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失落文物多在英法美,而鲜有听闻在日本?
▍为什么中国失落文物多在英法美,而鲜有听闻在日本?
都是强盗侵权
▍为什么中国失落文物多在英法美,而鲜有听闻在日本?
日本是掠夺中国文物最多的国家之一,不仅不归还,还特意修建了一座东洋馆,每年把中国文物拿出来展览显摆,要多气人有多气人!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超过1000万件文物流失海外,仅是一二级文物就超过100万件,欧美、日本包括一些东南亚国家在内,都收藏着来自中国的文物。
数据显示,在全球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中,收藏着中国的精品文物160多万件,流失民间的文物数量是馆藏数量的10倍以上,也就是说,中国至少有1700万件文物流失海外,其价值不可估量。
在诸多国家当中,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国家有4个,他们分别是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
在我国流失的文物当中,就绘画文物而言,美国收藏的数量最多,仅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中就超过1200幅,大都会博物馆中也收藏了500幅,每一幅都是精品。
比如李唐的《晋文公复国图》,比如韩干的《照夜白》……随便拿出来一幅,都是中国绘画史上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意义非凡,价值不可估量。
英国收藏的中国文物,其种类之繁杂、数量之丰富令人咂舌,即便是放在国内,也是一个超级大宝藏,而且在这些文物当中,有很多旷世之作,比如商朝的羊尊青铜器,比如汉白玉佛像,比如唐刘廷荀墓三彩俑……
法国收藏的中国文物以瓷器为主,从中国古代最早的原始瓷器,到明清时期的极品青花,还有历朝历代官窑里面的佳品,法国收藏了一大堆,随便拿出来一件,都能在瓷器圈里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除了瓷器之外,法国收藏的中国文物还有青铜器、漆器、绘画、陶俑、雕塑等,件件都是精品。
题主说,很少听说中国文物遗失在日本,那就是你孤陋寡闻了,事实上,日本也是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国家之一!
数据显示,抗日战争时期,日本至少从我国掠夺走360多万件文物,战争结束之后,日本只是象征性地归还了一点点文物,绝大多数文物至今还留在日本博物馆中。
剩下的这些文物,日本已经不打算归还了,为了更好地展示文物,他们还专门修建了一座东洋馆,每年都把文物拿出来让日本人参观一次,就好像是在显摆:你瞧瞧,你瞧瞧,这些都是我抢来的!
东洋馆里面的展品非常多,从史前时期的石器,到明清时期的文玩字画,要啥有啥,几乎囊括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比如说王羲之的真迹,在国内都极为罕见,日本却收藏了好几副,轮换着拿出来展览,你说气人不气人?
王羲之的真迹
王羲之的字,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凡是读书人,无一不崇拜王羲之的字,包括古代帝王在内,对王羲之的字也是爱不释手,李世民就是其中之一,为了寻找王羲之的真迹,他还开出了一字千金的筹码。
李世民去世之前,对于陪葬品并不上心,什么黄金宝器,人家一点都不在乎,唯一的要求,就是把自己一生收集到的王羲之真迹带走,与自己在地下长眠。
所以从李世民去世之后,王羲之的真迹就很少见了,现如今,全中国也不超过10幅,而日本,也收藏着好几副王羲之的真迹。
比如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大报帖》,又比如日本的三之丸尚藏馆的《丧乱帖》,又比如《兰亭图卷》、《孔诗中帖》、《妹至帖》等,都是绝世罕见的佳作。
这些字,全都是日本强取豪夺过去的,他们非但没有还,还经常举办王羲之书法展,把王羲之的真迹拿出来展览,就好像这本来就是他们的东西一样。
除了王羲之真迹之外,日本东洋馆常年展览的中国文物还有以下几种:
饕餮文瓿
饕餮文瓿是一件商朝时期的青铜器,距今已有3000多年,器身呈葫芦状,中间有一个长着角、瞪着眼的兽面,就是大名鼎鼎的饕餮。
饕餮是中国古代神话当中的一种神兽,贪吃,而且只进不出,所以经常被刻画在青铜器之上。
饕餮文瓿是一个装酒的容器,可以将其理解成酒坛,但不是平时喝酒用的,而是祭祀时候用的,其威武霸气的造型,也体现着古人对祭祀的重视。
在中国历代文物当中,青铜器的分量是很重的,随便拿出来一件都是国宝,而饕餮文瓿又是青铜器之中的极品,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最高的技术水平,其价值不可估量。
除了饕餮文瓿之外,日本东洋馆中还收藏着中国各个时期的青铜器,其数量之多,价值之高,令人咂舌。
东汉时期的“摇钱树”
从东汉末期到三国时期,摇钱树的数量大大降低,后来更是彻底绝迹了,所以,摇钱树显得格外珍贵。
日本收藏的这件文物,便是中国古代最典型的摇钱树,它的基座是陶制的,上面的树体是青铜制造的,树干上缠绕着神龙,树梢上则矗立着一只凤凰,树叶呈现出钱币现状,看起来相当华丽。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向来都是男尊女卑,凤凰在上,神龙在下的设定十分罕见,与西王母的传说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正是因为罕见,所以极为珍贵。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从中国抢走的文物不计其数,仅是从故宫盗走的文物就有2900箱!
日本在抢夺文物的时候,能带走的就带走,不能带走的就炸毁,一点都不手软。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日本人的狼子野心显露无疑。
战争结束之后,有关部门对丢失文物进行了粗略统计,发现日本至少抢走了360万件文物,这些都是明面上抢走的,再加上偷盗和偷运的,日本实际抢走的文物不计其数。
很多人去日本旅游,只知道看富士山,只知道赏樱花,如果你去日本博物馆里面去看看,就会发现里面全都是咱们中国的宝贝,就会发现他们不是礼貌有加的绅士,而是面善心狠的强盗!
最后,希望全世界的流失文物都能早日回家!
▍为什么中国失落文物多在英法美,而鲜有听闻在日本?
日本是伤害我国最深的国家!据不统计,被日本掠夺的文物不计其数,至少有700万件。
在日本的1000余座大小博物馆中,共收藏中国历代文物近300万件之多,还有近300万件文物被日本私人收藏,其中很多都是孤品,是国宝级中的国宝。
在日本劫掠的众多文物中,北京人头盖骨最为著名。在1941年12月,国内文物保护者和美军在护送5件北京人头盖骨途中被日军截击,从此便落入日军手中,至今未现身 ,成为未解之谜。
曜变天目茶碗,全世界仅存两只,是无价之宝。曜变天目茶碗是宋代用于斗茶的一种黑釉茶碗,因其烧制难度极高而十分珍贵。烧制这种茶碗的技艺自宋代之后便已失传,直到今天我们也无法完全仿制出这种茶碗。
就是这样的绝世之宝被日本盗走,至今还被保存在日本经静嘉堂文库中。还有一个曜变天目茶碗在杭州古越会馆收藏,但是比日本那个要破。
无际大师肉身佛像是济公的原型之一。无际禅师91岁便圆寂于唐代,但是其肉身经历千年时光,大师的肉身始终不腐,令人啧啧称奇。但是,就是这样的瑰宝,在1944年被日本人盗走并运抵日本。
这些珍贵无比的文物很多都接近孤品,甚至有些已经是孤品。如藏身于日本皇宫的中华唐鸿胪井刻石,还有存放于日本不同博物馆的王羲之《妹至帖》、《定武兰亭序》、《十七帖》、《集王圣教序》。总之,被日本掠夺的700万件文物中有近100万件是国宝级文物。
直到今天,我们都无法精确统计日本到底掠夺了多少中国文物,也不知道这些文物散落在何方。从商代的青铜器、战国的青铜鼎、唐三彩、宋代的天目盏、清代的绿如意…等等等等。
目前作为中国来说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强国家建设,仿制侵略者再次卷土重来。至于被强盗掠夺的文物,只能靠我们及子孙慢慢追索。
▍为什么中国失落文物多在英法美,而鲜有听闻在日本?
中国流失在外的文物,欧美数量最多,其次就是日本。按照一般人想象,日本掠夺中国文物的机会最多,但是现实是日本的中国文物并不是最多。原因并不是非常复杂。
日本最有机会夺取中国文物的机会就是侵华时期,但是日本侵华的性质较为特殊,与一般的掠夺性侵入不同,日本侵华是想把中国划入大东亚共荣圈,成为日本的附庸国,在他们眼里,中国迟早是他们的。中国的一切早晚都是他们的,他们并没有想抢完就走。为了达到永久占据中国,日本对中国实施拉拢政策,所以吃相并不十分难看,故宫珍宝虽然转移了一部分,但是那只不过是一部分而已,剩余无法转走的更多,但是日本占领北京后,故宫和故宫里的珍宝被很好地保护起来。
但是这也只限于博物馆之类较为敏感的地方,其他地方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侵华时期,还是有海量的文物流失到日本。但是在战后,作为战胜国,对流失日本的文物进行了追索,有部分文物被追回。
需要提到的是,二战时期,日本兵在中国掠夺了大量文物,因为战争原因,一时半会送不会日本,很多日本兵把文物埋藏起来,打算有机会带回日本,但因为战争失败,这些文物被永久埋在了隐秘的地方。这一事实已经被很多日本老兵证实,甚至有一些日本老兵的后代在中日关系正常化后来中国寻找父辈埋藏的文物。
另外,日本的文化与中国最为接近,他们始终承认与中国同宗同源,所以它们对中国文物的认知与英美等国家不同,他们不会像英美那样看什么都是宝贝,文物贩子走过,什么东西都扫光,他们对中国文物的选择方面注重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所以流入日本的文物价值都很高,而一些需要沉淀才有价值的文物,因为文化和地域的缘故,在日本人眼里并没有太高的价值,使得一些普通文物并没有被掠夺,所以在文物的数量上,日本并不是最多的。另外大量被掠夺到日本的文物进入博物馆的相对欧美要少得多,民间收藏量巨大,所以表面上看,似乎日本的中国文物数量不是很大,但是实际数量,比欧美差不了太多。
中国文物流失有几个高潮,其中两个日本参与度并不高。清末中日关系紧张,日本进入中国的文物走私贩子相对英美要少,解放初期,因为国家的保护力度并不高,文物走私量非常大,但是因为民族仇恨,早期日本在中国文物走私量也不如英美通过香港流出的多。
总的来说,日本的中国文物数量可能不是数量最多的,但是文化价值非常高,而且很多中国文物是通过日本流入欧美国家,二战以后,大批日本侵华时期的文物通过日本进入了美国。
日本的中国文物流入,第一是八国联军时期抢夺,第二是侵华日军掠夺,第三是中日关系正常化后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大陆,那是的文物保护还不是很健全,乾隆以后的文物都不在限制行列,民间对文物的认知度也不高,经常出现青铜器作为废品炼铜的事情发生,民间文物很多,文玩商店里也不乏价值很高的文物,那一时期,大量的文物被游客堂而皇之的带回日本。
而美国和英法等欧洲国家,中国文物走私从清晚期到现代几乎没有中断过,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00 多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收藏的中国文物大约是馆藏数量的10倍以上。换句话说,按照最保守的统计,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至少在1700万件以上,远远超出我国本土博物馆藏品总量。
即便是到现在,每年仍有大量文物被走私到国外,盗墓的出土文物、民间收藏文物,大部分外流,通过对国内外多家媒体所报道的数据的粗略统计来看,仅美、英、法、日、韩、菲6国,每年都有数百万件中国文物上市买卖,或曰“中国文物街”、或曰“中国文物楼”。毫不夸张地说:单从文物数量上看,疯狂的文物走私,使得我们几乎每年都要失去一座故宫。
▍为什么中国失落文物多在英法美,而鲜有听闻在日本?
我是沧海拾珠录,我来回答。
首先,我必须说明一下,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最多的应该在日本。只是我们不太听闻而已。
中国流失在海外的文物非常之多,几乎遍布世界各国。但是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国家,一定是日本,没有之一。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是日本文明的“母体”。按照中国的历史时代计算,隋、唐以来,日本人逐渐摆脱蒙昧野蛮,正式进入文明大发展时期。而这时的中国就是日本最好的学习对象,于是自隋、唐以来中国文物开始大量流入日本。直到后来的宋、元、明时期中国文物向日本流入从未中断。清末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再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宝级文物被日本大量掠夺。也就是说,清末以前中国的文物是通过海外贸易、民间文化交流等途径流入日本。而清末以后,则是以掠夺为主要途径流入日本。在这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中,日本收获了大量的中国文物,无论是门类、数量、还是文化价值都是欧美各国所不能比拟的。
日本富士山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东洋馆”,是日本博物馆中展出中国文物最多的博物馆。其收藏的中国文物达1万多件。另外,在日本民间还有大量的中国文物收藏。尤其是各个文化研究机构和私人收藏家手中的藏品,堪称巨大。究竟日本到底收藏了多少中国文物大概没人可以说得清楚,因为毕竟时间跨度太长了。再加上日本人天生的不喜欢“扔东西”,对保留旧物件有特殊的嗜好,所以各种文物只要流入日本,就很难再公诸于世了,都被日本的各种藏家珍藏起来。有些极具文化价值的藏品甚至都不会被公开展出。再加上日本人天生内敛、低调的民族性格,不喜欢张扬,这也导致日本藏品不太被听闻。(我觉得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做贼心虚,毕竟有许多文物不是正道来的[酷拽][酷拽][酷拽])
另外,日本是对中国文化学习、了解、掌握最透彻的国家,所有的来自中国的文物都被日本人高度重视,作为本民族的文化来源的象征。整个大和民族的文明塑造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哺育,所以日本人在收集中国文物时更侧重于收集古籍善本、书法绘画。而这些藏品并不是国际古董拍卖市场的热门品,所以也不为人所知。例如,日本收藏的王羲之的《丧乱贴》。书圣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不必多说,此《丧乱贴》被认为是最接近真迹的唐代摹本。虽然是摹本,但也极为珍贵。此文物与台北的《快雪时晴帖》和故宫的《神龙本兰亭序》一起,并称王羲之书法3大珍宝,也是日本的国宝,极少展出。据说,《丧乱贴》由鉴真和尚带到日本,后被日本天皇收藏,现存于日本宫内厅。像这样重量级的文物,欧美各国不但没有,也不可能被轻易展出,所以大家对此知之甚少也不足为奇了。
《丧乱帖》
日本的传世三国宝,很明显来自中国
再比如说日本的传世三国宝,天丛云剑、八呎镜和八尺琼勾玉。这三件被日本人视为国宝。历代天皇继位时必须出示此三件国宝作为新天皇血统纯正,合法继承法统的凭证。我们分别看看这三件国宝在神道教中的象征意义吧。
1·天丛云剑又叫草薙剑,最开始出现在神话中,据说天丛云剑每一次出现都是须佐之男消灭八歧大蛇的危机时刻;
2·八咫镜、中的“八咫”二字意有大或美的意思,听说当时日本将镜子视为神圣贵重物品,一般用于挂在胸前可以驱鬼辟邪。八咫镜又叫真经津之镜,现在被供奉在伊势神宫,是日本神器之一。
3·八尺琼勾玉也被叫做八尺琼曲玉,“八尺”二字意有大或串起曲玉的绳较长的意思。八尺琼勾玉是日本专门用来祭祀的器具和常用装饰品,在古坟时代十分流行。八尺琼勾玉现被供奉在热田神宫中,是日本三大神器之一。
下面是我国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铜镜和战国时期的铜剑。
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器型还是纹饰,都是非常相似?他们的宝物从何而来?反正我是不相信古坟时代的日本人拥有制造青铜器和玉器的技术水平。
这三件文物由中国流入日本以后不下千年了,如果媒体不报道我们国人谁知道?它们默默的躺在日本的神宫里接受日本人的膜拜和供奉,不到特殊场合也不轻示于人。至于在日本民间还有多少类似于这样的中国文物,真的是一个谜。
所以,日本才是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国家,并且不被世人所知。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