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典的反斜面工事和步兵三三制战术现在却不常见了?
▍为什么经典的反斜面工事和步兵三三制战术现在却不常见了?
提这个问题的人,打过几次仗
▍为什么经典的反斜面工事和步兵三三制战术现在却不常见了?
反斜面工事之所以很难再看到,主要是这些年没有什么合适发挥的高烈度战场。
朝鲜战争的火力严重不对等,一边是穷凶极恶疯狂发挥火力优势的联合国军,一边是将轻步兵水准发挥到极致,且作战技术、意志异常顽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美军当年的火力极为放肆,天上是各种飞机,地上是各种坦克大炮,半岛周围还围了一圈航母。
志愿军却几乎什么都没有,主要依靠手中的轻武器作战,甚至缺吃少穿。
正常的情况下,这两种部队是没办法对战的,连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部队都没有经历如此一边倒的战场。
志愿军也确实在火海战术面前遭遇了极大的损伤,尤其在白天和无遮掩的平原地形,很容易遭到美军火力袭击。
进攻方面还能通过夜战和分散穿插,一口气攻破敌军阵势,前面几次战役都是这么打的。
防守方面可就麻烦,联合国军也知道自己也就这点装备优势,炮火打得极为凶残。
在依托山岭地形,进行制高点防御的志愿军看来,如果仅依托表面工事,只会活生生的挨炮,还没等敌人上来呢,自己就给炸死光了。
美军确实也是这样想的,比如范弗利特搞出的那个“范弗利特火力”,在单位面积内,投入超出一般标准数倍的弹药量。如果说别人是饱和轰炸,那么范弗利特弹药量就是浓缩轰炸。
所以志愿军必须将自身藏到表面阵地以下去,依托坑道工事,保护有生力量的同时,将山地化为彼此交错的防护网。
正因为如此,志愿军在山坡后修筑反斜面工事,一方面将之设为坑道的出口,一方面联合国军的炮火无法打到,甚至人员的活动也可以隐藏。
倘若敌方突破到山头的后面,这些反斜面阵地还能成为“倒打工事”,与纵深阵地一起夹击敌军。
反斜面工事其实并非中国人首创,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经出现了。因为凶猛的炮战,人们早就研究出这种可以合理避炮的工事。
只不过,人类现代历史上的大规模山地战其实很少,很难找到朝鲜战场那种环境和条件。
朝鲜地域狭长,山地众多,双方投入的兵力又极为庞大。
因此朝鲜战争形成了一种类似“挤牙膏”式的打法,两边云集的重兵互相狂推,各种硬碰硬。
最后双方为了稳固战线,全都在密集的修筑防御阵地,同时想办法去尽可能拿下对方立足未稳的防御阵地。这直接造成了山头防御阵地密集,反斜面阵地众多的现象。
其实南朝鲜那边也是一样,他们也修筑了大量的反斜面阵地,如今许多工事仍然在38线附近发挥着重要作用。
朝鲜战争结束以后,人类几乎没再发生什么密集的山地战争,更不曾有谁经历过朝鲜战争那种两边硬推的局势和凶残的浓缩式炮火。
越南战争打的是丛林战,越军没有绝对稳固的阵地,美军也没有绝对的进攻方向,根本打不出朝鲜战争式的两强互推。
北越依托浓密的树丛和地上的地道,再加上化整为零的渗透式部署,一样可以起到保护人员,袭杀美军的作用。
苏军打阿富汗虽然场面不小,但这场战争其实不存在什么兵团对抗,纯粹是苏联被部族武装拖在这里,四处焦头烂额的灭火罢了。
美军后来打阿富汗也是,完全是山地游击战。
中东战场则几乎是平原,沙漠的对决,偶有一些丘陵,也根本构不成反斜面阵地的要求。
这几十年来大部分的战争都是美国挑起的治安战,对付的全是弱小的对手。根本没人能真正与美军打堂堂之阵,谈什么反斜面阵地?
如今最容易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反斜面阵地,可能只有印度和巴基斯坦双方了,他们在克什米尔互相设置了大量的反斜面炮兵阵地,没事儿就隔山打牛。
而且,现代战争打成了高机动的立体化战争,也很难再形成单一的正面守备阵地。在导弹和战机面前,其实已经不存在什么反斜面了。
至于三三制,这个东西虽然出名,但很容易被人机械的理解。
三三制不过是一种步兵的小组队形,1个步兵班被分成三份,三人1个作战小组,相互搭配掩护,乃至形成更大的战术队形。
在林彪提出“三三制、一点两面”这些战术原则之前,实际上日本鬼子就已经在使用同类战术了。
只不过,日本的是三五制,他们的部队基础单位不叫“班”,叫“分队”。一个步兵分队的标准人数是13人,多的15人,少的8个人。
分组的时候,一名伍长会带走4个步枪兵,然后分队长自己再带4个,剩下3人操作轻机枪,灵活1-2人为弹药手。
开战的时候,两组步枪兵负责战术活动,机枪组则负责火力援助。一旦打开突破口,则小队其它单位会迅速帮助重点猛攻。
德军其实也差不多,一个10人掷弹兵班组将人员分为MG42的机枪组和步兵活动组,步枪、冲锋枪全都围绕通用机枪展开战术。
但一放到装甲掷弹兵身上就能看出端倪了,他们有两挺机枪,围绕载具展开战术。
苏军则使用的是9人班组,除了步枪、轻机枪外,他们还搭配了狙击手以及2个冲锋枪手。苏军不设机枪弹药手,完全由班长临时指定。
作战时苏军也多是5人制,通常班长带着机枪组,班副带着5人步兵组。这些机枪移动到相邻班组时,自动获得相邻班组的配合。
但是放到跟随坦克部队行进的摩托化步兵那儿画风又变了,苏军部队这会儿是以排为单位发动进攻的。
换句话说,轻步兵战术与机械化步兵战术是有区别的,在单独的步兵集群作战时,步兵分组有利于突击阵地。但如果在大规模机械化作战情景下,人员需要的是更密集凝练的阵型,以配合坦克部队狂莽的冲势。
实际上,尽管各国的步兵都有自己的风格,但类似三三制这样的小组作战理念却一点都不缺乏,只不过随着装备、作战模式的变化,它们各自产生了一些微妙的改变。
▍为什么经典的反斜面工事和步兵三三制战术现在却不常见了?
首先说反斜面工事,反斜面工事一般都是利用山地的遮蔽作用,在背对着敌人的山坡上构筑各种工事,利用敌人无法直接观察到优势,有效的隐蔽自己的有生力量。
对于反斜面阵地,棱线是至关重要的。
在二战中苏德战场上的泽洛高地中的德军就是充分利用了反斜面这个容易保存自己的优势,极大的杀伤了苏军,拖延了苏军进攻的速度。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也大量利用反斜面工事,有效的顶住了美军的进攻。
不过这几年,所谓的反斜面工事很少见了。其实并不是反斜面工事如何,而且战场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反斜面工事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知道敌人从什么方面过来,这样才能把工事修在相反的方向,这种情况在过去的线式战场上非常清楚,敌人在那边,我们在这边,既然清楚的知道敌人在那边,那么工事就修在这边。但是,近几年的战争并没有那种明确的战线,在构筑工事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敌人会从哪里来,象美军在阿富汗的各个据点可以说必须是要应付全方向的攻击,不知道敌人从何而来也就无所谓反斜面了。
使用炮兵对于反斜面的敌军进行打击还是效果最好,需要用无人机或者炮兵校射飞机进行观察,但是如果校射飞机或者无人机本身就会处在敌方的防空火力的打击之下。而使用飞机攻击反斜面工事同样要考虑对方的防空火力,对于反斜面目标的打击,飞机最好是从敌方一侧进行攻击,但是这时攻击的飞机正处在敌方的防空火力网之内,如果敌方的防空火力强,那么攻击机群损失小不了。
如果是爆发那种大规模战争,有分明的敌我界线,那么在山地各个国家肯定还是会把自己的工事修在反斜面,这样避开了敌方的直接火力打击,毕竟现在的各种打击手段都还是对于反敌斜面打击起来更方便效果更好。
下边说说三三制。
抗美援朝时期,美军拍摄的志愿军的战斗队形。
三三制已经成为了一种标准的步兵作战方式,各个国家的步兵都在使用。尤其是在徒步作战的时候。
三三制已经是成为了一种步兵标准战术动作,在近几年的反恐作战中是经常使用,把3-4名士兵组成一个战斗小组作战已经是常态了,只不过不一定叫三三制,象美军是叫火力小组,其实和中国的三三制是一回事。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经典的反斜面工事和步兵三三制战术现在却不常见了?
只要是山区有预设阵地,预备队和支援火力肯定部署在反斜面,可以屏蔽敌人视线和直瞄火力。即使现在有卫星无人机,躲在反斜面也可以消耗对手的战略战术侦查能力。毕竟会判读卫星图操作无人机的人远远少于长眼睛的人。
以下是洞朗对峙期间的一些图片,可以看出山头上修筑了工事碉堡,而迫击炮等就处于反斜面。藏兵洞在哪里看不清,但是肯定不会在正斜面或者山脊上。
虽然步兵已经装甲化机械化,但是每驻一地必挖坑的传统各国都有。
三三制的说法出现在很多领域,比如军队的编制一般是三三制,抗日民主政府的人员组成是三三制,等等。这里的三三制显然是指三三制班组战术,不要搞混了。
三三制班组战术,主要是过去我军步兵火力薄弱,在缺少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大班组难以有效指挥,容易被集体压制。用《兵临城下》电影情节为例,第一个人跃进引起注意,第二个人跃进调枪开保险,第三个人跃进修正弹道,第四个人再跃进必死无疑。此时大班组将被火力分割成两部,无法有效指挥。
三三制通过减少战斗小组人数,多个小组此起彼伏地跃进来分散对方火力,以近战歼敌。这是以命换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打法。而火力强大的美军班组,就简单粗暴地分为两个对称的大组,一个负责压制时,另一个负责突击。
随着步兵火力的增强和步话机等指挥设备普及,即使缺少装甲的山地步兵班组,也完全可以扩大编制,协调优势的轻重机枪、榴弹发射器、火箭筒、迫击炮压制对手,甚至干脆呼叫火炮和空军支援。只要压得对手不敢抬头,也不用玩什么高低姿匍匐和跃进,横着走都可以。因此狭义上的步兵三三制战术,两百米内硬功夫,确实用得少了。毕竟现在的班长手里可能就有几发120,比李云龙的一个团还富裕。背着不用也挺沉的。
▍为什么经典的反斜面工事和步兵三三制战术现在却不常见了?
首先这个问题很明显是在围绕着陆上战争进行,那么既然是陆地作战此时再提任何关于防御工事的情况都没有太大的意义。现如今由于各种钻地炸弹的出现连几十米深的地下工事都将不保,还玩什么“反斜面”,玩阵地战?还以为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呢。现在战争的突然性、灵活性、机动性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各种新式精确制导弹药和大威力武器也让作战士兵“无处藏身”。反斜面阵地和火力点在二战时期还能发挥一定作用,虽然二战开始以机动作战为主,但是仍以大防线作战为前提。
下方为反斜面阵地示意图,能很简单的被理解,它可以很好的避免敌人直瞄火力的进攻,隐蔽保存己方的有生力量。
我们最为熟知的就是“团剧”中竹内连山挖空的山体,将整个反斜面设置了各种明暗火力点,用来进行防御和反扑,在他们对抗预演中重点突出了它的作用。整个反斜面可以藏匿许多士兵和武器装备,如果隐蔽到位可以给进攻的一方突然造成巨大杀伤,甚至将不利的战斗逆转,反败为胜。但是阵地依旧是阵地,任何不会移动的物体都不适应现代战争。看看二战的马奇诺防线就行,德军机械化兵团从茂密的树林饶了过去,防线完全成为摆设,然后到过头来用大口径远程巨炮慢慢收拾里面的守军,整条防线很快投降。
德军坦克出其不意的穿越比利时南部的森林密布的阿登山地,陷马奇诺防线于尴尬境地。
现在战争的兵力集结和机动能力更是提升了几个台阶,一支部队可以在夜晚的掩护下轻松机动到上千公里外的地方,如果是空降部队那么他们的投送能力则更强。而且现代战争也并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部队可以在数百公里外的敌方作战,第二天甚至当晚就可以赶回基地。二战时的武器装备对于现在来说已经非常弱了,所以那时对于一些挖空的山体不太好对付。而现在除了有专制的武器外,也可以像对付马奇诺那样慢慢处理,围困加攻击,更恐怖的是会不会投入细菌生化武器这都不敢保证。
所以如果利用山地作战,那么最好是小股部队分散的运动游击战,而不是设立固定阵地,那只是嫌弃对方火力太弱。类似反斜面那种操作再准备上几年干粮?别搞笑了。。
至于三三制组合是成型与二战时期,实际上德军、美军、苏军都有自己的战斗小组编制,一个班分为几个战斗小组,每个小组2-4个人不等。而三三制组合确实是被我们发扬光大,并且狠狠的给美国上了一课,不过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当时装备水平太差,所以只能在战术上下功夫。三三制犹如其名,三命士兵相互掩护作战的战术,通常运用于攻击作战,很少用于防御战,这个根据战争需要。过于细节的方面没必要深入,大家了解就好,而现在陆军作战并不是淘汰掉了三三制,而是新战争模式和作战环境下的更加灵活战术。
现在诸多兵种的步兵班火力配置和编组都不相同,机步师、游骑兵、海军陆战队,他们的班组人数不同,装备武器也不同,有的是四人小组,有的是2-3人一组。
从海湾战争以后可以发现,陆似乎变成占领驻守和治安巡逻角色,最难啃的骨头不再是野战,而是巷战,所以对于三三制来说并不会适用于所有地形和环境,而今天所谓的三三制战术我们可以更好的将它理解为灵活的战术组合,不必拘于常规。
下图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一个班编制13名士兵,迫击炮和反坦克导弹则各成独立班组。
德国机械化步兵的一个班组,他们以步战车为中心成为一个作战单位。
我是军武奇兵,欢迎您的交流与观点,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
推荐阅读:
打败美国注定天方夜谭?为何说军事强大的俄罗斯不可能挑战美国?
上一篇:你家乡有什么特别的方言吗?
下一篇: 俄罗斯为什么不使用武力重新恢复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