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述而不作?
▍孔子为什么述而不作?
《生活论语学而篇》第一章文化是根,看不见。文明是果,显而明。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圣人孔子为什么“述而不作”?没有著书立说,仅凭“述而不作”,却成为几千年朝野上下公认的圣人,为什么?这要从何谓文化说起。
文化,是“文”和“化”两个概念的组合。文,人类生存经验的总合为文。文,即义理,即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只有很多人实践,很多人传承而证明,才能确定什么是该不该。显然,有历史才有“文”,没有历史不可能有“文”。
化,由“人”和“七”组成。人,撇捺相撑,互助为人。即互相帮助,利人利己为人。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不算是人。七,成长阶段,周期。合而言之,人由于努力学习“文”,利人利己水平,一个个台阶上升为文化。
因文而化,以化显文。以文化人,即文化。只要做不到利人利己,即没有文化。不识字的父母,上能孝敬老人,下能养育子女,即有文化。空有博士头衔,却成为“啃老族”,即没有文化。文化是根,看不见。文明是果,显而明。文化文明,一体两面。
显然,文化来源于生活实践,由千百万人传承行动证明。没有生活实践,没有传承,就没有文化。因为孔子完整传承华夏民族,近万年的生存经验,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实至名归,自然为圣人。文化,只能传承,孔子自然述而不作。文化,不可能像西方人仅凭一人,闭门造车、著书立说而成。
▍孔子为什么述而不作?
大道只能阐释,不能创造。真理同样如此。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何来创作之说呢?
▍孔子为什么述而不作?
孔子一生教书育人,当时根本没想到著书立说,社会也没有约稿和出书赢利的机制,他就不操心著作等身的事宜了。
孔子54岁时,再也不能求得一官半职,连生存空间也很小,只得带领众子弟周游天下,实际上也是万般无奈浪迹天涯啊。
如果说孔子早有此意,何不放在中年年富力强之时,岂不更有精力和体力呢?只能说时势逼人,时势造人,山不转水转,孔子晚年颠沛流离,却也让他知难而上,趁势而为,完成了天下人谁也不能做到的编集天下诗书礼易等宏伟大业。
十四年的周游列国,归来时孔子已六而八的大龄"青年",开始了一项文化大工程,除了他亲自为周文王的"易经"作序,编写了留传鲁国史书"春秋",众弟子日夜奋战,编辑了诗经、礼经等四书,经过五年奋战,终结成果。
此时,孔夫子已是弹尽粮绝,油尽灯枯了。他对弟子露出了最后一丝微笑:"不要管我,身抛何处。但一定要把诗书礼易等传承下去。
子路等弟子将半张破席裹在恩师身上,守在荒野岭上三年。
但四书和春秋、易序等却在祖国大地开花结果了。更有众弟子化悲痛为力量,把孔夫子的生前言论汇集成了一部传颂千古的"论语",成了孔夫子一生的精华浓缩,在文坛上大放光彩。
孔夫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古代百大名人之首,就是对人类教育鼻祖和古代中国圣人的最大褒奖了!
▍孔子为什么述而不作?
子贡说:“夫子之门,何其杂也”……人间之事,说不完,道不尽,无须写,自为体会便好了?写出来,便被定为一格,故而不作,说说而已……然,这世间,万事万物岂止于已之一见耶?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孔子为什么述而不作?
大家好,我是清唱书生,我认为述而不作的原因就是天心未泯、私心未起。
一、“述而不作”的出处
“述而不作”一语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是该篇的第一句: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述,是指阐释和叙述;作,创作。“述而不作”指通过阐释和叙述的方法,传承和传播古人的智慧,但是并不创作不加入自己的个人思想。就好像佛经里面经常出现的一个词:“如是我闻”,表明自己终于道的真实性,是在替古人传道,而不是自己的想法。
二、“述而不作”是当时的共同现象
我认为孔子述而不作,是孔子这一个时代的共同现象。
《诗》《书》《礼》《易》,都是没有确切的作者的,都是因为述而不作的原因。
老子也述而不作,甚至出关也不曾想留下任何文字。如果不是尹喜请老子留下文字,老子也不想留下《道德经》。
所以,这个时代的圣人们,都是述而不作的。这个时代的人之所以述而不作,原因在于这些圣人们天心未泯、私心未起。
三、“述而不作”是因为天心未泯、私心未起
1.天心未泯
归功于天地和先人的天心,没有泯灭。古人还认为,天道是恒常的、有规则的、稳定的、可信赖的,人事之礼本于天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古人以天地比德,以天地之属性比喻君子胸怀品性,君子修身,以天地为范则,其意亦在胸怀、品格、行止、形象之博大恒久。由天行有常出发,古人强调君子之行事应有条不紊,持之有恒,不因人易、不违常道,有礼有法有度有节。
2.私心未起
首先是这时的圣人们,都认为一切都是天地的功劳,一切都是先人的功劳,不应该将这些东西据为己有,没有占据的私信。利人和共享的思想在这些圣人心理是根深蒂固的。
其次这是没有知识产权的时代,也没人有这个知识产权的意识。至于说:立功、立德、立言,也是在孔子和老子之后的人的想法,私心起来了。
------------------
推荐阅读:
如果承包一座山全养猫,弄成旅游景区,会有人观览吗?有前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