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街亭马谡固然有错,面对张郃五万大军,你认为有人可以守住街亭吗?
▍失街亭马谡固然有错,面对张郃五万大军,你认为有人可以守住街亭吗?
谢谢邀请!
张郃是曹营名将,此人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小心谨慎,不狂不燥。要守住战略要地街亭,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当道筑寨,深沟高垒,挡住通道,用大量的弓箭手阻止张郃人马,他纵有天大本事,人马再多,万箭之下,必然死伤惨重,等诸葛亮援军一到,前后夹击,腹背受敌,张郃必将大败。可惜马谡不听王平之言,让军队在孤山上驻防,被魏军断水源用火攻,蜀军不战自乱,遭至失败,导至街亭失守,使局势急转直下,不但影响了北伐,还使蜀军遭受了损失。
在辽沈战役的黑山阻击战中,离塔山不远的一个地方是蒋军支援塔山的必经之路,东野派一个纵队去把守,阻击国民党援军。纵队司令员察看了地形,虽然离大道不远有个山丘,是那里唯一的制高点,但他还是选择了大道旁的开阔地作为阻击阵地。当时很多指战员都不理解,持怀疑态度,认为在这样的平地难以阻击支援塔山的蒋军,而且伤亡会太大。可该纵队司令员却偏要把阻击阵地设在这里。当时唯有林总明白他的想法,如果把阻击阵地设在山丘上,敌人的援军可以绕开山丘制高点,照样可以通过。把阻击阵地设在那里,国民党援军难以通过。伤亡是大些,"但这是战争"
当时,东野正在发起攻打锦州的战役,如阻止不了廖耀湘的援军,塔山守不住的话,那攻打锦州的东野部队将复背受敌,被敌人前后夹击,情况将万分危急!好在该纵队阻击住了前往塔山增援的敌军,保障了锦州战役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了锦州战役的伟大胜利!
古今两场不同时代的战争,是否有些相似?但由于谋略的运用不同,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认识不同,处理不同,最后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图长坂坡
文《原创》
▍失街亭马谡固然有错,面对张郃五万大军,你认为有人可以守住街亭吗?
事实上,蜀汉只有一人可守住街亭,只可惜诸葛亮没用他,否则张郃很可能要提前三年退休了!
三国时期,蜀汉北伐,成功几率最大的一次就是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了。这一次北伐时,曹魏的重心全在东吴,根本就对蜀汉没啥防备,以至于诸葛亮出兵时,很快就取得了大的战果,曹魏震动。不过接下来的发展就非常的戏剧化了,原本有可能翻盘的蜀汉,在街亭之战中却遭到大败,逼得诸葛亮不得不撤退,放弃了前期战果,令人遗憾。可以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守住街亭,那么如果诸葛亮不用马谡,换其他前往,能成功的守住街亭吗?
街亭之战
诸葛亮出兵陇右,曹魏众人都没有反应过来,在此之前大家都认为,蜀汉经历了荆州之败、夷陵之败、刘备去世三件大事后,国力受损严重,短时间内肯定是无法恢复实力了,所以重心都放在了东吴这边。曹魏众人压根没想到,诸葛亮有这么厉害,竟然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恢复了蜀汉的国力,而且还打造出来一支强军,敢于北伐曹魏。当时曹魏在陇西屯兵不多,一旦那里被诸葛亮全部占据,那对关中就形成了一个包夹之势,蜀汉实力将会大增。于是曹魏慌忙调兵北上,意图阻止诸葛亮屯兵陇右。诸葛亮得知魏军前来增援,立即命马谡率军前往街亭守卫,于是街亭之战爆发。
按照诸葛亮的计划,马谡屯兵于街亭,是可以守住城池,牵制住魏军的,诸葛亮的目标就是守住街亭。但是马谡这个人,好高骛远,缺乏实战经验,他直接违抗了诸葛亮的军令,他想要的并不是守住街亭,而是要击破张郃的魏军。由于两人的战略目的完全不同,于是便发生了大家知道的一幕。马谡弃城上山,最终被张郃截断水源,打的大败。之后马谡的表现更加让人气愤,大敌当前,他不仅没有稳住军心以图再战,而且还抛弃了大部队,直接逃离了战场,搞得蜀军群龙无首,混乱不堪。要不是王平用计吓退了张郃,收拢了溃军,蜀军的损失将会更大!
街亭一战,马谡指挥失误,犯下大错,而且临阵逃离,罪加一等,最终被诸葛亮处死。也正是因为马谡来了这么一招,直接使得诸葛亮优势尽失,不得不放弃之前的战果,率军撤退,草草的结束了第一次北伐。那么如果诸葛亮没有派马谡前往,派其他去守街亭,能够守得住吗?
很多人认为街亭城小,兵力不足,且魏军人数远超蜀军,所以街亭是守不住的,实际上这种说法是有待商榷的。在200年前,刘秀曾派人在街亭附近的略阳城,成功的阻击了敌军,有此先例在前,街亭是完全有可能守得住的。而且诸葛亮这人,是出了名的用兵谨慎,如果街亭真的守不住,他完全可以效仿当兵的刘秀,命人去守卫略阳城,毕竟略阳城有成功的守城经验,诸葛亮之所以选择不去略阳,而是街亭,很明显,在他看来,街亭也是完全能够守得住的!
其实我们看郝昭守陈仓、霍峻守葭萌关、曹仁守樊城都能发现一个特点,只要是守卫方下定决心,死战守城,那进攻方短时间内都是攻不下城池的。诸葛亮派来守街亭的蜀军并不少,而且魏军虽说有五万,但他们千里奔袭,是不可能带上大型的攻城器械的,他们短时间内根本就攻不下街亭。诸葛亮之所以让蜀军守住街亭,目的就是为了延缓魏军的支援速度,彻底拿下陇右,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付张郃等魏军。
也有人说了,万一张郃不攻打街亭,而是直接绕过街亭呢?这里要说一下,街亭城池和三国演义描述的有所不同,它并不是在山谷的谷口,魏军确实是可以绕过街亭的。但是魏军根本不敢绕过街亭,因为古代打仗,补给是非常重要的。魏军要是绕过街亭城池,直接杀进陇右,那他们的补给线肯定会遭到街亭蜀军的偷袭,五万人的补给啊,用不了几天,这五万魏军自己就会饿死。所以说留给魏军的唯一一条路就是围攻街亭,街亭成功的拖住了魏军的步伐,诸葛亮的计划就完成了一半!
那么究竟谁可以成功的守住街亭呢?魏延还是王平?
当初诸葛亮派马谡去守卫街亭时,其实是有很多人反对的,因为马谡之前干的都是文职,没啥带兵经验,他在军队的资历比较低,不一定能很好的指挥军队。但是诸葛亮没有听从别人的意见,反而是力排众议提拔了马谡,很明显,诸葛亮这次其实是违规提拔了马谡,很多人都对此并不服气。而事实上,从马谡的指挥来看,他也确实没能很好的指挥蜀军。很多人认为,如果诸葛亮提拔王平,派他去守卫街亭,是可以守住的,这是真的吗?
其实王平和马谡有一些相同点的。两人在军中的资历都是比较低的,根本不能够服众。当时的王平,虽然已经加入蜀军好几年了,但是由于他没有立下多大的功劳,所以他的官职还是裨将军,根本不足以服众。就算诸葛亮提拔他,其他人还是会有许多怨言。王平的能力虽然很强,但他当时的威望还不够,不足以震慑众人,不一定能够守住街亭。
那如果换成魏延呢?实际上,从当时众人的推荐来看,魏延就是大家心仪之人。
原文:及出军祁山,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
魏延这个人,脾气虽然不好,为人有点高傲,但是在军队中,他还是比较有威望的,实力也是得到了认可的。当年刘备力排众议把魏延提拔为汉中太守,震惊了蜀汉众人,魏延之名、魏延之能、魏延之势谁人不晓?如果魏延统军,只要不违背诸葛亮的命令,是完全可以守住街亭的。而事实上,我们纵观魏延的言行,虽然他对诸葛亮的保守作战方式颇有微词,但他对诸葛亮的命令还是非常听从的,从没有忤逆诸葛亮的行为,所以说,魏延是能执行好诸葛亮的命令的。至于具体的守城事宜,魏延能力这么强,自然不用多说。
那既然魏延完全可以守住街亭,为何诸葛亮不愿意用他呢?其实这里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诸葛亮想要培植自己的势力,也算是为蜀汉培养新人,所以他选择了马谡。
另一方面魏延这个人确实非常骄纵,除了诸葛亮,魏延基本是不把其他人放在眼中的。在这一点上,魏延和关羽其实有点类似,他俩都是那种有点高傲的人,而且魏延是刘备提拔起来的人,和诸葛亮的作战思路有点不同,魏延的战法有点偏向于冒险,但诸葛亮又比较保守谨慎,所以诸葛亮不能看着魏延做大。一旦让魏延取得了守卫街亭之功,那魏延必定会更加做大,连他诸葛亮都不放在眼中了,到时候随着魏延的权势增加,他必定会和诸葛亮发生分歧。
从史书中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魏延曾多次要求分兵,因为他受不了诸葛亮的那种打法,他想以自己的打法来指挥军队,只不过由于他的地位一直比不上诸葛亮,所以只能听从诸葛亮的命令。而如果这一次他真的取得了街亭之功,那魏延分兵,换种思路作战的几率肯定会更大。这在谨慎的诸葛亮看来,是绝不容许的!蜀汉本来实力就不强,他可不敢分兵给魏延来冒险,所以说,诸葛亮肯定会压制魏延。
结语
综合资历、能力来看,蜀汉其实只有魏延才能守住街亭,王平当时的资历不够,不足以服众,不一定能够守住街亭。只不过由于诸葛亮忌惮魏延做大,怕魏延分兵损伤蜀汉的实力,所以压制着魏延,不愿用魏延去守卫街亭。如果真的是由魏延镇守街亭,那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肯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说不定诸葛亮真的能全据陇右,蜀汉实力暴增。到时候诸葛亮再回军支援街亭,对阵张郃,那张郃可就真的要提前三年退休了。
▍失街亭马谡固然有错,面对张郃五万大军,你认为有人可以守住街亭吗?
我认为没人能守得住街亭,这本身就是诸葛亮的战略失误。
没有具体史料证实,诸葛亮北伐动用了多少兵力。
根据我对夷陵之战后的蜀汉实力判断,诸葛亮最多能动用的就是五万人马。
对于历史问题,不管史书记载是否准确,但根本上还是以史书说话。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228年春天,诸葛亮扬言要从斜谷进攻郿县。
诸葛亮亲率大军驻扎祁山,军容严整,赏罚分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都叛魏投靠了诸葛亮,关中震动。
在魏国方面,曹丕已于226年驾崩,曹叡继位,此时也就刚刚稳定了政局。
对于诸葛亮的这次北伐,朝臣们都不知道如何应对。
曹叡却非常自信地说:“诸葛亮凭借地势险要,稳固防守,还不好对付。现在他自己主动来了,这正是打败他的机会。”
于是,曹叡亲自坐镇长安,指挥这场战役。
刘备夷陵之战后,蜀汉一蹶不振。
曹魏上下都以为蜀汉失去了进攻能力,因而对西北的防御十分懈怠。
诸葛亮大军一出,西北三郡就因惧怕而反叛。
对于这一事态,曹叡之所以信心满满,是基于曹魏有足够的实力对抗诸葛亮。
要搞清楚,曹叡究竟动用了多少兵力,还是看这一战役究竟是由谁为主帅。
有资料说曹叡给张郃加官进爵,命其总督各路军马,统帅步骑兵五万大军,在街亭阻挡马谡。
有资料也说大将军曹真督领诸军,命左将军张郃救援西北三郡。
在220年,曹丕即魏王位时,就任命张郃为左将军,进封都乡侯。
曹叡继位后,曹真就被拜为大将军。
从官职上看,即便是曹叡亲临指挥,张郃也不可能在曹真之上,节制曹真。
因此,张郃总督的仅仅是阻挡马谡的五万步骑兵,而曹真大军驻扎郿县,恐怕兵力也不会下于五万。
曹叡不会把大部分兵力用于阻挡马谡,而不顾及诸葛亮大军的动向,魏军更多的兵力会用在防御诸葛亮大军上。
由此推断,曹魏动用的兵力不会低于十万。
看看诸葛亮的兵力部署吧。
诸葛亮派遣赵云、邓芝出箕谷作为疑兵,牵制曹魏大军,起码要三到五千人马;
派给马谡一万人马,诸葛亮自统三万五人马。
叫诸葛亮拍着自己的脑门想想,马谡能抵挡住张郃五万步骑兵的进攻吗?
赵云、邓芝那三五千人,能扛得住大将军曹真的进攻吗?
赵云再厉害,但这也不是与曹真单挑。
曹真再无能,能做曹魏的大将军,还是曹丕托孤大臣,能那么菜吗?
斩了马谡,处罚了赵云,诸葛亮不太讲理吧。
就这个兵力对比,换了谁去守街亭,都不会守得住;
换了谁去打曹真,都打不过。
好歹马谡、赵云都活着回来了,诸葛亮亲自去试试?
回到核心问题上来,马谡去的目的是守街亭。
张郃去的目的是阻挡马谡。
许多人都把张郃看作是为救援而去,救谁哪?
救得是西北三郡。
看一下街亭的位置就清楚了。
街亭处于三郡的中心地带,位于陇山山脉之南,地处平原,就是一个迎来送往的小驿站。
就当时三国时期人烟稀少的情况来看,就是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整天连个人影也不见。
无论在哪里扎寨,无论谁去守,被张郃五万大军围困起来,唯一的悬念就是坚持多久,有几人生还。
从《诸葛亮传》看,马谡是督诸军在前。
这就说不是马谡一将去守街亭。
演义的说法很具体,还派遣了王平、魏延、高翔等人一起去协助。
不管是否确实,但起码说明了还有大将也到了街亭附近。
结果都是大败而归。
诸葛亮就这点人马,还分成这么多路数,莫名其妙。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败敌人,这才是正道。
都把焦点集中在了马谡不服从诸葛亮节度,举动失宜上,而忽视了街亭理论上是不是能守得住。
守城关键不在于兵力多少,更在于粮草是否充足。
街亭不是城池,没有粮草储备。
即便有充足的水源,那粮草是否充足哪?
马谡带领一万人马前去,又携带了多少粮草哪?
粮草用尽了,只喝水还能作战吗?
诸葛亮几次北伐,大多都是因为粮草供给不上而退军。
西北这个地方,除了自带干粮,没有任何补充的来源。
马谡面对的困难,不是先断水就是先断粮的问题。
结果是,马谡没有听从诸葛亮的节度,先自断了水源。
如果是按照诸葛亮的部署,被张郃围困,断绝了粮草,那就不一样啦。
没有资料证明,马谡带了多少粮草;也没有资料证明,诸葛亮部署马谡坚守多久。
起码是带多少粮草就应该坚守多久吧。
街亭之失,马谡是有责任。
粮草没用完就失守,这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但不管换了谁,都要吃喝。
水管够,但粮草也不能少。
张郃把蜀军围困,粮草如何解决?
由此可见,换了别人,恐怕都守不住。
也有一种可能,就是诸葛亮自带大军去救援街亭。
街亭之战就可能是魏蜀最终的决战,就不是今天讨论的街亭之战。
这就不必再多说。
地理位置不利是一方面,关键是实力相差悬殊。
大人打孩子,是不需要很多策略的,抬起手来就行。
街亭之战,不是单挑,换了谁都不好办。
▍失街亭马谡固然有错,面对张郃五万大军,你认为有人可以守住街亭吗?
结合当时双方的兵力、装备、战术水平,蜀军如果指挥得当,街亭是有机会守住的。
张郃初期抵达兵力很可能只有1万多
街亭战场双方兵力,史书并未详述。《中国军事通史》、台湾的《中国历代战争史》中各有说法,但并未注明原始出处。
在曹睿得知诸葛亮来犯后,“乃部勒兵马步骑5万拒亮”,即共调拨了5万步骑支援雍凉战场。
张郃初抵兵力最多1万多,原因如下:
1、张郃要尽快抵达街亭战场,必须是纯骑兵的强行军。
曹睿所拨中军,多在洛阳附近。从洛阳到街亭,1600里。至于张郃原先本部更远在荆州!
步兵的行军速度,轻行50里/日,重行30里/日,以这个速度,走到街亭时,黄花菜都凉了。
但纯以骑兵,则大约10日可到。
汉末三国时期的长距离行军记录,正是张郃保持的。(虎豹骑在长坂坡追击刘备时,一日一夜行300里,是短促追击,长距离行军不可能日夜兼程不睡觉)
司马懿平孟达时,一日行120里,也是骑兵强行军。
在夏侯渊平定陇右之战中,“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其先锋正是张郃。
以日均160里的行军速度来看,张郃10日左右抵达街亭前线,保持了当年他和夏侯渊创造的纪录!当然,所率只可能是骑兵。
2、曹魏的步骑配置,最多在2:1
假定曹睿把所有骑兵都给张郃(有可能),张郃所部骑兵有多少呢?
在三国时期,骑兵比例最高的,当然是利于驰骋的北方战场。
就北方战场来说,有两次骑兵较高比例的战役:界桥之战中的公孙瓒和讨乌桓之战中的曹彰。步骑比例都是2:1左右。
可以想象的是,曹睿中军的正常比例,应当很难高于这个比例。
也就是说,张郃抵达街亭战场时,最多最多5万的1/3,1万5的骑兵部队。
马谡所部兵力,说法也很多,但也缺乏权威数据。
但以常理度之,街亭紧要之地,1.5万的兵力,诸葛亮还是能拿出来给马谡的。
诸葛亮在战后反思时说:我军在祁山、箕谷,兵力皆多于敌。
可见:张郃军的兵力远远没有大到不可阻挡!
野战防御:街亭城防是否完好与马谡选择上山没有太大关系
街亭之战的古战场地点,目前史学都还有争议,因此,个人不建议以现在地图来展示当时的防御态势。
许多朋友在推测当时街亭城防的完好程度。
这个其实意义不大!
诸葛亮当然知道:街亭这种级别的单位,即或城墙完好,又能有多强呢?(史书从未记载该处之前修筑有坚固城池、重要据点)
街亭之战,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野战防御战,而非城池守卫战!
其实,不论街亭旧有的城防是否完好,就当时的野战防御水平来看,步兵完全有可能在此抵挡住骑兵,并逐渐改善防御局面。
渭水之战时,徐晃强渡蒲阪,在阵地未成时,坚决阻击西凉骑兵,一直坚持到曹操渡河;
田豫在面对数倍于己的乌桓骑兵时,也是以车阵迎敌。
事实上,对于野战以步制骑,诸葛亮早已有严谨的条令。
诸葛亮本人所做的《贼骑来教》中,也是以条令的形式强调:运用车兵+速射弩抵抗敌军骑兵。
后来,西晋马隆就以诸葛八阵做偏厢车,且战且走,连续大败凉州叛军。
事实上,诸葛亮北伐,并未畏惧过与魏军进行野战。到了北伐后期,司马懿一直避免与诸葛亮野战。可见,在组织得当的情况下,当时的骑兵部队并不具备绝对优势。
何况,街亭正对谷口,魏军不易展开,并不是一个适合骑兵施展的地方。
因此,说城池未固,马谡不得不退上山,是站不住脚的。
退一万步说,以诸葛亮的阵战之法,“进无速奔,退无遽走”,即或蜀军抵抗不住,也绝不至于短期崩溃。
将略之失,拱手让出主动权
街亭大败,远远不只是扎营失误这么简单,也不只是不注重水源那么简单。
他让开大道,占据山地。
山地战,之所以给人利于防守方的原因是:山地限制了对手的运动能力。
但另一方面,山地也限制了防守方的运动能力!
你上山防守容易,想要依托山地组织大规模反击就难了!
所以,上山的本质就是:笃定张郃必须乖乖地来攻打自己!
想当然,是所有将领的大忌!
这是典型的消极防守,固守待援的打法!
问题是:还有谁能来救你呢?
为了这个“笃定”,把大道让给了张郃,让张郃掌握了主动权!
对于善处营势的张郃来说,一旦他掌握了主动,即使不截断汲水之道,他也能找到n种方法来解决战斗!
将略之失,一败涂地
与街亭之败同时,箕谷,蜀军也败了。
可是,赵云亲自断后,组织有续,蜀军虽败,但物资无所损,兵将不相失。
如果这样的失败发生在街亭,会如何呢?
同样,就对面的张郃来说吧!
当年,在宕渠,张郃被张飞打得出翔,只带了10几个人爬山逃走。可是,逃走后,却能收集散众,引众退回南郑。
如果马谡从容整队,退回到了柳城,保全主力,那么,张郃敢不敢继续深入陇右呢?
马谡在被围后,组织突围不利,大军一片混乱,兵将相失,全军完全失去了统一指挥!
只有1000多人的王平,尚且从容部署,收集了一些散兵,甚至能够以疑兵阻止张郃的追击!
可见,不必魏延、赵云,马谡但凡有王平这样的将略,蜀军或许也能保全大部主力,继续与魏军抗衡。
因此,街亭之战时,魏军没那么强,蜀军没那么弱!
马谡战前想当然地部署防御,拱手让出主动权;遇到挫折时,又一败涂地,不能收拢部众,将略之失,确实洗不白!
蜀军如以魏延之类的有经验的将领指挥街亭之战,完全有可能与张郃一战,即或不利,也不至败得这么惨!
街亭之败,主要在诸葛亮用人不当,这个结论暂时还真的推翻不了。
▍失街亭马谡固然有错,面对张郃五万大军,你认为有人可以守住街亭吗?
若说谁可拒敌张郃,王平足可胜任。因为,张郃与王平的两次交手中,结果王平均略胜张郃一筹。
马谡与张郃的真实兵力对比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已尽起倾国之兵,也仅有5万余人。因为,蜀汉总兵约为13.2万人,而防御的重点:汉中防北、南中御南,兵力分别为3万、2万,再除去各郡县驻守的常用兵力外,刘备所能动用的极限兵力也就是5万,而且此战中大军几乎损失殆尽。
诸葛亮北伐时动用的主要是汉中兵力,李严镇守的江州3万兵力需要防守东吴,所以不能动用。虽然,自刘备病逝后,蜀汉通过了3年的修养生息,但是国家战斗力依旧难以恢复到当初的巅峰状态。
可见,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的总兵力绝对不会超过4万,如果再减去5千—1万的粮草兵,真正的战斗兵员只有3万—3.5万的样子。当时,诸葛亮的作战策略是分兵两路。即:第一路,以赵云、邓芝为疑兵,据守箕谷,吸引曹真的主力大军,因为兵力太少容易被破,所以兵力至少应该在3千—5千;第二路,诸葛亮自提大军出兵祁山,并先后占领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诸葛亮闻报曹魏遣大将张郃率领一军出兵街亭,欲与曹真夹击蜀军。
《三国志·曹真传》: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合击亮将马谡,大破之。
因此,诸葛亮委派马谡为主将、王平为副将前去街亭阻挡张郃的兵马,为自己建立祁山根据地争取时间。而此时,蜀国新得三郡,人心未附,需兵力镇守,若每郡至少3千兵力,再减去赵云一路疑兵数,诸葛亮手中的机动兵力仅有2万左右。同时,以诸葛亮谨慎的行事风格,通过细作探报的情报,也绝对不会令马谡的兵力和张郃的兵力太过悬殊,毕竟街亭是关乎第一次北伐成败的关键。此外,马谡也是自己看重之人,他也不允许其失败。如果分给马谡1万大军,诸葛亮作为进攻主力则会名存实亡。所以,综合衡量之下,能派给马谡的兵力最多会有5千。
由于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带有极大的突然性,当陇右三郡丢失后,曹魏才急忙遣大将军曹真率领大军前去抵挡诸葛亮,接着又调派张郃率领一路偏师和曹真夹击蜀军,以化解陇右之围。正所谓:救兵如救兵火。所以,张郃所率偏师应该是轻装简从、倍道而进。同时,又以诸葛亮派给马谡的兵力数量来推算,张郃的兵力最多会有1万。
《三国志·王平传》: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于街亭。
如果马谡能够听从王平的建议,于险道多设阻碍,虽以1比2的兵力对比,不用他人,仅马谡就能率兵抵住张郃的前进步伐。遗憾的是他要一意孤行,弃天赐要道于不用,反而选择山顶扎寨,结果被围断其水道,大军自乱,岂能不败。
王平两退张郃
《三国志·王平传》: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干人鸣鼓自持,魏将张合疑其伏兵,不往逼也。于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
当马谡街亭兵败后,张郃正要率领大军乘胜追击,王平适时命令1千兵士擂鼓呐喊,张郃担心埋伏,因此不敢相追,王平这才收拢溃散的士卒,不慌不忙退走。因此,诸葛亮对王平大加称赞,加拜参军,统五部兼无当飞军统领,进而又擢升为讨寇将军,封亭侯。这是王平和张郃第一次交锋,王平的谋略应该稍胜张郃一筹吧。
《三国志·王平传》:九年,亮围祁山,平别守南围。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合攻平,平坚守不动,合不能克。
章武九年(公元229年),诸葛亮制造出了木牛流马,方便粮草运输。因此,诸葛亮发动了第四次北伐战争。期间,司马懿攻打诸葛亮的营寨,张郃攻打王平的营寨,结果王平坚守不出,张郃一点办法也没有,无奈只好退军。王平和张郃的第二次交锋,王平依旧略胜张郃一筹。
王平镇守汉中2万余兵力,退曹魏10万大军
延熙七年(公元244年)春,曹魏大将军曹爽率领10万余大军征伐汉中,且前锋已打到骆谷一带,而汉中的守兵仅有2万余人,诸将领闻信后,心下大惊,皆有退守汉城、乐城等待援军之意。这时,王平奋然而起,坚决反对,并提出亲自率领1千奇兵,绕道敌军身后,假意断敌归路,敌闻报后必然惊慌退走。接着,丞相费祎和涪城的援军陆续赶到汉中增援。很快,曹爽便得到探报,后路发现敌军,归路有被断的危险,同时汉中的援军已经到达,因此曹爽急忙率领大军败退而回。从而,又为蜀汉争取到了一段难得的休养生息良机。
由此可见,王平足可胜任街亭抵挡张郃之职。
图片来源网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