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我军为何用纵队编制?
▍1945年我军为何用纵队编制?
到1945年8月,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的正规部队已经发展到近90万人,然而作战序列中仍然只有三个正规陆军师的番号,也就是115师、120师和129师,讲真,一个集团军及所属三个步兵师达到90来万人马,也是没谁了。
一、斗争策略的需要
抗战时期前后组建了大约40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一般在8到10万人左右(两至三个军),这种兵力规模第十八集团军早在1938年就实现了。因为随着根据地越来越大,消灭的日伪军越来越多,抗日武装迅速发展,第十八集团军早就超编了。
当时我军的高级建制,属于“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诸如山东军区、晋冀鲁豫军区、晋绥军区等大军区,以及二级军区和军分区,那都是我方自行组建的。注意此时重庆军委会的序列是:行营、战区、集团军等等,并没有“军区”的番号。
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我军高级建制单位对外界和对重庆,仍然以“第十八集团军某部”来称谓,比如山东军区行文重庆的话,落款即为:第十八集团军第115师,即师部兼军区司令部。
毕竟是国共合作抗日期间,第十八集团军理论上属于“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理论上要听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指挥。至于高级部队番号,也得使用军政部授予的“合法番号”,尽管此间八路军的兵力翻了几番,可是用最笨的脑袋想想,重庆方面能给我军增加新的番号吗?
人家限制我们还来不及呢,所以整个抗战时期,除了第十八集团军(最初为第八路军、及所辖的三个师)和新四军,国民政府没再给过任何团级以上的新部队番号。而我军的部队数量又在快速增长,怎么办呢?只能以军区为单位自拟番号。
因此到了抗战后期,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各师,都已经下辖不少旅、团或者支队建制了,比如115师(山东军区)除原343、344旅外,新建有七个教导旅,129师(晋冀鲁豫军区)除原385、386旅外,另建有十一个新编旅。
按照国民革命军的编制原则,1939年取消旅级编制后,三个团(有的是三个番号团和一个野战补充团)就可以编为一个师,两到三个师就可以编成一个军,两到三个军就应该编成一个集团军,可问题是,我们得不到新的师、军和集团军的番号。
如果是抗日战争的初中期,不给高级编制和番号也不影响什么,因为八路军是以山地游击战为主,在武器弹药极端匮乏的情况下,不可能跟日军进行大兵团会战,部队多以团为单位分散活动,机动灵活,也不易被日军捕捉,甚至还有了“大团”、“小团”的临时性办法。
所以抗战最残酷的阶段,绝少看见八路军以旅级以上单位,集中起来跟日军对阵的,装备劣势、火力劣势、单兵素质劣势,集中起来会造成更大更无谓的伤亡。恐怕日本人巴不得八路军这么干,我们又怎么可能上当?
二、战争形势的需要
但是抗战胜利前后,军事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无论是收复沦陷区,还是阻击“摘桃子”的蒋军重兵集团,都要求八路军完成从游击战到运动战的转变,得打大仗了。
比如1945年10月的“平汉路战役”中,第十一战区孙连仲就集中三个军10万人马,企图攻取和通过冀鲁豫军区(129师所属)的中心地带,北上石家庄“接收”华北地区,我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只能奋起自卫。
既然是打大仗,一个129师再同时指挥七八个旅、十几个旅的部队,显然是不利于作战的,因此在抗战胜利后的一段特殊时期里,实际情况也要求我军编组旅以上的野战兵团。
编组其实很容易,一个二级军区所属的几个旅,整合在一起就完事了。比如晋冀鲁豫军区所辖的二级军区“太岳军区”,仅正规部队就有太岳军区第1旅、第2旅和第386旅等三个旅,完全可以合组成为一支野战部队,统一指挥统一序列,直接隶属于刘邓首长指挥。
麻烦在于,合组以后的部队应该怎么称谓用什么番号呢?自拟师、军级编制和番号,那就等于跟重庆当局公开决裂,那边重庆谈判还在进行,显然是不合适的。关于这一特殊时期的复杂形势,笔者在相关文章中多有介绍。
总之我军在1945年,并没有放弃使用八路军(第18集团军)和新四军的番号,那就不方便单方面增设师以上的正规编制和番号,比如新四军的番号1947年初才正式弃用。既然如此,就需要跟组建“军区”的办法类似,增设我军自拟的高级野战建制。
三、统一编制的需要
实际上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两到三个旅编组完成以后的规模,级别也实在不好界定,八路军各大军区当时的旅普遍在3000到4000余人,三个旅合编后也就1万来人,称为“师”?跟115师、120师和129师的师部容易混淆,称为“军”?明显又不太够。
出于以上几个原因,1945年的9月21日,延安特别发出了《关于扩军与组建机动兵团的指示》,其中明确提出:“各个战略区域都应编整能够机动的突击力量,其数量应占本区脱离生产兵力的五分之三到三分之二,把他们编组成旅和纵队,准备他们能够实行极大机动”。
这是延安首次下达了各大军区组建“野战军”和“野战纵队”的命令,其中野战纵队简称为“纵队”。选择这个编制名称,是因为“纵队”是一个级别很模糊的临时性建制,完美地解决了当时所有的困难。
这个建制也是有传统有历史的,比如红四军在早期,就曾经下辖四个纵队(团级),之后兵力充足了,才改为下辖师。随着延安一声令下,华中军区、晋冀鲁豫军区、晋察冀军区纷纷组建野战纵队、
比如太岳军区的三个旅就合编为“太岳纵队”,司令员陈赓,也就是未来著名的中野四纵之前身,不过在初组时只有11000余人,所以说“纵队”这个编制用的很妙,它还给部队的发展留下了空间。
早期的纵队多为“加强师”的规模,到了1947年以后基本就是“军”的规模了,也正因为如此,1948年11月当情况允许时,我各野战军的纵队奉命全部改称为“军”,标志着开始正规化了,放弃了“纵队”这一临时建制。
华北和华东、华中各军区的情况又不相同,新四军之下建有师,师又辖旅,比如黄克诚的第3师就下辖三个旅35000余人;山东军区由于一度使用了“人民解放军”的称号,在抗战刚刚胜利也组建了八个师的新编制。
因此在1945年和1946年初,我军是“纵队”和“师”两类野战建制并存的状态,解放战争全面爆发时,兵力描述为:“野战军有61万人,辖有纵队(或师)单位共22个、旅(或师)级单位94个”,前面的师一般指新四军的师,可达数万人;后面的师即指山东军区的“师”,兵力从6000到8000人不等。
到1946年下半年,随着各大军区部队整编的完成,不再有新四军那样的“师”,全部理顺为野战军、野战纵队、旅(或小师)的战斗序列,其中东北民主联军和华东野战军纵队下设师,其他野战军下设旅。
解放战争不断取得胜利,各野战军的旅和师都在发展,最终也于1948年11月,随着纵队的改称而统一改为“师”,而这时候的师普遍突破万余人,已经是比较标准的步兵师了。
▍1945年我军为何用纵队编制?
国共双十协定规定,中国境里共有120个师的军队,国民党100个师,共产党20个师,所以国民党把军整编成师,就有如把军整编成74师34000人的奇怪现象,共产党的军队就是整编到每个师5万人,还是没办法把抗战胜利后120多万人整入编制之内,最终毛主席创造性的用了纵队这个编制,就如他从延安撤退时用的昆仑纵队一样,彻底的不用了军及师的编制,让国民党完全搞不清楚共产党军队的数量。到了共产党军队统一改编成4个野战军后,才又延用了师的编制。
▍1945年我军为何用纵队编制?
这是给蒋军释放的烟雾弹,几大野战军还有地方武装人员装备都不一几乎无法统一编制,当时的战场环境也无法让我军好好的整编,解放战争后期才腾出手来进行整编的,当时的纵队有的大过军,有的也就是个加强师,对于敌人来说根本无法判明我们的兵力多寡,长期跟华野打交道的敌人碰到了东野的纵队就会以为自己知道对手,打完才知道完全不同
▍1945年我军为何用纵队编制?
1945年八路军名义上还属于“国军编制”,但国民政府只给了八路军3个师的编制,要知道此时八路军已经有了90多万兵力,1个军90多万人也就只有八路军了,按照正常的编制,3个师根本就消化不了90多万人。
其实早在八路军改编之初就发现3个师的编制根本不够;八路军改编前夕,我军原本打算改编为“4个军12个师”,但国民政府坚决不同意给这么多编制,经过多次协商才确定为“1个军3个师”的编制。
当时在陕北的红军有近8万人,1个师的编制为1.5万人,3个师只能容纳4.5万人,多出来的3万多人怎么办?只能通过不受编制限制的八路军总部以及各师部的直属团营、留守兵团、我军设立的军事院校如抗大来消化,但这并非长久之计。
我军因坚定的信仰以及严明的纪律,而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有志青年踊跃报名参加八路军,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原本的编制已经不能满足队伍的发展。
就拿115师独立团,改编时只有1700多人,但经过两个多月的发展,部队人数达到7000余人,为此独立团扩编成为了八路军独立第一师。
不过独一师的番号只使用1个多月就撤销了,师的编制属于正规编制,老蒋得知八路军又自己组建了个师,非常不满,便责令国民政府军委会对八路军总部施压,为了维护抗日统一战线和抗日大计,八路军最终作出了让步,撤销了独一师的番号。
直接用“xx师”作为番号又很容易引起国民政府的警觉,于是就开始改用临时编制的番号,比如纵队、支队、大队啊,因而当时八路军除了3个师外,还有很多纵队,都相当于师、旅一级。
使用纵队的好处,主要有这么几点,第一,纵队的编制比较灵活,并没有确切的人员限额,有利于部队的扩编,比如八路军东进纵队组建之初也就6个连,也就相当于个加强营,都后来发展到了8个支队外加1个独立团,相当于师、旅一级的单位。
第二,由于纵队人员编制灵活,也能让敌人弄不清我军到底有多少兵力,所以直到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仍采用纵队的编制,就拿豫东战役来说,当时国民党军截取到了我军的情报,但根据情报中的我军进攻纵队的番号完全推测不出我军进攻的兵力,最终作出错误调整,为我军更快拿下开封创造了条件。
第三,方便与八路军的“师”区分,八路军的“师”发展到抗战后期实际已经相当于集团军,如若其他新扩编的相当于师一级的部队,直接用“师”级番号,不但不方便与八路军的三个师区分,国民政府方面也不会同意,毕竟当时还是国共合作时期,使用“纵队编制”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之后的解放战争时期,虽然先后成立了各野战军,但纵队作为各野战军直辖单位继续使用,解放战争时期的纵队大致相当于军一级,直到1949年初,一、二、三、四野战军的正式成立,才改纵队为军,撤销了纵队番号。
▍1945年我军为何用纵队编制?
野战纵队,是我军在解放战争中采取的一种特殊的编制,既具灵活机动性,又便于大规模作战,对赢得最后的胜利具有重要作用。
纵队并非我军首创
纵队,在世界很多国家早期的军队编制中,都曾经多出现过,只不过延续的时间以及所起的作用不同罢了。
在我国,无论我军还是蒋军,基至早期北伐军队,都曾经使用过纵队这一编制。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在东征陈炯明部时,就首次使用了“纵队”这一编制。
蒋军在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时,也曾将参与部队分为北、南、西三路,共10个纵队进攻红军。
我军在反围剿及后来的抗日战争时期,也多次采用了纵队的编制。
而让“纵队”这一编制大放异彩的时期,则莫过于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9月21日,延安发出《关于扩军和组建机动兵团的指示》,明确指出:
“各个战略区域都应编整能够机动的突击力量,把他们编组成旅和纵队,准备他们能够实行极大机动”。
自此,我军的野战纵队(简称“纵队”)在各个战场大显神威。
纵队的优势
相较于军、师、旅、团、营、连、排、班这样正式的军队编制,纵队是一种临时的非正式的编制,往往是将若干个在同一方向作战的成建制部队编成一个集团,协同作战。其优势在于:
1、可避免正式编制的限制。
按照正式编制,部队的数量、番号等都有严格的限额,而采用纵队、支队、总队、大队等编制和名称,则可以避开这些限制。
2、组队灵活。
纵队可以根据需要临时组队,人数可多可少,配置可精可劣,可以迷惑敌军。
3、既有利于游击作战也有利于正面作战。
多支部队聚在一起可以组织大规模的集团作战,散开又可以分散到各地进行敌后斗争。
但是,纵队编制也有自身的劣势,比如由于是临时性组织,组队相对随意,人员不固定,建制不固定,不便于统一管理等。
解放战争初期为什么要采用纵队编制?
1、政治斗争的需要。
1945年9月,毛泽东同志正在重庆与老蒋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进行的丶历史性会谈,在名义上,按照统一抗日的约定,我军只有第十八路军和新四军这两个军的编制。
所以,为了不刺激老蒋集团,争取早日和平,我们没有采用正式的军队建制,而是采用了纵队这一非正式编制。
2、我军发展规模的需要
抗战时期,我军只有两个正规编制:八路军与新四军。
八路军下辖3个师,每个师下辖2个旅。八路军三个师后期演化为四个一级军区:山东军区与晋察冀军区(115师),晋绥军区(120师),晋冀鲁豫军区(129师)。一级军区又下辖几个二级军区(相当于旅级),二级军区都有自己的野战部队旅级,军分区自然属于团级。
而“皖南事变”后重组新四军下辖7个师,每个师下辖3个旅。
到抗日战争后期,日本的失败已在所难免,此时八路军、新四军则已经扩充到120余万,队伍扩编已势在必行,故而“纵队”这一临时性的编制应运而生。
3、战争方式转变的需要
抗战胜利后,老蒋在积极准备内战,“重庆谈判”不过是拖延时间以备战的一个幌子。
此时我党我军也清楚地知道老蒋无心和平的心思,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而壮大成熟的我军明白,相较于在抗战期间敌后战场以游击战、破袭战为主的作战模式,接下来将面临大规模的正面作战,因而组建主力兵团,进行大型野战任务已经势在必行。
而以往的旅、团级建制非常不便于统一指挥,我们需要组织更大编制和级别的野战兵团,以便能够实施机动作战,有效地消灭蒋军。于是,我们就使用了“纵队”这一编制。
4、解决兵力不均的需要
抗日战争末期,我军各部的兵力相差较大。
比如115师在1940年末已有7个教导旅,后又组建4个旅。11个旅的兵力早已超过军级编制。又如129师,兵力一度达到30万人。
名军兵力不均,装备和训练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与蒋军的大战又迫在眉睫,因而,纵队这一特殊的编制,既能将队伍进行整编,又给予各部队极大的极动性。
事实上,在解放战争时期,各纵队的兵力差别也较大。刚开始,一个纵队平均仅有2万人,到了战争中期就发展到了5万,而到了战争后期时,就已经有纵队的人数达到了7万人以上。
以我军第一批成立野战纵队的晋翼鲁豫军区为例。日本投降仅仅一个多月,上党战役爆发,我军三个主力纵队参战,击败蒋军13个师1个挺进纵队3.5万余人,活捉敌19军军长史泽波。而当时我军各纵队的兵力都不足10000人。
5、隐藏实力的需要
战争对于交战双方而言,部队的投入往往并没有太多秘密,敌我双方的部队番号,很多时候早已摆上了双方指挥官的桌上。
如果按正常军队编制,双方指挥官肯定马上就知道了对方兵力的数量。但因为“纵队”这一特殊的编制,往往令蒋军指挥官摸不着头脑。
比如在豫东战役中,蒋军通过破译我军电报,知道了我方的进攻纵队以及番号,但对于这些纵队到底有多少兵力,却不得而知。以至于他们不得不抽调其他城市的精锐部队来回防开封,这使得我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易拿下周边城市,进而围攻开封,并将计就计地围点打援,大败敌军,活捉敌中将司令区寿年。
纵队相当于什么级别?
纵队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常设编制,解放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整编,改建正式的解放军序列。
一般而言,纵队相当于军级部队,纵队司令相当于整编后的军长,部分资深纵队司令则任更高级别的兵团级领导。
下面是各部队整编前后的职务和军衔:
第一野战军
下辖两个兵团。中央军委给予了2个兵团的编制,后来华北野战军的第18、19兵团划归给第一野战军,一野才有四个兵团。
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第一副司令员张宗逊,第二副司令员赵寿山,参谋长阎揆要,政治部主任甘泗淇。
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震,下辖第1、第2、第7军;
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政委王世泰,下辖第3、第4、第6军
第一纵队(第1军):司令员:张宗逊(上将)/贺炳炎(上将),政委:廖汉生(中将)
第二纵队(第2军):司令员:王震(上将),政委:王震(兼任)
第三纵队(第3军):司令员:许光达(大将),政委:孙志远(未授衔)
第四纵队(第4军):司令员:王世泰(未授衔),政委:张仲良(未授衔)
第六纵队(第6军):司令员:罗元发(中将),政委:徐立清(中将)
第七纵队(第7军):司令员:彭绍辉(上将),政委:孙志远(兼任)
第八纵队(第8军):司令员:姚喆(中将),政委:王震(兼任)
第一野战军的第一纵队下辖老部队358旅,第二纵队下辖老部队359旅,所以属于老纵队,所以纵队司令授衔相对较高。
第二野战军
下辖三个兵团。当时中央军委给予了4个兵团的编制,序列为3-6,实际上只有三个兵团。
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参谋长李达。
第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政委谢富治,下辖第10、第11、第12三个军;
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陈赓,下辖第13、第14、第15三个军;
第五兵团: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下辖第16、第17、第18军
第一纵队(第16军):司令员:杨勇(上将),政委:苏振华(上将)
第二纵队(第10军):司令员:陈再道(上将),政委:王维纲(上将)
第三纵队(第11军):司令员:陈锡联(上将),政委:彭涛(未授衔)
第四纵队(第13军/第14军):司令员:陈赓(大将),政委:谢富治(上将)
第六纵队(第12军):司令员:王近山(中将),政委:杜义德(中将)
第九纵队(第15军):司令员:秦基伟(中将),政委:李成芳(中将)
第十一纵队(第17军):司令员:王秉璋(中将),政委:张霖之(未授衔)
第二野战军陈赓的第四纵队属于军委直属机动纵队,纵队编制下辖4个旅,后来整编时4个旅整成成两个军(第13军与第14军)。
第三野战军
下辖四个兵团。当时中央军委给予5个兵团的编制,序列为7-11,实际上只有四个兵团。
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粟裕,第一副政治委员谭震林,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唐亮。
第七兵团:司令员王建安,政委谭启龙,下辖第21、第22、第23、第35军;
第八兵团:司令员陈士榘,政委袁仲贤,下辖第24、第25、第26、第34军;
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政委郭化若,下辖第20、第27、第30、第33军;
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政委韦国清,下辖第28,第29,第31军
第一纵队(第20军):司令员:叶飞(上将),政委:叶飞(兼任)/谭启龙(未授衔)
第二纵队(第21军):司令员:韦国清(上将),政委:韦国清(兼任),副司令员:张震(中将)
第三纵队(第22军):司令员:何以祥(少将)/孙继先(中将),政委:丁秋生(中将)
第四纵队(第23军):司令员:陶勇(中将),政委:王集成(少将)
第六纵队(第24军):司令员:王必成(中将),政委:江渭清(未授衔)/陈时夫(未授衔),副司令员:皮定均(中将)
第七纵队(第25军):司令员:成均(中将),政委:赵启民(中将)
第八纵队(第26军):司令员:王建安(上将)/张仁初(中将),政委:向明(未授衔)/王一平(未授衔)
第九纵队(第27军):司令员:许世友(上将),政委:林浩(少将)
第十纵队(第28军):司令员:朱绍清(少将),政委:陈美藻(少将)
第十一纵队(第29军):司令员:胡炳云(少将),政委:张藩(中将)
第十二纵队(第30军):司令员:陈庆先(中将),政委:曹荻秋(未授衔)
第十三纵队(第31军):司令员:周志坚(中将),,政委:陈华堂(少将)
皮定均原来是中原军区第1纵队1旅旅长,“中原突围”进入华东野战军,部队被编入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所以皮定均担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55年授衔原本是少将军衔,因为特批:“定均有功,由少晋中”。
第四野战军
下辖四个兵团。当时军委给予6个兵团的编制,序列为12-17,实际上只有四个兵团。
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
第十二兵团:萧劲光任司令员兼政委,下辖第40、第45、第46军;
第十三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政委肖华,下辖第38、第47、第49军;
第十四兵团:司令员刘亚楼,政委莫文骅,下辖第39、第41、第42军;
第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下辖第43、第44、第48军及两广纵队。
第一纵队(第38军):司令员:李天佑 (上将),政委:梁必业(中将)
第二纵队(第39军):司令员:刘震(上将),政委:吴法宪(中将)
第三纵队(第40军):司令员:曾克林(少将)/韩先楚(上将),政委:罗舜初(中将)
第四纵队(第41军):司令员:吴克华(中将)/胡奇才(中将),政委:莫文骅(中将)
第五纵队(第42军):司令员:万毅(中将),政委:刘兴元(中将)
第六纵队(第43军):司令员:洪学智(上将),政委:赖传珠(上将)
第七纵队(第44军):司令员:邓华(上将),政委:吴富善(中将)
第八纵队(第45军):司令员:段苏权(少将),政委:邱会作(中将)
第九纵队(第46军):司令员:詹才芳(中将),政委:李中权(少将)
第十纵队(第47军):司令员:梁兴初(中将),政委:周赤萍(中将)
第十一纵队(第48军):司令员:贺晋年(少将),政委:陈仁麒(中将)
第十二纵队(第49军):司令员:钟伟(少将),政委:袁升平(中将)
山东军区组建了8个师,第4师与第8师没有去东北,第4师后来编成华东野战军的第八纵队,第8师师长王麓水1945年12月的滕县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
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第三纵队,第四纵队,第六纵队属于老纵队。
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下辖老部队山东军区第1师与第2师,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下辖老部队新四军第3师,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下辖老部队山东军区第3师,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下辖老部队山东军区第5师,第6师。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下辖老部队山东军区第7师。
华北野战军
下辖三个兵团。
华北野战军司令员为聂荣臻,副司令员徐向前,政委薄一波,参谋长熊奎,政治部主任罗瑞卿
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徐向前(后为周士第),下辖第60、第61、第62军;
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委罗瑞卿,下辖第63、第64、第65军;
第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政委李井泉,下辖第66、第67、第68军
第一纵队(第66军):司令员:唐延杰(中将),政委:王平(上将)
第二纵队(第67军):司令员:郭天民(上将),政委:郭天民(兼任)
第三纵队(第63军):司令员:杨成武(上将),政委:李志民(上将)
第四纵队(第64军):司令员:陈正湘(中将),
第六纵队(第68军):司令员:文年生(中将),政委:向仲华(中将),
第七纵队(第65军):司令员:孙毅(中将),政委:林铁(未授衔)
第八纵队(第60军):司令员:王新亭(上将),政委:王新亭(兼任)
第十三纵队(第61军):司令员:曾绍山(中将)政委:徐子荣(未授衔)
第十四纵队(第70军):司令员:韦杰(中将),政委:甘渭汉(中将)
第十五纵队(第62军):司令员:刘忠(中将),政委:袁子钦(中将)
第五纵队
看上面的名单,大家可能觉得奇怪,为什么除了四野以外,其他部队都没有第五纵队?
这是因为,在国际上,“第五纵队”臭名昭著!
1936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保卫战中,叛军本来有4个纵队,后来隐藏在马德里市内的叛徒、特务组成了第5纵队。正是这个第5纵队,后来在前线节节胜利的情况下,突然在后方发难,倒致左翼政党领导的政权失败。从此,“第5纵队”就成为了叛徒、特务组织的代名词。
因而,刚开始包括四野在内,我军都没有成立第5纵队,直到1948年2月,当时四野已扩充到10个纵队近70万人,才不得不建立了第5纵。当然,后来又扩充了两个纵队。
四野各纵队成立时间如下:
1纵:1946年8月。
2纵:1946年8月。
3纵、4纵:1946年初。
5纵:1948年2月。
6纵:1946年10月。
7纵、8纵、9纵、10纵:1947年8月至10月。
11纵、12纵:1948年3月。
结语:
在解放战争胜利后,纵队这一特殊编制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其机动性与灵活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朝鲜战争爆发后,志愿军在入朝作战时,一度也采用了纵队编制,让美军对我军虚实莫辨,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赢得了最终胜利。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