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战争却害怕战败?清朝统治者对于战争到底持怎样的态度?
▍不怕战争却害怕战败?清朝统治者对于战争到底持怎样的态度?
羚羊被猛兽逼到绝路,也是要奋力一搏,羚羊和猛兽都怕死。
▍不怕战争却害怕战败?清朝统治者对于战争到底持怎样的态度?
有人说,清朝害怕打仗,尤其是害怕和洋人打仗。其实,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
即便是大家非议最多的慈禧不也是叫嚣着要同十一国开战吗?其中的《对万国宣战诏书》更是写得霸气十足:
……彼仗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无论我国忠信甲胄,礼义干橹,人人敢死,即土地广有二十馀省,人民多至四百馀兆……
骑射是满族立国的根本,清朝是从马背上打过来的,这样的民族怎么会惧怕战争呢?
太祖努尔哈赤就以先祖遗留13副甲胄起兵,带领百余人统一女真各部的。
清朝入关后,很多皇帝,如康熙、雍正、乾隆等,就非常注重“国语骑射”,要求八旗子弟必须掌握弓箭技能。
骑射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武力。换言之,清政府没有忘了起家的根本,随时准备战争的。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清朝展示了比较进取的一面。
在清朝入关后20年时间里,先后平定了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来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完成了全国的统一。1760年,清朝又平定了准噶尔,疆域达到极盛。
统一是大势所趋,清朝在统一的道路上没有怕过谁。
而当清朝坐稳江山,对于内部的叛乱,其平叛力度也是不遗余力的。
比如,白莲教起义鼎盛时,清政府急忙从陕西、广西、山东等省调兵合力围剿。白莲教起义后,清朝开始由盛世走向衰落。可见,清朝是拼了老本来围剿的。
又比如,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时,八旗不堪征战,绿营弊病重重,咸丰帝冒着地方督抚做大的风险,谕令在籍官绅举办团练,组织地方武装,对抗太平军。
而在对外战争中,清政府的态度则晦暗不明起来。
鸦片战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英国倾销商品掠夺资源,而清朝并不屈服,这才导致了正面冲突。清朝一开始视英军为蛮夷,朝野上下积极主张战争。只不过慑于英军兵威,才开始有所动摇。
当然,广东谈判无果后,道光帝闻讯下令对英宣战。鸦片战争持续了两年,经历大小战事,除了发动全民外,清政府也算了尽力了。
再往后的大的战争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正在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加之筹措饷糈艰难,便采取了“息兵为要”的方针,这为后来英法联军长驱直入,乃至发生了火烧圆明园事件埋下了伏笔。在这次战争中,清政府的确过于被动,但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未尝不是无奈之举。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是真怕了,尤其是怕打败仗,统治阶级内部的意见不一致起来。
中法战争中出现了“主战”“主和”的争议,甲午战争前期也出现了“先发制人”与“避战”的声音。八国联军侵华之际,如前所述,慈禧也有所发声,但这更像是表明态度的呐喊,并没有全力组织人员抵抗。
总体来看,清政府在战争的态度上表现出了前期比后期主动、对内比对外强硬的特点。 个中原因不难理解。
一方面,前期国力强,大家目标一致就有能力组织战争,后期掣肘太多,瞻前顾后,而且分歧太多。这就好比“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国力孱弱之时,总有各种理由来避免战争。
另一方面。洋人打中国,无非要钱、通商,割地赔款也就了事了;而内部的起义叛乱,那就是要革命的,如果不全力绞杀,自己的命都没了。
这也是在外敌入侵面前,清政府没有组织全民抗战的原因。当然,即便清政府想组织,也无法全民动员。在一个高度集中的专制制度下,政府根本不可能拥有高效的动员能力,以举国之力来打赢一场近现代战争。
▍不怕战争却害怕战败?清朝统治者对于战争到底持怎样的态度?
清朝作为入关统治汉人最后一个王朝,其治国理念就是在汉人的土地上如何做到统治时间长,带着满人享受汉人的资源,享受汉人对满人卑躬屈膝的那种快感,对于战争能够打赢的打下去,打不赢的就放弃或者通过割让士地保征清朝的统治就行了,旗人本来就很少,有那么多的汉人土地和资源,汉人对旗人的贴心服务,所以对待战争当然尽量做的是不怕战争而害怕战争,因为战爭如果败了,就失去了对汉人的统治,为此何必要去战争呢!这就是清人的内心世界。慈禧太后著名的号号,令施外人,不与汉人就是这些道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