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认为金庸琼瑶作品毒害了整整三代年轻人?
▍为什么有人认为金庸琼瑶作品毒害了整整三代年轻人?
第三者插足,高居不下的出轨现象应该说在七八九十年代的年轻人群体是普遍性。即使不是琼瑶剧的毒害,至少也是耳濡目染的事情。
▍为什么有人认为金庸琼瑶作品毒害了整整三代年轻人?
有的成年人,最大的本事就是能甩锅。
我认识一个50岁的小老汉,吃喝玩乐不着家,事业无成一辈子。而这位老汉把这一切归罪于谁呢?
归罪于他高二的一名数学老师。
小老汉说。自己高二那年学习成绩挺好,就是因为这个数学老师找茬,害的自己不愿意上学了,自此辍学上工,流浪天涯。要不然我早上清华,读北大,考哈佛进牛津,出来之后,大展宏图,封侯拜相了。你瞧瞧我这曰后的悲惨命运,不都是他坑的!
好家伙,这小老汉别的本事没有,不粘锅耍的挺溜,甩起来嗖嗖的!
同理,也有人如这位小老汉一般,把什么金庸琼瑶,全都恨得牙痒痒,说他们足足坑了三代人!
先说金庸吧!
我还真挺喜欢读金庸的小说的,看的就是俩字:痛快!
武林侠义,纵横天下,少年轻快,马上江湖,这日子真是自在潇洒,!
我上大学的时候,上课在低下看金庸的书。我有个毛病,一看入迷浑身就晃悠,跟着大侠们在意识形态上纵横起来,所以总被老师发现。
到了大学,老师也不爱抓治安了。
哲学老师只是撇了我一眼,随后嗖的一下子,飞来一个独门暗器。粉笔头!把我一击命中。
我抬眼望了一下,那个站在讲台中央的胖子,冲他哼了一声:
哼,不是名门正派,拿这些奸小伎俩害咱,不算好汉!
老师看了我一眼,笑道:
哼,你以为你稳坐武林正派之位,实际上你有几分斤两,还敢不听我的传教说法,是何道理?
同学们,被我们这一捧一逗的即兴活报剧,弄得哈哈大笑直不起腰来!
我记得那时哲学课上,各位西哲先贤们全都闭了嘴,金庸小说横行课堂。无奈呀,因为教哲学的老师也是个金庸迷!
其实在高校里,很多老师都喜欢金庸。君不见,金大侠文采飘扬,他给成人,尤其是成年男人,勾画出了一个精彩的童话世界!
这里没有教案评比,没有职称考级,这里没有分房论文,也不见领导同事,就是纵横天下,独步武林!
当然,在童话世界里,也有左中右,好奸坏,
比如说,有人明里大侠正派,实际上是肖小奸人!
有人快意恩仇,但心胸狭窄,
有人置身世外,却不辨忠奸。
还有人左右逢源,略显滑头,哎呀呀,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人,在童话世界里都有影射。
我弟弟说,他上研一的时候,宿舍里的五个男生,全都是金庸迷。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大侠。如今这五位欢聚一堂,大家发现每个人都追随了自己喜爱的大侠的足迹。
郭靖大侠的粉丝成了机关干部,如今级别不低了。
杨过大侠果然找到了他心爱的姑姑,浪迹天涯,在比利时开公司去了!
勤于武功的鸠摩智,真的,鸠摩智也招人喜欢,有个人专门粉他。这位如今成了大学教授,4O多的正教授不容易啊!他的确还在沉迷武功呢,只不过这武功,换成了SCI的论文!
至于那个趣味低下,成天和一帮女生打连连的韦小宝,如今在江湖上颇吃得开!
成了一名大企业的高管。左右逢源,上窜下跳,还是有着数不清的好妹妹…
其实金庸的小说,分你怎么看!
就拿实在是不上台面的韦小宝来说,他也有优点。
韦小宝这人小事糊涂,但大义不灭,他有忠有义,对师付满怀感恩,对朋友侠肝义胆,韦小宝看得懂大势,没跟着反清复明的队伍一干到底,韦小宝也知道知恩图报,对帮助过自己的朋友,总怀感恩!
表面上他小人,但实际上是君子,这也是许多江湖人,从看不起他到敬重他的转变原因。
韦小宝招女人喜欢,但他对女人也有担当,也有照顾,也有怜惜和爱护…
即便是在一个不那么正面的形象上,你依然能够找到许多优点,而把这些优点承袭下来,运用到自己的人生经验中,这便是一份收获呀!
从这一点上看看,金庸小说还是有好处的。
放下武林侠士,再拿起儿女情长`。
琼瑶的小说,我也看过。
她的第一本书[窗外],写的真不错,至真至情,说实话,我觉得琼大奶奶是越写越套路了,我还是很喜欢她的处女座。
看琼瑶小说也有收获,我觉得我这辈子因为看了琼瑶小说,在感情上走正道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琼瑶有她的存在合理性,也有她的历史进步意义!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社会阶层固化,大家满眼想的都是门当户对,利益共处,用我的半斤换你的八两,而这种世俗化的婚姻,已经存在了千百年了,实在是让人厌倦!
夫妻关系利益化,的直接恶果就是,情人小三满天飞!
倒不见得完全是个中君子,作风不良,实在是包办婚姻让人苦恼,张家大小姐,必嫁李家大少爷,也不管这二人是否相爱,凑在一起,就得干那传宗接代的活。
说实话,一个人如果在工作中是可以爱好不相投,性格不相同的人共事的,这点办公室哲学,好多人还是懂的,但如果自己的枕边人,让自己心生厌倦,这实在是个苦恼的事儿。
看看小说[家春秋],再看看戏剧[雷雨],那种让人窒息的婚姻,被几代进步青年所批判!
于是,在这种沉闷的大背景下,琼瑶的小说应运而生了。
她在小说里描绘了一个痴男怨女的时代,为了爱情抛家舍业,为了爱情抛头洒血,为了爱情天昏地暗,为了爱情爹妈永别…
把爱情至上的大旗扛起来,这也是琼瑶小说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台湾风靡一时的原因。
因为自五四以来,男女双方组成家庭,到底是应该以什么为基石?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而这个问题,也困扰着几代知识分子。
道理咱都懂,执行不下去!就是这八个字。
所以琼瑶大奶奶给咱描绘了一个女性的童话世界。
这里充满了真善美,感情凌驾于一切物质世俗之上,这里的人们不食人间烟火,成天专搞爱情,脱离了阶层的桎梏,也脱离了财产的纠葛,男男女女的爱,至真至纯,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看的如醉如痴的原因。
我年轻的时候搞对象也遇到了挫折,没法子,我这人比较特殊,是个不孕不育患者,和前夫的关系挺好,但也不得不,被迫黯然离婚了。
离异之后给我介绍对象的人,就接踵而来了,我知道她们给我介绍的对象,都是按照现在热心大妈的实操手法。
基本上本着门当户对的原则,最先保证的就是我的利益!
坚决不找穷男人,坚决不能搞扶贫,要在婚姻中获取最大的利益化,这样的实操被认为是理性的选择!
不能生孩子,没关系,咱们找二婚的,我们单位的几位大姐给我介绍的对象,虽然男的岁数大点,但级别都不低。
他们能给我提供一份很好的生活,用一位热心大姐的话说:
这桩婚姻,能够让你,嫁给你父亲那样的男人,过上你继母那样的生活!
但怎么说呢?我觉得她说的这话不对
。我父亲和我继母之间也有爱情啊,我继母很爱敬她的夫君。
但我望着那那位高干大叔,实在是没法产生感情呀!
没感情的婚姻要不要?
我看了琼大奶奶的作品之后,决定摇摇头,不要!
没感情的日子过不了,感情就像是水中盐,骨中钙!
你看不见它,但是如果没有它,我成天和一个同事一般的男人,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事儿我受不了!
好多门当户对,利益均等的夫妻,为什么过日子过的磕磕绊绊?左右为难。
一帮情感专家,心理学家全都跳出来了,拿这条那条的道理,给他们作诠释,其实要我说就是三个字:
没感情!
我认识一个大少!
奉命娶了他的媳妇儿,这位大少天天晚上加夜班,弄得媳妇儿都接受不了了,后来新媳妇儿委婉的说:咱也歇歇吧!大少则认真的告诉他:我妈等着要结果呢?
这种豪门婚姻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最后的结果是新媳妇儿,这位新过门的大奶奶,六个月后有喜了,大少长出一口气,撒腿就往外跑,原来他有一位红颜知己在外边等着他安慰呢?
所以,到最后我还是决定,宁可日子穷点,宁可级别低一点,咱也找一个我对他有感情,他对我有爱情的男人。
这样,才能够在一起托付一份真心,过着一份日子。
要不然,双方就是个,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你漠视我的冷,我瞧不见你的寒,这样的干巴巴婚姻,还要持续半个世纪,想想都累!
其实教坏人的是人,而不是书!
王小波先生这句话我觉得有道理。
有人看[金瓶梅],能够领略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中国的历史意义。
有人看[红楼梦],能够琢磨出现实社会中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有人看[水浒传],看出了官场的进退之法,
有人看[查理莱夫人]看出了西方资产阶级新兴势力对传统社会的挑战…
书还是那本书!
字还是那些字,关键看书的人存着什么心态,看完了之后又怎么联想?这是个重要的事儿。
所以也别把什么社会问题,都往书那儿引!
文学作品向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方式,即便是青少年看了之后,思想产生了波动,家长,如果做出正确的引导,也照样能够让孩子走上正路。
前一阵有人撰文说王宝钏是恋爱脑,最后只能落得挖野菜,可有人看了这个文章之后,脑袋一拍,唉,野菜是个商机啊!
于是在我们家附近,王宝钏挖的12种野菜,现已包成包子供应市场了!
生意兴隆,天天排队呀!
这书看的,你就说服不服吧!
▍为什么有人认为金庸琼瑶作品毒害了整整三代年轻人?
琼瑶的作品一部都没看过。他的作品我不好评判。但是金庸的作品,初中时看过几本。现在回过头来看确实年轻人不易多看。
主要问题就是,主角自带主角光环。他所有的成就,都是通过其他人的努力来获得的,看着好像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一样,以《射雕英雄传》为例。郭靖武功的获得,开始是江南七怪,丘处机的共同努力武功有了进展。之后就是因为黄蓉的努力,洪七公才教他降龙十八掌。让一个资质平平的人物最终能获得江湖大侠的地位。看似他所有的一切,都跟他的努力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只是他的机遇比较好。
再说爱情观,几乎所有主角的爱情都是始终如一,忠贞不渝,郭靖和黄蓉相爱一辈子,杨康与穆念慈相爱到死。杨过和小龙女相隔几十年还是每日相爱。但是现实中爱情不是这样的,很少有相爱终身的,正常人都有七年之痒。现实就是谈恋爱有分手的,结婚有离的。当相爱时他或她说“爱你一辈子”时,要不就是当时心情的一种表达,要不就是纯粹假话。但是在小说中这种话语却要一辈子负责到底的。真正爱情是善变的。就连查良镛先生都有几任妻子,但是在小说中却教化别人要始终如一。据说琼瑶自己本身爱情也一团糟。
年轻人分不清现实和小说的分别,如果把这种事业观和爱情观带入自己的话是很害人的。两人快乐或者喜欢就在一起,不喜欢就分开,这是很正常的。现实生活中大多数能所谓坚守爱情到最后的,只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妥协,很多都是估算的时间和金钱的成本之后,再回头看,还是跟现在这个王八蛋,凑合着过吧。
我一直在推荐《金瓶梅》这本书。里面也有爱情和事业方面的观点。他把人间冷暖,世态炎凉。小人物的嘴脸。官场的腐败。人间的凄楚,写的都是入木三分的。当然也有一些情色的描写。因为有情色的描写去否定整本书,这肯定是不对的。那春上村树的《挪威的森林》这本书简直就是应该成为禁书了。
▍为什么有人认为金庸琼瑶作品毒害了整整三代年轻人?
金庸,琼瑶的作品首先要知道那只是文学作品,既然是文学作品就有虚构的成份,当然里面也就包含了作者自己的观念。
不能直接说是作品毒害了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如果只去读打打杀杀的情节,算不算毒害人,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一样的描写男欢女爱,老辈子有一句俗话,叫做老不读三国,少不读红楼,尽管如此,红楼梦依然还是是名著。
读琼瑶小说,读金庸小说,看琼瑶金庸的作品,为什么只去看那些男男女女的乱爱章节,为什么只去看那些打打杀杀的场景,其实琼瑶的作品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唐诗,宋词,诗经,以及民俗文化,琼瑶知识面非常丰富,这一点毋庸置疑吧。《还珠格格》这部电视剧,就有许多和历史不符之处,热播时依然看得很带劲,小燕子依然让观众捧腹大笑,这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
文坛怪像,依然也有清流,文学作品那只是文学作品,不是学术论文,谈不上去毒害了谁?老辈子有一句俗话,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看了听了哈哈一笑,愉悦心情而已,没有必要深陷其中,应该就没有毒害一说了吧,一点点浅见,说说我个人的看法而已。
▍为什么有人认为金庸琼瑶作品毒害了整整三代年轻人?
琼瑶的言情小说,如此细腻入骨的拔弄情丝,情感被放大到所有的人生意义与价值层面上了,把心思空白还未涉世的年轻人全身心都添得满满的,那很稚嫩的情窦,很有限的认知,极可怜的阅历,在疯狂的风霜雪雨摧残下,人生唯有情爱,人生只有情爱,为之可生可死,为之欲生欲死。
金庸的武侠小说,彻底撩起了无辩无识的年轻人的爱恨意识,恕见不平一声吼,恨不得一切都拔刀相向,唯有生死诀杀才可能痛快淋漓地解决一切争端,无畏的个人英雄主义豪情贲张,大有凭一己之力拯救全天下的豪迈气概。
可怜我的青春,竟然活在琼瑶与金庸构建的虚幻的情恨双杀人生之中成长着,稚幼的身心迷醉在缠绵情怨与非打即杀的无知无识意识中,虚度了美好青春,可惜了大好年华。
可怜的学生时代,为乱麻情丝凭生无尽的烦恼,剪不断,理还乱,可怜的为求取知识的根基学业全然荒废,青春岁月白白流逝,金色韶华悲惨沦丧,可想而知,生命之路前景会如何暗淡。
在社会中磕磕绊绊浪迹了许多年,历经了无数风雨洗礼,对人生有了深刻的认知与感悟,终于明白,正义不可能是靠怒见不平一声吼盲目冲动,想靠个人英雄主义去维护这个世界的美好,为人间不平之事拼尽一己之力,激情澎湃满腔热血,只能也只怕会闹出唐吉诃德式笑话。
那曾经无比向往的,可怜的江湖,小说中描写的,永远都是恩恩怨怨,打打杀杀,快意恩仇,可是清醒一点吧,江湖圈内针尖点大屁事都摆不平,竟然会剑拔弩张,以命相搏,想想都可怕,这样去对待生活抒写人生,怎么可能去构建与维护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呢?
美好的生活,伟大的世界,要靠所有人在一整套完整的规约体系内共同遵守下构建,所有人都要向善向好改变,要靠大家一起努力,才有希望成就一个真正美好的社会。
在社会这所大学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感悟与体验,年轻时的情感观与人生观如今发生了彻底颠覆性变化。至于情感,再也不是恣情纵欲的爱爱怨怨,而是平平淡淡的心心相印;人生也不可能是,恩恩怨怨打打杀杀,而更应该是,和和睦睦互敬互爱。
生命于人生中,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情感观,正确的思想,才能为奔赴美好的生活与远大的前程,寻找出正确的方向。
只可惜了被误导的那几代人,谁曾为他们荒废的青春岁月,正本清源,去构建树立指向光明的思想灯塔!
谢谢邀请
一一任何产生巨大社会影响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有其对社会的巨大价值,有影响很好的一大面,也有影响不好的一小面,不可否认,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也是这样。
关键是对社会的公众认知思想与引导方向要正确,社会公众文化思想领域的社会学家们与文化思想工作者们,要为平民百姓构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的认知与思想,要为平凡的生命做伟大的思想性公益事业。
谨以比文致敬,正义的良心的伟大且平凡的社会文化思想领域,广大的工作者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