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日本人用的掷弹筒是迫击炮的一种吗?
▍抗战中日本人用的掷弹筒是迫击炮的一种吗?
更类似于榴弹发射器的一种 ,弹道上有迫击炮的效果。
▍抗战中日本人用的掷弹筒是迫击炮的一种吗?
图注:侵华日军在作战中,频繁使用八九式掷弹筒,它是日军中近距离步战的火力之源
掷弹筒,也有将其称之为“超轻型迫击炮”的,它在发射原理上与迫击炮有相似之处,但不同之处也有很多,掷弹筒口径一般50毫米以下,比迫击炮口径更小,同时单兵携带不占编制,如果说迫击炮是一种步兵炮的话,那么掷弹筒则划归“单兵轻武器”更为合适。可以说一个是炮,一个则可以划分到轻武器(枪)的范畴。
具体到掷弹筒的用途,我们可以看到,50米以内是手榴弹的有效杀伤区域;500米以上是火炮的有效杀伤区域,而在二者之间却是一个压制火力的空白区域,掷弹筒的出现恰恰解决了50米到500米的距离上压制火力薄弱的问题,它是介于步兵炮和手榴弹之间的压制武器。
抗日战争中日军大量装备了掷弹筒,用得非常普遍和频繁,因此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一提起掷弹筒,大家就会首先想到抗日战争中的日本军队。日军使用的掷弹筒是“八九式掷弹筒”, 以其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好等优点,被美、苏等国称为“日本陆军极具创意的一种步兵支援武器”。
八九式掷弹筒射角大,弹道弯曲,可杀伤躲藏在工事和隐蔽物后的目标;体积小,发射筒长254毫米,重仅4千克,便于携带,可随一线步兵行动,并随时提供曲射火炮支援;操作方便,虽然也像迫击炮那样将弹体从炮口放入,但并非通过自由落体击发,而是在炮弹落入炮管底部后,手工操作发射装置,将榴弹推出炮管。这种击发方式的好处在于易于操作,可发射手榴弹、燃烧弹等多种弹体;爆炸半径约10米,对50米到500米距离上的集群目标杀伤力较大。
日军一个步兵连,编制9具掷弹筒,比起一连仅有2门的“60小炮”,可以说掷弹筒是日军连排作战威力最大,火力最强的压制武器。如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在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攻打涞源作战中,就因遭到日军密集掷弹筒的严重杀伤,被迫放弃攻城。而在长沙战役中,日军集中使用掷弹筒作为压制武器,火力非常密集,压得国民党军队抬不起头,无法有效还击,造成重大伤亡。
当然,八九式掷弹筒也存在一些缺陷,射速较慢,远远比不上轻型迫击炮;由于没有瞄准具,只能由炮手用手固定进行概略瞄准,射击时靠的是射手的感觉和经验,这就使命中率存在着很大的运气成分,而且掷弹筒发射的榴弹,不像迫击炮弹那样有控制方向和弹着点的尾翼,从而导致射击精度不高。但在正面激烈作战集中使用的时候,这种缺陷往往得以弥补。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在抗日战争中,可不光日本人有掷弹筒,咱们中国军队也曾大量仿制和装备掷弹筒,仅国民党军队就仿制装备了4万具以上。不过掷弹筒这玩意儿,瞄准不易,太依靠单兵个人素质和经验,因此需要在训练有素的老兵手里才能充分发挥威力,而当时国民党军士兵训练时间短,一线士兵伤亡比例极高,往往一场战役下来,战斗骨干损失8成以上,没有高素质老兵操纵,掷弹筒的威力无从发挥。因此在抗日战中中后期,国民党军队已经放弃掷弹筒这一装备,转而装备和发展轻型迫击炮。
▍抗战中日本人用的掷弹筒是迫击炮的一种吗?
迫击炮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弹道弧线高,以座钣承受后座力,采用炮口装填、发射带尾翼弹的曲射滑膛火炮。
迫击炮是从炮口装弹药,以曲射为主的火炮,炮身短,射程较近,轻便灵活。
迫击炮能射击遮蔽物后方的目标。迫击炮自问世以来就一直是支援和伴随步兵作战的一种有效的压制兵器,是步兵极为重要的常规兵器。如今,走过百年的迫击炮更像一个顽固的“老人”,冷眼看待各种高新技术兵器争奇斗艳,而自己却静静地占据着陆军装备的一席之地。迫击炮是对遮蔽目标实施曲射的一种火炮,多作为步兵营以下分队的压制武器。其最大本领是杀伤近距离或在山丘等障碍物后面的敌人,用来摧毁轻型工事或桥梁等,也可用于施放烟幕弹和照明弹。在海战中也被用来作为深水炸弹投掷器使用。迫击炮的名称源于两方面:一是操作简便,弹道弯曲,可迫近目标射击,几乎不存在射击死角;二是炮弹从炮口装填后,依靠自身质量下滑而强迫击发,使炮弹发射出去。迫击炮是一种小个头的轻型火炮,它在使用时灵活轻便,适于伴随步兵进行隐蔽活动。迫击炮是利用座钣承受后坐力发射炮弹的曲射火炮,其特点:一是射角大,射角一般为45°-85°,弹道弯曲,初速小,最小射程近,对无防护目标杀伤效果好,适用于对遮蔽物后的目标和反斜面上的目标射击。二是可以配备多种炮弹。主要配用杀伤爆破弹,用于歼灭、压制敌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破坏铁丝网等障碍物;还可配用烟幕弹和照明弹等特种炮弹。三是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射击时,身管后坐能量通过座钣由地面吸收。行军时身管、座钣可分解,所以便于携带。掷弹筒的别名又叫超轻型迫击炮,主要装备二战中日本军队,口径在50MM以下,单兵携带,不占编制。日本掷弹筒口径50毫米,有两种型号。主要区别在于抛射筒长度,侵华日军主要装备抛射筒为25.4毫米的掷弹筒,每个日军步兵小队(相当于中国的排,人数在50人到70人之间)都配备一个机枪小组(有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小组(有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班。后期为一个小队一个掷弹筒,一挺轻机枪。因为发射准备时间短,还被广泛用作指挥部自卫火器。弹头重800克左右,射程300米,射速30发/分,杀伤半径5米左右,掷弹筒重量相对德国的要轻一些日本掷弹筒除了发射专用榴弹外,还可以发射制式手榴弹----此时要加装发射药盂,且因为手榴弹作为炮弹使用闭气性不好,此时的射程大约在200米左右。日军的掷弹筒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轻迫击炮,它的主要特点是射角大,弹道弯曲,射程不远。主要用来杀伤躲藏在工事和隐蔽物后的敌人或者在远距离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它的杀伤效果好,操作方便,可以伴随由单兵携带随一线步兵移动,对一线步兵进行支援。由于单兵携带且可以隐蔽在障碍物后发射,它的隐蔽性很强。掷弹筒由特制的弹药袋携带,一个弹药袋可以携带8枚榴弹,一个二人掷弹筒小组可以携带16枚。迫击炮和掷弹筒形状相似,其区别在于:1.发射方法不同。掷弹筒的发射药是装在弹丸内的底部,击发后靠弹丸底部多个泄气孔把发射气体冲人弹筒。因发射药量不变,所以,掷弹筒改变发射距离的远近,是靠发射筒底部的调节杆来改变发射筒的使用长短来获得。发射筒变长,打得远,变短,打得近。迫击炮是在炮弹尾部中心处有一带适当火药的底火,在尾翼至弹体之间的尾杆上套有火药包。将炮弹尾部放入炮管并松手,炮弹借助重量下降;当底火与击针相撞后,击针击发底火并通过火药点燃火药包,火药气体推动炮弹飞离炮管。迫击炮靠炮弹尾翼和弹体连接处增加或减少发射药包,改变炮身俯仰角来使炮弹打得远或近。2.口径不同。迫击炮有大小不同的口径如51,60,81,82,100,120或更大。从小到大口径都有,而掷弹筒只有小口径,在50毫米左右。3、重量不同。掷弹筒重量轻,往往不超过3公斤;而即使最轻的迫击炮一般都在6公斤以上。4、弹药。掷弹筒可以发射专用的炮弹也可以发射手榴弹;而迫击炮都是专用有尾翼的弹药。5、瞄准机构。掷弹筒没有瞄准机构,训练难度大;迫击炮有瞄准机构。6、编制。掷弹筒轻便灵活不占编制,迫击炮占编制。
▍抗战中日本人用的掷弹筒是迫击炮的一种吗?
严格来说,掷弹筒绝不能归为“迫击炮”的一种,尽管它经常被称为轻型迫击炮或者美国大兵嘴里的“膝盖迫击炮”,但从迫击炮的名称由来和射击原理来考量,掷弹筒与迫击炮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某种意义上,它其实是介乎于迫击炮和“枪榴弹”之间的一款杂交武器,是二战期间日本人一款有针对性的武器发明。
先说迫击炮的名称由来,这种前装式火炮因两个特点而得名,其一是轻便简单,步兵可以携带它深入战场一线,“迫近目标”进行射击;其二是炮弹从前端装入后,是依靠自身质量顺着炮筒下滑到底部而“强迫击发”,所以迫击炮兵作战时只管填炮弹捂耳朵,而不需要其它任何拉火或者击发等操作。
所以你看,掷弹筒只是满足了“迫击炮”命名的其中一个条件,并且还不是主要条件(火箭筒、无座力炮也都可以迫近目标射击),虽然它也是前装榴弹,但是别忘了,炮弹下滑到底部是需要操纵者拉动引铁才能发射的,是主动射击方式而非“强迫击发”。换句话说,掷弹筒的炮弹打不打出去、何时打出去,决定权在人的手里。
但是迫击炮就不成了,炮弹一旦装填,可就由不得炮手的主观意愿了,砸到底部后除非是哑弹否则一准打响。所以掷弹筒又被抗日军民习惯称为“手炮”,是日本人用以补充迫击炮和手榴弹之间的火力空白,而专门研发出来的步兵伴随火炮,它确实起到了“轻型迫击炮”的作用,但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迫击炮。
掷弹筒不能界定为迫击炮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没有瞄准具和支架,缺乏现代迫击炮的基本特征,它的瞄准是通过炮筒上半部的“方向照准线”(早期为红色,后来漆成白色)来完成的,而射程的调节也是通过只能大致测距的“整度器”,所以射击是基本凭借射手的经验。但是迫击炮普遍装备光学瞄准器,刻有方向分划和高低分划,是可以进行精准射击的。
日军在二战期间主要装备了“十年式”和“八九式”两种型号的掷弹筒,前者于1921年定型投产(大正十年),也被称为轻型掷弹筒,因为它只有2.6公斤,并且是没有膛线的滑膛炮,属于日军早期的粗糙型产品,到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时总共生产了不到7000具。之后随着“八九式”的列装,十年式掷弹筒也就基本被淘汰了。
会过日子的鬼子们虽然不再用十年式掷弹筒提供火力支援,但是也没有完全弃之不用,而是在作战中用来发射信号弹或者烟雾弹。“十年式”由于没有膛线,炮弹落点更不准确,就好像老式的滑膛枪一样,能不能打准全凭射手长时间训练出来的感觉,并且一杆枪一个状态,而“八九式”作为十年式的升级版,强化了一些功能。
因此“八九式”掷弹筒才是抗战时期日军的主流制式武器,大约生产了12万具,这个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已经超过了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的产量(11万挺),可见日军对其的重视程度。它的口径仍然是50毫米(迫击炮通常60毫米起步),由于加装了膛线、加大了重量,所以射击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都有所提高,有效射程120米,最大射程可达670米,对轻重机枪阵地、战壕和简易工事颇有杀伤力。
日军的步兵分队通常装备两具掷弹筒,在一线部队中其与轻机枪保持1:1的比例,一个步兵联队有76具掷弹筒,备弹多达7200发,所以在大规模战役战斗中,日军掷弹筒的整体火力比同期的中国军队强很多。它所发射的专用榴弹或者“九一式”手榴弹的射速在30发/分钟以上,专用榴弹的弹头重800克,杀伤半径在5到8米以上(与战场环境有关)。
(德军的轻迫击炮)
尤其是抗战初期的日军掷弹筒射手,都是经验丰富接受过长时间训练的老鬼子,尽管“八九式”掷弹筒结构简陋瞄准不易,但是这些老鬼子仍然能打出85%以上的首发命中率,再根据弹着点进行调整后,中国军队的轻重机枪阵地就危在旦夕了。而当时的中国军队装备的火炮数量少得可怜,轻重机枪可是支柱火力,那么一旦机枪被打掉,战斗胜负的天平就会倾斜。
中国军队早期仿制的掷弹筒多以“十年式”为蓝本,并且一口气造了40000多具(炮弹150多万发),但是其质量和性能明显不如日军后来列装的八九式,再加上分摊下去数量不足,所以在战场上非常吃亏。而八路军在深受其害以后,各根据地兵工厂也进行了仿造,大约生产出来2500具掷弹筒和20万炮弹,在抗日大反攻时期作用非常显著。
(八九式掷弹筒详图)
▍抗战中日本人用的掷弹筒是迫击炮的一种吗?
现代意义上的迫击炮最早出现在日俄战争时期。旅顺战役期间,日军挖掘战壕迫近俄军阵地再发起进攻。因为普通的大炮和机枪无法威胁到战壕内的日军,俄军就用海军臼炮大仰角发射长型超口径迫击炮弹,以打击躲在战壕里的日军,效果极好。这就是现代迫击炮的雏形。
一战时,交战各国大多在阵地战中陷入僵持,普遍需要一种能对付战壕里的敌人的武器。迫击炮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各国都研制了多种口径的迫击炮投入实战。此时的迫击炮已经和现代的相差无几。
因为迫击炮还有轻便容易携带的特点,因此很快成为各国营连级的主要支援火力。而不少国家更是开发出了小口径的超轻型迫击炮,以加强班排级的支援火力。比如像芬兰、波兰都有47毫米的超轻型迫击炮,民国时期川军和孙传芳的部队也有47毫米超轻型迫击炮。
孙传芳部队装备的47毫米迫击炮.
日本的掷弹筒研制于一战后,有大正十年式和八九式掷弹筒两种,口径都是50毫米,只有。和迫击炮一样,掷弹筒具有射角大、弹道弯曲等特点,因此很多人直接把它归于超轻型迫击炮之列。不过掷弹筒极大的简化了结构,还去掉了瞄准具等部件,因此比大部分超轻型迫击炮还轻便。
在日军中,每个步兵小队都有一个掷弹筒小组。抗战初期,日本很多掷弹筒射手都是训练有素的老兵,射击非常精准。而且不要看掷弹筒轻便口径小,但是像八九式掷弹筒弹药的装药为145克,甚至超过了美国的60毫米迫击炮,威力还是很大的。因此在战斗中,掷弹筒对抗战军民威胁极大。
在抗战期间,国共双方都大量仿制了掷弹筒。其中部分根据地还加长了掷弹筒的炮管,并加上了瞄准具,那就真的和超轻型迫击炮没区别了。
------------------
推荐阅读:
上一篇:日本和俄罗斯谁的综合国力强?
下一篇: 骨质疏松患者应该怎样进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