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能一直活着的老兵真的只是运气吗?
▍战场上能一直活着的老兵真的只是运气吗?
z子弹炮弹绝对没有长眼睛,什么时间飞过来,飞到哪里?要谁的命,谁都不知道,那就交给命运吧,是命运说了算,命不该绝,打上都死里逃生都不会死,这就是命,以前单位上退伍军人,参加对越南自为还击,受伤退下来的,到我们单位保卫科上班,天天墨镜,不是玩酷,是另外一个眼睛不在了,所以负伤、退到我们单位上班,他告诉我们,晚上发起冲锋,埋伏在战壕,等待命令,大家都不说话,只是借月光马马了虚虎能看清左右战友,都是天南地北混编一起的,命令来了,冲锋开始,地动山谣,反正跟敌人在哪里?不知道,跟着战友冲就行,旁边一个人突然倒下了,脑袋烂了,管不了这么多,继续冲,突然眼睛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醒过来就在战场医院,眼睛一个不在了,我们问他,看见越南兵没有?回答没有看见,打枪没有你?回答,没有,然后退到我们单位保卫科,人没看见,枪没打,就下来了,这就是命,不然可能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战场上能一直活着的老兵真的只是运气吗?
我们知道,战场上新兵的死亡率是很高的,能活下来的大都是老兵。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老兵的运气比新兵好,子弹都拐着弯走?显然不是,至于是什么原因,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中最激烈的一场战役,在面积仅为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上,志愿军和联合国军总共投入了约10万人,平均每平方米的土地上就有76枚炮弹爆炸,火力密集度已经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高水平。作为防守方的志愿军,承受了巨大的伤亡,许多连、排都被全部打光,或者仅剩几根独苗。
然而,神奇的是,在如此惨烈的战斗中,有一个班竟然全班9名战士无一人牺牲,成为在上甘岭战场上唯一一个保存完整的班,这就是志愿军第12军31师91团8连4班,9名英雄分别是:
沈金来、况厚胜、陶园林、高学良、李元万、韩道存、向太金、安文成、蔡兴海。
下面就来说说这个班的英雄事迹。
在12军接管阵地前,阵地是由15军防守。15军采取的是添油战术,部队损失后再补充,再损失、再补充……打到最后阵地上建制过多,有的连甚至只剩几个人,十几个人,几百人的部队,连长就有十几个,命令混乱,不知道听谁的好。
12军吸取经验,改用轮战,即一个连打一天,到了晚上无论伤亡大小都撤下来,第二天再上一个连,上个连长留下,向下个连长介绍战场情况。撤下来的部队抓紧时间修整缩编,准备打第二轮。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每天上的都是生力军,而且命令统一,不会混乱;另一方面战士们也觉得有盼头,只要扛到天黑,这一天就算是活下来了。
91团第一个上阵地的是8连,各个班分散在各个阵地防御,其中4班被分在九号阵地。4班战士一到阵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抢挖工事。
由于阵地是在最前沿,阵地上敌我尸体极多,又是夜间,非常影响挖掘,得先把尸体扒开才能挖,非常累,而且还都是炮轰后的虚土,根本拍不实。于是4班向连部请示能否用敌军尸体来堆堑壕,连部回应可以。
于是,4班战士开始摸,摸到脖子上挂着狗牌的,就是敌人的尸体,拖回来按照一层土、一层尸体的方式码出了一道胸墙。虽然这个举动有点残忍,但是在残酷的战场上,保命是最重要的。
天亮后,美军开始进行例常炮火覆盖,4班战士都进入坑道躲避炮火,只留韩道存在战壕里观察。没多久韩道存就被炸伤,大家把他抬回来进行简单包扎,同时换陶园林观察。副班长蔡兴海觉得敌军一直在炮击,留人在坑道外观察是徒增伤亡,于是就叫回陶园林一起蹲着,每隔一段时间出去看看就行了,这就减少了不必要的伤亡。
在坑道里躲了一会儿,战士们听到炮火声渐渐变远,似乎有向后延伸的迹象,以为敌人步兵开始要冲锋了,于是全体走出坑道,准备迎敌。刚出坑道,蔡兴海就被什么东西重重的拍在后背,整个人都拍的向前翻滚,等他站起来,定睛一看,是一段血淋淋的断手,手掌都还在动。根据距离和服装判断,这是友军的断手,再结合阵地前敌人的诡异表现,蔡兴海立即断定,这是假的“炮火延伸”,目的上引诱阵地上的志愿军出来。
于是,蔡兴海立刻下令,全员撤回坑道。果然,最后一个人刚跑进坑道,敌人的炮弹就再次漫天呼啸而至,4班又躲过一劫。
在坑道内,4班很快就定下了接敌战术,全班9个人被分成了4个战斗小组,每组两个人,剩下的一个人做机动。班长、副班长和两个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各带一新兵轮流作战。
同时还商定,对冲锋的敌军,50米距离时用冲锋枪射击,30米距离时投掷普通手榴弹,25米以内投掷加重手榴弹。当敌人一个排以上兵力冲锋时,在阵地左翼使用手雷,右翼使用爆破筒,敌多路冲击时先打各自面前之敌,再相互进行支援,敌人一个方向进攻时,则集中火力阻击。
战术布置清晰明了,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该怎么打,由此可见志愿军的战斗素养之高超,绝不是像一些影视剧所抹黑的那样,说志愿军只会使用人海战术。
在4班战术高超的战术配合之下,敌军的多次冲锋都被打退,阵地前铺满了敌人尸体。战况非常惨烈,其他阵地上的友军大多损失惨重,甚至伤亡殆尽,但是4班这边,却始终挡住了敌人的进攻,并且没有一个牺牲。期间,连长三次派人来增援,均被以“阵地无工事依托,兵多徒增伤亡,去增援友邻吧”为由,被4班拒绝。
战斗进行到最后,敌军整整两个连压了上来,4班被四面包围,战士们也体力不支,被迫撤进坑道。老兵况厚胜守在坑道口,说道:
“你们莫得怕,我守在这儿,谁也别想进来……我岁数比你们大,敌人要来炸洞子,我就跟他们同归于尽!”
刚说完,一根爆破筒就从洞口扔了进来,况厚胜眼疾手快,抓起爆破筒就往外扔了出去,爆破筒在敌人密集处爆炸,当场炸死几个,况厚胜也被强大的冲击波掀飞,重重的拍在坑道壁上。敌人见况厚胜这么不怕死,也吓懵了,当即就后撤了。不知道是被吓怕了,还是忘记了这个坑道,后面直到战斗结束,都没有敌人再向这个坑道发起过进攻。
激战一天,4班共打退敌人大大小小进攻共7次,歼敌400余,而自己仅仅负伤3人,无一人牺牲,创下了小兵群作战的奇迹。
从4班的战斗经历来看,战场上能存活下来,除了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外(比如4班在最后躲进坑道后,再也没有敌军向坑道发起过攻击),更多靠的是高超的战斗素养,敏锐的战场意识以及不怕死的勇气,这些才是支撑老兵活下来最关键的因素。
曾有老兵说过:在战场上千万不要害怕,一害怕,行动就会变得犹豫迟缓,这样不被子弹打中才怪。
战斗结束后,4班全班记集体一等功,担任主要指挥任务的副班长蔡兴海,特等功,二级战斗英雄,并且记功命令还是和黄继光、邱少云这样的传奇英雄一起下的。
值得一提的是,蔡兴海老英雄是个老寿星,至今健在。而且,老英雄非常谦逊和低调,一直深藏功与名。直至2019年6月12日,他和黄继光、邱少云一起立功受奖的事迹才在全国广为人知。当时有记者去采访这位老英雄,谈起那些长眠于异国的战友,蔡兴海老人潸然泪下,说道:
“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我不是什么英雄。与牺牲的战友相比,我能活着走下战场就是最好、最高的待遇,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替他们继续为祖国奉献力量。”
“我现在享受的待遇以及曾经获得的荣誉,都是战友们用鲜血换来的。如果我沾国家的光,做了损害人民利益的事,那就忘记了自己在党旗下立下的誓言,背叛了牺牲的战友、背叛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句句话语,风骨铮铮;片片深情,初心熠熠。蔡兴海老人,不仅是上甘岭战斗英雄,更是一座时代精神丰碑。
▍战场上能一直活着的老兵真的只是运气吗?
我有一个叔,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排长。
进攻开始前几天,上级下达命令,他们开始在边境潜伏,进攻打响后,呼啦啦就扫了过去。那时候部队普遍没有实战经验,激战数天伤亡较大,他带着他的排和其他部队一起在战线后方休整,结果晚上有几个士兵开始起篝火。他说当时还没来得及反应,炮弹呼啸着就砸下来了,正好命中火堆,围在一起的几个士兵当场阵亡,其他士兵马上开始找掩护...
过了一个星期,部队正顺着一条河道推进,走出去没两公里,被越军打了个埋伏,具体战斗细节他没提,但是隔壁排直接被几颗炮弹取消编制,他说他永远也忘不了那个被炸成半截,肠子掉了一地的排长...
又过了几天,各连排继续往前推进,上午行军过程中,被埋伏在侧方的越军打了一发冷枪,子弹钻进他的右边屁股肉里,出来,再钻进左边屁股,再出来,打中他背着的步枪枪托,弹在地上。他说感觉就被什么东西叮了一下,然后是钻心的痛,我当时就脑补到阿甘正传的画面...后面他倒在地上,居然摸到了那颗子弹,就顺便带回到战地医院。当天他一个老乡,负责弹药运输的,知道他负伤了过来看他,说晚上会有敌人,偷摸进营地里,专抹伤兵的脖子,神不知鬼不觉,厉害得很。你今晚不能在这里待着,天黑之前我会送一批弹药过来,然后用背弹药的骡子把你运回后方去。
就这样,他在骡背上趴了整整一晚,一路上听着越军的炮响,终于在第二天凌晨到了后方医院,得到了及时救治,活了下来。他在后方医院躺了一天,第二天一早整个营地里的伤员被一台拖拉机吵醒了,有个战士像疯了一样冲出去,地上滚,挡着拖拉机不让开,说吵得脑子疼,按现代医学来说应该就是PTSD症状...
我叔说他能活下来是真的运气好,那个救他一命的老乡也活了下来,但是他的生殖器官在一次炮击中被炸没了,一辈子没娶老婆,我叔想出钱找媒婆给他说个女的,起码老了有人照顾,他拒绝了,后来在乡下独自过完下半生,大概15年的时候走了,我叔伤心了很久...后来他还给我看了那颗子弹,头还是圆尖的,中间开始变形弯曲,估计是穿透力强的弹药,不然按照他老人家的说法就真的是屁股开花了。
这就是我叔活下来并讲给我们听的故事,不管是幸运活下来的老兵,还是牺牲在战场上的士兵,没有他们,我们今天的生活或许就会大不一样。
▍战场上能一直活着的老兵真的只是运气吗?
长津湖战役打响的时候,父亲还在大西南剿匪,两年后的上甘岭战役,竟然与黄继光成为了战友。又两个月后,父亲差一点永远留在“三八线”的经历,或许多少能回答这个问题。
“抗日决死第一旅”在我们家乡休整的时候,父亲加入了这支队伍,后来被编入刘邓中原野战军、陈谢兵团李成芳第十四军,淮海战役中参加了双堆集围剿黄维兵团。
渡江战役后,父亲跟随陈谢兵团打到了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四川西藏,其中曾在西康战役中,一人俘虏了二十多个蒋匪。
解放战争结束后,数百万匪徒肆虐大西南,父亲紧接着就加入到了剿匪战役中。
1952年,父亲成为了志愿军的一员。从大西南转战到东北,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被编入秦基伟第十五军、45师133团,与135团的黄继光成为兄弟团的战友,参加了第五次战役中的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的一个黎明,在“三八线”附近与美军的一次激战中,父亲被一发炮弹炸晕了过去。直到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整整昏迷了一天的父亲,方在战马的嘶鸣声中醒了过来。
原来是一位通讯兵从这里路过,由于山坡上布满了弹坑和尸体,无法骑马,他不得不下鞍来使劲地牵着马从这一带走过。当他听到醒来的父亲发出的呻吟声后,就停下来把父亲从战友的尸体和土石下扒了出来。然后,这位通讯兵把父亲被炸伤的头部进行了包扎,指了指部队所在的方向后就离开了。
父亲一会昏迷,一会清醒地在山野雪地上爬行了三天三夜,才终于找到了部队,被送入野战医院进行了手术。原来,父亲头部的右前侧碎掉了鸡蛋大小的一片颅骨,而且,还在贴近脑膜处取出了一枚弹片。
后来,父亲的身体一直都非常虚弱,而为遮着那个深深凹陷下去的疤痕,一生都留着长长的头发。
经历了无数次战斗的老兵,最后能活下来的,是不是因为运气不好说,但在战场上一定要胆大、心细、勇敢、沉着、机警,除此之外,还须有超强的意志,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战场上能一直活着的老兵真的只是运气吗?
俗话说——“飞来的子弹拥有优先通行权”,战争进入热兵器时代之后,伤亡率是非常惊人的。
淞沪会战中日双方参战人数是100万,伤亡34万,伤亡率是百分之三十。
斯大林格勒战役伤亡率更高,苏德双方共投入兵力500万,总伤亡是350万,伤亡率达到百分之七十。
但是无论战争多么残酷,总有一些士兵能够九死一生活到了最后。
西点军校地军歌唱道,“老兵永远不死,他只是凋零”。
那些被授予元帅、大将军衔的解放军将领,哪个不是身经百战,从死人堆里走出来的?
那么,他们为什么能活到最后,真的是靠运气吗?
我们不是无神论者,不相信神灵,但是运气真的存在。
二战中,日本空军有一名传奇飞行员佐佐木友次,命非常大,被称为打不死的小强。
他在太平洋战争后期,上级曾经9次派他去执行自杀式飞行任务。
可是跟他一起出征的战友大都有去无回,可是他却总是平安飞回来。
除了运气,真的无法解释。
但是到战场上不能总是靠运气,士兵的经验、胆略、智慧和技能都非常重要。
比如有些老兵的技巧,是打仗前不吃东西
曾经看过二战的一段纪录片,里面有个德国老兵说,自己战场上死里逃生的秘诀就是开战前不吃东西。
医学常识告诉我们,吃饭后肠胃就要蠕动进行消化。
在消化的时候,血液都聚集在肠道处,假如此刻被子弹或者弹片击中,又偏偏打中了腹部,就非常容易造成大出血,很快危及生命。
但是部队吃饭是统一的,不会给你一个人提早开饭。
这就要求你自律,尽量不吃或者少吃。
吃饭少的话,你的血液流速就会减少和血液黏稠也会大大减少,在腹部被击中时出血量就会少得多,对生命的危害就没有那么大。
而且开战前吃法过饱,奔跑起来也不方便,行动也不灵活,反应速度也会降低,受伤机会就会增加。
中国人有句老话:“饿饿心灵”;意思是人有一定的饥饿感时,能保持大脑清醒,帮助你在危急时刻做出最佳选择。
除了小技巧外,最重要的是苦练杀敌本领
常言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泪”,在平时训练的时候,要刻苦勤奋,投入的时间比别人多,留下汗水比别人多,更投入,更用心的话;就能掌握更多军事本领,体能也能达到最佳。
那些军事技能不光是进攻类的,还有防守类的。
刻苦训练了,上战场之后,不仅能够多杀敌,还能保存自己。
这也就是美国和中俄等国军队,经常举行对抗性很强的实战演习的主要原因。
保持正确的进攻姿势
在冲锋号吹响的时候,很多士兵都是跃出战壕,直接冲向敌人,这样的话伤亡率最高。
因为挺身而出暴露给敌人的面积最大,最显眼,最容易成为敌人射击的目标,被击中概率最高。
苏军老兵兵玛特威·格什曼,1940年入伍,苏德战争爆发后参加了卫国战争,经历大小百余场战斗,跟他一个一起入伍的士兵到战争结束时只剩下了13个.
他的经验之谈有三个:
一是在冲锋的时候,要猫着腰冲出战壕;这样暴露给敌人的面积小,被击中概率低。
二是冲锋的时候,尽量选择从两翼进攻,敌人的火力往往是集中在中间,很少在侧翼,因为中间兵力最多。
三是冲锋的时候要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不要有丝毫犹豫。因为敌人在对方发起攻击的时候,首先是要用炮火进行还击,开炮时间不会跟对方进攻时间同步。
而且炮手发射是需要预判的,炮弹的发射又是抛物线的轨迹,而炮弹落下来的时候,炸不到冲锋在前的士兵。
事实上,越是冲在前面的士兵,越不容易被炮火击中;而战场炮火的杀伤力比子弹要大得多。
因此,战场上越是拼命地,越安全。
细数那些将军们,哪个不是遍体鳞伤,但是他们都活到了最后。
不要痴迷战利品
一场战斗结束后,最诱惑的是战利品。
那些倒下的敌人身上有匕首、手枪、卡宾枪,还有帽徽、奖章等可以当作纪念品的东西。
尤其是武器不如对方的军队,士兵们对武器更加向往。
往往在打扫战场的时候,迫不及待地翻动尸体,寻找自己想要的一切。
可那些“尸体”会突然借尸还魂向你开枪,或者拉向手榴弹跟你同归于尽。
他们有的是装死,有的只是受伤昏迷,当你去他跟前的时候,他做出误判,怕你伤害他就会孤注一掷,让你垫背。
侵华日军将领饭野贤十大佐,就是在战斗结束的时候,被倒在尸体堆里的国军士兵强三娃,用尽最后一口气从背后击中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良好习惯,也能保护自己,杀伤敌人。
比如在战前把弹匣子弹装满,不要临渴掘井。
出发前在许可的情况下,多携带一些弹药,弹药永远都不够用。
射击的时候,尽量单发发射。
后勤部门发给的枪弹也可能有过期的,一定要检查弹头是否松动.锈蚀,弹药箱是否霉变,以及枪弹的生产日期等。
如果允许,在战斗前一定要进行实弹射击,看看枪械和子弹有没有问题。
巷战的时候,在不影响隐蔽的情况下,提前把周围所有窗户玻璃的打碎;不然的话,爆炸物在屋里炸响的时候,飞溅的玻璃一点也不比子弹伤害力小。
进入房间之前,不管有没有敌人都先踹门,等几秒钟再进去。如果条件许可,要投一枚手榴弹。
凡此种种,都是战场上的生存之道,掌握了有益无害。
话说回来,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战争是非常残酷的。
事实上,真正靠经验活下来的老兵不多。
他们大多数前仆后继、血洒疆场。
正因为如此,才倍感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加热爱和平。
------------------
推荐阅读:
每天早上跑步半小时或者练三次八段锦,哪种方法强身健体的效果更好?
上一篇: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宰客行为?
下一篇: 担任过国家副总理的开国将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