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才发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需要金钱去维护”怎么看?
▍“人老了,才发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需要金钱去维护”怎么看?
在中国,母慈子孝的家庭太多了。如果父母有钱不需要子女补贴,儿女照顾老人,思想上、经济上压力会小点。但是,说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需要用金钱来维护,就有点夸张了。
▍“人老了,才发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需要金钱去维护”怎么看?
张大妈气冲冲地对女儿说:你带你公婆去旅游,为什么不带我和你爸去旅游?你这个闺女我真是白养了,简直就是白眼狼。闺女淡淡一笑:我公婆的钱都给我们了,我不对她们好才真是白眼狼呢。
74岁的张大妈和老伴老田一儿一女,女儿田胜男比儿子田顺意大了4岁。
女儿出生后,老田只淡淡地看了一眼,二话没说转身就走了。
张大妈知道这是老伴不满意:老田是家里的三儿子,前面两个大伯哥头胎生的都是儿子,只有自己生了个女儿。
好在公婆还比较开明,婆婆说了句:先开花后结果,明年断奶后再生个。公公给这个孙女取名了名字:胜男。
老田没有抱过胜男一次,每当胜男哭闹时他都极不耐烦,嫌弃张大妈没带好孩子,连带着张大妈对这个女儿也不喜欢,满心满眼的嫌弃。
张大妈在女儿10个月就断了奶,想要再生个儿子,但是天不遂人愿,在随后的2年里张大妈的肚子却一点动静都没有。老田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甚至放话说如果张大妈让他后继无人他就另娶。
还是在公婆的压制下老田才不敢再说这些浑话,那个年代离婚是件丢人的事,尤其是因为这种原因离婚的女人更是被人诟病。
直到胜男4岁那年张大妈才生下了儿子田顺意。看着儿子的小模样,张大妈才觉得腰板挺直了,整个人也扬眉吐气了。
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田大妈把胜男送到农村的公婆身边,直到女儿到了上学的年纪,在公婆的要求下才接到身边读书。
胜男小小年纪就知道在父母眼里她和弟弟是不一样的,弟弟吃得穿的都是最好的,她只要能吃饱穿暖就可以。家里要随时把弟弟的需要摆在第一位,她和弟弟之间有冲突时她一定要让着弟弟。
胜男慢慢习惯了照顾弟弟的生活,那时候家里经济条件差,买肉、买粮都需要肉票和粮票,逢年过节时候才凭票供应鱼、肉,这时候有点好吃的全家人都要紧着弟弟先吃、先用。
从小学5年级开始,母亲带着胜男在单位拣废弃木头卖给附近做烤鸭的人家;带着胜男去服装厂拿衣服回家剪线头;还会批发些蔬菜去市场摆摊赚点小钱;也会带着胜男去单位的锅炉房拣没烧透的煤渣回家烧炉子。
每次胜男看着弟弟穿着干净漂亮的衣服和鞋子,嘴里含着难得见到的大白兔奶糖,站在旁边看着她干活,她内心真的很渴望父母能给她一块糖吃、给她买一件她心仪已久的花裙子。
可是,她一直没有得到过。
父母说:你是姐姐,就要多让着点弟弟。将来弟弟长大了有出息了也会对你好的。
胜男觉得只要她做得足够好、足够优秀就能得到父母的关注,所以她努力的学习,在家里努力的做家务,只为父母多看她一眼,父母的心里有她一席地位。
六年级那年一个冬天的晚饭时间,父母下班时间都没回家,弟弟哭着喊饿要吃疙瘩汤,胜男怎么也哄不好弟弟,只好尝试着给弟弟去做疙瘩汤。
她只记得母亲在锅里添了水,活好面后用筷子一点点地抿成小团下到水里,然后再打上鸡蛋搅拌下就能做出香喷喷的疙瘩汤。
可是她不知道需要等到水开后才能下面,她哄着弟弟坐在旁边等着,锅里添了水就把面倒了进去,可想而知成了一锅浆糊,还浪费了鸡蛋。
看着一锅黏糊糊的面,弟弟哭得更厉害了,弟弟拒绝吃那锅莫名其妙的“疙瘩汤”。
母亲回来后看到被胜男嚯嚯的所剩无几的白面,还有哭得声嘶力竭的儿子,二话不说抓起扫地的笤箸就打她。
直到现在胜男最不喜欢吃的食物就是疙瘩汤,因为每每看到疙瘩汤,小时候初冬下午母亲边骂边打的样子就在眼前挥之不去。
胜男初中毕业后想要考高中,因为她的成绩在一直排名前三,还曾经得到过5块钱的奖学金,那时她人生里第一笔奖金,她这一生都不会忘记在全校师生面前上台领奖时候的激动和兴奋。
父亲拒绝了她的要求,父亲让她去念技校,技校三年后就可以直接参加工作,读书期间还有生活补贴,也会减轻家里的压力。
父亲说家里条件只能供一个孩子念大学,弟弟是男孩子将来家里的顶梁柱,一定要念大学的。
技校毕业后,胜男顺利地参加了工作成了流水线上的一名女工。母亲让胜男把工资交给她来保管,说担心她乱花钱,胜男没有反驳母亲,只是每个月把90块钱的工资一分不剩地交给父母。
弟弟也很争气,顺利地读了大学,父母很高兴办了升学宴,父亲说这是老田家第一个大学生,父亲带着弟弟回了农村爷爷奶奶家。
胜男22岁那年有了男朋友袁成,是自己同车间的同事,母亲不同意,她要求胜男晚点谈恋爱,先供弟弟念完大学。
袁成说他愿意等胜男,恋爱时候胜男会留一点工资给自己,母亲发现她上交的工资少了后勃然大怒,她说:没见过女孩子谈恋爱倒贴的,你告诉袁成谈恋爱还花你的钱,他还是男人么?
胜男后来悄悄地把单位发的绩效奖金偷偷的攒了起来,她不能只花袁成的钱,她不能让自己在爱情里变得卑微。
弟弟毕业那年,袁成托人到家里提亲,母亲提出3.68万的彩礼,在90年代末这个金额不算是低的,母亲说:这个数字大吉大利,让我们仨家一起顺利、发财。
婆家很爽快的同意了,订婚宴时,婆婆说:胜男是个好姑娘,能娶到这样的好媳妇也是我们袁成的运气,亲家的要求我们能做到的一定做到。
母亲提出婚礼上收到的礼钱,各家算各家的,公婆也同意了,婚礼现场有两个负责收礼金的人:一个负责接待婆家亲朋,一个负责娘家的亲朋和胜男的朋友。
婚后胜男和公婆住在一起,胜男提出给公婆交生活费,婆婆笑着说:不用了,你那点小饭量能吃多少?你们把钱攒着将来生孩子、买房子,花钱的地方比我们多。
母亲在胜男回娘家时,提出要求:你结婚了,两个人的收入也高了,但是我爸也需要你养老,每个月给我们500块钱养老钱。
胜男说自己一个月也不过1000多块钱的收入,500有点多,况且公婆连生活费都不要在自己的。
母亲不屑的一撇嘴说:你嫁给他们家要伺候你公婆,他们家多了个挣钱的人,可是我和爸把你嫁出去家里就少了挣钱的,你弟弟还没结婚,你总不能不帮一把吧?
袁成拉住了胜男,说:妈,我们每个月先给您和把300块钱,等我们收入高了再给您,你看如何?胜男也说:我每个月给您300块,我弟每个月给您多少?
母亲听了这话,气呼呼的说:300就300,真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胳膊肘子向外拐。
胜男生了女儿莉莉后,母亲提着10斤鸡蛋和一包小米去看她,还嘱咐婆婆一定要好好给胜男补补营养,婆婆笑着应下来,让她放心她一定会好好伺候胜男。
婆婆给胜男封了个6000块的红包,说感谢她让他们成了爷爷奶奶,胜男接过厚实的红包,看看母亲拿来的鸡蛋和小米,眼睛有点酸涩。
莉莉一百天时办了百天宴,公婆负责定了酒店、忙前忙后的布置场地、还给孙女买了银手镯、银项圈,又给了孙女8888的红包。
胜男的父母给莉莉包了一个红包,弟弟给莉莉买了一套小衣服。
胜男的闺蜜看了后开玩笑说:你这是亲妈还是后妈啊?胜男尴尬地说:我爸妈年轻时穷怕了,对钱就要紧些。我婆家条件好,袁成又是最小的儿子,不一样。
后来的时候,每年莉莉生日、六一儿童节、过年的压岁钱婆婆都是每次2、3千封个红包。
胜男父母每年生日都是200块钱,六一儿童节会给莉莉买本书,说小孩就应该多读书。过年的压岁钱父母都会给莉莉400块钱。
弟弟的儿子出生后,父母很高兴,父亲更是逢人就说老田家在他这一辈是完成了传承的任务。
侄子的百岁宴上,胜男看到父母给侄子买的金灿灿的金手镯和金项圈,心里有个地方慢慢地开始坍塌。
父母不是把钱看得那么重,而是因为人在他们心中和眼中的分量不同而已。
有一年过年,胜男一家一大早就回了娘家,刚进门就看见母亲和侄子从卧室出来,侄子把一个鼓囊囊的红包塞进了自己口袋,母亲对着莉莉招手说:来,姥姥这里有压岁的红包。
一大家吃饭后两个孩子在阳台上完,忽然侄子喊道:姐姐你闪开我先玩,这是我爷爷家你就要听我的。你是别人家孩子,你看奶奶给我的红包都比你多。
随后侄子掏出红包说:奶奶给了我两千块,你有多少?
胜男转头看着父母,母亲尴尬的笑了笑说:啊,这次是你侄子在班里考了第5名,我奖励她的。
莉莉听见跑过来说:姥姥,我在班里考了第一名,姥姥您也要奖励我2000块。
母亲讪讪的说不出话来,却问到:你爷爷奶奶奖励你了没?莉莉开心地说:爷爷和奶奶每人给了我2000块,还带我去吃了好吃的。
母亲说:莉莉,现在姥姥这里没有这么多钱了,银行也下班了,等姥姥去取了钱再给你。
从那后莉莉每次跟着胜男回家都会问母亲这句话,母亲都搪塞着说忘了,等下次。
这天胜男下班回家,女儿高兴地说:妈妈,姥姥让爸爸把奖励拿回来了。还给她看了手里的红包,胜男有点吃惊,随即明白了,这是袁成哄自己闺女的。
每逢公婆和父母生日,胜男都会给老人家买衣服鞋帽,不偏不倚的价位都基本扯平,母亲却嫌弃她买的不是名牌,经常说家里七大姑八大姨的孩子给父母买的都是名牌。
胜男苦笑说:妈,我和袁成都是普通工人,家里每个月还着4800多的贷款,莉莉要上学读书,有时候我公婆还要支援我们一些,每次莉莉的辅导班学费都是我公婆给出的。您就别挑剔了。
莉莉考上大学后,胜男一家带着公婆一起去送她,又顺带在附近景点玩了几天才回来。
刚回来,母亲就找上门说:你带你公婆出去旅游不带我和你爸,我真是养了个白眼狼。
胜男淡淡一笑说:我女儿考上大学后,公婆给了我们2万块钱,作为莉莉的学费和奖励。你和我爸给了800块钱。
“我们这次出门的机票也是公婆出的钱,我公婆看我们夫妻生活拮据,把自己的钱都补贴给我们了,我不对他们好那真是成了白眼狼了。”
回到题主的问题:
一家人之间也没办法避免牵涉到金钱的问题,正应了那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一家人之间开诚布公的谈钱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只是多子女的家庭里父母要尽量一碗水端平。
在儿女之间如果父母厚此薄彼,会无形之中在儿女之间造成了矛盾,损伤了亲情。任何感情都要用心去滋养,否则感情也会枯竭。
虽然亲情是最近的一种情感,但是如果只消费不存储,亲情也会以被生活的琐碎日益消耗,而受伤的亲情即使用心弥补也有了裂痕。
钱是俗物,然而没有钱的生活就无以为继。父母如果有能力也建议在留足养老钱的基础上,给与子女一些帮助。
尤其是多子女家庭,父母的钱对于儿女来说就意味着那是父母的爱的表现, “十个手指不一样长短”父母也难以做到对子女绝对公平,但是相对公平还是要尽量保持。
关系和感情,如果脱离了物质的滋养,只靠着空洞的语言终究维持不长远,即使这份关系是父母子女之间的血脉相连的关系。
钱,只有让它产生价值才是真的好东西,否则不过就是一堆俗物。
▍“人老了,才发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需要金钱去维护”怎么看?
40岁男子,父亲给他80万,他10年没跟父亲说过一句话,78岁父亲主动向他求和,男子愤愤地说:“这辈子,我都不会再叫你一声父亲,家里征收,大哥只比我少10万,你太偏心了。”这背后的隐情,让人心酸
这个小儿子比大哥多分了10万,为什么他还要说父亲偏心呢? 父亲老肖很是委屈,说自己一视同仁,这些年,对小儿子最为照顾,在3个子女当中,为他付出的精力最多,花在他身上的钱,也最多,但是小儿子却并不领情,说父亲就是偏心大哥,对他太过冷漠。
这对父子之间究竟有什么解不开的心结呢?
小儿子肖敏自幼调皮捣蛋,不喜欢学习,整天就是在外面跟小伙伴打架,玩耍,初中还没有毕业就辍学在家,而大儿子老实懂事,初中毕业以后,顶替了老肖的工作。
肖敏心里有些不舒服,认为父亲偏心,都没有跟他商量一下,就直接把这个机会让给了哥哥,而在老肖看来,肖敏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大儿子,如果让他去顶班,说不定半年不到就会被辞退。
肖敏在外面游荡了几年,还曾经犯了事坐过两年牢,老肖为儿子跑上跑下,花了一年的工资,后来,为了教育好儿子,又拿钱给他办了一个小加工厂,那是他多年的积蓄。
大儿子都没有一句怨言,父亲为弟弟花钱的事,他从来没有过问,肖敏经历一些事后,总算是懂事了,他踏踏实实经营那家小加工厂,经过几年的努力打拼,生意步入正轨,也赚了不少钱,这期间,父子关系还不错。
一家人也没有闹过什么矛盾,后来,三个子女各自成家,都分开过,家里就剩下夫妻两人,老肖是个有想法,闲不住的人,这些年,他准备将老宅扩建,大儿子在城里上班,没时间回来帮忙。
肖敏出钱出力,将房子扩建了80平米,肖敏提出重新去办一个房产证,省得到时候说不清楣,老肖对这件事并不上心,也不怎么着急。
肖敏催了几次以后,老肖心里开始有想法,觉得小儿子这是想要霸 占他的房子,就是不同意去办房产证, 后来,肖敏瞒着父亲,悄悄去办了,房产证上写的是他和妻子的名字。
老肖得知后,气得半死,我都还健在,你这个没良心的小子,居然就擅自把房子登记在自己名下,就算是登记你一个人也算了,结果连儿媳妇也写上。
简直是岂有此理,真是太不像话了,肖敏则解释他这么做也是没办法,父亲坚决不同意办证,那他只能写在自己名下。
在老肖看来,小儿子之所以变成这样,就是因为儿媳妇从中挑唆, 他私下对儿子说:“你这个老婆很不简单,你不要什么事都听她的,到时候被她骗了,你就知道麻烦了。”
肖敏将这些话原封不动地告诉了老婆,这个儿媳妇气不过,在她看来,自己就是为了这个家好,为什么身为长辈要故意破坏他们夫妻感情,两人大吵了一架。
双方矛盾激化,房产证的事老肖自然不会善罢甘休,随后,他找到社区寻求帮助,肖敏是个爱面子的人,老肖这么一闹,当地很多人都知道此事,肖敏觉得是父亲败坏了他的名声,他从至始至终都没有想过独占他的房子。
最后老肖来了一招狠的,直接去房产局注销肖敏手上的那本房产证,父子之间结下了梁子,逢年过节,肖敏还是会回家。
几年后,这套老宅被征收,老肖这栋二层小楼房面积加起来有400平米左右,总共获得了210万拆 迁款,这原本是好事,可是这个家从此却四分五裂。
老肖是一个性格比较强势的人,做什么事向来是自己拿主意,在他看来,两个儿子应该一碗水端平,一人75万,给出嫁的女儿10万,他和老伴留50万养老。
他本以为,子女们获得这笔钱会很开心,谁想,肖敏却气得脸红脖子粗,称父亲真是太偏心了,当初扩建房子的时候,自己出钱出力,大哥连面都没有露,为什么现在他和自己分一样多,这样显然太不公平。
老肖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在他看来如今小儿子有出息,有车有房,已经是身价上百万,大儿子家条件稍微要差一些,两人平分也是合情合理。
他完全忽略了当初,小儿子也出过钱出过力这样的事实,肖敏不同意这个分配方案,夫妻两人和父亲吵了好几天,最后,老肖妥协了,给了小儿子80万,大儿子70万。
肖敏比大哥虽然多分了10万,但是心里还是觉得不公平,多次对父亲出言不逊整天闹得家宅不宁,大哥实在看不下去,劝说弟弟不要为了钱的事,跟父亲大吼大叫,房子是父亲的,他想怎么分应该尊重他的决定,没必要闹成这样。
肖敏觉得大哥是得了便宜还卖乖,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些年,他没有为家里出过一点力,又顶替了父亲的工作,现在还白拿了70万,他自然是心满意足。
也正是因为大哥跟父亲站在一起,肖敏和哥哥也从此成了陌路。 想起父亲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他就意难平。
整整十年,他虽然和父母住的地方只有10分钟的路程,却从来没有回过一次家,逢年过节连个电话都不会打,路上见面,连个招呼也不打,也没有叫过一声“父亲”。
老肖的年纪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孤独,他想跟儿子修复关系,几次主动示好,肖敏都不领情,直言道:“除非你死了,否则我是不会踏进家门,你还有两个孩子,养老有他们就可以,如果你钱不够花,我可以给你。但是你休想,让我再你叫你一声爸爸,你不配。 你寒了我的心,你心里就只有大哥。”
老肖一遍又一遍地解释,我对谁都是一样,这些年我对你照顾得最多,花在你身上的钱都有十几万,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过得好。
肖敏冷笑,当初为了一个房产证,你在外面破坏我的名声,弄得我名誉扫地,你有顾及过我的感受吗? 你就这么不相信你的亲生儿子。
肖敏又说:“我对你已经仁至义尽了,虽然我不想跟你来往,但是我的儿子和女儿叫你爷爷,去陪你,我并没有阻拦,你还想我怎么样呢?”
老肖内心深处始终认为,儿子变得这么爱斤斤计较就是儿媳妇在背后使坏,他的儿子本性不坏,人比较单纯,自从娶这个儿媳妇进门,小儿子就变了,心态跟以前不一样。
大儿媳妇表态说:“如果小叔子不愿意赡养父母,那以后他们照顾,两位老人不缺钱,缺的就是陪伴和照顾,作为晚辈,不管父母对或错,都要尊重他们,做好自己的本分,要知道感恩,别太贪心。”
小女儿虽然父亲只给她10万,她说:“娘家的钱我从来没有惦记过,父亲能给我10万,我很感激他。 我认为,他对我们三个人都是一样的,并没有偏心,是我的二哥太小心眼了,以前小时候,他不是这样的,现在变得连我都不认识了。”
无论别人怎么劝说,肖敏就是不肯原谅父亲,不愿意跟他冰释前嫌,这个心结究竟谁才能打开呢? 如果,肖敏的妻子能够从中劝合,我想父子也不会闹成这样,而她很多时候,就是在一旁添油加醋,父子之间的矛盾才越积越深。
幸亏老肖每个月还有退休工资,身上有钱,如果他一分钱都拿不出来,遇上这样的儿子,那可真是悲剧了。
结语:
“人老了,才发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需要金钱去维护”怎么看?
有些子女,总说父母没有一碗水端平,然后逃避赡养父母的义务和责任,认为自己吃亏,家产分少了,心里不平衡,人无完人,父母也是人,也会有考虑不周全的时候,很多时候,他们总是习惯地偏向弱的一方,兄弟之间吃点亏,只要家庭能够和睦又有什么关系呢?
1:一味地斤斤计较,谁又能说得清楚谁对谁错,每个人站得立场不同,想法也自然不同,清官难断家务事,只能相互体谅和理解。
2:站在这位父亲的角度想,他对小儿子这些年花的精力和钱都要多于大儿子,在他看来,这也是一种爱,或许是出于补偿的心理,所以在分拆迁款的时候,提出两人平分,这也无可厚非。
3:而小儿子这个时候,说自己扩建房子的时候出钱出过力,试想如果这套房子没有征收,他或许也不会计较这些,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他选择了金钱,无视亲情。
父母和子女之间,需要用金钱去维护,说实话真的很悲哀,金钱固然重要,但是亲情无价。 家是讲情而不是讲理的地方。
▍“人老了,才发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需要金钱去维护”怎么看?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社会上每个父母和子女相处关系千差万别,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一、父母方面
1、平时重男轻女,老了还想依赖女孩;
2、养育多胎男女,且对这些子女生活、教育方面有严重不公平;
3、父母没有退休金,全部依赖子女赡养且脾气臭。
二、子女方面
1、不懂得感恩,不懂得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
2、对待照顾父母问题,兄弟姐妹之间非常计较,彼此之间都不愿意多付出。
3、子女平时工作繁忙且经济拮据;
▍“人老了,才发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需要金钱去维护”怎么看?
关于这点我很佩服我爸爸妈妈的爱心和心量,他们很舍得用钱去维护父母子女、孙辈的关系。这没什么不好,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物尽其用就很好了。
无论儿孙花了他们多少钱,爸爸一谈起儿子孙子,满脸幸福像盛不住了一样。看着爸爸那样,我觉得好笑、好玩,也很佩服他的爱心如此之大。世间事什么叫好?什么叫坏?他愿意就好!他不愿意就坏!尤其是高龄老人就是这标准吧。
当然他们对我例外,我这么说不是我有意见,抱怨。这很正常啊,父母没有印钞机,他们钱有去处,当然也希望有来,人嘛,总是希望平衡一下心理更愉快些。
最近一次我偶然善巧的一句话,改变了妈妈。那天我和妈妈去买菜,她住妹妹家,但我们可以在同一菜市场买菜、见面。
卖完菜我们坐聊一小会。我无意中说:‘女儿刚给我买了个小手提电脑写文章玩,挺好用。3500元我把钱给女儿了。“
妈妈很惊讶,她说:”你女儿不缺钱,你为什么要把电脑钱付给她?“
我说:”我可没这么傻!我留着自己的钱不花,花她钱,我要说谢谢。等我死了余下一堆钱让她继承了,我连谢谢也听不见,多不划算。花剩下的才是孩子,没必要节约下来给孩子。“
妈妈什么也没有说,毕业以后我与爸爸妈妈在一起,几乎爸爸妈妈不用花钱的。她听了我这话估计有点感触吧。当然也没有受伤,毕竟我妈妈退休工资挺高的,她一直也是女能人。
过了几天我们约见面,估计我中午才到,我说在外面吃午饭不麻烦做了。往常肯定我付钱啊,我也说了叫她坐等,我一会到,等我买。
呵呵,这次妈妈在我到以前付款了。我不在乎钱多少,我觉得妈妈进步很快,不算老脑经这才是值得开心的啊。想想多少老人就是老脑经找不愉快呢?!
人老了,留点一点稳定自己心理的压箱钱就可以了,没必要使劲存。如果孩子不需要就自己花多点,自己经手花了更对得住这钱。打个比方如果自己活着的时候亲手做了功德,利益自己来生,功德是自己的。如果自己没了以后,孩子代父母做功德,这功德是父母得三成孩子得七成了。这问题地藏经有写明白的。
人老了,留点压箱钱防意外,余下的孩子们需要就给了。如同孩子们小时候喜欢吃糖饼你买糖饼给他们吃一样的心情把,开心地给,别做太多分析、纠结。钱就是用来买开心的,现在立竿见影买到了开心,就很好了。
谢谢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