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中,谁最优秀,谁最像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中,谁最优秀,谁最像李世民?
李治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中,谁最优秀,谁最像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有十四子,依次为:
①太子李承乾;②楚王李宽;③吴王李恪;
④魏王李泰;⑤齐王李佑;⑥蜀王李愔(yīn);
⑦蒋王李恽(yùn);⑧越王李贞;⑨高宗李治;
⑩纪王李慎;⑪江王李嚣;⑫代王李简;
⑬赵王李福;⑭曹王李明。
其中,李承乾①、李泰④、李治⑨是嫡子,都是长孙皇后所出,咱们就从这哥仨说起。
一母同胞,“愚”兄“渔”弟
1、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是嫡长子,8岁被立为太子,史书形容当时的他为“性聪敏”、“丰姿峻嶷(nì)、仁孝纯深”,瞧这形容的,绝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好苗子。
不过“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好苗子多了,未必棵棵可成有用之材。
唐太宗对李承乾可谓喜爱有加,倾力培养,自幼便找了一批顶尖的老师教导他,12岁便让他参与朝政,14岁开始监国,这都是为了锻炼他的理政能力,为将来继位打基础。
按理说,李承乾先天拿着一手好牌,这要规规矩矩等着李世民驾崩,这皇位就是他的了。
但是两件事的发生,让李承乾逐渐走上了歧途。
一个是李承乾患了足疾,而且随着年岁增长越来越严重,都到了行动不便的地步。这个事情使得李承乾变得十分焦虑不安,因为连选拔官员都需要考察形容仪表,更何况是皇帝?一个瘸了的太子还能顺利登上皇位吗?朝中逐渐开始出现易储的声音,虽然被李世民压了下来,但足以触动李承乾敏感脆弱的神经。
另一个是弟弟李泰的崛起,让李承乾深感不安,加上李世民还火上浇油,对李泰的赏赐规格甚至超过了太子,这样明显的信号让李承乾起了杀弟自保的心思。刺杀李泰失败后,李承乾干脆策动谋反,想学玄武门之变那样强行上位,但他哪里是李世民的对手,最终谋反失败。李元昌、侯君集、杜荷等一众党羽被处死,唯有这个嫡长子李世民还是不舍得杀,只是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重庆彭水一带)。不久后(644年),李承乾便在黔州去世,结束了他先扬后抑的太子人生,享年26岁。
2、魏王李泰
李泰是李世民的第四子,但又是嫡次子,因而扳倒了太子,他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原本太子李承乾的地位稳固,几个弟弟是不敢有非分之想的,但后来李承乾身患足疾,又开始自暴自弃,这时李泰的心思就开始活泛了。
△李泰
而让李泰敢于正面与李承乾竞争的关键,正是李世民暧昧不清的态度。
李泰虽然生得大腹便便,但却是当时公认的大才子,还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书画鉴赏家。史书形容他都用上了“聪敏绝伦”,他的才华可见一斑。
唐太宗对他的宠爱冠绝诸子,允许李泰在府邸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这就相当于给他开府的权力,可以组建自己的班底。
641年,李泰主持编纂的名著《括地志》完成,李世民倍儿有面子,十分高兴,对他的赏赐居然超过了太子的规格。
李承乾非常尴尬,而李泰则因此生出了夺位之心。
不得不说,表面看李世民是宠溺儿子不假,但我认为李世民暧昧不清的背后,还是有帝王平衡之术在作祟。纵观历史,心术重的帝王们几乎都会为太子树对手,搞平衡,比如曹操不就给曹丕安排上了曹植吗?
李泰的锐意进取令本就抑郁寒心的李承乾彻底绝望,于是发生了后面的刺杀和谋反事件。
李承乾谋反失败被废,原本李泰以为终于可以轮到自己了,便向李世民撒娇要储君之位,李世民本来是想遂了他的愿的。
但李世民担心李泰会容不下李承乾和李治这两个嫡子,便问他继位后会如何做,结果李泰居然说自己死后会杀子传位弟弟李治,如此没有人性的话都能说出口,这还能让人放心吗?再加上宰相长孙无忌也支持晋王李治,所以李世民为了保全三个儿子,就选择李治做了储君,而李泰则被贬为东莱郡王,以绝其争储之心。不过后来在647年,唐太宗又重新进封李泰为濮王。
李治即位后,确实对李泰不错,恩赏有加,直到永徽三年(652年),李泰去世,享年33岁。
3、高宗李治
李治是长孙皇后的小儿子,李世民的嫡三子,也是第九子。
△李治
他原本应该是安安分分地当自己的晋王,没想到两个哥哥在前面斗得你死我活,最后两败俱伤,最终令李治渔利,政治斗争还真是充满了意外。
唐高宗李治这人宅心仁厚,在李世民看来比较懦弱,难以支撑帝业。知子莫若父啊,李世民虽然安排得问题重重,但是看儿子们的眼光还可以。
事实上,李治在位期间,延续了李世民的善政,做到了守成之君的成绩,但他的性格,也直接导致了武则天的崛起,换作其他皇子继位,武则天都别想出头。
而大唐的混乱正是从女皇改唐建周开始的,有人觉得武则天毕竟也颇有政绩,对大唐还是有益的吧?
这明显是以小遮大了,一个人颠覆了政权,还造成了巨大的国家内耗,是有点政绩就能弥补的吗?何况武则天的特务统治,加上武氏乱政带来的深远且恶劣的影响,直到唐玄宗时期唐朝才堪堪喘匀了气。
△李治与武媚
而这些的源头,都是李治没有把控好,说他是罪魁祸首一点都不冤枉他。
最强血脉,难兄难弟
杨妃,是隋炀帝杨广之女,生两子,分别是李恪③、李愔⑥。
这两位皇子,身兼隋朝和唐朝双重皇族血脉,堪称当时的最强血脉。
1、李恪
李恪是唐太宗的第三子,历史对他的评价很高,《旧唐书》上说“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可惜最贤能的两位皇子,偏偏都没能继承皇位,高宗李治是多么的幸运。
唐太宗曾说过“吴王恪英果类我。”,肯定了李恪是最像他的一位皇子,因此唐太宗一度想要将皇位传给李恪,只是遭到了长孙无忌等一众朝臣的强烈反对,李世民无奈,只好放弃了这个念头。
△李恪
这其实很好理解,李恪的“最强血脉”虽然听着荣耀,但是在政治场中,却成了他的累赘。毕竟,大唐开国功臣们造的正是隋朝的反,你一个身具隋朝血脉的人当皇帝,一旦哪天脑子抽筋开始清算怎么办?功臣们还想睡个安稳觉呢,所以李恪当储君的阻力,大到让人只能放弃。
等到高宗继位后,太宗诸子中,老大、老二都已去世,李恪成为最年长者,官拜司空、梁州都督。
永徽四年(653年),由高阳公主引发的皇室谋反案席卷一时,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为了活命,协助长孙无忌攀咬诬陷李恪,致使李恪含冤被杀,享年35岁。
李恪死前痛斥长孙无忌,说他玩弄权术,终归会有报应,不会得好下场。此语后来果然应验了。
毛主席当年曾经评价过李恪:“李恪英武,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他认为,李恪胜李治很多,李世民虽然知子,却听由长孙无忌摆布,实在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长孙无忌
2、李愔
比起他的亲哥哥,蜀王李愔就逊色太多了,简直就是一个小纨绔。
他性格顽劣,时常无故殴打官员,沉迷游猎,多次违法乱纪,因而在太宗朝与高宗朝数度被贬官。
永徽四年(653年),因为吴王李恪被诬陷谋反,李愔作为同母弟被连坐,废为庶人,流放巴州;不久之后,又被改封涪陵王。
乾封二年(667年),死于流放地。
家仇孽缘,歧途难归
李佑⑤是唐太宗第五子,母亲是阴妃,李世民与阴妃也算是一段孽缘了。
李佑的外祖父,也就是阴妃的父亲阴世师,隋末镇守长安。617年(隋大业十三年),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留在长安的幼子李智云被阴世师所杀,年仅十四岁。阴世师又找到了李渊的家族墓地,掘了李家的祖坟。
△李渊太原起兵及攻伐战略
李渊攻入长安后,怒火万丈地将阴世师抄家灭族,只留了阴妃和她的弟弟阴弘智。后来阴妃被赐给李世民,李世民欣然将其纳入帐中。
两家如此血仇,李世民还娶了阴妃,生了李佑,我只能说太宗不愧是太宗,心胸可装天地。
这段孽缘显然是有很多副作用的,齐王李佑从小的处境比吴王李恪还糟糕,经常被排挤讽刺,就因为他这尴尬的身世。
因而李佑心态受损,比较叛逆,喜欢结交奸邪之徒,德行不举。
尤其是李佑的舅舅阴弘智常在他身边吹邪风,更是不断助长李佑的叛逆之心。
李世民为了这个顽劣的儿子操碎了心,时常训诫并找严格的老师教导他。
结果,极为严苛的老师见李佑屡教不改,便处置了他身边的奸邪之徒,惹得李佑大怒,一气之下杀师造反。
不过,李佑其实仓促,加上自身才能有限,谋反很快被镇压。
643年(贞观十七年),李佑以“谋反罪”被贬为庶人,赐死于长安太极宫内省。
△阴妃
其实,李佑的成长本身就大有问题,阴妃在宫中无法过多干涉,宫外的阴弘智作为家族的幸存者,他怎么可能甘心被李世民如此羞辱,势必不会教李佑好的东西,所以李佑的悲惨人生不能全怪他自己。
最后不得不说,历史就是有着诸多意外和巧合,李佑虽然失败身死,但是彻查的过程中,间接导致太子李承乾的谋反计划被朝廷发现,这样一来,李佑也算是拉着太子大哥当了垫背。
其余诸子,善终是福
1、楚王李宽②
楚王李宽是太宗第二子,生母不详。
武德三年(620年),他被过继给唐高祖李渊第五子李智云,加封凉州总管、司徒。(李智云就是上段所说,被阴世师杀死的那位)
李宽去世得较早,都没能等到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贞观初年追封为楚王。
2、蒋王李恽⑦
蒋王李恽是太宗第七子,母亲是王氏。
贞观年间,不像那些抢眼的哥哥们,李恽安然度过。
高宗初期,李恽历任多州刺史,仍然做他的安闲王爷。
不过到了上元初年(674年),李恽转任箕州(今山西左权县)刺史。录事参军张君彻诬告李恽谋反,唐高宗派使者调查,李恽吓破了胆,惶恐之下选择自杀。唐高宗知道实情后,处斩张君彻,追赠李恽为司空、荆州大都督。
3、越王李贞⑧
李贞是太宗第八子,母亲是燕德妃,他为人好文史、善骑射,有才干,皇族中与十弟纪王李慎齐名,时人尊称他们为“纪、越”。
从太宗时期到高宗时期,李贞历任多州刺史,虽有政绩,但也有识人不明、欺压百姓的污点。
垂拱四年(688年),李贞起兵反对武则天当政,拱卫皇室,结果兵败自尽,享年62岁,被赐姓虺(huǐ)氏,以示惩戒。
△武后
4、纪王李慎⑩
李慎是太宗第十子,母亲是韦贵妃。
李慎勤奋好学,擅长文史和星象,在地方上多有善政,地方百姓甚至立碑纪念他。
后来,他支持越王李贞起兵推翻武则天,坐罪下狱,也被改为姓虺。
永昌元年(689年),在流放途中逝世,享年62岁。
5、江王李嚣⑪
李嚣是太宗第十一子,母亲是燕德妃,与越王李贞是亲兄弟。
李嚣631年进封江王,632年就去世了。
老十李慎628年出生,老十一李嚣肯定晚于此,可推测李嚣很可能没活过4岁,属于早夭。
6、代王李简⑫
李简是太宗第十二子,母亲不详。
他631年封王,同年就去世了,按照相同方式推算,也属于早夭。
7、赵王李福⑬
李福是太宗第十三子,母亲是杨贵妃。
贞观十三年(639年),进封赵王,并过继给隐太子李建成,以续香火。
之后一直到高宗年间,李福历任多州刺史,直到咸亨元年(670年)去世,享年35岁。
8、曹王李明⑭
李明是太宗第十四子,母亲是巢剌王妃,也就是原李元吉的齐王妃,李元吉死后,太宗将弟弟的王妃收入后宫,相传齐王妃美艳无双应该是没错的,不然李世民不能干这种事。
贞观末年,李明封王并加封食邑;
高宗年间,他被过继给齐王李元吉继承香火,不过这事有点讽刺,李元吉泉下有知不会高兴的。
永隆元年(680年),李明被卷入章怀太子李贤的谋反案,因而贬为零陵郡王,流放黔州。
永淳元年(682年),在武后的授意下,被黔州都督谢佑逼死。
结语
综合上述十四位太宗之子,我们不难看出,最优秀的是老三李恪和老四李泰,最像李世民的非吴王李恪莫属。
除了高宗李治⑨,细数诸子生平结局:
李承乾①、李佑⑤、李贞⑧、李慎⑩、李明⑭因谋反被废或被杀;
李恪③、李愔⑥、李恽⑦被诬陷而死;
李宽②、李嚣⑪、李简⑫早亡;
李泰④被废但好在善终,唯一没被废过还善终的只有李福⑬,但活得也不算久。
由此可见,即使贵为皇子也难以安享荣华富贵,面对政治旋涡谁也别想独善其身。
大家觉得,生于皇家能算是一种幸运吗?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
原创不易,欢迎关注点赞,在此感谢。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中,谁最优秀,谁最像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有14个儿子,分别是:李承乾、李宽、李恪、李泰、李佑、李愔、李恽、李贞、李治、李慎、李嚣、李简、李福、李明。
李世民这10几个儿子,除了李治外结局都不太好。要说最优秀和最像李世民的非吴王李恪和魏王李泰。
嫡长子李承乾
李承乾出生于619年,生母是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
李承乾作为李世民的嫡长子,又聪明仁爱,在他8岁时被册立为太子。当时李承乾生病痊愈后,李世民曾将狱中囚犯减免罪行,可见太宗是多么地宠爱李承乾。
但随着母后长孙皇后的逝世,年龄增长加上患有足疾的李承乾,开始变得慢慢叛逆起来。
李承乾曾宠幸一名“美姿容,善歌舞”的太常乐人,将这人称为“称心”。唐太宗听闻李承乾养男宠,大怒下派人将称心处死?
李承乾的称心被杀死后,他很伤心,在宫中为自己死去的男宠立室,让宫人日夜祭奠。还在宫中为称心树冢立碑,并赠予官职,为其哭泣流泪。从此与李世民有了隔阂。
李承乾在悲痛之下竟然一连几个月都以生病为由不上朝,对屡屡劝谏他的张玄素等人露出了杀机。就算李承乾当时闹成这样,李世民也没有动过废太子的念头,但李承乾后来的做法却让李世民很伤心。
当时李承乾的胞弟李泰负责主编的《括地志》完稿,唐太宗非常高兴,如获至宝,接二连三地大肆赏赐李泰,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太子的规格。
这事让李承乾很不痛快,觉得李世民有可能会废了他太子之位,就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商量后,决定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没想到事情败露。
李世民最后也不忍心杀了他宠爱的儿子,就把李承乾废为庶人,流放黔州,没多久,李承乾在黔州抑郁而终。
李世民第二子楚王李宽
李宽是李世民第二子,生母不详,出生于619年。李宽曾被过继给李世民五弟李智云为嗣,据史料记载李宽早薨。
李世民第三子吴王李恪
李恪出生于619年,生母是隋炀帝之女杨妃。李恪两岁时被李渊封为长沙郡王,5年后改为汉中郡王,李世民登基后晋封为汉王、吴王。
李恪在637年曾被御史柳范弹劾,说李恪游猎过度、损坏庄稼,被李世民罢官几个月。李世民曾给李恪写了一封《戒子书》,让他要做一个有节制、忠君、孝顺的好儿子。
太子李承乾被废后,李世民在立储上犹豫不决,想要立李泰时被李承乾指控李泰谋储,唐太宗就把李泰软禁起来,立仁弱的李治为太子。
由于李治的性格比较柔弱,李世民认为李治太懦弱,恐怕不能守住国家,就想立英武果断的李恪为太子。长孙无忌以太子仁慈厚道,是可以守成的君主说服李世民。
长孙无忌在这之后就记恨上了李恪(什么原因不说大家也知道),导致后来李恪被陷害致死。
653年,高阳公主因不满丈夫房遗爱被贬,就联合薛万彻、柴令武等人打算发动政变,拥立荆王李元景,但计划被泄露,一千多人被捕。唐高宗李治派长孙无忌审理此案。
长孙无忌一看机会来了,就借此机会将李恪也牵连了进来,李元景、李恪、房遗爱、高阳公主、薛万彻、柴令武、巴陵公主等全部被杀。
659年,长孙无忌获罪之后,李恪被平反,追封为郁林郡王,并立庙祭祀。李恪被处死时被废为庶人,直至神龙二年(706年),李恪的亲王爵位才被恢复。
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
李泰出生于620年,生母是长孙皇后,唐太宗的嫡次子。
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因此太宗对李泰这个儿子是超级喜欢,经常会带他到四处去游玩。
李世民喜爱这个儿子到什么程度呢?据历史记载,李世民一天不见李泰都要让白鹘给李泰传信,对其嘘寒问暖。
唐太宗对李泰种种逾越礼制的宠爱,还是给李世民带来了深刻教训。太子李承乾对这个弟弟有了很大的危机感,才搞出了准备政变的事。
事后,太子李承乾就死咬李泰想要夺嫡,他也是被逼无奈的。这时候的李世民冷静多了,他知道李泰为太子,李承乾等人就活不了,所以就果断立李治为太子。
李泰后来被李世民降为东莱郡王,三年后被重新进封为濮王。
652年,李泰病逝,李治对哥哥李泰进行了厚葬。
唐太宗第五子齐王李祐
李祐出生日期不详,生母是阴妃,他的成长环境很特殊。
李祐的外祖父阴世师是隋朝名将,李渊在太原起兵后,他杀死了李渊幼子李智云。李渊入长安后,便将阴世师杀害,阴氏和李渊一家可谓是国仇家恨。
李祐如果安安心心去齐州封地做个齐王,那么他就算不受李世民待见,也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下去。但他的舅舅阴弘智偏偏要怂恿这个外孙。
阴弘智就以太宗儿子太多为由,让李祐偷偷招募勇士来壮大力量。李世民给李祐安排的长史权万纪,他对李祐管理过严,还以为他出卖自己,就派亲信杀死权万纪。
李祐害怕事情败露,在亲信的怂恿下,在643年三月起兵谋反。李世民大怒之下,派兵部尚书李勣前去平叛,没多久就抓获了李祐。
为了平定齐州之乱,李世民还专门写了一封荡气回肠历数李祐总总不是的诏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看看)。
643年四月六日,李祐被贬为庶人,被赐死于长安。李祐谋反被擒赐死,同时也间接导致太子李承乾的谋反计划曝光。
唐太宗第六子蜀李愔
李愔出生年月不详,生母是杨妃。
李愔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没什么名气,是因为李愔十足就是个顽劣的“二代”,他游猎无度、殴打官员。为此还被李世民和李治多次贬官惩罚。
李世民发怒训斥:“禽兽经过调训,可以被人驯服;铁石经过冶炼雕琢,可以做成方圆的器具。而像李愔这样的人,还不如禽兽铁石啊!”
650年,御史大夫李乾祐弹劾李愔,李治派人调查后,把李愔贬为黄州刺史。653年,受“房遗爱谋反案”牵连,李愔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667年,死在流放地巴州。
唐太宗第七子蒋王李恽
李恽出生年月不详,生母为王氏。李恽是李世民儿子中比较悲催的一个,在任箕州刺史时,录事参军张君彻诬告李恽谋反,李世民派使者前往调查,这李恽惶恐不已自杀身亡。
唐太宗第八子越王李贞
李贞出生于627年,生母是燕德妃。他擅长骑射,爱好文史。
李贞经历了唐太宗、唐高宗两朝,在李治驾崩后,被任命为太子太傅,但是实权却掌握在皇太后武则天手里。
684年,武则天废李显,立李旦为皇帝,李贞被转任豫州刺史,同时还大肆为武氏家族加官进爵,并屠杀李氏皇族,这让李氏皇族认为武则天要取代李唐。
李贞联系了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鲁王李灵夔(kuì)等人谋划一起反抗武则天,没想到最后起兵时这些人犹豫了,只有李贞和李冲起兵反武。
人单势孤的李贞和李冲很快就被武则天给镇压下去了,两人不但被杀,还被武则天削除在皇族名册中。
唐太宗第九子唐高宗李治
李治出生于628年7月21日,生母是长孙皇后。李治能成为唐帝国第三任皇帝实属是李世民无奈之举。
李治自幼聪慧,宽厚仁慈,和兄弟和睦,也许李世民正是看中李治“兄弟和睦”这一点,再加上又是嫡子的关系才下定决心立为太子的。
唐太宗晚年时,特别宠爱第四子魏王李泰,这才导致太子李承乾与李泰争夺储位。李承乾兵变计划提前泄露被废,这个时候李世民是打算立李泰为太子的,没想到这李泰犯浑还偷偷去以汉王李元昌之事恫吓李治。
李治被欺负了就向父皇报告了这事,被废的李承乾也状告李泰对太子之位有所图谋。李世民在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等重臣面前,询问谁可以立为储君?
长孙无忌等人说李治宽厚仁慈,可以立为储君。就这样,李世民从让儿子们相安无事的角度去考虑,最终是选择了宽厚仁慈的李治。
只是让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李治登基即位后,他后宫的武才人成为了李治身边的宠妃,后来还成为了武后,最后还差点让李唐江山毁于一旦。
唐太宗第十子纪王李慎
李慎出生于628年,生母是韦贵妃。
李慎勤奋好学,擅长文史和观察星象,他和李贞关系不错,在皇族中被人称两人为“纪、越”,结局也不好。
李治驾崩后,武后临朝称制,为了安抚李唐皇室中德高望重宗室诸王的不满情绪,纷纷对其加官进爵,李慎被任命为太子太保。
687年,李贞伪造皇帝玺书,准备起兵推翻武则天,邀请李慎参加没有同意。李贞起兵失败后,李慎还是被牵连了进来。在被处死前被赦免,被流放至巴州,途中死于蒲州。
唐太宗第十一子江殇王李嚣
李嚣出生年月不详,生母是燕德妃。631年,李嚣被封为江王,第二年就去世,早夭无后。
唐太宗第十二子代王李简
李简出生年月日不详,生母不详,史书只记载是后宫(估计是宫女)生简。631年,李简被封为代王,当年去世,早夭无后。
唐太宗第十三子赵王李福
李福出生于636年,生母是杨贵妃。636年被封为赵王,之后过继给隐太子李建成。贞观十八年,出任秦州都督。唐太宗去世时,授右卫大将军,负责宫城安全。
李治即位后,先后担任鄜州、青州、隰州梁州都督。
670年10月2日,李福在梁州去世,赠司空、荆州都督,陪葬昭陵。
唐太宗第十四子曹王李明
李明出生年月日不详,生母是杨妃,唐太宗最小的儿子。
李明虽然是李世民最小的儿子,但他因为母亲的原因还是挺有名的。他母亲颇具争议,有叫巢剌王妃杨氏,又或者称齐王妃,是李渊第四子齐王李元吉的正妻。
杨氏出身名门,有野史记载杨氏非常美丽,在李元吉死后被太宗纳入后宫中并宠爱有加。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一度想立杨氏为后,但被魏征劝谏才放弃。
647年,李明授曹州刺史,封为曹王。659年,李治让李明出继巢王李元吉,任命为虢州、蔡州、苏州三州刺史。
李明身为苏州刺史,却经常不循法度,他的长史孔祯时常劝谏。李明却自认为是天子的弟弟,是不会失去王爵的。
680年十月,李明被卷进废太子李贤谋反一案中,爵位被降为零陵郡王,并被流放到黔州。
682年七月,黔州都督在武则天的授意下,逼令李明自杀。
写在最后:
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有十四个儿子,除了李治外,其他儿子的结局都不太好,有三个儿子夭折,其他儿子都因为都卷入皇权斗争中,不是被流放就是被杀。这也是封建皇权社会中身为皇子的悲哀。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中,谁最优秀,谁最像李世民?
李泰最优秀,文武兼备。李恪最像李世民,李世民曾言英果类我。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中,谁最优秀,谁最像李世民?
李恪吧,李世民对他有过英果类我的评价,可他出身太敏感,注定不可能继承大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