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庶子以嫡母为母,嫡母怎么对待庶子呢?不好好对待的话有约束嫡母的条例吗?
▍古代庶子以嫡母为母,嫡母怎么对待庶子呢?不好好对待的话有约束嫡母的条例吗?
我国自古以来都强调以孝治天下,天地君亲师,就是压在每个人头上的五座大山,父母亲长位列第四,所以,庶子受嫡母的磋磨、只要不是太过分,一般都没办法反抗的。
当然,不只是庶子,而是所有子女,包括继子女、庶子女、嗣子女等等,在父母面前都要恪守孝道。
也就是说,在父权社会里,只要是父亲的配偶,不管她是原配嫡妻,还是继妻,身为父亲的儿女,不管是原配所生、继室所生、妾室所生、过继来的,都要尊敬、孝敬父亲的配偶。
像影视剧中演的原配嫡子女在继母、得宠庶子女在嫡母面前趾高气扬、大喊大叫那种,是不可能存在的,一个不孝就告得你翻不了身,严重的还会丧命。
因为孝道,身为父亲的配偶——即母亲,在法律上享有对所有子女——包含继子女(这是针对继妻存在的原配嫡子女)、己子女、庶子女、嗣子女的教令权、主婚权、立继权,以及父亲死后对大家庭的财产管理权等等。
只要在父亲配偶的位置上,母亲可以因为儿子(包括继子、己子、庶子)获得诰命来母凭子贵,享受诸子女对她的赡养权,所有诸子都有奉养她的责任和义务。
当母亲(含原配嫡母、继室嫡母)去世后,所有子女都要为她服丧,做官的儿子(包括继子、己子、庶子)还要丁忧。
如果遇到有孩子敢不孝,去打骂、殴杀母亲时,后果是很严重的。
唐宋律法规定:
子女辱骂祖父母、父母的,判处绞刑;
殴打祖父母、父母的,斩首;
误杀祖父母、父母的,流三千里;
打伤祖父母、父母的,徒三年。
如果子孙因为违反长辈教令被打杀,祖父母、父母要受什么惩处?
殴杀子女,徒一年半;
用凶器杀害子女,徒二年;
故意杀害子女,各加一等,分别为徒二年和二年半。
这时候,继母、嫡母(包括原配、继室,针对庶子论)、慈母、养母,和亲母在刑律上才存在一定区别,为什么有区别?
因为继母(嫡、慈、养)和继子(庶、养)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尽管他们之间存在母子伦理,但在律法上,仍然会较亲母打杀亲子重一等(也只是重一等)。
在孩子违反母亲教令时:
亲母殴杀亲子,徒一年半;
继母(嫡母)殴杀继子(庶子),加一等,徒二年;
亲母用凶器杀亲子,徒二年;
继母(嫡母)用凶器杀继子(庶子),加一等,徒二年半。
孩子没有违反教令的情况下,还去故意杀害时:、
亲母徒二年;
继母(嫡、慈、养)加一等,徒二年半;
亲母用凶器杀,徒二年半;
继母(嫡母)用凶器杀,加一等,徒三年。
明朝律法规定:
子孙以及妻妾殴打祖父母、父母,要判处斩首;
杀害祖父母、父母,判处凌迟处死;
误杀祖父母、父母,杖一百、流放三千里;
打伤祖父母、父母,杖一百、徒三年。
子孙因为违反教令被祖父母、父母采用过激手段殴杀,尊长只被判处杖刑一百;
如果是故意杀害子女,则被判处杖刑六十、徒一年;
嫡母、继母、慈母、养母,则都要在亲母的基础上加一等,杖刑之外,徒一年半。
从律法看,身为子女的,杀伤父母尊长,处罚一直都很重;而反过来时,父母尊长杀伤子女卑幼,处罚则相对较轻,不管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
所以,回到题目,身为母亲(含嫡母、继母等等)的,只要没有违背伦理啥的,只是私下搞小动作磋磨子女,子女就只能忍受了,摊手。
看看律法,即便是母亲(含嫡母、继母等等)故意杀害子女,也不过是杖刑加徒刑,但你却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可见父母尊长有多么的高高在上。
就是这样。
▍古代庶子以嫡母为母,嫡母怎么对待庶子呢?不好好对待的话有约束嫡母的条例吗?
庶子无法约束嫡母。
因为,庶子根本逃不出嫡母的管控。
首先,庶子出头很难。
虽然,汉代之后庶子有受教育权,但庶子得到的教师资源,生活待遇,婚姻对象,成年后可以得到的家族,母族,妻家支持,都是远差距嫡子的。
似袁绍、袁世凯这样的庶子少之又少。
换句话说,庶子在仕途的发展上就很难超越嫡子。同样,庶子可能超越嫡子的情况只发生在战乱的特殊时期。
其次,庶子分到的财产很少
汉代开始,庶子有财产同权,但这仅仅只是表面文章,嫡母有一万个办法让嫡子获得更多的财产。
首先,与官爵相关的公田、府邸这些只是嫡子才能继承。嫡母还可大肆购买祭田,这些族产只会传递给嫡子管理。具体分配也是嫡子说了算。剔除这些之外的父亲财产才是诸子平分,而前面这些都是财产大头。
还不要说,嫡母在管家过程中贪污盗窃转移出去的公共财产。
其他手段
比如,对于读书好的庶子,嫡母可以让他给自己抄写经书,浪费学习时间。譬如红楼梦中王夫人就这么对付贾环。
比如,控制庶子生母。庶子生母基本都属于妾婢伎,大多都是奴隶性质的。嫡母控制她们是名正言顺的,庶子还敢怎么样?
比如,逼迫庶子放弃财产继承权。嫡母对庶子说,提前给你分几亩地去养生母,但得写个放弃继承权的承诺书。庶子打落牙齿也得同意啊。这就对了,庶子只得几十亩地,然后结婚养家,奔波劳累,十五六岁正是读书上进的好时候,可等过三五年的时间磨合好了,庶子的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古代庶子以嫡母为母,嫡母怎么对待庶子呢?不好好对待的话有约束嫡母的条例吗?
庶子没有任何办法来约束嫡母,因为嫡母终究是嫡母,无论身份地位还是影响力,都要比庶子强之百倍。
一、庶子与嫡母的关系。
和绝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并不是说古代庶子需要拜嫡母或者说嫡母和庶子之间有什么关系,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庶子自从生下来开始,他就需要绝对意义上服从嫡母。
当然在古代也不是母系社会,而是父系社会,为什么在父系社会当中,孩子的身份地位要比嫡母的身份地位相差这么多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也是一夫一妻制,并不是一夫多妻制。
这一点可能和大家的思想认知有很大冲突,原因在于古代一夫一妻之后允许有多妾。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古代只有绝对意义上正统的夫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相对比较高的,但是在夫妻当中夫的地位要比妻的地位高的多。
同样的我们可以拿最直观的例子来讲:古代的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但是皇后只有一位。
与此同时,当皇帝册立一个皇后之后,皇帝的所有儿子都需要喊皇后为母亲。
即便皇帝的其他儿子并不是由皇后生出来的,也需要称呼皇帝的妻子为母亲。
二、庶子无法约束嫡母。
在古代的时候其实一直就在讲究论资排辈,什么叫做论资排辈?简单讲就是身份地位之间的区别。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古代的时候如果大家去一个朋友家做客是怎样做的?座位顺序是什么都是非常重视的。
因为如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往往都会有身份地位等级差的约束。
既然有身份地位等级差的约束,就意味着庶子在绝对意义上来说是没有办法约束嫡母的。
当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是可以约束的,只不过这个特殊情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古代的家庭环境往往会让家庭的所有资源更倾向于丢到嫡子那一边,对于庶子来说很少有权力资源的分配。
这就意味着庶子相比较而言更难出人头地。
既然没有办法出人头地,也就没有办法去约束嫡母,当然如果庶子的身份地位因为某些机缘巧合的情况下飞黄腾达,这种情况还是有可能的。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古代庶子以嫡母为母,嫡母怎么对待庶子呢?不好好对待的话有约束嫡母的条例吗?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古代又没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哪里有什么约束?
别说嫡母了,就是后妈,虐待前妻的儿子,也没办法管,除非是生父出面。
有一出戏叫“芦花”,讲的是春秋时贤人孝子闵子骞的故事。这闵子骞真有其人,是孔子的弟子。
冬天,闵子骞父亲带着三个儿子出门干活,两个小儿子生龙活虎,长子闵子骞却缩手缩脚。父亲生气,一鞭子抽过去,抽破了闵子骞的棉衣,从里面飞出的不是棉花,而是芦花——芦花蓬松,却不保暖。
父亲这才知道,后妻善待两个亲生儿子,却虐待前妻所生的长子,一怒之下要休妻。闵子骞反而替继母求情:“母在一儿寒,母去三儿寒”,留住后母,也感动了后母。
这个故事是后人所编,因为春秋时中国还没有棉花。但可以反应一些基本事实:母亲,不管是嫡母还是后母,对儿子有管教之权,是丈夫以外的其他人无法干涉的。
▍古代庶子以嫡母为母,嫡母怎么对待庶子呢?不好好对待的话有约束嫡母的条例吗?
庶子
庶子,也称“庶孽”、“庶男”,指庶妻所生的儿子。即媵、妾、情妇所生之子。但是平妻”所生的儿子,不是庶子,而是“嫡子”,所以有时会出现两位或两位以上的嫡长子,但是,平妻所生嫡长子的地位稍低于嫡妻所生嫡长子。庶子的地位,低于嫡子,一般不能承奉祖庙的祭祀和承袭父祖的地位。出自《礼·内则》:“适(通“嫡”)子、庶子,见于外寝。”郑玄注:“庶子,妾子也。”《礼记·内则》:“嫡子庶子,只事宗子宗妇。”
妾室也有严格的划分
妾室,就是把一个男人娶的正妻以外的女子,都统称为妾。但妾和妾的区别是很大的。古代,对于妾室自然也有严格的划分,并且叫法也不同。
第一等级:媵妾古代贵族女子嫁人时,娘家会为她准备陪嫁的女子。有时候,会挑选新娘的亲姐妹,比如家中的庶女陪嫁过去。这样跟着正妻嫁过去的庶女就叫做媵妾。媵妾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可以参加正式的宴会,也有晋升机会,即“正妻去世媵妾替补制”,媵妾陪嫁制是为了保证男方和女方双方家族的关系稳固,最大化的保持利益关系。
第二等级:侧室媵妾制主要盛行于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到了后来,陪正妻一起出嫁的亲姐妹或者堂姐妹,被称为侧室。侧室的名字可以入男方的族谱,死后的牌位也能享受男方后代家族的供奉和祭拜。如果正妻意外先去世,丈夫又不想另外再娶妻的,就可以把侧室抬为平妻,所生的孩子也能从“庶子女”变为“嫡子女”,当然,比原配和原配所生的子女,还是要低一头的。
第三等级:副室指的是正妻表姐妹出身的妾室。即正妻的姑姑、舅舅家所生的女儿们,如果和正妻一起陪嫁给同一个男人,这样的妾室就叫副室。
第四等级:偏室一般指的是正妻的表姐妹或姨姐妹出身的妾。但是这类妾一般不是正妻的姑姑或姨嫡出的女儿,大多是庶出的,跟正妻在血缘上没有关系,所以比副室的地位稍微低一点儿。
第五等级:偏房与正妻无任何血缘关系和家族关系出身的妾。分为:贵妾、良妾和贱妾三种。
第六等级:陪房,跟着正妻从正妻娘家陪嫁过来的丫鬟、女管家,一般是正妻的心腹。这些人跟着正妻陪嫁过来,就成为了男主人的所有物。
第七等级:侍妾即家中的侍女被抬成妾。一般地位比较低,如果不受男主人宠爱,在府中日子就会比较难过,生的孩子也没地位;但是如果比较受宠,日子还是不错的。
第八等级:婢妾,罪犯家属出身的女子。被男人看上,娶进家,就可以脱了罪籍,成为“婢妾”。但是婢妾即使生了孩子,男主人也可能把她当物品一样送给别人。
第九等级:通房,家中的侍女出身,被男主人收用过了,但是又没有抬她做侍妾,就叫通房大丫头。通房丫鬟一般是少爷的贴身丫鬟,古代很多男子的第一次,都是给了通房丫鬟。
第十等级:外室古代男人在外面另置房产娶的妾。古代男人在外面长期做生意或者做官,随行没有带妻子和妾室,就在外地重新娶了一门妾,这样的就叫外室;
第十一等级:外妇跟现在的情人差不多。即男人在外面的相好的,没有任何婚姻关系,不用负责任,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随时可以解除相好关系。
嫡母
嫡母来源于《南史刘灵哲传》,妾所生的子女称父亲的正妻。历朝历代对嫡母的称谓也很多,如“娘娘”“大人”“姊姊”“家家”“娘子”等等。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嫡庶之别很是分明,当小妾的女人只是生育工具,她们生出的孩子要向正室夫人叫母亲,以嫡母的娘家人为亲戚。小妾在家里没地位,她们生出的孩子并不属于她们,而是属于正室夫人。
嫡 母 :妾的子女称父之正妻为嫡母。
继 母 :父亲的后妻称为继母。
养 母 :过继儿子称收养他的母亲为养母。
慈 母 :妾所生之子,其母死后,其父令别的妾抚育,此别妾就是此子的慈母。
嫁 母 :亲母因父亲死后再嫁,称作嫁母。
出 母 :被父亲休弃的生母称作出母。
庶 母 :父亲的妾称为庶母。
乳 母 :父妾之中曾乳育己者称她为乳母。
嫡母的地位很难撼动,高于生母
一般情况下,嫡母跟生母的权力地位得按照宗法制规定来,宗法制的一大核心就是嫡庶有别,嫡子地位比庶子高,嫡子的母亲地位自然比庶子的母亲高,即便这个庶子成了皇帝,嫡母的地位也很难撼动,如果皇帝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尊奉生母而贬低嫡母,大概率是要挨人骂的。
身处等级森严的妻妾制度下,地位低下的不仅仅是做了小妾的女人,小妾为夫家所生育的子女也同样地位卑微。最典型的莫过于庶子庶女不得称呼生母为“母亲”,只能称为“阿姨”。而且还不只是民间百姓如此,在皇室中也是一样,庶出的皇子也同样只能称生母为姨——无论生母在后宫中的品级有多高。所以这些庶子庶女的墓志上在提及父母时,母亲一定是指的是嫡母而非生母。
地位卑微的小妾生不能主持家事,死不能与丈夫合葬;庶子对自己的生母是生不能称呼其为母,死不能为之安葬,更无权继承家业。这种嫡庶有别的制度虽然解决权力、财产的继承等问题,但对于人伦天性却是严重的挑战。如果庶子孝顺,和生母感情深厚,这对母子来说都是莫大的折磨;如果庶子性情比较凉薄,不屑承认自己的生母,那对生母本身更是莫大的伤害。
庶子的地位比嫡女要高。
在古代,有人说同一个父亲生的女孩,除了嫡女就是庶女,其实不对。嫡女不一定就是嫡妻生的女儿,只要记在嫡妻名下的都是嫡女。而庶女是除了嫡女之外所有被承认的女儿。大户人家对于嫡女和庶女的教养大多相同,但二者的身份地位是有本质差别的。这一点可以从出嫁的人家看得出。古代人们重男轻女,庶出的女儿更是没有地位。
中国古代其实是给了男子最大宽容,因为多子多福,子嗣永远是最重要的。嫡庶之别主要体现在爵位继承上,与女子不同,男子有能力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当一对兄弟出去交际时,更重要的是他自身的能力,嫡子可能会先天比庶子拥有较多的资源,但是庶子却也有更上一层的能力。
嫡子和庶子的嫁娶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谁有出息谁就更得岳家青睐,不会因嫡庶而考虑如何嫁女,与侯爵家不同,真正的书香门第对所有子女“尽量”做到一视同仁,特别是男子会着力栽培,不会有所区分。
嫡母如何对待庶子
在古代的家庭中妾的地位是低下的,妾不能为"娶",只能称为"纳","纳"从字面上看是收入、接受、贡献的意思,基本上纳妾可以理解为买入,既然是买入,那就可以当做一件物品而不是家庭成员。妾吃饭时不能和正妻同桌,只能站在一旁伺候,妻有权力管教妾,可以将她们随意打骂、买卖或者赶出家族。嫡母杀死庶子生母,庶子不得反抗迕逆嫡母的行为,不得向官府上告。
但是妾和庶子是不一样的。妻子虐待庶子也是不允许的。 实际上庶子是有继承权的,只是有嫡子在的时候,爵位和宗族的继承权都归嫡子,庶子只能分到家产。 庶子在家中的时候是要跟随嫡子,做嫡子的跟班,从小被培养做嫡长子的左膀右臂。因此庶子想黄飞腾达的唯一出路则是脱离家族,在外打拼出一番事业或者考取功名金榜题名,自己为自己的前途开辟出一条道路。
在历史中嫡庶之间的地位差别在唐宋之前尤为明显,而在唐宋之后则慢慢消除差异。在古代,血统就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无论嫡长子有多无能,庶子多有能力,家族里的家产还是要按祖训来分配,这就是嫡庶的差别。
------------------
推荐阅读:
上一篇:炒股要想成功最核心的是什么?
下一篇: 经常眼睛干涩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