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祖孙三代皆是名将的家族?
▍历史上有哪些祖孙三代皆是名将的家族?
35岁就已位居帝国大将军的耿弇(yǎn),决定向光武帝刘秀主动请求辞职。
东汉建武十三年(37),这一年,随着大将吴汉平定四川,东汉的统一大业宣告完成,动荡多年的中华帝国再次归于一统,但作为光武帝刘秀肚子里的蛔虫,耿弇明白,他是时候该交出兵权了。
话说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但王莽很快就因为变法失败被杀,天下再次陷入动荡。
在各路势力混战中,公元23年,当时年仅21岁的耿弇相中了做过太学生的皇族刘秀,此后一直追随刘秀,为其四处征战,在短短十余年的征战中,耿弇为刘秀败延岑、伐张步、平齐鲁、定陇右,共为东汉平定四十六郡、攻取城池三百余座,几乎打下了东汉半座江山,可谓居功至伟,是东汉帝国实至名归的开国元帅。
但耿弇却一直活得战战兢兢。
东汉建武三年(27),渔阳太守彭宠起兵叛乱,此前,耿弇曾经说服彭宠和上谷太守耿况(耿弇父亲)一起出兵支持刘秀创业,没想到几年后彭宠却逆反作乱,但刘秀大手一挥,命令耿弇率兵前往渔阳平叛,想到自己父子与彭宠的交情,心不自安的耿弇于是主动提出返回洛阳,但刘秀却下诏书要耿弇放心平叛,为表忠心,耿弇于是主动派出自己的弟弟耿国前往洛阳、留在刘秀身边作为人质。
说穿了,耿弇明白,他与西汉初期的开国名将淮阴侯韩信一样,都是从平定整个华北起家,但韩信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让耿弇不由得一直小心翼翼,以免功高震主。
这位年仅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作为超级战神,在为刘秀打工期间,多次以弱胜强,甚至以几万兵力就能大破张步的二十多万大军,历经大小300多战,全部攻无不克,在古代战争史上极其罕见,因此,即使刘秀不多想,耿弇自身都察觉到了自己的功高震主。
于是,就在平定华北地区,被刘秀赞誉为韩信第二后,耿弇开始隐藏自己。
而出于一种制衡的权术,耿弇这位超级战神,此后则被刘秀基本雪藏起来、不再作为一方主将。对此,《后汉书》作者范晔说,耿弇在平定华北地区后,“而无(复)尺寸功,夫岂不怀?”
说穿了,耿弇这位员工能力实在太强,以致作为老板的刘秀也不得不开始提防。于是,刘秀开始分派其他将领四处出征,好在刘秀手下兵多将广、人才济济,即使少了战神耿弇,东汉的天下统一大战,也仍然顺利推进。
但耿弇越来越不自安,于是,就在公元37年吴汉平定四川、天下基本平定后,当时年仅35岁的耿弇主动提出要交出兵权,刘秀表态很快:同意。
紧接着,刘秀对其他功臣表态说,我不会让耿弇成为第二个淮阴侯(韩信)的,意思是说,他不搞狡兔死、走狗烹那一套。
此前,在跟家乡父老一起喝酒叙旧时,刘秀说,他虽然是以马上得天下,但却将以柔道治天下。
作为太学生出身的儒家主义者,刘秀是个胸怀宽广的好老板。在他身后,他更是因为善待功臣集团,而被后世评价为史上最仁慈的开国皇帝。
耿弇当然也是聪明人,在交出兵权后,他在刘秀钦定的功臣集团云台二十八将中,被列为排名第四。
年纪轻轻就位居开国元帅,却能激流勇退、逊位自保,耿弇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华一样突出,而由他一手奠定的茂陵耿氏家族,此时才刚刚在东汉帝国的历史星空、冉冉升起。
影视剧中的耿弇(公元3年-58年)。来源/电视剧《秀丽江山之长歌行》剧照
01
作为东汉帝国的六大开国功臣家族,茂陵耿氏无论是在东汉历史上,还是在后世,名声都颇为低调。
西汉武帝时期,耿弇家族的先祖从河南巨鹿迁至就右扶风茂陵(今陕西秦岭以北,鄠县、咸阳以西之地),此后家族在此定居,西汉末年,耿弇说服自己的父亲、上谷太守耿况起兵支持刘秀创业,自己则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为东汉帝国打下了几乎半座江山,官拜建威大将军。
耿弇兄弟一共五人,其中耿弇的弟弟耿舒不仅在东汉建国时立下战功,在东汉开国后又曾击退流民军二十多万人,并北抗匈奴、斩杀匈奴二王,封牟平侯。
但与历史上的许多开国功臣家族在江山底定后,子孙后代开始奢靡堕落不同的是,茂陵耿氏却人才辈出,子孙后代不仅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觉,相反却世代习武、处于不断的创业状态。
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74),耿弇的侄子耿秉(耿弇的弟弟耿国之子)奉命跟随名将窦固出征西域,作为前锋,耿秉所向披靡,大破匈奴和车师联军,并降服了车师后王安得,使得自从西汉末年后一度失去控制的西域、再次回归中华帝国控制。
为了巩固对于西域的控制,东汉帝国随后在西域再次设置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当时,陈睦担任东汉帝国在西域的最高军事长官西域都护,另外,东汉帝国还分别在车师金蒲城(今新疆奇台西北)和柳中城(今新疆艾丁湖东北)设置戊己校尉,每处都屯兵数百人,而在公元74年,担任金蒲城戊己校尉的,正是耿弇的另外一位侄子耿恭(耿弇的兄弟耿广之子)。
由于西域难以长期养兵,因此东汉大军在平定车师后随即东撤回到河西走廊,眼见汉朝大军后撤,匈奴随即在第二年卷土重来,东汉明帝永平十八年(75),受到匈奴撺掇的焉耆和龟兹两国发兵,攻杀了新任的西域都护陈睦,随后,驻守柳中城的戊己校尉关宠所部,也在匈奴攻击下全军覆没。
于是,驻守金蒲城的戊己校尉耿恭所部,就成了东汉帝国在西域的孤军。
为了守住大汉帝国重新光复的西域国土,耿恭率部转战到有溪流可以固守的疏勒城内,此后从公元75年五月到公元76年二月,耿恭率部在疏勒城内坚守近一年之久,以微弱的兵力抵抗匈奴2万大军,为了迫使汉军投降,匈奴将疏勒城下的溪流堵绝,为了坚守,耿恭率部在城内掘井十五丈,却仍不见水,守城部队在水尽援绝情况下仍不放弃,甚至挤榨马粪汁来饮用。
为了持续坚守,耿恭亲自带领士兵挖井运土,却始终不见泉水,为此他仰天拜神说,我听说西汉时期贰师将军李广利征伐西域缺水,李广利拔佩刀刺山,于是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于是耿恭整顿军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不一会,泉水竟然喷涌而出,疏勒城内汉军在近乎绝境的情况下起死回生,“众皆呼万岁”。耿恭命令兵士向匈奴人抛水示意,以为神明显灵的匈奴人大惊,随后引军离去。
当时,西域境内的西域都护陈睦,和驻守柳中城的戊己校尉关宠等部队都已全军覆没,匈奴人不久又联合再次反叛汉朝的车师,出兵围攻耿恭所在的疏勒城,但耿恭部队却誓死不降,在“食尽穷困”的情况下,甚至将皮甲和弓弩都拿出来熬煮“食其筋革”。
耿恭部队到最后仅剩下几十人,匈奴单于非常感动,想要招降耿恭,说只要你投降,我必封你为王,赏你妻子,但耿恭却杀掉匈奴使者明志,匈奴单于大怒、增兵围攻,但就是攻不下耿恭死守的疏勒城。
当时,恰好东汉明帝去世、国内大丧,汉军救援始终不至,一直到疏勒城被围的第二年(76),新上位的东汉章帝才在司徒鲍昱的极力坚持下,派出7000多人前往救援。
汉军再次出征西域后,随即在交河城大破匈奴军,共斩杀三千八百人、俘虏三千余人,眼见汉军大兵再次兵临城下,反复无常的车师国也再次投降,但领兵的汉军考虑到疏勒城已经被围近一年,都以为耿恭等人已死,因此都不愿意再深入救援,但耿恭此前派往河西走廊求援的军吏范羌,却坚持不愿放弃老长官和军中同袍,在范羌的坚持下,汉军分兵2000人,由范羌带领前往营救耿恭。
救援途中,积雪达到一丈多深,当援军终于抵达疏勒城下时,耿恭等人在夜间听到兵马之声,还以为是匈奴再次来袭、大为震惊,汉军亮明身份后,耿恭等人痛哭流涕,这才打开城门迎接。
随后,耿恭等残存的26人从疏勒城中跟随汉军东撤,当时,北匈奴仍然不时派兵袭击骚扰,汉军且战且退。因此,当他们历经千难万险回到玉门关时,耿恭等最后26人只剩下13人仍然存活。
当见到这些孤军奋战、守卫西域的战士们衣衫褴褛、鞋履洞穿、形销骨立时,守卫玉门关的中郎将郑众痛哭流涕,亲自为他们沐浴更衣,郑众还为耿恭等十三战士上疏请求封赏,在这封疏文中,郑众写道:
“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千百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
耿恭等人回到东汉首都洛阳后,司徒鲍昱又上奏汉章帝说,耿恭孤军坚守西域近一年,气节甚至超过了西汉时期的苏武,于是汉章帝提拔耿恭为骑都尉,另拜耿恭的司马石修为洛阳市丞,张封为雍营司马,坚持率军救援耿恭的军吏范羌则封为共丞,其他九人则升为羽林。
耿恭回归后,此后又曾率兵出击羌人,降服羌族数万人,但却因故被上司陷害,最终被罢官免职、卒于家中。
02
尽管遭遇不公,但茂陵耿氏的雄风并未泯灭,他们即将以家族合力,给予匈奴人最后一击。
此前,西汉在公元前202年建国后,就一直遭受匈奴人的侵袭,为了抗击匈奴,守卫大汉荣光,从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开始,汉朝军队开始了此后长达200多年的对匈战争,而击垮匈奴人的最后一战,最终由茂陵耿氏家族完成了最后一击。
东汉和帝永元元年(89),汉朝三路大军齐发征伐北匈奴,其中外戚窦宪会同名将耿秉,从位处今天内蒙古的朔方郡出发北上。
不久,在窦宪、耿秉的联合指挥下,耿弇的侄子耿夔、耿谭率军在稽落山之战中大破北匈奴,共“斩名王已下(一)万三千级,获生口马牛羊橐驼百余万……(北匈奴)等八十一部率众降者前后二十余万人”。
稽落山之战中,北匈奴单于仓惶逃窜,北匈奴部落在连年征战后遭受了毁灭性重创,此后再无力反击汉朝,而窦宪则在茂陵耿氏家族的耿秉、耿夔、耿谭等人的奋战厮杀下,登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勒石铭功。
历史铭刻了窦宪燕然勒功的伟绩,但其实在背后完成歼灭北匈奴这一壮举的,却是茂陵耿氏家族。
燕然勒功两年后,公元91年,窦宪再次率军讨伐北匈奴最后的余部,在此次出征中,耿弇的侄子耿夔竟然仅仅带着800骑兵出居延塞(今内蒙古额济纳旗),然后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出其不意大破了北匈奴单于的王庭,俘虏了北匈奴单于的母亲阏氏[yān zhī],斩杀大部落王以下五千余人,北匈奴单于仅仅带着几名骑兵逃脱,此后不知所踪。
当时,汉军出塞五千多里,将所俘虏缴获的北匈奴俘虏、财宝、牲畜赶回内地,其出兵之远,是汉匈200多年战争中的历史之最,而历经200多年的汉匈战争打击,在茂陵耿氏的最后一击下,北匈奴的残余彻底崩溃,此后,北匈奴的余部2万多人南下归顺东汉,其他余部则西迁中亚和东欧,掀起了此后欧洲的蛮族迁徙浪潮,并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陨落。
而从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开始至东汉永元三年(91),大汉民族在历经200多年汉匈战争后,最终彻底战胜了匈奴人,牢牢捍卫了中华帝国,取得了农业民族对游牧民族的第一次彻底胜利,因此从历史的功绩来说,历经卫青、霍去病、窦氏家族等无数功臣战将的北伐,汉匈战争最终由茂陵耿氏完成了最后的胜利之笔,茂陵耿氏也由此奠定了千古战神家族的美誉。
公元91年大战后,耿夔因功被封为粟邑侯和中郎将,并被派遣驻守在今天的新疆伊吾一带,此后,由于老上司窦宪失势自杀,耿夔受到牵连,也被罢免官职、削夺爵位。
但大汉帝国需要茂陵耿氏家族的雄风壮志,公元91年大战30年后,当时已经是汉安帝建光元年(121),耿夔再度出任度辽将军,并驻守在帝国东北,抗击在匈奴衰落之后逐渐崛起的鲜卑人。
在耿夔的抗击下,鲜卑人多次被击败。但在日后,这个继匈奴之后的少数民族,则将在汉朝毁灭后,逐渐崛起并入主中原。
但耿夔守卫时期,鲜卑人始终处于被压制状态,有茂陵耿氏在,北方胡人难以造次。
对于茂陵耿氏从第一代耿况,第二代耿弇、耿舒,到第三代耿秉、耿恭、耿夔,三代人战功赫赫、功勋卓著的奇特现象,《后汉书》作者范晔评论说:
“三世为将,道家所忌,而耿氏累叶以功名自终。将其用兵欲以杀止杀乎?何其独能隆也!”
根据史书记载,茂陵耿氏从东汉初年的公元27年起兵辅助刘秀开始崛起,此后到公元220年东汉终结,近200年间整个家族一共涌现出2位大将军、9位将军,13位公卿,3位驸马,19人封侯,另外还有数十百人被封为“中郎将、护羌校尉及刺史”或俸禄“二千石”,其家族之显赫,在功臣贵戚遍布的整个东汉帝国中,都属于威名赫赫。
但在范晔看来,茂陵耿氏之所以能够世代为将、屡出名人,却与这个家族所提倡的“以暴制暴、以战止战”的理念有很大关系,范晔说,本来“三世为将,道家所忌”,但茂陵耿氏例如耿弇,功成后知身退,其对整个耿氏家族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可以说,茂陵耿氏家族从一开始就不是例如韩信之类的军事天才、政治蛮夫,而是军事才华与政治智慧并行的武将世家,例如参与完成对北匈奴最后一战的耿秉,就胸怀大志,“常以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在匈奴”而为国家忧愁,而耿秉提出的战争理念就是“以战去战,盛王之道”,其战争理念并非是为了升官发财的战争行为,而是为整个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战略式布局,堪称政治家与军事家的合体。
正是由于茂陵耿氏这种政治与军事并举的家族祖风,这才使得茂陵耿氏得以为中华帝国立下了千古功勋,尽管由于时代久远,茂陵耿氏的威名逐渐被后世遗忘,其声名不如后世经过小说演义传颂的杨家将、呼家将等后世武将世家,但从实际的功勋和影响来看,仅以击溃匈奴、马踏鲜卑、西平羌人的军功战绩,茂陵耿氏就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古代第一武将世家。
▍历史上有哪些祖孙三代皆是名将的家族?
一、蒙氏家族的蒙骜、蒙武、蒙恬
蒙骜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在战场上为秦国屡立战功,先后夺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余座城池,使秦国与齐国相连,对韩国、魏国形成东、北、西三面合围之势,为秦国灭六国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蒙武是蒙骜之子,公元前224年王翦伐楚时,蒙武作为副将随行,并斩杀楚将项燕(项羽爷爷)。第二年蒙武又再度跟随王翦伐楚,俘虏了楚王负刍,灭了楚国。
蒙恬是蒙武之子,公元前221年蒙恬因攻齐有功而受到秦始皇的赏识。秦灭六国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了河南地。其后主持修筑了西起陇西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使长城成为抵御匈奴南下的重要屏障。
二、王氏家族的王翦、王贲、王离
王翦是秦灭六国的最主要将领,公元前229年,王翦攻赵,一年后王翦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迁;公元前227年,太子丹刺秦失败后王翦率军伐燕,很快攻破燕都,占领燕境,燕王逃到辽东;公元前224年,王翦率兵伐楚,一年后大破楚军,杀死楚军主将项燕,一年后俘虏楚王负刍,彻底灭了楚国。
王贲是王翦之子,公元前226年,王贲伐楚,占领楚国十几座城池;公元前225年,王贲率军伐魏,杀死魏王,灭亡魏国;公元前王贲率军伐辽东,俘获燕王喜,彻底灭了燕国;公元前221年,王贲从燕国南下攻齐,俘虏齐王,灭了齐国。至此,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王离是王贲之子,曾参与秦灭六国之战,后随蒙恬北戍匈奴,秦末农民大起义时,率军与农民军作战,在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击败。
三、项氏家族的项燕、项梁、项羽
项燕是楚国名将,公元前225年秦国派李信率二十万大军伐楚,结果大败于项燕之手。第二年秦派王翦统失伐楚,项燕被杀。
项梁是项燕之子,陈胜、吴广发起反秦起义后,项梁在楚地招纳江东子弟反秦,复楚并拥立楚怀王,使楚成为反秦主力,后在定陶被章邯偷袭而死。
项羽是项燕之孙、项梁之侄,项梁战死后,项羽成为反秦力量的领袖。章邯攻巨鹿时,项羽杀宋义率楚军主力大败秦军,招降章邯。后入关中,屠咸阳后回师江东,自立为西楚霸王,刘邦被封为汉王。后刘邦暗渡陈仓,起兵与项羽争夺天下,公元前202年,项羽败于刘邦之手,自刎于乌江边。
四、李氏家族的李广、李敢、李陵
李广是西汉名将,秦时将军李信后代,曾担任上谷、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太守,长期战斗在与匈奴斗争的第一线。不过在汉武对匈奴展开大规模反攻时,战绩极差,最终自杀。
李敢是李广之子,曾随霍去病攻打匈奴左贤王,夺左贤王鼓旗,受封关内侯。后因不满父亲之子,企图谋杀卫青,被霍去病找机会射死。
李陵是李敢之子,因不愿为贰师将军李广利担任后勤而请求独自率军出征匈奴,以五千人对抗匈奴数万大军,杀死匈奴数千人。后在接近汉境处被匈奴主力包围 ,突围不成后投降了匈奴。
五、耿氏家族的耿况、耿弇、耿秉及耿恭
耿况新莽时任上谷太守,后降刘玄,在儿子耿弇的劝说下,归顺了刘秀。王郎称帝后,耿况发兵攻打王郎,出兵、出将、出钱、出粮,帮助刘秀平定了河北。彭宠造反后,耿况拒绝彭宠的拉拢,并出兵参与平定了彭宠之乱。
耿弇是耿况之子,与父亲耿况一块投降刘秀后,参与平定河北地区。彭宠起兵造反后,耿弇参与平叛,最终杀死了彭宠。耿弇在东汉建立过程中,先后平定了四十六郡,攻取了三百多座城池,是东汉建立的重要功臣之一。
耿秉是耿弇的侄子,很受汉明帝宠信,公元74年,随窦固平定车师叛乱;公元75年,拜征西将军,率军救援困在西域的戊己校尉耿恭;公元88年,窦宪、耿秉出兵攻打北匈奴,第二年大败北匈奴,与窦宪在燕然山刻石记功。
耿恭是耿弇的侄子,有将帅之能,公元74年,随刘张、窦固、耿秉等人攻打车师,并将车师纳入东汉版图,耿恭也被任命为戊己校尉,屯兵金蒲城。75年,遭车师和北匈奴的攻击,坚守疏勒,直到76年,朝廷援军到达,击败车师与北匈奴后才得以脱离险境,回到京师。78年,耿恭又攻打不肯投降的羌人部落,迫使数万羌人降汉。
六、陆代家族的陆逊、陆抗、陆机
陆逊出身东吴大家,203年进入孙权幕府,因征讨流民、山越有功,受到孙权重视。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陆逊代替吕蒙驻守陆口,指挥吴军大破关羽。关羽死后,刘备率兵大举攻蜀,陆逊在夷陵与蜀军对抗,两军相持半年之久。到夏天时,陆逊用火攻之计,火烧连营,大破蜀军,刘备也死在白帝城。228年,陆逊又在石亭之战中大破魏军,斩杀魏军一万多人。
陆抗是陆逊之子,父死后统领父亲部众,把守柴桑。272年,羊祜攻吴,陆抗以三万兵力,大败八万晋军,并杀死了东吴叛将步阐。此后长期与羊祜对峙,274年病死。
陆机是陆抗第四子,以文学著称,从而使许多人忽略了他也是一位将军的事实。东吴亡后,陆机与陆云兄弟入洛阳,交游于权贵之间。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陆机担任司马伦的参军,因诛讨贾谧有功,赐爵关中侯。司马伦死后,陆机投靠司马颖。303年司马颖讨伐司马乂时,任陆机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率领王粹、牵秀等各军共二十多万人出征,结果大败,被司马颖杀死。
七、杨氏家族的杨业、杨延昭、杨文广
杨业本是北汉将军,北汉亡后降宋。980年,在雁门关之战中大破辽军,威震契丹。986年随宋军北伐,中了辽人埋伏,因援失不至力战而死。
杨延昭是杨业之子,杨业死后,杨延昭长期在北方抗辽第一线,威震边疆,被辽人视为北斗七星中主镇幽燕的第六星,称其为杨六郎。
杨文广是杨延昭之子,长期在西北抵御西夏。
此外,先秦时代楚国的伍举、伍奢、伍员,赵国的赵盾、赵朔、赵武等也是三代将领,不过那时文武不分,严格地说,他们不能算是名将,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慕容家族虽也名将不少,但多昙花一现、还有蒙古时代的成吉思汗家族,就不说了。
▍历史上有哪些祖孙三代皆是名将的家族?
一王煎,王贲,王离。三代秦朝大将。二项燕,项梁,项羽。三成吉思汗,赤术,拨都。成吉思汗,拖雷,忽必烈。
▍历史上有哪些祖孙三代皆是名将的家族?
种师道家族,也就是水浒里提到的老种经略和小种经略那一家子。
▍历史上有哪些祖孙三代皆是名将的家族?
历史上祖孙三代皆是名将的家族首推秦时王翦、王贲、王离。
王翦、王贲父子历史名将,秦灭六国其中的四国是由王翦及其子王贲所灭,这足以体现了王翦及其子王贲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
王离可能有些人会拿败于项羽和刘邦来说王离的军事指挥能力不行称不上名将的称呼,其实不然,在秦始皇派王翦王贲去扫灭六国时王离就在军中历练,且立下了赫赫战功,在统一后王离随蒙恬驻守边境,多次击退了匈奴的进犯。
------------------
推荐阅读:
如果买一千五百左右手机,从不玩游戏,光打电话上网聊聊天,可以用几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