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法究竟存不存在,三国的八阵图真的可以困住军队吗?
▍阵法究竟存不存在,三国的八阵图真的可以困住军队吗?
阵法,真的有,铁木真大家都知道,他打仗讲究起来,无人能比,要不怎么会有庞大的蒙古帝国,从东方到西方,那个国家不胆寒,蒙古从来都从测外一点点的抹掉敌人的锐气,只到敌人无力再战,从豺狼虎豹变成任蒙古宰割的小棉羊,其实只到今天阵法已然会留疤
▍阵法究竟存不存在,三国的八阵图真的可以困住军队吗?
连踢个球都要摆阵,古人打仗当然也讲阵法了。
阵法一直有,只是被“玩坏”。
阵法一直有
所谓阵,就是队形配置的方式。
人数多起来时,如果没有阵,没有适当的组织、配置,那么,冲起来以后,战场就如同春运的火车站,敌人还没打,自己就踩踏起来了。
所以,东西方战场,都有阵法。只是因文化、地形、技术差异而各有特色而已。
因为年代久远,先秦时期的阵法已经难以考究。
不过,先秦有没有军阵的疑问,去兵马俑看一趟就可以打消了。
当时,阵法是刚需;懂得阵法,是一位将领必备的素质。
比如:孙子到了吴国后,为了展现其兵法思想,要拉着吴王的妃嫔宫女们列队演练阵法。
《孙膑兵法》总结了春秋以来的“十阵”,算是比较完整的总结。
后来,八阵、六花阵,乃至宋代严格到近乎呆板的各种阵图,阵法一直是军队必备。
随着热兵器的逐渐应用,阵型由密集转为疏散,但仍是“刚需”。
明代以用兵灵活著称的戚继光,“一切号令行伍,俱如图款,豪不更易”。
到了现代,我军的“三三制”、美军的“二二制”,也都是一种阵法。
所以,只要是有组织作战,阵法是一定存在的。
被“玩坏”的阵法
不过,阵法传承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
最早在唐高宗时,当时的人对古代阵法就已经搞不太清楚了。
唐高宗曾经询问群臣,“兵家有三阵,何谓耶?”
只有一个号称博学的家伙胡诌了一通“天地人”,其余群臣都无言以对。
宋代打仗对阵法讲究得出奇,所以,宋代君臣也很想借鉴古阵法。
所以,宋神宗曾组织了一众博学之士考究古阵法。
结果···“难以施用”,大家根本搞不清楚。
因为古代阵法已经说不清了,所以很快,他就被玩坏了。
1、打仗的人不谈古代阵法了。
岳飞根本不愿浪费时间研究古代阵法:阵而后战,古之常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岳飞没有花心思去研究什么古代阵法,他从实际出发,针对金军骑兵独创了“撒星阵”。
同样,戚继光打造“鸳鸯阵”,也是根据实际情况,而不是依据古代阵法。
2、不打仗的人开始“玩阵法了”。
就像今天热得发紫的量子力学一样,越是谁都说不清的东西,越是有兄弟去“猎奇”。
所以,占卜问卦、奇门遁甲,各种传统文化纷纷往阵法上靠,演绎出各种神乎其神的阵法传说。
古代阵法,已经被“玩坏”了。
三国时期的阵法
汉末三国时期,阵法非常丰富。
界桥之战时,公孙瓒4万步骑列为方阵,与袁绍结阵而战。
曹彰北征时,以军车结成寰阵,阵内弓弩满持,疑兵部署于车隙,以步制骑。
曹操讨伐马超时,以铁骑列十重阵,精光耀日,震慑马超联军。
曹操是一位阵法达人,他整理了《步战令》,以指导作战。
诸葛八阵图
蜀国国力弱、兵力少、骑兵更少,又要北伐,所以,诸葛亮对阵法很讲究。
他从蜀军步兵比例高、弩兵特色鲜明的实际情况出发,企图通过阵法,协调步、弩、骑、车等兵种和矛、戟、刀、弓、弩等兵器,“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诸葛八阵图的水平应该是很高的。
诸葛亮对八阵图很满意,他自称“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
司马懿巡视其退兵营垒后,称诸葛亮是“天下奇才也”。
晋人对八阵图的评家也很高:“推子八阵,不在孙吴(之下)”。
不过,诸葛亮没有留下相关纪录文字,而其八阵法也在唐朝就已经失传。
只是,据说有三处八阵图的实物遗迹。
但是,即使是保存最好的鱼腹江边遗迹,到宋代时也已只能见其约略了。
由于没人知道八阵图详情,所以:他也被“玩坏”了。
《三国演义》中,描写八阵图“并无一人一骑”,却能够“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可比十万精兵”。
诚如此,诸葛亮还练什么兵嘛。直接摆石头,一路摆到洛阳,不就“汉室可兴”了吗?
阵法一直有,只是被“玩坏”。
古阵法,对指导今天战争意义可能已经不太大了。
不过,作为历史爱好者,我们还是期望更多像兵马俑那样的考古发现,让我们对真正的古代军阵一探究竟。
▍阵法究竟存不存在,三国的八阵图真的可以困住军队吗?
答:古典演义小说里常见的奇幻招数,就是“阵法”。经常是某位“大仙”轻摇羽扇,千军万马转眼就排出怪阵,仿佛张开血盆大口的魔兽,轻松就吞了对手十万大军。诸如“大破天门阵”等“斗阵”过程,场面常是“杀气冲天”“霹雳交加”“风雷火起”,简直比现代电影大片还炫技。
而这些“阵法”里人气最高的,当属《三国演义》里的“八阵图”。特别是在“托孤白帝”的那段剧情里,面对紧追不舍的东吴名将陆逊,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只在山川间摆了个八阵图,竟然就凭空造出一片飞沙走石的死地,差点叫刚“火烧连营”的陆逊搭在里面。如此神剧情,也叫八阵图至今在不少“历史票友”间圈粉。不少江湖骗子也常打着八阵图的幌子招摇撞骗,闹出一筐闹剧……
那么,古代如“八阵图”这样的“奇阵”,是否真有演义小说里的奇效,谈笑间就能困死千军万马?这事儿很有发言权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铁血强宋”。靖康年间金军攻打北宋都城汴京,大宋“一代名相”何栗突发奇想,信用江湖骗子郭京。竟然从汴京召集了7777名地痞无赖做神兵,在汴京城外摆开“神阵”迎战金兵,然后被金兵200人一个冲锋打垮。可怜坚挺了一个多月的汴京,就这么稀里糊涂沦陷了。
所以说,如果简单迷信“阵法”的威力,轻点会被骗子套路,严重点更可能败家败国。
那是不是可以说,“阵法”只是野史里虚无缥缈的传说?八阵图更是严重不靠谱?当然不是。其实所谓“阵法”并非妖法,相反却是古代军队各兵种的基本战术队形和作战操典,商周战国的“车战”时代里,阵法还比较简单,基本都是战车排开了对冲。此后随着装备水平的升级和兵种的增加,各兵种的作战操典更严格,步兵、骑兵、弩手、弓手等兵种需要严格配合,形形色色的阵法,也就不断衍生发展。
最生动的例子,就是春秋晚期的“孙武练兵”。在吴国大展拳脚的孙武,先拿吴王的宫女练手,逼着一百多宫女练阵法,还砍了两个不听话的倒霉宫女。凭着这个“示范”作用,把吴国军队好好练了一遍。熟练掌握阵法的吴军,战斗力满血上涨,创造了“快速灭楚”的战争奇迹。所以说,虽然“阵法”不是万能,但把靠谱的阵法练靠谱,就能练出铁血虎师。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中国历代的军事阵法,都在不断完善。特别是野史里轻松圈粉的八阵图,其实是起于战国孙膑的“八阵法”,“八阵法”既阐述了步兵、骑兵、弩兵等兵种在不同地形里的作用,也总结了“方阵”“圆阵”“雁行之阵”“锥形之阵”“数阵”“疏阵”“钩形之阵”“玄襄之阵”这八种常规军阵。自此以后,“八阵法”也就成了中国古代军阵的基本模板,更是常用的作战与训练方法。两汉时期汉军的校阅,基本都是“为八阵进退”。
许多军事强人也开动脑筋,对“八阵法”进行各种改良,于是也就有了《三国志》里诸葛亮“推演兵法做八阵图”。所谓“八阵图”,当然不是什么妖法,而是诸葛亮以石头堆砌出八阵的实物示范,用来训练将士,和近现代战争里的沙盘作业类似。
当然诸葛亮的“八阵”,也比战国的“八阵法”更复杂,八阵里不但有六十四个小阵,还和游骑配合作战。正史上也人气极高,比如到了诸葛亮去世数百年后的南北朝年间,他的八阵图依然被公认为“为平地御寇之方”。
不过,虽说阵法够好,但在实战之中,一支军队能否科学运用阵法,才是制胜关键。对阵法的执行力度,更是一支军队战斗素质的缩影。
比如以生猛著称的唐军,不但在阵法上形成了科学配置,轻骑兵突袭与重步骑攻击完美配合。更有强大的变阵能力。比如唐军讨伐薛延陀汗国的战役里,薛延陀汗国先用弓箭袭击唐军,导致唐军战马被大量射杀,然后再猛扑过来,谁知失去了战马的唐军骑兵快速变阵,手持马槊的骑兵们转眼就组成了步兵队形,然后一场硬碰硬厮杀,把薛延陀汗国打得全军覆没。大唐的“天可汗”辉煌武功,就来自这硬实力。
除了硬实力外,在正确的时间地点选择正确阵法,同样是制胜关键。这事儿吃了不少血亏的,还是“铁血强宋”。宋初的禁军,一直以训练强度高战斗力生猛著称。但“帝王级军事爱好者”宋太宗,偏偏炮制出奇特的“阵图制度”,作为“八阵图”铁粉的他,每次大战都不顾前方战局,生搬硬套给前线将领“赐八阵”,然后换来大臣一句著名吐槽:“既得将帅,请委任责成,不必降以阵图,不需授之方略”。
反而是宋太宗的亲舅子兼宋初战神李继隆,满城大战时被宋太宗“赐八阵”,却是毅然把宋太宗的“心血”扔一边,坚决按自己的阵法打。结果一场满城血战,放开手脚的宋军一通大杀,斩杀辽军数万,给刚刚蒙受高粱河惨败的宋军结结实实争一口气。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有钱有兵的大宋,败仗常见大一堆。很多次惨败,前线将士真是不能背锅。
而在不同的朝代,随着军事科技的进步,历代的阵法也常得到完善。比如弓弩技术登峰造极的宋代,就出现了能够发挥弓弩优势的“叠阵”等阵法。而到了冷热兵器混合的明清年间,火器也成了阵法里的新宠。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步兵营里,鸟枪、快枪、铳等火器的装备比例就已近半,鸦片战争前的清军,鸟枪装备比例也达到了近百分之五十。各种发挥火器威力的阵法,也就应运而生。
比如明代的火器阵法,就在戚继光的部队里得到了最合理配置,作战时火枪手、火箭手、步兵、骑兵以战车为掩护列阵。然后根据敌人的动向,以“天鹅声”为信号向敌人发起攻击,让敌人陷入到一片火海里。正是凭着这种打法,戚家军打出了明朝北疆“不见胡尘十六年”的和平,万历朝鲜战争里的稷山大战,数千明军也是凭着火器与骑兵的密切配合,硬杠数万日军,打出扭转战局的“稷山大捷”。
明亡清兴时代,清军能够得天下的最重要原因,并非弓马骑射,相反是积极学习火器战术的结果。康熙年间时,清军已经形成了多种火器阵法,清代乾隆年间的清军精锐,也装备了大量冲天炮、鸟枪等火器,且能够以正确操典,向敌人发起火力打击,再以步骑兵发起冲击。正是靠着这样娴熟的阵法,才有了康乾盛世时代的赫赫武功。
但是,再好的阵法,再先进的装备,如果放在一支腐败不堪的军队身上,也是完全被废掉武功。比如号称“明亡清兴第一战”的萨尔浒之战,后人都说明朝十万精锐葬身萨尔浒,但事实上由于明朝多年文恬武嬉,以许多明朝名臣的话说,这些即将参加萨尔浒战役的“精锐”,竟连基本的火器战术都没操练过,都是“袭其形似”,也就日常看着威武。明军在明末的各种挨打表现,多是这种“摆样子”的苦果。
而号称“满万不可敌”的清军,到了鸦片战争期间,也是腐败不堪。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军由于兵员素质太差,往往是英军枪炮一响,清军“战阵”就如鸟兽散。遇上这样的兵,什么样的好阵法都救不了命。
等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八里桥之战时,僧格林沁的清军,确实属于精锐,还有看上去很圆满的“阵法”,连咸丰皇帝都认为“能以奇兵抄袭,挫其前锋,以鸟枪刀矛等短兵相接,则可操胜券矣”。这想法很好,也确实是清军多次重大战役里胜利的法宝。可战斗打响后,碰上英法联军的近代火箭、枪炮等武器,以及对手先进的近代战术,精锐的僧格林沁兵团立刻崩溃,一场战斗打下来,双方交换比甚至达到了1::300。故步自封的后果,这一边倒的战斗场面,就是最好注脚。
没有万能的阵法,没有一成不变的阵法,阵法的演变,缩影的不止是战场的成败,更有多少兴衰的教训。
参考资料:《中国历代军事思想》《中国历代军事制度》《了不起的中国军事》
作者:张嵚
▍阵法究竟存不存在,三国的八阵图真的可以困住军队吗?
阵,当然存在,不懂瞎扯两句,古代有,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天地人三才阵,四门兜底阵,五行六合等等吧,不一一细说。另外首先要选择地形,根据地势,全方位布控,包括诱敌深入,分割,包围,聚歼,等等吧,来达到尽可能全歼敌人,怎么会沒有阵呢,任何时候都用得上。不懂瞎扯。勿喷。
▍阵法究竟存不存在,三国的八阵图真的可以困住军队吗?
阵法究竟存不存在,三国的八阵图真的可以困住军队吗?
阵法存在吗?可以明确的说存在的,就是可能跟你理解的不是一回事。而诸葛亮的八阵图与其说阵法不如说是迷宫,现在还留有一座八卦村,据说就是诸葛亮布置的,你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下,我们今天说一说阵法。
在古代打仗中是存在阵法的,比如一字长蛇阵,还有什么口袋阵等等,都是排兵布阵的方法。因为古代通信落后,在战场上又瞬息万变,领军将领不可能把命令太具体的传达下去,那时候多是依赖旗令和鼓声,为了让士兵能在战场上面听从号令,阵法应运而生,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将军会让士兵熟悉每一种阵法对应的旗令和鼓点声。到了战争的时候以此指挥,这也是百战长胜之师与乌合之众最大的区别。
除了上面说的这种应对大规模战争的战阵,也还存在着几人就能组成的小型战阵比如戚继光的鸳鸯阵,这也是离我们时代最近的知名阵法,鸳鸯阵由11人组成,队长站在队伍中央的前列,其余十人分成两列纵队站在背后,10个人持5种不同的武器,组成4道互相配合的攻击线 。队长身后有2个持标枪的盾牌兵,用盾牌掩护自己和队友,标枪发动第一波进攻,后面由狼筅兵掩护,狼筅兵后面是4名长矛兵,他们是主力,队伍最后就是2名短刀手,防止对手迂回,从侧翼保护长矛兵,从而形成一个完美的杀阵。
在戚继光发明鸳鸯阵之前明朝军队对阵倭寇浪人因为武器的差距,明军的伤亡很大,可是自从戚继光发明鸳鸯阵后,戚继光曾用4千人打退10万倭寇(当时倭寇不只是日本浪人,还有很多中日两国商人派出的士兵),而戚家军才伤亡69人,可以说是整个历史上都少有的以少胜多而自己伤亡还特别低的战绩。
从这件事就可以知道阵法是存在并且强大的,只是并没有神话传说中的那些神异罢了。
这里是@阿晖推书 为你解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