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寿则多辱”,怎么理解?
▍古人说“寿则多辱”,怎么理解?
我姥爷年轻时是四野的战士,身体素质很好,可他晚年瘫在床上的时候,每次翻身都疼得撕心裂肺,吃饭喝水会原样吐出来,半边身子彻底瘫痪萎缩,过了整整三年生不如死的日子。他去世的那一刻,总算是从痛苦中解脱了出来,享年81岁。
他生命里的最后三年,就是活生生的“寿则多辱”案例。
我姥爷,是一个貌不惊人的小老头,但身体是非常强壮健康的。
打我记事起,就经常看到我姥爷下厨房,炖鱼炖肉炒菜,洗衣服洗床单,承包了家里的绝大多数家务。
而且,他经常拎着整袋的米面上楼,早年间的一袋子,那可就是50斤啊。
多年以后我成了家,才知道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工作,到底有多累人。但在我的记忆里,姥爷从没说过一个“累”字。
他优良的身体素质,可能和早期的军旅生活有关。
姥爷年轻的时候,是四野的战士,一路参加了很多战争,而且在国内的战场上,几乎没受过伤。
后来,他又去了抗美援朝的战场。在那里,他的左小臂被美军的枪弹打伤了,这是他身上唯一的枪伤。
伤口痊愈之后,他的左臂仍然留下了枪眼。每次大拇指动的时候,那个枪眼也会跟着一起动,看着好玩得很。
在我小的时候,姥爷逗我说,你看姥爷胳膊上,还长了个肚脐。
后来长大点,那才知道,原来那是枪弹留下的痕迹。虽然现在说来云淡风轻,但当时受伤的场景,分明是和死神擦肩而过。
战场上的枪炮,都没能夺走这个老战士的生命,但一面小小的电扇,居然会让他栽了个大跟头,从此卧床三年,直到去世。
那是2004年的一个夏天,白天酷热,晚上闷热,天津的伏天向来如此。
可虽则如此,姥姥非说晚上冷,所以就关上了全部的窗户。
姥爷表示完全不理解这种行为,其实说句实话,就这种行为,搁谁谁也理解不了。
那年那月,家里还没装空调。像是这样的大热天,又哪有关窗户的道理?
但是我姥爷没说什么,就直接打开了电扇,让电扇一直对着自己吹。灾难,就是这么发生的。
他没有让电扇左右摆动吹风,而是直接冲着自己的头吹,一来是真的怕热,二来是我姥姥不让吹自己,三来也是有点赌气的成分。
结果这一下子,就把人吹坏了。
姥爷半夜起床上厕所的时候,直接一头栽倒在地上,结果再也没爬起来。
我姥姥睡得特别,直到清晨,才发现老头子倒在地上。当时吓了一大跳,赶忙推他,用手拍他脸,但是他都没有反应。
然后,儿女们闻讯赶来,赶紧把老头送到了医院。
结果是脑出血,连带着半身瘫痪,左半身瘫痪。
这意味着,他左半边的胳膊腿,已经全都没法动了,甚至连左眼都慢慢失明了。
从这一刻起,他的生活,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前我姥爷吃东西,那可是非常重口味的,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叫“不咸不香”,但凡口味淡上一点,他根本就吃不下去。
以前的午饭晚饭,他顿顿都要喝酒吃肉,几乎一口菜都不吃。打我记事起,就一直都是如此。
早餐也是多年以来,雷打不动,每次都要煮两袋红烧牛肉面,而且所有的调料都要倒进锅里,一滴不剩。这么吃起来才够味道。
甚至有些时候,他仍然嫌味道不够,还要就着咸菜才能吃下去。
甚至平时吃糖的时候,也要挑两块一样的糖,一起吃进嘴里,那滋味才算是足够了。他的重口味爱好,可见一斑。
可自从他瘫到床上之后,就再也没吃过有滋有味的东西。每顿饭都是稀粥烂菜,拿东西看着都恶心,吃起来没滋没味,所以每次都吃不下几口。
毕竟医生早有交代,这老爷子瘫在床上,最怕的可就是重油重盐了。
不然以他的身体素质,那么一吹一摔,怎么可能一下子病这么重?
还不是因为,平时的生活习惯太不健康了。平时吃的那些重口味东西,就像日积月累的火药桶一样,而最后的一吹一摔,只不过是最后的一颗火星,仅此而已。
但生活习惯,又怎么可能轻易改变?突然有一天,我瘫在床上的姥爷,开始提意见了。
天天就给我喝稀粥,这像话吗?
我一个月,挣大几千的工资,就给我吃点子这些?
当年我们打仗的时候,在军队里还给改善伙食呢,那也比这个强。
从下礼拜开始,我要吃大鱼大肉大虾,还要喝酒,你们看着办吧。
果然再给喂稀粥的时候,姥爷就紧闭牙关,一口不吃了。
最后一家人没有办法,就只能按照他的意思办了,结果还没两天,又出事了。
还没敢上大肉大虾,就弄了点烂烂乎乎的鱼肉喂给他,然后给喝了点酒。这说来有点哭笑不得,我第一次看到瘫在床上的人,还有喝酒吃鱼的时候。
当天晚上,就原样都吐出去了,而且还带着不少血丝。看来他的胃口,已经再也不能消化这些东西了。
吃饭的事情,那还都是小事。在褥疮面前,无论其他的什么时候,都只能算是小儿科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姥爷身上很快就长了褥疮,而且越来越严重。他身子贴床的那一面,很快就没多少好肉了。
每次翻身的时候,都能听到他痛苦的叫喊。那真的是其苦万状,难以忍受。
在巨大的痛苦之下,我姥爷的脾气开始变得越来越暴躁。一个不顺心,就开始骂人,骂几句喘一会,喘一会继续骂,断断续续不停歇。
家里帮忙照料的阿姨,换了一茬又一茬,几乎无一例外,全都是被我姥爷骂跑的。
只有最后一个阿姨,一直照料他到生命的终点,我们全家都很感激她,居然能坚持这么久。
很难想象,当初一个曾经那么随和的老头,在得了这种病之后会骂出这些话来,可能这样的痛苦,放到任何一个人的身上,也都会把这个人逼疯吧。
三年之后,那是2007年,我刚上大二。
就在那年,我突然间接到了家里的电话,告诉我,姥爷过世了。
我当然不仅没有悲伤,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至少从现在开始,我姥爷再也不用活受罪了。
这种每天躺在床上,生不如死的日子,换成谁都有受够的那一天。
事实上,我姥爷也正是如此,他的身体底子一点都不差,之所以他会走,其实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不想活了。
从一两个月之前,他就开始不吃不喝,强喂就往外吐。最后家人没有办法,也就只能依了他了。
就这样,一直到咽气的那一刻,后事已经准备了八九不离十。之后一切铺开,井然有序,就好像生活仍在继续一般。
等我坐车到家的时候,姥爷的灵位都已经摆好了,一切都准备停当了。
我跪在那儿磕了几个头,然后我神情默然地坐在了一边,但一滴眼泪都没有掉。
一滴都没有。
我呆坐在冰棺旁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只是一根又一根地抽着烟,想着三年来的种种过往,以及早已模糊的童年往事。
那些记忆,竟然早已消失不见了。
好在这三天的葬礼忙忙碌碌,能冲淡我们的很多情绪。在三天忙碌的日子里,大家神色如常,也并未太过激动悲伤。
直到遗体告别的那一刻,哀乐响起,我在排队走出殡仪馆时,看见躺在鲜花花圈中央的姥爷,才突然意识到,从这时起,我就再也没有姥爷了。
那一刻,我泪如泉涌。
之后再回忆起姥爷,应该是结婚时候的事情了。
在经历了多个女友的洗礼之后,我和现在的老婆结了婚。很巧的是,我老婆的姥爷,也是四野的老战士,和我过世的姥爷,算是老战友了。
只不过,她姥爷没有参加抗美援朝,而是在转业的时候,就分到了天津盘山旅游局当干部。这一干,就是几十年。
如果我的姥爷还在,两个老头能坐在一起聊,应该会聊出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吧?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个人也没有如果。所有人的命运,早就在冥冥之中洗好,只待时机到来的那一刻,便会一一验证。
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认真锻炼身体,过上健康生活,好好保护自己,绝不敢贪凉。
这样才不至于在衰老之后,成为“寿则多辱”群体当中的一员。
▍古人说“寿则多辱”,怎么理解?
我有几位忘年交,年龄都在80以上,最年长的今年整整100岁,是我的老领导。虽然出门要推助行车,但身体健康思维敏捷。
他和97岁的老伴(原上海一妇婴院长,教授,博导)住在中福会养老院,颐养天年。
老伴每天弹一小时的钢琴,平时就用电脑整理他俩和家人的照片,写下回忆说明留给后代,实质就是自媒体的图文创作。
老领导天天出门喂猫,平时爱看书读报看电视。
每次去看望他俩,回望往事谈天说地,其乐融融。一旦祝他俩保重身体,争取活到120岁以上,老领导就哀叹,活这么长有啥意思啊,受累吃苦讨人嫌。
老领导的这句话,就像庄子说的“寿则多辱”。
“寿则多辱”出自《庄子·外篇》。
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封人曰:“寿,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女独不欲,何邪?”尧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
译成白话文如下:
尧在华地巡视。将士说“祝圣人长寿”,尧说“用不着”,“祝圣人富有”,尧说“用不着”,“祝圣人多男儿”,尧说“用不着”
人们不解:“长寿、富有和多子,这是大家都想得到的。你偏偏不要,这是为什么啊?”
尧说:“多个儿子就多了一层担忧,财富多了就多出了麻烦,寿命长就会多受困辱。这三个都无助于培养德行,所以啊,你们不要对我祝福了。”
为什么人们羡慕的长寿,在庄子看来是多辱,在老领导看来是“受累吃苦讨人嫌”呢?
我想主要因为如下几点:
一、人是社会性动物,离不开社交需求,高龄百岁很难再被社会接受,朋友圈也不会呼朋唤友请他同乐,怕万一发生意外。
而长寿之人,都希望自己有人关心,不要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一个人被人忘却,脱离社会,在他思想上无疑是在受累。
二、高龄百岁都有老年退行性体能下降,即使没病,也腿脚不灵行动不便,回想年轻时的生龙活虎,自然感到是在吃苦。
有句话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套用下:老年才知愁滋味。
人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再想心无挂碍的去远方欣赏山川大河,然而体能跟不上,只能幻想“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三、人活百岁,就算身心健康,就算有儿女孝敬,朋友关爱,但他自己也会觉得是“鸡立鹤群”,和社会格格不入讨人嫌。
更何况现在有不少子女自顾不暇,有的子女还把孝道抛到爪哇国,对父母不管不顾不孝顺,有的人势利眼,人情凉薄。
凡有自尊心的老人,回想当年的门庭若市,现如今门前冷落车马稀,难免哀叹自己是个多余的人,是个被社会讨人嫌的人。
人生其实可以用三个维度来衡量,一是长度,二是广度,三是深度。
长度即人的寿命,人活百岁自然是福气,有多少人在生命旅途上突然夭折,就像那句话说的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到。
广度即人的见识,人生在世不单是追求活的多久,而要看他一生经历过多少风云变幻,浑浑噩噩虚度光阴,无异于行尸走肉。
深度即人的精神,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应该有自己的精气神,有自己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才能不枉人生一场。
人生与其追求生命的长度,不如追求广度和深度。
生命的长度天注定,谁也不能保证自己长命百岁,只有广度和深度才把握在自己手中。
草木一秋,人生一世。
一个人有广度有深度,如果再有长度,人的生命才有意义,才不会觉得“寿则多辱”讨人嫌,才会把生活过得精彩纷呈。
▍古人说“寿则多辱”,怎么理解?
用两个事例来解读“寿则多辱”,一个关于我奶奶,一个关于我外公。
2003年6月,我在陕西出差,一天傍晚接到妹妹打来的电话说:奶奶去世了,你要能请到假就回来一趟。
我接完电话后,没有悲伤,心里默默地说:奶奶终于解脱了。
奶奶去世时95岁了,已在床上躺了4年之久。在奶奶卧床期间,先后经历了我伯伯去世、我父亲去世。伯伯去世时63岁,父亲去世时虚岁刚60岁。对两个儿子的先后去世,奶奶一概不知。奶奶头脑清楚却耳聋已数十年,家人也没特意把这噩耗告诉她,她当时也不知道。时间一久,有时就问服侍她的婶婶:大崽二崽怎么不来看我,好长时间不见俩了?
婶婶没好脸色地说:只有你下去看他们了,他们不能上来看你了。
奶奶听不见:你讲什么,他们怎么啦?
后来,奶奶似乎知道了两个儿子先去的事实,连续哭了好几天,哭得婶婶心烦,就骂:你这个老不死的,把两个崽的寿命都被你占了。
在我们老家,有一种这样的迷信的说法:长辈长寿,是占用了晚辈的阳寿;父母长寿,是占用了子女的阳寿。所以父母长寿,是对子儿生命的威胁。老而不死是为贼,偷走的是子儿的寿命。
正因为如此,自从伯伯和父亲先后离世后,家人对奶奶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就嫌她活得太久,嫌她占用了子女的寿命。
一个遭到嫌弃的人,在自己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自然而然而遭受许多不敬之辱,茶饭难以及时到手,大小便也不能及时清理。有时口馋什么东西想吃,得到的答复是:整天喂你吃喂你喝还不知足,想吃好的你自己不会去弄!有时感到脏得不舒服想洗澡,得到的答复是:死的时候会给你洗一个澡的。
奶奶的悲哀在于意识清楚,能察言观色,能清晰地感受到亲人嫌弃的态度,就自怨自艾:真是活受罪,阎王爷你快点把我收走算了。
家人们对奶奶的态度我不认同但也无力改善,毕竟孙辈长年工作在外,服侍奶奶只能靠父母辈。这种态度一半是出于心力憔悴,一半是出于迷信认知。作为孙辈的我们长年在外工作,没有能力改变这一态度。
阎王终于收走了95岁高龄的奶奶。我赶回来参加了奶奶的葬礼,发现5年前奶奶90大寿大门门框上贴的红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联换成了白色的挽联。我突然感到“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说纯粹是一种讽刺,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只能是“老而不死,寿则多辱”。
我外公是2006年去世的,去世时93岁。我一直认为外公活得有尊严,死得也有尊严。因为外公是一名退休工人,每月有一千多元的退休工资,经济上不求于子女。同时,外公身体一直健康,耳聪目明,头脑清醒,直至90岁时还完全能生活自理,自己生火做饭,生活上也不求于人。我相信,外公是无疾而终老死的。
但10年之后的一天,有亲戚提及了外公去世前近一年的情景,也同样使我感到“寿则多辱”。
外公92岁时,不慎摔了一跤,造成脚骨头粉碎性骨折。外公自己掏钱强烈要求送医治疗,但这一愿望因舅妈的生病而落空。当时舅妈检查出得了乳腺癌,治疗的同时却怨天尤人,把生病归因于外公长寿而妨后代。手术后在家休养期间,整天在家指桑骂槐,骂给外公听,骂外公老不死害得她生病,骂外公要人服侍拖累了后代。
外公是心性高之人,无端遭人诟骂自然生气,刚开始还愤而反击,但一反击就遭到更厉害的“制裁”:直接断水断粮断药。外公手里有钱也没用,不能当饭吃当水喝。有时断药病痛难忍,就委托邻居给他买点药。
仰人鼻息的生活注定没有尊严,拖了近一年后,外公已生无可恋,主动绝水绝食绝药多日,死前托人把工资全部取出,一张一张嚼碎吞进了肚子。
亲戚对我说:你外公可怜,死时瘦得像干柴,吃了一肚子钞票却活活把自己饿死。
饱受病痛之辱、不敬之辱的外公是多么的绝望,用几于自尽的悲怆方式想给自己挽回一点点生之为人的尊严。
呜呼,吾之将老,为之奈何?
▍古人说“寿则多辱”,怎么理解?
讲三个老人的故事吧。
一个是我的父亲,一位老军人,他那个时代出生的人,对子女都比较简单粗暴,尤其是部队出身,更是严格。小时候,冬天的早晨很冷,想赖床,他从来不多话,过来直接把被子一掀,冷得一哆嗦,赶紧起床。走路的时候拖拖拉拉,他在后面就是一脚,害我现在走路都比一般人快。
从我记事开始,他都是戴着鸭舌帽,因为他的头发比较少,即使夏天连领口的扣子都扣得整整齐齐,他的衣服要叠得整整齐齐,鞋子不能有灰,只有茶杯不用洗,说有茶香。每天看参考消息,听新闻联播,似乎天下大事都与他有关。
可打他退休之后,慢慢就变了,不知道从哪天开始,他不介意头发稀疏,不带帽子了,穿上了圆领的老头汗衫,进出摇着大芭蕉扇,他说太胖了,怕热。皮鞋早就不穿了,穿上了拖鞋,脚肥了,穿皮鞋不方便,还要弯腰,一切都以方便为主。
他走路越来越慢,手背着了后面,因为这样腰才舒服一点。他有高血压,终于还是中风了,医生说还算幸运,没有瘫痪,但是可能会时不时的犯糊涂:医生问他,老师傅,你姓什么,父亲大怒:你这问的什么话,我怎么不知道我姓什么,然后又一楞:我姓什么,我怎么就忘了?
他手脚变得越来越不灵活,起床得要人扶着才能起来,他很生气,让我们给他换了个铁架子床,在床架上拴了个粗布条,这样可以自己拉着布条起来。没办法给他请保姆,因为他会突然表述不清,会说,我要吃那个圆的,小时候经常买给你吃的,那个甜的东西,只有我知道那是什么,然后他会很伤心激动:我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就安慰他,怎么没意思,我有爸爸,你有女儿呀。
另一个是我的婆婆,八十六岁了,身体非常好,养花种菜,看人家跳广场舞还能跟着扭扭,甚至我上班去了,她还能爬到窗台上晒被子。每天我们上班,她就在小区里四处溜达,我们下班才回来,然后很高兴地跟我们说:今天有个男同志,人很好呀,我坐在那里,他还跟我打招呼,和我说话。
每次她洗完碗,我都要偷偷重洗一遍,她眼睛不好,就是单纯的视物不清,稍远一点,碗里是鸡蛋还是米饭都分不清,碗有脏东西没洗干净,她根本不知道。
我的婆婆年轻时非常能干,农村老太太,一字不识,养了三个大学生儿子。
另一个是我,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老了,我爱户外,我还想爬更高的山,走更远的路,每天跑步锻炼,一起爬山,很多年轻人都被我甩在身后,我还计划要爬雪山,同事俯卧撑做不起来,会说老了,做不动了,我做不了会说,没锻炼,肌肉太差了,明天开始练习……
可是单位要给我换电脑,我不乐意,新的用起来不如旧的顺手,得好长时间适合,去超市,突然改成自助称重,年轻人都是边看边操作,我得叫售货员过来,让他操作给我看,他明显放慢了动作,怕我看不明白。
身份证放在口袋里,洗衣服拿出来放桌子,心想这样不对,身份证要放在合适的地方,结果后面身份证放哪儿,跟失忆了一样,怎么也想不起来。都说过几天找不到的东西自己会出来,过了几天,想来想去还是不知道放哪儿,只能去派出所办新证,工作人员问我怎么丢的,很难为情地跟他说,放家里,怎么也找不到了,警察同志很理解地点点头:您这个年纪,是容易这样。
寿多则辱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自己看着自己体力智力自理能力下降,越来越没用,却毫无办法
▍古人说“寿则多辱”,怎么理解?
生活中,我们给老人祝寿时,一般都会说一些祝福语,比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可见,福气多,寿命长是很多人的追求!
但有一句老话却说:“寿则多辱”,意思是寿命长的人会受很多屈辱。那么,我们给老人祝寿时的祝福语岂不是成了诅咒?该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一、“寿多则辱”的出处
“寿多则辱”出自《庄子·外篇》。
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帝,他在主政期间,派后羿日,派鲧治水,并制定历法,推广农垦,在百姓中拥有很高的威望,深受人们的爱戴。
有一次尧帝去华州体察民情,守护华地边境的官员对他说道:“圣人啊,我请求上天让你长寿、富有、子孙繁多。”
尧说:“请你不要这样说”。
官员觉得很奇怪便问尧,长寿、富有和多儿孙都是人人渴望得到的东西,为啥你偏偏不愿拥有呢?”
于是,尧便说了下面这段话:
“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
意思是子孙过多会使人增加畏惧,富有会带来更多的祸事,长寿会使人蒙受更多的屈辱。
庄子“寿则多辱”的观点包含着深刻的生活经验,千百年来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那就是过分长寿,对于一些人来说的确不是什么好事。
二、“寿多则辱”,因人而异
民国作家周作人,他是鲁迅的二弟活了82岁。他曾说过:“人不可太长寿,普通人在四十岁以后死了最得体“。在他晚年时,他不但将“寿则多辱”写进了日记,还刻成了一枚闲章。
虽说周作人对“寿则多辱”的感悟可能与自身经历有关,但抛开历史背景来说,这句话放在现在却很有先见之明。
“寿”可以说是“老”的代名词,从相貌上来说,人过于高寿,因各项生理机能衰竭,导致皱纹纵横,牙齿残缺,步态蹒跚……,难免遭人嫌弃,容易受辱。
从心智体能上来说,过于高寿的人思维迟钝,昏庸糊涂,疾病缠身,有些甚至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处处需要他人伺候,自己毫无尊严不说,还拖累家人令人生厌,对这类老人,人们看不见他的“寿”,却先看见了他的“辱”。
如果家里有一个得了老年痴呆,长期卧床的高寿老人,那么对“寿则多辱”这句话就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我奶奶活了92岁,从我记事起,她就自言自语疯疯癫癫,长期处于生活不能自理状态。多年下来,我亲眼目睹了妈妈的无奈,以及她和爸爸之间因为奶奶的问题而逐步升级的矛盾。
妈妈是个农村妇女,除了要种田里的庄稼,还在我们镇上做了一份临时工,爸爸因为工作的原因很少回家。
奶奶不知道大小便,有时直接将大便抓起来抹在墙壁上、地板上、和被子上,弄的家里很臭。
说实话,那些年我很讨厌奶奶,那股难闻的味道让我不愿和她坐在一起吃饭,不愿去她的房间,不愿触碰她的衣物。
妈妈伺候奶奶几十年,有时也气的对她发过火,骂过她,但我知道,妈妈并不是不孝,而是心力憔悴。
妈妈要做家务,要赚钱养家,还得盯着我们的学习,日子过得已然很苦。而奶奶因为心智失能,她不能理解妈妈所做的一切,一旦妄想幻觉发作就到处乱跑,乱打乱骂,甚至绝食赌气...,奶奶的娘家人希望妈妈能整天待在家里服侍奶奶,但家里没了收入,一家人又怎么生活?
如果奶奶患的是慢性疾病,或许还要好一些,至少她能理解别人的意思,吃喝拉撒能自理,但长期失智失能真的很可怕,甚至还有可能弄垮一个家庭……。
此番情形,对于高寿的奶奶来说,实在很难看见幸福与快乐。或许有人会说,那都是贫穷惹的祸,如果是个生活优越的老人,会不会活得快活些?
著名翻译家戴乃迭享年83岁,她晚年患了老年痴呆症后,经常用手去抓食物,弄的满身满地都是饭粒菜汁,但丈夫杨宪益却不离不弃,一直静心照顾着她的生活起居。
巴金先生享年101岁,他在晚年得了一场重病,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每天必须要依靠一根鼻伺管进食,他曾多次想放弃治疗,但爱他的人们都不同意,家人就这样细心照顾了他很多年,他也这样生活了很多年。
在不孝现象时有发生的今天,当我们看到这些精心伺候老人们的画面时,不由心中一暖,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心里却又五味杂陈。
你说好端端的一个人,竟然退化到辩不清人,神智尽失,大小便失禁,一举一动都需要人去摆弄的地步,还有什么个人尊严可言?这种长寿,无疑就是一种受辱!但他们却无力逃脱,更难以改变,而且越是长寿越会是这样。
同样是老人,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在93岁时曾说弹奏钢琴曲是他坚持了一生的习惯,每天早上他都要雷打不动地弹奏两首巴赫的斌格和前奏曲作为新一天的开始,他说自己总会从每天的钢琴曲中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力量。
卡萨尔斯在93岁还弹得动钢琴,他那种坚韧不拔的斗志和信念,就如同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关汉卿在《不伏老》中写的那粒铜豌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铜豌豆。”
对卡萨尔斯来说,他则是“寿多则辱”的另一面“寿者多幸”,毕竟事物都有两面性,生命更是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交加,如果只看一面未免显得太过片面,所以“寿多则辱”这句话,因人而异!
结语:
“寿多则辱”这句话道尽了现实的无奈,人们为了养育下一代,把所有的爱都毫无保留地给了孩子,如同一颗大树把所有的养分都给了幼苗,而自己却日渐干枯。
人们在老去的路上,因种种原因,会蒙受病痛、失能、和不敬之辱,以至于最终失去自己的尊严,这确实是一种痛苦,一种受辱。但既然我们无法限定和回避生命的长短,那么我们就珍惜此刻,过一些有质量的日子就好!
------------------
推荐阅读:
各位网友们,可否介绍一下在自己的家乡最美丽而且环境比较优雅适合居住几日的地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