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曾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这句话对么?
▍梁启超曾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这句话对么?
是的。其实就是这么回事。帝王谱。
▍梁启超曾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这句话对么?
语不惊人死不休!
▍梁启超曾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这句话对么?
这是对以帝王世家和王朝更迭为主体系统的历史的批判,他认为这不符合历史的夲来面目,体现了他反封建的资产阶级历史观。
▍梁启超曾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这句话对么?
“正史”的名称,最早出现在《隋书·经籍志》,专门指的是纪传体史书。
《隋志》里面把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并称之为纪传体之祖。
因为《史记》是以历史人物为本位,分别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制,开创了纪传体的史书体例。
大史学家班固“因《史记》作《汉书》”,并将《史记》体裁中改“书”为“志”,改“世家”为“传”,整齐整成为纪、表、志、传四种体制。
而纪、传是这种体裁的主体。
《汉书》以下,表、志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有所缺略,但不管哪一本正史史书一定会有纪有传两种体制。
凡属于这一体制的,均被叫成纪传体。
清朝乾隆年间,钦定《史记》以下至《明史》一共二十四部为史家“正史”,被称为“二十四史”(以前也有所谓的十七史,二十二史,不过都是默认称谓,不是朝廷正式确定的称谓)。
这二十四史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唐朝史学家刘知几把中国唐朝以前所有史学体制归纳为“六家”。
他认为:“古往今来,不管内容质量还是题材怎么变化,诸史著作大致就这么几类:第一种是《尚书》类;第二种是《春秋》类,第三种是《左传》类,第四种是《国语》类,第五种是《史记》类,第六种是《汉书》类。”(《史通·六家》)
其中《尚书》记言,《春秋》记事,《左传》统年,《国语》分国,《史记》通古纪传,《汉书》断代纪传。
刘知几又把编年、纪传作为“正史”两种体制,认为“既而丘明传《春秋》,子长著《史记》,载笔之体,于斯备矣。”(《史通·二体》)
他评论两种体制,认为“互有得失”,“各有其美,并行于世”,如果“欲废其一,固亦难矣。”
这确实是通达之见。
纪传体确实是一种较好的史书体裁。
当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说:“这种体裁,可以说是上古史书《尚书》等四种体裁的大综合。其中‘纪'以编年,犹《春秋》之经也;传以纪事,犹左氏之传也;世家以分国录诸侯,犹《国语》之分国为史也;又记录封建帝王制诏命令等内容,则又犹《尚书》记载典谟训诰誓命之文体一样。一言以蔽之,这种体裁,已并‘编年~纪事~纪言~分国’诸体于一书,别而裁之,融而化之,使其相互为用,彼此相衔,以各家之长,济各家之短,而又益之以表历,总之以书志,卓然自成为一种新的历史体裁。”(《论刘知几的史学》)
因为“二十四史”是历朝历代陆陆续续几千年写成的,所以它的名称也有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
原先,《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合称为“三史”。
后来,《后汉书》广为流传,便取代了《东观汉记》的地位,被列为“三史”之一。
“三史”与《三国志》,就称为“四史”。
从《三国志》一书开始算起,包括《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和《隋书》,一共有十部,因而被称为“十史”。
《隋书》以前一共有十三部,被称之为“十三史”。
到了宋代,就有了所谓“十七史”之称,就是“十三史”加上《南史》、《北史》和《新唐书》、《新五代史》。
等到明朝,又把元朝、明朝官修的宋、辽、金、元四史加上,一共称之为二十一部,因而有“二十一史”之称。
清朝乾隆初年,修了上百年的《明史》终于修纂完成,于是又有了“二十二史”之称。
后来又下诏《旧唐书》列为正史,合称之为“二十三史”。
又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薛居正《旧五代史》,与欧阳修《新五代史》并列,合为“二十四史”。
这二十四部正史,加起来总有4000万字左右,分为3249卷。记载了从神话传说中的黄帝到明朝末年(1644年),加起来长达四千余年的历史,保留了清朝以前历朝历代封建王朝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材料,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宝贵资料。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书局编辑部组织人力花费大量精力和物力点校“二十四史”,选用最权威的版本,分段标点,并进行了校勘注释,写出“点校后记”或“校勘记”。
至今这套点校本的二十四史已全部出齐。
这是整理古籍的一项重大成就,为我们阅读古籍研究历史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不过,对待二十四史,我们也应该持分析的态度,不应该盲目崇拜。
因为二十四史出于封建时代的史家之手,他们作史,大都本着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因而处处体现着封建地主阶层的意志。
比如,以帝王将相为中心,主要记载着统治阶层的活动,很少有人民群众生活和斗争的史迹(司马迁可算是一个例外)。
二十四史的确算的是一部帝王将相的家谱,它以对封建帝王的态度为尺度,来评判是非与否。
顺从帝王的是忠臣,反抗帝王的为乱贼,成了封建史家修史的正统观点。
为了迎合最高统治者的愿望,往往虚美隐恶,歪曲历史。这是读史者应该注意的。
读二十四史需要把握要领,弄清体系。
在二十四史中,都有本纪、列传,有的还有志、表。本纪记载封建帝王事迹,按照年月顺序记事,实际上是编年体形式。
从《汉书》开始断代为史。
如果把历代正史中的本纪连贯起来,就是一部中国通史的轮廓。
各史的列传,也有规律性可循。
《史记》创纪传体例的时候,重要的历史人物有“专传”,行事相近的人物有“总传”又称“分类传”。
比如《儒林列传》,汇集学者于一篇之中。
再比如《屈原贾生列传》,是二人的合传。他们二人并不是同时代的人,只是因为行事近似而合在一起了。
又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同时代的人,而且生平活动交织在一起。二人合为一传,可以省却许多文字。
“合传”写二人或二人以上的事迹,这是《史记列传》的特点。
各部史书多有总传,但情况不尽相同。
有的传是各史沿袭下来的,比如《儒林传》,这是寻找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学术源流的重要根据和资料。
从《后汉书》开始,诸史又往往有《文苑传》,专门记载各代重要文学家的事迹。
如果我们综合历代《儒林传》、《文苑传》,翻阅历代《艺文志》(或《经籍志》),就可对思想文化学术变迁史有个较为清楚的了解。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历朝历代特别著名的大学者和大文豪,往往都立有专传,因而不列入《儒林传》或《文苑传》里,比如董仲舒、司马迁、张衡、蔡邕、苏轼等等。
因此,读《儒林传》、《文苑传》时,必须同时读著名学者、文人的专传、方可了解学术盛衰和文学源流。
《史记》有八书,《汉书》有十志,此后凡是有志的史书,其条目也是有颇多相同的地方,可以打通研究。
比如,《汉书》有《食货志》,记载经济情况。
不少正史也有《食货志》,是研究经济史的重要史料。
从《汉书》开始,不少正史有《艺文志》或《经籍志》,记载古今图书,是研究文化学术的必读篇章。
关于各史在体例上的特点,只有深入了解和阅读二十四史,细细体会里面的内容,才能深刻理解。
▍梁启超曾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这句话对么?
梁启超的这话虽然不太准确,却是非常形象,也不无道理。
我们来看看这《二十四史》的写作方法就知道了。
《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从这些“正史”的写作方法就可以看出来,《二十四史》主要记录的就是以皇帝为主角,以皇帝传承为主线的事情。
加之,皇权是至高无上的,而天下也是属于皇家的,所以,在某个朝代,天下其实就是某一个人,或者是某一家的。
说是家谱也确实不为过。
二十四史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虽然主线是皇帝,但里面还是记载了很多各个朝代很多具体的细节。这些记录依然是有很多正向价值的。
------------------
推荐阅读:
相处很久的老同事,突然升职成直属领导,怎么变得那么盛气凌人?
下一篇: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