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你如何理解?
▍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你如何理解?
题目所引《论语》中的这句话,不是说孔子认为“君子”道德高尚而“小人”道德低下。
第一,此话体现了孔子“以德化人”的“仁政”思想。
第二,孔子强调了“以上化下”的“榜样”力量。
第三,这是上古先民留下来的宝贵思想遗产。
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第十九章,鲁国掌握实权的贵族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是不是杀掉没有道德的坏人,亲近有道德的好人,就能把政事治理得更好。
季康子,是当时鲁国大夫,属季孙氏家族,与孟孙氏、叔孙氏分揽了鲁国大权。《论语·八佾》中,孔子屡次表示了对这“三家”僭越的不满。
季康子是庶子,其父季孙斯临死前留下遗言,说怀孕的妻子南氏若生下男孩,就报告鲁哀公,让这个嫡子继承大夫之位。但季孙斯刚死,季康子便自行继位,南氏生下男孩后又被人杀掉了,是否季康子作祟不得而知。
《论语》中,屡屡记录孔子与季康子的对话,反复讲述“以德化人”的“仁政”,除去阐述自己的思想之外,也不无“刺”季康子之意。
如《颜渊》第十八章说,季康子对鲁国盗贼为患很头疼。孔子便对他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如果你没有贪心权欲,即便给黎民奖赏让他们去做盗贼,他们也会觉得羞耻而不会干的。
第十九章的这句话,可以看作是第十八章的延续。
季康子问政孔子,说是不是杀恶亲良就可以治理好了呢?孔子说,你治理政事,干嘛非要用杀人的办法呢!你行善政,百姓也就会向善。君王君主“以德化人”的“仁政”,就像风一样,民众就如同草一般,风在草上刮过,草木必定随风而舞。
“君子之德风”,君子的道德如风;“小人之德草”,地位低微的民众的品德好比草;“偃”,倒也。
这种思想,在春秋战国之际,并非只孔子和儒家独有,而是亘古相传的中华文明中的一个重要思想。
《周易·贲·彖》曰:“刚柔相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古中国从距今一万年前,便开始了定居的农耕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必然要求当时的古人长期认真地观测天象,敬授人时。在这一过程中,上古先民也总结出了“文明”和“文化”的哲学及政治思想。
“以德化人”的“仁政”理念的根源,基于“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实践和哲学总结。
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不过是变换了一种表述方式而已。正如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四章所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代大匠斫木者,希有不伤其手矣。”云云。
▍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你如何理解?
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语出《论语·颜渊篇》,其意思是:君子的德行好比是风,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风吹到草上,草必定随风而倒。这是孔子回答季康子询问治政之事时说的话。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对孔子说的“风”与“草”的关系,是这样理解的:
1. 作为“风”,为政者一定要正确对待人民群众,政令、政举一定要符合民心、民意,人民群众就会拥护和支持,就会听话并跟着走。但是,作为“草”,人民群众不可能无条件地随“风”倒。古代统治阶级正是因为没有正确对待“草”,所以才有历次的农民起义。
2.风与草的关系,在这里是指执政者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但需要正确的执政者带领,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而执政者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个关系,才能领导好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推动历史前进。在这个问题上,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孔子回答不够明确,我们要正确对待。
谢谢邀请!
严正声明:
本回答内容属于“微道助您创造终生价值”的原创,不得抄袭。转载时,请注明本出处。
▍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你如何理解?
孔子这句话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孔子指明德者具有榜样作用,可以以德服人;第二层含义是,孔子强调为上者想要管控好手下,就一定要保证自己拥有好的品性。
要想准确理解孔子这句话,我们来看看原文。
《论语》中记录着这样一段对话: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段对话的大致意思是这样的:
季康子问孔子一些治国理政的事情,季康子问:“为了成全符合道义的人,我去杀掉不讲道义的人,这样做可以吗?”
孔子回答说:“治国理政不要杀戮太重,只要您向善,百姓就会跟着您向善。拥有好德行的为上者就如风一般,可以为如草一般的为下者树立好的榜样,亦如风吹草必跟着倒一样,为上者有德行,为下者亦重德行。
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理解的难点在于对“君子”、“小人”的理解
从这段话之语境来看,如风一般的“君子”指的是“君主”,而“小人”指的是“老百姓”。如果脱离语境,可能就会生出歧义,认为这里的“小人”是德性败坏的人,若按照这种解读来理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这句话,可能就变味了。
所以,“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之“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在于古代封建制度的地位差别,并非特指人在品性上的差别。
毕竟孔子说这句话的目的是教季康子治国,属于教君主治理百姓,所以孔子此处之“君子”和“小人”,强调的是“地位差别”。
2、“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两层含义
(1)有德者具有很好的榜样作用,可以如风偃草一般,以德服人
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这句话中,以及上下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将有德者比作“风”,风的特点是“轻柔”,并且具有“导向性”。也就是说,在孔子心里,有德者定带有“轻柔”之气质,对身边人具有“导向性”。于是,便有了“草上之风,必偃”一说。
其实孔子此举是在强调有德者如风一般“轻柔”,且具有导向性之“榜样作用”。
(2)为上者要想管理好为下者,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德行
孔子用“草”来比喻老百姓,我们可以将老百姓看成上下级关系之为下者;同时,孔子又用风来比喻君主,我们可以将君主看成上下级关系之为上者。而孔子这里所说的“风”,是“德风”,也就是说,孔子认为,为上者要想管理好为下者,自身就要具备高尚的品行,或者说得更加通俗,为上者要以德服人,用自己的高尚的品德,杰出的人格魅力让为下者心服口服,而不是运用“强制性,威胁性”的方式去压迫为下者,这样治标不治本。
也就是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第二层含义就是,为上者要想管理好为下者,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德行。
综上所述,要理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句话,就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理解“君子”与“小人”的含义,这里的“君子”与“小人”仅仅只是代指古代的君主与百姓,是表达一种上下级关系,即“小人”并不是指品行低劣之人。而“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含义之一,是告诉我们有德者如风一般“轻柔”,且具有导向性之“榜样作用”;含义之二则是,为上者要想管理好为下者,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德行。
本文由颜小二述哲文原创,如果喜欢,请点赞关注哦。
注:图片来自网络。
▍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你如何理解?
君子要如风,能提供正确的方向并带动人民。
小人要如草(小人指的底层人民),能跟随君子的德风,一起让社会变得更好。
▍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你如何理解?
谢邀。
此语出自《论语颜渊》篇,原文是: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里先说一下季康子,他是鲁国大夫,也是当时的鲁国国相,也就是鲁国政权的实际掌握者,所以他才会向孔子问政。“康”是谥号,“子”是爵位。季康子大约比孔子小一点,比孔子晚去世十一年。
《论语》常常提到季氏,季康子就是当时季氏的家长,季氏与孟孙氏、叔孙氏合在一起,就是所谓的“三桓”,因为这三家的祖先都是鲁桓公的儿子。鲁桓公在鲁国的历史还是很有名。他的夫人就是有名的“文姜”,是齐国的公主,未出嫁之前,就曾与自己的哥哥,也就是齐国的国君私通。后来,鲁桓公与自己的夫人一起到齐国,文姜与哥哥旧情复燃,被丈夫鲁桓公知道。鲁桓公很气愤,大约做了对夫人文姜不礼貌的事。文姜告诉了哥哥。齐君便派人把鲁桓公害死了。
鲁桓公死了之后,他的儿子鲁庄公继位。鲁庄公也是娶的齐国的媳妇叫“哀姜”。因为哀姜没生孩子。鲁庄公没有嫡子,当然庶子有好多。晚年的时候,因为继承人的问题,产生了很多麻烦。鲁庄公有三个兄弟,大叫庆父,次叫叔牙,小的叫季友。
鲁庄公希望自己喜欢有儿子继位,但请叔牙来商量,他对叔牙说:“我觉得自己快死了,我死之后,国家怎么办?”其实这是在试探叔牙。叔牙说:“有庆父在,国君不必担心。”这表明支持国君的兄弟,也就是自己的哥哥庆父接班的态度。这让鲁庄公大失所望。于是,鲁庄公又找自己的小兄弟季友商量。季友知道庄公喜欢的儿子是谁,就发誓保他上位。这时,庄公告诉了季友他的哥哥叔牙的态度。于是季友便按庄公的意思,用药毒死了叔牙。以保太子上位。季友就成了鲁国的国相。掌握了鲁国的权力。
太子上位之后。庆父与庄公的夫人哀姜私通,一起杀死新君,另立了一位国君。这样,庆父当了国相,季友逃离鲁国。鲁国开始了政治上的动乱。
庆父和哀姜立了新君之后,心里上还是不满足,一心想要自己上位。于是,又把新立的国君也杀了。这种政汉口 上混乱局面引起国人士大夫的不满。季友趁机回国拥立新君,并除掉庆父。稳定了鲁国的政局。有句成语“庆父不死,鲁难不己”说的就是这一段历史。
庆父、叔牙和季友,三人是亲兄弟,为了政治上的争权夺利,两位丢了性命。庆父与叔牙虽然死了,但是,他们后代做为鲁国公室的血统没变,大夫的地位也没有被取消。所以,后来庆父的后代就是所谓孟孙氏,叔牙的后代是叔孙氏,季友的后代就是季氏。三家同为鲁国大夫,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统称为“三桓”。
三桓之间,在内部权利之争中,可以互相残杀。但在鲁国面对其它大夫之家的权力争斗中,三桓又可以结合在一起。因为季友在平定庆父之乱中,立了大功,季氏成为鲁国政权的掌握者,到孔子时代,大约一两百年,好多代了。这时,鲁国已经是三桓强,而公室弱的局面了。这与当时周室弱,诸候强的天下大势是一致的。
把历史背景解释清楚了。季康子与孔子的对话就好理解了。季康子问:“如杀无道,以就有道,则何如?”春秋时期,在各国残酷的政治斗争中,骨肉相残,血腥相杀的事情,屡见不鲜。在做为政治家的季康子看来,他所杀的,一定是“无道的”,所亲近的,就是有道的。总之,政治是和杀戮相联系的。这显然与政治观念不一样。于是,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吗?”显然,孔子认为为政不能用杀戮的手段。“如果你想为善,自己行善,人民也会跟着为善。君子之德,就像风一样,百姓之德就像草一样,风来的时候,草自然会跟随风的方向。”这里的君子,说是道德高尚的人也行,说成领导者,行政者也可。二者本就是统一的。孔子的这句话后来成为一句俗语,“人随王法,草随风。”只不过后世把君子之德改为“王法”而已。
孔子的政治思想,始终如一的。他所强调的是德治。而不是通过强制的力量。比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强调的是统治者的以身做则,言教不如身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说的意思也差不多。《四书集注》有解释说:“杀之为言,岂为人上之语哉?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而况于杀乎?”意思是说:当领导的,怎么能动不动就说杀呢?如果以身做则,老百姓就会自觉的跟着学;如果不以身作则,而是以语言教老百姓,他们就会追问为什么这样?不会立刻行动。以杀治民,更是等而下之了。
孔子的这句话,并不难理解。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最后补充一点,上文提到与庆父私通的哀姜,因为把鲁国搞乱了。最后被他娘人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杀死,把尸体交给了鲁国。这也是哀姜谥号为哀的原因。
------------------
推荐阅读:
伊朗加入上合,成为成员国,如果美国打伊朗,上合有保护条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