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军万马避白袍说的是谁,他有什么功绩?
▍千军万马避白袍说的是谁,他有什么功绩?
唐朝名将,一字并肩王薛仁贵(薛礼),他的主要功绩有锁阳城外救驾解围,三箭定天山,是大唐军神李靖高徒。继大唐二十四(凌烟阁)功臣之后的又一得力统帅。对开拓疆土,国家稳定起到中流砥柱之作用。
▍千军万马避白袍说的是谁,他有什么功绩?
唐朝白袍将军薛仁贵,他手里曾经有千军万马,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
▍千军万马避白袍说的是谁,他有什么功绩?
>>一位“射不穿孔,马非所便”的文弱书生,竟然是我国历史上打仗最厉害的人,而且每战必胜,从不失手,是历史上真正的常胜将军。他是侍从、文官出身,自身并无万夫莫挡之勇,却在战场上创造出一次次的旷世奇迹。这位常胜将军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梁将军陈庆之。
概述:南北朝时期,洛阳街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童谣: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其意思是,任凭多么精锐的军队或者多么出名的将领,见到“白袍”都望风而逃,避之惟恐不及。童谣中的白袍是指南朝梁的一支劲旅,只有区区七千人,但拥有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将领---陈庆之。强将手下无弱兵,在陈庆之的带领下,七千白袍神兵一路北上,不到五个月时间就摧毁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一路纵横驰骋,全战全胜,直至攻陷北魏京城洛阳。根据史籍《梁书.陈庆之列传》记载,陈庆之指挥的重要战役中,没有一场败绩,而且没有一场不是在绝对的劣势中大胜敌军的。
陈庆之真乃神人也。
早年经历 陈庆之是个庶族读书人或者小官吏的儿子。中国古代,庶族(下级地主或者读书人)和士族(高级地主或者读书人)之间的分界线是相当严格的,庶族很难有出人头地的机会。陈庆之的武艺很差,史称其“射不穿孔,马非所便”。陈庆之的青少年阶段是以侍从的身份在宫廷度过的,当时的皇帝是梁武帝萧衍,陈庆之跟着皇帝下了二十几年的棋,史载:高祖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庆之不寝,闻呼即至。陈庆之前半生的履历除了这个就是空白了。
初战涡阳 直到公元525年,陈庆之才有了生平第一次带兵机会,那年已经四十二岁了,那次带兵是被任命为武威将军,和其他将领一起去迎接北魏的降将徐州刺史元法僧,自然无仗可打。之后,萧衍任命陈庆之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领兵两千护送豫章王萧综接管徐州。北魏当然不可能丢掉这块战略要地,遂派元延明领兵二万在陟口一带扎下营寨准备进兵。陈庆之得到消息之后,逼近敌人营垒挥师直击,元延明的两万人马不过在一通鼓之间就被陈庆之的两千人马击溃。
本来此战胜负已定,奈何萧综的母亲吴淑媛本是南齐末代皇帝萧宝卷的嫔妃,跟了萧衍之后仅七个月就生了萧综。“宫中多疑之”,萧综也开始怀疑,便悄悄挖开萧宝卷的坟,用自己的血去滴萧宝卷的骨头,俗话说“以生者血沥死者骨,渗,即为父子”,结果确实渗进去了。萧综还不信,又杀了自己的一个儿子去试,结果又渗进去了,这使得萧综深信不疑。于是萧综连夜就带了几个人投奔了元延明。主帅临阵投敌,陈庆之再怎么努力也没用了,只好斩关后撤。
再战涡阳 公元527年,陈庆之跟从曹仲宗再伐涡阳,此次出征,其只是监军一类角色。北魏则派遣宗室元昭领军十五万救援。前军赶到驼涧时,手下只有两百人的陈庆之建议夜袭,另一将领韦放则认为敌军的前锋部队都是精锐,不易取胜。陈庆之说,你们都不去,那我带两百人去偷袭。于是,陈庆之带领自己的部属二百人,长途奔袭四十里,一夜之内击败了北魏的先头部队。北魏的大部队听到先头部队被打败了,全军震恐,行动迟缓,士气大跌。但是双方的实力比较实在是相差太多,因此双方在涡阳附近打了近一年,战斗上百次,胜负未分。
后来,北魏在梁军的后方筑起营垒,形成夹击之势。曹仲宗、韦放二人实在是打不下去了,准备撤退。陈庆之拿着“假节”在营门口堵住部队,说:吾闻置兵死地,乃可求生,须虏大合,然后与战。审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今日犯者,便依明诏。曹、韦吓住了,把指挥权交了出来。陈庆之立刻率领精锐突袭北魏援军自以为坚不可摧的十三道营垒,大获全胜,魏军的尸首淤塞了淮水的支流。
率军北伐 北魏后期,朝政腐败,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公元528年,北魏发生内乱,有实力的诸如萧宝寅、葛荣、尔朱荣等纷纷割据,而且尔朱荣大肆屠杀皇室,没有实力的像北海王元颢就只有自托他国。元颢以本朝大乱为由降梁,并请出兵助其称帝。萧衍不好回绝,于是封元颢为魏王,命陈庆之为假节、飙勇将军,率兵七千人护送元颢北归洛阳称帝。萧衍如此安排完全是敷衍一下元颢而已。
但是,就是这次敷衍,成就了陈庆之的赫赫声名。元颢也没打算真的打下洛阳,其出兵不久就称帝不走了,封陈庆之为卫将军、徐州刺史、武都公,命其继续督军西上攻荥阳,委任其自行战斗。于是在连绵春雨之中,陈庆之带领直属的区区七千部队开始了神话一般的北伐之旅。
直趋洛阳 公元529年四月,陈庆之领兵乘北魏征讨邢杲起义军之际,乘虚攻占荥城,之后进军睢阳。睢阳守将丘大千连筑九座营垒抵挡。首战,陈庆之仅一个上午就攻陷了三座营垒,丘大千部完全失去了斗志,并举众投降。元晖业率领近卫部队两万人占据考城阻挡粱军,陈庆之“浮水筑垒”,攻下考城,生擒元晖业,“获车七千八百辆”。
陈庆之乘胜进军洛阳,一路上有不少地方闻风归降。五月,魏帝元子攸派部众扼守荥阳、虎牢等地,以保卫京都洛阳。魏左仆射杨昱、西阿王元庆、抚军元显恭等率羽林军七万守荥阳。魏军兵锋甚锐,加上荥阳城坚,陈庆之攻之不克。魏将上党王元天穆先遣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领胡骑五千、骑将鲁安率夏州步骑九千增援杨昱,又遣右仆射尔朱世隆、西荆州刺史王罴率骑兵一万进据虎牢,魏军共计三十万人对梁军进行合围,魏军一时旗鼓相望。在荥阳城下,梁军将士皆恐,陈庆之对将士们说:吾至此以来,屠城略地,实为不少;君等杀人父兄,略人子女,又为无算;今日之事,义不图存。之后,陈庆之亲自擂鼓攻城,只一鼓,梁军便悉数登城,遂克荣阳,俘杨昱,缴获荥阳的牛马谷帛不可胜计。也就是说,魏军的包围圈刚刚形成,还没来得及进攻,陈庆之已经攻下了七万守军的荥阳。
攻陷洛阳 不久,元天穆引二十万援兵围城,其中有十五万精锐的骑兵。占领荥阳的陈庆之看到二十余万魏军浩浩荡荡压到城下,其压根没想守城,而是亲率三千精骑背城而战,结果大破敌军。三千对二十万,不可思议。陈庆之三千人马打败北魏二十万援军后,鲁安于阵前投降,元天穆、尔朱吐没儿单骑获免。陈庆之还觉得不过瘾,带着三千人马又进军虎牢关,有一万精锐、踞雄关险要的虎牢守将尔朱世隆不敢战,弃城而逃。魏孝庄帝元子攸为避陈庆之锋芒,被迫撤至长子。此时,陈庆之距洛阳只有一步之遥,洛阳守将元延明直接投降了。元颢遂入洛阳,魏临淮王元彧、安丰王元延明率百官迎元颢入宫。元颢改元、大赦,加封陈庆之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清剿余众 上党王元天穆、王老生、李叔仁不服气,又率兵四万攻克大梁,并分遣王老生、费穆进据虎牢,刁宣、刁双入梁、宋。陈庆之闻后,率军掩袭,魏军皆降。元天穆率十余骑北渡黄河而逃,费穆攻虎牢,将克,忽闻元天穆北逃,自以为无后继,遂降于陈庆之。陈庆之又进击大梁、梁国,皆攻克之。梁武帝闻讯后,再次亲书诏书进行嘉勉。陈庆之和部下皆穿白袍,一路上所向披靡,所以洛阳城中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陈庆之以七千之众,从铚县一路攻击到洛阳,前后作战四十七次,攻城三十二座,所向无敌。
秘潜南归 在接到一连串的败报之后,尔朱荣倾北魏举国之兵,号称百万,从北边南下攻打洛阳。洛阳附近的小城在尔朱荣重压之下,又纷纷反叛。陈庆之主动到黄河以北去防守洛阳的门户北中郎城。尔朱荣也执意要和陈庆之分个高下,于是一股劲地攻打陈庆之,三天打了十一仗,七千人的陈庆之部把上百万的尔朱荣部打得死伤惨重。
尔朱荣在绝望之中下令退兵。尔朱荣拿陈庆之没办法,就去抄元颢的老窝,很快洛阳被攻陷,元颢也被杀。陈庆之在北方失去了根据地,只得东撤回建康。尔朱荣亲率大军随后追赶,但又不敢追得太近,两支军队就这么拖着一直走到河南边界一带,陈庆之指挥军队过河时,突如其来的山洪无情地冲走了这只百战百胜的部队。幸免于难的陈庆之装扮成和尚才秘密潜回建康。陈庆之南归后特别尊重北人,朱异觉得奇怪,便问,其回答说:吾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乡,比至洛阳,乃知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奈何轻之。
镇守东南 十二月,梁武帝以陈庆之为持节、都督缘淮诸军事、奋武将军、北兖州刺史。时有妖僧僧强自称天子,土豪蔡伯龙也起兵相应,众至三万,攻陷北徐州,济阴太守弃城而逃,钟离太守单希宝被害。梁武帝诏令陈庆之前去征讨,并亲自为其饯行。梁武帝对陈庆之说:江、淮兵劲,其锋难当,卿可以策制之,不宜决战。陈庆之受命而行,未到十二天,便斩蔡伯龙、僧强,传首建康。
公元530年,梁武帝以陈庆之为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诸军事、南北司二州刺史,其余如故。陈庆之到任后,遂围悬瓠,破魏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于溱水,又破行台孙腾、大都督侯进、豫州刺史尧雄、梁州刺史司马恭于楚城。战后,陈庆之显示出了作为政治家的卓越才能,其随即减免了义阳镇的兵役,停止水运补给,使江湘诸州得以休养生息;并开田六千顷,二年之后粮食充实。梁武帝为此嘉奖陈庆之。
最后一战 公元535年二月,陈庆之攻东魏,与豫州刺史尧雄交战,因不利而还。
公元536年十月,东魏定州刺史侯景率七万人寇楚州,俘楚州刺史桓和,乘胜进军淮上,并写信劝陈庆之投降。陈庆之迎来了其一生之中最后一战。陈庆之当时部众不到万人,梁帝急调侯退、夏侯夔率部驰援。时值大雪,援军行至黎浆,前线就传来消息,侯景部已经被歼灭,侯景抛下辎重只身逃跑。
同年,豫州闹饥荒,陈庆之开仓放粮济灾民,使大部分灾民得以度过饥荒。以李升为首的八百多名豫州百姓请求为陈庆之树碑颂德,梁武帝下诏批准。
公元539年十月,陈庆之去世,时年五十六岁。梁武帝追赠陈庆之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鼓吹一部,谥曰“武”,还诏令发五百人为其会丧。
陈庆之领兵打仗一往无前,可谓神勇,更似神话。
▍千军万马避白袍说的是谁,他有什么功绩?
千军万马避白袍出自《梁书·陈庆之列传》,说的是南北朝时期南梁著名的儒将陈庆之,其原文为“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南北朝,是个门第森严的时期,任何人都要讲究出身,没有身份根本就没有机会,陈庆之出身于寒门,一个十分不幸的家庭,还好他遇到了幸运的人,陈庆之从小就是萧衍的仆从,跟在后面的棋童,后来萧衍篡位建立南梁,是为梁武帝,登上皇帝位褒奖身边的人,18岁的陈庆之也有份,当上了主书,一个管文书的官员。
有了身份,依然无法改变出身,尽管陈庆之散尽钱财,广结士人,在根深蒂固的门阀制度下,不被重用。当然了《梁书》里也说他“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意思是他身体瘦弱,不善于骑马和射箭,连普通的弓都拉不开,但有谋略,能安抚将士,这一等就是23年。
有传言,小说《琅琊榜》主人公梅长苏的原型是陈庆之。
公元525年,41岁的陈庆之委任为武威将军,打的第一仗就是镇守徐州,以2000兵力守住了北魏20000兵力的围攻,赐爵关中侯,随后在涡阳一役,陈庆之以数百骑兵进行游击战,扰的北魏15万大军停滞不前,最后梁军发起总攻,连破魏军13道营垒,魏军全溃。
最让人称道的是陈庆之的北伐,7000人北上,与数十万魏军周旋,打到北魏老巢洛阳城下,魏庄帝仓惶逃跑。陈庆之的将士身披白袍,称为白袍军,作为北上先锋,连克魏重镇32个,直捣洛阳城,于是洛阳城留有童谣“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意思是将军们带的部队不要画地为牢,见到陈庆之的白袍军,就赶紧逃跑吧。
当年伟人读《梁书·陈庆之列传》时,留下“再读陈庆之传,为之神往”的批语。
所以,白袍将军陈庆之,最大的战绩是北伐北魏,直捣洛阳,威震中原,他虽然拉不起弓弩,不善骑射,但富有谋略,能借力打力,爱兵如子,作为主帅,面对数十万魏军反扑时,能不撤退而殿后,受将士爱戴,当时虽能攻克洛阳,但无力消灭更多的北魏军,不得不放弃,撤出洛阳,回南梁后,晋永兴侯。
▍千军万马避白袍说的是谁,他有什么功绩?
说的是南北朝时期梁朝将领陈庆之,他最闪亮的事迹就是带领7000人马一路北伐,如入无人之境,将北魏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行军超过千里,直接杀进洛阳城,击溃北魏各路兵马总计40余万人,并且在北魏主力部队合围后还能从容突围,撤出洛阳,回到梁朝,“白袍将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北魏,创造了战争史上的神话,“六朝征伐之功,未有若是之快者也”,为后人所向往之。连毛主席都大为赞叹,当他看到《陈庆之传》的时候,挥毫写下几个大字:“千古之下,为之神往。”
首先来讲讲陈庆之这个人。史书中并没有记载陈庆之的出身,不过根据后来梁武帝褒奖他的诏书中写道的“本非将种,又非豪家”猜测,陈庆之可能是个庶族读书人或者小官吏,总之,身家并不显赫。至于军事才能,陈庆之是名副其实的大器晚成,你能想象这么一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白袍将军”,在41岁之前,竟然连战场都没上过?然而,这就是真的,梁朝普通(这是梁武帝的一个年号,真够普通的)六年(525年),41岁的陈庆之才开始领兵,不过,他一出手便展示了他不同凡响的军事才能。彭城一战,梁军被魏军追杀,损失十之七八,只有陈庆之斩关夜退,所辖的部队全部生还。第二年,陈庆之随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率部连拔两城,夺下寿春,陈庆之也因此转为东宫直阁,赐爵关中侯。
此后,陈庆之仿佛走上了一条开挂的道路,大通元年(527年),陈庆之与领军将军曹仲宗联合进攻北魏涡阳(今安徽蒙城),魏孝明帝元诩派宗室将军元昭率军5万增援涡阳,陈庆之力排众议,不顾魏军兵锋正盛,率麾下轻骑200人突袭魏军大营,破其前军,魏军震恐。双方在涡阳对峙一年多后,均已精疲力竭,主将曹仲宗准备撤军,陈庆之又站出来力主不退,没办法,有主角光环的人就是这么自信。果然,不久后陈庆之率军连克魏军13座堡垒,大败魏军,俘斩甚众,涡水为之断流,又降城中3万余人,一时间梁朝占尽上风。
以上就是陈庆之北伐之前几次主要军事行动,从这些事迹可以看出来,陈庆之在领兵打仗方面确实能力出众,不然后来梁武帝也不会把北伐重任交给他。这里还要说明一下,陈庆之并不是大家想的那种武力超群的悍将,而是实打实的一个文弱书生,毕竟,在领兵之前,他的主要职责就是陪梁武帝下棋。
其实严格上来讲陈庆之直捣北魏的行动并不是真正的北伐。事情开始是这样的,北魏国内发生内乱,权臣尔朱荣大肆屠杀北魏皇室,北海王元颢因本朝大乱而降梁,并请梁朝出兵帮助他称帝。当然,这其中肯定有某些利益交换,最后,梁武帝决定帮助元颢称帝,派陈庆之帅7000人护送元颢北归,陈庆之带领的,其实是一支安保队伍。就是因为梁武帝的这个任命,陈庆之开始了他的开挂之旅。具体细节太长就不讲,简单来说就是,陈庆之和他的7000白袍军一入北魏,就仿佛灭霸附体,一路上是人挡杀人,神挡杀神。
梁军从梁朝境内的铚县出发,攻克荥阳,来到了睢阳,睢阳守将丘大千率众7万分筑九城,以抵御梁军,被攻破,丘大千投降。魏济阴王元晖业率羽林军2万来援,被全歼,元晖业被俘。梁军前驱直进,所过之处,魏军望风而降,来到了荥阳。荥阳守军有7万之众,陈庆之攻之不克,加上北魏又派援军,人数达到30万。七千对30万,加上对面敌军又据城而守,这一仗很难打,但是陈庆之就打了。战前,他发表了一番热血沸腾的演讲:“"我们到这里以来,屠城略地,实在不少,你们杀了无数的平民,元天穆的士兵与我们都是仇敌。我们只有七千人,敌人有三十余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理当不会让我们生存。我们不能和敌人的骑兵在平原上交锋,应该攻破他们的城垒,各位别自相猜疑,免得死在战场。”
之后,他亲自擂鼓,带兵进攻北魏的荥阳,驻守荥阳的7万北魏军队也许是被陈庆之的主角光环给吓住了,竟然乖乖打开城门,做了俘虏。北魏的十几万骑兵来抢荥阳,陈庆之只带3000白袍军出城迎敌,3千白袍骑兵洪水般冲向魏兵,十几万魏兵就像纸糊的一样不堪一击,顷刻崩溃。陈庆之趁势率军攻入都城洛阳,把元颢扶上了皇位。
但是这个元颢也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角色,一坐上皇位就扎进了酒色温柔乡,把陈庆之晾在了一边。这时候,北魏在外清缴流民的大将尔朱荣已经率军回来,软骨头元颢竟然开城向尔朱荣投降了。来不及问候元颢的祖宗十八代,陈庆之迅速带领他的7千白袍军撤出洛阳,边打边撤,准备回梁朝。谁知上天竟给他开了个大玩笑,一向无敌的白袍军,却在渡河的当口给突然爆发的山洪瞬间倾盖,全军覆没。陈庆之捡得一条性命,乔装成和尚,才逃回了梁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