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打仗后大多报伤亡人数而不是直接报死亡人数?
▍为何打仗后大多报伤亡人数而不是直接报死亡人数?
当时不死只是受伤,第二天死,第三天死……,都不算战斗死亡。
现在安全事故或交通事故,当时不死,就不是当场死亡,责任不一样。有抢救无效死亡,有并发症死亡等等
▍为何打仗后大多报伤亡人数而不是直接报死亡人数?
黄百韬这个老广蛮难打的,华东野战军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虽然歼敌14万余人(含打援歼敌数字),自身也付出了49000余人的严重伤亡代价,各纵队普遍减员严重。以攻坚主力华野四纵为例,战役发起时全纵队实有官兵18704人,而到了碾庄圩战斗结束后,伤亡总数高达5306人,由于伤亡的绝大多数为一线战斗兵员,意味着该纵队的战力损失接近一半了。
在四纵攻击黄百韬兵团的战斗中,最后的牺牲数字为1332人,负伤的指战员数量为3974名,用“最后的牺牲数字”这几个字,是因为部分烈士其实是牺牲在野战医院的,也就是重伤不治。稍微有些军事常识,也应知道重伤员最终没有抢救过来的情况,绝不可能是一天之内发生的,李云龙还在医院里昏迷了两天两夜呢,那么战斗结束后事务千头万续,究竟有多少牺牲多少负伤怎么可能马上定论?
这就是必须尽快笼统上报“伤亡数字”的第一个原因,在大兵团作战中,战场情况混乱而纷杂,各部无法第一时间汇总非常详细的战损情况,但是又必须让上级掌握该部的战斗力损耗情况,所以先行汇报的都是总的“伤亡”数字。其实更严格的统计报告,应该包括牺牲、轻伤、重伤、失踪等诸项内容,只是时间还不允许,部队有可能立即投入新的战斗呢。
第二个原因是涉及烈士和伤员后送的问题,无论是伤病员还是烈士的遗体,都得抬下战场送往后方吧?整个淮海战役期间,华东军区组织的支前担架数量超过20万副,其中在战役第一阶段,即按每个纵队500副的标准随军行动(每副包括民工5人),同时还准备了机动担架7500副,各纵队战后必须尽快上报总的伤亡数字,也是便于野司后勤部门分配担架。
最关键的第三个原因,是野司在战后必须综合考虑兵源补充问题,算上两广纵队、鲁中南纵队和后参战的渤海纵队,华东野战军在淮海战场上有15个步兵纵队番号,各部在战斗中均有伤亡,如何补充兵源以保持基本建制、维持战斗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从解放区征集的新兵、准备升级的地方部队数量有限,必须按各纵实际伤亡情况进行分配。
这就要求各部尽快并且基本准确地上报整体伤亡情况,也就是究竟有多少官兵失去了战斗力,然后再把补充部队和新兵按比例分配下去,打完黄百韬之后,四纵的5306名伤亡其实算小的,其他主攻部队比如华野九纵伤亡11000余人、十三纵伤亡7000余人,总数都高于陶勇所部。如果各纵汇报伤亡过慢、或者跟野司打了埋伏,会严重影响新兵补充工作。
尽管各纵队在作战中采取了“即补即俘”的解放战士补充方式,但是严重缺乏干部,因为战斗中伤亡比例最大的就是连、排、班级一线干部,你总不能马上就让俘虏兵当排长吧?因此尽快上报伤亡数字,还牵涉到野司分配新干部的问题,这算是第四个原因吧。华野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打得很苦,为了解决干部不足的问题,战斗中各纵教导团已全部补入一线部队,教导团出去的最小也是副班长。
不仅如此,从各纵队司令部到师部团部,所有的通讯、侦察和警卫人员,以及大部分参谋人员,也都尽量补充到一线部队,连华野司令部也抽出了1000多司、政、供、卫各部门人员到前线,野司警卫团的干部成为了“香饽饽”,纷纷提拔一级使用。比如警卫团的连长到了前线就是副营长,副排长到了前线就是排长。
华野四纵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伤亡又达到了4056人,主要就是追击和包围杜聿明集团的战斗中出现的,为了保证部队不致缺编严重,华野政治部专门下达指示要求“缺一补一”,也就是根据自身伤亡情况大致对等地要求补充。战斗还在继续,所以这4000人就得先给四纵补上,直到开始围困陈官庄期间,四纵才准确统计出来:牺牲1349人、负伤2707人。
所以牺牲或者称为阵亡的准确数字,一般是在战后的休整期,各部队才能有时间提交完整的战斗报告(内含战斗总结、歼敌和伤亡数字,以及缴获情况)。那么在战役进行期间,在前述四个原因的作用下,各部队只能粗略提交“伤亡数字”,以便野司大致掌握部队损失情况,无论是继续做战、转入休整和兵源补充,以及部队的使用方向等问题,伤亡数字都是野司重要的参考依据,因为必须考虑各纵的剩余战斗力。
不过随着淮海战役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巨大胜利,华野各纵俘虏的敌兵越来越多,各部队纷纷开始扣住不放,只怕部队再出现减员,结果就是伤亡越来越小了、解放战士却大大增多了,华野四纵到战役结束时总兵力高达43072人,是战役开始时的两倍还多。主要原因是后面二个阶段打得比较顺手了,然后运用随俘随补、即补即俘的办法,使兵员数量直线上升。
这样也不行,野司必须通盘考虑各纵队的伤亡情况和编制人数,因此在进行第三野战军的整编过程中,四纵的兵又给调走了一些,以该纵改称的三野第23军在渡江战役之前,官兵总数为35000余人,这事蒙不了上级,战斗总结在那摆着呢。
▍为何打仗后大多报伤亡人数而不是直接报死亡人数?
不掌握兵力情况,就容易跟李德一样,让只有75人的空壳师去阻击敌方的整编师,出现指挥失误。加上受伤的人员战斗力打折,报伤亡人数更便于指挥官对比敌我双方实力。
人员战斗力
死亡是当场死掉,伤亡是受伤+死亡。但伤的是什么类别、有多重?一般只有当时部队统计的人员才清楚。
比如同样是中箭,有人胸口中了,有人胳膊中了;有人被冲撞到骨折,有人被浇了金汁,有人从马上摔下来。这些刀箭的创伤,、灼伤、骨伤、感染等等都属于受伤,也都需要救治,至于受伤的士卒还有多少战斗力?一般都是根据伤情的轻重评估,但绝不是正常状态下的100%。
有的可能当时受伤没死,但过几天嗝屁了。比如明朝崇祯时期,东土默特部的蒙古人进攻永宁,二首领七庆在9月4日那天,跟明军作战时被弓箭和火器打成重伤,一直到9月29日才不治身亡,这过程中,小王推测七庆一直躺在床上治疗+静养,哪还有战斗力可言。
对比双方实力
如果一支100人的队伍,大战后死亡30人,受伤20人。只报死亡人数,不提受伤情况,容易给指挥官错觉,有生力量还有70人。但实际上,这受伤的20人可能无法继续战斗,实际的有生力量只有50人。
这就是最直接的兵力对比需要,如果己方死伤严重,兵力远少于对方,还要硬啃骨头,容易崩到牙。
比如第五次反围剿,国民党的一个师进攻黎川,李德瞎指挥派肖劲光去阻击,但肖劲光到了现场才发现,李德派给他的一个师红军部队是个迷惑敌人的空壳,实际只有75人,而敌方部队在1万人左右。75人VS10000人,又不是复仇者联盟,肯定打不过,肖劲光只能边打边撤,迟滞敌人前进。虽然这其中没有伤亡,但说明指挥官掌握双方兵力对比的重要性。
再比如《大决战之辽沈战役》中,东野101首长提到“告诉程子华,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看似不关心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其实是对手下部队有着充分的了解和评估。
因为当时敌人进攻塔山的兵团,只有62军、54军和独立95师,但程子华手里的部队有4纵和11纵,4纵是坚守主力,11纵是预备队。虽然敌军轮番冲击,但是以101首长的推断,敌我双方的差距并不是太大,下狠心就能阻击成功。守卫部队也提出"死守阵地"、"与阵地共存亡"、"保卫锦州胜利"等口号,以伤亡3000余人的代价完成了任务。
统计更加具体
影视中常见的是伤亡人数的简单概括,但历史上,随着发展已经变得更加细致具体。
在明朝崇祯时期,还是上面的永宁之战,地方军队上报的数字起初只有死亡十四人、失踪十一人,被朝廷直接训斥了一番。后来的宣大巡按亲自跑去兵营核对人数,发现阵亡四十人、失踪十一人、轻伤六十七人、重伤六十二人,伤亡共计一百八十人。
建国后,部队的统计方式更为详尽,除了死亡+受伤外,还有失踪、被俘,都属于战斗减员。非战斗减员则包含了生病、非战斗受伤、意外死亡这三种。
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43军,当时统计总减员2559人,下分:战斗减员2343人:阵亡484+失踪3+受伤1856;非战斗减员216人:生病153+非战斗外伤59+意外死亡4。这样对部队兵力的统计就更加全面科学。
所以,报伤亡人数比单纯报死亡人数要好得多,起码指挥官心里有数——该打还是该撤。
▍为何打仗后大多报伤亡人数而不是直接报死亡人数?
打仗当然要报伤亡人数了!你如果单纯的只报死亡人数的话,我告诉你,像这样的军队很容易出事情!
为什么首先第一点,不仅是死亡的人会丧失战斗力,受伤的人也会丧失战斗力!
这一点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所共识的,进入社会之后,你身上只要有一些小伤,小病都有可能影响你的工作效率,更何况是战场上面这种情况。骨折或者是出现受伤的情况,最终导致整个人失去了作战的能力,失去了行动能力,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些东西都必须要报备,为什么?
有的时候打仗就是这样,你要想执行某个任务,你必须得有足够的战斗力,足够的人数。不可能说每个人都是以一敌百的英雄,每个人都是超人,都是超能力者,能够完成作战任务!总部以及指挥单位,尤其是参谋部,在执行作战计划的时候就必须得考虑到这一点,你的部队里面到底有多少能够作战的人,你必须得一五一十的跟我汇报,人数多,人数少了都会影响全局!
所以这个时候你就必须得抱你的伤亡人数,死掉的人确实已经没有战斗力,但是受伤的人也会影响你的部队的行进速度和作战效率,所以这些人必须要剔除在外!
第二点,受伤的人他也是要受到总部机关的和后方后勤的照顾,(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这是什么原因呢?首先受伤那是作战的时候受的伤,这是需要发抚恤金的。
有的时候还涉及到这个人,战争结束之后应该受到多少攻了,受的伤之后该给多少奖励!比如说希特勒曾经就因为受伤而得到了铁十字勋章的奖励!这种荣誉方面的事情,士兵是十分在意的,你如果说单纯的只汇报一个死亡人数,说他人数不会报蛋以后给你评定战果的时候,有些士兵就会说,我明明在那场战斗里面受过伤。那为什么别人有勋章,我没有勋章,那你就不怕被你手底下士兵给报私仇吗?
而且受了伤之后的士兵大部分除了少数受轻伤,对于行动影响不大的士兵以外,大部分都必须得转移到后方进行处理,你前线是没有这个能力去处理这些受伤特别严重的士兵!而且大家自己想想,这些受伤的士兵行动能力也没有了!还需要药品,粮食,这个时候更加需要总部机关来对他们进行保护和收纳
▍为何打仗后大多报伤亡人数而不是直接报死亡人数?
打仗后报伤亡人数而不直接报死亡人数,有两个情况;单是统计报告的话,死亡人数暂时还无法确定,我要说那种拖几年才死的,会涉嫌抬杠,不过战后个把月之内,很多大家觉得必死无疑的的伤员,不但离奇的活了下来,还照样可以生龙活虎的重上战场,也有很多觉得可以挽救的人,最后没救回来。再具体点,战后半个月,确定伤员中能活下多少人,应该是我们有生之年,都是一个玄学问题,所以这种时候,报伤亡人员比死亡人员就靠谱的多了。另一个情况,属于参谋报告,是要报上去做战斗总结,或者还要做下一战的准备,人员伤亡,对部队来说,伤跟亡在伤者可以归队战斗以前,暂时是一样的,都是战斗力损失,这在作战参谋那里当然要及时准确的掌握,比方正常情况下,如果一个团,已经报上来伤亡过半,那这个团其实已经没什么战斗力了,非要使用,可以看情况缩编成一个营用,什么叫看情况呢?
就是这个团如果是突然遭遇炮击,人员伤亡比较平均,那么可以把剩下的战斗人员缩编成一个营用。如果是在一场战斗中,攻击某个点,造成伤亡过半,那几乎连缩编价值都没有,因为这样损失伤亡的,都是一线战斗人员,剩下的已经多是后勤保障人员,可能连武器都配不齐了。我们军队是特殊时期产生的特殊军队,有着关键时刻伙夫马夫都提着菜刀铡刀上的传统,所以很多人觉得部队都是一样的,实际上正常部队即使后勤能充分保障,二线人员说起来也是战士,可是要人家朝一线送物资或运伤员什么的下来时,也自己全副武装,确实不现实,包括后方炮兵等技术兵种,平时各自专业技能训练需要保证,就无法做步兵战斗的强化训练,也无法随时跟步兵一样个人保持全副武装,因为这样做非常影响各自不同的工作效率,这是现实。
然而一场攻防战下来,伤亡过半的绝大部分是一线战斗步兵,剩的后勤或技术兵种即使武装起来,跟专业的战斗步兵也不是一回事,所以这种伤亡过半,就不光是战斗力减半的事,在不补充战斗步兵的情况下,说没有战斗力了也不算夸张。更严重一点的,就是前面战斗组织过老兵骨干,集中精锐力量去突击的伤亡过半,如果是内战时那些军阀部队,打过这么一仗,哪怕赢了,这支军队都已经算废了,因为部队脊梁骨都被抽了,很多时候还不如干脆再编练一支新部队。我们往往会嘲笑古代军队伤亡只有一成就崩溃,情况就很类似,古代冷兵器战争,一支部队就是精锐的那一点人着甲披挂在最前面,着了甲的在刀枪箭雨后还有能力战斗,并掩护后面无甲人员输出,等伤亡一成,多半就是阵线已经产生无法弥补的缺口,再也无法掩护后面无甲人员了,这时无甲人员面对披甲战士,就是被屠杀的一方,不崩溃才是怪事。
所以,一支部队一仗下来,必需赶紧做伤亡统计,重点就是区分战力,部队失去多少战斗力,该补充、缩编、混编还是赶紧撤走,全都要在这个统计的基础上来判断,后面暂时没有战事了,部队也需要这个统计来做战术检讨总结,总之这份参谋统计,与后送的民政伤亡统计区别很大,也更重要,不过说急着确定死亡的反而是民政名单,这是后方做抚恤补助工作所需。
------------------
推荐阅读:
上一篇:浙江和江苏的陆地面积差不多,为什么感觉人口差距很大?
下一篇: 你相信天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