿,为了表现自己的宽容,没有难为祖大寿的侄子祖泽润、儿子祖泽洪、养子祖可法等人,赐给他们宅子,并给予官职。而且多次派人通告祖大寿,自己不会介意他背信之事。
但祖大寿两次被迫降清,很不情愿,皇太极肯定不会再重用他,也不会让他的地位超过三顺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或者超过石廷柱这些人。
另一方面,祖大寿的侄子祖泽润已经是汉军正黄旗的固山额真,祖大寿的地位如果太低,也不合适。
所以皇太极安排祖大寿隶属于汉军正黄旗,仍然是总兵官。这是给汉人的一个职务,耿仲明、石廷柱都做过总兵官。
后来祖大寿跟着清军进了北京,最终死在顺治十三年。
第三,祖大寿实力强大,充实了清军的力量。
崇祯皇帝和皇太极对祖大寿这么客气,根本的原因是他的实力强大,祖氏家族控制的武装在辽东举足轻重。
皇太极时代,建立了一支汉军军队,名为乌真超哈,由佟养性指挥,佟养性死后,由石廷柱接管。
松锦大战胜利之后,祖大寿带来大批将士,加上此前大凌河之战投降的祖大寿部下,数量相当大,而且都是久经战阵的精锐。再算上三顺王、石廷柱等人的汉军,力量可观。
于是,皇太极把乌真超哈改成了汉军八旗,让祖泽润做了正黄旗的都统,祖可法、祖泽洪、祖泽远等人做了各旗的副都统。
所以,虽然祖大寿本人被挂起来,他的子弟和部下却成为清军的骨干,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而且,祖大寿的外甥吴三桂以总兵官的身份据守山海关,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做过总兵官,正在北京,祖大寿曾几次劝说吴家人降清,这对吴三桂后来的选择还是很有影响的。
▍在历史上,祖大寿为何投降满清后就销声匿迹了?
在明末降清将领中,祖大寿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后世对他的降清更多的是同情与悲凉,忠义难全的感叹。
祖大寿做为辽东将门的带头大哥,跟随着袁崇焕九死一生,也曾是大明辽东的擎天一柱,带领关宁铁骑有过“复地二百里”的开疆拓土,也有过宁远大捷的辉煌,但全部的忠心在崇祯二年十月的己巳之战嘎然而止。朱由检在强敌未退的情况下以叛敌罪抓捕了刚刚与后金血战的袁崇焕,亲眼见证主帅被抓的祖大寿带着全部关宁铁骑于当夜“毁关出塞”,一支立了不世之功的虎狼之师转眼成了大明的叛军,忠心为国的主帅成了叛徒,祖大寿是什么心情?他为保住袁崇焕一命,率领关宁军与皇太极血战,又上书愿拿全家老少和官爵保老上级的命,可换回的却是以最惨不忍睹的、最羞辱死法。本来是以“防为主、谈为辅、战为奇”的关宁军一分为三,把关宁军最倚重的火器军让孙元化带走守山东了,残缺的关宁军只剩下了关宁铁骑,由祖大寿带着在辽东继续着传奇。火器、骑兵两条腿走路的大军再也没有了曾经的辉煌,孙元化的火器军经过吴桥兵变成了大清攻城掠地的先锋,炮口对准了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面对着敌人,祖大祖也曾数次在断粮的情况下人相食也拒不投降,但最终在洪成畴兵败无援的情况下,纳城投降。他投清后拒绝为大清带兵打仗,所以他是唯一一个没沾曾经战友鲜血的武将。
▍在历史上,祖大寿为何投降满清后就销声匿迹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853条回答。
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祖大寿年龄偏大,已经不能继续打仗。
祖大寿是1579年出生,本来是熊廷弼、王化贞的部将。在袁崇焕没有来到辽东之时,租家几兄弟就很有名了。
1642年祖大寿在锦州第二次投降满清,已经是63岁。
清代同今天不同,普通老人也就活到五六十岁,70岁就是古稀,自古以来稀少了。
这么大的岁数,显然应该退休了,不能继续作战。
努尔哈赤身体很好,一辈子骑马射箭打天下,但60多岁还坚持去前线,结果不是被明军炮火打伤,就是感染瘟疫,很快就挂了,体质再好也没用。
第二,没有人会相信叛徒。
祖大寿第一次在大凌河城投降满清,后来就又反叛,第二次在锦州又投降。
满清考虑到祖家在辽东乃至明军的强大影响力(吴三桂是祖大寿的外甥),不便于杀他。
况且,满清也要搞心理战,告诉大明的将军,连祖大寿这种第二次投降的,我们都不杀。
仅此而已。
所以,祖大寿第二次投降后,就算只有20多岁也不可能被重用,甚至可能被暗算而死。
这里简单说说祖大寿。
原则上,祖大寿第一次在大凌河城投降,情有可原。
毕竟他是坚守3个月,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到了人吃人的地步才投降的。
这个有情可原,还可以救了手下士兵们的性命。
而祖大寿第一次投降,除了杀死不愿意投降的副将何可纲以外,也没有什么叛国的罪行。
所以后来他阴了满清逃回锦州以后反正,可以将功赎罪,抵消之前的问题。
但1642年锦州被困年余,祖大寿粮尽援绝,再次投降满清,就是有问题了。
祖大寿应该可以想到,辽东已经完了,自己不存在反正继续为大明效力的可能。
所谓忠臣不事二主,这是古代将领的基本职业道德。况且祖大寿当时已经年迈,应该自杀殉国留个好名声。
他再次投降,虽然后面也没有什么叛国罪行,品行上毕竟是亏了。
要知道,自古“汉贼势不两立”,这是民族大义,也是军人的基本道德。
其实祖大寿尚且还算可以,祖家其他人大多不是好鸟。
祖家是辽东豪族,职业军人世家,出过很多将军。
比如祖大寿堂弟祖大乐,是大明一个名将,战功卓著。
他在松锦之战兵败被俘,也是投降满清。当时满清派他去锦州劝降祖大寿,他去了就回,没有选择在锦州战斗到死。
祖大寿亲弟弟祖大弼,也是大明有名的将军,在松锦之战兵败被俘被俘投降。
祖大寿有4个儿子和1个养子,后来都参加满清,进入关内同自己的汉人同胞作战。
以他的儿子祖泽洪为例,在大明就担任副将了,地位不低了,被俘后同父亲一起投靠满清。
同父亲祖大寿并没有杀死同胞的罪行不同,祖泽洪的“战功”卓著,参加了入关后一系列作战:入关追击李自成,斩其将陈永福;攻克太原,击退贺珍、姜瓖。叙功,并遇恩诏,累进一等精奇尼哈番,兼授内弘文院学士。
其他几个儿子也差不多。
说实在的,租家恐怕是门风不好,后代更为不孝,甚至到了离谱的地步。
1919年,在天津做生意的英国皮货商克拉虎氏,接受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采购任务,采买一座明墓运回加拿大。
很快就有人联络他,愿意将祖先保存很好的坟墓出售。1920年,他亲自到丰台铁匠营墓地现场经过考察,经博物馆认可后,这才买下了这群石雕以及墓主人的八角形坟墓石雕壁,然后不远万里,通过轮船海运到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
这个明清古墓,就是祖大寿的。
曾有说法是他儿子的,但经过多名学者考证,这就是祖大寿的墓,兴城只是发现祖大寿的一块石碑而已,并没有看到坟墓的踪影(辽宁兴城的祖家墓地在1962年及1974年二次被公社用推土机平坟)。退一步说,就算这是祖大寿儿子祖泽溥的墓,也是被他的子孙后代卖掉的。当时地方官也曾出面干涉,但人家子孙都敢卖祖先的墓,你外人还管个屁啊,只能坐视150吨的墓被运走。
大家想想看,连祖宗的坟墓都卖了,这他妈是群什么子孙。估计只要洋人给钱,这些人连爸妈的尸骨也能批发价卖掉
现在萨沙才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