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兵变?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兵变?
一、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以李世民为首的功臣集团,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让皇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开启了23年的“贞观之治”。
二、马嵬驿兵变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此次兵变,太子李享被认为是主谋。之后,玄宗与李亨于马嵬驿分道,玄宗向南赴四川,李亨向北收拾残兵败将。此后不久,李亨就在灵武自行宣布即帝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遥尊玄宗为太上皇。
三、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959年,周世宗柴荣驾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960年正月初,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兵变?
如果要说历史中有什么著名兵变的话,我很快想到了近代史中大名鼎鼎的西安事变,在这一场爆发于西安的兵变中,张杨两位军阀联手扣押住了蒋介石这位民国最为风云的人物,然后逼迫他提前开启了抗战的焰火。
西安事变的爆发大家都很了解,它是在1936年、抗战爆发前的一年爆发的,而在这一场轰动全国的事变爆发前,西安的局势主要是这样的:
因为蒋介石想彻底贯彻他“攘外必先安内”的决策,所以他把在1931年就失去了自己老本营的张少帅以及东北军调到了陕西。
让他和陕西的当地军阀、人称小西北王的杨虎城联手展开了他所计划的安内战争。
张少帅和杨虎城的军队实力对比
虽说杨虎城和张少帅一样都被我们称之为军阀,但是他们的实力差距却还是很悬殊的。
张少帅在他人生最为巅峰的时候,他曾经是和蒋介石划分南北而称霸北方的大军阀,麾下士兵在他人生最为得意的时候,曾经达到了40万人的数量。
虽说后来发生的事情使得他实力开始遭受到了巨大的重创,但是瘦死的骆驼终究比马大,最终的他,手下还是有十几、二十万军队的。
而我们所说的小西北王杨虎城就没有张少帅那么庞大的军队规模了。
最开始的时候,杨虎城只是西北王冯玉祥手下的一名将领。
在上个世纪30年代蒋介石和冯玉祥、阎锡山等人爆发中原大战的时候,杨虎城和后来的山东军阀韩复榘以及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等后来的西北军阀一同选择了向蒋介石效忠、反叛了冯玉祥。
最终在蒋介石击倒了他们的老上司冯玉祥之后,他们也获得了蒋介石允诺给他们的地盘以及地位。
后来韩复榘被蒋介石分封到了山东、成为了实力雄厚的山东军阀。
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等人被分封回了他们的西北老家,最终通过自己的发展,分别成为了青海、甘肃、宁夏这三个省份的主导者。
而杨虎城在那个时候从蒋介石手中接过了陕西的地盘,最终成为了陕西的军阀。
想必从以上这个介绍,大家就可以看出杨虎城和张少帅之间的差距。
原本的张学良是丝毫不弱于冯玉祥的,而杨虎城原本只是冯玉祥手下的一名将领,这其中的差别自是不用详细说明的。
在这两大军阀合兵的时候,张少帅手下有十几、二十万人马,而杨虎城手下的人马大概在六万人左右。
兵变的即刻爆发
因为他们二人一直觉得蒋介石给他们安排的这个任务是旨在消耗他们力量的原因,所以他们对蒋介石给他们委任的任务是非常排斥的。
再加上他们二人都一直有着很强烈的抗日意愿,(张少帅在918事变后虽然不曾和日本人爆发过战争,但是他表达在明面上的抗日意愿却是非常强烈的)因此这才达成了他们二人后来合作兵变的基础。
在他们本身的不愿意之下,他们对蒋介石安排给他们的任务就自然极力推诿了起来。
时间来到了1936年12月份,张少帅在杨虎城的说服下,初步和杨虎城达成了反蒋的决定。
然后为了贯彻他们二人之间达成的决定,张少帅就专门坐飞机赶到当时蒋介石所在的洛阳用请他到西安给士兵们训话的借口把他给”请”到了西安。
然后在爆发了各种冲突之后,他们在12月份12号凌晨的时候,调动着自己的人马把包括蒋介石、陈诚、卫立煌、蒋鼎文等国民政府军方大佬在内的人物给扣押了起来。
这就是近代史中著名的兵变西安事变,在张杨二人扣押了蒋介石之后,国民政府方面的态度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兵变最后的发展结局
当时蒋介石的妻子宋美龄以及蒋介石的大舅子宋子文在内的人都极力地主张要用和平的方法来和张杨二人谈判。
而国民政府军方的第二号人物何应钦可能觉得这是一个除掉蒋介石、自己当老大的机会,所以他主张应该点齐所有中央军的人马,通过坚决的武力手段把蒋介石给“救”出来。
不过后来的事态发展并没有让何应钦得逞,在各方阵营的协调下,蒋介石被张杨二人放了回去。
而在此过程后,张少帅乖乖地和蒋介石坐飞机走了,然后就在接下来的很多年时间里被蒋介石幽禁了起来。
而杨虎城在被蒋介石送出国回国后,也被蒋介石的人抓到关押了起来,最终在被关押到49年的时候,被蒋介石派人处死在了重庆。
所以说这就是近代史中著名的兵变西安事变,虽然张扬两位军阀最终的结局都比较凄惨,但是这次兵变所带来的意义却也是非常积极的。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兵变?
济南战役胜利后,毛主席对许世友将军说:“这场战役之快,天下恐怕有两个人想不到,一个是本人毛泽东,一个是蒋介石。”
毛主席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老蒋接到济南失守的电报后,打死都不相信,直到亲自乘飞机到济南上空观察后,才不得不接受这个结果。
济南自古就是战略要地,民国时期又是津浦铁路和胶济铁路的交汇处,及华北、华东的连接处,所以济南的得失,对国共双方意义都非常重大。
当华东解放军准备发动济南战役时,老蒋急调3个兵团救援,同时准备将战斗力较强的74整编师空投济南城。
负责攻城的解放军兵力有14万人,而守城的王耀武部有近11万人,济南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所以对我军来说,攻城的任务非常艰巨。
要解放济南除了要打好攻坚战外,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必须先占领机场,阻止74师进入济南城。
其次,要能迟缓徐州的3个兵团援敌,当时负责阻援的华野兵力并不充分,所以济南城能坚守的时间,对双方来说至关重要。
1948年9月16日,济南战役打响,敌我双方在外围据点争夺很激烈,一直处于胶着状态。
就在这时九纵司令员聂凤智很着急,毕竟只有10天的攻城时间,于是他决定化助攻为主攻,尽快打开局面。
随着九纵加入战斗,一下子打乱了王耀武的部署,他不得不抽调驻守机场的预备队,增防茂岭山、砚池山高地。
而王耀武兵力一调动,让我军十纵找到了攻占机场的机会。不过虽然机场兵力空虚,但附近的国军96军吴化文部却不得不防,如果96军及时增援会给我军造成很大的阻碍。
吴化文原本是伪第一师师长,抗战胜利后被蒋收编,虽然有个96军军长的头衔,但一直得不到重用。
虽然手下有2万多人,但军需补给经常跟不上,吴化文对此非常不满,所以平常与我军互动频繁。
不过当时局势不明朗,吴化文一直不敢轻举妄动。现在正值济南战役关键时刻,如果此时吴化文部起义,无疑会大大缩短攻城时间,同时能给我军创造更多的主动权。
9月18日,国民党空军已经开始空投74师,十纵一边炮轰机场,一边给吴化文施加压力,让他撤出机场南部阵地。
吴化文一直犹豫不决,他想观察一下形势再做决定,不过增援机场的事他也不敢干。
74师空降失败后,吴化文还没有明确态度,十纵首长决定双管齐下,一边派人加紧沟通,一边给吴化文施加军事压力。
18日夜,我军对96军151旅发动攻击,仅20分钟就消灭了敌军一个营。吴化文顿时慌了神,请求给点时间,他和各级军官商量一下。
19日晚,吴化文在军部召开团级以上军官会议,经过2个小时的讨论,96军全体同意起义。
会议结束后,吴化文部迅速撤离各阵地,到我军制定地点集结。当96军起义的消息一传开,立马引起了济南城守军的慌乱。
王耀武感到大势已去,紧急向老蒋发报要求突围。但老蒋一口拒绝了王耀武的请求,要求王部坚守待援,并给予了具体防守指示。
不过此时济南城人心已散,失守已是必然结果。为了不给敌军喘息的机会,我军于19日凌晨发动全面攻城。
经过7天的苦战,我军取得了济南战役的胜利。这是我军在山东的最大胜利,极大震动了国民党。数天后,山东境内的国军纷纷弃城而逃,至此山东大部被解放。
济南战役胜利后,毛亲自给吴化文发来电报,对其起义大加赞赏。随后96军被改编为人民解放军35军,并参加了淮海战役。
有不同观点,欢迎留言区分享。了解更多历史,请关注花木童说史!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兵变?
红军时期国民党军队最大的一次兵变是“宁都起义”,冯玉祥西北军余部第二十六路军17000余人集体加入红军,发展成为著名的红5军团主体,极大的壮大了当时的红军力量,就此形成了林彪红1军团、彭德怀红3军团、董振堂红5军团这三大主力部队。
(开国上将李达)
1930年中原大战冯阎联军失败解体后,冯玉祥的西北军各部纷纷被裁撤或收编,其中“第二方面军第5路军”孙连仲所部,于当年10月18日在河南新乡通电效忠南京政府,不久开赴山东济宁缩编为第26路军,下辖第25师、第27师和骑兵第4师,仍以孙连仲为总指挥,三个师长分别是孙连仲(兼)、高树勋和关树人。
次年春季,蒋介石秉承一贯的消灭杂牌军队手段,电令第26路军由鲁入赣,参加对江西苏区的第二次“围剿”,并委孙连仲为“江西清乡督办”。然而第26路军在红军机动灵活的战术面前,屡战屡败,士气低落,加之西北军官兵不服南方水土,伤病情况急剧增多,厌战情绪非常严重,就连孙连仲本人也上火牙疾,不得不离队前往南京就医,此时该部驻扎于基本被苏区所包围的江西省宁都县城。
(赵博生烈士)
我党早年就在西北军开展过兵运工作,在第26路军内部尚存一定力量并颇具影响力,参谋长赵博生就是秘密党员,并争取到了主力第27师第73旅旅长董振堂、第74旅旅长季振同的支持,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发动起义参加红军,1931年12月初,两件意外发生的事情促使了宁都起义的提前爆发:
第一是国民党特务机关在其他案件的侦破中,意外获取了第26路军内部的地下党员名单(赵博生没有暴露),同时也掌握了有关起义的初步计划,敌“南昌行营”特务处立即电令第26路军指挥部逮捕所有名单上的党员,为催促执行,1931年12月9日特地派飞机向宁都县城空投了蒋介石的手令,形势危在旦夕。
(董振堂烈士)
第二是孙连仲离开前委托第25师师长李松昆暂代总指挥职,而李的威望远逊于孙,掌握部队能力有限;同时第27师师长高树勋也擅自离开队伍前往庐山游历,将该师大小事宜全权委托参谋长赵博生处理,确实是机不可失(高树勋抗日战争期间活埋石友三、解放战争初期也率部起义)。
起义领导小组迅即派员与红军取得联系,1931年12月14日,赵博生命令董振堂、季振同两旅出动有力部队,控制了总指挥部的电台等重要部门,同时以参谋长的名义宴请第26路军团以上军官,将除李松昆(逃跑)以外所有反动军官一体拿下,几乎是兵不血刃,随后率领一个路军直属队、两个师直属队、六个旅部、11个整团共17000余人开入苏区,仅携带的武器就高达20000多件。
(高树勋)
起义部队在刘伯坚、左权率领的红12师接应下顺利到达安全区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红5军团,以季振同为总指挥(后董振堂为军团长),政治委员萧劲光,下辖第13、第14和第15军,当时红军总兵力仅30000余人,宁都起义的部队一下子使红军主力发展到50000人,历史功绩非常巨大。参加宁都起义的军官中,建国以后有31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其中就包括二野参谋长李达上将。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开始后,红5军团担负了为全军断后的任务,被誉为“钢铁后卫”,前段播出的《绝命后卫师》中的红34师就隶属于红5军团。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会师后,红5军团改编为红五军随四方面军行动,大部分干部战士后来血洒西路军征途之上,军长董振堂壮烈牺牲。
(孙连仲)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兵变?
解放军海军的建立,一开始主要是由国民党海军兵变起义形成的。我国海军建立的历史中最有名的三次起义分别是郑道济起义,邓兆祥起义和林遵起义。
没错,这三次兵变起义的名字就是用领导起义的三个爱国将领名字命名的。
听我给你一一介绍
1,郑道济起义。
郑道济山东烟台人,曾任职于国民党军,因对上司不满而改投汪伪海军,成为汪伪海军刘公岛练兵营卫兵队少尉队长。1944年11月5日,郑道济带领官兵600人发动兵变,击毙日军17名,伪军官上校1名,中校2名,少校1名,尉官和个别反动老兵10余人,成功投奔八路军山东胶东军区,成为胶东军区海军支队。
郑道济起义的意义在于,他让一穷二白的八路军第一次拥有了一支海军支队,这个海军支队虽然只有“同春”号运输舰、“日生利”号交通艇、“东海”号、23号舰等舰只,却运来了八路军奇缺的大量枪炮弹药。
郑道济起义的传奇之处在于,这场兵变起义战士和家属总共有600多人,战斗中无一人伤亡。这与郑道济和连城、毕昆山等起义组织者的认真组织密不可分。
郑道济起义后形成的海军支队,后来极大支援了山东军区挺进东北的渡海行动。部分海军支队战士参加了东北剿匪,成为小说《林海雪原》的故事原型。
2,邓兆祥起义。
邓兆祥是广东肇庆人,1914年入黄埔海军学校第16期学习,后来又先后转入吴淞海军学校、烟台海军学校、南京海军鱼雷枪炮学校学习。1930年到1934年,邓兆祥在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学习四年,回国后成为国民革命军海军的重要干部。
1948年5月,邓兆祥升任重庆号巡洋舰上校舰长。重庆号1948年5月才从英国启程8月回国,是英国为了赔偿香港战役被日军炸沉的6搜中国军舰而给的,同行的还有“灵甫”号护卫驱逐舰(没错就是为了纪念张灵甫)。
重庆号回国后,一下子成为国军海军的最大舰船,蒋介石曾在船上召开东北方面高级军事会议。锦州战役中,重庆号受命用巨炮轰击解放军塔山阻击阵地,给我军造成巨大伤亡。不过,塔山最终还是守住了,原因你想不到,因为重庆号的舰炮炮弹太贵了。
1949年2月,重庆号部署在长江上,想要成为阻挡解放军渡江作战统一全中国的大业。2月25日,邓兆祥在上海吴淞口举行“重庆舰起义”。从凌晨1:30开始起义5:30启航,重庆号以24节的航速驶向解放区烟台港。25小时后,重庆舰到达烟台,加入了解放军。
重庆舰起义让蒋介石大为恼火,海军总司令桂永清被免职。3月18日19日两天时间,重庆舰遭遇国军空军的狂轰滥炸。按照中央指示,重庆舰拆除设备,自沉于葫芦岛。两年后重庆舰打捞起来,经过十年的修复,重庆舰也没有恢复往日荣光,60年代重庆舰被拆解,只有船钟收藏于北京军事博物馆。
邓兆祥起义后,先后担任了安东海军学校、快艇学校校长,东北行政委员会委员,海军青岛基地司令部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北海舰队副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1955年,邓兆祥被授予少将军衔。
3,林遵起义。
林遵是福建福州人,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的侄孙。林遵父亲曾担任清朝的海军艇长和海军电雷学校学监,所以林遵出身在一个海军世家。林遵先后在马尾船校和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学习,回国后成为国军海军的重要干部。
抗日战争中,林遵担任第五游击布雷少校大队长,在长江上布置大量水雷,给日本海军造成很大麻烦。抗日战争胜利后,林遵率领太平号等战舰组成的舰队远赴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宣示南海主权,并命名了太平道、中业岛、中建岛等岛屿。
解放战争中,林遵担任海军海防第二舰队司令,驻防长江下游江面。他不忍炮轰同胞,最终决定战场起义。1949年4月23日,林遵在渡江战役的战场上起义,调转炮口,给解放军很大支援。
林遵起义比前两次起义规模要大得多,这次起义包含了1200名官兵和23艘舰艇。这些舰艇也没有逃过蒋介石空军的狂轰滥炸,海军官兵只好弃船上岸,保证人员安全。
林遵起义的时间是1949年4月23日,林遵起义的队伍成为了解放军第一支成规模的舰队,所以这个时间被定为解放军海军的成立日。起义队伍后改编为华东军区海军、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林遵担任第一副司令,由张爱萍上将担任司令兼政委。
1955年,林遵被授予少将军衔,感觉有点低了,你觉得呢?
这就是解放军海军诞生过程中的三次兵变,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为什么我们要进口日本的中药?
下一篇: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