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八大怪”为何姑娘不对外呢?
▍“陕西八大怪”为何姑娘不对外呢?
“陕西八大怪”,更准确一点应该称为“关中八大怪”。
关中位于陕西中部,又称关中平原、关中盆地或者渭河平原、渭河盆地。因为地处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所以称其为“关中”。具体包括现在的渭南市、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东西长约400公里号称“八百里秦川”。
关中地区由于受环境,气候,经济,文化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在衣、食、住、行等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民俗习惯。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关中八大怪”。在民间有这样的顺口溜:“老婆帕帕头上戴,家家房子半边盖。板凳不坐蹲起来,面条宽得像裤带。锅盔大得赛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秦腔大戏吼起来,姑娘一般不对外”。
其中的“姑娘一般不对外”,说的是陕西关中的姑娘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嫁到外地去,最远也不会出省。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风俗呢?综合分析,应该有以下三个原因:
1、关中人骨子里的优越感。“关中自古帝王州”,陕西关中地区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长安十八代帝王都在此建都,关中人生来就有一种骨子里的优越感。加上在西北地区,关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民生活较为富足,因此,陕西关中人更愿意在本地安居乐业,更希望把自己的女儿留在家乡而不是远嫁。这符合“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自然规律。
2、守旧恋家观念。陕西关中,不像东部沿海地区那样开放,接受新鲜事物往往滞后。因此那里的人都非常的守旧恋家,孩子的婚姻往往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女儿家大多数都尊重父母之命,不愿意远嫁。而老人则认为嫁给本地小伙知根知底,不会吃亏上当。把子女留在身边,相互能帮上忙,农活有人干,时常能在床边尽孝,也可以给自己防老养老。
3、受交通、通讯不便的制约。古代西北地区道路不畅,交通工具匮乏。加上女子裹脚。“三寸金莲”在自家门口转转还可以,走远路就非常困难了。嫁出去的话,回娘家的希望很渺茫。在外地受了欺辱,由于交通通讯不便,父母也照管关心不到。因此都希望自家姑娘嫁到越近越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姑娘不对外”的老观念已经慢慢变成了老黄历。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陕西与外界的交流不断增强,陕西姑娘嫁到外省的,外地姑娘嫁到陕西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不仅如此,陕西姑娘嫁给外国小伙子也不算是什么稀罕的事了。所以“陕西八大怪”或者“关中八大怪”中“姑娘不对外”,其实已经忙快要名存实亡了。
▍“陕西八大怪”为何姑娘不对外呢?
接触过许多西安女孩,基本都有一个特点,非常留恋家乡西安,结婚大多不外嫁。我分析原因大概有两点:
1.从城市分析,虽然西安不算发达,但是好歹也是国内知名的旅游大城市,西安人都特别乐观自信,即使有外地人批评他们传统、落后、土气素质不高,西安人也全然不在乎,相当的自恋。一遇到外地人,开口闭口就是十三朝古都,历史悠久等等。另外物价不高,在这里有吃有玩还不算贵,有着三流收入,就能过上二流生活。
2.从人种分析,一开始我特奇怪,为什么西安女孩大多都长得白白胖胖、个子不高、不过皮肤挺好,五官也算可爱,为什么大部分都是这种长相呢?想到了唐朝,估计唐朝那时候,全国的胖女人都聚集到西安(长安)了,那些苗条的女人在这里混不下去,就全跑到外地去了,之后繁衍受遗传基因影响,一代一代的胖女人出生,再加上西安女人不外嫁的习俗,人种无法杂交进化,所以外形特征上改进不大。而现在呢,骨感苗条的女人是抢手货,估计西安女人想嫁出去,外地人都不接受,还不如在家乡乖乖待着,反正大家都是小胖墩,谁也不笑话谁,在自家都是受宠的公主,傻子才外嫁呢。
▍“陕西八大怪”为何姑娘不对外呢?
陕西八大怪,其实说的是陕西的关中地区八大怪,其中之一就有姑娘不对外,姑娘不对外意思是陕西姑娘不外嫁。
陕西,位于中华文明发祥地的黄河中游,简称陕或秦。陕西由陕北的黄土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陕南的汉中盆地三部分组成。中国的龙脉秦岭山横亘陕西中部,中国的两天最大的江河长江和黄河的最大支流汉江和渭河都在陕西。
自古秦中帝王都,从西周到秦、汉、隋、唐等前后十三朝在陕建都。
天府之国,最早是指陕西的关中,八水绕长安,陕北的无定河,陕南的汉江,都滋润着陕西这片土地。
陕西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历史除过华阴大地震外,几乎没有发生过大的自然灾害。
陕西特别是关中没有南方的水灾,也少了北方的旱灾。
如此优越的环境,陕西姑娘不对外也就成了一怪是很自然的事情。
如今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陕西姑娘也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现在的陕西人民丰衣足食,百姓安居乐业,享受着祥和的盛世太平。
▍“陕西八大怪”为何姑娘不对外呢?
陕西八大怪,女子不对外,这是过去。
历史上的陕西,是帝王川,自给自足的风水宝地,物产丰富,资源充沛,美女如云,米脂人貂蝉,华阴人杨玉环,烽火戏诸侯的汉中人褒姒,王昭君……。古代宫女被赶出,遣散,逃跑,都流落到陕西民间繁衍后代,使陕西女子有娇好的容貌基因。
自古陕西没有水患等自然灾害,十年抗战,日本兵匪没有踏进陕西半步,可想陕西的蛮劲和安全。
外来逃荒人员,络绎不绝的在陕西落户,入赘根本不需要外嫁。
现在改革开放,交通方便,姑娘外地打工,就业,哪里有适合自己的人,就嫁给哪里。现在的口头禅是:
老大不对外,老二随便带,父母跟着行,见多就不怪![捂脸]
▍“陕西八大怪”为何姑娘不对外呢?
陕西关中地区用金观涛先生的话来说就属于超封闭。四关(东为函谷关,西为大散关,北为金锁关,南为武关)扼守,固若金汤。对外交流不便,就容易限制“走婚”。老百姓就地联姻,女子不对外就成了过去较为普遍的人文景观。
陕师大王双怀教授还认为,历史上的天府之国其实就是指关中。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一书中也说到,陕西关中的膏腴之地也就占据陕西省百分之十七左右戴面积,属于“白菜心心”,所以女子不愿离开家乡,也有其经济利益因素的考量。
马恩认为,在资本主义没有消灭以前的历史时期,婚姻的择偶尺度从来不是基于“性爱”(亦即纯粹爱情)的唯一尺度。而是由爱情“起兴”,最后还要考虑门当户对等现实物质利益。譬如蒋介石亲家,即西安解放前的老字号大华纱厂厂长石凤翔,他的女儿石静宜和蒋介石戴二公子蒋纬国谈对象,一开始在火车上相遇并擦出爱情的火花,但最后能否成功,还取决于是否门当户对,当蒋介石派人了解情况,知道石凤翔乃当时的西北首富后,蒋就手喻,说了八个字,即“石门亲事,我看可成”。所以说,结婚首先不是当事人个人的任性自由的行为,而是家世利益的葆有和扩大。所以关中女儿也就不容易“下嫁”到苦寒的外地了。
当然,随着海洋文明的后来居上和对外全方位的开放,跨国婚姻和涉外家庭已然称为潮流。关中女子不对外就显得过于保守了。其实,历史上关中女儿择偶地域选择也不见得都很保守。以《诗经》中的三圣母太姜、太姒、太任为例。其实,这三个女儿一个比一个走的远。太姜是宝鸡人,她走到邻居岐山和刚刚从彬县“率浒岐下”的周太王结婚。太任是东府合阳人,她途径几个县走到岐山和王季结婚。到了文王时期,随着勾连丰镐二京和东都洛邑的直道的修筑,关中女儿就走出了本地,开始和河南中原的男子结合,而河南的女儿,则把眼光投射到关中。譬如文王的媳妇太姒就来自于河南。俗话说娶一辈好媳妇,生三辈好后代。以上三个女儿的故事严格说,她们都没有在家门口找所谓的“如意郎君”。结果是三圣母都旺夫,都是贤内助,所以成全了周室八百年江山。
这样看来,女子远嫁,委实在改造基因上能体现某种“和实生物”的优生优育的优势。这样对后代也好。君不见往往有那么一些痴、聋、呆、傻,还真是拜近亲繁殖所赐。所以,如果有关中女儿观在小圈子找对象,信奉什么“少不下川,老不抢边”的古训,这些人还真应该向江浙、河南、四川甚至于甘肃一带的女儿们看齐才是。。。
------------------
推荐阅读:
为什么说“重阳寒露前,必定是灾年”?今年重阳节在寒露之前吗?
明朝万历十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现在有些很火的史书有涉及?
生完孩子掉头发,是人到中年开始脱发?还是带孩子睡眠不好导致?
腰间盘突出手术了,要多久能恢复正常,多久能干活?万一要是还疼,做理疗管用吗?
大学同学四年前借走两万块,不催怕他忘了,催怕伤了感情,怎么办?
上一篇:封建王朝,为何史家还敢写刘邦吕后汉武唐宗的那些“糟事”?
下一篇: 你相信天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