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征方腊时,投降嘴脸已露,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好汉替他卖命?
▍宋江征方腊时,投降嘴脸已露,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好汉替他卖命?
提问的,梁山好汉中都被“呼保义”三字忽悠了啊!
我们知道山东水泊梁山晁盖、宋江集团都是被当时主流社会迫害、抛弃的人,为了生存而抱团取暖才聚到一起而落草为寇的。江南方腊集团也是如此。
但是梁山108将及兵卒人等在投奔/被逼上梁山前的社会成分各不相同,且都是行武之人/好斗,普遍文化水平也良莠不齐。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按照当下的话来说,就是缺乏政治头脑和战略前瞻性眼光……
当时宋江集团和方腊集团都有称霸一方的实力,且彼此尿不到一个壶里,加上宋江有归顺朝廷/被诏安的之意,这正好被宋王朝的上层建筑所利用,以夷制夷。
宋江是水泊梁山的带头大哥/匪首,水泊梁山众将有十分讲义气……然后,你都懂的啦!
▍宋江征方腊时,投降嘴脸已露,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好汉替他卖命?
题主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如果说投靠朝廷算是投降的话,宋江在千方百计接受招安时就已经投降了,并非等到征方腊时才算投降。
至于宋江为什么千方百计地想被招安,最根本的原因是忠君爱国的封建思想作祟。宋江本人官位很低,只不过是郓城县的一个押司,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副局长,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向上爬,名垂青史,被朝廷招安是实现这个目标最短的捷径。
另一方面,梁山泊作为一个弹丸之地,人力也没有那么强大,不可能太长时间与朝廷抗衡。在这一点上,宋江是明智的。
所以,宋江把“聚义堂”改为“忠义堂”,并竖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这代表着梁山的战略转变。
至于为什么梁山好汉都愿意跟着宋江,哪怕是赴死,原因就是一个“义”字,“及时雨”、“呼保义”和“孝义黑三郎”的名头很响,好汉们都愿意跟随,即使个别人心里有不同意见,也回帮宋江完成心愿再离开,如鲁智深、武松、燕青等人。
▍宋江征方腊时,投降嘴脸已露,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好汉替他卖命?
宋江征方腊时,已经投降了,不存在投降嘴脸已露,问题提的不对,应该说招安已前,宋江投降嘴脸已露,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好汉为他卖命,水浒传好汉,没有建立起,彻底反抗朝廷,夺取政权,建立新政权的概念,这一点是不同于方腊,田虎,王庆,这几个人的,即便是晁%盖时代,也只停留在,杀富济贫思想,到了宋江时代,提出来替天行道,杀富济贫的主张,仍然是只反贪官,不反朝廷,他们到一起,八方共域,称兄道弟,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已经特别满足了,哪有什么更高理想,最早提出来招安的,大家以为是宋江,其实真的不是宋江,竟然是打虎英雄武松,武松第二次见到宋江,宋江曾经约他一起去找花荣,武松拒绝了,武松说,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再来寻访哥哥不迟。宋江一开始就有招安思想,但是和武松一样,并不十分强烈,他劝武松去说鲁智深日后招安,封妻荫子,但当时他还是逃犯,前途未卜,还道村以后,九天玄女娘娘给了他天书,告诉他是天魁星,众星之首,要他带领一百零八将招安,尽忠报国,宋江才有了招安思想,而且越来越强烈,最强烈的那一次是在重阳节,菊花会上,宋江写了首满江红,最后一句,望天王降召,早招安,心方足。武松说,早也招安,晚也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鲁智深也说招安不济事,李逵踢翻了桌子,大叫,招安,招安,招什么鸟安?梁山好汉是有一大部分人是反对招安的,尤其是没有任何背景的穷苦人,他们早就看不惯官场上明争暗斗,或当官的欺压良善,他们知道自己不那个阶层的人,对招安不报有任何希望,但是他们又找不到更好的道路,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看看事态如何发展。还有一部分人是招安路线的拥护者,他们大多来自朝廷的军队,或封建地主阶级,是被宋江一伙赚进梁山的,如秦明,呼延灼,徐宁等人,他们是绝对拥护招安的,招安能够重回朝廷。宋江的领导才能是有的,他能把招安思想通过所为的义气,贯彻下去,一旦有人反对招安,就是不仁不义,人神共愤,谁也不愿做不仁不义之人,所以都被宋江忽悠了,当梁山好汉受到不公待遇时,被人克扣口粮,杀了人,宋江为了安抚官家,杀了小头目,梁山好汉好多人愤愤不平,想要造反,重回梁山泊,宋江百般调停才把事压下,所以想造反的人,还是有的,只不过没人领头,事实证明招安路线是错误的,那个朝廷已经腐败了,四大奸臣当道,招安是没有出路的。
▍宋江征方腊时,投降嘴脸已露,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好汉替他卖命?
惯性
▍宋江征方腊时,投降嘴脸已露,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好汉替他卖命?
梁山好汉又不是真想造反,也没有崇高的理想,大部分是流氓土匪恶霸,能够诏安都开心的不得了,怎么会反对呢
------------------
推荐阅读:
上一篇:冈比亚军队的实力有多强?
下一篇: 练毛笔字的时候竖笔总是写不直,怎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