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火箭炮到底有多厉害?能进战壕躲吗?
▍喀秋莎火箭炮到底有多厉害?能进战壕躲吗?
喀秋莎火箭炮到底有多厉害?能进战壕躲吗?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军队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率领145个师团侵略苏联边境。当时苏联的武器体系根本就不是德国军队的对手。以破竹之势残忍践踏苏联领土的1941年7月13日,在苏联的外围城市,德国的装甲部队和苏联军队暂时整顿队伍,等待上级的命令,处于对峙状态。
这时,在苏联军队阵营中出现了4辆可疑的卡车,在这4辆可疑的卡车发出嘈杂的风琴声,并向德国装甲师阵营发出了数不清的火箭。
当时德军第一次在徳苏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这就是苏联多管火箭炮"喀秋莎"的首次登场。
因为搭载在车辆上,所以地区间移动容易,一台喀秋莎可以安装14~48枚火箭,8秒内就可以全部发射。据说,如果用两个联队规模的兵力集中射击敌方所在的地方,这一带就会变成一片火海。
多管火箭炮是向目标地区集中最大火力发射的武器,是步兵们最害怕的武器之一。但初期苏联政府对这种多管火箭炮没有太大的期待。因为武器的命中率是武器的生命,但起初的喀秋莎火箭炮命中率明显较低,所以苏联军部上级对此持否定态度。
但是苏联军队没有武器来对抗德军强大的装甲部队,因此他们抱着希望,紧急向战场派遣了喀秋莎。
结果是无数次落在德国装甲部队和步兵头上的火箭炮使敌人几乎全军覆没,德军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苏联从那时开始承认了喀秋莎的能力。
开发的多管火箭炮喀秋莎是在卡车上安装了多个火箭发射台,BM-82使用了82毫米火箭弹,BM-132使用了132毫米火箭弹。
卡丘萨原称BM-13,但随着各种衍生型的产生BM-8、BM-13、BM-14、BM-21、BM-24、BM-25、BM-27、BM-30、BM-31等所有口径的多管火箭炮都被命名为喀秋莎。
而且喀秋莎发射后发出的声音听起来像风琴的声音,因此也被称为"斯大林的管风琴"。
虽然喀秋莎命中率很低,但制作容易,费用低廉,因此如果大量生产并向敌人射击,威力足以让一座山夷为平地,何况是战壕。
之后苏联军队创建了用BM-8喀秋莎火箭炮武装的8个导弹团,制造了火力更加强的BM-13N,此前共生产了18,000台,火箭在200个工厂共制造了12,000,000枚。
BM-13N的发射台上安装了装有5公斤高炸弹弹头的132毫米RS-132火箭,该火箭的射程为8.5公里,发射轨道上共安装了16枚火箭炮。
就这样,在与德国的战争中,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至今仍被认为是守住苏联的武器。
▍喀秋莎火箭炮到底有多厉害?能进战壕躲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躲进战壕躲避,意义不大。而且你也没有这么快的速度。
喀秋莎同传统火炮最大的区别,在于火力覆盖面大。
喀秋莎只要一次齐射,就覆盖远远大于传统火炮打击的区域,会造成极大的杀伤。
当德军恼羞成怒进行还击的时候,喀秋莎早就撤退走了。
这种战术让喀秋莎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也成为前线苏军士兵最喜爱的东西。
喀秋莎火箭炮,参加了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都有着非常良好的战绩。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来说,双方在城市内激烈拉锯,尽一切力量使用全部的火炮攻击对方。苏军在该战役中使用了1531门喀秋莎火箭炮,取得了巨大的战果。
而由于城内战斗很混乱,障碍物众多,想要精确炮击大量杀伤敌人,是很困难的。
然而,喀秋莎可以一次性覆盖很大地区。
斯大林格勒的一个战例,很好说明这点。
市郊有孤立的楼房,是旧沙俄时期的建筑,非常坚固,75毫米火炮直接击中也难以摧毁。
这里又是一个制高点,谁占领了它,就能用火力封锁周围数公里地区。
苏联先后投入5个营的部队固守,德军也先后攻占了这所房子3次,3次都被苏联人反击夺回。
在德军第4次攻击中,该房子里面的红军战士全部阵亡,仅剩下个受重伤的排长。
德军大部队四面向房屋包围过来,英勇的苏军排长向后方命令:立即向我所在的坐标开炮,不要用别的火炮,就用喀秋莎!!!
火箭炮部队含泪向这个房屋开火,遮天盖日的火箭弹飞过来,将上百名德军士兵炸得血肉横飞,还炸死了德军一个团长。
由于炮火覆盖面大,速度快,这些德军士兵根本来不及躲避。
德军伤亡过重,被迫退了下去。
二战期间各国认为,对于敌人的作战部队进行炮击,以第一轮,也就是开炮之后5到10分钟内的效果最好。
超过这个时间,敌人就会有充分的防炮准备,第二轮炮击就无法造成什么大的效果。
喀秋莎БМ-13为例,一辆车上装备16枚М-13 (РС-132的改进型)132毫米火箭弹。16枚火箭弹在7到10秒钟内就可以完全发射出去,而132毫米火箭弹的威力基本相当于105毫米口径的重炮炮弹。
区区7辆发射车的第一次齐射,就可以发射100多枚火箭弹,相当于苏联一个常规炮兵师的火力。
苏军火箭炮团就有24门喀秋莎,一次齐射就可以发射近400枚火箭弹,相当于3个苏联炮兵师。就问你怕不怕。
如果这么多火箭弹落在同一个区域中,这个区域里面的德军士兵可就倒了大霉!
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的喀秋莎一次齐射,将美第7师进攻的两个营重创,毙伤700多人。稍后志愿军一个火箭炮营的12门喀秋莎火箭炮一次准确的齐射,歼灭美军1个坦克营,击毁击伤坦克23辆。这两个战例足可见火箭炮的威力。
▍喀秋莎火箭炮到底有多厉害?能进战壕躲吗?
抗美援朝战场上,成建制最先装备苏制喀秋莎火箭炮的是炮兵第21师,该师是由四野第48军的第143师改编而来的,他们装备的喀秋莎有多厉害呢?步兵战士们喜欢和尊重的不行,根据志司后勤司令员洪学智的回忆,炮21师的车牌号前两个数字为“84”,在行军和道路拥挤时,其他部队兹要看见84的车牌号一律让路,可见喀秋莎的威力和战士们对它的喜爱程度。
那么喀秋莎火箭炮到底为什么威力十足呢?其实最重要的是火箭弹的集中齐射,以苏军正式定型的BM-13火箭炮为例,每门炮都有8条发射滑轨,一次齐射可发射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16枚。这种齐射方式是很恐怖的,比如苏军最早装备喀秋莎的那个独立火箭炮连,只配备了七门炮,但是却可以瞬间一次性倾泻出112枚火箭弹!你明白什么意思了吗?要专业点理解。
因为该型火箭弹的口径已经高达132毫米,也就是威力要超过了105毫米榴弹炮(二战期间122毫米榴炮没有普及,有一些150毫米的重型榴弹炮),战斗部的TNT杀伤力介乎于105毫米和150毫米的重炮之间。而一个重型榴炮团一般也就装备24门炮,一次齐射可以打出24枚大口径炮弹,简单换算一下就知道,一个喀秋莎炮兵连的一次齐射,火力倾泻顶得上五个重炮团,这是什么概念?
所以喀秋莎的优势不在于火力的持久性,而是体现在一次性齐射的打击力度和轰击密度,假使攻击某一固定区域的目标,一个喀秋莎炮团的24门炮齐射的话,瞬间就可以把384枚大口径火箭弹同时砸到敌人头上。而如果换成是一个同样装备24门炮的重榴炮团,则需要16次齐射才可以,差距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攻击目标必然一次性遭到饱和轰炸,根本没有喘气的机会和躲避的时间,直接炸烂了。
正因为如此,喀秋莎的打击手段主要是“急袭”,也就是在敌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倾泻巨大的火力,让敌人根本来不及防炮和隐藏,所以损失必然惨重。比如1951年10月初,炮兵21师所属第202团,奉命配合位于朝鲜战场中线的志愿军47军作战,目标是收复添木洞敌占山头,这也是志愿军炮兵的喀秋莎火箭炮首次成建制投入实战。
前面说了,若想让火箭炮发挥最佳的效果,那就必须是火力急袭,于是炮202团采用了“引蛇出洞”的战法,就是喀秋莎炮兵分队提前抵达发射阵地,预先装好火箭弹、标定好射击诸元。战斗打响后,第47军步兵部队动用轻重机枪、迫击炮、步兵炮等先期向美军阵地开火,而后再吹响冲锋号,让美军以为47军发动了大规模步兵进攻,于是纷纷从从工事中钻出来进入阵地。
此时,严阵以待的202团“喀秋莎”火箭炮实施了齐射,当场炸死美军800余人,使敌人完全丧失了防御能力,47军部队由此一举夺回添木洞阵地,至此,“喀秋莎”火箭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崭露头角。这个战例其实也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是喀秋莎的威力确实名不虚传,第二则是,火箭弹爆炸时的杀伤方式,其实与普通炮弹大同小异,在战壕或者工事里面防炮,仍然是有一定效果的,否则干吗把美军调出来打?
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喀秋莎火箭炮也是这么用的,战至1952年10月中旬,炮21师209团已经兼程到达前线,被配属给参战的第15军统一指挥。10月19日下午4时30分,15军首先集中全军及配属炮兵的104门火炮实施炮火准备,炸上10分钟后炮火向敌后方延伸。此时在地堡和工事里躲避弹雨的美军跌跌撞撞地钻出来,准备抗击15军步兵的冲锋,这跟添木洞战斗如出一辙。
就在此时,炮209团突然实施齐射,无数拖着红色尾巴的火箭弹,带着呼啸声掠空而过,整个上甘岭上空的云层被映得通红,整整两轮齐射,24门喀秋莎发射的火箭弹炸成一片火海,全部倾泻到美韩军阵地上,从进入阵地到打完转移,炮209团前后仅仅用了13分钟。而美韩军绝大部分防御工事被摧毁,步兵也伤亡极其惨重,早已提前进入攻击位置的15军步兵部队,在坚持在坑道里部队的配合下趁机发动进攻,顺利收复表面阵地。
对于炮兵第21师喀秋莎火箭炮发挥的巨大作用,洪学智将军曾有过这样的描述:“晚上9时,炮21师准时发射,炮火形成无数道火光,像呜呜地刮大风似的飞向敌人阵地,红透了半边天,几平方公里的敌人阵地全部覆盖,敌人阵地迅速燃烧起来了。我们的喀秋莎火箭炮21师又连着打了两个齐放,这时其他炮也还在打着。打完后,敌人的阵地燃烧成一片火海,地上腾起的烟尘也是红的,天上翻滚的云彩也是红的”。
在遭遇火箭炮急袭时,步兵阵地的惨象肯定要高于被其他火炮打击的情况,主要是一次齐射的火力密度太大,假如是一个喀秋莎炮团火力覆盖一个山头的话,384枚火箭弹足可以让这个阵地在一瞬间没有安全的地方,普通的土木工事基本没什么作用了,挨上一枚里面的敌人非死即伤。而如果是一个重炮团同样实施打击,必须得不间断轰上个15到20分钟左右,敌人是有时间隐蔽或者干脆撤出阵地的。
(美军阵地)
之前撰文提到过1943年7月库尔斯克会战的打响之日,当时已经掌握德军准确进攻时间的朱可夫,曾经命令三个方面军所属炮兵提前进行了“炮火反准备”以破坏敌人的进攻,其中就包括上千门喀秋莎火箭炮(斯大林格勒会战是1531门)。但是战后查明,炮火反准备的效果一般,主要就是因为时间掌握的不好,炮击时间过早。因为此时大部分德军还在工事和掩蔽部中没有出来,意外躲过了猛烈的炮火急袭,所以说,猫进比较完备的战壕或者工事里,肯定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逃过喀秋莎的打击的。
也别高兴的太早,注意喀秋莎还具备抵近平射功能!苏军在柏林战役、布达佩斯战役中就这么干过,为了摧毁德军的街垒、工事和据守的楼房,苏军近卫火箭炮兵用枕木将发射器垫起来,使火箭弹形成近距离平射,威力甚至超过了单一的加农炮,将许多德军筑垒区域完全夷为平地。这个时候,别说躲进战壕了,就是藏身钢筋混凝土的碉堡,也难逃被撕碎的噩运,因为火箭弹一来就是一片,几乎没有火力死角。
如果是在没有野战工事的部队集结地,一旦遭遇到喀秋莎的火力急袭,那可就是地狱般的惨烈了,前一段看过俄罗斯二战电影《最后的前线》,秘密赶来的苏军火箭炮兵,对德军的宿营地突然发起攻击,整个宿营地瞬间成为一片火海,坦克、汽车和步兵均遭毁灭性打击,正在附近钓鱼的德军上校基本被吓傻了,稀里糊涂就被两个苏军士兵给抓走了。
当然了,喀秋莎火箭炮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第一是精准度不高,不适合于准确打击,所以单炮游动、单炮冷炮射击意义不大,指不定歪到哪里去;第二是火箭弹安装比较费时,第二轮齐射怎么也得准备10分钟上下,所以火力的连续性不好;第三是火箭弹尾翼燃烧的轨迹太明显,敌人根据弹道很容易判断出火箭炮阵地的方向和位置,战场生存率不高。
所以在二战乃至于抗美援朝战场上,喀秋莎的战法原则是“打了就跑”,最多两轮齐射后,发动汽车或者载重车,立即撤出阵地,以免遭到敌人炮火或者航空兵的报复。
(德国兵在研究喀秋莎)
▍喀秋莎火箭炮到底有多厉害?能进战壕躲吗?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一说到喀秋莎,大家伙一准想到的就是哪门,屁股上点了火想着敌人扑过去的火箭炮。
其实他最开始应该是一首歌曲的名字,当年莫斯科保卫战的时候,苏联红军近卫第三师,就是唱着这首歌,开赴第聂伯河前线的。
就这个师,当时大多数士兵,都是平生第一次穿军装,他们上前线的时候,甚至连一封给家人告别信都没有留下来。
没人知道,这支部队的对手是德国人最为精锐的古德里安装甲部队,步兵冲击装甲兵,你们能想象到的。当这支部队,每一次向着敌人冲锋的时候,他们总是唱着《喀秋莎》冲向敌人的。
雄壮的歌声,在一片厮杀声中撞向了敌人的钢铁装甲,他们用血肉迟缓了敌人的进攻。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近卫军第三师的官兵,几乎都阵亡在了阵地上,莫斯科也因此得到了宝贵的时间喘息。
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所有的苏联人都喜欢上了《喀秋莎》,他们喜欢听那悠扬的旋律,他们不允许这首歌遭到玷污。
在一次战斗的间隙,苏联红军的一个步兵连好不容易等到了喘息的机会,休息的士兵,突然听到了《喀秋莎》那熟悉而又雄壮的旋律。
“该死!这不行!”全体苏联红军生气了。
为什么?因为这首歌是从敌人,从德国人的阵地上传来的。
红军连长拿出望远镜,向着对过的阵地望去,一台留声机被德国士兵围在中间:“找到了!”
您想象不到,就为了这首歌,这支苏联红军连,在没有上级指示的情况下,对德国人发起了一次冲锋。
当苏联红军将德国人的阵地拿下来之后,那台留声机还在唱着雄壮的《喀秋莎》,而苏联红军连长,跪在地上哭了起来。
为了这次冲锋,损失了八个苏联红军战士。事情惊动了军法部,调查到连长所在的团里,团长盯着调查人员的眼睛:“有什么处分我来承担,如果当时是我,我的反应比他还会激烈!”
是的《喀秋莎》不仅仅是苏联人的歌曲,他已经成为了苏联人的魂。现如今苏联没了,当《喀秋莎》响起的时候,很多俄罗斯人还会哭泣。
说道这里,估计有多小伙伴要问了:“你这说那去了,人家说火箭炮,你说道歌曲了!”
没跑题,都挨着呢?
当初喀秋莎火箭炮出来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名字,为了保密的需要,就一个代号K,它是俄文单词共产国际中的第一个字母。
苏联红军战士拿到火箭炮的时候,很喜欢他,所以干脆就叫他喀秋莎。
之后不论官方怎么给他命名,大家伙就认定这个名字了,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一提到火箭炮,不仅是苏联人,其他国家的人都喜欢叫火箭炮为喀秋莎,这几乎就成了火箭炮的代名词了。
那么您要问,喀秋莎厉害不厉害。
小编给您说一件事。
当年苏联人第一批也就生产了七门实验性的喀秋莎火箭炮,但给他们生产的弹药却有三千多发,只够装备一个连的。
这个火箭炮连,第一仗就是跑到斯摩棱斯克前线,隔着奥尔沙河,对着对过的热闹非凡的火车站,来一次齐射,一百一十二发炮弹全砸到了火车站里头了。
对您没有看错,七门炮打出了一百多发炮弹,这比一个炮营的数量都大。
这通炮火,让整个过车站直接就变成了废墟,一堆德国人连个渣子都没有剩下来,气的德国人暴跳如雷,发了狠的去找苏联人的炮兵阵地。
当然他们别想了,他们压根就找不到,毕竟喀秋莎是装在卡车上的,一轮攻击往之后,喀秋莎撒丫子早撤了,德国人除了找到几个车轱辘印之外,啥也没瞅见。
咋说呢?就这个火箭炮连队,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给德国人添了不少麻烦,气的的德国人专门对这支连队发布了追杀令,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找到他们,俘虏不了就全杀了他们。
三个月后,火箭炮连被不期而遇的德国人给堵上了,炮手打光了全部的火箭弹之后,将喀秋莎全部销毁,因为时间问题,他们陷入了包围,整个火箭炮连的战士全部牺牲了。
所以德国人真怕这喀秋莎,不然也不会这么干。
咋说呢?火箭炮相对于一般的榴弹炮,他的单个威力是不足的,毕竟装药量就少,但火箭炮胜在是范围攻击,一打就一大片,对于步兵和无装甲防护的部队,效果相当不错。
对于步兵来说,这就是地狱。根据德国步兵的回忆,一具尸体插上三十多片弹片,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没什么好惊讶的!
再加上喀秋莎使用的燃料飞行,那么在飞行的过程中,燃料会减少,弹体的重量会发生变化,重心也会随着移动,造成他的精度不够。
顺道也让喀秋莎的攻击范围压缩了不少。
但这样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喀秋莎一旦发动起来,基本上就不会留给对手反应的时间。
随着第一枚火箭弹的爆炸,跟着就是一群,那时候德国人就只能祈祷,这火箭弹别落在自己的身边。
不过这么想基本上是多余的,毕竟火箭炮这玩意,是群攻技能,一次打击,火力覆盖面实在是太广了,这概率可不高。
当年在朝鲜战争中,咱也从苏联人手里购买了喀秋莎,第一仗就撞上了美第七师的两个营。一家伙就全让咱给报销了,足足七百多人,等咱冲上去一瞅,活下来的就俩。
就这俩人,咱把他们抓起来的时候,还晕晕乎乎的:“我是谁?我在那?”
他们也算是幸运,在炮击的过程中,被震晕了过去,就这俩人醒来之后,还愤怒的向咱抗议。抗议啥呢?
“你们作弊!你们使用了原子弹!不厚道!”涨红的小脸都搁不住他们的愤怒!
好吧!原子弹?上去了他们连渣渣都不会留下一小撮的,显然他们压根不懂这个。
不过其他的美国人都快哭了,此后美国人被喀秋莎都快炸疯了,居然传出了咱用的是原子炮的说法。毕竟在他们看来,喀秋莎打过来的时候,他们先是看到一团火球,砰的一声地动山摇,接着就是更多的火球,更多的地动山摇,跟末日差不多。
从这里您就知道喀秋莎的厉害之处了。
志愿军喜欢喀秋莎,喜欢他的粗暴和无理,之后咱可是由衷的爱上这哥们了。
咱对火箭炮的研究可谓是不遗余力,后来跟是发展出一款堪比导弹的火箭炮。
不论是射程还是精度,都提高了不少。
为此美国人愤怒的批评咱这款火箭炮:“这压根就是导弹好不好!”
“不!您搞错了!这就是火箭炮,只要不拆掉这个零件,不加点那个零件,再塞点火药之类的其他东西的话,他就是一门火箭炮。喏!我们的说明书都有说明!”一般情况下,小白兔一本正经的样子,还是相当可爱的!
“有英文版的吗?给美国人瞅瞅!咱确实是火箭炮!咱从来不欺负人!”
大爱啊!
至于躲战壕里头。
机会也不大,前边咱说的朝鲜战场上,对美第七师的进攻,这帮家伙可不会露天摆个帐篷蹲在里头休息的,必要的战壕,您说能没有吗?
结果呢?七百多人全完蛋了。
一个是没有机会,喀秋莎的速度快,二是他的攻击范围太大,你就算是躲进去,也逃不掉被震死或者震晕的下场。
炮弹的伤人不仅仅是弹片,还有冲击波,靠的太近,将内脏整出血来这都算是正常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喀秋莎火箭炮到底有多厉害?能进战壕躲吗?
火箭炮的优势在于在单位时间内的炮弹输出量非常高,打一发普通的152毫米榴弹炮时间最快也要10秒钟,而10秒钟之内火箭炮最快能输出15-20发炮弹,所以一门火箭炮的单位时间内的炮弹输出量几乎等效于一个炮兵营的火力输出量。而卡秋莎火箭炮作为世界第一款应用于实战的火箭炮,它在苏德战场上的第一次应用就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其中感受最为深刻的就是躲在战壕里瑟瑟发抖的德军。
对于问题所说的能躲进战壕躲避炮弹攻击,这是必须的,因为敌人的炮火打击是不会有前兆的,所以面对突然的炮火打击只能躲进战壕,当然有防空洞、地下防弹办工事更好,而战壕里除了我们在电视剧看的那种一道道沟壑以外其实战壕战壕还有用来躲避炮弹的防炮洞、猫耳洞,虽然躲在里面防炮弹很难受,但是起码能保命,不然只是在战壕里没有防炮洞的话伤亡会更大。
而火箭炮与普通的榴弹炮相比装药量会更多,所以威力会更强,而防炮时或者卧倒时身体绝不能挨着洞壁或者地面,因为炮弹爆炸的冲击波会随着地面传播,如果身体贴着地面的话,冲击波会通过地面震伤你的内脏,严重的话出现内伤而死。在看海战电影猎杀u571也有相关介绍,在泰勒一行人夺取德军潜艇躲避德军驱逐舰深水炸弹攻击时,大副叫一个紧挨着艇壁的人不要挨着,用手扶稳就可以了,不然冲击波也同样会传导到你的身体形成内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