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士火箭炮竞标时为何输给了03式火箭炮?
▍卫士火箭炮竞标时为何输给了03式火箭炮?
当年的九六式坦克的前身八五系列坦克军方也是不要的搞了什么八八式那个半圆炮塔的,90式坦克虽然质量不错,但是因为不是亲儿子,最后也只能给巴基斯坦了,所以说不是卫士系列不够好,而是人家本来就不想要你,后妈生的。
▍卫士火箭炮竞标时为何输给了03式火箭炮?
卫士火箭炮精度太差,测试时把靶场测试设备炸个稀烂,而03式火箭炮各方面最为平衡
自打苏联解体后,全世界再也没有比兔子更热衷于远程火箭炮的国家了,让火箭弹飞过台湾海峡去播撒爱与和平的种子一直以来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小目标”。建国后,我国先后组织了三次“远程火箭炮大会战”,而卫士火箭炮最终败给PHL-03式火箭炮,则是上世纪90年代初进行的“第三次远程火箭炮”大会战的结果。那场大会战两大主角是精密器械出口公司+航天七院的卫士系列火箭炮,另一边北方工业+航天一院的基于前苏联/俄罗斯的BM-30“龙卷风”火箭炮改进,其余还有类似WM-80改进方案等几位酱油众。
1993年出口BM-30龙卷风成为俄罗斯火箭炮领域最后悔的事情
航天七院的卫士系列火箭炮是我国第一个实现飞跃台湾海峡“小目标”的火箭炮。卫士-1口径302毫米,射程超过80公里,卫士-2口径增加到406毫米,射程超过200公里,终于GET飞跃台湾海峡。但问题在于卫士火箭炮的增程方式过于野蛮,属于典型的水多加面,最终后果是精度太差。卫士-1火箭炮在100公里最大射程时,圆周误差达到1200米,在靶场进行测试时就偏离目标,把旁边观瞄测试设备给炸个稀烂Orz……
土耳其版卫士1火箭炮—T300,当年作为瓦良格号通过交换条件之一
在改进的卫士-2方案中,是采用航天级的高精度陀螺仪来提高命中精度,在射程200公里时可以实现圆周误差650米级的精度,勉强达到部队所能接受的水平。但问题在于这种设计导致成本太高,再加点钱就可以点东风-11短途外卖员,其命中精度和突防能力的提升足以让这点差价物有所值。还有个问题是航天级陀螺仪塞进卫士-2的406毫米口径问题不大,但塞进卫士-1的302毫米级则很难。后续卫士-2D远程火箭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提供制导修正,而在那场远程火箭炮大会战时北斗还只是个草案。
首个完成飞跃海峡的卫士-2火箭炮
而另一边基于BM-30方案的胜出,很大程度上归益于前苏联在BM-30火箭炮上,应用一套廉价且实用的误差控制系统。通过时钟和加减速度计算器,来确定火箭弹在弹道中的实际位置,再进行修正,从而实现最大70公里射程下,圆周误差在200米内的射击精度。同时卫士-1火箭炮虽然在同口径下射程更远,但其弹头重量只有150公斤,而BM-30火箭炮弹头重量达到280公斤,威力高出近一倍。
所以两种方案比较下,部队更青睐哪一种也就不言而喻了。卫士系列更多是为了远而远,而BM-30火箭炮在当时大口径火箭炮领域可以说是成本、射程、精度上的最优解决方案。有时候不得不佩服老毛子的武器设计师,他们总是能够利用并不高深的技术整合出性能、成本、维护等各方面都相当优秀的武器,BM-30可以说是又一个“米格-25效应”的典范。
但PHL-03并非对BM-30的简单复制,他只是借用BM-30的整体设计思路,两者所使用的火箭弹弹药结构完全不同,两款火箭炮发射的火箭弹也各不通用。而且PHL-03火箭炮问世后,特别是2010年后我国军工领域大爆发时期,各种新型火箭弹不断推陈出新,日新月异,可以说远远地把老前辈BM-30抛在身后。比如在增程领域,通过末端弹头分离、改进推进剂、二次推进等技术就可以达到150公里以上的射程,如果部署在福建平潭岛,就可以实现飞跃台湾海峡直达宝岛的“小目标”。而再发狠,加装上滑翔弹翼,可以实现高达220公里以上的射程,覆盖对岸西部沿海。使用物美价廉的北斗导航定位之后,精度可以控制在40米之内,还可以加装末端制导系统,由前线指战员进行激光照射制导。
PHL-03发射制导火箭弹打击海上移动目标
实际上卫士系列、基于BM-30改进方案以及更老的基于WM-80改进方案,我们都没有放弃,而是都在继续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形成齐头并进,组团冲锋的局面。卫士系列的大口径,对于没有短程战术弹道导弹的国家来说就是战略级大杀器,相当有吸引力。273毫米的WM-80系列价格低廉,底盘要求低。两者还提供高端VIP私人订制服务,甚至部分技术转让,与AR系列火箭炮相互辉映,结合各种五花八门的新型火箭弹技术,拿下全球一半以上的大口径火箭炮市场份额,把竞争对手远远甩在后面。
▍卫士火箭炮竞标时为何输给了03式火箭炮?
这属于一个时间次序问题。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即开始了大口径火箭炮的研制工作,只是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其工作并不快,所以一直到1984年,才最终定名为:83式273毫米履带式自行火箭炮,这是第一款远程火箭炮。由于存在射程与威力不足、弹种单一等弱点,比如:最大仅40公里的射程,不及同期中国新开发的122毫米火箭弹,故仅少量试用过,没有正式列装部队,算是第一用户:解放军放弃了。
83式后来改进为WM-80式273毫米火箭炮系统。这才是量产的第一款国产型号,仅供出口,为上世纪90年代。
中国在上世纪年代,开发了A100型,采用发射箱技术,5根发射管即为一组发射箱,每辆发射车2组,发射箱兼具运输/储备箱的功能,火箭弹在工厂内即装入其中,装填即整体更换发射箱;采用轮式机动发射车,由8x8轮式卡车底盘发展而来,车体总量21吨,具有22吨的有效载荷。
这款型号确实很不错,但是在它需要一个成熟的过程,而且在当时与中国同时期引进的龙卷风相比,在技术成熟度,有相当大的差距。
中国引进龙卷风之后,认为它的技术上更为成熟,故而才决定仿制,发展为国产03式火箭炮,它采用为12根固定发射管,需要配专门的装填机构,火箭弹要一枚一枚地装填。
03式为本世纪初就完成定型工作,随后开始列装。
相比之下,卫士火箭炮为本世纪90年代研制,与龙卷风的引进同时,但是它的研制进度,存在问题。更重要的是,我军对于新装备有相当严格的标准,不是造出来,就可以合格了,那怕成功出口,也需要经过国内的测试。我军研发一款装备不是为了先进而先进,需要从使用的角度考虑问题。
最早的1型,对龙卷风并不构成优势,直到2000年以后的1B型,才具备优势,至于2型,则要更晚了。故而在研发进度上,我军等不起,为了更先进,让部队晚多少年列装,这个代价我们付不起。太多人喜欢对比性能,却从没有把时间当一回事。
从时间进度说,两者几乎没法同期竞技,不存在谁竞标取胜的问题,与03不是竞标关系,事实上,卫士系统的发展与龙卷风的差别,实际为技术的发展继续,而是替代关系。
▍卫士火箭炮竞标时为何输给了03式火箭炮?
感觉上卫士系列火箭炮在性能数据指标上性能一流。中国火箭炮技术世界领先。可实际上火箭炮这种东西对于中美俄这样的能把人送上天的国家而言是毫无难度和技术含量的。火箭炮最大的问题就是成本,03式一百多公里的射程,一枚弹的成本就是一辆宝马车,卫士的成本估计还要翻上几翻。这样的成本和弹道导弹比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所以卫士就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高不成低不就。从另一个角度讲,卫士系列火箭就是一种低档弹道导弹。对于一些小国而言由于限制他们不可能买到高档的弹道导弹,因此他们选择卫士作为弹道导弹的替代。对于中国而言,卫士实在是没什么位置。
▍卫士火箭炮竞标时为何输给了03式火箭炮?
卫士火箭炮和03式竞标,这肯定是不存在的,是民间传闻。因为卫士火箭炮的射程参数不对,明显不是为竞标准备的。
火箭炮其实分两类,一种是大国军队实打实,作战用的火箭炮,一种是广告政治宣传火箭炮。
中美俄这些国家的军队,正式装备的火箭炮,都是为实战准备的,都是用来在战场上歼灭敌军的。哈马斯射的那些火箭弹,是广告弹,政治宣传弹。看着很热闹,发射几千枚,炸死七八个人......广告弹攻击的是城市,炸死的是平民。对敌人军队的损害是零。虽然炸死几个人站在人道的立场上讲是悲惨的事,但站在现实的角度,哈马斯的几千颗火箭弹,对一个国家的损害也是零。哈马斯射火箭弹,只是在宣传自己的存在,显示自己是抗击以色列的骨干,为自己拉人气。
卫士火箭炮也是广告弹,和哈马斯的火箭弹是一类。和03式火箭,和部队招标的制式装备完全不是一回事。当然,讲品质,卫士比哈马斯的火箭强千倍。但再好也是好的广告弹,不是军事弹。
广告弹和军事弹用法不一样。
广告弹是像哈马斯那样,单纯的用火箭弹射,射完就完了,没有然后。军事弹不一样,部队的火箭炮是和其他部队搭配用的。简单的讲,火箭炮先覆盖一下,压制敌人,然后自己家的坦克、步兵迅速冲上去,打扫残敌。是这样用的。
制式火箭炮需要和其他部队配合,不是自己单挑。因为火箭弹有自己的特性,它适合打面目标,软目标。所以部队通常是拿火箭弹先覆盖敌军,把表面的有生力量、植被、障碍物、地雷......都清理一下。然后再用榴弹炮挨个敲掉硬目标,譬如碉堡、工事。最后坦克、步兵冲上去,精确清理。这是一套买卖。
因为要和其他部队配合,火箭炮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射程,也得考虑其他部队的攻击距离。火箭炮的射程要和榴弹炮的射程、步兵的攻击距离契合。不能是火箭炮打200公里,榴弹炮打50公里,步兵攻击距离70公里,这样的搭配不合理。
大口径火箭炮通常配备到集团军,而陆军集团军的打击距离也就是百公里。坦克、战车、火炮加上其他装备,组团打击,百十公里。集团军对火箭炮射程的需求也是在百公里之内,具体点应该是70公里左右。这是和其他部队配合的一个合理射程。
开头说的竞标,竞标首先得有招标,由陆军招标。招标一定是陆军先提出要求:新火箭炮的射程要在70公里。然后才能有设计单位参加竞标,按要求拿出自己射程70公里的火箭炮。所以,参加陆军竞标的火箭炮,也一定和30式一样,射程70公里。
而卫士系列火箭炮,动不动射程就是300公里,480公里,一眼就能看出来,不是为陆军竞标准备的。这么远的射程,明显也能看出来,卫士火箭弹压根没打算和其他部队配合使用,它是准备自己单干的:广告弹。射完了,就完了,没有后续部队冲上去。
中国陆军招标火箭弹,射程肯定有明确要求,也肯定是百公里之内。太远了没用。卫士搞出480公里的射程,不可能是竞标产品。
说到这就有人会质疑了:火箭炮射程越远不是越好吗?
天底下的事都是有反正面的,做什么事都得付出代价,包括射程。火箭炮射程大,影响威力。这好理解,追求大射程,得在火箭弹里多装推进剂。推进剂装多了,会挤压战斗部、炸药的空间。反正火箭就那么大,推进剂装多了,炸药就得少装,威力变小。对部队而言,70公里多射程够用了,不继续多塞燃料,把省下的空间多装炸药,不是更好?
同样一枚火箭弹,射程70公里多威力肯定比射程480公里的大得多。
另外火箭弹的射程会影响精度。
火箭炮在精度上上先天的吃亏,没有榴弹炮打的准。因为火箭弹体积大,飞行受风、气压、温度、湿度大影响更大。火箭弹速度慢,也影响精度。榴弹炮有膛线,炮弹旋转飞行,非常稳定,精度高。火箭炮一般没有膛线,主要靠尾翼保持稳定,在精度上还是不如榴弹炮。
火箭炮本来精度差,飞的越远越差。飞到480公里,基本上不要谈精度了,一定是惨不忍睹的。
卫士火箭弹的480公里巨大射程是有代价的:打的严重不准,威力很小。单凭这两点,中国陆军是不可能要的。而我们看中国制式火箭弹打的已经非常准,威力也应该非常强劲,这都有射程上适当取舍的贡献。
火箭弹也可以提高精度,加制导模块,但价格也上来了。成本跟短程弹道导弹差不多,失去了火箭炮的意义。动不动上百枚火箭弹来个齐射,肯定用不起。
03式火箭炮也经常说射程能达到100多公里,在技术上讲,完全可行,但不实用。精度、威力都受影响。70公里之内是最实惠的,速度快、打的准、威力大、数量多。不是越远越好。
卫士火箭炮一看就是给中东、非洲那些国家准备的,而且是用来打老百姓、袭击对方城市的。就像当初的两伊导弹袭城战,互相往对方城市里扔飞毛腿,以及现在的哈马斯拿火箭弹袭击以色列城市,卫士和他们是一类,打广告战,政治宣传战的武器。
几百公里的射程,要飞行很长时间,在战场上,等火箭到了,敌人都走远了。精度差,又不能精确打击敌人的点目标,那里有个据点,用卫士把它敲掉,绝对做不到。威力小,打不了坚固工事。最后说射程太远,无法和步兵配合。所以卫士火箭根本上不了战场。也不可能去参加部队的竞标。
卫士火箭炮是自己单干,瞄准对手打城市、居民区,一顿轰。打这样的目标不需要精度,也不担心里面的楼房跑了。威力小点无所谓。轰完收工,不用后续部队,然后开始宣传:我们取得了什么什么胜利,敌人遭受了巨大损失......自己家的老百姓听完,热烈欢呼,坚决拥护。
卫士是干这活的。
------------------
推荐阅读:
上一篇:股票app哪一个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