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景帝因为一双筷子选择放弃了周亚夫?
▍为什么汉景帝因为一双筷子选择放弃了周亚夫?
因为筷子是汉景帝给周亚夫设定的“服从性测试”,而周亚夫一介武夫,完全看不懂汉景帝的用意。
周亚夫是开国功臣周勃的儿子,妥妥的二代,但原本他是没有继承权的。后来因为他的哥哥周胜之犯了死罪,被除掉爵位,周亚夫才有了继承爵位的机会。
汉文帝时,周亚夫被封为条侯,由于他善于用兵,治军威严,用兵持重,在汉景帝时期被封为太尉,成为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5年后,他又被提拔为丞相,位极人臣。
可结局是,周亚夫被诬陷入狱,受不了凌辱的他,绝食5天,吐血而亡。
周亚夫从一代将相,跌落成阶下囚,一切都源于他和汉景帝的恩恩怨怨。
一、汉景帝与周亚夫,经历了关系的蜜月期、微妙期、打压期和冰点期
1、蜜月期:汉景帝欣赏周亚夫,对他充满期待
周亚夫一战成名,是在汉文帝时期的“细柳点兵”。当时,匈奴入侵中原,为了京城的安全,汉文帝组织了3路大军,保卫京城。其中,周亚夫驻军细柳(金陕西咸阳西南)。
为鼓舞士气,文帝亲自去军营慰问将士。进入到棘门和霸上军营时,文帝车队直接进入大营,离开时,全军将士出门欢送。
可到了周亚夫的细柳军营,汉文帝吃了三次瘪。文帝的前队先到营门口,守门的士兵说:“将军有令,军中只知将军的命令,不知天子的诏书。”
接着,文帝本人来到营口,将士居然拦住了皇帝。直到文帝拿出皇帝的符节才准进去。可刚要进去,士兵又拦住了文帝飞驰的车马。文帝只能让人牵着马,慢慢走进军营。
好不容易见到周亚夫,周亚夫全身戎装,恭敬地说:“身着甲胄,不得行跪拜之礼,唯用军礼拜见。”
听到这儿,文帝不生气,反而很激动,派人向周亚夫致敬说:“将军辛苦了,皇上特来慰问。”
走出军营后,文帝久久不能平静,感慨道:“嗨,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刚才那两营儿戏一般,怎能防住匈奴。至于周亚夫,谁敢惹他!”
《史记·卷五十七》:嗟乎,此真将军矣!勇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於亚夫,可得而犯邪!
之后,周亚夫很快升官,被文帝任命为中尉,负责全京城的安全。直到文帝临终,都告诫太子周亚夫可以重用。
太子刘启即位后,是为汉景帝,他遵循文帝教诲,任周亚夫为车骑将军。三年后,吴楚七国之乱爆发,景帝升周亚夫为太尉,命其平定叛乱。
周亚夫不负众望,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使命。这一战,使得周亚夫的威望达到了顶峰。
这一时期,周亚夫是汉景帝的社稷之臣。但他们的“蜜月期”也仅仅维持了5年。
2、微妙期:时而冲突,时而合作
汉景帝和周亚夫第一次正面冲突,发生在公元前150年,汉景帝要废掉栗太子,但周亚夫极力反对,直言进谏,但景帝铁了心,谁也劝不动。
也正因为这件事,景帝从此开始疏远周亚夫。
《史记·卷五十七》: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不得。景帝由此疏之。
但这个时期,景帝和周亚夫在某些事情上还是有默契,比如对待景帝的亲弟弟梁王刘武。
平定七国之乱时,周亚夫和梁王刘武结下了恩怨。原因是,刘武在前线遇到强敌求救,周亚夫接到求救信,却始终按兵不动,刘武差点死在叛乱中。
因此,刘武每次来京城,都会向母亲窦太后,以及亲哥哥汉景帝诉苦。然而,汉景帝其实也不喜欢这位胞弟,而且让刘武先拖住吴楚两军,是周亚夫和景帝先前就商量好的。
所以,刘武再怎么说周亚夫的不是,景帝也不为所动。
有时候,景帝甚至需要周亚夫的耿直,来替他应付难缠的窦太后。
一次,窦太后建议景帝立王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王信是景帝的大舅哥。可景帝不同意,但窦太后执意要做。
景帝无奈,回答:“容我和丞相商量一下。”
周亚夫听完这个建议,立马反对:“高皇帝有约,非姓刘者不能封王,非有功者不能封侯。”
景帝听了没说话,实则心中暗喜,因为周亚夫说得和他想得一样。就这样,景帝借用周亚夫的话回绝了母亲窦太后。
周亚夫的刚正不阿在某些方面,帮助了汉景帝,但大部分时候景帝受不了周亚夫说一不二的个性。
很快,他们之间爆发了第二次正面冲突,直接导致周亚夫被免相。
冲突的导火索是匈奴王徐卢等5人归顺汉朝,景帝为了鼓励更多匈奴人投降,便想封徐卢等5人为列侯。
可周亚夫怎会同意,他义正严词道:“背主降汉是不义之举,如果奖励他们封侯,岂不是鼓励为臣不守节?”
周亚夫说得在理,却没考虑到景帝的真实用意。最后,景帝果断否定周亚夫的提议,封徐卢等人为侯,俩人不欢而散,周亚夫被罢免丞相之位。
《史记·卷五十七》: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唯]徐卢等为列侯。亚夫因谢病。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
3、打压期:没有我的帮助,你啥也干不成!
周亚夫虽然不在朝堂上,但汉景帝未放弃周亚夫,他想通过一次测试,看看周亚夫的犟脾气改了没有,可结果汉景帝伤了周亚夫的心,也伤了无数志士的情怀。
一次,景帝邀请周亚夫来宫中吃饭。周亚夫的餐桌上放了一块没有切开的肉,连一双筷子也没有。
周亚夫没有看出景帝的刻意安排,而是把不满写到了脸上,转头对安排宴席的官员说:“快,给我一副餐具!”
坐在殿上的景帝早就暗中观察周亚夫,他笑嘻嘻地说:“怎么?这么大一块肉还不能满足你吗?”
这下,周亚夫总算听出言外之意,他立即脱帽、起身、告辞,消失在大殿上,也消失在景帝的心中。
景帝看着周亚夫远去的背影,叹气道:“如此愤愤不平的人,未来可侍奉不了小皇帝啊!”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一个把为臣守节摆在第一位的人,怎么会对幼主有不二之心呢?
此后,周亚夫彻底在朝堂消失,但不久,因为儿子的抠门,给他招来了杀生之祸。
4、冰点期: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公元前143年,周亚夫的儿子买了500套甲胄,想要用作父亲未来的丧葬品。虽然儿子的孝心很好,但太抠门了,居然拖欠搬运工人的搬运费。
工人们很辛苦,愤愤不平,立刻把周家买甲胄的事告发,周亚夫就被抓进大牢审问。
在廷尉府,周亚夫实话实说,甲胄是儿子给自己准备的丧葬品,不是用来谋反的。可廷尉却语出惊人:
“条侯即使不是在地上谋反,也要在地下谋反吧!”
这可真是欲加之罪!周亚夫戎马一生,凭血汗获得的名望,怎能容一个廷尉羞辱。当初,他刚被抓时,就想了结生命,但被夫人制止。
现在进入大牢,周亚夫被气到不想说话,不想吃饭,绝食五天后,吐血而亡。
周亚夫是被饿死的,也是被气死的!
二、景帝为什么因一双筷子放弃周亚夫
从上述他们的关系演变可以看出,景帝对周亚夫的忍耐限度是一次一次降低的。
景帝用文臣的思维来要求武将周亚夫,自然得不到他想要的结果。
在景帝认知中,不愿顺从皇帝想法的大臣,无法辅佐幼主。
可事实上,在景帝儿子汉武帝的朝代,很多直臣还是有生存空间的,比如汲黯,武帝欣赏汲黯为人耿直,称他为“社稷之臣”,足以说明武帝对直臣的欣赏。
汉景帝虽然是文景之治下的明君,但还是免不了有人性的弱点,他的平庸和凶残,害死了一位有节气的志士。
而作为一代武将的周亚夫,他的成功是建立在耿直、威严上,在战场上如果拐弯抹角,哪里还会有胜利。
可在朝堂上需要另一种生存法则,迎合权力者的口味,这对周亚夫来说太难适应了。
总结:
纵观周亚夫在朝堂的直言,其实在道理上一点错也没有。他坚守道义,做了正确的事,但那些事却得罪了人。
就好像在职场中,你遵循自己的良心,做了正义的选择,却不被领导和同事所理解……
关注我@夜深人物,没有好故事,宁可不说话。
▍为什么汉景帝因为一双筷子选择放弃了周亚夫?
筷子事件是汉景帝刻意安排的一次测试,目的是为了最后一次确认周亚夫的“职场态度”;可惜的是,周亚夫给出了最糟糕的回应。
按理说,凭借平定七国之乱的功劳,周亚夫应该被皇帝当成宝才是。不过这种思维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封建政治的逻辑并不是这样。
古代统治秩序的本质是家天下,在这样的政治生态下,有一个让人无奈却又客观存在的规则:识时务者为俊杰。啥叫“识时务”?揣摩出统治者的想法,其后顺势而为。
身处权利核心圈,若想有所作为(无论好坏),必须先获取统治者的认可、支持;无论是那些力挽狂澜、建功立业的忠臣,还是一手遮天、为非作歹的奸臣,他们之所以能成功,与统治者的诉求保持一致是基本前提。
举个例子:在唐玄宗李隆基前期,姚崇、宋璟、张九龄为啥能成为一代名相?因为他们吻合了李隆基励精图治的需求;到了后期,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为啥能成功排挤张九龄、兴风作浪十余年?那是因为他吻合了李隆基加强皇权、享受权利的渴望。
而周亚夫和他的父亲周勃有些类似:爷儿俩之所以饱经官场沉浮,是因为他们的作为与统治者的需求并非一直处于同步状态。当双方步伐一致时,周氏父子就是国之栋梁;否则,他们就成了威胁统治稳定的不安定因素。
我们先看周勃的案例。在《史记》中,他与萧何、曹参、张良一样被归为《世家》之列,可见他被司马迁视为汉朝的核心功臣。作为一个曾经以编蚕箔、在丧事上奏乐维生的底层穷苦人,他抓住秦末乱世提供的机遇、跟随了一个正确的领导(刘邦),靠着努力得以封爵绛侯、官升太尉,实现了人生的成功逆袭。
经常有朋友表示好奇:为什么刘邦那些出身“屌丝”的沛县老乡个个能成为一代名臣,难道他们都天赋异禀?其实一点儿也不奇怪,所谓时势造英雄,在一定时代条件下,如果你自身态度端正、学习能力没问题,再加上跟对上级、站对队伍,成就一番事业并非奇迹。
对于周勃的特点,刘邦临终前曾经做出了一个青史留名的论断:“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由于出身的原因,周勃没什么文化水平,但性格耿直、质朴,为人靠得住,对刘邦家族有很高的忠诚度,所以被视为能够为刘氏后人保驾护航。
刘邦不愧为洞悉人性的一代英主,周勃在后来的表现一如其所料。吕后掌权期间,周勃与陈平等功臣群体审时度势、虚与委蛇,暗暗保存实力;吕后去世后,他们立即翻脸暴起,联合宗室以“诛不当为王者”的名义举兵反吕,不分男女老少、把吕氏全族诛杀殆尽,随后把代王刘恒(汉文帝)扶上皇帝之位。他可谓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安刘氏”的重任。
当然了,周勃之所以如此卖力,自然也有维护功臣集团利益的考虑。当他的这一诉求与与刘氏一致时,他就是刘邦口中的“安刘”者;但一旦统治者需要强化皇权时,他这种能够左右诸吕生死、轻易废立皇帝的功臣首脑,无疑是潜在的巨大威胁。
因此,当汉文帝稳住阵脚后,一步步对周勃下手。这位“安刘”的大功臣,两次被免去宰相之职、遣回封地。后来甚至被人告发有谋反意图,被关进了刑狱、饱受狱吏的羞辱,这位曾经呼风唤雨的太尉由此感叹:“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后来靠着薄太后的关照,周勃才免去了牢狱之灾、得以善终,并且得到了“武侯”的谥号。
一朝天子一朝臣,周勃在文帝期间虽然经历了些许波折、领略了帝王权术的威严与无情,但毕竟他曾久经复杂的政治斗争考验,对于君臣关系总体把握得当(比如被汉文帝暗示退休时,他几乎没有丝毫迟疑),总算惊险过关。但他的儿子就没这么幸运了。
在周勃去世后,儿子周胜之曾继承爵位,但后来犯事被废黜;几经波折,周氏诸子中最优秀的周亚夫被封条侯、子承父爵。他遗传了父亲的耿直性格与杰出军事能力,可惜并没能学到那份职场生存之道。(也许是因为周亚夫没能像父亲那样,得到陈平这样的搭档指点)
到了公元前158年,“细柳营事件”让周亚夫名噪一时,但若推敲其中的利害关系,其实让人为周亚夫捏了一把汗。
当时匈奴大举入侵,汉文帝安排三位大将领军备战,他们分别是宗室刘礼、开国老将侯厉、周亚夫。能够与皇室、元老相提并论,可见当时的周亚夫被汉文帝寄予了厚望。
随后汉文帝亲自劳军时,在刘礼的霸上军营、侯厉的棘门军营都畅通无阻,但在周亚夫的细柳营却吃了闭门羹,军士甚至公然宣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直到汉文帝亲自下诏给周亚夫,才被允许进入细柳营。
周亚夫的这一举动其实是兵行险招。连续两次拒绝皇帝的队伍入内,保不准他是怀着故意作秀的心思,想以此体现自己具备兵圣孙武之风;从结果来看,他的目的确实达到了,汉文帝赞他为“真将军矣”。但他没有考虑到一个最基本的因素:军队说到底是汉文帝的,如今面对御驾亲临,这支军队竟然敢理直气壮的声称“不闻天子之诏”,是不是意味着周亚夫由此具备了发动叛乱的能力?
若我们站在汉文帝的角度来看,周亚夫要是心无二志,确实是一位驭军有术的统帅;但如果万一心有不忿,那无疑也是一颗极具毁坏力的暗雷。至于是哪种情况,那既要看皇帝是谁,也要看当时所处的具体大环境如何。
当时的汉文帝外有如狼似虎的匈奴,内有蠢蠢欲动的藩国,而周亚夫又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因此姑且将其视为可控的军事人才。
而汉景帝即位后,则根据汉文帝留下的遗嘱将周亚夫提升为中尉。新领导上任就提拔老领导留下的部下,这明摆着是要收买人心。
不久后,七国之乱爆发,升任太尉的周亚夫不孚众望,果真圆满完成了任务。由于解决了汉王朝的心腹大患,随后周亚夫官升宰相,一时间位极人臣。
做个小结:截至此时,周亚夫的仕途一直顺风顺水,那是因为他的能力完美契合了两任皇帝的诉求——抵御匈奴、对付藩王内乱,他的所作所为也长期与帝王的诉求一致。因此,在文景二帝这里,他就是一位可靠的忠臣、能臣。
不过随着藩国的威胁被消除、汉朝又不会对匈奴大举用兵,周亚夫的才能并没有之前那么不可或缺了;相反地,如果不能在新的岗位上妥善处理与统治者的关系,那他在帝王眼中极有可能成为另一种形象——权臣。
我们在上文说过,在封建政治逻辑中,贴合统治者的诉求的大臣,那就是识时务者;相反,如果知道统治者想法,却有意无意的作对的,只有两种人:一是认死理的腐儒,二是自以为能主导帝王的权臣。
周亚夫接下来的表现,体现出他不是个识时务者;更要命的是,他也不是腐儒。
首先,在平定七国之乱时,周亚夫曾根据实际需要,献上了让梁国充当肉盾吸引火力、自己寻找战机抄叛军后路的作战方案,得到了汉景帝的准许。后来朝廷军队得以顺利平叛,确实得益于这一战略。
但梁王毕竟是汉景帝的亲弟弟,期间梁国危在旦夕时,汉景帝曾下诏周亚夫立即出兵救援,却遭到了拒绝。梁王及窦太后(汉景帝兄弟俩的母亲)由此对周亚夫怀恨在心。
但这一点并不是致命的,毕竟周亚夫是为汉景帝办事,为了解决危及中央统治权的七国之乱,就算真的牺牲了梁王,相信汉景帝内心也不会拒绝;事后如果指责,大不了拿“周亚夫拒不听令”为由给天下人个交代。(毕竟为了争夺政治舆论,他可以毫不迟疑的斩掉自己的老师晁错)
而真正把周亚夫逼上绝路的,是他对汉景帝权威的挑战。
周亚夫升任丞相后,一度得到了汉景帝的器重,甚至连窦太后、梁王的坏话也没有影响这一关系。但当汉景帝决心要改立太子时,却遭到了周亚夫的极力反对。
立后、立储,向来是封建政治中的敏感地带。它们虽然是国事,但说到底更是家事,若帝王决心已定,臣子还执意唱反调,那只会招致反感、甚至会留下“权臣”的嫌疑。历朝历代,凡是踩了这条红线的,基本没什么好下场,比如唐代的长孙无忌(反对武则天立后)、张九龄(反对李隆基改立太子)。
因此,周亚夫也毫无意外地付出了代价,他没能阻止刘彻登上太子之位,而且“景帝由此疏之”,遭到了汉景帝的疏远。加上窦太后、梁王的煽风点火,周亚夫以往的老账都陆续被翻了出来。
后来,汉景帝曾想封大舅哥王信为侯,被周亚夫用“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的祖训怼了回去;公元前147年,匈奴小王徐卢等人投降,汉景帝为了分化匈奴贵族群体,封这几个人为侯,又遭到了周亚夫的反对,不过这一次汉景帝坚持了自己的意见,并在不久后免去了周亚夫的宰相之职。
用今天一些人的眼光来看,周亚夫的上述所作所为仿佛只是由于性格耿直;但在封建政治逻辑下,他战功赫赫、威震海内,却处处跟皇帝对着干,已经具备了权臣的嫌疑。
公元前143年,即汉景帝驾崩的前两年,他意味深长地在宫中召见周亚夫、赏赐酒食,但只是给了一大块完整的肉,甚至也没配筷子。
这一幕似曾相识:当初的鸿门宴上,项羽赐给了贸然闯入的樊哙一条生猪腿,后者是怎么做的?慨然接受,就地生吃。
汉景帝为什么要为难周亚夫?其实跟项羽当初一样,看对方听不听话、是否对权威心存畏惧、敢不敢跟自己讨价还价。
樊哙表现顺从,客观上帮助了刘邦逃离生天;周亚夫心生不满,自行招呼宫内官员给自己筷子,其下场可想而知。
对于周亚夫的表现,汉景帝的表态让人恐惧:“上视而笑曰:‘此非不足君所乎!’”这难道还不能让你满意吗?但周亚夫的应对是灾难性的,他起先脱帽谢罪;其后更是趁着汉景帝起身,自行快步离开皇宫。
“此鞅鞅,非少主臣也”,这位敢公然表达对皇帝不满的大臣,今后怎么可能辅佐年幼的君主?汉景帝看着周亚夫背影所说的话,已经宣判了这位功臣的死刑。不久后,周亚夫就因私买殉葬用的盔甲,被冠以“想在死后在地下去造反”的罪名,被逼在狱中绝食而死。而在他死后不久,汉景帝立即封自己的大舅子王信为盖侯,可谓无比讽刺。
对于周亚夫之死,司马迁认为是源于“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即满足于自己的功勋、地位而不虚心学习,能谨守节操但却不知道对帝王恭顺,这一总结非常客观。封建政治,本就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赌博,周亚夫的耿直与自信,在不同阶段却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后果。在与帝王利益一致时,他是能解决问题的忠臣能臣;当两者诉求相冲突时,他在明知对方意愿的情况下却固执己见,成功让自己成了一位威胁皇权的权臣。
周亚夫死得并不冤,已经位极人臣,却因为一点不满就给皇帝脸色,这让未来的年轻皇帝如何镇住他?确实“非少主臣也”。我们别忘了,当初吕后死后,周勃凭借自己在军队中的威信立即发起了政变,废掉了幼主;而周亚夫在军中的威信与父亲相比也不逊色,更可况其后的“少主”刘彻,当初登上太子之位时曾经被周亚夫极力反对。这一巨大风险,任何有责任心的帝王都不可能视若无睹、听之任之。
▍为什么汉景帝因为一双筷子选择放弃了周亚夫?
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案上只放了一大块肉,旁边没有切碎的肉,也没有放筷子。周亚夫见状,大呼小叫地叫管厨房的人拿筷子来。
你当皇宫是你家哈?还是你的细柳军营。
汉景帝笑着对周亚夫说,你是不是很不满意哈。
周亚夫脱下帽子对汉景帝告了一声罪,就拂袖而去。
汉景帝长叹一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意思是,遇到这样的事都怏怏不满的人,将来怎么能做我儿子的大臣呢。
汉景帝作为一国之君,考虑事情比较长远。他要为他的儿子继位执政,扫除障碍。
他特地没有放筷子,就是要考察周亚夫,不管在任何情况下,看他能否尊重皇室,能否听从皇帝,按皇帝的旨意行事。
可惜周亚夫没有领会,而且他无法领会,因为他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人家汉文帝到你周亚夫的军营巡视,都非常遵守你军营的规矩。
汉文帝到了细柳军营,说要进去劳军,守门将士明知是皇帝来了,不但不让进,还说,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命令。
好,就依你。汉文帝派使者持皇帝印信给周亚夫,才得以进去。
军中又传出命令说军营中马车不能奔驰。
好,依你。汉文帝的马车按辔徐行。
终于见到周亚夫了,周亚夫说甲胄在身不能跪拜,只能按军礼向您敬礼。
也依你,没问题。
汉文帝看到周亚夫军队军容齐整,甚是威武。俯身扶着车上的横木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
出了军营后,跟随汉文帝的大臣个个满脸震惊,震惊于皇帝对一个下臣如此顺从,如此尊重。
汉文帝还当作众大臣的面表扬了周亚夫和他的细柳军。
汉文帝马上任命周亚夫做卫尉。
吴王率七国发动叛乱,汉景帝升周亚夫为太尉,让他掌管全国的军队,全权授予周亚夫平叛。
七国之乱平定后,让周亚夫当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周亚夫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看到没有放筷子你就不满意了,不高兴了。汉景帝心想,难道你不能用手抓起来啃吗,还大呼小叫让宫廷管理员给你找筷子。这里可是皇宫,是大汉的皇宫。大汉姓刘不姓周。
当年我老爹进你的细柳营时,你说咋样就咋样,都依你。看到你确有治军才能,不但不高兴,还提拔重用你。
话又说回来,文帝都让使臣持皇帝信印给你了,你出军营门口迎接一下有那么难吗?在你心中,还有没有皇上呀。
尽管如此,皇上也没有表示不高兴,也没有为难你,而是敬重你。
这不是一块肉,一双筷子的问题,而是君臣之道的问题。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你周亚夫平了七国之乱,立了功,那是你做臣子的职责,做皇帝的该赏的都赏给你了,为何还处处反对我这个皇帝呢。
我废了刘荣,改立刘彻作太子,你急吼吼地反对,想干吗呢?我自己的儿子,难道我不知道他们贤能还是不屑吗。那轮到你周亚夫说三道四。
我要封几个投降了的匈奴王为候,目的是拉拢分化匈奴,让更多的匈奴人归顺汉朝。你却以军人投降受到封侯,会使军人没有节操为由反对。
你周亚夫的格局太小,只看到一点,没顾及全面,实在令人担扰,令我这个当皇帝的放不放心。
汉景帝眼看自己身体越来越不行了,自己百年之后,太子刘彻执政,能否驾御这个因一点小事都不不满,还事事与皇帝唱反调周亚夫?
兹事体大,不得不重视。
汉景帝让周亚夫退休了。考虑周亚夫在军中的影响力,还是不放心。
恰逄周亚夫的儿子见父亲一生驰骋沙场,就去购置了五百盔甲,打算在父亲百年之后作陪葬品用。
这事让廷尉知道了,以造反罪名将周亚夫下狱。
周亚夫自然不服,说自己绝无反叛之心,那是自己儿子为自己购置的随葬品。
都退休的人了,还要与朝廷作对,当过太尉,丞相的人,难道不知道汉律私自购置盔甲是重罪吗?
廷尉说,那是你准备在地下造反。
周亚夫在狱中绝食而亡。
这个廷尉断案水平不是一般的高,他太能揣摩汉景帝的心意了。
一双筷子就彻底暴露了周亚夫的内心世界。
表面上看,周亚夫是因一双筷子丢了官,还掉了命。其实自始至终是周亚夫内心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才遭汉景帝断然放弃的。
▍为什么汉景帝因为一双筷子选择放弃了周亚夫?
“一双筷子”事件,是汉景帝对周亚夫的一次试探。这次试探的结果决定了周亚夫的悲剧结局。
关于周亚夫悲剧的前因后果,涉及的历史背景有点长,以下就详细说一下。
一、周亚夫上位的背景:汉景帝鲁莽之下引发的“七国之乱”
汉初的高、文、景三帝面对的朝堂局势各有不同,他们采取的政治斗争方式也各异。
汉高祖刘邦手提三尺剑而平定天下,开创了大汉煌煌四百年江山。但刘邦自芒砀山起兵到去世,期间就没有真正清闲过。即便是当了皇帝,他要做的事情也很多。
刘邦时代,大汉朝堂有3股强大的势力:吕氏外戚、外姓功臣以及异姓诸侯王。吕氏外戚和外姓功臣都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嫡系,自然可以信任。但异姓诸侯王就不一样了,刘邦认为他们是大汉的最大威胁。
所以,刘邦称帝之后,不是在平定异姓王,就是在平定异姓王的路上。直到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平定了淮南王英布后,以韩信、彭越等为首的异姓诸侯王势力就基本被瓦解了。
与此同时,刘邦为了替自己后代君王考虑,加封了九大同姓诸侯王,用以对抗吕氏外戚和外姓功臣,巩固宗室的力量。
之后,到吕后称制的时代,吕氏外戚一家独大。这一时期的政治斗争,主要是吕氏外戚打压刘姓诸侯王,外姓功臣龟缩起来得以保存实力。
吕后崩逝后,龟缩已久的外姓功臣,在周勃和陈平带领下,联合快被打残的刘姓宗室,诛杀了诸吕,搬倒了吕氏外戚。
所以,在汉文帝即位的时候,吕氏外戚如同刘邦时代的异姓诸侯王一样,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此时大汉的天下,皇帝、外姓功臣和刘姓诸侯王三足鼎立。
故而,汉文帝一上台就开始打压以周勃为首的外姓功臣。他们在朝廷的势力太大了,挤压了皇帝的权力空间。之后,周勃被解除丞相之位,外姓功臣又开始龟缩起来。
然而,不断加强皇权是当时的趋势,打压了外姓功臣,就轮到了诸侯王。因此,汉文帝接受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推恩令的前身),削弱刘姓诸侯王的势力。
但遗憾的是,汉文帝还没完全解决诸侯王就驾崩了。汉景帝即位后,大汉的朝堂局势是,刘姓诸侯王蠢蠢欲动,丰沛元老龟缩。
为了打压刘姓诸侯王,性格鲁莽的汉景帝任用同样鲁莽的晁错,以非常直接和激烈的方式削蕃。但同为汉高祖的子孙,谁又比谁怂?刘姓诸侯王们看到朝廷如此,便立马起来造反,所用的名义是“清君侧,诛晁错”。
汉景帝没有想到诸侯会反弹如此激烈,顿时也慌了神。此时,外姓功臣们却瞅准时机,又蹦了出来。
丞相陶青(汉高祖刘邦所封开封侯陶舍之子),带着京城宿卫将领陈嘉觐见汉景帝,要求诛杀晁错,讨伐造反的诸侯王。
汉景帝此时是一身冷汗,但并不是因为以丞相陶青为首的外姓功臣要求诛杀晁错,而是他们将负责京师安全的将领一起带来了。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军方站队了外姓功臣,这是一种变相的逼宫!
如果汉景帝不答应陶青的要求,可能陈嘉当场就会将皇帝软禁起来。要知道,当初外姓功臣为了迎立汉文帝,将汉惠帝的后代全部诛杀了。他们的心狠着呢!
好在汉景帝比较识时务,他答应了陶青的要求,诛杀了晁错。晁错之死有两个作用。第一、撕破了诸侯王是造反而不是清君侧的目的。第二、汉景帝取得了外姓功臣的一致支持。
结果就是,另一位外姓功臣,周勃之子周亚夫被推举出来。他担任讨伐诸侯王的总司令,仅仅用了3个月,便平定了七国之乱。
这便是周亚夫得以重用的历史大背景。知晓了这个背景,就能进一步分析汉景帝与周亚夫之间矛盾的发展。
二、周亚夫的高光时刻:两次与汉景帝对抗埋下祸根
周亚夫不愧是一代名将,他仅用3个月就平定了七国之乱,远超汉景帝的心理预期。作为头号功臣,周亚夫跟他父亲周勃一样,自太尉之职出任丞相。
周亚夫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但所谓盛极必衰,光彩之下,实则暗流涌动。
因为,七国之乱平定后,朝堂的局势又变了。刘姓诸侯王在此战中被打得四分五裂,实力大不如以前。所以,为了进一步巩固皇权的汉景帝,已经将屠刀转向了外姓功臣。毕竟没有一个皇帝会允许臣子的逼宫行为。但汉景帝不会像之前面对削蕃那样鲁莽了,他有时间可以慢慢跟外姓功臣打消耗战。
所以,身为外姓功臣之首的周亚夫丞相,此时其实相当危险,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但周亚夫政治敏感度太低,他丝毫没有吸取他父亲的教训,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正处于极度危险境地,甚至两次对抗汉景帝,埋下了覆亡的祸根。
第一次,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想要给皇后的哥哥封侯。汉景帝照例问询丞相周亚夫的意见,没想到周亚夫直接给怼了回去。理由是,“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但转眼之间,周亚夫却力推周昌的孙子封侯。
这就很不地道了,皇帝的大舅哥封侯,你不答应;自己的哥们封侯,你就力推。到底谁是皇帝?周亚夫干的这件事,让汉景帝非常不爽。
第二次,是匈奴王封侯事件。汉初时代,强悍的匈奴时刻威胁着大汉边疆。但那时汉朝实力不济,对匈奴只能一再忍让。而汉景帝时期,有一位匈奴王要投降汉朝,这可让汉景帝高兴坏了。那么强大的敌人,居然来投降,这难道不是朕的天威远播四方吗?
所以,汉景帝要给匈奴王封侯,以示对他投降的嘉奖。这本是一件好事,能最大程度安抚匈奴,有利于国家安全。但周亚夫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又拒绝了。
这一次,汉景帝没搭理他,坚持给匈奴王封了侯,顺便卸了周亚夫的丞相之位。
稍微有点政治敏感度的人,此时就应该知道皇帝对自己非常不满了。如果要保全自身,那就要低调谦虚,夹起尾巴做人。
但周亚夫偏偏不,仗着自己平定七国之乱的大功,处处表现出一副受到了天大委屈的样子。汉景帝注意到了这些,他打算再试探一次周亚夫。
三、“此怏怏者非少主臣”:周亚夫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悲剧
有一次,汉景帝召周亚夫到宫中吃饭,故意在周亚夫的桌上不放筷子。周亚夫落座后,看到没筷子,便很不高兴地找侍从要筷子。
汉景帝在御座上看到了这一幕,笑着对周亚夫说:“难道这还不能满足你吗?”
汉景帝这意思很明确,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天恩。皇帝给你吃的,你就应该感恩戴德。没有筷子就用手拿着吃,难道还想要更多吗?
但周亚夫没有明白汉景帝的意思,他不情不愿地向皇帝下跪认错。汉景帝刚说了个“起”字,周亚夫就马上站了起来。更过分的是,他不等汉景帝把话说完就告退了。
汉景帝看着周亚夫离去的背影,叹息道:“如此不情不愿,如何能辅佐后世之君呢?(此怏怏者非少主臣)”
就是这句话,揭示了周亚夫的悲剧。既然不能为后世之君所用,那必然就要在后世之君没登基之前,处死周亚夫。
后来,周亚夫被儿子私铸兵甲的事情拖累,绝食而死。
可以说,周亚夫的悲剧,一半是因为汉景帝削弱外姓功臣的政治需要导致的;另一半是由于自己不够成熟的政治敏感度导致的。
▍为什么汉景帝因为一双筷子选择放弃了周亚夫?
汉文帝在世时,某天到周亚夫的军营视察。
天子的车驾,规模肯定不小,远远的,肯定就可以看到。但周亚夫的军营,此时却是辕门紧闭,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山呼万岁,更没有列队出迎,只有一群满脸严肃的守门军士冷眼旁观着天子车队。
负责前头开道的官员见情况不对劲,便赶紧率先拍马赶到,朝着营门将士大声喊:天子马上就来了,快开辕门!
然而守门的校尉却冷冷说道:军中只有一个领导,那就是大将军。天子怎么了?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负责开道的官员被怼得一时语塞,不知道怎么回复。直到文帝的车驾到了,天子使者手持符节进营,给周亚夫下诏令:皇帝要进去慰劳军队。
周亚夫这才传话,打开“壁门”(也就是营垒上的小门),文帝这才得以进入军营。
进门后,一行人还没缓过神,这时候又有校尉来给文帝发号施令了:将军有令,军营里面有限速,天子的车队也不例外!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并且这还不算完,文帝到了中军大帐,见到周亚夫,周却压根没有迎接圣驾的打算。见到文帝后,他打官腔:不好意思领导,在部队就要按部队的规矩来,我给您敬个军礼就完了。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文帝被周亚夫的行为感动了,派人向周亚夫致谢,又面容庄重的向全体官兵致意。完成劳军礼仪后,直接离开。
一出营门,群臣都露出惊怪之色,纷纷向文帝告状,说周亚夫作死。只有文帝非常高兴得说道:这才是合格的将军啊!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
这个故事就是著名的“细柳劳军”。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周亚夫能把部队训练得六亲不认,业务能力确实不差。
但他也是真能作死,不怕捅马蜂窝。幸亏劳军的是汉文帝,如果换成别人,就凭“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周亚夫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细柳劳军不久后,文帝病危,临死前,文帝对儿子景帝说:以后遇到麻烦,找周亚夫。他带兵很靠谱。
“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后来七国之乱爆发。景帝遇到麻烦,想起了父亲遗言,便启用了周亚夫。
周亚夫上任后,业务能力确实突出,短短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为刘氏江山的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周亚夫在平叛过程中,性格不改,又捅了个马蜂窝。
什么呢?就是当时的梁王刘武率军与七国叛军血战,承受了巨大压力。梁王第一时间向周亚夫求援,可周亚夫却坚壁不出,拒绝救援。梁王无奈,又派给景帝传求助信。景帝一看弟弟要挂,赶紧给周亚夫下令,派兵救援梁国,居然不好使,周亚夫根本不理。
周亚夫当时打算是让梁王死守,尽可能拖住和消耗叛军主力,为反攻创造机会。自己率军绕到叛军后方,断其粮道,逼其自乱。
从军事上、全局上看,这一策略是正确的。
但从政治上讲,这就犯了天大的忌讳。毕竟梁王是窦太后最宠爱的儿子,谁也不敢拿梁王做赌注,就连汉景帝也不敢。而周亚夫却敢。就这一件事,周亚夫就把梁王、窦太后和汉景帝都得罪了。
这其中最冤的还是景帝。周亚夫在前线,窦太后见不着人。她盛怒之下,会把周亚夫不救梁王的怨气撒给谁?她会不会怀疑就是景帝授意周亚夫,让他不要救梁王。毕竟窦太后想让景帝立梁王为储君,景帝心底里不愿意,这是人尽皆知的事。
当时的汉景帝肯定是一肚子委屈。而他又不能埋怨自己的妈妈。那他又会把怨恨撒在谁身上呢?这都是不言而明的。
当然,好在七国之乱顺利平定了。虽说过程让景帝有点难堪,但结果还是圆满的。所以战后不久,周亚夫就荣升丞相。
写到这里,故事还是非常理想化的。周亚夫作为一个业务型人才,抓好主责主业,靠一身本事赢得领导认可,经受了一系列重大军事斗争考验。最终因突出贡献,得到了老板的提拔使用。
如果周丞相这时候病逝,那他的故事就堪称是童话。忠臣贤君。一副大团圆的结局,让人看了心情很舒适,感觉苍天有正道,世界充满了爱。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周亚夫身体硬朗,他作死的性格也没变,后来又频繁捅马蜂窝。
于是,童话也就慢慢变成了悲剧。
周亚夫捅的第一个马蜂窝,是景帝想废掉太子刘荣,征求周他的意见。周不赞同,并且坚决争辩,认为刘荣不该废。景帝被气的不行,从此疏远了周亚夫。
第二个马蜂窝是阻挠窦太后封侯。有一天窦太后提出要给王皇后的哥哥王信(也就是汉武帝的大舅)封侯。景帝其实也不赞同,但窦太后说一不二,非常执拗,逼着景帝办这事儿。景帝没办法,就推脱说,要不我跟周丞相商量一下再说吧。结果周听说后,死活不同意。窦太后本来就不喜欢周亚夫。这一下,她就更不喜欢了。
第三个马蜂窝是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归顺汉朝,景帝非常高兴,想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匈奴人也归顺汉朝,但周亚夫反对。说如果把这些背叛国家的人封侯,那以后我们如何处罚那些不守节的大臣呢?景帝听了很不高兴,就绕开周亚夫,将那五个匈奴人都封了侯。周亚夫事后很生气,就托病辞职。景帝气的直接准奏。
第四个马蜂窝就是景帝请周亚夫吃饭,却不给筷子那件事。周亚夫在宴会上急眼,恼火的让服务员拿筷子来!汉景帝不怀好意的笑道:这难道还不让你满意吗?(此非不足君所乎?)
周亚夫一看景帝话音不对,阴阳怪气,只好摘下帽子,跪倒在地谢罪。
汉景帝说你起来吧,结果周亚夫站起来,头也不回就走了。
很显然,周亚夫是带着情绪、赌气走的,相当于甩了个脸子给领导。
景帝当时也很不爽,看着离去的周亚夫的背影说道:在我面前都敢甩脸子,将来我的儿子即位,哪还能管得了他?(周勃和刘邦同辈,周亚夫和汉文帝同辈)
“此怏怏,非少主臣也。”
景帝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周亚夫的下场可想而知。
回过头来看,周亚夫被贬,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年轻人初入职场,常遇到的一个现象:不喜欢应酬,不喜欢虚情假意,就想把业务搞好,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干活,靠本事吃饭。可到头来,自己没日没夜,累得像牛马一样,提拔却没自己的份,老板倒还对自己有意见,甚至还有辞退的想法。这到底还有没有天理了!
这种没天理,其实就是年轻人的自我认知和老板对员工的心理预期不一样导致的。
在员工看来,本职工作做好,无愧于心,何须在意别人怎么想。老板又能耐我何?
但在老板看来,一个人业务强,除非强到公司离了这人,就不能运转了的程度。否则都是一类人,在老板眼中没区别。
周亚夫的能力是很强,但也没到离了他,汉朝就不转的高度。
试想,连韩信都可以被拿下,弃之不用。更何况是周亚夫?
而既然汉朝离了他,也不是不可以,那景帝对他下手,当然也就不会有啥忌惮了。
况且,在能力和忠诚之间,绝大多数老板往往更看重后者。
毕竟有能力的人一旦造反,对公司的损害那可是毁灭级的。
周亚夫功高震主,又不拍马屁,时不时还跟景帝抬杠,景帝哪里能容他。
其实,这并不是景帝昏,而是这就是人性。这世上,说到底还是俗人多。当今大部分老板都是如此,并不是他们昏。
周亚夫和景帝抬杠,景帝选择灭了他。这太正常了。像文帝那种被员工立下马威,却不怨反喜,才是不正常的人。
纵观人类史,文帝那种圣主,屈指可数。
从周亚夫的故事中,我们其实也能得出一些经验教训。绝大多数老板都是俗人,该怂的时候还是得怂,该谄媚时,还是得谄媚。不要跟自己的钱和自己的职场前途过不去。
至于说景帝将周亚夫下狱,周选择自杀。这也是很正常的。
因为远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有惯例了:君要臣死,不必亲自加诛。
所谓“刑不上大夫”,并不是说大夫级别的高级官僚就可以免死。
而是说卿大夫在被主君责罚后,君主可以允许他们自己选择死法。
比如说,夫差赐死伍子胥,只是派使者送剑过去,剩下的意思,就靠伍子胥理解了。
后来勾践想要文种死,也只是赐剑,连责罚都没有。文种知道勾践的想法,就自尽了。
还有吕不韦被流放时,嬴政给他敕书: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吕不韦也明白嬴政的意思,于是服毒自尽。
这就是直接处死和“赐自尽”的区别。
君要臣死,不需要把话说透。说透了,就没意思了。卿大夫总之就是死。逃避,不仅还是会死,而且死后,尸体也难免会被羞辱。
就比如说商鞅。如果商鞅直接自杀,可能还能留个全尸。结果他不愿意自杀,最终的下场就是车裂。
景帝听说周亚夫私藏盔甲,派人到他家里问情况,如果这时周亚夫服软,或者及时自尽,情况会好些。可惜他是个直性子,什么也不说。跟景帝硬顶着干。于是汉景帝便让廷尉以谋反罪将周亚夫逮捕。
到了天牢中,廷尉问周亚夫:你买盔甲是要谋反吧!
周说:我买盔甲是为了陪葬,没想谋反。
廷尉这时候说了一句经典名言:你在活着时不谋反,死了也要在地下谋反!
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
看到了吧,这就是不及时自尽的下场。
当老板想整员工时,还怕找不到借口?
周亚夫此时明白,自己没活路了,便在狱中绝食五天,吐血而死。
绝食而死,听起来好像没啥。但相比于直接自尽,明显绝食更痛苦。
作为一代名将,周亚夫也算是死得极其憋屈加痛苦的了。
总的来说。古往今来,功高震主之人,就很难善终。放在今天的商业公司,就是很难平稳混到退休。
景帝在最后一次试探周亚夫后说,这样的人怎么能服侍我儿子。周亚夫却表示景帝爱怎么想就怎么想,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周亚夫的反应,固然可以说明他的坦荡和对皇帝的忠诚。因为只有心怀坦荡的人,才会做出如此举动。
还有在细柳营练兵时,也只有一个心怀坦荡的周亚夫才敢在军中下达“军中只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的作死命令。
但一个人在社会上混,并不是仅靠坦荡就能有福报的。古往今来,成大业者往往都是拼着自己的身家性命才能求活于世。
周亚夫得罪皇帝,得罪太后,得罪了很多眼红他的人。他死的时候,居然没有一个人为他鸣冤叫屈,这就是他的问题了。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俄乌战争和经济制裁引起能源危机,最终想达到什么目的?
下一篇: 你相信天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