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的很多游牧民族都喜欢发动战争?
▍为什么历史上的很多游牧民族都喜欢发动战争?
侵略只要赢了!一切都会自己的!发家致富硬道理!今天还是一样!永远的真理
▍为什么历史上的很多游牧民族都喜欢发动战争?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游牧民族不是喜欢发动战争,是必须要发动战争。
游牧民族自身的特点就是,食物主要依赖于牲畜。
游牧民族主要的食物是奶制品和肉类(但并非都是牛羊肉),还有一些从汉人手中购买的粮食。
而购买粮食主要依靠贩卖牲畜或者皮毛,还是要依赖牲畜。
但畜牧业是不靠谱的,受天灾影响大于农耕民族。
大家也许不知道,其实农耕民族出现1年时间的天灾,根本就不叫天灾。
这是因为农耕民族通常比较容易积存余粮!
在满清的康乾时期,人均粮食最低也有800多斤。除了交纳田赋以外,普通农户留下四五百斤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古人一个月20斤粮食就可以维持生存,所以一年可以积存下一些粮食,以应付可能存在的饥荒。
所以古代的饥荒,基本都是连续几年欠收或者绝收,农耕民族才会出现饥荒。
比如清末的丁戊奇荒,就是持续了2年北方全面旱灾,老百姓到了颗粒无收的地步,这才饿死上千万人。
对不起,游牧民族被农耕民族脆弱十倍。
粮食可以长期保存,牲畜则不能。
北方蒙古高原经常有雪灾,而一场大雪灾,就能让游牧民族有灭顶之灾,甚至民族都要灭亡。
1977年,内蒙古出现过一次大雪灾。
首先是牲畜大量冻死,随后就是幸存的牲畜失去食物来源,又出现大面积饿死。
当时资料这么写:在锡林郭勒盟,因为饥饿,平素温顺听话的牛、马,竟变得如恶狼一样,见物就啃,见东西就啃——烂毡子、布片、皮毛、木头、骨头、粪便,甚至连涂了沥青的电线杆子也未能幸免。那些木屑残渣竟成了牲畜的美味佳肴。电线杆被牲畜啃得一根接一根地倒下,使许多大队、公社与旗里、盟里的联系中断。
平时被人们称为善中之善、退让成性的绵羊们,饥饿使它们变得格外凶残。它们互相撕扯着对方的绒毛吞入腹内,有的羊群甚至围住了蒙古包,拼命的撕扯着包上的毡片……
茫茫雪野,冻毙饿死的牲畜尸体星罗棋布。有些牛羊陷在雪里,站立着被冻僵,像一尊尊立在雪原上的超现代雕塑。据不完全统计,1977年的雪灾,锡林郭勒盟死亡牲畜300余万头(只),占牲畜总数的2/3。
看看,如果没有中国政府的救灾,1978年锡林郭勒盟的牧民就完蛋了。如果在古代,他们都要冻饿而死,就因为区区一场雪灾。
那么,如果他们不像死,在当时看来只有一个方法,南下抢劫中原,抢劫农耕的汉人。
所以,游牧民族南下入侵的时候,多是遭遇了灾难。
另外,游牧民族自己也会互相残杀,究其根本也是生存问题。
根据分析计算,蒙古高原的牧场,只能容纳大约200多万游牧民族,再多就不行了。
所以,在这里生存的游牧民族只要超过200多万,就会出现严重的生存问题。
民族之间为了生存,只能互相杀戮,这同草原上的不同狮群是没有区别的,都是为了活下去。
▍为什么历史上的很多游牧民族都喜欢发动战争?
秦汉有匈奴 西晋有五胡 隋唐有突厥,两宋有元金 明有后金。
中原农耕文明比较容易积累财富粮食衣服什么的 游牧就收益低些,看着眼红就抢
由于它们不是农耕民族。农耕民族,会积攒粮食,而且粮食这种东西,比肉类要更加容易储藏。且农耕这种获得食物的方法,比游牧更加安全和可控。在遇到不可抗力的天灾时,农耕民族受到的伤害最小。而游牧民族只能靠掠夺农耕民族的粮食来度过难关。不是它愿不愿意入侵的问题,而是不入侵就得灭亡的问题。每次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都是在气候巨变之后。气候巨变使得饥荒大规模爆发,为了活命,于是都向条件好的中原进攻
▍为什么历史上的很多游牧民族都喜欢发动战争?
就拿古代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来说吧
游牧民族的生产特性特别单一,能自我满足的也就是一些牲畜、肉、奶、木材、皮毛之类。但其他生活必需品,比如布帛、手工制品、金属制品、盐之类的玩意他们没有。在中原还是诸侯林立的时候能自然形成一种商业逻辑关系,毕竟草原上的马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各路诸侯都是要抢的,所以大家做做生意各取所需。比如说春秋战国或者是三国时期的游牧民族南下掠夺就很少,就是因为能做生意维系生计,就不用打仗这种不划算的手段。
当然,这不绝对。因为游牧民族本身就是以小部落形式存在,有时候觉得抢东西比买东西来的方便时,南下掠夺的事儿也稀松平常。但这种小部落性质的抢劫规模很小,闹腾不出啥。
但是,一旦中原统一,这事儿就微妙了。因为一旦中原有个统一政权以后,对草原的马匹需求量就减少,而且统一商业贸易这块也由一个统一的中原帝国说了算,商业逻辑关系就这么破了。那缺乏必需品的游牧民族就只能靠抢,而想打劫一个统一的中原政权,那就得让小部落先联合起来。这也是为啥从汉代起,北边游牧每次闹事儿都是以一个游牧帝国的形式入侵,而且影响很大的原因。
▍为什么历史上的很多游牧民族都喜欢发动战争?
游牧民族喜欢发动战争,其实也是不得已的行为。
不是因为他们民风剽悍,喜欢打打杀杀,而是不通过战争的形式,无法解决自身遇到的很多困难。
首先是资源问题,落后的科技水平导致其不能自给自足
游牧民族一般都生活在中原的西北方,西面的一般叫做“戎”,北方的一般称为“狄”。
但一般情况下,游牧文明是比较简单的文明,相比于农耕文明来说,起源也比较早,这些保持着游牧文化的民族之前也是华夏民族的一支,只不过后来二者分化,形成了文化上的隔阂。
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匈奴,有很多部落,是夏后氏的苗裔,源出姒姓。但它与中原有很多相似的习性,比如崇拜的图腾都是龙,所以匈奴有“龙城”。
这一些民族在资源匮乏的草原上逐水草而居,条件比较艰苦,经常迁徙不说,内部也经常因为资源而互相攻伐,所以都比较贫穷。
尤其是当这些部落被统一之后,资源的匮乏就称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还是说匈奴,这个部族有很多常见的分支,比如山戎、猃狁、荤(xūn)粥(yù)、义渠等等,都是匈奴族。他们在很早之前就从华夏分离出去了,商周时期就与中原诸侯国有摩擦。
比如秦国之所以立国,就是因为秦襄公曾经对犬戎的征伐。
这些小部族在春秋战国阶段对中原的影响并不大,凡是中原诸国出兵基本都能轻松取胜,说明实力不在一个量级上,但因为忙着内战,对他们关注度不高。
而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匈奴第一代单于头曼也完成了对匈奴部族的统一。
这就出现了一个对比,中原王朝统一之后建立的是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而处于北地的匈奴才刚刚进入奴隶制社会。
这就是社会资源上的差异,导致了文明进程的不同。
这时候的匈奴没有农耕技术,也没有种植业生产的条件,环境恶劣,人口——也就是所谓的生产力根本不足以支撑其国家的发展。
可以说这个新建立的匈奴国家一穷二白,通过正常贸易的手段来取得资源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那么为了生存,只能选择发动战争来掠夺了。掠夺金钱、物资、人口等等有利于其发展的东西。
所以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不顾国力空虚也要派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伐,同时征调民夫于北方筑城、修长城,就是因为双方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
于是,刚刚建立起来的匈奴统一国家被赶出秦国边境七百多里,还被一堵高墙阻拦在外。
因为汉朝和匈奴的关系不想秦朝那么强硬,匈奴对汉朝的威胁因为有长城等设施的阻拦,并没有那么大,汉朝愿意用一些物资来换取修生养息的时间。
匈奴得到了可用于发展的物资,就转而以威慑为主,偶尔进行一次抢掠,很少发动大规模战争,匈奴也迅速强大起来。
所以说,如果物资有保障,能很好的生存,谁都不想进行战争。因为历史的经验表明,和平年代的发展速度是要远远超过战争掠夺的。
其次是人口问题,稀缺的资源不能供养过多的人口
我们知道,和平年代里人口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说明一个安定的环境,非常适合人类生存,中原王朝的人口数量在战乱时期锐减,而新朝建立之后都会出现一个激增的现象。
但是,人口问题的背后是资源问题。
就是一个国家的资源到底能不能支撑得起其人口的消耗,这是限定人口最关键的要素。就像为什么今天我们总说地球上的人口有一个极限,需要控制人口数量,就是因为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不足以支撑超过极限的人口。
放在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里同样适用。
它们可以通过畜牧业等行业积累生活物资,也可以通过威胁中原王朝向其提供丰富的物质支持,比如上文说的匈奴,两宋时期的辽、金。
但是,这些物资的生产并不会因为人口的增长而迅速增加,还是要依赖于经济发展模式和科技水平,外部输送的物资多半也会流入游牧民族中贵族社会之中,并不能直接用于底层百姓生活。
这就导致了人口问题在和平年代里会逐渐成为社会的负担。
听起来很残酷,但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很多游牧民族需要在人口过多的时候发动几次战争来消耗自身的人口数量,使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畴之内。
最后是商贸问题,不通过战争很难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大量的典籍上看到中原地区的民族对于那些落后的游牧民族的态度。
中原地区的先进文明是有一种先天优越感的,它看不起不如自己的文明,这在历朝历代都如此。
不说汉族政权对于少数民族政权的蔑视态度,比如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宋明两朝对于北方政权的批判等等,就是清朝成为正统王朝,接受农耕文明之后同样对于其他文化产生了俯视心理。
所以说,在这样的心理影响下,双方平等交往的可能性有多大?
如果看双方的贸易就能知道,其实是不平等的。中原文化给这些游牧民族的物资很多都属于日常生活的用品,但是换回来的物资却往往是战略储备,比如战马、钢铁、兵器等等。
这两者的价值孰高孰低一目了然,就相当于中原文明在用价值较低的轻工业产品来换取重工业物资一样,一个口香糖换一把钢刀,这样的交易能是公平的吗?
所以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现象。
游牧民族虽然生产力比较低下,但并不代表智力水平就低下,他们同样看得到中原文明对他们国力的压榨,自然不能坐以待毙。
所以,扬长避短,以自身高强的战斗力来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就是战争的理由。
换句话说,在这一阶段里,没有武力威慑的贸易是不可能存在公平的,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在这种交换里并不适用,因为整个市场是畸形的,所依靠的就是游牧民族对物资的需求。
游牧民族很少与中原文明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因为中原文明耗得起,但游牧文化耗不起。所以南北朝、两宋、元、清都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就是游牧民族吞并北方之后首先做的就是恢复生产,然后才会去蚕食南方的政权。
这也就是为什么游牧民族经常发动战争的原因。
说白了,不是因为喜欢发动战争,而是生存所迫,不得不进行战争。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