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空难发生时,航空公司宁可赔偿几十亿,都不让乘客跳伞求生?
▍为何空难发生时,航空公司宁可赔偿几十亿,都不让乘客跳伞求生?
客机在将近万米的高空以将近每小时一千公里的速度飞行,机舱外的温度零下五十多度,空气异常稀薄,人一旦离开机舱就完了,根本等不到降落到地面。
▍为何空难发生时,航空公司宁可赔偿几十亿,都不让乘客跳伞求生?
曾经我也很好奇,空难死亡率接近100%,但在坠机前,明明有机会跳伞求生,为什么航空公司不在飞机上配备降落伞呢?
哪怕一个人能活下来都好啊!可事实就是如此,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下“当空难发生时,为什么航空公司不让乘客跳伞求生?”
1.跳伞高度跟飞机航行高度不同
可能大家伙觉得,跳伞无非就是穿上装备,从高空纵身一跃,感觉差不多了就打开降落伞,接着慢慢降落到地面。
逻辑是这么个逻辑,但现实却远比想象中更加复杂,民航客机的飞行高度通常在8000~12000米,而全球跳伞高度一旦超过3000米,危险系数就会急剧攀升,所以当年我国汶川地震救援士兵,从4000米高空跳伞,事后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因为实在太危险了,不一小心就会把命给搭进去。
此外,就客机的航行高度而言,含氧量只有地表的35%~45%左右,气温低至零下几十度,就算乘客敢跳下去,也很快就会被冻死或者晕厥。
而且你还得考虑到夜航,大晚上乌漆嘛黑,谁知道下面怎么回事,很可能直接摔死,如果下面是海洋,就算能侥幸逃生,接下来还得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没有食物没有定位,普通人很难活下来。
目前人类最高的跳伞记录是4万米,由阿兰·尤斯塔斯在57岁时创造,与此同时,他在这次跳伞中还拿下了最高自由落下和垂直速度的世界记录,不过他身上的装备质量跟造价,堪比宇航服,否则还没等降落到地面,人就遇难了,普通乘客完全没法跟专业人士相比。
2.跳伞环境十分恶劣
在客机航行的万米高空中,舱内跟机外的气压是不等的,舱内需要加压,让乘客感受到的大气压就跟地表一样,这样才能保障人体的舒适度。
如果要打开舱门集体跳伞,那就得提前泄压,气压跟气温都会慢慢降低,人体就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例如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等等,很多人就连走路都走不稳,更别提跳伞了。
如果瞬间强行打开舱门,幻想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立刻跳下去,其实这样也不行,不提前泄压打开舱门,内外压差会瞬间把人“吸”出舱外,普通人根本反应不过来。
再来看飞机的设计,跳伞飞机大多数都是单翼,人在跳伞时,不会受到发动机跟机翼的阻碍,但民航客机是单翼+翼吊式发动机的设计构造,人如果在前舱门跳出去,很大可能会被气流直接吹到机翼,要么就是在高速状态下撞到机翼或尾翼,基本当场毙命,要么就是直接被吸进发动机,这就更不可能生还了。
当乘客跳出机舱后,还得面对失重难题,以普通人的身体素质,在没有训练的情况下,很难适应的面部肿胀,颈部静脉曲张等情况,在空气对流影响下,人体还会空中360度旋转,绝大多数普通人早就丧失了思考跟行动能力,简而言之就是懵了,这种情况下甚至连“拉开伞包”都不会操作。
零下几十度的低温,强烈的气流,稀薄的大气,如此恶劣的跳伞环境,别说是普通乘客,就连专业跳伞人士都会胆寒!
3.客机上的乘客并没有接受过专业跳伞训练
跳伞运动十分注重体能、训练、心理素质,身体不能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而民航客机仅仅作为一种盈利性质的交通工具,无法筛选符合跳伞基本要求的乘客,就咱们日常乘坐飞行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舱内老弱妇孺都有。
拿大型军用运输机来讲,就算采用了宽大的双侧舱门或者尾舱门设计,即便全都是训练有素的军人,但载客量超过200人时,往往也需要十几分钟时间才能全部跳完。
我们假设大型客机的载客量为200人,当乘客知道飞机出现故障即将坠毁时,心理的恐惧会无限放大,秩序会乱作一团,少量工作人员需要一边安抚,一边维持秩序,引导乘客集体跳伞。
假设200人穿上救生衣的时间为30秒,恐慌浪费的时间为10分钟,每人跳伞平均时长为20秒,也就是说,如果要保证舱内乘客全部跳伞,所需要的时间为77分钟。
200x20/60+10+0.5≈77(分钟)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飞机早就坠毁了。
而且不是说跳下去能拉开伞包就万事大吉了,除了黑夜、海洋之外,还得考虑到冲击力的问题,在落地时,人体将面对450公斤左右的冲击力,就算是训练有素的空降兵,都有可能受伤,没有任何跳伞基础的普通人,在落地时轻则崴脚或腿部骨折,重则终身残疾或死亡。
4.经济利益的影响
普通人很难有机会接触跳伞,除了风险很高之外,装备成本也是一大因素,一整套装备下来,起码也得好几万人民币,虽然以航空公司的经济实力,200~300多套下来就算几百万也能承受,毕竟一架飞机的售价就几亿~十几亿。
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装备成本,而在于重量,假设一套装备重量为18千克,200套就算3.6吨,在地面上,重量成本不明显,所以绝大多数人直接忽略了,但要把3.6吨重量的装备送上天不断航行,燃油成本就会不断增加。
除了重量以外,跳伞装备还要占据不小的空间,所以制造商就要把飞机造的更大,导致客机成本增高,变相降低市场竞争力,对航空公司来讲,采购带有跳伞装备的客机,就意味着要花更多的钱,而且每飞一次,燃油成本也会增加,所以只能提高票价。
假设票价增长10%,航空公司很快就会失去大批量乘客,这是航空公司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5.民航客机的安全性并没有实际上那么不堪
飞机在设计制造环节,就已经把迫降跟硬着陆考虑进去了,例如客机的起落架可以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在可控滑翔情况下,可以通过操作完成迫降。
而且客机上还有救生衣跟充气滑道,比如2009年,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在起飞过程中遭遇鸟类撞击,两具引擎熄火,飞机失去动力,不过机组人员还是成功完成了迫降,最后150多人全部生还。
近年来,很多小型飞机都开始配备降落伞,以此来缓解飞机的坠毁速度,不过目前还仅限于5人左右的私人飞机。
实际上飞行仍然是全球最安全的主流交通工具之一,同样是不幸遇难的情况下,乘客遭遇航空事故的概率远低于地面交通。
而绝大多数飞机事故都发生在起飞跟降落阶段,只有9%左右发生在客机航行阶段,而在这9%的事故中,绝大多数又是因为风切变或雷暴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跳伞的结局都差不多。
所以综合以上因素,客机暂时没必要配备降落伞,自然不可能在发生空难时,让乘客跳下去。
——END——
▍为何空难发生时,航空公司宁可赔偿几十亿,都不让乘客跳伞求生?
一旦飞机失事后,想通过跳伞的方式让自己存活下来,这种想法的成功率几乎为零,跳伞不是你想跳就可以跳的,这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学问。
很多人可能对于跳伞这个项目,理解得不是很透彻,觉得跳伞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从高空落下时,只要第一时间打开降落伞就能平稳的落地了。
要是这么简单的项目的话,人人都就可以跳伞了,有的人通过电视或者电影能了解到跳伞的皮毛的知识。在影视中的跳伞大多都是经过电脑的后期合成的视频。
在现实生活中不能通过电脑的特效来衡量跳伞的标准,跳伞限定性的因素太多了,而民航的客机上面,根本不具有跳伞的因素。
空难发生时,为什么不让乘客跳伞呢?
先普及一下,在民航的客机上面,是没有降落伞的。之所以没有降落伞就是因为在民航的客机上面,是不具备跳伞的条件的。
1、民航客机不具备跳伞的条件
一般跳伞的高度都是在500米-1500米,而民航客机的飞行高度大多都是在7000米-12000米。远远超出了跳伞的最佳的高度。
任何的事,都是讲究一个范围,在合理的范围内,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要是超过了这个范围以后,就会造成一个相反的一个效果。
作为跳伞也是一样的效果,不管在现实的生活中也罢,从影视中看到的效果也罢,跳伞是要在一个合理的高度范围内的。
超过了这个高度以后,就很难完成这次的任务了,很显然在民航客机飞行高度来说,是完全不具备跳伞的条件的,这是其中的一点。
2、机舱内外气压的关系
乘坐飞机的人都知道,在飞机的内部,整个机舱都是处于一个全封闭的增压客舱。飞机在飞行的时候,会与外界的大气隔绝。
在舱内的气压是远大于外界的气压的,这样就会造成一个舱内的门是无法打开的状态的,就算你想要跳伞,也是打不开整个机舱的门的。
有的人会说,可以从机舱的玻璃处进行逃生,飞机上的玻璃并不是普通的钢化玻璃,而是用里外三层的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不借用特殊的用具,是完全不能破坏的。
要是机舱用普通的玻璃,怎么能维持客舱内外的气压呢?这点就很明显,能不能从飞机的机舱里面出去就是很难的一点了。更不要谈跳伞了。
3、高空环境恶劣
在前面我们也说了,民航客机飞行的高度在7000米-12000米之间。就算你可以打开舱门的情况下,在你打开舱门的一刹那的时间。
整个客舱也都会失压。客舱的所有的乘客将会面对高寒缺氧、高速的气流对吹的情况。这种高速气流会直接导致人在客舱里面上下颠倒,横冲直撞。
人在一瞬间可能会被冻伤,失压的客舱会导致整个飞机失去平衡,从而导致坠落,就这样一个环境的条件。
你能平稳地站在客舱里面,都是件很难的事情了,更别说直接性跳伞了,在你跳下去的一刹那的时候,或许你就已经归西了。
4、飞机发动机吸引力极大
大家都知道,飞机之所以能够起飞就是源于飞机的发动机的推力,直接是把飞机直接推上天空中的,作为普通的发动机根本不会有这么大的推力。
比如你以前的条件全部满足了,你也很完美地跳下去了,你跳下去之后,就能代表你成功落地嘛,那是你想得太简单了。
就算你跳下去的那一刹那,你由于惯性的运动,你还是保持飞机飞行的速度的,作为飞机的发动机也不是摆设,它能将巨大的飞机推向高空。
对你一个100多斤的人来说,也会很快地卷入到飞机的发动机里面,当你进入的飞机的发动机,你觉得你还有存活的可能性吗?
还有就是你要克服气压差、能打开舱门。能忍受高寒缺氧的环境,才能有跳下去的可能,当你跳下去的时候,也会被发动机吞噬。
要是这几项,有一项克服不了,你就跳不下去,事实就是,这么几项,你连一项都是克服不了的,更何谈跳伞呢?
5、跳伞着陆点
跳伞的着陆点,受很多条件的制约,要是你万幸,通过上面的种种考验,直接从飞机上面跳了下去。等待你的也是一场噩梦。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的着陆点在什么地方,前面也说了,着陆点会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你跳下去的速度,天气风向等等因素。
在高空下落的时候,你可能会晕厥,可能会在跳伞的过程中死亡,就算你落地了,也无法准备判断落地的范围。
要是你直接落到大海里面,或者沙漠的无人区,或者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就算你活着,也有可能会因为着陆点的问题,导致你丧命。
所以在飞机上跳伞,是不符合逻辑的一种方式了,作为民航飞机来说,干脆就不用在飞机上配置降落伞了,配置了也是没有用的。
6、跳伞是一门学问
跳伞作为极限运动中的一种,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随随便便都可以跳的,首先对于跳伞人而言,不能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等病症。
作为专业的跳伞员,也只能在合理的高空范围内进行跳伞,最高1500米的高度。超过了这个高度的时候,跳伞就会有生命的危险。
作为民航客机的飞机高度早就大于1500米的高度了,在民航客机的这种高度下,作为专业的跳伞人员,都不敢往下跳,
更何况是没有经验的普通人呢,跳伞是一门学问,包括跳伞用具的使用,很多人甚至都没有见过跳伞的设备,怎么能跳伞呢。
再说很多跳伞爱好者,在跳伞的时候全部都是使用的直升机进行跳伞,直升机和民航客机最大的区别就是发动机的位置。
以上六点就是在飞机上面不能跳伞的主要原因了,横竖都是死。所以在飞机上面也就没有降落伞的配置了,这样还能给盈利性的航空公司节省一大批的费用。
民航客机的安全性高吗?
飞机相当于其他的交通工具来说,很安全。飞机的重大事故是极少发生的,造成多人伤亡的事故率约为三百万分之一。这些源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从飞机的制造过程,就考虑了诸多的因素进去了。对于飞机个体而言,安全性是非常的高。
还有一个问题的关键,就是飞行员的训练,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飞机员,并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往往要经过各种的训练,以及对飞行每个功能的熟悉程度。
这些飞行员都是万里挑一的人选。国家为培养飞行员方面,也是不惜一切在金钱和时间。就是愿意培养成为一个优质的飞行员。
还有一个就是飞行员与塔台的配合,在空中飞行也是有航线的要求的,作为飞行中的飞机而言,始终是和与塔台保持好沟通,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向塔台发出信号,及时迫降。
在飞行员中飞行经验是很重要的,有经验的飞行员能够在飞机发生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采取紧急的措施,将损失率降到最低,以保证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飞机在遇到极端天气的时候,就不会再次起飞了,这样就能从根源上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多数飞机失事天气因素就占到了70%以上了。所以只要不是天气的因素,飞机还是很安全的,飞机也是当今非常热门的交通工具了。
写到最后
我想说,飞机一旦失事,不让乘客跳伞的原因往往都是多方面的原因的,一人跳伞全机遭殃,更何况从飞机上跳伞的成功率为零,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安全,干脆就不会让人进行跳伞了。
飞机失事是小概率事件,即使再小的概率,并不代表不会发生,对于空难并不是我们每个人所看到的,真心的祝愿每一次飞行都能平稳的落地。
▍为何空难发生时,航空公司宁可赔偿几十亿,都不让乘客跳伞求生?
跳伞?想都不要想!
一个“可怕”的事实就是:民航飞机上一把降落伞也没有配置,对,你没看错,一把也没有!
这就意味着:从你登上飞机那一刻,你的生命已经完全交给机长负责,整个飞机的人员都要和机长“荣辱与共”。
我们先说一个“诡异”的空难:
2005年8月14日,太阳神航空522航班起飞后不久,就发现机舱过热,突然就与塔台沟通断了联系,随后雷达显示,飞机一直在希腊上空盘旋,于是人们派出了两架战机前往侦查。诡异的发现,机长不知所踪,副机长则倒在仪表盘上,而且一飞机的人都不省人事,全都耷拉着脑袋,俨然一架“幽灵”飞机。
接着更加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只见一名男子走进驾驶舱,随后试图操纵飞机,飞机开始不受控制的急速下降,最终轰然坠地,飞机上无一人生还,而航空公司为此对遇难者家属进行了巨额赔偿。
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机长去了哪里?为什么一飞机的人都“不省人事”呢?这里先留个悬念,我们结尾再说。
这里先讨论一个更让人疑惑的问题:为什么航空公司宁愿赔偿十几个亿,或者是公司直接破产,也不让乘客跳伞逃生呢?
有人说,跳伞不简单吗?从飞机上往下一跳,然后打开降落伞,OK,完美着陆!这不就可以获救了吗?
如果这样想,那说明你对飞机的飞行高度一无所知!
我们先来普及一下民航飞机的飞行高度:
从迪克牛仔的歌中我们就知道了飞机的大概飞行高度:远离地面,快接近三万英尺的距离,思念像粘着身体的引力,还拉着泪不停地往下滴......(3万英尺≈1万米),听过这个歌的人请举手,至少也是35高龄以上了吧[捂脸]
言归正传,实际上,民航飞机的飞行高度都在海拔7000——12000米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以1千米为1个高度层,共分为6个高度层:7千米、8千米、9千米、1万米、1.1万千米和1.2万千米,高空飞行的飞机只允许飞以上给定高空。
小知识:民航飞机在飞行时,以正南正北方向为零度界限,凡航向偏东的飞机飞双数高层(8千米,1万米,1万2千米),凡航向偏西的飞机飞单数高层(7千米,9千米,1万1千米)。
打个比方:飞机从北京飞上海,航向位于北京南面偏东方向,飞机飞双数高度层,返航则飞单数高度层。
我们都知道,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温度越低。
可以这样说,每上升1千米,温度会降低6度左右,上升至1万米高空时,温度就比地面低了60度左右,也就是零下40--零下50度。
至此,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从1万米的高空跳机,首先,在跳出的一瞬间,由于低压环境,首先可能就会窒息而昏厥。如果你还清醒,恭喜你,你比常人的身体都棒。
但接下来你可能会全身火辣辣的疼,因为你血管的压力比外部压力都高,皮肤也有可能撕裂。
如果你挺过了这一关,先不要高兴,由于高速下坠和周围的低温,你身体的热量会被大量带走,你可能瞬间就会被冻僵,这个时候别说打开降落伞了,能保持意识清醒就阿弥陀佛了!接下来你就会狠狠的坠落在地,生还的可能性为零。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跳伞,结果无非就3种:1、直接冻死。2、窒息而死。3、摔死。看到这,你还敢跳伞吗?
小知识:电视上我们看到的跳伞,安全高度都在5千米范围内。所以飞机的飞行高度大大超过了安全跳伞高度。
当然,不让乘客跳伞还有其他因素:
一、飞机引擎特别
民航飞机跟专业跳伞的军用飞机不同,它的引擎位于两个飞机翅膀下面,而机舱门正处于引擎的前方,在飞机正常航行时,引擎正处于最大功率运转,此时,一旦从舱门跳出,会很容易被吸进高速运转的引擎中,瞬间被撕成碎片。
二、速度过高
一般,民航飞机的飞行速度为900千米/小时,也就是说,当你从飞机上跳落的一瞬间,由于惯性,你的速度也是900千米/小时,而一般降落伞的打开速度,大约在200千米/小时,因此,在如此恐怖的速度下,即使打开了降落伞,伞也会被风撕成碎片,而你还是会高速摔落地面,难逃厄运。
三、“空难”时环境和心理因素
根据空难幸存者的回忆,当飞机遇到事故时,机身会剧烈的颠簸,会严重倾斜甚至翻滚,此时,乘客会过度紧张,变得十分慌乱。一般飞机会在几秒内就下降数千米,机舱的乘客会出现失重现象,此时,连站起来和行走都很困难,更别说学会穿戴降落伞了。
还有,跳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平时,我们站在二三十层的高楼往下看时,都会产生头晕目眩的感觉,更别说在万米高空往下跳了,这对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都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并且,就算能成功跳下,如何顺利打开伞包,以及在什么时间和高度打开伞包呢?对于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来说,高空跳伞无疑等于自杀!
第四、着陆点
如果你万幸,能顺利跳下并打开降落伞,而接下来等待你的就是未知的着陆点,由于是紧急跳伞,地面因素完全不可预知,如果掉进大海、高山、或者无人区,那么生还的可能也几乎是零!
第五、出事故的时间点
一般飞机在正常航行时出事故的概率还是很低的,一般事故都是在起飞和降落阶段,这个时候,由于飞机飞行的高度太低,从出故障到飞机坠落,时间极其短暂,跟本就没有反应的时间,想要跳伞求生也根本不现实。
所以,考虑到以上各种因素,航空公司与其花大价钱给飞机配备根本用不上的降落伞,还不如升级飞机的硬件和培养优秀的飞行员来的实在,如果成功迫降,还有一线生的希望。
了解了以上内容,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回答文章开头提到的“幽灵飞机”的问题。
原来,这一空难的直接原因,竟然是一个按钮的疏忽,飞机起飞前为了检查机舱的密闭性,检察人员把加压装置调到了手动挡,但起飞后忘了归位,最终导致机舱失压缺氧,副机长当即昏迷,机长起身检查时,也因缺氧昏迷倒地,所以就出现了无人驾驶的情景。
此时,乘客们的吸氧面罩自动掉落,但由于飞机还在继续爬升,不一会,氧气就耗尽了,所有人因缺氧失去意识,昏倒在座位上。
而最后那个在驾驶舱走动的人,是一名肺活量很大的潜水员,也是一名乘务员,他借助氧气罐,他闯进驾驶室,好不容易解除自动驾驶模式,但悲剧的是,飞机的燃油也正好燃尽,引擎熄火,动力全无,飞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头扎向地面,而直到最后,这个飞机上唯一清醒的人还在试图挽救,可是仍然无力回天,全机人员无一生还,这是一次惨痛的教训。
写在最后:空难发生时,并不是航空公司宁愿赔付几十亿金钱,也不让乘客跳伞,而是降落伞根本没用。因此,考虑到各个因素的影响,和机长“荣辱与共”是最好的办法。
总的来说,飞机失事是小概率事件,平均概率为20万分之一,有时能达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飞机飞100万架次,才有一次事故。所以,以后千万不要担心“坐飞机有没有降落伞”的问题。
但,即使再小的空难概率,也代表着会发生,这也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但愿,每一次飞行都能平安到达。
▍为何空难发生时,航空公司宁可赔偿几十亿,都不让乘客跳伞求生?
说句不好听的,民航客机本就不打算为乘客配备降落伞,因为航空公司深知:给乘客降落伞不是在救命,而是在把他们往深渊里推。并且降落伞的成本也不便宜,也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也就是说可以配但没有必要,可能就图一个心理安慰。
大家会说:有降落伞总比坐以待毙好,至少在生死攸关时,还能把性命把握在自己的手里,用了降落伞指不定还有生还机会,
空难发生时生还几率为0这个不假,但你有没有想过:当跳下去之后机长却妥善处理好了故障,全体乘客平安无事,这时你会后悔吗?
所以,配降落伞然后跳伞,这事情远没有我们想得这么简单,且听下面逐层剖析:
01:飞机失事频率最高的地方
坐过飞机的都知道,一趟飞机在天空的流程:起飞爬升——高空巡航——降落,其中“起飞和降落”占据了整个航程时间的17%,但发生事故的概率却达到了78%。
也就是说,飞机失事大多数是在爬升或者降落前发生的。2018年川航事件,刘传建机长就是在刚起飞不久,发现前挡风玻璃破裂,所以决策迅速返航,最终全机平安。
如果在起飞和下降前发生了事故,这时候想要跳伞是失了智的行为,因为这两个阶段的高度并不符合跳伞要求,普通飞机跳伞的最低安全高度为500米。
就算在能跳伞的高度,客机也没有专门的跳伞窗口为你打开。这是设计上的问题,支持跳伞训练的飞机,都是尾部有开孔或侧边有可拉舱门的,客机根本就没有这个设置,如果打开舱门会造成气压失衡,后果不堪设想。
02:在万米高空巡航期间,降落伞根本用不上
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等5层,对流层空气不稳定,长时间飞行容易颠簸、发生事故,因而飞机起飞后都要爬升,进入平流层稳定飞行。
而高空巡航指的就是飞机在完成起飞阶段后,进入6000-10000米高空,以一个能耗最低飞行的姿态。大多数客机的巡航高度都在万米高空,因为要确保穿过不稳定的对流层,这个阶段占据了总航程的83%。
坐客机的时候,我也有想过在这样的环境跳伞,会怎么样?但真相很残酷,在这个高度打开舱门跳伞,等同于送命。
那,为何航空公司严禁乘客主动跳伞?
1、把舱门打开的后果
跳伞绕不过开舱门,但在爬升、降落期间,舱门气锁结构是不能被打开的,平时如果有人强硬拉开,警报响起空保人员会把你制服。
而且在万米高空中,如果要打开舱门,需要克服每平方米7吨的重力,这恐怕只有超人才能做得到。
舱门打开后果严重
飞机密闭状态下,不断增压才做到了内外压强平衡,才不会让人感觉难受。舱门被拉开意味着平衡打破,低气压会让人的血液泡沫化,可能会造成肺部炸裂、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
就算没有上诉假设,舱门真的能顺利拉开,气压的失衡会形成巨大的吸力,靠近门的乘客、物品等都会被吸出去,拿这些乘客的生命冒险,没人会同意。
另外,你还要应对零下40~50℃的低温,人很快就会被冻得没有知觉,失去判断和反应能力,飞机上很快会乱成一团,包括乘务组在内的人都会瘫痪,这时候更加危险。
万米的气温
舱门打开后,万米高空的气压可能会让机体断裂,相比于跳伞,我想这应该是禁止乘客跳伞的最大理由了!
2、超过跳伞的极限高度
第二个原因,万米高空已经远超极限跳伞距离的3倍!受过专业训练的伞兵,至多敢在4000米高空进行尝试,再高的话跳伞就是高危行为!
一万米的高空,气压低到喘不过气,人很快会窒息休克,气温也会把你冻到动弹不得,哪里还能打开降落伞呢?
从一万米高空自由落体,到能呼吸过来的高度(不计空气阻力)也要将近一分钟,应该无人能顺利度过这漫长的时间。
3、机组人员无暇教乘客跳伞,他们需要集中精力处理故障
跳伞需要专业的指导和陪同才能进行,如果普通乘客不掌握跳伞知识,就需要乘务组一个个手把手教学。
但突发状况发生时,全体机组人员都在为怎么解决问题而努力,根本无暇组织、辅助乘客跳伞。掩护上百名乘客安全跳伞,大概也需要20多分钟的时间,但状况真的发生时,会给到这么多的时间吗?与其冒险教小白如何跳伞,不如专心解决眼前的故障。
4、跳下去后的乘客生死未卜
伞是跳下去了,那后续呢?可能有的乘客飞进了海里,有的撞到了悬崖上,有的飞进山谷,也有人会摔下来......不会跳伞的乘客,根本不能掌握降落伞的飞行方向,就像蒲公英随风飞走,后续搜救也是很大的难题,也不得不考虑这种状况带来的搜救成本。
全体乘客跳伞,不仅生死不能掌握,也没有GPS告诉地面人员他们飞去了哪里,是否遇到了其他难题,搜救下来耗费的人力物力,可能不亚于巨额赔偿。
5、机舱本就没有配备降落伞
航空公司会在每趟飞机提供:救生艇、救生衣、应急滑梯、灭火设备等,唯独就不会准备降落伞,更不允许乘客自备。
配备降落伞,一方面也会增加成本,同时给轻便的机身带来更大的负担。在技术上行得通,可是要牺牲载客量,以及承担“伞未必打得开”、或者是乘客被卷入飞机,撞上飞机等风险。
03:与其擅自跳伞,不如相信受过专业训练的机长能挽救全体乘客
当你登机后,你就和飞机共存了,也就是把生命托付给了机长。在危急情况来临时,每个人都会极度慌张,但除了相信机长也别无选择。
越是紧急关头,越不能混乱,甚至萌生擅自跳伞的念头。此时应当相信有丰富飞行经验、受过专业训练的机长,与飞机上的所有人“荣辱与共”。
04:航空公司宁愿赔偿,也不愿配备降落伞的真相
综上所述,航空公司宁可赔偿,也不愿意备降落伞,一方面是商用客机并非跳伞训练机,在高空飞行中,又冷又低压,不具备跳伞的条件。
其次,配备降落伞反而会适得其反,没有专业培训过的乘客,势必会带来混乱的秩序,这会造成飞机重量失衡,使得危险更进一步。分散乘务组解决问题的精力不说,这也是在拿其他人的性命做赌注。
普通人从高空跳伞的做法不现实,备降落伞无济于事,所以为了保障机身重量和飞行安全,不配备伞这才是对全体乘客更负责的解决方案,所以也就只能承担巨额赔偿了,航空公司也没有其他选择。
写在最后
交通工具发生事故的概率,汽车>火车>飞机,我国航空公司飞机失事率为1/20万甚至更小,但另一个极端就是一旦发生空难,生还的几率几乎为零。
截止2022年2月19日,中国民航持续安全飞行时间突破1亿小时了,但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先来。希望所有人都可平安而归,也希望后续有高科技能解决空难发生,乘客如何自救的问题。例如给飞机装降落伞等做法,还有待商榷。
飞机客舱降落伞(理论)
在民航专业的最后一课这么写着:尽可能减少伤亡,然后坦然奔赴死亡......
意外不可避免,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做好每一个环节,减少意外的发生。最后,祈祷每一次飞行都能安全落地,希望每一次远行都能平安归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