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萨达姆的新闻部长萨哈夫?
▍如何评价萨达姆的新闻部长萨哈夫?
美帝一天都没关押他就把他放了,说明他对美帝的实际伤害为零。虽然嘴炮轰隆,似乎摧枯拉朽。埋头做实事才是真的一块砖石。
▍如何评价萨达姆的新闻部长萨哈夫?
穆罕默德·赛义德·萨哈夫,什叶派穆斯林,出生于1940年。
拥有巴格达大学新闻学和英国文学硕士学位,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曾经的理想是当一名英国文学教授。
在1992年被任命为外交部长之前,他先后担任过伊拉克驻瑞典、缅甸和联合国的大使。
在伊拉克战争时期,担任萨达姆政权的新闻发言人,负责对外联络发声。
1、身在其位必谋其政在伊拉克1968年以来一直掌权的逊尼派为主的政府中,他是个"外人",因而一向被认为是"高而不贵,近而不亲"的人物。
由于萨达姆长子乌代的打击,失去外交部长之职,另任新闻部长。
这位新闻部长在美国入侵伊拉克前,不断在媒体上威胁美国"必将陷入伊拉克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美国必败"。
萨哈夫是官方的喉舌,他代表官方、代表萨达姆政权,痛骂美国、发表声明,向来以言辞犀利,勇敢善辩著称。
在伊拉克及伊拉克战争中已成为历史性人物。
美伊开战后两周,这位伊拉克的"铜牙铁齿"人气飙升,不仅成为全球"电视明星",还吸引住一批"追星族"。
在一些阿拉伯国家,萨哈夫例行的新闻发布会被称作"萨哈夫秀"。
每当萨哈夫在电视屏幕上露面之时,人们总会放下手头的活,聚集在电视机前,如同观看热播剧目一样看他。
小布什说:他很棒,是一个经典。
在战争期间,只要萨哈夫的新闻发布会,小布什不管在干什么,都会看看这个伊拉克的萨哈夫又在"胡扯"什么。
责任所在,他做的是新闻部长的事务。
2、冒着生命危险打嘴炮萨哈夫被盛赞"用语言回击大炮"。
美国没到一个月就打进了巴格达、占领了伊拉克。
尽职尽责地不断向媒体表示:美国陷入伊拉克人民的汪洋大海,总统萨达姆在反攻,总统萨达姆必胜,美国会像小丑一样被打败。
当西方媒体纷纷报道美军"兵临巴格达城下"时,不久,萨哈夫就出现在电视镜头前,表情镇定地奚落美国电视网的报道:"他们(美军)在伊拉克根本没有立足之地。我们会用子弹和鞋来欢迎他们。"
人们都清楚这是到最后的发布会了,萨哈夫能坚持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大家连连鼓掌,为萨哈夫自战争以来的精彩表现喝彩,为他加油助威。
有书君不禁想起"永不消逝的电波"里最后发出:"同志们,永别了!"的谍报人员的坚持和《泰坦尼克号》沉没时,试图让乘客平静下来坚持演奏到最后的乐队。
这样的英雄主义显得浪漫而悲壮。
有句话说"支持我们人生的,不是算计,而是信念;提升我们境界的,不是功利,而是信仰。"
萨哈夫尽管自己处于危险之中,却不顾安危在奋战,他的存在给人以力量和勇气,这种勇敢的精神,值得拥有我们的敬意。
3、一人坚持战斗到底有人说,伊拉克整个国家都投降了,只有萨哈夫一个人在战斗。
萨哈夫于2003年4月8日晚,主持了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
他的面前麦克风层层叠叠,他不断回答着各国记者的提问,他身后爆炸声如山崩地裂,浓烟滚滚。
萨哈夫依旧面无惧色,继续保持着他的"萨氏"风格,诙谐幽默的语言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他继续高呼胜利,谴责美军的入侵,把布什、布莱尔骂得狗血喷头。
萨合夫还在镜头前声称:美军要么投降,要么在坦克里烧死。
因此美军称他为"巴格达鲍勃",英国新闻界则称他为"小丑阿里"。
萨哈夫并不傻,也不是小丑,他很清楚伊拉克的处境,更明白自己的处境。
虽然在外人看来,这种自我激励的打嘴战是垂死挣扎,显得可笑,但关键时刻还是需要有人有临危不惧的精神。
虽然在美军进攻伊拉克时,伊拉克120万军队瞬间溃散,大部分的军队高级将领和官员纷纷投降,并拿着绿卡和钱去了美国。
伊拉克的人民,也没有抵抗,而是带头欢迎美军,还冲到大街小巷,砸毁萨达姆雕像,烧毁萨达姆画像。
在萨达姆逃亡,巴格达陷落,美军的炮火都打到门口的时候,萨哈夫还在坦然自若地开新闻发布会。
他向外界表示:总统还在战斗,美国必败。
甚至美军坦克都来到跟前了,炮火都打进国会了,他还在说美军被伊拉克军队打得溃不成军,必然失败。
内心如此平静的萨哈夫,是精神顺利法自我安慰也好,还是表现国家形象也罢,可以堪称为视死如归的新闻发布官。
战后美国没想找他麻烦,甚至邀请他也去美国,但是他拒绝了,这样的他值得尊敬。
具有喜剧效果的是当他带上洗簌用品去向美军自首时,美军问了姓名和职务后,查一查就让他回家了。
说明萨哈夫本人根本不在美军的"通缉令"上,也就是说,他根本算不上是萨达姆政权的核心人物。
喜出望外的萨哈夫要求到阿联酋避难,美国人迅速批准。
他便带着老婆孩子移居阿联酋,成为当地电视台的主持人。
让人意外的是,到阿联酋阿布扎比后,萨哈夫继续在电视台当评论员,接着骂美国人,以此赚钱养家。
他退休了,目前居住在迪拜。
有书君想问一下各位看官:你对这个自己进行战斗,用嘴炮在抵抗的萨哈夫,早就明白萨达姆完了,但仍然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萨哈夫,是怎么看的?也请说出你的看法吧。
▍如何评价萨达姆的新闻部长萨哈夫?
想想当年伊拉克战争发生之后,最出名的两个人被大家所广泛认识,一个就是我们著名的军事专家张局座,当时多国部队开始进行军事打击时,张召忠在中央电视台做的战争直播中分析了当时伊拉克军队的实力,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美国牵头的多国部队在伊拉克境内不会有好果子吃,由于伊拉克军事实力很强,多国部队想短时间之内结束战争是不可能的,必将深陷伊拉克这个战争泥潭,没有个十年八年别想打完,拖也会被拖垮。美帝国主义军队将陷入伊拉克全民皆兵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当时我在电视机前看了这一期的节目,就等着看美帝国主义怎么被伊拉克人民打败,夹着尾巴逃跑的。结果事实无情地打脸,几天时间,多国部队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就直接进入巴格达,更讽刺的是,伊拉克民众上街载歌载舞欢迎美帝国主义的士兵,并且自发的把萨达姆的雕像推倒,我当时都看傻啦!可以说张局座因为当年评论这场战争一炮走红,名声大噪,一战封神,更多的人记住了这个军事专家。
还有一个人物就是在全世界人们面前大出风头的伊拉克新闻部长,外号“小丑阿里”,战争时期的新闻发言人穆罕默德,赛义德,萨哈夫,这家伙妥妥的是一位大网红,口才很好,几乎让他精彩的表演和谎话欺骗了全世界。出生于1940年,曾经干过八年外交大使,还当过伊拉克外交部部长。是为数很少的不是萨达姆的老家出身的高级官员。
作为伊拉克战争时的新闻部长,每天会召集各国记者进行新闻发布会,萨哈夫语言风趣,阿拉伯语和英语都很好,从刚开战时新闻发布会还经常有伊拉克副总统,国防部长,内政和外交部长公开露面,到后来就只有萨哈夫自己来面对记者,虽然战争已经呈现出一边倒的状态,伊拉克已经一败涂地,但萨哈夫的嘴炮从来就没有认输过,他经常给记者说的就是:“他们(多国部队)在伊拉克没有立足之地,如果他们进入巴格达,我们会用子弹和鞋子迎接他们。”“昨天大家看到的战斗将给这些雇佣军一个教训,将给华盛顿和伦敦的战犯一个教训。”“我的作用就是告诉大家真相,萨达姆仍然领导军队在和这些歹徒战斗,布莱尔和布什不过就是小丑和战犯而已,伊拉克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就在美军坦克已经停在巴格达的总统府前面的时候,坦克轰击的炮声离着只有几百米,但萨哈夫仍然在举行新闻发布会。并且还是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我们是故意让他们进城的,因为这样才能更方便我们消灭他们,我们已经把他们的退路给堵死啦!”“伊拉克军队消灭了大批的多国部队的士兵,他们已经走投无路,黔驴技穷,只能等待着灭亡。”“现在战斗非常激烈,真主会保佑他的子民获得胜利!”我看着萨哈夫的讲话,高度怀疑刚才看到别的媒体报道的伊拉克已经土崩瓦解,高官早就逃跑的新闻,记着局座说的多国部队必将陷入伊拉克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相信萨哈夫的话,并且从战争开始伊拉克就宣称如果伊拉克战败,会有一种手段让多国部队全军覆没,我一直等着奇迹的发生。但是很遗憾,当多国部队宣布胜利,伊拉克人民载歌载舞欢迎多国部队的士兵,伊拉克人民自发的拆除萨达姆的雕像,也没有看到萨达姆使用他的杀手锏,还有那个传的神乎其神的绝对忠于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到萨达姆政府完全倒台也没有露面。
多国部队将萨达姆政府的高官做成了55张扑克牌通缉令,萨哈夫曾经包含在里面,但是由于他只是一个嘴炮,并且明显的不是萨达姆政府的重要人物,只是被萨达姆当枪使,最后萨哈夫就被从通缉令里面给删除了。萨达姆政府垮台后,萨哈夫躲起来几天,后来知道躲是躲不掉的,没有办法就带了随身用品去美国第三机步师投降自首,本以为会被拘捕起来,可是美国人详细询问了他的身份,让他填了表格,根本没有难为他就让他回家了。萨哈夫高兴坏了,害怕夜长梦多,万一有变,就向美国申请去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避难,很顺利就准许了。萨哈夫带着老婆和孩子就去了阿布扎比。并且在当地一家电视台当评论员,主要的工作就是继续骂美国,成了一个靠着骂美国来养家糊口的专家,并且收入不菲。其实世界上靠着骂美国当工作的专家还挺多呢!萨哈夫一直干这份工作很多年。今年的三月份萨哈夫病逝,享年八十一岁。
虽然在萨达姆政府里,萨哈夫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被排挤在最外围的官员,但是他一直守在巴格达,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到最后,比起那些早就开始跑路的高官,他无疑是最合格的。
▍如何评价萨达姆的新闻部长萨哈夫?
无自知自明,自不量力,夸夸其谈,蒙着眼睛忽悠百姓,除了让极个别的如打了鸡血跳几下外,遇强敌一触即溃,举着双手投降敌营,侥幸得命仓惶出逃。他不是一个明星,只是一个笑柄。历史告诉我们:喊口号的喷子,唱高调的嘴炮,善于表演的戏精,除了祸国殃民外,于国于民毫无意义。
▍如何评价萨达姆的新闻部长萨哈夫?
不过是一个“小丑”而已。没有一句实话。全他妈说的都是假话!有愧于“新闻”这个名词。应该称呼他为假话部长。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中国军队目前配备了哪些枪械?
下一篇: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