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何是二战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何是二战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联人民战胜法西斯德国从精神上是转折点。在军事上的转折点应该是库尔次克战役胜利后。即斯大林格勒苏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库尔次克战役苏军进入全面战略反攻。
▍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何是二战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国军队损失了150万,苏联军队损失了200万,苏联为什么却说自己的得胜了,全国人民士气高昂、欢欣鼓舞,可是德国人却垂头丧气,如丧考妣?
苏联虽然号称战斗民族,但是战斗力跟德国比还是相距甚远,不在一个档次,关于这一点,已经从苏德战争中两军的损失得到明证。
苏德战争进行了四年多,德军有395万人阵亡,而苏军的阵亡人数为510万。
然而笑到最后的是苏联人,最终吞下失败苦果的却是德国人。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德国人口只有6700万,加上苏台德地区之后也只有8000万人。苏联人口为1.8亿,是德国人口的两倍还多。
而且德国在奥地利、荷兰、比利时、捷克、波兰、罗马尼亚、法国和北非都有驻军,要对付当地的反抗组织,还要维护当地治安,巩固胜利成果。
同时德国是客场作战,战线拉得很长,物资供应线也需要后大量的军队来保护,又要投入很多兵力。
而苏联有主场之利,军队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物资供应,不用占用那么多兵力。
苏联人口上的优势,能够不断进行兵员补充,所以在二战时期德国人一脸懵逼,苏联人死了一个就会站起来两个,像打不死的小强,人越打越多。
苏联是卫国战争,本土作战,当地百姓可以投入到战场上,他们能够修路架桥,也可以向战场上运送弹药、食品,还能抢救伤员,必要时还能拿起武器跟敌人搏斗。
这一点德国人就自叹不如,因为德国距离苏联那么远,老百姓到苏联人生地不熟,没有地方住下,也不适应当地气候,当啦啦队也不行,更别说支援前线了。
所以说,德国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损失了150万,立马就像末日到来一样绝望;因为在东线战场,德国一共投入了600万兵力,一下子就损失了三分之一,这就意味着下面的仗没法打下去了,兵员捉襟见肘,没有办法再补充。
而苏联人损失了200万,反而笑逐颜开,似乎死的不是人而是机器人。因为苏联人口多,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进行补充。青壮年没有了,还有老人和小孩,还有女同胞,总之苏联最不缺的就是人。
之所以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转折点,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当时的环境下,希特勒只能打速决战,打持久战就是自杀。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谁都知道,德国的优势是部队的机械化程度高,纳粹的杀手锏是闪击战。德军兵力少,战线长,只能以速决战征服一个国家,消耗战打不起。闪击战的资本是什么,是装甲集群。而装甲集群靠什么运动,当然是燃油。没有了燃油,装甲车和坦克这些铁老虎,就像拔掉了牙齿,成为一堆堆废铁。
对此不仅德国人心知肚明,美国人也看得非常透彻。美国从1942年开始对德国的油库——罗马尼亚油田发动了代号为“海啸行动”的大规模空袭。期间一共出
动了178架B-24“解放者”重型轰炸机,对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以及炼油厂、输油管道进行了地毯式轰炸。(178架飞机,90架被击落,55架受伤。)
随后这样的行动又进行了23次,一共投下了13万吨炸弹,把德军的油箱砸了个稀巴烂,德军的燃油减少了百分之八十,给希特勒来了个釜底抽薪。
这样一来,摆在希特勒面前的路只有一条,迅速拿下斯大林格勒,掐断苏军补给线,迫使苏军投降或者溃退,在苏联获得燃油,对装甲集群进行补给,获得喘息机会,扭转不利局面。
而且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希特勒明白,如果不能在苏联争取主动,一旦美国参加欧战,德国就要两面受敌,那就死定了。
可以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希特勒翻盘的最后一次机会,所以他要孤注一掷,胜的话可以咸鱼翻身,还有机会逆袭,败的话则会失去战场主动权,满盘皆输,万劫不复。
事实也正像希特勒担心的那样,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苏军士气高昂,德军士气低落;苏军牢牢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战场形势急转直下,德军开始被动防御,法西斯的末日越来越近。
▍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何是二战转折点?
#原创#
德军仅保罗斯第六集团军
损失近三十万
整个德军及其仆从军
损失近一百五十万
德军的战略机动部队几乎被消耗殆尽
从此德军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
由主动出击
渐渐转入被动挨打
以攻势为主
变成守势为重
苏德战场的格局为此一变
尽管此后德军的尚有局部胜利✌️的战役
但改变不了总的战略态势
故,从苏德战争的总趋势而言
斯大利格勒战役
不愧于二战的转折点
#五爱教育##凌远长著#
▍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何是二战转折点?
我是尚武先生我来回答。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即伏尔加格勒,位于伏尔加河的西岸,是苏联南方的工业重镇和南北交通的枢纽。1942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苏德战场上,德军决定对苏联发动一次新的进攻。这次,希特勒采取了先南后北的进攻策略。德军在苏南部部署了150多万兵力,于7月中旬开始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地区发起主攻。一旦希特勒的阴谋得逞,德军将占领斯大林格勒,切断伏尔加河交通,夺取高加索石油,向北包抄莫斯科;继而东进,在西伯利亚与日本汇合,实现德、日法西斯同盟的联手作战。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对于苏德双方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1942年7月中旬,德军越过顿河下游向斯大林格勒发起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正式打响;到1943年2月2日,这场战役前后持续了6个半月。其中1942年7月17日至11月18日为苏军的防御时期,1月19日起至次年的2月2日为苏军的反攻时期。为保卫斯大林格勒,苏军在城外围的远接近地构筑了两道防徊地带,在近接近地修建了四道防御线,以阻滞德军前进。战役初期苏军处于劣势,节节后退。8月,德军对斯大林格勒发动了大规模空袭,对这座城市进行狂轰滥炸,投下的炸弹中有一半是燃烧弹;城里一片火海,市中心顷刻间成为废墟。据苏联官方数据显示,几天内斯大林格勒死伤惨重;至9月中旬,部分德军已攻入市区。
在这危急时刻,斯大林授命朱可夫元帅全盘指挥斯大林格勒保战。在以真分析敌我态势后,朱可夫作出判断:要战胜德军,必须在城内大街小卷的每一小范围内坚持争夺战,消耗敌军力量,等待机么反政。双方的巷战争夺十分激烈,通常是对一个街区、一栋楼房,至是一层楼面,反复地展开拉锯战。苏军在城中组织了一个个高度机动的“风暴小组”,这些小部队都配有手榴弹、机关枪和反坦克炮等武器,还有肉搏时使用的刺刀和匕首。小组中的每一位战士都熟悉城中的地形,他们利用建筑物、下水道、楼房的地下室,甚至弹坑和瓦砾碎石作为战斗据点或掩体,阻击和捕杀入城的德军。同时,苏军的租击手们也经常在隐蔽处神出鬼没地向德军射击,令城中的德军心惊胆战。在苏军的英勇抵抗下,德国人终未占领全城;而在防御战期间,德军损失很大,双方军力悄然发生了变化。1月19日起,苏军转入反攻;23日,南北两翼的部队形成合围,将德军压缩到约1500平方千米的地域内,成功包围德军主力约30万人;24至30日,苏军对德军发动攻击。德军统帅为了挽回败局,组成了由曼斯坦因元帅指挥的集团军群,向斯大林格勒方向突击,试图解救被围部队。士气高昂的苏军彻底挫败了德军的突围行动。从1943年1月10日起,苏军实施“指环”进攻计划,痛歼德军被围部队;继而又发动反攻,彻底粉碎了德军对斯大林格勒的封锁。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由于此役规模太大,伤亡者无法得到精确统计。据估算,在整个大会战期间,德军损失累计达150万人(此为苏方统计;西方学者估计轴心国军队在此役中共伤亡85万人,其中75万人阵亡或受伤,9.1万人被俘)苏军也付出了沉重代价,约伤亡110万人。这一战役严重削弱了德军的力量(有研究者统计,德军在此役中损失了其在东线南翼兵力的四分之一),改变了苏、德双方在战场上的态势。自此,希特勒再也无力举行大规模的攻势,在其主要进攻方向上被迫转入战略防御,苏军则从战略防御开始转向战略进攻。苏军的胜利大大鼓舞了正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和扩大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同时沉重打击了法西斯同盟的气焰,一些追随德、意日的国家开始自找出路,转而投向同盟国,德国统治集团内部也出现了反对希特勒的活动。学界认为,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问答。
▍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何是二战转折点?
首先德军损失并没有这么少,德国伤亡高达150万。那么为何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这里有哪些因素,是决定了德国战争变化的?
一:德国的损失不只是人数
这场战役中,德国损失人数已经是150万,要知道德国二战的兵力,最高的时候达到700多万。但从分散来看,还是显得不足,打苏联,基本是靠陆军和空军,这两个兵种德国比较多,同时分散也多,西部要面临英国。北部和北非等地,德国都有出兵。因此,德国的兵力处于分散状态。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国投入了两百万兵力,苏联300万。其中德国损失150万,苏联损失200万。这样德国投入的兵力,所剩不多,这是人数上的损失。但是,德国投入的武器装备呢?到1942年11月,德国损失了一千多辆坦克,两千多门大炮,一千四百多架飞机。
如此大的损失,即使是第二大工业强国的德国,也难以承受。当然,苏联损失比德国更惨,面对损失,双方都动容。但苏联容易获得补给,德国战线长,加上德国的武器装备,成本高,性能好,但制造时间长。苏联的成本低,质量次之,但制造速度快,容易补充。这才是德国面临的困境,加上苏联的恶劣天气,德国在苏德战场,只能战败。
二:德国的防守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国的制造开始跟不上战争的消耗,这样德国就会处于被动防御。此战也伤到了德国的经骨,进攻势头锐减。在其他战线上,北非英美开始反击,英国也顶住了德国的进攻,也开始做好反击。而德国的盟友意大利,不仅没有能帮助德国,还成功分散了德国的兵力,使得德国还要援助他,其他小弟更没有什么战斗力。
而苏联经过休整后,不断恢复实力,也开始在东欧,不断收复德国占领的地区。失去主动权的德国,面对美英苏三国的合围,是挡不住的。诺曼底的登陆,是决战的开始。从一开始的闪电战,德国打得非常顺利,其他国家都担心德国的实力。到后来攻势锐减,德国只能防守,这也见证德国的短板,身在欧洲中部地区, 作战只会面临多线。
三:总结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双方用无数生命血拼出来的。这也见证战争的残酷,战争对士兵来说,就是一部巨大的绞肉机。这里也体现了大国在战争中的好处,德国面对领土辽阔苏联,还是显得有心无力。小国容易征服,但对于大国来说,用空间换时间,也可以拖垮一个国家。
德国这么拼命,无非也是想变成一个真正的超级大国,拥有广阔的领土和许多资源,以及庞大的人口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德国的地理位置,也算不有优势,海岸线短,身处多个大国包围中。也没有玩好远交近攻的战略,最终失败也是难免的。
------------------
推荐阅读:
赵武灵王被围沙丘行宫三个月,为什么竟然没有一个亲信前来救驾?
有观点认为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英语,你的观点是什么?