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日本为什么没在东北发现石油?
▍抗日战争日本为什么没在东北发现石油?
这里面可能有无名的英雄在阻止日本人发现中国的石油。
▍抗日战争日本为什么没在东北发现石油?
发现到是发现了,解放后开采的大庆油田,就是在日本当年打过油井的地方开采出来的,说明当时日本勘探的并不错,那个地方确实有石油。
让日本人感到很惋惜的是,他们当年只需要再向下挖几十米,石油就出来了。他们为寻找石油,确实下了功夫,只是最后功亏一篑。
当年日本人为寻找石油,应付侵略战争的巨大石油需求,花了巨资到中国各地寻找石油,但最后却全都失败了。假如日本要当年成功从后来大庆油田的位置找到石油,二战的历史都很可能会改写。
石油作为战争资源,坦克、汽车、舰艇等都需要用到,没有石油,日军的战争机器就无法运转。当时的日本人已深陷到中国抗战的汪洋大海中,战争支出巨大,石油消耗量惊人,战争初期日本人还能从美国人手里买到石油,可随着日本人向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军事扩张,触动了美国人的利益,美国人不干了,中断了对日本人的石油供应。正是由于石油短缺,导致日本人疯狂冒险偷袭了美国珍珠港。触怒了美国人,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日本人挨了两颗大蛋蛋,要是不选择投降都可能要亡国灭种了。
因为石油的大量短缺,日本在投降时,国内已经没有石油可用了,公共汽车都用的是煤气包。
直到二战结束,日本人投降,日本军队也没能用上东北的石油。光一家大庆油田,从1959年发现,1960年开采出石油开始,到2021年12月底,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24.63亿吨。在当时国内极为困难的60年代,仅用三年时间,大庆油田生产原油1166.2万吨;从1964年开始,每年递增产量350万吨,1976年到2002年,连续高产超过5000万吨。
这么巨大的石油产量,将我国贫油国的帽子一下子甩脱了。如果这些石油让当年在东北的日本人发现,维持日本人战争用油一点不成问题,可能还会有大量富余,还可以拉回日本国内供应民用需求。
当时我国宣布在黑龙江发现大庆油田时,日本人发现我国开采油井的地方,他们勘探并打过井,可惜没有深掘,离出油仅一步之遥,许多侵华日军都为之深感惋惜。可我们国人却大感庆幸,假若日本人当年打出了油,战争历史绝对会改写,美国人可能不会参战,中国人最终还会胜利,可付出的代价会比当年更大,牺牲会更多,抗日历史会更长。
日本人找对了方向,可他们没有坚持,所以说,干成一件事,光找对方向还不行,还得会坚持。国家如此,个人更是如此。
▍抗日战争日本为什么没在东北发现石油?
准确说就差 300 米,日本人就能在大庆挖到。
1
1959 年 9 月 26 日下午 4 点,黑龙江省安达县高台子镇永跃村旁。
一大群人在一个井口默默等待,整个现场的空气像凝固一样,鸦雀无声。
忽然,井口传来了液体的涌动声。然后,一股浊黑色的液体就这样喷了出来。
霎时间,周围等待的人群发出了巨大欢呼,很多人泪流满面地鼓掌,挥拳,拥抱。
这群人中,有科学家,有工人,也有自发赶来围观的当地群众。
因为那股浊黑色的液体,不是别的,是石油。
大庆发现第一桶石油时的现场
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大庆前夕,所以这个油田就被命名为「大庆油田」。
2
中国人苦石油久矣。
按照传统的石油地质理论,石油仅仅由海洋生物生成,这也就是「海相生油」理论。
1913 年,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曾组织了一个调查团到中国的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河北、东北和内蒙古部分地区进行石油勘探调查,一无所获。据此,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埃蒙斯教授在 1921 年下了结论:「所有的产油层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海相地层或与海相地层密切相关的淡水地层。」而在 1922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学教授勃拉克韦尔德也强调:「中国没有中、新生代海相沉积。」
换句话说,因为中国的地质地貌构成多为「陆相」,大家都认为是产不出石油的。
但是,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地质学家和石油勘探专家,就是不信这个邪。
李四光。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媒体把大庆油田的发现全都归功于李四光,但随着资料的逐步公开,在大庆油田的发现乃至中国石油储量的论证、勘探和开采的过程中,还有黄汲清、谢家荣等一批中国科学家和石油一线开采工人的功劳,甚至还有匈牙利地震队的贡献
李四光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媒体把大庆油田的发现全都归功于李四光,但随着资料的逐步公开,在大庆油田的发现乃至中国石油储量的论证、勘探和开采的过程中,还有黄汲清、谢家荣等一批中国科学家和石油一线开采工人的功劳,甚至还有匈牙利地震队的贡献
1958 年,在经过详细论证和勘探的前提下,中国人把目光瞄准了希望最大的松辽平原(东北平原)。4 月,「松辽石油勘探大队」成立,5 月升格为「松辽石油勘探处」,6 月再升格为「松辽石油勘探局」——三个月连升三级,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1958 年 7 月,松辽石油勘探局 32118 钻井队在黑龙江安达县任民镇以东 16 公里处打下了第一钻,这就是「松基一井」。一个月后,32115 钻井队的第二钻在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吉拉吐乡咚勒赫村北打下,这就是「松基二井」。
「松基一井」打了 9 个月,钻到了地下 1879 米,钻穿了白垩纪地层,但没有发现任何油气。
1959 年 4 月,还是打「松基一井」的 32118 钻井队,在离「松基一井」130 多公里远的地方再度开钻,这就是著名的「松基三井」。
「松基三井」打到地下 1 050 米深处的时候,就已经连续在 6 个井段取出的粉砂岩和细砂岩岩芯中,发现了油浸和含油现象。
「松基三井」纪念碑。碑上由原中顾委常委康世恩题写碑文:大庆油田发现井——松基三井
所以,1959 年 9 月 26 日的那次喷油,其实并没有太出人意料。不过,在那一个足以载入历史的时刻,大家的欢欣心情还是可以想象的。
大庆油田的发现,标志着当时的中国已经可以开始实现石油基本自给自足,用当时人们的一句话说就是:「把『贫油』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了!」
当然,大庆油田的发现,不会让所有人都陷入狂欢之中。
比如日本人。
3
日本人苦石油之久,犹胜中国。
受限于本土的地质条件,日本 37.8 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几乎滴油不产。虽然在二战爆发前,石油在日本的能源总耗量中占比不高,但几乎全部集中于军事战略用途——对于已经被绑上军国主义疯狂战车的日本而言,石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二战爆发前,日本的石油来源只有四个途径:
第一,从美国进口,这个渠道占到了日本全部石油消费总量的 80%;
第二,从当时的荷属东印度进口,这个渠道大概占到了日本全部石油消费总量的 10%;
第三,从萨哈林岛(库页岛)南部的萨哈林油田生产,产量大概占到了日本石油消耗量的 8%;
第四,日本从占领的中国抚顺油页岩等资源中人工制油,但产量非常小。
所以这是一件显而易见的事:日本发动战争的命脉——石油,是一直捏在美国人手里的。这也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对美国一直忍气吞声的重要原因。在此之前,作为缺乏资源的岛国日本,其实一直在拼命囤积石油,但即便如此,日本也只储备了 500 万吨的石油,这在庞大的战争消耗中很可能撑不过半年。
随着二战欧洲战场的扩大,奉行「孤立主义」的美国人开始渐渐对日本人提高了警惕,更何况,他们本来在道义上就有亏——他们卖给日本人的石油,大多都被用到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尤其是那些肆无忌惮地在中国不设防城市上空狂轰滥炸的日本轰炸机,用的都是从美国进口的石油。
日本联合舰队旗舰「长门号」(在「大和号」服役之前)。日本联合舰队虽然当时威风凛凛,但一旦失去石油供给就会立刻瘫痪
1941 年 6 月,牵涉到美国人自己利益的底线终于被打破——日本放弃对抗苏联,而是全力开始进攻东南亚攫取资源。在美国人的牵头下,英国、荷兰等国家终于开始对日本施行全面石油禁运。
日本在侵略战场上手舞足蹈的陆军和早就蠢蠢欲动的海军,顿时就陷入断油恐慌。
于是,日本狂热的军国主义者们终于有了孤注一掷的最好借口:与其忍辱偷生,吐出之前所有的侵略成果,不如冒死一战,打出一个今后永远不会缺资源的「大东亚共荣圈」。
1941 年 12 月 7 日(当地时间),夏威夷的珍珠港烟火冲天,陷入癫狂的日本人终于和美国人开战,与此同时,大批枕戈待旦的日本部队开始突袭东南亚抢夺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
▍抗日战争日本为什么没在东北发现石油?
大家好,我是五班长。
日本自1931年“9.18”占领东北后,在东北整整经营了14年,为了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日本对东北进行了全面的石油勘测,而最终都无果而返,之所以日本在东北没有发现石油?其最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日本对东北存在大油田的信心不足,他们并没有坚定认为东北地区有可开采价值的油井,只是想碰碰运气而已。
20世纪初,中东、北美、欧洲等地区发现的油田都是在海相地层中发现的,所以国外的石油地质学家普遍认为,只有海相沉积地层才能生成油气,日本地质学家也是持这种观点,而东北是陆相地层,从理论上来说,不具有生成油气的条件,所以日本油由勘测队根本没有认真勘测,只是东找找、西找找,找不到也就放弃了。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之所以很快在东北找到了油田,那是因为由李四光等一批地质学家创立了中国特色的陆相生油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坚定认为在东北松辽平原存在大油田的可能,所以才会在地层下猛挖深钻,终于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辽河油田等一批大型油田,一举摘下我国“贫油国”的帽子。
谢谢阅读
▍抗日战争日本为什么没在东北发现石油?
必须承认这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我国东北的大庆油田从1975年到2002年连续27年维持5000万吨的产量,从2003年到2014年连续11年维持4000万吨的产量,如果大庆油田被日本率先开发,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格局将会发生改变。
那么问题就来了: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长期在我国东北勘探石油,为什么没有发现这个巨大的油田呢?
实事求是地讲,并不是说日本没有发现东北石油,而是发现了却没有钻探能力,只能干瞪眼。
这是因为我国的石油资源普遍蕴藏于900米以下的地下,东北石油则蕴藏于1000米~1500米以下,西北石油甚至蕴藏于5000米以下。
如此之深的油田意味着想要开采出来就需要高端的钻探设备和高水平的钻探技术,很显然二战时期的日本石油工业技术水平并不具备开采大深度油田的能力。
下图为钻井林立的苏联巴库油田(阿塞拜疆巴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为苏联提供75%的石油需求,平均井深仅为600米,比我国东北石油浅300米,以当时的技术水平而言,哪怕来到东北挖石油的人换成苏联人,也不见得能开采得出来。
一般认为石油开采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90年~1930年,这个阶段属于石油开采的探索阶段,石油钻探深度不超过200米,只能开采蕴藏深度浇浅的油田,石油采收率不足20%。
第二阶段为1930年~1959年,这个阶段属于石油开采的技术的发展阶段,石油钻探深度达到了600米,为了服务于战争,各个国家开始大力发展石油开采技术,其中以以苏联开创的注水开采技术最为先进,为探索1000米深井开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石油采收率提高到了30%。
第三阶段为1960年至今,这个阶段的石油开采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人们已经具备开采10000米特超深井石油的能力,我国也于2018年在西北油田打出了8450米的超深井(顺北蓬1号井)。
看日战争时期指的是1937年~1945年,这个时期属于石油开采技术发展阶段,全世界只有苏联具备开采井深1000米石油的能力,日本最多只能开采井深600米的石油。
所以并不是说日本没有发现我国东北的大型油田,而是发现了却没有本事挖出来,当年我国勘探东北大庆油田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当钻井平台钻深达到600米以后就难以钻进了。
下图为东北大庆石油工人的典型代表——铁人王进喜,曾有人用这张照片炮制了“大庆油田泄密”的谣言,事实上日本鬼子早在抗日战争期间就发现了大庆油田,只不过没有本事挖出来而已,何必要用一张照片去玩什么“泄密”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花费珍贵的外汇从苏联和阿尔巴尼亚引进先进的钻探设备和开采设备,最终突破了1000米钻进和1000米采收技术瓶颈,1972年突破2000米开采技术瓶颈,为5000万吨的年产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没有先进的开采设备和高水平的开采技术,东北石油是很难开采出来的,就更别提蕴藏极深的西北石油了,很显然以当时日本的石油工业技术水平而言,900米的钻探深度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可能有些读者读到这里时会觉得很不服气,理由是日本石油开采技术比我们先进,怎么可能因为是技术的制约而放弃我国东北大庆油田呢?
日本石油技术在过去确实比我们先进,以1500米深海钻探技术著称,但那是我国一穷二白时期短暂的领先,现如今的日本石油技术连二流都算不上,世界上一共有8口9000米的特超深井,日本一口也没有。
可见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日本的石油技术都是相对落后的,而我国的东北石油蕴藏较深,日本并不具备开发能力,这就是抗日战争期间日本直到战败也没有从东北挖出石油的原因。
下图为我国东北大庆石油1205钻井队正在举行累计钻进300万米的庆祝活动,大庆油田枯竭以后,我国新开发的大型油田都在5000米以下的深度,也正是如此才倒逼我国石油技术在短时间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地球上已经没有我们挖不了的石油了。
------------------
推荐阅读:
你愿意从城市出去,找个安静的山村,过自己种菜、养鸡的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