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历史上的东林党对中国历史发展来说到底是好是坏?
▍请问历史上的东林党对中国历史发展来说到底是好是坏?
一分为二的看待吧
▍请问历史上的东林党对中国历史发展来说到底是好是坏?
在学习明史的过程中,经常会有这样一种观点,明末的“东林党”长期和“阉党”进行殊死斗争,他们之间就是正与邪、公与私、黑与白的较量。那么,真实的历史果真如此吗?
从万历中期开始,大明的朝堂之上变得更加复杂,而且这种复杂程度远超过了嘉靖时期。由于万历皇帝朱翊钧长期罢朝,使得各个党派和团体变得泾渭分明,相互倾轧,党争不断。其中,尤其以东林党的势力最大,调门最高,危害最重。
所谓东林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政党,是各个政敌对他们的称呼,充满攻讦和贬斥的意味。其实,东林党是在明朝特殊的政治和文化体系下,经过长期发展而催生出的一个异类和怪胎,因为最早发源于“东林书院”而由此得名。
万历八年,顾宪成被授予户部主事一职,因为屡次进言而遭到贬谪,几经辗转才调到吏部任职。结果,他依然耿直无畏,因为屡次上疏请求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而触怒朱皇帝,最终因为推选内阁首辅时再次违背圣意而被罢官革职遣送回乡。
返回江苏无锡后,顾宪成联络了高攀龙和钱一本等政治失意人士进行二次创业,修复了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开始教学授课。渐渐的,他们因为治学严谨和针砭时弊而在士人中间兴起,成为了具有强大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政治团体。
起初,他们这帮人能走在一起是由于兴趣相投所致,非常的单纯。不过,由于这一书院迅速崛起,自然引起了江浙系地主势力和士大夫势力的关注,于是整合起来共同扶持东林书院。
从此以后,东林书院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索性连大明天子的马屁都不拍,直接就以“匡扶天下社稷”为己任。作为核心和骨干,顾宪成、赵南星、邹元标和高攀龙等人,个个都是著作等身的超级学者。
到了万历中期,虽然东林党已经崛起,但还没有到天下无敌的程度,朝中还有“齐党”、“楚党”和“浙党”的存在。而且,这三个小党为了生存,被迫结成了战略同盟,与东林党在朝中形成了相互制约的态势。
在这段时期,东林党和齐楚浙党虽然党争不断,但谁也无力打破这种平衡的格局,直到汪文言出现。此人的前半生混得相当一般,为了扬名立万才攀附上了东林党,一直在寻求出人头地的机会。
万历四十八年,尽管朱皇帝已经久不露面,但齐楚浙党中还是有人上疏,要求朝廷继续清除张居正的余孽和遗毒。东林党人素来坚持,敌人支持的我就反对,敌人反对的我就支持,于是立即上疏应战,好像他们和张居正关系多么瓷实似的。
论战期间,汪文言敏锐地发现楚党领袖官应震却显得非常沉默,和他之前能言善辩简直是大相径庭。看来,齐、楚、浙三党也并非铁板一块,内部也存在着意见和分歧。
以此为突破口,汪文言开始使用一切手段离间和分化三党的关系,重点是针对楚党。果然,他的阴谋诡计得逞了,原先的三党联盟变成了齐浙两党联盟。
在东林党的乘胜追击下,齐浙两党显然不是对手,各自开始攀附于阉党以求生存,相当于大幅度增强了阉党的实力。至此,大明王朝的两极格局形成,一方是东林党,一方是阉党。
在万历四十八年,霍霍了一辈子的朱翊钧驾崩了,领受了“明神宗”如此拉风的庙号。声明:本文属于文史不假原创,只发表于“百家号”和“头条号”这两个平台,如在其他平台出现则皆为可耻的剽窃行为!
所有的东林党人都非常兴奋,因为太子朱常洛就是他们几经曲折才成功拥立的,相当于政治押宝选中了。可惜,他们还是高兴早了,这个小朱皇帝太过于短命,即位不足一个月就驾崩了。
这件事出乎所有人预料,东林党人有些慌神,但却还能有条不紊做出应对,立即扶持明光宗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登基。此间,虽然发生了明光宗的宠妃李选侍挟持太子之事,但在杨涟等东林党人的努力下,朱由校还是成功登基了,就是历史上那位荒唐的“木匠皇帝”。
朱由校登基后,自然要提拔和犒赏拥立有功的东林党人,进一步增强了东林党的势力。而东林党这帮人一刻都不得安生,立即翻起了历史旧账,史称“红丸案”。
表面看起来,“红丸案”主要针对进贡“仙丹”而致死先帝朱常洛的鸿胪寺丞李可灼。而事实上,他们的真正目的是李可灼背后的浙党籍内阁首辅方从哲,他是仅存的异见者之一。
通过孜孜不倦的攻击,通过成群结队的弹奏,方从哲终于被赶跑了,由东林党人叶向高接任了内阁首辅之职。至此,东林党彻底击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彻底把木匠皇帝牢牢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
从万历后期到天启三年,身居权力中枢的东林党人面对国家困境,始终也没有做出多么具有建设性的贡献,而把全部精力和心思都用在了无休无止的“拆台”和“内斗”中。比如,东林党希望凭借军事胜利为自己正名,结果却导致了沈阳、辽阳、广宁等地接连失守,使得明朝在山海关外仅剩下了狭长的辽西走廊。
虽然朱由校长期致力于木匠事业,虽然朱由校读书少识字不多,但人家从来都不傻,也意识到了东林党人的危害。于是,天启皇帝终于对东林党萌生了打压之心,迫切需要选出一个带头人统领宦官势力,魏忠贤便成为了阉党的领袖。
在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中,其实双方并没有对错之分,更没有是非之分,完全就是楚河汉界的党争而已。在天启皇帝的默许下,魏忠贤通过决绝的手段残酷镇压了东林党人,一度使之赢得了民众的同情。
总的来说,在把持朝政的几十年间,虽不能说东林党人一件好事都没干,但确实不太多。归纳总结起来,东林党的政治观点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一、片面强调言论自由,鼓励畅所欲言和言者无罪。基本上,什么都能说,至于多少真实性和可靠性则无关紧要。
二、坚决反对阉党集团。无论观点正确与否,只要是阉党支持的东林党就坚决反对。
三、反对矿税。从根本上讲,东林党人都是真正剥削农民的蛀虫,反对矿税和商税直接压制了近代资本主义萌芽。
四、对内镇压,对外妥协。在一系列对外战争中,东林党人为了保住现有的利益和地位,都采取了对内镇压和对外妥协的策略。
崇祯皇帝上台后,东林党自以为是击败阉党的功臣,变得更加不知所以,一再顺承自以为是的朱由检推行前后混乱的对内、对外政策,直接导致了内部的流民起义和外部的后金崛起。
文史不假个人认为,如果说阉党是“害国”的,那东林党就是“误国”的,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难怪,崇祯皇帝临死前才看透这帮无用之人,留下了一句“文人皆可杀”的满腔愤慨,而大明王朝也就此关门打烊了。@文史不假
▍请问历史上的东林党对中国历史发展来说到底是好是坏?
我认为这个要分开看,东林党在中后期应该说是帝国的毒瘤,完全没有早期的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的气概,只知道党争,而且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不管哪个人是不是有能力,是不是为国有利,只要不是东林中人,一切反对;自私无比,为了维护各自家族利益,对商税一降再降,乃至到最后取消了商税,把帝国庞大的开支全部压给了农民,弄的百姓和帝国国库都穷困无比,而且毫无骨气,贼来降贼,虏来降虏(和现在网上的某些公知很像)。于是内外交困。所以有个说法叫明亡于东林。
▍请问历史上的东林党对中国历史发展来说到底是好是坏?
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为主的官僚阶级政治集团。由明朝吏部郎中顾宪成创立,直到明朝灭亡,共经历近40年时间。
东林讲学之际,正值明末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之时。东林人士借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之名,行包庇地主,为富商巨贾争利之实。他们虽然提出了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等进步口号,然而实质上却沦为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对征款赈灾行为极力阻挠。
他们的政治主张,与宦官集团的利益直接冲突。东林党与阉党产生了激烈争夺,以致于相互倾轧,互不卖账,发生了严重的内耗。
在大明亡国之前,东林党除了跟宦官、内官争,还在跟反对东林党的政治集团在争。比如京察之争,就斗得不可开交。
这些争斗极大的牵扯了国家的力量,当清军入关后,他们也是跪得最快的一批人。
▍请问历史上的东林党对中国历史发展来说到底是好是坏?
题主,你好。我认为东林党在明末应该是社会发展的负力量,用题主的说法,应该是坏。坏的方面有以下三点:1结党,小团体利益高于国家民族利益;2、营私。对抗国家对工商业的税收收取,加大国家财政的压力,从经济方面搞垮了明朝;3、毫无民族气节,在满清入关后,降清的名士如过江之鲫。
------------------
推荐阅读:
中国女排3:1淘汰伊朗进入八强,多名球员带口罩出战,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