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里面,为什么十三爷在军队里面威望高?
▍《雍正王朝》里面,为什么十三爷在军队里面威望高?
这个比较好回答,因为三个因素:1、十三爷之前带过兵,官生很好,胜仗较多。2、他带兵期间,肯定提拔了许多他自己的亲信在部队。他离开了那些人还在。3、清朝多是以八旗子弟为主,都是皇亲贵胄的子弟,裙带关系居多,十三爷的官声好,又是皇帝最信任的王爷,就能造成好的巨大影响持续好多年。
▍《雍正王朝》里面,为什么十三爷在军队里面威望高?
《雍正王朝》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铁帽子王”十三爷胤祥,母亲就是传说中的喀尔喀蒙古公主宝日龙梅,外公是克尔克蒙古大汗,也是一方霸主。而十三爷骨子里有蒙古血性,有侠义之心,忠肝义胆,被誉为“拼命十三郎”,从小就在军营中摸爬滚打,与士兵们患难与共,体恤下情,深得人心,而将领和士兵对他非常信任,所以在军队里有很高的威望,能做到一呼百应,不怒自威!
从邬思道口中的十三爷
从邬思道的口中得知,老十三曾在古北口训练,擅长笼络士兵,士兵遇到困难时,老十三更是疏财仗义,所以他一直受到士兵的敬重。老十三曾经率军作战,这些中层将领大多数都是老十三带出来的,属于老十三的血统,也曾被老十三提拔。
邬思道说道:“你可别忘了,十三爷的外公是克尔克蒙古大汗!”
意思是老十三胤祥有蒙古血性,是重情重义之人,所有的部将和士兵都钦佩这个“侠义”的领导。因此,许多人都愿意跟随老十三。
在四爷胤禛追缴欠款时,老十三竟然能从军营调来五六十名下级军官,帮助四爷胤禛。后来,欠款追缴虽然失败,但老十三是第一个为他们着想,直接拿出一堆六品武官的任命证书,清一色的千总,把这些几十人都安排好了。十三爷胤祥的这无意之举,并为他的将来埋下了伏笔。
老十三胤祥是“侠王”,不论何时都为下属着想,这些人当然都愿意跟着老十三了。而这些人大多数都是跟随十三爷胤祥当年参与打游击的,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军官和士兵。
十三爷胤祥的军旅生涯也是让人吃惊的,十二岁就跟随康熙亲政准葛尔,打败了葛尔丹,一个12岁的孩子就带领军队战斗,这么说十三爷是有过人的本事,康熙才带他去见“大世面”的!历史上十三爷没有统领过兵,不过剧中的十三爷更是深得人心!
从隆科多口中的十三爷
在热河秋闱期间,康熙决定废黜了胤礽太子后,胤祥不听劝告执意去见胤礽,也被康熙一并惩罚。回京之后,康熙皇帝立马安排老十三胤给理藩院看管。
此时被老奸巨猾的佟国维看出了康熙的心思,认为把老十三关在理藩院,就是避免再度牵连其中,并不是真正要处罚老十三,这是为了保护胤祥,在康熙心里还是很在乎老十三这个儿子的。
于是,佟国维为了“热灶”和“冷灶”同时烧,将隆科多安排到了理藩院,目的就是想让隆科多靠近十三爷,来烧四爷胤禛这个“冷灶”的。
隆科多见到老十三胤祥,脚步轻盈跑过去迎接着,口中还给老十三定了一个“规矩”:
“我的十三爷嗳,我不说伺候您,不说要管着您,就像当年我们在西北打仗的时候,不分彼此,陪您一块喝酒、吃肉、聊天,怎么样?”
这样看来,从隆科多口中这番话,可以看出,老十三胤祥在军中与将领们打成一片,关系是非常的融洽,胤祥跟他们之间没有身份和上下级的隔阂,加上胤祥年轻时喜欢行侠仗义,跟将士们打成一片,再说隆科多当时的级别也不高,也能与胤祥把酒言欢。
由此可见,胤祥与他的这些旧部们关系极为融洽,他以德行狭义之举,正为自己积攒了广泛的人际关系。虽然十三爷已经不在军旅中,但是他和将领出生入死的这份情感依旧留存了下来。
十三爷在军中,不仅仅只有隆科多跟他把酒言欢,图里琛也是胤祥的旧部。在热河期间,连图里琛都拿酒来孝敬老十三,说:“十三爷,我们这些人都是你一手带出来的,这是孝敬您的。”
这都是胤祥在军营的德行和侠义之举,深得人心,当然,从小在军营混的老十三,明白“慈不掌兵”的原则,遇到一些顽抗不从的,也不会手下留情。
十三爷胤祥有两次力挽狂澜的表现
“猛虎出笼”的十三爷
康熙驾崩当晚,雍正听宣继位后,张五哥在雍正和邬思道的授意下,拿金牌令箭去宗人府放出已经圈禁十年高墙的十三爷,拿着金牌令箭独闯胤祥丰台大营。
十三爷胤祥三个动作,便迅速掌握了丰台大营的兵权:
首先,在将领和士兵们没反应过时,亮出金牌令箭,毕竟,金牌令箭如皇帝亲临,此时京城内实际情况将领都不清楚,所以丰台大营的将领的疑虑打消,而胤祥就此也就赢得在将领们心中的地位。
其次,胤祥紧急提拔了曾经跟自己打游击的三位旧部,提升到了副将军的级别,从团级干部直接到师级干部,这就使得此时处于孤身犯险境的胤祥多了支持者,从而掌握了主动权。
再次,对于顽抗不从的丰台提督成文运,胤祥没有给他任何喘息之机,对士兵们使一个杀伤力的眼神,成文运就被处死了,威摄众人,此时的十三爷彻底平息了整个丰台大营反对质疑之声,从而顺利拿下了丰台大营的控制权。
由此可见,十三爷对军营的“潜规则”很了解,这样赏罚分明、不留情面的作风,充分展示了卓越的治军能力,在军中的威望也非常高,如果换其他阿哥未必能办得到。
后来,十三爷带领兵马前往畅春园支援雍正,带兵进宫护驾,“八爷党”一看十三爷带兵进宫,人立马变得老老实实!立马稳定局势,帮助雍正顺利继位。就此也建立起了极高的威信,以及不可动摇的军中的地位和威望。
“带病夺回兵权”的十三爷
雍正皇帝一直奉行“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孤臣”策略。雍正登基之后,才发现为他所有的人寥寥无几,除了康熙给他留下的三位大臣,兄弟当中只有十三爷胤祥最为信任,最为重任,朝堂之上的大臣和兄弟几乎都是隶属于“八爷集团”。
因此,雍正把最重要的军事力量交给十三爷统领,十三爷在统领期间,也将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军营中的事务体系做了调整,可以说,只有胤祥才能驾驭这支城外的重要军事力量。
雍正推行新政,朝廷百官和旗主王爷都对雍正的新政十分不满,老八以要整顿旗务,搞“八王议政”,妄想架空雍正 。
希望利用关外四位“铁帽子王”进行“共管”两营事务,说白了,就是想骗走军事力量,所以双方之间有这样一番对话。
两营提督:“两营的军队的防务,没有十三爷手令和圣旨,不敢擅自做主,不要为难末将。”
胤禩:“两营的整顿旗务,连总理王大臣的话也不好使了,你一个小小提督竟然阻拦?”
两营提督:“皇上钦定了,末将直接听命于十三爷的。”
从对话中不难看出,十三爷胤祥在军营威望和地位,可谓是已经深刻人心,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所有事务都必须由胤祥来统领和决定,要不是八爷胤禩利用弘时和弘昼前往丰台大营,故意误传圣旨,八爷也不可能轻易得逞。
于是,八爷胤禩带着关外四个“铁帽子王”,因弘昼误传的肯定,就此成功接管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军务的情况下,十三爷出现,就算拖着病,躺在担架上,都能不费吹灰之力摆平,重新夺回大丰台的兵权,一出现殿内威摄众人。
可见,十三爷的地位和手中的权力便已然是无人能比,只要每次雍正遇到危机,有十三爷在,轻轻松松一操作,又为雍正化解了危机。
结语
《雍正王朝》里,雍正皇帝有文有才,而十三爷胤祥有勇有兵,二人完美的配合,才能保证大清江山的稳固。而至于十三爷军中的威望,可以分两个阶段:前期是靠自己的德行人品积攒人际基础,让军营中的部领和士兵,愿意跟随他“上刀山下火海”,后期靠雍正赋予统管最高军事力量,因此十三爷即便是拖病躺担架上,依然能将兵权夺回,可谓十三爷在军中威望依旧极高!
—END—
▍《雍正王朝》里面,为什么十三爷在军队里面威望高?
其实,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二月河的原著小说中,十三爷胤祥都是没有打过仗的。
历史上的十三阿哥,据说他的骑射本领很是娴熟。但是,他不是武将;小说中的胤祥在古北口练过兵,有一帮自己的心腹小将,也没有打过仗。
我觉得,电视剧对胤祥的人设,是存在前后矛盾的。一会儿说他在西北打仗,一会又说他在关外练兵。问题是,胤祥出场时才二十岁出头一点,又是打仗又是练兵的,他这个年纪根本干不了那么多的事。
所以,抛开历史不谈。就以胤祥的文学形象来说,小说中的胤祥,比电视剧里面的胤祥更符合实际情况。
那么,胤祥为什么在军队里的威望很高呢?
首先,他早年在古北口练过兵。
胤祥练兵,其实就是去军营镀金。皇十三子坐镇,必然就会有人来投靠。当年练兵的那批部下,虽然当时都是不知名的小军官。但是时隔多年之后,这些人很多都升职了。有不少人甚至调到了丰台大营和步军统领衙门任职。胤祥是他们老长官,有上下级的旧情。
另一方面,胤祥毕竟是皇子,又是皇子中少有的带兵阿哥。原著中,带过兵的皇子不多。大阿哥胤褆算一个,胤祥算一个。作为军官,本就应该尊重前任长官,况且胤祥又是皇子,那就更应该尊敬了。
第二,胤祥的人格魅力太强了
电视剧里面的胤祥,很能笼络人心。他的身上有一种侠义精神。就是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能让兄弟吃苦。
这种“侠王”式的人格魅力,很难得!换作任何一个人,都愿意跟着胤祥混。能不能升官都不重要,起码跟着十三爷混,不会被十三爷背后捅刀子,拿自己当枪使。
胤祥这种侠王式的行为,电视剧中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说,太子胤礽被冤枉的那一次。大阿哥故意诬陷,胤祥很看不惯。两个人大吵了一架……
事情了结之后,两个人都被圈禁了。胤祥还主动询问大哥那里有没有火?要把火盆主动送给大阿哥,宁可自己冻着也不能让大哥冻着。
这说明,胤祥是那种就事论事当然人。大阿哥的做法不对,当面就要指责出来。但是大阿哥毕竟是大哥,不能因为政见不同,就对老大落井下石。
还有一次,明明是八爷党故意挑事,胤祥只是看不惯,自卫反击,跟老十四在乾清门外打了一架。等到康熙要砍死老十四时,还是胤祥第一个扑上去护住老十四。
打架归打架,老十四毕竟是自己的弟弟。
还有雍正追讨户部欠款的那一次。他本来想在雍正面前替魏东亭求情的,结果雍正铁面无私没见他。胤祥就拿自己的家产替魏东亭还户部的欠款。
这应该是全剧中,唯一的一个拿自己家的财产替别人还钱的例子。
胤祥的性格太仗义了,跟着他,保准是不会吃亏的!军队的军官又不傻,这么仗义的带头大哥不追随,难道要追随八阿哥那种动不动就抛弃手下,拿手下当枪使的人?
电视剧里面,雍正谁都防过,就是没有防过老十三。雍正讨厌大臣结党,但是还要求大臣去和十三爷多走动多联系,他不怕十三爷跟大臣结党,这是一种绝对的信任。
连多疑的老四都对老十三都是绝对信任。军队里面的将领,对老十三必然是绝对的臣服。毕竟人格魅力和皇子身份摆在那里,威望想不高也难呐。
▍《雍正王朝》里面,为什么十三爷在军队里面威望高?
在《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中十三阿哥胤祥被设定成一个行伍出身的阿哥,脾气火爆,刚正不阿,是四阿哥胤禛的死党。
之所以在军中威望颇高,是因为十三阿哥领兵打仗,又是皇子身份,而且作战勇猛,为人又颇为侠义。
雍正继位时,是他及时接管了丰台大营稳定了局势,八阿哥胤禩逼宫时,又是他及时掌握了军权,帮助雍正渡过难关,在接管丰台大营时他曾经说过“你们三个人当年都是跟我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让很多人误以为十三阿哥真的有过带兵打仗的经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康熙朝发生的大规模战斗无非就是平三藩,收台湾,驱逐沙俄以及亲征准噶尔。
按照年龄推断,康熙最后一次亲征准噶尔之时胤祥才十二岁,不可能参加过这些大的战斗,史书上记载胤祥第一次随康熙巡幸是康熙三十七年去盛京谒陵,此后十年,康熙每次出行,胤祥必定随驾“康熙三十七年,从上谒陵。自是有巡幸,辄从。”
这段时间康熙的主要任务就是四处巡幸,包括南巡和出塞,胤祥没有领兵打仗的机会。
在诸皇子中大阿哥胤禔,三阿哥胤祉等都曾随康熙亲征噶尔丹,十四阿哥胤禵也曾领兵出征西藏,关于十三阿哥带兵的记录却没有记载,而他在康熙四十八年后突然失去了消息,至于是不是被长期圈禁,历史上也没有详细的记载,极有可能是因为身体原因。
▍《雍正王朝》里面,为什么十三爷在军队里面威望高?
这个得从清朝的军制统制说起了。由于清朝是职业军,这些军人来自全国各地,这就使得清军从将领到士兵各种成分的人都有,他们很多只是白身,靠着打仗立功晋升军官。十三爷在一开始入军营是在康熙征讨准格尔丹期间,当时的主帅是康熙,并不是十三爷。但是十三爷却是带领着一支敢死队,这也是康熙称他为拼命十三郎的主因。十三爷的这支部队战死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但是能够活下来的立功最多,大部分也都升为军官。因此,可以这么说,这些军官在当时与十三爷的战友关系,他们是战场打下来的交情。
其次,由于十三爷是亲王,他虽然当了敢死队的头头,却代表了康熙,谁立功多谁立功少,全看在他眼里,他怎么报告康熙,康熙就会怎么去赏罚。也就是说,在这个层面上,所有军官能够获得提都离不开十三爷的提携。他是他们的伯乐!所以,将士们听从于他,是在感他的知遇之恩。
最后,也就是十三爷自己的人格魅力了。这个人性格豪爽,号称侠王,对将士们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在将士退伍以后,还帮忙谋取福利,这使得军队里的人更加倾心于他。
------------------
推荐阅读:
一样会磨脚挤脚甚至掉跟,几千元的高跟鞋真的就比几百元的高跟鞋好么?
为何以前港台剧背景粗制滥造都被我们忽略,现在却拼命吐槽新剧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