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十六个皇帝,为什么北京只有十三陵,其他几位葬在哪?
▍明朝有十六个皇帝,为什么北京只有十三陵,其他几位葬在哪?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葬在南京明孝陵,而朱元璋之孙朱允炆下落不明,所以陵墓不知道在哪里,至于朱祁钰陵墓应该在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那里。
▍明朝有十六个皇帝,为什么北京只有十三陵,其他几位葬在哪?
没有埋在天寿山十三陵的三位明朝皇帝分别是: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和景泰帝朱祁钰。
明代的北京原来叫做北平,是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封国。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随即开始削藩。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朱棣在北平起兵造反,称“奉天靖难”。经过三年苦战,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朱允炆在南京皇宫奉天殿自焚殉国。六月十七日,朱棣登基称帝,改元永乐,开创一代盛世。
对于朱棣来说,南京明里暗里反对他的势力根深蒂固,因此登基伊始就将北平升格为北京,和南京并列。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七月初四日,皇后徐氏崩。朱棣没有在南京选择墓地,而是指示礼部尚书赵羾去北京选择万年吉地。选来选去,选到了位于昌平县东面的一座黄土山,朱棣亲自将其命名为天寿山。皇后的陵园放在北京,将来皇帝驾崩后一定会和皇后合葬,也就意味着大明肯定会迁都北京。
己卯,营山陵于昌平县。时仁孝皇后未葬,上命礼部尚书赵羾以明地理者廖均卿等择地。得吉地于昌平县东黄土山。车驾临视,遂封其山为天寿山。—《明太宗实录卷九十二》
明成祖朱棣长陵
自朱棣之后,到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末代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殉国,历代明朝皇帝都葬在了北京。整个大明王朝共享国276年(不含南明),历16帝。目前位于十三陵内的皇帝陵寝依次为:
成祖朱棣长陵、仁宗朱高炽献陵、宣宗朱瞻基景陵、英宗朱祁镇裕陵、宪宗朱见深茂陵、孝宗朱祐樘泰陵、武宗朱厚照康陵、世宗朱厚熜永陵、穆宗朱载垕昭陵、神宗朱翊钧定陵、光宗朱常洛庆陵、熹宗朱由校德陵和毅宗朱由检思陵。
回到本文开头,十三陵之外的三位大明天子都葬在哪里呢?笔者就来捋一捋。
南京明孝陵
在朱棣迁都之前,大明的京师是南京。作为开国皇帝,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陵寝当然是在南京。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十日,朱元璋在南京皇宫西内去世,享年71岁,葬于孝陵。
辛卯,葬孝陵。谥曰高皇帝,庙号太祖。—《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五十七》
明孝陵的营建工作始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主持人是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李新是所谓的“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最早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嫡系子弟兵。可惜这家伙实在是能力平平,那么多年过去了,连个爵位都没混上。
打仗指望不上,多年的老兄弟总得照顾照顾,老朱一合计,得了你给我修坟去吧。这事要是再干不好,那可真是废物点心了。巧的是陵寝刚修好,马皇后就崩了,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九月二十三日葬入孝陵。多年的患难夫妻去世,朱元璋自然很伤心,但是也没有忘记封赏营建工作得力的老伙计李新。当年十二月初一日,李新被封为崇山侯。
乃者俾营孝陵,尽心所事,卒底成功。是用加尔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封崇山侯,食禄一千五百石。—《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五十》
南京明孝陵雪景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朱元璋驾崩后开启地宫,与马皇后合葬。而直到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落成,整个孝陵营建工程才算圆满完成。
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光守卫陵寝的孝陵卫就有五千多名军士。而在朱棣迁都之后,孝陵每岁依然有固定三大祭、五小祭。凡遇国之大事,均需遣勋戚大臣祭告。
明朝灭亡后,清代统治者出于笼络政策需要,对朱元璋孝陵实施了保护。而在清朝灭亡之际,孙中山更是携南京临时政府官员谒祭明孝陵,并发表了那篇著名的《祭明太祖文》。
迩者以全国军人之同心,士大夫之正义,卒使清室幡然悔悟,于本月十二日宣告退位。从此中华民国完全统一,邦人诸友享自由之幸福,永永无已。实维我高皇帝光复大义,有以牖启后人,成兹鸿业。文与全国同胞,至于今日,始敢告无罪于我高皇帝。敬于文奉身引退之前,代表国民,贡其欢欣鼓舞之公意,惟我高皇帝实鉴临之,敬告。—《孙中山全集第二卷》
建国之后,明孝陵更是首批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并于200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南京建文陵
朱允炆是懿文皇太子朱标次子,太祖朱元璋第三孙。因为老爹不幸早逝,朱允炆幸运地成为皇太孙乃至继位。同时作为靖难战争的失败者,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历史爱好者的话题之一。
明朝官方史书《太宗实录》对朱允炆的结局记载得很清楚:说他在皇宫奉天殿自焚而死。《明史》原则上维持了《太宗实录》的说法,但又加了一句朱允炆可能逃跑的尾巴。而在众多野史之中无不宣称朱允炆化妆成和尚逃出皇宫,如《明史纪事本末》中还有大段的细节描写。
帝麾诸臣,大恸,引去若干人。九人从帝至鬼门,而一舟舣岸,为神乐观道士王升,见帝,叩头称万岁,曰:“臣固知陛下之来也。畴昔高皇帝见梦,令臣至此耳!”乃乘舟至太平门,升导至观,已薄暮矣。—《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七》
朱允炆剧照
当然对于朱棣来说,朱允炆就是死了。但是不管是真死还是假死,朱允炆的葬礼规格如何,还是让朱棣犯了愁。当时在廷议之时,曾参与建文版《太祖实录》修纂工作的翰林院学士王景提出“葬以天子礼”,得到了朱棣的认同。六月二十日,朱允炆在其“头七”的时候落葬。至于葬在了哪里,明代官方讳莫如深,不得而知。当年朱棣起兵之时,有一条对建文帝的指控就是称其将太祖皇帝“七日而葬”,属大不敬。现在这位四叔有样学样,给朱允炆也来个“七日而葬”,可谓是报应不爽。
壬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明太宗实录卷九下》
北京景泰陵
景泰帝朱祁钰是宣宗朱瞻基的次子,仁宗朱高炽之孙,成祖朱棣曾孙,继位之前封郕王。作为皇帝的庶子,原本和皇位是没什么关系的。但是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由于“大明第一战神”英宗朱祁镇的瞎折腾,皇帝本人被瓦剌人俘虏,明军主力以及勋贵大臣在土木堡死了个一干二净。大明王朝立国近百年以来,第一次嗅到了覆亡的危机。
关键时刻,宣宗皇后孙太后以及在京文武大臣经过反复权衡,将郕王朱祁钰推上了皇帝宝座,并改明年年号为景泰元年。被俘的朱祁镇被“尊”为太上皇帝,其长子朱见深则被立为皇太子。赶鸭子上架的朱祁钰任用于谦、石亨等文武大臣,在北京保卫战中一举击败瓦剌太师也先,完美地解决了危机。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八月,已经失去利用价值的太上皇帝朱祁镇被放回北京。兄弟相见之后,朱祁镇随即被“请”入南宫进行软禁。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羽翼已丰的朱祁钰将侄子朱见深降为沂王,封自己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
可惜朱见济命小福薄,只做了一年多的太子就溘然长逝。此后一直生不出儿子的景泰帝朱祁钰成了朝堂上的跛脚鸭,最终被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给废黜帝位,降为郕王。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二月十九日,郕王朱祁钰在西内去世,赐谥曰戾,葬祭礼如亲王例。
就在上一年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皇后杭氏去世,朱祁钰在天寿山修建寿陵以安葬皇后,这当然也是他自己日后的陵寝。可惜现在他只是郕戾王,没有资格葬在天寿山。朱祁钰的最终墓地,位于北京金山(今北京海淀区玉泉山北麓)。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当年被叔父废去太子尊位的宪宗朱见深却以德报怨,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身份。
戊子,上敕廷臣曰:“曩者朕叔郕王践阼,戡难保邦,奠安宗社,亦既有年。…其郕王可仍旧皇帝之号,所有尊谥,礼部会议以闻。务合人心,毌乖典礼。” 仍令所司修饬陵寝,如敕奉行。—《明宪宗实录卷一百四十八》
朱祁钰景泰陵
最终朱祁钰的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由于没有庙号,不能祔享太庙。此外朝廷虽然每年都对景泰陵进行祭祀,但其主体仍然为王陵级别,包括没有使用皇帝专用的黄瓦,仅是亲王级别的绿瓦。
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三月,明世宗朱厚熜陪着皇太后拜谒景泰陵之后,对于其规制大为不满,下旨调整。此后景泰陵才改易黄瓦,整个陵寝规制都按照帝王陵标准进行了改建。当然世宗这个著名的白眼狼也说不上良心发现,只是景泰帝和他一样都是以藩王身份入继大统,这样做也是维护其自身合法性的一种手段。顺便提一句,朱祁钰原来的寿陵,后来被仓促改成了“一月天子”明光宗朱常洛的庆陵。
甲子,建恭仁康定景皇帝陵寝碑亭。—《明世宗实录卷一百九十三》
结语:三位没有葬在十三陵的明朝皇帝各有各的原因。朱元璋是开国太祖,死后自然葬在南京。朱棣篡位之后大概是不敢死后直面老爹,这才把自己的陵寝建到了北京。但无论如何,孝陵无论是规模还是设计,都是明清皇家陵寝的范本。至于朱允炆和朱祁钰两人,都是在皇帝宝座上被人赶下台,同样都是没有庙号。朱允炆最惨,连陵园在哪里都没人知道,感觉是不是有可能葬在了他老爹朱标的懿文陵里面?至于朱祁钰好歹还被恢复了皇帝身份,虽然不能葬入十三陵,总也好过连陵寝都没有的建文帝。
▍明朝有十六个皇帝,为什么北京只有十三陵,其他几位葬在哪?
大明王朝,一共是十六位皇帝(不含南明及追尊各帝),即:太祖朱元璋、惠宗朱允炆、成祖(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宪宗朱见深(见濡)、孝宗朱祐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载坖、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
在今天的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有一片面积达一百多平方公里的皇家陵寝区,这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身后陵寝所在。
当初燕王朱棣“靖难”获胜、登基称帝,成为大明第三代皇帝——明太宗(成祖)后,便有意将统治中心迁往自己的起家之地——北平顺天府(即将来的京师北京),以便稳固皇权。
永乐五年(1407年),徐皇后(仁孝皇后)薨逝,成祖在给皇后(以及日后的自己)挑选万年吉壤时,并未效法太祖皇帝,在京师(南京)附近选择陵寝地址,而是按照受宠的江西术士廖均卿的建议,前往顺天府,在燕山山麓周围,选择合适的陵址,为皇后建造陵寝(以此表示成祖自己将要迁都北平的决心)。
廖均卿等人奉旨前往顺天府后,经过多方勘探、寻访吉地,终于在顺天府昌平县北找到了原名为黄土山的“吉壤”,其地“天门山拱震垣,地户水流囚谢”,是绝佳的风水宝地;随即,勘察官员将选址结果奏明了成祖。
成祖看过了地形图后,对昌平黄土山这块吉壤十分满意,当即决定在此为皇后营造陵寝,也作为自己身后的安息之地,并赐黄土山名为“天寿山”。
永乐七年(1409年),陵寝正式开建,至永乐十一年(1413年),地宫建成,皇后的梓宫被先期葬入了地宫中。其他地面建筑随后继续营造。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成祖驾崩,之后也被安葬于天寿山的皇陵内,皇太子继位,即明仁宗;仁宗给父母的合葬陵命名为“长陵”,这就是天寿山皇家陵寝区内的第一座皇陵。
原本按照之前历代王朝的陵寝制度,后世嗣皇帝的陵寝都要以始祖皇帝的皇陵为中心,按照“左昭右穆”、“左子右孙”的仪制有序建造,各安其位;大明的始祖皇帝是太祖朱元璋,因此按制度,后世嗣皇帝的陵寝也要建造于太祖陵旁,伴随始祖(正如明兴宗、也就是懿文太子朱标的陵寝建造在太祖陵墓左侧一样)。
但成祖是以“靖难”而夺取的皇位,登基后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式迁都北京(京师),而之前也在昌平天寿山为自己(和徐皇后)建造了身后的陵寝;成祖驾崩后,葬在天寿山,已经不再遵循“随始祖而葬”的陵寝制度。
仁宗继位后,倒是很想再次将国都迁回南京,也想在祖父太祖皇帝的陵寝旁为自己修造陵墓;但一来仁宗在位的时间过短,没来得及操办迁都和修陵之事,二来大明京师已经迁到北京(京师),仁宗驾崩后,如果要将梓宫运回南京安葬,那么在时间、财力、人力、物力方面将耗费巨大,国家实在承受不起。
所以,宣宗继位后,还是为父亲在天寿山皇陵区内、祖父成祖皇帝的“长陵”旁,修建了“献陵”,安葬了仁宗皇帝。从此,大明历代嗣皇帝的身后陵寝建造于昌平天寿山皇陵区内,就成为了定制,一律不归葬南京。
从永乐十一年(1413年),成祖的长陵(地宫)修建完毕开始,至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修葺好思宗崇祯帝的“思陵”(实际上是崇祯帝田贵妃的墓改建)为止,昌平天寿山皇陵区内,先后修造了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一共十三座皇陵,合称“明十三陵”。
刚开始的时候已经介绍过了,大明皇帝(不含南明和追尊的),一共是十六位,但天寿山皇陵区内,只葬有十三位皇帝,那么,另外的三位皇帝是谁,他们的陵墓在哪里?具体又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解答。
没有安葬在天寿山皇陵区的三位大明皇帝,第一位其实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就是大明王朝的开创者——太祖朱元璋;而另外两位,一个是被叔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而篡夺了皇位、下落不明的明惠宗(建文帝)朱允炆,另一位则是被兄长、时为太上皇的英宗朱祁镇借“夺门之变”而强行赶下皇位、降为郕王,最后不明不白“暴薨”于西苑的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
太祖于洪武元年(1368年)定都南京、建立大明王朝后,就开始为自己与马皇后挑选身后的万年吉地;经过多方勘察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太祖选定了京师(南京)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一块风水宝地,正式开建自己的陵墓。
刚刚开始建陵,工部营造人员就发现选中的吉地前方,赫然是三国时吴国大帝孙权的蒋陵;为风水起见,工部官员想移走孙权墓,免得破坏皇陵的神道走向。但太祖得知后大度地说:“孙权也是英雄,留着他的墓,将来给我守门吧”。
因此,蒋陵没有被移走,一直留在原地,而太祖的陵寝神道则绕过了蒋陵,再抵达宝顶前,这也是太祖的陵寝神道,不是笔直的原因所在。
洪武十五年(1382年),马皇后薨逝,太祖将发妻先期葬入已经完工了的陵寝地宫中(整个陵寝的地面建筑还在修造中)。马皇后的谥号是“孝慈高皇后”,所以太祖定陵寝名为“孝陵”(也有“以孝治天下”的意思)。
洪武十六年(1383年),孝陵的地面建筑,如享殿、明楼、配殿等基本完工。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即建文帝。已经关闭十六年之久的孝陵地宫被再度开启,建文帝将皇祖的梓宫安放入内,与祖母马皇后合葬(另外还有若干殉葬的太祖后宫嫔妃,也被一并葬入地宫中)。
建文元年(1399年),因建文帝的“削藩”之策,燕王朱棣不愿坐以待毙,于是在北平举兵,发动了“靖难”,和建文朝廷刀兵相向。经过三年的激战,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军南下攻陷了京师(南京),建文帝在大乱中不知所终。
燕王先“谒孝陵”,并在诸王及群臣的上表劝进下,三辞后接受帝位,登基称帝,即明太宗(成祖),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以明年为永乐元年。
永乐三年(1405年),在成祖的亲自监督下,孝陵的地面建筑全部建成,永乐十一年(1413年),“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被树立在孝陵神道正中,这标志着孝陵的完全落成,而全部的建筑过程,历时三十二年之久(洪武十四年至永乐十一年,也就是1381年至1413年)。
自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驾崩、被安葬进孝陵地宫开始,明太祖朱元璋已经在南京紫金山的孝陵地宫内,静静地长眠了六百二十四年。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因病薨逝,年仅三十七岁。太祖因此哀痛不已,多次伤心落泪。为表示父子亲情永在,太祖将朱标祔葬于自己与马皇后将合葬的孝陵之东,并给朱标赐谥号为“懿文太子”。
朱标嫡长子朱雄英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不幸夭折,次孙朱允炆时年十六岁;为保持皇统传承的稳定,太祖越过了尚在世的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㭎、四子燕王朱棣等儿子,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以延续大明皇室大宗的传承。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封遗诏即位,以明年为建文元年,即建文帝。
建文帝登基后,追尊早逝的父亲为孝康皇帝,上庙号兴宗,追尊去世的嫡母常氏为孝康皇后,尊生母吕氏为皇太后。
当时诸藩势力强大、各自拥兵驻守一方,对中枢朝廷的威胁很大(虽然还没有举兵作乱的行动);因此,建文帝刚刚继位,就在亲信大臣们的鼓动下,预备削藩、,清除诸王威胁,巩固皇权。
当时,太祖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㭎已经亡故,太祖在世诸子最长者为燕王朱棣。燕王奉诏镇守北平二十年,多次统兵北征,战功赫赫,俨然为北方诸藩之首。因此,建文帝的削藩行动,最大的目标就是燕王。
为剪除燕王的羽翼和奥援,建文帝继位之后,便派曹国公李景隆以备边之名,率军将燕王同母弟、太祖第五子周王朱橚逮捕,废为庶人,迁往云南安置。随后,建文帝又将太祖第七子齐王朱榑、第十三子代王朱桂、第十八子岷王朱楩抓捕软禁、废为庶人;太祖第十二子湘王朱柏也被建文帝遣军队包围王府,预备逮捕。但湘王勇武、不堪受辱,无以自明之下,在荆州王府中阖宫焚死,以示抗争。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退无可退的燕王为了自保,愤然于北平起兵,援引《皇明祖训》中的“有奸臣作乱、藩王可起兵靖难”的条款,号称自己的起兵举动是为国“锄奸”,正式发动了“靖难之役”,展开和建文朝廷的军事对抗。
历经三年的拉锯作战,因建文帝优柔寡断、指挥不当,而明军宿将几乎都死于太祖晚年所兴大狱中,南军屡战屡败、丧师失地,燕军则在燕王的统领下不断战胜南军,实力越发壮大;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军在燕王的亲自指挥下,南下渡江、围攻京师(南京)。关键时刻,太祖第十九子谷王朱橞打开自己驻守的金川门,向燕王投诚,燕军得以轻松入城,攻克京师。
一片混乱中,皇宫突然起火,很快蔓延到各处,火势不可收拾,宫中大乱,宫眷、侍女、卫兵、內侍等人四散逃难。
燕军入城后,燕王立即派人进入皇宫,想要搜寻到建文帝的踪迹。但燕军只找到了建文帝皇后马氏,以及皇太子朱文奎的尸体(死于大火中),建文帝两岁的次子朱文圭则被人救下,由燕军收于军中。建文帝本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就此失去了踪迹。
燕王拜谒孝陵之后登基称帝,即明太宗(成祖)。成祖称帝后,将建文帝在位时的痕迹全部抹去,废黜了建文年号,改称建文帝为“建文君”,降建文帝之父、兴宗孝康皇帝(即朱标)为懿文太子;没有追谥建文帝任何帝号、、谥号、庙号,也没有给建文帝修建任何名义上的陵墓。
成祖之后的大明历代皇帝(正统意义上),都遵循成祖本人的做法,对建文帝直接无视,没有任何纪念、祭拜之举,也没给他修建哪怕是象征意义上的陵寝。因此,建文帝朱允炆,是大明十六代皇帝中,唯一一个没有身后安身之所的皇帝。
直到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七月,南明弘光帝接受群臣的请求,为建文帝上庙号“惠宗”,上谥号“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并追谥其长子朱文奎为为恭愍太子,其次子朱文圭为润怀王。到了这个时候,建文帝的皇帝身份才得到承认,身后的祭祀也得以恢复(虽然没有享受多久);而即使是这样,他最终也没能得到属于他的那一座陵寝。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被宦官王振撺掇着亲征瓦剌的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军队俘获,随驾出征的五十万京营大军损失殆尽。大明朝廷几乎因此倾覆。
关键时刻,在于谦等主战派大臣的坚持和力推下,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被皇太后立为新帝,即刻登基,以稳固京师人心,朱祁钰即景泰帝(明代宗);而被瓦剌俘获的英宗则被遥尊为太上皇。
景泰帝登基后,和于谦等主战大臣全力配合、齐心抵御,将入寇京师的的瓦剌军队打退,为大明社稷的安危立下了大功。
当时,皇太后在立景泰帝为新帝时,还继续以英宗之子、景泰帝的侄子朱见深为皇太子;而局势危急、瓦剌已经兵临城下,景泰帝顾不上这件事情,对侄子继续为皇太子没有太大的异议。
但瓦剌败退、局面恢复安定之后,景泰帝基本坐稳了皇位,而太上皇英宗也在随后的和议中,被瓦剌在景泰元年(1450年)放回了大明;出于对皇权的独尊性和排他性,景泰帝对兄长英宗的回归其实是很顾忌的,但在表面上却不能表现出来,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于是,景泰帝亲自到皇宫东安门外迎接兄长返回,并嘘寒问暖,互致问候,然后将“太上皇”安置于南宫中“荣养”。但景泰帝在南宫外加派守卫、时刻提防,隔绝了英宗和外界的联系,以防他卷土重来,抢夺帝位。
此后七年之间,太上皇英宗名为荣养,实为软禁,在南宫中度过了一段生活窘迫的隐居日子,如同高级囚徒一样。
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景泰帝经过一番策划后,成功地降封皇太子朱见深为沂王,改立亲子朱见济为皇太子。但朱见济刚刚当了一年多的皇太子,就在景泰四年(1453年)十一月病夭,大明储位再次空虚。
此后,景泰帝再也没有生出其他皇子,大明国本迟迟不能确立,社稷因此没有明确的继承人。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帝患病,即将不起,但储君的人选还是没能确定。
关键时刻,几个别有用心的臣子——武清侯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前军都督府右都督张軏、司设监太监曹吉祥,为了夺取“拥立之功”,谋取更大的利益,在经过周密策划之后,于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晚,各率私兵,直闯入南宫,接出了早已得知消息的太上皇,登御辇直奔皇城。
至东华门后,英宗在御辇上大声回应制止他们进入皇城的守门士卒:“朕太上皇也!”守卫因此不敢阻挡,英宗顺利进入东华门,随后登奉天殿,宣布复位。当时,恰逢早朝,百官已经入宫,不明就里之下,群臣迟疑踌躇。徐有贞率先行礼,并大喝“太上皇已复位!”,令群臣前来觐见!
群臣迟疑片刻之后,还是按照觐见皇帝的礼仪,向端坐在奉天殿上的太上皇英宗叩拜。就这样,阔别皇位七年多之后,英宗再一次重登帝位,复辟成功。这就是大明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成功后,英宗立即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1457年),并在半个月后,以皇太后的名义,废黜弟弟景泰帝的皇帝名号,降为郕王,将其迁到皇宫外的西苑中软禁。
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十九,为避免景泰帝死灰复燃、威胁皇权(正如自己在‘夺门之变’中所做的那样),英宗狠下心来,命內官监太监蒋安连夜赶赴西苑,将身体刚刚恢复的景泰帝暗害于寝宫内,一劳永逸地消除了隐患。景泰帝遇害时,年仅二十九岁。
当初,景泰帝曾废黜了不愿改立皇太子(即废侄子朱见深、立亲子朱见济之事)的原配汪皇后,而以皇太子朱见济的生母杭氏为皇后。但朱见济在景泰四年(1453年)十一月夭折后,杭皇后身心大受打击、一病不起,也在泰七年(1456年)二月薨逝。
按照太宗(成祖)所开创的陵寝制度传统,大明(迁都之后的)皇帝的身后陵寝,都要在昌平天寿山皇陵区内选址建造;在景泰帝之前,天寿山陵区内已经建造完成了成祖的长陵、仁宗的献陵、宣宗的景陵。
当初英宗继位时,还只有八岁,一时也不必着急修造身后陵寝。正统十四年(1449年),英宗出征被俘后,更加没人会在天寿山内给他选址修造皇陵(即使后来被放归大明,英宗也没有能够得到修造“太上皇陵”的权利)。
景泰帝在危难之际登基后,起先是要全力抵抗瓦剌的入寇,因此根本没时间为自己建造陵寝,后来局势安定后,也是因为自己还年轻的原因,景泰帝没有立即在天寿山皇陵区内,选址动工开建皇陵。
但景泰七年(1456年),杭皇后久病不治而薨逝,这就必须要建皇陵以安葬皇后;同时,景泰帝将来百年之后,也将和皇后合葬于此。所以,景泰帝当即下诏,命钦天监在天寿山下挑选合适的吉壤,作为杭皇后的陵寝,以及自己将来的身后长眠之地。
经过一番挑选后,钦天监在天寿山皇陵区内、仁宗献陵的左侧大约一里处,终于找到了一处上好的吉地,于是作为初选地址,上报给景泰帝审核。而看过了地势、风水草图后,景泰帝对此吉地很是满意,同意了钦天监的意见,然后命工部官员、昌平护军立即开工,在此地修造自己和杭皇后的合葬陵。
景泰七年(1456年)六月,皇陵的地宫部分完工,当月,杭皇后的梓宫被移入地宫安葬;因为皇帝(景泰帝)还在世,所以陵墓没有正式取名,只以“寿陵”为代称。
天顺元年(1457年),景泰帝在“夺门之变”中被复辟的英宗废为郕王、随后便“薨逝”于西苑;英宗深恨景泰帝在位时,对自己的防备和猜忌,自然不会将弟弟葬入天寿山皇陵区内,那座景泰帝生前建造的“寿陵”中。
在给弟弟赐了个“戾”字的恶谥、称其为“郕戾王”后,英宗勉强以亲王之礼,把景泰帝随意安葬在京西金山(玉泉山)下,皇室其他成员(主要是未就藩的亲王、其他没有资格入葬天寿山的宫眷、或者未受封就夭折了的皇子皇女)的陵寝区内,称为“郕戾王坟”。
而天寿山皇陵区内、景泰帝为自己修造的“寿陵”,则被英宗于天顺元年(1457年)五月,命工部尚书赵荣率军队全部拆除,不光地面建筑被夷为平地;就连地下的玄宫也被一并毁去,而之前安葬其中的杭皇后梓宫,就此下落不明了(很可能被随意处置)。
从此,天寿山下的这座原本雄伟宏大的皇陵,建筑荡然无存,遗址上荒草丛生、瓦砾遍地,,一片凄凉景象;昌平的皇陵护军们称这个遗址为“景泰洼”(景泰洼的故事,后面还会讲述到)。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英宗驾崩,临终前遗命皇太子朱见深(即明宪宗),不得用被毁的郕戾王寿陵旧址为自己建陵(而按照‘左昭右穆’制度,景泰洼原本是英宗身后的最佳的建陵地)。
宪宗登基后,奉英宗的遗诏,在离“景泰洼”右边大约一里半的地方,寻到了另一块吉地,随后在此为父亲建造陵寝,这就是英宗的“裕陵”。
成化十一年(1475年),宪宗为凝聚人心、平息朝野议论,下诏恢复了叔父景泰帝的皇帝身份,追谥叔父为“恭仁康定景皇帝”,然后命工部按帝陵的规格,重新修整了玉泉山下的景泰帝陵墓,并改“郕戾王坟”为“景皇帝陵”;这就是大明王朝迁都京师(北京)以后,唯一一处不在昌平天寿山皇家陵寝区内的皇陵——景泰陵。
宪宗虽然恢复了景泰帝的帝号,也升“郕戾王坟”为“景皇帝陵”,但只是对景泰陵略加维护而已,整个景泰陵的地面建筑,大体上还是王陵的规模,其主殿、配殿的琉璃瓦也是绿瓦,陵碑也没有从陵门外偏东的位置(王陵规制)移到正对陵门;此时的景泰陵,仅仅在名义上拥有帝陵之名,实际还是王陵规制。这个“纡制”的情况,保持了六十年之久。
直到嘉靖十五年(1536年),嘉靖帝某次路过玉泉山,特地拜谒了景泰陵,并认为景泰陵如此规制,不合帝陵名号,有碍朝野观瞻。于是,嘉靖帝下诏,将景泰陵的诸殿琉璃瓦都改为黄瓦,并移陵碑于陵门之外、大门之内的正中位置,新建碑亭覆盖其上。
经过嘉靖帝的补充仪制,景泰陵才略具皇陵气象,大体上符合“帝陵”的制度。不过,景泰陵的规模远不能和天寿山皇陵区内的其他皇帝陵寝相比,祭祀制度、维护水准就更别提了。
从宪宗给父亲英宗修建“裕陵”时,刻意避开“景泰洼”之后,天寿山皇陵区内,虽然先后又修建了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这六座皇陵,但历代皇帝建陵时,不约而同地避开了原本是上佳吉壤的“景泰洼”,选择在天寿山下的其他位置开建陵寝;上百年间,“景泰洼”的萧瑟景象没有改变。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神宗万历帝驾崩,皇太子朱常洛于八月初一继位为帝,即明光宗泰昌帝。
泰昌帝即位之初,原本颇有振作之意,但他在青年时期就身体羸弱,好不容易熬到继位时,已经未老先衰了。再加上登基后主持万历帝的葬礼繁琐无比、又兼沉溺于美色(万历帝宠妃郑贵妃所进)、于是泰昌帝乎本来就千疮百孔的身体迅速透支,登基后不过十天,就病势沉疴,卧床不起。
此后为了保命,重病中的泰昌帝误服了内臣所进的泻药,以及“仙丹红丸”,病情更加雪上加霜、无可挽回。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三十,登基不过二十九天的泰昌帝,就在油尽灯枯的无奈中驾崩,年仅三十九岁。此时,泰昌帝的父皇万历帝的灵柩,还停在乾清宫中,没来得及安葬到早就建造好的定陵(万历帝自己的陵寝)内。
在勋臣英国公张惟贤、文臣首辅方从哲等人的拥立下,泰昌帝的皇长子朱由校奉遗诏登基,以当年八月以后为泰昌元年,改明年为天启元年,朱由校即明熹宗天启帝。
泰昌元年(1620年)十月,天启帝举行仪式,将皇祖万历帝、嫡祖母孝端皇后(神宗皇后)、祖母孝靖皇后(泰昌帝生母)合葬于天寿山陵区内的定陵,然后命钦天监尽快在陵区为父亲泰昌帝和早逝的嫡母孝元皇后、生母孝和皇后挑选吉壤,修造陵寝。
当时,天寿山皇陵区内已经先后修建了十位皇帝的陵寝,上佳的吉壤几乎都被占据,根本没有多余的位置(像隆庆帝的昭陵、万历帝的定陵,干脆就建在神道的左侧,而不是在天寿山主峰下挑选吉壤)。钦天监几经卜选,也没法在短时间内找到上好的吉地,为了不使泰昌帝“暂厝”太久,礼部、钦天监、工部官员在商议之后,联名向天启帝上疏,请求将一百六十三年前被损毁的景泰帝寿陵所在处“景泰洼”,作为泰昌帝的万年吉地,开建陵寝。
为了向天启帝说明“景泰洼”并非“不详之地”,钦天监和礼部还特意向天启帝补充进献了地形图、风水图,言明“景泰洼”的位置正在在仁宗的献陵和英宗的裕陵之间,距成祖的长陵也不远,是天寿山主峰下少有的吉壤,确实是极好的风水宝地,而当年之所以被毁,实在是因为景泰帝和英宗之间的兄弟恩怨所致,并非风水、地势的问题。
天启帝听完钦天监的奏报,且亲自御览了“景泰洼”的地形图后,对这块吉壤很是满意,于是同意了钦天监的意见,决心清理改建“景泰洼”,在此为父皇泰昌帝修造陵寝。同时,天启帝还特赐内帑一百五十万两,作为修造费用。
天启元年(1621年)正月十九,泰昌帝的陵寝在“景泰洼”正式开工;七月二十九,地宫建筑完工,九月,天启帝主持仪式,将父皇泰昌帝、嫡母孝元皇后、生母孝和皇后的灵柩安葬进地宫之中,并为父皇的陵寝命名为“庆陵”。
庆陵的地面建筑,至天启六年(1626年)才最终完工,其建筑精美宏大,环境幽静肃穆,成为天寿山皇陵区内一个重要组成建筑。
此后,德陵(熹宗)、思陵(思宗)先后落成,昌平天寿山皇陵区内,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十三陵”规模;而原本要葬在天寿山下“寿陵”中的景泰帝,却因为“夺门之变”的发生,而失去了以及修造好的陵寝,只能孤寂地在玉泉山下的“景泰陵”中安身。
直到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景泰帝驾崩一百八十八年后,南明弘光帝朱由崧为景泰帝追上庙号“代宗”,增谥号“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景泰帝才获得了和其他大明皇帝相等的的身后待遇和宗庙仪制。不过,他再也没机会迁到正式的皇陵区——昌平天寿山下安葬了。
▍明朝有十六个皇帝,为什么北京只有十三陵,其他几位葬在哪?
额,这个问题描述里似乎述说了一段不可告人的故事啊。
“是和武则天李治一样合葬的吗?”
没错,武则天和李治都是皇帝。
没错,两个皇帝埋葬在了一起。
但是,李治和武则天是夫妻啊!
所以,明朝的皇帝您听说过有女性吗?难不成俩大男人埋在一起……
那么为什么明朝明明是有十六位帝王,现在一说我们所知的就是明十三陵呢?剩下的呢?好,我们一一来对照一下明代世系表以及十三陵墓主人,看看十三陵缺哪三位皇帝。
长陵——明成祖——朱棣——永乐
献陵——明仁宗——朱高炽——洪熙
景陵——明宣宗——朱瞻基——宣德
裕陵——明英宗——朱瞻基——正统、天顺
茂陵——明宪宗——朱见深——成化
泰陵——明孝宗——朱祐樘——弘治
康陵——明武宗——朱厚照——正德
永陵——明世宗——朱厚熜——嘉靖
昭陵——明穆宗——朱载垕——隆庆
定陵——明神宗——朱翊钧——万历
庆陵——明光宗——朱常洛——泰昌
德陵——明熹宗——朱由校——天启
思陵——明毅宗——朱由检——崇祯
显而易见了,缺的是太祖朱元璋,惠宗建文帝以及代宗朱祁钰三人。
先说朱元璋。在南京以及去过的南京的朋友一定熟知或游览必去的景点就是孝陵,而孝陵,正是朱元璋的埋葬地。
话说朱元璋开国,定南京城为都城。朱元璋在建国之初确实想过在老家凤阳建都,但凤阳那地方确实是没办法承担起都城的责任,于是就改成了中都,定都南京,老朱可能一辈子也没想到后世子孙会迁都至北平。所以秉承就近原则,将自己的墓地选择在南京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即为“明孝陵”。因远在南京,据北京昌平天寿山陵区太远,所以一般说明代帝陵将十三陵与明孝陵分开来说,而不是直接说“明十四陵”。
至于建文帝,这个燕王靖难攻破南京城之后一场大火,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更不要谈专门的陵墓了。
还有就是明代宗朱祁钰,其实朱祁钰在位期间曾经给自己在昌平陵区修过陵墓,不过后来被毁,且听我慢慢道来。
话说那一年大明王朝摇摇欲坠。明英宗朱祁镇带领大军御驾亲征,出兵北上攻打蒙古部落,结果大败,即为“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本人也成了蒙古人的阶下囚。国中不可无主,故太后及大臣拥立英宗之弟也就是朱祁钰继皇帝位,朱祁钰上位于危难之中,重用于谦等人打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北京保卫战,阻止了蒙古人南下的行动,保住了大明江山。可是后来,明英宗朱祁镇被放回来了。权利的游戏总是充满血雨腥风,英宗回来后发动“夺门之变”,重夺皇位。英宗认为他弟弟朱祁钰得位不正,他才是真正的皇帝,朱祁钰不过是自己不在时的一个暂时的代替品,既然自己回来了,那皇位自然还是自己的。这一点从英宗的第二个年号来看是很明显的。英宗复辟后改元“天顺”,再次做皇帝是顺应天意嘛。
既然是代替品,那就不是正式皇帝,就不配在帝陵序列里,英宗不承认代宗是皇帝,所以将其在位期间在昌平天寿山陵区内修建的陵墓破坏掉。重新以“王”的身份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也就是“景泰陵”。
因此,十六个皇帝十三个陵的说法不太准确,应该是昌平天寿山陵区内有十三陵,加上南京孝陵,玉泉山景泰陵,明朝一代历十六帝共十五陵。
▍明朝有十六个皇帝,为什么北京只有十三陵,其他几位葬在哪?
明十三陵指的是北京昌平天寿山的明朝皇帝陵寝。因为有十三座陵墓,所以被称为十三陵。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朱棣登基后,因为自己曾是燕王,长期在北方生活,于是把都城迁到了北京。
定都北京后,修建皇陵“明十三陵”的地址是明成祖朱棣所定。
相传朱棣的妻子徐皇后去世后,朱棣委派姚广孝和廖均卿,到处为明朝皇室选择墓地。
这两人发现天寿山极具特色,背靠燕山,左右各有青山两座,中间一片开阔地,清澈的泉水顺山而下。正好符合风水学里面所描述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特征,乃大吉之地。
于是,朱棣便问姚广孝两人:“陵寝的具体位置该选在哪里呢?”两人随即骑马围着大山转了一圈,姚广孝将一枚铜钱埋在了陵寝的位置,作为记号。廖均卿也将一根树枝插在了自己所选的地方。待朱棣前来视察时,姚广孝将树枝提起,赫然发现,树枝上穿了一枚铜钱。原来两人选的是同一处。朱棣大喜,于是将皇室墓地钦定在了这里。
当然这只是传说,《明太宗实录》记载,真正为朱棣选墓的是礼部尚书赵羾和他率领的一些风水术士,历经数月,考察了北京郊外的众多地方后,认定了昌平为墓地绝佳之处,于是绘制了地图,呈交朱棣预览,朱棣亲自查看钦定“圈地八十里为陵区禁地”,开始动工修建。
明朝严格说前后有二十位皇帝:崇桢皇帝在煤山上吊后,朱明皇室成员又在南方建立了南明,历时17年,出现了弘光、隆武、绍武、永历4个皇帝。
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被清兵俘获,在南京被杀,隆武帝朱聿键在福州称帝,一年后在汀州被清军俘获,很快便遭到杀害,绍武帝朱聿鐭兵败自杀,永历帝朱由榔被吴三桂缢杀于昆明篦子坡。
因为南明存在的时间非常短,而且几任皇帝都被清人剿灭被杀,都没有象样的皇陵,只有福建有朱聿键的隆武陵勉强能算上。
除了南明,大明的十六位皇帝,有十三位葬在十三陵,分别是
长陵——明成祖——朱 棣 献陵——明仁宗——朱高炽景陵——明宣宗——朱瞻基
裕陵——明英宗——朱瞻基 茂陵——明宪宗——朱见深泰陵——明孝宗——朱祐樘
康陵——明武宗——朱厚照 永陵——明世宗——朱厚熜 昭陵——明穆宗——朱载垕
定陵——明神宗——朱翊钧庆陵——明光宗——朱常洛德陵——明熹宗——朱由校
思陵——明毅宗——朱由检
有三位,没有葬入十三陵,他们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景泰帝朱祁钰。
明太祖朱元璋不用说了,他建立大明,定都南京,也在南京去世,他的墓在南京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在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他与马皇后的合葬陵墓。
建文帝朱允炆比较特别,他削蕃失败,朱棣借靖难谋反,攻进南京时,皇宫火光一片,建文帝不知所踪,只要说朱允炆已死,而国家不可一日无主,朱棣自然而然就成了明帝国的新一任国君。所以朱棣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焦尸,对外宣称就是朱允炆。
朱棣即位后,扬言要以皇帝之礼将朱允炆安葬,但结果却没有建立任何陵墓。整个南京城也只有开国皇帝朱元璋和他儿子朱标的陵墓。
这里面估计有两个原因:1.朱棣不承认建文帝是皇帝,他把建文帝的年号都废了,建文四年,直接改成洪武三十五年,他继承的是他爹朱元璋的皇位,有意抹去建文帝做皇帝的痕迹。2.朱棣也不相信那具焦尸是朱允炆,肯定不乐意把一个身份不明不白的人葬入祖坟,让子孙后代祭祀。
在野史里,朱允炆是从地道逃出皇宫的,全国各地号称朱允炆墓有50多座,哪座是真的,已经无从得知了。
朱祁钰的经历就比较惨了。他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异母弟弟,两人从小感情非常好。英宗不知天高地厚,御驾亲征,命郕王朱祁钰留镇京师。结果大败,爆发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瓦剌咄咄逼人。
在明英宗生母孙太后的主持下,大臣们立明英宗的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拥立朱祁钰为帝,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
朱祁钰的皇位坐稳了,就想传给自己的儿子,他废了朱见深的太子,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可是独子却在立为太子不久后夭折,更没想到的是,瓦剌最后把朱祁镇放回来了,朱祁镇也很识趣,自请幽居内宫,不管政事。
朱祁钰对朱祁镇不放心,可是以前兄弟俩感情好,也害怕天下人非议,狠不下心干掉朱祁镇,只有饮食等方面克扣虐待朱祁镇,朱祁镇在瓦剌连俘虏都做过,能忍得住,当了七年太上皇,趁景泰帝病重,联合孙太后和投机大臣,发动夺门之变,复辟重新当了皇帝。
朱祁镇复辟后不久,朱祁钰就暴卒,死因不明,朱祁镇为了证明自己复辟合法,也为了报得七年幽禁之苦,把他废为郕王,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即景泰陵。
按照惯例,古代皇帝登基就为自己修陵墓,朱祁钰也一样,他登基后也在天寿山为自己修建陵墓。但因为死后皇位被废,这座皇陵没用过,也就空着废弃了。
但是一百多年后,明光宗朱常洛登基,只当了二十九天皇帝,死得太突然,加之国力空虚,明光宗的父亲明神宗尚未下葬,更无暇来为自己建陵。匆忙之下也来不及选吉壤、卜寿陵,只得采用了景泰帝的寿陵陵址,把已经被废弃了160多年的朱祁钰的皇陵重新改建,成了安葬朱常洛的庆陵,这也是好歹没浪费。
所以严格说,明代是有二十位皇帝,十三陵加西山景泰陵、南京孝陵、福建隆武陵共十六座皇陵。
------------------
推荐阅读:
发展我们的国产操作系统,有没有必要从内核写起?deepin到底属不属国产操作系统?
20岁入行,23岁成名,29岁CEO,杨天真的开挂人生是如何炼成的?
爱摄影的你,有没有拍摄过“中国红”主题的摄影作品?你是怎么构思的?可以分享一下吗?
上一篇:请谈谈你个人的最大特色?
下一篇: 经常眼睛干涩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