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乡并镇后被撤掉的乡,原来的集市还会有吗?
▍撤乡并镇后被撤掉的乡,原来的集市还会有吗?
回答:还有。从我们当地的情况看,被撤掉的乡,原来的集市还有。只是集市开得早,散场快,人流平时集市不是很多,只有春节前后市场兴旺些。
▍撤乡并镇后被撤掉的乡,原来的集市还会有吗?
提问者一看就是四川的,四川目前刚刚完成撤并乡镇的工作。四川乡镇数量全国最多,全省有4600个乡镇。第二名河南省乡镇数量才2400个,第三名山东乡镇数量是1800个。四川大约是河南+山东的总和。要说人多,河南,山东可不比四川少。四川除藏区,凉山州情况特殊外。其他地区情况和河南山东差不多。四川一个乡镇普遍2-3万人,还基本都是农业,指望本地收税是发不起本乡镇公务员工资的。只能中央和成都转移支付工资。
所以四川人民不要骂成都吸血了,除了攀枝花等少数地市外,没有成都你们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其实撤并乡镇工作在中国东部的山东,江苏已经完成了20年了。2000年左右山东,江苏就开始大规模撤并乡镇。山东,江苏的乡镇普遍是2-3个乡镇合并为一个大乡镇,新乡镇人口普遍在10万左右。
山东,江苏和四川总人口差不多,除藏区凉山州外,其他平原地区情况也不差多。
依据江苏这边的经验来看,撤并乡镇后2-3个小乡镇合并成一个新乡镇,新乡镇驻地会越来越现代化,人口越来越多,各种医院,学校,商超也比肩县城。
由于乡镇这一级财政收入有限,被撤掉的小乡镇,由于得不到太多的资源倾斜基本停留在被撤并那年的状态。这些乡镇的人口要么去了县城,要么去了新乡镇的驻地。慢慢的甚至连派出所之类的公共服务也合并到新乡镇去了。
被撤掉的乡镇人口逐年减少,会腾出大量的土地。通常新乡镇会统一规划,把这些土地集中,统一建工厂。这样形成了新乡镇驻地以居住和商业为主,被撤掉的乡镇以集中工业发展或大规模农业生产为主。
把原乡镇个别没有搬走的村民,政府统一搬迁到新乡镇驻地。然后平整土地,统一规划工业园区。或者进行规模化农业生产,不是那种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是大规模的种植,承包给种植大企业,原有的农民每年拿租金,也能在这企业里打工。
以上就是山东,江苏撤并乡镇的大致经验。
总体上来说,肯定是促进了经济发展,促进了城镇化水平。也符合国家集中力量,发展中小城镇的战略。如果不撤并乡镇,行政成本高,资源也分散。乡镇资源有限,必须集中力量打一处,如果面面俱到,只能大家一起受穷。
▍撤乡并镇后被撤掉的乡,原来的集市还会有吗?
撤乡并村后被合并乡镇集市会不会保留这个要根据每个地方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吧。我老家川东北山地丘陵地区,全乡人口只有不到6000人,比邻近乡少了近三千人且更偏远,原乡集市规模很小不到一千人,但广场、路灯、绿化、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较另一个乡好太多了,乡政府大楼投入使用也才十年左右,但原集市外各村人口分布零散,这里二三户那里二三户的,超过1亩的田地全乡不超过10块。去年年底我们乡集市被改为社区合并到邻近的另一个乡,但原集市、银行、卫生院仍然保留,原乡政府便民服务中心改为现乡府驻社区的办事处。因为集市上卖菜的除了三家是菜贩以外其他都是不出门打工的老年人,不会开车不会骑摩托车只能在原来我们乡的集市卖菜,撤销集市只会让他们更加辛苦或者放弃种菜,日用百货更不用说了,过完年出门打工的人一走,留守老人小孩除有乡府办事必要,根本不可能步行更不可能花二十块钱租个摩的跑十几公里去现在的乡府集市去买点生活日用品。所以以我老家的情况来看,除了少了四五个主要乡镇领导和让老百姓办事跑更远更麻烦外,同以前没有任何变化,甚至还在某些方面严重滞后了我们原来的发展,因吸收我们乡的邻近乡现在开始大兴土木,盖政府大楼、公厕,新建污水管网(原来没有)、修水库(合并后的乡府集市基本位于原来两个乡的地理中心但因为建在山梁上比较缺水)等,但我们乡原来的一些建设计划已经被叫停!所以我觉得乡镇合并以及集市保留因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人口、交通、文化差异等)具体实施,不能因多而合更不能为合而合,沿海平原和山地内陆更不能同等而论!
▍撤乡并镇后被撤掉的乡,原来的集市还会有吗?
我是四川一名乡镇社区工作人员,2019年8月开始,我们区由15个镇乡合并成11个镇,其中我们所在的社区乡合到了另外一个镇,合并后现在的情况如下:
1、合并后,政府搬走了,留下了一个便民服务中心,属于副科级单位,有工作人员4 人,分管民政,计生,农业和劳动协理。可以办理一些群众事项,但不是很多。
2、保留了原来的学校,农商行,卫生院,派出所撤走了!
3、社区接管了政府原来的很多基础功能,比如集市的绿化、亮化、环卫、污水处理、垃圾清运、保洁等等功能,费用采取费随事转的方式,确保集市运行畅通。
4、目前赶场的人还是一如既往,到明显办事的人都跑到了合并的政府去了,街道略显萧条!
▍撤乡并镇后被撤掉的乡,原来的集市还会有吗?
撤乡并镇后被撤掉的乡,原来的集市还会有吗?
碧翰烽/文
近几年来,不少地方大力推行撤乡并镇、合乡并村等行动,大幅减少了机构,缩减了部分人员。
应该说,有一定正面积极效果,至少减少了一定的行政成本。
不过,随着基层治理的推进,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有些合并之后的乡镇、村庄规模太大,社会治理与服务难以有效实现。
比如有的山区乡镇合并之后,有的乡镇干部下到一个村可能要花一天的时间,而且还是开车,这样的辖区是不是太大?
还有,我曾经接触过一些村庄、社区,有的村庄是由三个村合并而来,人口达到6000多人,可是村干部就5个人,能服务得过来吗?有的社区人口达到近3万人,社区干部也就10个人左右,尤其遇到疫情防控这样的紧急事件,怎么做到落实落细落小?
所以,村居民小组长、网格员、党建联络员、辅警、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基层队伍,又开始大幅度组建,完全不花钱是不可能的。
其次,关于合乡并镇后的原有集市,肯定会受到影响。
这是毋庸置疑的。毕竟现在有些地方的乡镇集镇,还是受到行政资源的影响,没有了行政方面的支持与项目建设,衰落可能是必然的。
当然,这也并不完全如此,只要集市有足够的优势与特点,还是可以繁荣的,这就要看市场的力量如何?有没有形成一定产业?有没有领先意识的企业家、商人们?
再次,合乡并村之后,涉及到人文、习惯的融合问题,也不得不重视。
曾有一位村支书告诉我,他们村是由两个村合并的,过去两村之间不太和谐,常常因为地界、灌溉发生矛盾,生活习惯、习俗也有一些不一样。现在把这两个村合并在一起,还是有些困难的。
这样的现象,也在村支两委干部的选举当中显现出来。
我以为,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安定的重要基础,基层安、天下安。把基层基础打牢打扎实,的确太重要了。所以,能不能实现有效的治理与服务?应该是基本底线,不能为了合并而简单合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