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鲜卑人去哪了?我们有可能是汉化的鲜卑人吗?
▍历史上的鲜卑人去哪了?我们有可能是汉化的鲜卑人吗?
鲜卑族是南北朝时期率先统治中原的第一个异族政权,鲜卑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时就出现了,不过当时的鲜卑族被东胡统治,匈奴人进入内蒙古后击败了东胡,匈奴继而统治鲜卑和乌桓,西汉时期经过汉武帝的打击匈奴分裂成南北两支,一支内附,另一支远遁。
东汉时期,鲜卑族逐渐崛起,时期侵略东汉边境,西晋灭亡后,五胡崛起,开始相互攻伐,而鲜卑族也是在这时开始强盛。
鲜卑族有四支,一是拓跋鲜卑,一是慕容鲜卑,一是宇文鲜卑,一是段部鲜卑。
拓跋鲜卑在五胡乱华时期建立代国,代国后来被羯族灭亡,太武帝时期拓跋鲜卑复国建立北魏,史称后魏,这时拓跋鲜卑的统治区域是内蒙古,山西等地,明元帝拓跋嗣统治期间将都城迁到盛乐,到太武帝时期又将都城从盛乐迁到了大同,又再孝文帝拓跋宏改革后将都城从大同迁往洛阳。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下令改为元姓。
除了拓跋鲜卑还有慕容鲜卑,慕容鲜卑有两支,一支为慕容吐谷浑,一支就是以前燕慕容廆为代表,吐谷浑因和慕容廆不和就迁到内蒙古阴山,313年又从阴山进入甘肃,
此后一直统治甘肃地区,吐谷浑到唐朝建立时还存在,而且吐谷浑奉行的是和唐朝公主联姻,唐朝天宝十一年,吐谷浑部投降河西节度使张敬忠,此后的吐谷浑逐渐衰弱。
安史之乱以后从陕西靖边县迁到甘肃庆州,唐昭宗时吐谷浑又向内蒙古迁徙,唐朝末年李克用杀害赫连铎等三千人,后唐灭亡后,由于后晋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后吐谷浑就被辽国统治着,此后吐谷浑就没有了任何记载。
宇文鲜卑,崛起于北魏末年,宇文泰为关陇贵族代表,早年在贺跋岳手下办事,尔朱荣被孝庄帝诛杀后,宇文泰就逐渐占据了关中地区,宇文泰去世后其子宇文觉建立北周。
实际上中国北方有汉人,只是相对比较少,
▍历史上的鲜卑人去哪了?我们有可能是汉化的鲜卑人吗?
您这个问题请允许我采取直接的方式予以回答:“你我的身上都流淌着当年鲜卑人的血液,如果您祖居北方地区,您的高祖往上,是鲜卑人的概率会更大。换言之,当下中国汉人的祖先,有大量都是鲜卑人……”
鲜卑人来自于哪里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整个东亚地区的人种都是同宗同源的。这其实很好理解:当年在原始社会,东亚地区的人类开始慢慢繁衍,人数越来越多以后,可能在某一地区的资源已经无法满足这个族群繁衍生息的需求,于是族群分化,一部分人迁移到了其它地区,以此类推,族群不断分化,有的可能去了现在的东北、蒙古高原,有的可能去了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族群分化时,又有可能去了更远的珠江流域和湄公河流域……在那个时代,信息传递的能力十分原始和有限,大家互相离开之后,留在记忆里的东西便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消失,只有部分内容会以神话传说或无法证实的所谓“史实”予以保留,譬如“箕子朝鲜”、“徐福东渡”等等……
鲜卑族其实就是和汉人同宗同源的“兄弟”,只是他们两个兄弟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分开了,各自在不同的地方发展自己,后来机缘巧合,又在两千年前匈奴这波兄弟“式微”的时候代替了匈奴的“身份”,开始和汉族产生了历史性的“接触”……
鲜卑人最后去了哪里?
同样作为北方少数民族,鲜卑的最终归宿和之前的匈奴以及后来的突厥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他们在和汉族接触后所采取的民族政策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相对来说,鲜卑的做法更加接近于“俊杰”!
由于看到汉族在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上的先进性,鲜卑的贵族中出现了“有识之士”。当然,这些有识之士的出现,也是建立在之前匈奴的遭遇之上的——鲜卑曾经长期被匈奴奴役,相当于匈奴社会的“下等人”。作为“下等人”的鲜卑,看到自己的主子在和汉族长达近三百年的打打杀杀中最后败下阵来,势必会对接下来他们自己与汉族交往的政策做一调整。在充分认识到汉族当时社会发展的先进性后,鲜卑人的贵族,包括皇族,力排众议,实施了中国历史上最最彻底的“汉化”。这种汉化的结果虽然对于鲜卑民族自身而言是具有“毁灭性”的,但对于鲜卑民族的人民来说却是幸运的——它化解了民族矛盾,从无形之中避免了不知多少无辜生灵的涂炭,也让更加优良的文明得以继续繁衍。
在隋朝统一中国之后,鲜卑就开始慢慢消亡了,鲜卑作为一个民族的称谓从此不再被人们所提起,但鲜卑民族的血液却已经流进了你我的血液之中,成为之后大的中华民族这个群体的一部分。
当然,学术界也有一种说法,当年的鲜卑族并不是全部迁往了中原,少量鲜卑人还是留在故土没有随迁。这些人里面就有后来的锡伯族。即便如此,锡伯族也是我们的兄弟无疑,您说不是吗?
码字不易,谢谢关注!
▍历史上的鲜卑人去哪了?我们有可能是汉化的鲜卑人吗?
对于北方汉人来说,应该说不是可能而是肯定。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以后,鲜卑族成了汉化最彻底的少数民族,经过隋唐之后,鲜卑族消失不见彻底融入了汉人血脉。
汉民族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汉族政权的征服与汉文化的同化,历史上的三苗、九彝、百越、匈奴、突厥、鲜卑、高句丽、契丹、女真、党项等民族,大部分融入了汉族,变成今天你我的一部分。
中科院在90年代做过一次汉族人的人种调查,汉族北方人群(除两广海南闽南)是蒙古人种东亚种,南方人群(两广海南闽南)是蒙古人种东亚南亚混合种。结果显示,北方人群与通古斯人(鲜卑契丹蒙古满族)有相当的相似性,南方人群则与苗彝百越有混血。
大学在西北上的,当时上法医学课,老师半开玩笑的说只要告诉他是哪里的人他就能知道你的血型,大家一试,结果八九不离十,大家困惑。老师解答,其实只要是长江以北的北方人60%是B型血,B型血是所谓的游牧血;长江以南则是O型血、A型血多,所以连猜带蒙可以的。
▍历史上的鲜卑人去哪了?我们有可能是汉化的鲜卑人吗?
通过分析一个叫元威的男子的遗骨,科学家已经确定北魏拓跋氏王族的父系遗传类型是C3b1a1-F1756H,基于当代人的遗传调查显示,该类型的人目前主要分布在北方草原地区,如在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人占11.11%'内蒙古海拉尔的蒙古人占9.26%,在俄罗斯阿尔泰共和国的阿勒泰人中占12.50%'在铁列乌特人中占9.09%,而在汉族中几乎不见。
所以汉化的鲜卑族的血脉,很早以前就在中原汉族人里消亡了,他们的主要影响,还是在于文化制度上的,包括北魏时期占据国教地位的的佛教,和北周宇文泰复兴周礼重建的府兵制,北齐高氏吸收波斯文化改革的服饰,奠定了隋唐大一统帝国时代的政治基础。大多数人印象中传统的中国人,信佛教,穿长衫,长裤,靴子,戴前低后高,桐木内衬的帽子,都是从北魏时代开始的。
如果说北魏鲜卑血脉在中国北方还有保留,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在蒙古族,锡伯族,鄂温克族,以及小部分满族,汉人里面C3b1的血脉是很少很少的。
根本原因,鲜卑族是在中原陷入大乱斗时,以部落雇佣兵的形式介入中原政治格局的,一只少而精锐的,部落内部父子世代相传的重装骑兵部队,就是全部政治本钱,拓跋氏为了控制军队,并未把他们派往四处,也是吸取了符坚把氐族军人分散,导致败亡的前车之鉴。
大多数鲜卑部众其实一直都在现在的内蒙,山西北部,辽宁,河北的部分区域生活,即使从山西大同迁到洛阳,移民也并没有能够改变河南地区的居民成分。
▍历史上的鲜卑人去哪了?我们有可能是汉化的鲜卑人吗?
提这个问题的人,你就是汉化的鲜卑族。有母族感情的人没有谁会提出这种二b问题,只有信仰缺失的人,才会纠结于此。
鲜卑族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己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不提它,最好。提它,没有丁点意义,只能起到削弱民族凝聚力的作用,这也正中了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的下怀。现在,虚无、弱化、瓦解、分离主体民族之风甚嚣尘上,北京某大学教授竞然在庙堂上放言:‘’汉族从来就不是一个民族,它就是一个杂货包袱,有什么装什么。‘’
因此,当你提出这个问题时,我就料到被洗脑了。其实,被洗脑的并不止你一个人,还有不少。退一百步说,就是你的血液有鲜卑基因,如果你认同汉族,又能怎样?当然,你若没有母族情结,其结果,是不由自主地做了别有用心之人的帮凶。
最后,你提的问题居然上了头条,看来你还真是信仰缺失的人。
------------------
推荐阅读:
为什么现在会画画的画的好的学画画的发表画作的跟风的多如牛毛?
据传95式被评为世界五大厉害兵器,是真的吗?为何被外国士兵称不敢再用?
上一篇:杮子用什么办法催熟?
下一篇: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个国家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