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强行租用浙江省的三门湾,为何清朝有胆气直接备战?
▍意大利强行租用浙江省的三门湾,为何清朝有胆气直接备战?
欧洲工业革命前,清就是最强列强。几万八旗男丁,打下4个大明的领土面积。
北边几乎没有夏天,大部分时间冬天的无人区。西边高原沙漠,甚至飞跃青藏高原攻入印度北部。
意大利还是老老实实做厨师
▍意大利强行租用浙江省的三门湾,为何清朝有胆气直接备战?
意大利强租三门湾事件,发生于1899年,清政府之所以敢于采取罕见的强硬态度,则是因为在海军实力方面有底气。
(意大利当时常驻东亚的“马可波罗”号装甲巡洋舰,装备6门6寸炮,10门4.7寸炮)
1899年,意大利向清政府提出租借浙江三门湾的要求,同时派在远东的“马可波罗”(排水量4500吨)等3艘军舰抵达浙海耀武扬威。对此,经当时北洋水师统领叶祖珪判断,清王朝海军的“海天”“海容”“海筹”“海筹”等主力巡洋舰的战力可以和意大利“马可波罗”等军舰一战,而且清王朝在英国订造的“海圻”巡洋舰也即将交付,如果和意大利在华军舰发生交战,不仅舰船战力方面胜券在握,而且意大利军舰属于在异国作战,一旦交战,中国各港口关闭对意大利军舰的补给,意舰也很可能不战而退。同时,清王朝外交部门也对意大利的国力做出判断,认为并非是个强国。
由此,清王朝最终做出了拒绝意大利要求的决策。
(清政府海军当时的主力舰“海天”号穹甲巡洋舰,装备2门8寸炮,10门4.7寸炮)
(清政府海军当时的主力舰“海容”级穹甲巡洋舰,共3艘,每艘装备150毫米炮3门,105毫米炮8门)
当时意大利对此非常气愤,但又没有更多的威胁措施,于是扬言称要把中国在英国订造的“海圻”号巡洋舰吞并,声称如果中国不答应条件,意大利就会把“海圻”舰直接从英国买走。但是最后又被英国打了脸,英国称意大利的说法过于荒唐。
这件事其实说明了一个道理,对外弱势实际也并不是清王朝的性格,清王朝很多时候也喜欢好勇斗狠,只是要看对手是谁,遇强则弱的清王朝,在遇到意大利这样的对手时,也能摇身一变成遇弱则强。除三门湾之外,在清末还发生过类似的中葡澳门勘界事件,面对葡萄牙无理的拓界要求,清王朝也是采取强硬态度,也是把海军军舰派到了澳门附近进行威慑,最后使得此事不了了之。
▍意大利强行租用浙江省的三门湾,为何清朝有胆气直接备战?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大家看过周星驰电影喜剧之王吗?
有个戴眼镜的大学生,听着周星驰的忽悠去收保护费,结果遇到了真的黑社会,被痛打一顿,还挥舞着两把菜刀撑场子,却不敢下手。
这就是意大利的三门湾事件了。
意大利在欧洲一直是二三流国家,国家在1861年才勉强同意,控制了意大利半岛。当时意大利国家较弱,尚且没有什么对外扩张的实力,只是占领非洲一些穷国、小国。
即便对付非洲诸如埃塞俄比亚这些国家,意大利军队也损兵折将。
1896年1万7000名意大利殖民地军队,在埃塞俄比亚遭到痛打,伤亡7000多人。
俾斯麦听到这个消息后哈哈大笑:意大利人总是有着极好的胃口,但是极为差劲的牙齿。
意大利人很会享受生活,他们民族性是不愿意吃苦受罪,更别说打仗了。
所以,意大利军队战斗力不强。
而此时意大利却和满清有不少的商贸关系。
意大利有着传统的丝绸加工业,每年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优质生丝。这些进口花费了意大利很多的资金。
意大利一直想要学习其他列强一样,直接从中国抢利益。
德国在1897年借巨野教案强占胶州湾、俄国在1898年强租旅顺大连和英国在1898年强租威海卫,腐败的满清割地赔款。
此时,意大利认为既然别人都可以,那么我为什么不行?
于是,新任意大利驻华公使马蒂诺选定了浙江的三门湾,作为未来意大利的租借地。
1899年2月,马蒂诺傲慢的将外交照会提交给满清政府,要求租界万门万25到50年,享受各种特权,还需要建设三门湾到鄱阳湖的铁路,享受铁路专有权。
清政府接到这个照会以后,一度莫名其妙。
意大利在东亚的力量非常薄弱,在中国只有4艘军舰和一二百名水兵。
人家沙俄、德国、英国之所以从中国租借领土,都是靠数万军队和大量军舰真刀真枪打出来的。
意大利此举是在玩什么?靠一二百水兵攻打几亿人的中国。
于是,满清政府直接将照会退回,连拆都没拆。
马蒂诺这次玩大了,脸羞得通红,认为意大利政府受到了羞辱。
此时马蒂诺还不知道深浅,竟然在1899年3月8日,对满清递交了最后通牒,说不然4天后就会发动进攻。
满清也不是吓大的,就看看你意大利怎么进攻。
这边,意大利将4艘军舰开到三门湾,想要开炮又不敢,登陆作战更是无从谈起。
这下装逼装大了,想找个台阶下就难了。
无奈之下,12日意大利政府出现,宣布将大使马蒂诺调回国内,声称这都是马蒂诺私人行为。其实马蒂诺在8日是得到政府批准后,才发布最后通牒的。
随后意大利政府宣布,关于租界三门湾只是意大利提出的一个“友好”的建议,压根不是威胁。
最终,此时不了了之。6月,意大利政府宣布放弃对中国的任何殖民意图,但希望中国租借一个加煤站共意大利商船使用。对此,满清断然拒绝。
三门湾事件完全是意大利自取其辱,导致时任意大利首相佩洛下台。
▍意大利强行租用浙江省的三门湾,为何清朝有胆气直接备战?
1、意大利要得太多了
鸦片战争英国那么能打,只不过拿到了香港岛。本来,英军的目标是舟山附近的岛屿,最好是大小洋山那边,离长江口越近越好。鸦片战争英国的军事目的达到了,谈判目标并没有实现。
这么好的地方,并非当时的意大利能够消受
长三角是中国的重中之重,1894年甲午战争期间,清廷调防广东水师前往增援,却没让实力第二的南洋水师上,因为南洋水师要守住江浙沿海和长江。1884年中法战争的马尾海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也就是说清廷只剩三大水师,让广东增援北洋,离得更近的南洋倒没动。
说白了,就是南洋最重要,比北洋重要。所谓南洋,是指江苏沿海以南地区,当时的南洋水师,防区就是江浙沿海。北洋水师的防区,是山东日照向北的地区。可见,意大利不自量力,上来就要这么好的地方,熟不知清廷最舍不得的就是江浙地区,即今天的江浙沪。
2、意大利军事不行
图为1899年欧洲格局
1899年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中国已经开眼看世界,被动融入了国际化。那时的清廷在很多国家都有公使,对于欧洲的情况是比较清楚的,也包括意大利。
图为同时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被暴揍,西方讽刺漫画
清廷很清楚,意大利万里奔袭打不过清军,而且没什么朋友。即使有交情足够力挺的朋友,也没人希望看到意大利捡漏这么大的肥肉。
3、没有经济意义
要论在中国做生意,当时主要是英美日,法国都不怎么行。上海法租界曾经很长时间卖不出一块地,因为法国商人少,被英国人嘲笑非常丢脸。意大利就更差了,这块地哪怕高高兴兴地给意大利,也玩不出什么成果。
▍意大利强行租用浙江省的三门湾,为何清朝有胆气直接备战?
要说起清朝国力最衰落的时候应该是1899年,筹备了这么多年的北洋军务都告一段落,多年富国图强的心都付之一炬,就连他们最自以为傲的北洋水师都在战争中惨败。红了眼的列强都想把整个中国给分掉,他们在沿海开设租借地和让清朝被迫割让部分领土,数量达到了七个。军事力量弱小的清朝只能苦哈哈的任由他们欺凌,这个时候意大利也来踩一脚,可能是看着清朝好欺负吧,可是没想到,清朝并非他们想的这么简单。
浙江省自古以来都是比较富饶的地区,甚至在通商口岸开设之后,浙江省的经济也逐渐发展起来,因此,意大利非常聪明的想要浙江省的三门湾。厦门湾位于浙江省的宁波和台州之间,而它有着非常好的位置,往北走跨过宁波就可以到达上海,众所周知,上海是非常繁华的城市之一,虽说意大利想方设法的想得到这个地方,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尽管清政府非常的害怕列强们,但是,面对自己想要保护的江南经济中心,清政府也不会这么轻易的就放手。广东省有三个非常繁华的地区,分别是香港,澳门和湛江,当时的英国和法国几乎把两广地区和云贵地区之间的贸易都给垄断了,可是长江中下游却没有任何的列强的军事基地,由此可知,清政府对于当时长江中下游的保护,可以说是严防死守。
意大利如果换别的地方想要租借的话,很可能一向懦弱的清政府会答应,但是要直接在清政府的命根子上动想法,清政府打死都不可能愿意的。除此之外,就是意大利自身才实现统一三十多年,根基比较薄弱,而且,在当年的殖民地战争中,意大利使出了浑身解数,由此说明意大利实力不够,腰杆子不够硬,因此也不敢拿清政府怎么样。
而且意大利在远东的军事实力非常弱小,只有三艘军舰,主力就是马可波罗号,而如果真的要与当时的北洋水师对抗的话,意大利的胜算非常小。毕竟甲午战争中损失的是清朝的水军,很难保证清朝已经没有实力了,假如说清朝的陆军装备非常齐全,意大利也很难与之抗衡。再加上北洋水师进行了重建,从海外订购的巡洋舰也即将完工归国,因此,尽快让海外购买的军舰回国才是重中之重,用他们来保护三门湾再合适不过了。
除以上原因之外,日本也坚决反对,日本向来把清朝的东南地区视为自己的地盘,意大利想瓜分他的地盘,日本人当然不会肯了。此时,清朝也非常聪明,知道自己胜算非常大,态度非常坚决,命令浙江地区的驻兵积极应战,甚至清朝的主流报刊都刊登了一系列谴责意大利的不正当行为,甚至有人隐隐觉得清政府根本没把小小的意大利放在眼里,因为清朝虽然比较懦弱,但是非常容易见风使舵,知道意大利没有其他列强的撑腰,便不把他放在眼里。
而且清政府之所以态度坚决,就是因为不想让自己的底线被踩到,当时西方列强跃跃欲试,假如清政府再答应意大利的要求,很可能其他小国家也会纷纷提出要求。清政府必须义正言辞的拒绝,当然,清政府也是看意大利实力这么弱才敢这么说话的。
意大利本国矛盾也很尖锐,在1898年,意大利国内还出现了工业和农业方面的危机,一些城市还爆发了革命,转移国内矛盾迫在眉睫,因此最好欺负的清政府成为了意大利转移的最好对象,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清朝立刻拒绝了这一要求,也没有说好话。双方在谈判桌子上呆了一个月,硬是没有结果,不得已,意大利放弃了这一要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