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节度使朱温平叛后拥兵自重,节度使到底有多大权利?
▍唐末,节度使朱温平叛后拥兵自重,节度使到底有多大权利?
独立王国
▍唐末,节度使朱温平叛后拥兵自重,节度使到底有多大权利?
朱温早年间的生活条件还是很艰难的,其父亲是一个私塾先生,并且很早就去世了。为了生计,他不得不跟随母亲王氏给别人家做佣工。而后,投入黄巢起义军,因战功被任命为同州 (治今陕西大荔县) 防御使。在起义军形势转衰的时候带部下投降唐朝,被唐朝任命为同华节度使、右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 并赐名“朱全忠”。到唐僖宗中和三年 ,朝廷又任命朱温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并加任东北面都招讨使。
朱温在黄巢衰落之际叛黄降唐,因此而被唐廷授予宣武军节度使之职,这是他在黄巢集团覆灭之后能继续存在、壮大直至篡唐自立的重要原因。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节度使到底是什么官职,掌握的权利到底有多大,能够在朱温篡唐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节度使其实是藩镇的主官。藩镇起源于唐初在边境地区设立的军镇,主要是用来防御周边游牧部族对内地的侵扰。同唐初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统治”和“以蕃治蕃”政策也有一定的关联。
唐玄宗年间, 对全国区划进行了一次统一调整, 将内地划分为十五个行政区, 称十五道 (相当于现在的“省”) ;在接近少数民族的边境地区 (主要在北方) 设置了十个藩镇 (军事单位) , 任命了九位节度使、一位经略使, 简称“九节度一经略”。唐代宗时, 一位经略使也升格为节度使, 合称“十节度”。
后来,由于在平定安史之乱期间各地到处需要用兵, 朝廷在内地各道也普遍设置节度使。唐肃宗至德年间,
“中原用兵, 刺史皆治兵戎, 遂有防御、团练、制置之名。要冲大郡, 皆有节度” ———《旧唐书·地理一》。
朝廷明确规定:天下诸道节度使的军需由各地自负, 并可自置官署, 任命本路郡、县官员。节度使充当将帅把守险要, 用兵多少自己掌握 (即可自主征兵) 。
这样, 各道节度使的权势日益膨胀,每一位藩镇节度使都掌管几个州甚至十几个州的军事、政治、经济、人事大权,
“户版不入于天府, 税赋不入于朝廷” ———《旧唐书·田承嗣传》。
节度使职位, 父死子继, 或由部将承袭, 或由士卒“自择将帅”, 号为“留后”。每个节度使都把各自的藩镇搞成一个独立王国, 形成了事实上的“藩镇割据”。唐朝一共经历了十八帝, 却有十一位皇帝经受过藩镇之乱的折磨。
综上,如果从当时朝廷对地方的治理架构来看,节度使实际上相当于分封的诸侯,对治下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和主动权。
▍唐末,节度使朱温平叛后拥兵自重,节度使到底有多大权利?
节度使用咱现在了解到的通俗易懂的名称就是军权的地方军政长官、军区司令,到了唐朝后期就相当于地方军阀了,就像民国时期一样,有军队就可以拥兵自立。就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开国君主一样,其实就是拥兵自立的军阀,只不过他们称帝了。现在明白当节度使的在朝廷皇帝势微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反叛了,因为手里有兵权。下边我们说说节度使怎么来的,最后有怎么没了反叛的能力的。
节度使是唐朝延续北周及隋朝的就制,隋朝时在重要地区设立总管统兵,我觉得和之前的军区类似。唐开始也是设立地方军政长官,由于受职任命,朝廷会赐旌节,节就是全权授信,可以全权调度,所以称节度使。
唐太宗之前面对周边突厥、吐蕃、契丹等少数民族的袭扰,主要靠一只灵活的精锐骑兵以攻为主,到了唐太宗之后,由于少数民族的侵扰频率加大,所以改变了以前的策略,变为防守为主,这就要依靠屯兵也就形成庞大的集团军。由于不同地方情况不同,所需兵力也不一样,等朝廷分配的兵力不足时,节度使开始自行募兵,这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开始,由于是募兵,一些无地农民,散兵游勇,亡命无赖等组成了复杂的兵力,对节度使的依赖越来越大,以致朝廷物资并不能及时,所以节度使变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有的节度使身兼数镇节度之职。所以随着军权、政权、又有自己财政收入才酿成了节度使反叛的根由。
到了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以及宋太宗赵炅采取各种政策削弱节度使的军、政、财三权,加强中央集权。乾德三年各地财政收入除去军需,其余送往中央,削弱了财权;还命地方选精兵送往中央,削弱了兵权;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命州府由朝廷的知府知州出任,节度使不再理政事,成为虚职。到了元代节度使废除。
无论是是何种官职,只要拥有了兵权,政权,财政权就给其铺垫了拥兵自重的资本,所以宋开始的削弱节度使权利是从根本上的杜绝。
▍唐末,节度使朱温平叛后拥兵自重,节度使到底有多大权利?
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卷唐纪二十六有载: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 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书记和司令职位。 唐节度使一词出现甚早,意为节制调度。东汉安帝永初二年 (108),梁懂受命主持西方军事,为诸军节度使。曹魏景元四年 (263),魏军伐蜀,由司马昭指授节度。唐代也很早就用此语以明确指挥权限,如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任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蒲城河北诸道总管及东讨诸府兵均受其节度,但尚未用作职衔。唐代节度使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持节都督出征时是一军统帅,屯驻时是军区首脑,对所统将领及州郡长吏都有节制以至生杀之权。南北朝时,刺史大都加持节都督,辖区既狭,权任亦轻,北周及隋改称总管。隋荆、益、并、扬四大总管辖数十州,事权很重,但只管军事。隋炀帝杨广废总管,唐初恢复,仍称都督,而自贞观以后,内地都督府并多省罢,惟军事活动频繁的地区尚存,以统州、县、镇戍。 镇戍是经常性的防御据点,比较分散,兵力单弱,故每遇战事发生,必须由朝廷另行调发府兵、兵募,派遣大将统率出征或备御。这些大将称为行军总管;规模较大的战役,又设置行军元帅或行军大总管统领诸总管。早在唐初,已在军事要地留驻部分征行军队,并每年派遣士兵轮番戍守。唐高宗、武后时期,唐朝与突厥、吐蕃、契丹的战事频繁。军、镇、守捉使是差遣的,还保留征行的组织。与此同时,行军大总管也逐渐演变成统率诸军、镇、守捉的大军区军事长官,原来有"行军"含义的"道",如葱山道、交河道、昆山道,也演变为大军区的道,如朔方道、陇右道等。于是长驻专任的节度使应时出现。高宗以后,由中央派出的行军总管或经略大使,常受敕节度诸军,因而渐获诸军节度大使的名称,但还不是固定职衔。节度使成为固定职衔是从睿宗景云二年(711)四月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开始的。至玄宗开元、天宝间,北方逐渐形成平卢、 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八个节度使区,加上剑南、岭南共为十镇,始成为固定军区,各有受其统属之州、军、镇、城、守捉。节度使为差遣职名,例以所驻州都督、大都督长史或都护为其本官。受命时赐双旌双节,得以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大旗),威仪极盛。节度使例兼管内调度军需之支度使及管理屯田之营田使。天宝后,又兼所在道监督州县之采采访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于是外重内轻,到天宝末酿成安史之乱。安史乱起,唐廷为了平叛,内地也相继设置节镇,增至二十余道,不置节度使处亦置防御使,防御使不赐旌节,多以采访使兼领。其后,采访使改名观察使,例兼都团练使或都防御使,兼理军民,成为地位略低于节度使的地方军政长官。 节度使的僚佐有副使、支使、行军司马、判官、推官等,将校有押衙、虞侯、兵马使等。由于观察使是采访使的改名,故唐代后期节度使例兼所在道的观察使。节度使的僚属,都由节度使辟举,然后上报朝廷批准。所统州县长吏虽由中央任命,而实际则听命于节镇。遇刺史位阙,节镇常遣上佐摄职,然后报请朝廷正授。地方财政收入分为上供、送使、留州三部分,送使部分常占最大份额。安史之乱后,根据历史学家张国刚的《唐代藩镇研究》,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绝大部分藩镇不割据,只有河朔等极个别藩镇割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而且割据藩镇也曾解除割据。 唐末黄巢之乱之后,唐朝才失去对大部分藩镇的控制,出现普遍的藩镇割据。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其中武力最强、在唐亡后建号称帝者,先后有五代;其余割据一方,立国改元(也有未改元者)自传子孙者为十国。而五代十国境内之节度使亦多桀骜跋扈,节度使部下更多悍将骄卒,逐帅杀使之军变事件不断发生。
▍唐末,节度使朱温平叛后拥兵自重,节度使到底有多大权利?
其实节度使一次在唐玄宗时期就开始大力推广了,当时的唐帝国由于年年扩张,版图急剧扩大。由于当时的交通不便,各种政令措施难以执行,所以皇帝为了巩固地方的统治和边疆的安全,认命了大量的节度使,来互相牵制。可是随着时间的边长,各个节度使不仅有了兵权,而且还慢慢的得到了地方上财政和人事任免的权力。逐渐的壮大起来。所以安禄山有底气发起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唐帝国有盛转衰,对各个节度使的控制大大减弱,最后唐末发生了黄巢起义,为了镇压起义,又大量的任命节度使。黄巢平复后,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藩镇割据。皇帝完全失去了对地方的统治。最终被朱温篡位灭亡。
------------------
推荐阅读:
诗圣杜甫三吏三别你认为是正能量作品还是负能量,说说你的看法?
高密人在风俗上认同青岛还是潍坊,反正潍坊同学的方言叫法不同,却跟莱阳同学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