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人生七十古来稀”?
▍为什么说“人生七十古来稀”?
为什么老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
很简单,因为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
咱们不说远的,就说说明、清两朝,也不说普通人,就说说当时的皇帝。
先说明朝,明朝共历12世,传16帝。
而在这16位皇帝中,超过50岁的只有四位。
其中明太祖朱元璋活了71岁,是明朝皇帝当中活得最久的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超过70岁的皇帝。
其次是明成祖朱棣,活了64岁,远没有达到70岁。
第三是明世宗朱厚熜,活了59岁;第四是明神宗朱翊钧,活了57。
剩下的12位皇帝,他们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下。
其中四十多岁的两位:明仁宗朱高炽47岁、明宪宗朱见深41岁。
三十多岁的八位:明宣宗朱瞻基37岁、明英宗朱祁镇38岁、明代宗朱祁钰30岁、明孝宗朱佑樘36岁、明武宗朱厚照31岁、明穆宗朱载垕35岁、明光宗朱常洛39岁、明思宗朱由检33岁。
二十多岁的两位:明惠帝朱允炆25岁、明熹宗朱由校23岁。
到了清朝,医学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甚至后来西医还传入了中国,所以人们的最高寿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仍然是70古稀。
清朝统治268年,历12帝。
其中超过70岁的只有一人,那就是清高宗乾隆,活了89岁,他也是历史上活的最久的一位皇帝。
其次是清圣祖康熙,活了69岁,差一岁达到古稀之年。
另外超过60岁的还有四位:清太祖努尔哈赤68岁、清宣宗道光68岁、清仁宗嘉庆61岁、宣统帝溥仪61岁。
超过50岁的两位:清世宗雍正58岁、清太宗皇太极52岁。
超过30岁的两位:清德宗光绪37岁、清文宗咸丰30岁。
超过20岁的一位:清世祖顺治24岁。
剩下的一位清穆宗同治,仅仅只有19岁便驾崩了。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连堂堂皇帝都很少有超过70岁的,明清两朝28位皇帝当中只有两位超过了70岁,其他26位都没有达到。
要知道,皇帝的生活条件那可都是最好的,就这样他们的寿命还普遍不高,就更别提民间的老百姓了。
所以说,这70岁真的是古來稀!
▍为什么说“人生七十古来稀”?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唐代杜甫的诗句。这说明古人活过七十岁的真的不多。七十年前,我国人的平均寿命是四十多,一千多年前的大唐杜甫时代,平均寿命会更低。我几十年来,看书不算少,发现许多历史名人名家,年岁寿龄都不高,就是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没几个超过六十以上的,作多都是四五十,甚至二三十就亡故了的。所以有就了“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也合事实。
我庆幸生逢今时好时代,年过花甲,还有父母健在,享千伦之乐,父母年届九十了,还算健康,现在我国人平均寿命已达七十多了,闪身就可见七十以上老人了,九十以上的也不稀奇了,我市是长寿之乡,期颐百岁的也多见了。新旧成了截然对比,为何会这样?
首先是自然社会因素,自然灾害多,人是受制了天地自然的,人也受制了社会,战争争斗频频,这也是置人早死早亡的原因之,有几人能逆自然社会而为?个人之力有限,逆不了,适者生存。其次就是人为主动被动因素了。人不逆自然规律而为,逆社会,逆人生规律而为,但可认识理解适应调整之。旧时有知识局限,科学不发达,医疗技术落后,许多病毒病菌不认识,更不要说抑制医治了,许多人因生病无法医治而早逝,不象今日,科技通讯发达,医疗技术大进步,医疗水平大大提高了,连癌症也可医治了,流行性病毒可控可制了,许多病都认可医了。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社会祥和,人安居乐业,这也大大提升人的健康寿命。
▍为什么说“人生七十古来稀”?
唐朝著名诗人杜工部杜甫曾在《曲江二首》里面写道:“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这是杜甫的愤激之言,是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岁数上了六十称之为“花甲”,上了七十,谓之“古稀”。那么为何说“人到七十古来稀”呢?历史上,据考古学家对古墓中挖出来的骨骼的探究发现,中国古代的人均寿命普遍低于七十。笔者认为大概有两方面原因。
一、医疗技术是人均寿命的决定因素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但是古代的医疗技术和现代医疗技术相比,在效率上就差了一截。古代能够听说最震撼的外科手术可能就是华佗给关羽刮骨疗伤了,更多的是通过汤药、针剂等等进行调理。因此,在整个中医草药史的发展上,很多病症其实是那些郎中没有办法诊治的。
同时,古代的卫生条件不能保证,许多珍贵的药材又很贵,遇上了重大疾病,很多人都只能等死。这就直接导致了人均寿命下降。
另一方面是做郎中的地位并不高,一般都是家族世代相传的技艺,这样很容易失传。而且这样一个靠经验和传承下来的医疗技术,很难像现代医学那样量化记录、流传。
此外,中国古代对礼教是十分重视的,这也让很多妇女都没有办法得到及时的治疗。中国人常说的“三姑六婆”中就有“药婆”、“稳婆”、“巫婆”,这九种职业其实是社会的底层职业,为人们所瞧不起。因为古代男女授受不亲,郎中是不能进入女性闺房进行诊治的,一般都是“药婆”去进行诊治或者“巫婆”去“施法”。生产期间,也是由“稳婆”去进行接生,但由于技术、器材、卫生条件等,导致了很多产妇惨死在产床上。此类种种吃人的礼教,直接导致了大部分妇女是不能接受及时的诊断治疗的。
二、自然灾害和战争让许多人年轻即逝
古时候的人们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远不如今天,尤其是中国作为农耕社会,是靠天吃饭,自然灾害直接让他们或流离失所,或忍饥挨饿。两千年来中国自然灾害频度直线增长, 增幅几达15倍。究其原因, 主要是人们活动所致。这一方面是战争因素所造成的破坏, 从汉朝到清朝大小战争无法计数;另一方面则是人们的垦殖所造成的破坏。例如黄河流域,黄河在洪水期时常泛滥,让周围的百姓苦不堪言,历代朝廷也经常拨款修缮,但加上贪官污吏的层层剥削,基本上这也成了一个历史性的难题。
“人到七十古来稀”,中国古代由于医疗条件、医德风范、社会因素、男女大防的礼教等等导致了许多人生病了难以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治。另一方面,“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朝代兴替、对外战争、自然灾害等等,也让百姓命如草芥,早早离世。
▍为什么说“人生七十古来稀”?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因为确实是人生七十古来稀。
我们也不要说古代,就说说近代,最靠近的朝代清朝。
清朝时期,医学已经有了一定发展,后期西医都已经进入中国。
同时,清代的物质条件比较好,关内几乎没有大规模战乱,粮食产量也很高。
而皇室应该是各方面最好的家庭,皇帝们的寿命如何呢?
说起来,满清皇帝已经是历代寿命相当不错的朝代了,我们看看他们的寿命如何。
12个皇帝中,最年轻的是同治19岁,其次是顺治24岁,然后是咸丰30岁。
这3个人都有病,同治死于花柳病,顺治据说死于天花,咸丰的病情不明,但通常认为患有严重的肺病。
这些是短命的,那么活的长的呢?
对不起,只有乾隆一个人超过了70岁,他活到89岁。
第二位长寿者就是康熙,不过是69岁,第三位是道光,68岁。第四位是努尔哈赤,68岁。
除了这5个人以外,其余皇帝大部分是60岁左右,比如皇太极52岁,雍正58岁,嘉庆61岁,溥仪61岁。
可以看到,堂堂满清皇帝,只有乾隆一个人超过70岁,其余11人都没有达到。
所以,七十古稀 夸张吗?
根本就不夸张。
在秦汉时代,由于医疗差,环境差,普通老人只能活到50多岁,就老态龙钟了。
赵云、黄忠六七十岁还出征,在古代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而司马懿活到70多,就竟然熬死了曹魏4个皇帝,最终一步步独揽大权,将国家变成自己的。
其实,今天人类的长寿,还是要感谢西医的各种药物,尤其是抗生素。
在没有抗生素的时代,古人得一场重感冒,肺部发炎就能死掉,因为无药可治。
甚至,古人跌破了、割破了小口子,就能随便因为破伤风而死。
自1850年以来的100多年内,欧洲人的平均寿命大约增加了40岁,中国人也是。
▍为什么说“人生七十古来稀”?
这句话最初是出现在杜甫的诗句里面,表达的含义就是说,要是有人能够活到70岁,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是极少有人能够达到的事。可能有人觉得这句话说的不太对,因为在我们现在,有这么多上了百岁的老人们,活到七八十岁的人,更加是比比皆是。但是要知道,杜甫说这句话的时候,那可是在古代,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现象说出的话。这句话如果放在古时候是正确的,是有几种原因导致的结果。
第一,古代医疗条件差。古代早夭、早亡的人很多,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医疗跟不上。在我们现代人眼中的小病,却是古代人眼中的绝症。这些病他们治不好,那自然只能将命给搭上。所以,能够顺利活到70岁的人,真的相当的少。
第二,古人们都很操劳。古代不像现代拥有着那么多发达的科技,能让我们轻松下来。以前都是靠人力来生产、搬运东西,不管是种植粮食,还是运货物资,再或者是进行商品买卖。这些都得靠人来进行,无法用机器进行替代。所以古人们操劳的事情很多,身体一劳累,寿命就会容易减短。再者来说,那时候他们不断操劳,但生活又很贫苦,营养方面跟不上,常常是吃糠咽菜。本来就体质弱,生病了还没有钱医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又怎么可能长寿得起来呢?
第三,知识方面的限制。古代的医疗条件差,也和受教育的人群数量少有关系。以前的人们读书,花销相当的高,平常人家根本就供不起。而就算是读书了,很多人也只是为了考功名,并不是为了学医。因为会识字的人少,懂药材的人自然也就少,采药的人便少。总之,就是因为知识没有得到普及,导致各方面的发展都不会得到均衡,更不会变得快速,这些就会限制医疗水平的提升。
综上几点原因,在古代的大环境影响之下,古人们的生命变得脆弱不堪。一点点的小毛病,长时间营养跟不上,知识层次面的短缺等问题,都是导致古人们短命的原因。所以,在那样的时期中,如果有人能够活到70岁以上,那就真的是很了不起,是很值得珍惜的事情。因此,杜甫会说出七十古来稀这样的感叹语,也是相当有道理的。
------------------
推荐阅读:
“有些老人,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是:把子女培养得太优秀”你怎么看?
上一篇:什么时候打草甘膦最好?
下一篇: 骨质疏松患者应该怎样进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